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467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mtb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四六七卷)  2005/11/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46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淨行品第十一」,李長者的《合論》,「將釋此品,約作四門分別。一釋品名目,二釋品來意,三釋品宗趣,四隨文釋義」。這是一開端長者把解釋這品的大意分為四個段落。首先就是解釋品題,我們看《論》文,「一釋品名目者,何故名為淨行品」。首先把這個品題提出來,為什麼要稱為淨行品?下面這是給我們解釋,「以無始諸見無明貪瞋痴愛,今已發菩提心,信樂正法,頓翻諸見,成其大願,長大悲門」。解釋的文很長,我們就念到這段,一段一段的來學習。

  一切眾生,特別是六道裡面的眾生,無始劫以來淪落到六道,無始劫以來。諸見,見就是錯誤的見解,我們講見思煩惱,諸見就是見煩惱,下面無明貪瞋痴愛是思煩惱,所以合起來就是見思煩惱。因為我們有見思煩惱,見思煩惱是六道輪迴的第一個業因,只要見思煩惱不斷,你就出不了六道輪迴。出不了,當然就是長劫流轉。那個長就不知道有多長!時間不是按年月日算,論劫算。長劫在六道裡頭流轉,死死生生,沒完沒了。什麼時候你能脫離?什麼時候你覺悟,發菩提心,你就脫離了。這句我們就不多說了。

  諸見,身見,頭一個就是執著身是我。邊見,邊見就是今天所講的相對,起個念頭有我,跟我相對的是人;有大就有小,有長就有短,有滿就有缺,我們確確實實是生活在相對的世界裡,這外國科學家發明叫相對論。相對是六道輪迴,出六道輪迴就沒有相對了。所以這個錯誤的見解: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我們的見解統統是錯誤的,佛把它分為這五大類。你起心動念,你有什麼個看法,准定出不了這範圍;你有怎麼樣想法,決定出不了貪瞋痴慢疑,出不了這個範圍。

  今已發菩提心。當然,這是「淨行品」的菩薩,這是十信菩薩,十信菩薩這一發菩提心就超越十法界;菩提心不發,出不了十法界。所以諸位要知道,佛在許多經論裡面告訴我們,二乘沒有發菩提心,二乘是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沒發菩提心。十法界裡面的佛,就是此地講的今已發菩提心,這才發菩提心。菩提心一發,就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菩提心是真心,菩提心發了之後,轉識成智。

  沒有發菩提心,誰當家作主?八識五十一心所當家作主,十法界。這稱之為妄心,這不是真心,這裡頭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不是真心,妄心。發菩提心,把分別執著、起心動念斷了。雖然斷了,無始無明的習氣還在,這很難斷。但是無始無明的習氣不妨礙見性,你還是明心見性,但是明心見性見得不徹底、見得不圓滿,好像前面有一層霧一樣的。這幾天香港這個霧氣很大,我們住在香港,從高樓上看九龍對面的獅子山都看不見了,都在一片茫茫霧中,這就好像是初發菩提心。

  菩提心一發,這就是圓教初住菩薩;無明,佛說有四十一品,他們修行在一真法界,不在十法界了。用功,就是破無始無明。無始無明這樁事情,真的所謂是用不上力,要讓時間,你要能夠保持住,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永恆的保持。《金剛經》上所說的標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全部都落實,確實不著相。世出世間法裡所有一切現相都不執著,知道這個現相是虛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確確實實是這個境界。再向上,十住、十行、十迴向,不但四相沒有了,四見也沒有了。諸位要曉得,那個見就是無始無明習氣(就是無明習氣),確實不著相了,還有習氣,還帶著習氣。在我們想,大概總是到十迴向這個位次,習氣就很薄很薄了。有沒有?有,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習氣沒破。

  從初發心,發菩提心,真正發菩提心了。真正發菩提心的標準要記住,就是在一切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這是真正發菩提心;還會起心動念,沒發,還有分別執著,你還是六道凡夫,你用的是輪迴心,你用的是八識五十一心所。八識五十一心所用得正,不在六道。用得沒有錯誤,用得正,完全跟佛菩薩教誨相應,用得正,四聖法界;用得不正,六道凡夫。邪跟正是以佛法為標準,所以人不能不學佛。學佛,不能不依教奉行,太重要!

