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四八0卷) 2005/12/1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480
諸位同學,請坐。請看「淨行品第十一」,長行第四段。我們把經文念一遍:
【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緣力。所緣力。根力。觀察力。奢摩他力。毘缽舍那力。思惟力。】
這段經文我們前面學到『奢摩他』、『毘缽舍那』,這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止觀。前面我們就大乘教一般的名相解釋,跟諸位做了個報告。今天我們看看清涼大師在《疏鈔》裡面教導我們的,我們把清涼大師的文念一遍。「八奢摩他,此云止」,奢摩他是梵語,此是此地,是我們中國,中國的意思就是止的意思。第九「毘缽舍那」,這是梵語,「此云觀也」,合起來就是止觀。「瑜伽,起信等論」,《瑜伽師地論》、《大乘起信論》、《解深密經》、《大涅槃經》等經,「廣辨其相,具如別章」,對於這兩個名相解釋得非常詳細。清涼大師在《疏鈔》裡面也都引用,不在此處,後面我們還會讀到,讀到是愈講愈詳細。
《華嚴經》從前面我們多次的看到,它說的是什麼?一開頭,給我們介紹法界的緣起,「華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用現在的話說,全都是講科學。宇宙怎麼來的?世界怎麼成就的?把我們的依報環境說得很清楚。接著就講到修行,凡夫怎麼樣才能達到究竟圓滿的果地?所以這個經裡面大單元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後面就帶表演,「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做出來給我們看。所以這個書,早年方東美先生介紹給我,他說這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一部,完整的佛學概論。怎麼說是完美的?它有理論,它有方法,還帶表演,這樣的編教科書,世界上找不到第二種。
我讀了《華嚴》之後,就想到宋朝朱夫子編《四書》。朱夫子在佛教裡頭也下了很大的功夫,許多東西都用佛法來解釋儒家的經典。我想他編《四書》的靈感可能是來自《華嚴經》,為什麼?《四書》這四門東西,「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大學」講方法,「中庸」講理論,「論語」跟「孟子」是孔子跟孟子來表演。怎樣把這個方法跟理論落實在生活當中,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很有《華嚴》的味道。所以我想像當中,當然這找不到根據,可能受《華嚴經》的啟示,讀《華嚴經》,突然有這麼個靈感。所以《四書》是個非常完美的儒家的教科書,我們也可以把它看作儒家的哲學概論。
清涼大師在此地為我們略說,「今略顯其相,以為十門」,這是講止,奢摩他。止跟觀,前面我們講過,是分不開的。止中有觀,觀中有止,止即是觀,觀即是止,這個意思前面己經說得很明白。現在我們看此地,「心行稱理,攝散名止」,清涼大師的話簡單扼要。心是起心動念,行是行為、言語造作,心跟行就把三業包括了。你看身語意,身、語是行,心是意,三業都稱理,就是跟理相應。理是什麼?理是性德,與自性相應,與法性相應。自性跟法性是一個性,在儒家講就是本性。你看儒書所說的,一切人的本性本善!《三字經》這是教童蒙的,啟蒙的教科書,第一句就是說「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是理,我們的起心動念是善的,言語、行為造作是善的,這叫稱理,揀別身語意三業不善,那就錯了。三業純淨純善!這一句是總的綱領,總的原則,我們要牢牢的記住,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跟本性本善相應。在儒家的善就是倫理道德,五倫八德,這是理,要相應。
「止」是什麼意思?是攝散。散是什麼?胡思亂想,心散亂。我們把散亂的心收回來,這叫止。正是孟子所說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我們能把放出去的心,就是你的心都往外跑,把這往外跑的放心收回來,這就是學問,就是此地講的奢摩他,奢摩他就是收心。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眼見色,看到合乎自己意思的,貪愛的心就生起來,心就跟著外面境界跑了,你常常想念它。看到與自己不喜歡的境界就討厭,瞋恚的心就生起來;看到別人比我們好,嫉妒心就生起來;看到別人不如我們,傲慢心生出來,這統統叫散亂心。一天到晚那個心就像波浪一樣,起伏不定,止不下來,你的心都在動!
止是什麼?止就是讓我們心恢復到平靜,這個叫止。什麼時候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順境、善緣,好境界,通常我們心裡很歡喜的,不生貪戀;貪戀是風浪,不起風浪。逆境、惡緣,我們講冤家對頭,遇到之後,瞋恚心生起來。在這個時候你能夠保持住不生瞋恚,你的心就止住了。這個要學!心行稱理,在佛門裡面講就是菩提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理!行是十善業,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心果然能夠心行都跟菩提心、都跟十善業相應,你的心就止了。止於菩提,止於十善,這就對了,應當要知道學習的。
第二個意思,「止不滯寂,不礙觀事」。止就是寂,雖然是止寂,它起作用,它不是死的,它是活的,像水一樣風平浪靜。我們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面,做到什麼樣的程度?不執著、不分別,不起心、不動念,這心是平靜的,這是止寂;可是六根接觸外面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礙觀事。止是定,觀是慧;止是如如不動,觀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諸佛菩薩教導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之中,處事待人接物,應當如是學就對了,這就是佛菩薩的境界。他們也是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我們也是,但是我們的心不定,心不定就胡思亂想,那就是心裡起的波浪。如果說是大的忿恨,發脾氣,那就是大風大浪。
心只要有七情五欲,心就不平,不淨了,止寂沒有了。能不能觀事?能,往往把事情觀錯了。這個事情明明擺在你面前,看錯了,聽錯了,會錯了意思。這樣的事情多不多?太多了。不要問別人,問問自己,自己常常就是這樣的。什麼原因?讀了這些書就知道,心不清淨。心清淨,你看也好,聽也好,真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過失。心不清淨,聽錯了,意思會錯了,常常出錯誤。在哪裡?就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天天都遇到。以後遇到這個事情,你心裡清楚了,你不要怪人。為什麼?他心不定。我們自己可不能學他,心一定要清淨,妄念愈少愈好,妄念是煩惱。妄念少,智慧就增長,為什麼?觀事明瞭通達,沒有障礙,這就是智慧,智慧開了。
下面第三句,「由理事交徹而必俱遂,使止觀無礙而雙運」。理一定有事,事一定有理,理中有事,事中有理,這叫理事交徹。沒有說是單獨有事,沒有理;單獨有理,沒有事,這是講不通的。這是我們所緣之境,必然使止觀無礙而雙運,止觀是能觀的,理事是所觀的。前面我也給諸位報告過,止就是放下,觀就是看破,這是從前章嘉大師教我修學的方法。他沒有講止觀,要用止觀這個名詞,恐怕我也聽不懂,那會很費事,我是個初學,剛剛接觸佛法。他換個名相來講,這就是他的高明之處,這就是他的智慧。
放下什麼?放下妄想,放下分別,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七情五欲。你的心平靜了,就止了。只要你真能放下,你的智慧就現前,看也好,聽也好,思惟也好,確實都比人高一等,智慧超人!智慧從哪來的?自己本有的。我們的智慧為什麼失掉?妄念太多,止不住。心裡的妄想分別執著太多太多了,所以只有妄想,沒有智慧,道理就在此地。功夫得力的人,止觀真的是功夫得力,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又幫助你看破,這就是止觀雙運,止觀無礙。一切時、一切處,心如如不動,不會被外面境界影響。無論是順境、逆境,無論是善緣、還是惡緣,決定不影響,心裡頭如如不動。他為什麼能做到?我們這個世間人為什麼做不到?「這我能不想嗎?這個事情與我有關係,能不想嗎?」所以他止不住。止不住是他沒有看破,他不曉得宇宙人生的真相。