  菩提心是什麼?「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菩提心。下面所講的「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是菩薩行。菩提心一定是菩薩行,你得要做到才行,做不到不行,要真幹!無論對什麼人,對人對事對物、對九法界眾生、對蚊蟲、對螞蟻、對羅剎、對餓鬼,統統都是真誠清淨平等覺,沒有一絲毫分別執著,這是菩提心的樣子。菩提心一發,人就變了一個人,世法裡頭常講脫胎換骨,人變了一個人,這是真的。從這句話裡頭我們也能體會到,人變了,相貌變了,體質變了;相隨心轉是相貌變,體質變是境隨心轉。身心清淨,身心健康,遠離一切病痛。病痛是什麼?業障。菩提心一發,業障就消了。所以我常常跟同學們說,清淨平等心不會感染病毒。現在傳染病很多,清淨平等心不會感染,大慈大悲能夠解毒。我們本身就有這個能力,自己要會用這個能力。要像諸佛菩薩一樣,把病毒轉變成最好的營養,佛菩薩就是這樣的。怎麼轉法?這品經裡教給我們轉法,這很難得,我們今天學到這門功課了。

  所以菩提心一發,你看看信樂正法。諸佛菩薩所修、所教、所傳,正法。何以說它是正法?它跟法性完全相應。違背了法性,邪法。法性盡善盡美,沒有絲毫詬病,這法性。我們能信、我們能解,我們歡喜接受、歡喜學習,信樂正法。信樂正法了,頓翻諸見。見思煩惱是跟性德完全相違背的,煩惱的體就是法性,菩提的體也是法性,煩惱的體也是法性,所以「煩惱即菩提」,但是要轉。轉煩惱就是菩提,轉邪就是正,你得會轉。頓是講快速,翻就是翻轉,你馬上把這些錯誤的看法、想法都轉過來了,轉成什麼?轉成大願。總的來講,轉成了四弘誓願,念念利益眾生,念念成就眾生。

  我聽說在國內有一些年輕的同學,修養、見解、說法到很高的水平,甚至於跟我都不相上下了;他才在起步,三、五年之後肯定超過我。我聽了非常歡喜,這是教育的成功。教育成功,那就是底下一代決定高過前一代,這成功;下一代要不如我這一代,悲哀了;跟我這代平平,都搖頭,我們的教育不成功。古人所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你看現在科技的產品,它也是一代一代的。汽車的品牌、飛機的品牌,這最初造出來給它編號,第二年再造的時候就把第一年有什麼缺失再改進;那當然,這第二代一定超過前面一代。再過一年,第三次改進的時候又超過第二次,日新月異。

  我們對於人的教育也是一個道理。做父親的總希望兒女將來的成就超過自己,榮宗耀祖。如果兒女不能超過我們,甚至於不如我們,你這個家道就衰退了。人最怕的是嫉妒心,看到別人有好處,我們就嫉妒,想盡方法來障礙,將來得什麼果報?你自己無論做什麼事業,障礙重重,報應!而且世世代代愚痴,不在人道,在三惡道。那個果報不曉得到哪一年才能把這個業障消除掉。為什麼這麼難消除?因為你那個嫉妒瞋恚、看不慣別人比你強的習氣太重,所以墮落在惡道出不來。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對於一切人,一切善人、善行、善事,有沒有嫉妒?如果有嫉妒,你就想到地獄果報恐怖!

  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裡來的?心現識變。世尊說得很好,「從心想生」,你怎麼個想法。菩薩心正,想也正,願也正,所以成就大願。這個大願,普賢菩薩大願。我們講到普賢菩薩大願,你就會想到《普賢行願品》裡面的十大願王。沒錯,十大願王是綱領,綱,總綱;「淨行品」裡面講的一百四十一願,是十個綱目裡面的別目,給諸位說,還是屬於綱領。要講細目,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所謂無量法門,細目。細目再多,不超過此地的一百四十一條,一百四十一條決定不出十大願王範圍。這裡有總有別、有綱有目,我們總得要清楚,成就普賢大願。長大悲門。對你的大慈悲心增長。大慈悲心增長,你決定不會退失菩薩位,你的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他天天在增長,他怎麼會退?這就是大乘教裡常講的「三不退」。