就像《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心經》上所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世尊二十二年所講的《般若經》,我們讀了,我做了個總結,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要是能夠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你有什麼放不下的?你放下,對了;你不放下,錯了。真的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放不下的是庸人,放得下的叫聖人。聖人,聖的意思就是明白,聖人是明白人;放不下,庸人是愚痴人,凡聖的差別就在此地。所以我們要學,這叫真正修行,真正用功。
前面跟諸位報告過,念佛就是修止觀。當我們心裡起了妄想分別,趕快「南無阿彌陀佛」,打掉了,把那個雜念取而代之。這就是古大德常講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妄念起來不要緊,因為是凡夫,當然會起妄念。如果不起妄念,那是聖人,那你修成功了,凡夫哪有不起妄念的道理!可是妄念一起來,你就能覺察到,這叫覺悟!一覺察,馬上一句佛號把它打下去,取而代之,不叫這個妄念繼續。讓阿彌陀佛的佛號聲聲繼續,妄念就不起來,這叫功夫。
念久了,一般大概多久?在我們看看古大德,十之八九,三年。三年你真用功,就是用這一句阿彌陀佛去壓妄想。念頭起來,不管是善念、是惡念,都不要管,只要念頭一起,「阿彌陀佛」,把它壓下去。三年,功夫好的得一心,一心不亂,這裡面得事一心的人多,得理一心的人少。功夫淺的,就是最淺的一心不亂,我們一般人稱為功夫成片,這個意思是什麼?你的妄念,念佛的功夫剛剛好達到能伏住了。念頭不起則已,起的時候都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不會起其他的念頭,這叫功夫成片。這是最低的,最初級的一心不亂,這樣的功夫決定生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我說這個話,希望同學們要留意,要認真的聽。為什麼?沒有這個功夫不能往生。你每天念十萬聲佛號,一面念佛號,一面還打妄想,沒有用。要念到什麼?念到佛號沒有妄想了,你就有把握往生!念佛時候還有妄想,沒把握。這個不能不知道,這叫真功夫。
做真功夫的時候,淨宗這個法門殊勝。為什麼?它不礙事,不妨礙你工作,我一面工作,一面就可以用功。尤其是不需要用思考,用勞力,不用思考,那更容易。「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念都是阿彌陀佛。《淨土聖賢錄》裡面記載著一個鐵匠,打鐵的,很辛苦。有一天遇到一位出家人,他遞一碗水給出家人喝,向他請教。我打鐵太辛苦了,有沒有方法幫我解脫?這位法師就教他念阿彌陀佛,他說你鐵鎚打下去,阿彌陀佛,拿起來,阿彌陀佛。他就這麼學會了,每天打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別人就問他:你這一面打鐵一面念佛,不是太累了嗎?他說不會,從前打鐵累,從我念佛,打鐵就不累了。三年之後,他站著往生。就在打鐵的時候,一鎚下去,阿彌陀佛,他就不動了,往生了,站著走的。好像還說了一首偈,「叮叮鐺鐺,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一鎚下去,走了。這是什麼?功夫成片。
你看《淨土聖賢錄》,看《往生傳》,十之七八,三年,三年到五年功夫就成就了。那我們念佛不止三年,不止五年,為什麼現在連西方極樂世界消息都沒有?沒有止。佛號是天天念,叫散念,沒有辦法成就功夫。如何能成就功夫?那你就要懂得攝心,這句佛號確實是幫助我們攝心的。念頭一起來,阿彌陀佛,就把這個念頭取而代之;念頭沒有了,剩下來就是阿彌陀佛。這句「阿彌陀佛」能叫妄念不起,妄念不是斷了,沒斷,伏住了,像石頭壓草,這裡壓住了。每個人做功夫都從這裡開始,這個叫功夫得力;壓不住妄念,功夫不得力。
現在我們看念佛的人很多,壓不住煩惱,你細細看看。碰到有個人動作、說話不小心,得罪他,馬上脾氣就發起來;看到了喜歡東西,貪心馬上就起來,沒有功夫。沒有功夫是禁不起外面境界的誘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依舊起貪瞋痴慢,依舊起妄想分別執著,這佛叫白念了。古大德說,頂多阿賴耶識裡面下個念佛種子,這一生當中不起現行,這一生當中沒有辦法,這個事情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我們要真正懂得念佛,止觀兩個字的意思一定要曉得。
觀,我不是避開,避開是錯誤的。我在這個境界裡面和光同塵,我看得清楚,聽得清楚。但是怎麼樣?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只有一句阿彌陀佛。人家恭敬我,阿彌陀佛;人家恨我,阿彌陀佛,不要理會外頭境界,反正我回答,笑咪咪的,就是一聲阿彌陀佛。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頭,煩惱習氣不起現行,功夫得力,這才能往生,我們念佛的終極的目標、期望能落實。如果念佛歸念佛,起心動念還是歸起心動念,這個不行,這不是辦法。所以止觀雙運,就是看破放下,放下看破。
記得布袋和尚當年在世的時候,南宋的時代,他跟岳飛同一個時代。也沒有人知道他姓什麼,他叫什麼名字,沒有人知道。每天都拿個大布袋,所以人家就叫他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出名了,說布袋和尚沒有人不知道。傳記裡頭也沒有寫他的名字,也寫個布袋和尚。有人問他老人家,什麼是佛法?他把布袋往地上一放,兩個手擺開,放下。什麼是佛法?放下,放下就是止。人家看到這個樣子,懂得這個意思,放下。放下以後怎麼辦?他把布袋提起來,背在身上就走了,一句話不說。這什麼意思?放下之後要提起,不是說放下就完了。放下之後要提起,提起什麼?教化眾生;放下是成就自己,自己成就之後一定要成就眾生。以後大家知道,他是彌勒菩薩示現的。所以中國寺院裡頭,彌勒菩薩都造他的像,布袋和尚像。
第四句的意思深了,「理事形奪而俱盡,故止觀兩亡而絕寄」,以理奪事,事就不存在,這個話不好懂。譬如現在科學家發現時間、空間不是真的,物質是幻相。這個發現是理,在某種條件之下,空間等於零,在某種條件之下,時間等於零;空間等於零,沒有遠近了,時間等於零,沒有先後了。物質從哪裡來的?無中生有,有還歸無。這個起滅的速度太快,快到無法形容,這是理。如果從理上講,事都不存在,時間、空間統統不存在。以理奪事,事沒有了;以事奪理,理也就沒有了。
那麼你說某種條件,我們現在確實是有空間,是有時間,是有物質。也就是說宇宙之間的現象,你從哪個角度去看?像我們這個杯子,你從這邊去看是凹的,凹進去的,從這裡去看是凸出來的。看這面的人,他說這是凸出來的,絕不承認它是凹進去;看這面的人,他承認是凹進去的,絕不承認凸出來的。這就是只看到一面,沒看到另一面。「理事形奪」,理事都不存在,理事是止觀的對象,它是所觀的境界;所觀的境界沒有了,能觀的觀慧也不存在了。能所要對立,有能觀,有所觀,少了一邊,二邊都不存在。這個理就深了,止觀雙亡!這是什麼境界?如來果地大涅槃的境界,也就是布袋和尚把布袋往地下一放,雙手向下一垂,就這個境界。
再看下面第五句,「絕理事無礙之境,與泯止觀無礙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礙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壞一味而心境兩殊」。這是教導我們必須從面面去觀,你才真正了解事實真相,面面俱到不容易!我們初學佛的時候,李老師教我們,世間人看一樣東西叫囫圇吞棗。佛教人觀察這一切現象有方法,至少你要懂得八面觀法。八面是什麼?看它的體,看它的相,看它的用,體、相、用,三面。再看它的因,看它的緣,看它的果,因、緣、果,六面了。再看它的事,再看它的理,八面。這樣你對一樁事情,算是不錯,看清楚了。可是怎麼樣?你只是看到個皮毛,沒有深度。什麼叫深度?這八面每一面裡面都有八面,八八六十四面。六十四面,你看東西有深度了。多深?不深,有深度,不夠深。夠深怎麼樣?六十四面每一面又有八面,重重無盡!