  再接著看下面《論》文,「若但以三空無相對治,不生大慈大悲,不能成就普賢行故」。這裡說明大乘教跟一乘教不一樣。大乘教怎樣對治煩惱習氣?也是從綱領上來講,不外乎三空,不外乎無相。三空講的我空、法空、俱空;無相,性宗跟禪宗善用的。我們前面提到過,性相兩宗都是以無相為宗,用這個來對治。有沒有效?有效,但是不生慈悲。你看看《行願品》裡面這個,他生慈悲心,成其大願,長大悲門,這不一樣。沒有慈悲心就不能成就普賢行故。普賢菩薩的慈悲達到究竟圓滿,所以這《華嚴經》上講的「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換句話說,菩薩不修普賢行,最後那一品生相無明決定不能破。

  在菩薩修行過程當中,破無始無明的習氣非常艱難,沒有慈悲心。有慈悲心就容易,沒有慈悲心不容易。我們要再問,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成就那麼容易?我們能懂嗎?你要是不懂,你要是答不出來,《無量壽經》白念了。你看看《無量壽經》別序裡面頭一句話「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你就明白了。極樂世界是普賢法界,凡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沒有一個不修普賢行的。咸共遵修,沒有一個例外的。由此可知,這一百四十一願在極樂世界是人人都做到。所以我說這一百四十一條即往生極樂世界的《弟子規》。你能夠具足這一百四十一願,你往生有把握了,一絲毫懷疑都沒有了,穩穩當當往生。你來問我,肯定往生,一點懷疑都沒有。你要做到!

  想想為什麼做不到?你念,天天念,天天念《行願品》的人有,以《普賢行願品》做為早晚課的有,因為《普賢行願品》最後這卷是列在淨土五經裡面。我們淨土五經一論,五經就是三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佛說阿彌陀經》,再加上《普賢行願品》,就是淨土四經;印光大師把《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加進去,叫五經,圓滿了,非常非常圓滿。所以它是屬於五經一論。有人專門受持,以它作早晚課,問題是一定要做到才管用。如果天天念誦做不到,做不到沒用處,只能說在阿賴耶裡面種個善根;什麼時候再遇到殊勝的法緣,熱愛普賢行願,依教奉行,那你就能往生。所以世出世間法沒有例外的,你要想成就,那一定得落實,只是口裡說說沒用。

  再看下面一段,這段很重要,「欲行長路,非足不行」。你要走長路,目的地很遙遠,你要是沒有足,你就走不到,你得要有足。「欲行大悲,入普賢門,充法界行者」。你想學習大慈大悲,入普賢菩薩的境界,把你的慈悲充遍法界。我們今天提出的愛心遍法界,愛心就是慈悲,「愛心遍法界,善意滿娑婆」,這就與長者在此地所說的相應。「於一切見聞覺知而無過失,便成萬行莊嚴」。一切見聞覺知,就是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世法佛法統統包括盡了,這裡面沒有過失,這才叫萬行莊嚴。或者稱為萬德莊嚴,都是一個意思,萬德莊嚴就是萬行莊嚴。我們要想成就這個目標。這萬德莊嚴我們常常看到,是放在大雄寶殿本師釋迦牟尼佛佛龕上的匾額「萬德莊嚴」。

  究竟果位的諸佛如來,決定沒有一絲毫過失。這就是說,菩薩還有過失,佛沒有過失。這個佛從哪裡說起?給諸位說,從圓教初住。圓教初住以上都是萬行莊嚴,沒有過失。為什麼?因為他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裡頭就有善惡,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當然沒有分別執著。沒有分別執著,哪來的過失!過失從哪來的?人我是非,從這裡來的。換句話說,全都是從分別執著來的,過失。而起心動念是根,起心動念是無記法,裡頭沒有善與惡。但是起心動念生起分別、生起執著,分別執著裡面就有善惡了。所以真正修功夫的人,就是在境界裡頭練,練不起心、不動念,這叫真會用功。練不起心、不動念,這說得是沒錯,我們做得到做不到?做不到,決定做不到。所以儒家也講,凡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你要曉得從哪裡學起,你要曉得有先後次第。像念書,一定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到研究所,它有先後。我們現在從哪裡開始?從不執著開始,專門在這裡下功夫,先學不執著。到確確實實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執著了,再進一步學不分別。