在這個地方我們才體會到什麼叫佛菩薩的智慧,我怎麼能跟他比?我們自以為是、自以為了不起那個念頭馬上就消掉了。不要說八面,我們勉強是可以看八面,六十四面就不行了。理裡頭有理、有事,理裡面有體、有相、有用,有因、有緣、有果,重重無盡,其深無底,其廣無邊。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看清涼大師的註解。第五,「絕理事無礙之境,與泯止觀無礙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礙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壞一味而心境兩殊」。在講這個之前,我們談到佛法教我們對現象要有面面俱到的觀察,而且還有重重無盡的契入,與這兩句有關係。絕跟泯是一個意思,「絕理事無礙之境」,這一句是從外境上說的,理不礙事,事不礙理,理事無礙,正如同止不礙觀,觀不礙止,「泯止觀無礙之心」。泯、絕都說放下,泯也是放下,絕也是放下,這個境界就更高了。止觀有沒有?有。放下的是什麼?心裡頭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對止觀、對理事不執著、不分別,不起心、不動念,理事、止觀無礙都現前。
在這個境界裡面,二而不二,理事二而不二,止觀二而不二,能觀的是止觀,所觀的是理事,也是二而不二。所以「不礙心境而一味」,心是止觀,境是理事,心境一味,這個境界深。這說到什麼?宇宙是一,能所不二,這是法身菩薩、諸佛如來所證的境界,這是從理上說。要從事相上講,不二而二,俗諦講的,前面是講真諦,這是講俗諦,不二。「故不壞一味而心境兩殊」,確實有心有境,有理有事,有止有觀。有沒有障礙?沒有,《華嚴經》上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顯示出無障礙的法界。
法界無障礙,無障礙的法界,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和諧。中國古人講「太和」,什麼是太和?太和是講宇宙的和諧,確實宇宙是和諧的,星系是和諧的。你看看銀河系多少星,都在圍繞一個中心運行,各有各的軌道,不相碰撞。宇宙和諧,太和!再往近處來觀察,我們居住的地球,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動物、植物、礦物,也是和諧的。所以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人與天地萬物相處,自然是和諧的,原本是和諧的。但是現在不和了,不和的原因在哪裡?原因是我們不知道宇宙萬物的真相。
所以我跟我們學佛的同學們常常講,你要是覺得這個道理太深,不好懂,你觀察自己的身,我們自己的身體,這個小。自己的身體要不容易觀,看別人的身體,你細心去看。你看他的眼耳鼻舌身,和不和諧?眼見,耳聽,眼跟耳有沒有吵架?眼有沒有說,我能見,我也要能聽,我用不著你;耳有沒有說,我能聽我也可以見,我也用不著你。有沒有吵架?往裡面看,五臟六腑,是不是和諧的?自然和諧。所以太和,我們身體是個小宇宙,宇宙的濃縮。每個器官,乃至於每個細胞,你看它各人在各人的工作崗位上,做得圓圓滿滿,跟整體和諧的合作。互助合作,和睦、和諧,沒有一絲毫衝突。
我們身體上,哪個器官跟哪個器官發生衝突?沒有。哪個細胞跟哪個細胞發生衝突?沒有。本來就是和諧的。如果不和就生病了,不和是病態,和諧是健康,這一句就是說這個道理。心境兩殊,就是好像我們身體各個不同的器官,形相不同,作用不同,可是怎麼樣?它又二而不二,不礙心境而一味。這個意思是什麼?器官再多,二而不二,一個身體,一味就是同一個身體。身體是所有器官生命的共同體,這個共同體是一味。你要擴大來講,大宇宙裡面共同一味是什麼?法身!法身是一味,真的是不礙心境而一味。
法身是全體,心境是部分,就是不同的器官。就各個不同的器官來說,各個器官的形相不相同,作用不相同,確實是有差別。差別跟一體不二,就和諧了;差別跟一體如果要是發生衝突,人生病了,地球生病了,宇宙生病了。我們從這個地方深入觀察,你會開智慧,也就是說你會看破;看破之後,你就會放下。放下什麼?放下執著,放下分別,天下無事,天下太平。所有一切的事端都是彼此放不下,彼此發生對立,彼此之間產生矛盾,衝突於是就發生了,完全是錯誤。人與人之間,就像我們一個身體細胞跟細胞之間,一個道理。人跟天地萬物之間,也就跟細胞跟全身的關係完全相同。
再進一步觀察,第六,「由即理之事收一切法,故即止之觀亦見一切」。理是一個,事有無量。理是什麼?法性,事是法相,所有一切事,這個法相,都是法性變現出來的,所以法性能收一切法。在佛法裡,法性通常也稱法身;法就是萬法,就是一切法,一切法就是身,稱為法身。法身在哪裡?法身無處不在,無所不在,所有一切形相都是法身。所以講到法性,或者講到法身,都收一切法。故即止之觀亦見一切,即止是心定了,心清淨,這個心清淨到一定的程度,觀照的作用就現前。就像水一樣,水到清淨,波浪不生,完全在靜止狀況之下,水面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外面所有的現相它都照得清清楚楚,一絲毫都不遺漏,這就好比是即止之觀亦見一切。