  諸位要曉得,世出世間法都不執著了,你超越六道輪迴了。最起碼的,小乘四果羅漢,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執著;大乘,像我們這個地方講的圓教菩薩,我們這是第十信位,下面就是初住。第七信位的菩薩,執著斷了,第十信位的菩薩分別斷了,所以這個地方講的「今已發菩提心」。菩提心一發,分別就沒有了,有分別就沒有菩提心,分別沒有了。往上是修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無明破了。往後,那就是這四十個階級專門是消無始無明習氣,是做這個功夫。這功夫怎麼做?普賢行。文殊智,普賢行,以智導行,以行圓智,圓滿智慧。

  這下面具體就給我們說出來,「皆勤修習此一百四十大願門」。一百四十是整數,實際上是一百四十一。句句都是「當願眾生」,你看就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到下面就會詳細介紹。你要不修學這一百四十一願,你就沒有辦法做到一切見聞覺知而無過失。這話裡頭的意味深長,跟大乘修三空、修無相、修無念的不一樣。為什麼?那些人沒有這麼大的慈悲心。

  修普賢行的人,真的是一切眾生有求必應。修學大乘的,修學三空的,修學無念的,你有時候找他,他不理你:你妨礙我,你妨礙我用功。沒有慈悲心!不像普賢菩薩,普賢菩薩不怕。有沒有妨礙?沒有。為什麼?境界一現前,他馬上把它轉了,把行轉成願、轉成智。願行智增長菩提心,增長大願門。前面大乘菩薩還不能轉這個境界,普賢行的菩薩統統能轉境界,所以他的地位高,他在一真法界,他不在十法界。雖在一真法界,他應化在十法界,十法界跟一真法界不二,他入不二法門。大乘菩薩他雖然執著沒有了,他還有分別,一真法界跟十法界不一樣,他不一樣。普賢菩薩是一樣的,一點妨礙也沒有。

  所以下面說「便於生死海中,見聞覺知,一切諸行,悉皆清淨,入普賢行故,故名淨行」。所以這個行稱為淨行,「淨行品」這麼來的。《論》文裡頭特別講,這是我們要特別留意到的,便於生死海中,生死海中是指六道輪迴。普賢菩薩在哪裡修?在六道裡頭,在三惡道,哪個地方有感,他就在哪一道,無處不現身。我們同學很多人見過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我們十樓還有一張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德像。你有沒有見過千手千眼普賢菩薩?有沒有見過千手千眼文殊菩薩?我見過。千手千眼是表法,表什麼?眼到手到。見到眾生有苦難,幫助他的手立刻就伸出來,就到了,決定沒有空過的,這叫千手千眼。表法的意思,我們一定要懂。

  今天我們在這個地方學經教,怎樣幫助別人?諸位同修要曉得《華嚴經》念了之後要開智慧,我不建道場。有人送錢給我,要幫我蓋一個大廟,我不要。蓋大廟,那個錢埋在地底下,寺廟愈大愈莊嚴,爭的人愈多。很多人到這裡出家,他出家為什麼?這個產業大,我出家將來都是我的。現在小孩很聰明,我都聽好多同修告訴我,他們的兒子、女兒很小,都大概十歲左右,就跟他爸爸媽媽講:你們知道吧?你們的財產都是我的。他的爸爸聽了嚇呆了。真的,是他繼承,這不是假的。師父辛辛苦苦蓋了一個大廟、大道場,徒弟說什麼?師父,你死了以後,這財產是我的。一點都沒錯。他來出家,他不是為道,他是為了這麼大的廟。

  這也正好應了世尊在講五種堅固裡頭講到,五五百年。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第一個五百年解脫堅固,能嚴持戒律的人就能證果;第二個五百年,持戒不行了,得修禪,禪定堅固,這第二個五百年;第三個五百年,修禪也不能成就了,多聞堅固。真的,佛教傳到中國來,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一千年,進入中國這是多聞堅固。所以十個宗派,隋唐時候像雨後春筍一個一個出現,日本出現十三個宗派。現在時間到了,我們的話沒說完,我們下個鐘點再繼續。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前面我們講到「於生死海中,見聞覺知,一切諸行,悉皆清淨,入普賢行故,故名淨行」。我們談到世尊給我們說的五五百年,這等於說是釋迦牟尼佛的預言,就是看他老人家滅度之後二千五百年。五個五百年就是二千五百年,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第一個五百年是「解脫堅固」,佛滅度之後,依著戒律修行就能夠證果。第二個五百年是「禪定堅固」,這是持戒已經不能成就了,就是眾生的根性愈來愈差;換句話說,染污愈來愈嚴重,就這個原因,所以修禪定。第三個五百年是佛教傳到中國,確實應了釋迦牟尼佛的懸記,就是預先他所說的,「多聞堅固」。所以在中國,教下普遍建立;除了禪宗之外,都叫教下。翻譯經論、學習講解很普遍,出了多少法師,當年講經說法,留下許許多多的著作,多聞堅固。第四個五百年研教的人少了,專門蓋廟,叫「塔寺堅固」。建造寺廟的風氣非常盛行,到處都建寺廟,有佛教的形式,實質逐漸逐漸淡化了。到第五個五百年,叫「鬥諍堅固」。所以現在各個地方要不鬥爭,那釋迦牟尼佛的話不就講錯了嗎?現在這個時代是鬥諍堅固的時代。

  所以,我們如果建大的寺廟道場,要知道真正修行的人不多,搞鬥爭的人多,那叫造罪業!這是為什麼印祖教導我們不要建大道場。印光大師的教誨,愈想愈有道理,愈想愈正確。他告訴我們說,道場四眾同學在一塊修行最好不超過二十人,小道場。小道場沒人要,人家沒看得起眼,二十個人。道場小,開銷也小,容易維持,二、三位護法照顧你就行了,你可以安心辦道,念佛求生淨土。可是在今天末法,念佛也有困難,不明教理。清涼大師講的「有行無解,增長無明;有解無行,增長邪見」,所以一定還是要解行相應。

  念佛道場最重要的要講淨宗經論、淨宗祖師大德的語錄,時時刻刻勉勵我們,提升我們,不至於讓我們懈怠、懶散、墮落,這很重要。這就想到現在高科技的設備,我們有講經的錄相、錄音、光碟,可以提供給念佛堂,幫助他們的解門。有許多同學去過杭州的東天目山,實際上我好像只去過兩次。每次在山上住一天,第二天就下山了,住過兩個晚上,我對上面還不太熟悉,可是上面念佛的風氣很盛。齊居士告訴我,每天聽經六小時,聽《無量壽經》。我講的《無量壽經》光碟,《彌陀經》的光碟,《行願品》這些光碟都有,每天聽六個小時。現在還聽《弟子規》,蔡老師講的四十個小時;《十善業道經》,聽這些。一天聽經六個小時,念佛十個小時,這就對了,末法時期有這樣的道場,個個成就。

  所以道場不可以大,小小的,二十個人的念佛堂不要很大。在中國大陸他們計算面積是平方米,一百平方米足夠了,二十個人在一塊念佛聽經,足夠了。在香港算面積那就是一千平方尺,就可以了,人數不要多。如果人多了,再去建一個道場,都建小道場。不需要在外面請法師,自己念佛用念佛機念就行了。有法師很好,沒有法師也沒關係,不必求人。聽經也用不著請法師,把這個光碟帶去就可以了。除這個之外,我們用網路,用網際網路、用衛星電視,可以跟全世界的同學同時在一起學習。不要再把這個錢拿去蓋大廟,埋在土地裡頭,沒意思。這個事情印光大師教導我們,我們看到末法時期的現象,就能體會到印祖他的指導絕對正確。所以我們在香港這麼一個小地方,這麼一點點大的攝影棚,行了。