這些是佛說的,清涼大師在此地教我們。希望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要會看、要會聽,要能體會到這個境界。真正是會看會聽,可不能執著,可不能分別,不分別、不執著就是止。你要是起分別執著,宇宙之間的真相雖然就擺在你面前,你看不見。為什麼?你的心水動了,起了波浪,起了波濤,照見的作用失掉了,道理在此地。
下面第七句,「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令止觀見此心即是彼心」,這句話不好懂,確實有相當的深度。怎麼此事即是彼事?怎麼說此心即是彼心?我的心跟你的心一不一樣?不一樣;有障礙的時候,不一樣,理事有障礙,事事有障礙;到四無礙法界裡面就一樣。古人確實有示現過這樣的能力。有個道人遇到一個秀才,秀才讀他的文章,非常得意,這個文章是他去考試的時候所寫的文章。道人他在袖筒裡頭抽出來一張紙,給他看,他一看非常驚訝,就是他寫的,一模一樣。「我寫的文章怎麼會在你這裡?」道人說,不但這一篇在那裡,你一生當中所寫的文字,我這兒全都有。這是示現,示現什麼?自他是一不是二,佛家講他心通,我們今天講他心不通。真正通了的時候,別人起心動念沒有一樣不清楚。
這是講六神通,天眼、天耳、宿命、他心、神足、無漏,用我們今天科學家的講法,起心動念是波動的現象。一個池塘,我們在池塘旁邊任何一個角落,丟下一個小石頭,你就看它起了波浪、波紋,慢慢的逐漸遍滿這個池塘。另外一個人在對岸,也投下一顆小石頭,它的波動慢慢也逐漸瀰漫了整個池塘。這個現象我們見過,波動的現象,起心動念是思想波,我們今天真的是有障礙,不能夠接收別人的思想波。如果沒有障礙,我們能夠接收到別人的,別人也能接收到我們的。那就像此地講的,「此事即是彼事」,波動的現象。
所以止觀,見此心即是彼心,是一個心。不但心是一個,《華嚴經》講這宇宙萬有是心現識變。心是一個,我們大家都很容易肯定、承認,心是一個,如果跟你講識是一個,你就懷疑了。講心,真心,能現,唯心所現;講識,識是妄心,唯識所變。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裡來的?唯識所變。每個法界不一樣,十法界不相同。十法界眾生的心想不相同,這個大乘經上講得很多,「一切法從心想生」,不相同。可是大經上又給我們講到,「同分見妄,別業見妄」,我們現前,此時此刻同得人身,同居住在這個所在,這是同分,還是別業?當然同分跟別業都有。現前這個境界,是我心所現?還是你心所現?我們人眾很多,是我們各個不同的識所變的,還是我們有共同一個識所變的?你要把這個問題參透了,這個裡頭此事彼事、此心彼心,你就明白了。
怎樣才能參透?當然甚深禪定,甚深智慧,定生慧,慧才能夠見到。所以,定只能夠伏惑,慧能夠轉惑,轉迷成悟,轉惑成智;智能伏住,慧能化解,觀就化解了。所以心要把它伏住,然後慢慢的智現前,就化解了。這是前面講過,在我們日常應用當中,修行入門的時候應當先用止,後用觀。
彼事此事,一樁事,此心彼心,一個心,真心是一個,妄心也是一個;真心是一個,妄心怎麼會多個?《華嚴》說得好,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這個道理我們要慢慢去參,不能思惟,不能夠猜測,不加絲毫分別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個問題就解決。如果還有起心動念,這個問題解決不了,這個疑問存在。幾時不起心不動念了,才真正回歸到萬法即一的境界;一即萬法,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才能回歸到這個境界,佛在經上講「淨極光通」。
下面第八句,「由前中,六則一多相入而非一」,六就是有即理之事收一切法,故即止之觀亦見一切,六是一多相入而非一,第七,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令止觀見此心即是彼心,是一多相即,這個地方用「是」也可以,通常在經論裡頭用的是「一多相即而非異」,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此二不二,同一法界止觀無二之智,頓見即入二門,同一法界而無散動」。這個境界至少是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見一分法身,入這個境界了。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相入而非一,一多相即而非異。所以非一非異,不能說是一,不能說是多。為什麼?我們想想《壇經》上惠能法師的話,一多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非一非異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此二不二。為什麼不二?同一法界。
我們現在舉比喻來說,眼不是耳,耳不是眼,眼跟耳是二法,雖是二法怎麼樣?是同在一身,就好比同一法界。你說它是二,還是說它是一,同一個法界。所以從人身來說,一多就沒有了,同一個法身!我們用法身在此地比喻做法界,你好懂。撇開全體不說,單單說局部,可以講。眼耳是二法,不是一法,在整體上講不二,同一法界。「止觀無二」這才是智,止是根本智,觀是後得智;止是從體上講的,觀是從用上說的;止是對心性,心性一念不生,觀是對外境。前面我們講古人用鏡子做比喻,用銅鏡,這個比喻好。止好比是磨鏡,觀是鏡子磨好之後放光,能照。從能照說之為觀,從它乾淨一塵不染說名為止,止觀是一不是二,止觀無二之智。「頓見即入二門」,同一法界,你就入不二法門,二門不二,同一法界。止不動,觀又何嘗動搖!「同一法界而無散動」,這個境界佛在大經上說過。
整個宇宙的現象是靜止的,這個現象微密觀照,佛給我們講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的心動,所以看到外面境界是動的;我們的心靜,看到外面境界是寂靜的,境隨心轉。《楞嚴經》上說,「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我們凡夫心是動的,看到整個宇宙都是動的;如來心是寂靜的,所以如來境界裡頭,萬法都是寂靜的,清淨寂滅相!從這個現象我們就體會到,外面現相不是真的。真的,怎麼會隨我們的念頭轉變?不是真的,幻相,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從這裡去體驗、去體會。
換句話說,只有甚深的禪定、甚深的智慧,才能看到宇宙真相。真相是什麼?同一法界。正是大經上常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前面我們讀過,「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這個境界裡頭哪有自,哪有他?由此可知,自他從哪裡來?自他從分別執著裡頭來的。離開妄想分別執著,自他沒有了,對立沒有了,矛盾沒有了,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體會到之後,我們從哪裡下手?怎麼學習?要把自己內心跟人的對立、跟物的對立、跟事的對立(事有喜歡做的、有不喜歡做的),把這個對立的執著放下,把這個對立的分別放下。慢慢的我們就能夠「而無散動」,回歸法界,法界就是本性本善。
再看下面第九句,「由事則重重無盡,止觀亦普眼齊照」,就事來說,事重重無盡,無量無邊。通常我們講十法界依正莊嚴,這只講一個娑婆世界。一個大世界,華藏世界,華藏世界有二十重,娑婆跟極樂都在第十三重。華藏世界有多少個大世界?大世界就是諸佛的化土,重重無盡,「重重」兩個字妙絕了!我們要是沒有讀前面的《華嚴經》,這兩個字的味道體會不出來。前面經文裡頭告訴我們事實真相,大小不二。
我們今天講大是世界,小是微塵,大小不二。世界裡頭有微塵,不知道有多少;微塵裡頭有世界,也不知道有多少。世界裡頭有無盡無數的微塵,我們容易懂,微塵裡面世界也是無盡無數的,我們就不懂。可是這個不難懂,你只細心想想,微塵裡面的世界,跟我們現在所看的世界一樣大;微塵世界沒有放大,我們這個世界沒有縮小。微塵裡面的世界,誰能夠進去?《華嚴經》上告訴我們,普賢菩薩能進去。那我們要再問,微塵世界裡面是不是還有微塵?當然有,無盡無數的微塵。那個無盡無數的微塵,每個微塵裡頭有沒有世界?可能有,重重無盡!世界重重無盡,理事重重無盡。
所以止觀,同樣也就普眼齊照。重重無盡的世界誰能照?普眼能照。誰有普眼?諸佛如來與大菩薩有普眼,一般講的是地上菩薩。如果要照我們《華嚴經》的講法,那個普賢是當位普賢,就是等覺菩薩。等覺菩薩普眼齊照,這我們相信,我們沒有疑惑。稍微把幅度放寬一點,延伸一點,地上菩薩,初地以上的菩薩,或者我們說得謹慎一點,七地以上,這我們能相信。普眼齊照這種境界,《華嚴經》上稱為「不思議解脫境界」。不思議解脫境界很不好懂,但是從這個地方這一句你要是細心體會,雖不好懂也能稍稍有些體會。人的智慧、德能不可思議,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不可思議。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0:53:3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