  今年八月中國國家宗教局長葉小文先生,在澳洲參加一個國際和平會議,我們在一起。我就給他說,我講經沒有聽眾(攝影棚裡沒有聽眾),我教學沒有學生,他聽了好笑。確確實實,你說這多麼自在,一絲毫的壓力都沒有。一生不管人,沒人管,聽眾都不在身邊,我們教學的效果達到了。東天目山那麼多人學,我根本就不到那裡去,拿光碟去的。在全世界許許多多道場都用這個方式。美國同修常常打電話給我:法師,我們很認真在學習,每天課都不缺,一天四個小時。除這個之外,定下念佛的時間。祖師的指示哪裡會有錯?身心安穩。

  我一生沒道場,在香港住的地方是陳老太太她的一個單位,是高樓裡頭的一個小單位,大概只有一千三百多尺,夠了。尖沙咀這個道場大家都知道,三位居士成就的,主要的;護持的人很多,在這裡面做義工的都是道場的護法。我每天在這邊講經,你們是沒有到攝影棚來看,我攝影棚裡頭供的有牌位,我講經之前要拜這些護法,講完之後要迴向給這些護法。在這裡頭,無論做什麼工作,護法菩薩!沒有這些護法,道場就不能成就。我們點點滴滴的功德都迴向,就是「當願眾生」,成就無量功德。所以我們修的是淨行。你要有道場,要有很多徒眾,你的行就沒法子清淨。淨行樂,真快樂!

  我們接著再看下面文,「若無此願,設斷煩惱,即二乘行故」。這是講你沒有這個願。沒有這個願,這假設真的你的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斷了,你證的果位不過是聲聞、緣覺;如果學大乘,權教菩薩,沒有離開十法界。下面說「設是菩薩即生淨土」。這是大乘菩薩,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將他所修的迴向求生淨土,他就生淨土。到極樂世界再繼續的學習。學習有成就了,倒駕慈航,乘願再來,你總得要幫助這些苦難眾生。

  所以底下說「以此一百四十大願門,頓能淨其一切塵勞,便成普賢法界行故,故名淨行」。這是淨行第二個意思。能修「淨行品」就跟菩薩在極樂世界沒兩樣,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沒有往生,沒有見到阿彌陀佛?是,沒往生,阿彌陀佛念念當中都加持你,這一百四十一願與極樂世界的諸佛菩薩完全相應,你什麼時候往生,肯定的,沒有絲毫懷疑。極樂世界的菩薩,華藏世界的這些法身菩薩們,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頭,真的是《楞嚴經》上說的一句話,此地是一品經,「若能轉物,則同如來」。《楞嚴經》上八個字,這八個字就是此地「淨行品」這品經。則同如來是法身如來,同極樂世界,同華藏世界。

  頓能,當下就能夠。淨其一切塵勞,塵勞是煩惱,你在這個世間無論處在什麼境界裡頭,煩惱不生。為什麼?一切煩惱離不開自私自利,你有自私自利的念頭,你就有煩惱;沒有自私自利,煩惱從哪裡生。做一樁好事,好事情做成功了,眾生有福,我不會居功我做了很多好事,沒有,眾生有福;做不成功,沒有煩惱,沒有懊惱,眾生沒福。我們盡了力,眾生沒福,這個事情做得不圓滿。有自己在裡頭,有自己的名聞利養就生煩惱,為什麼?他起貪瞋痴慢。真正能夠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論做什麼事情,成功也好、失敗也好,總是如如不動,這才能得大自在。而且怎麼樣?願心不退。這事情沒做成功,緣不足。緣不足,為什麼要做?試試看。這一試,果然成功了,我們一般人講僥倖成功,好事,總是眾生得利益,決不是自己。自己得什麼?自己增長清淨、增長智慧、增長慈悲、增長願力,這是對自己,沒有名聞利養。所以這就是普賢法界行。

  普賢行上加個法界,這個意思很深。普賢法界是極樂世界、是華藏世界。華藏世界兩位主要的菩薩,文殊、普賢。你看《華嚴經》到最後,這兩位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生華藏,最後你一定是親近文殊、普賢,他們兩個帶你到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你從這個地方就能看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多麼殊勝!知道殊勝,就應該學淨行品。可是我在前面說過,「淨行品」一定是依《弟子規》、《十善業道》、《沙彌律儀》做基礎。有這個根,這一百四十一願很容易落實,你沒有這個根不行。這個根基本的一個觀念,念念當中成就別人,中國古諺語裡頭所講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不要成就別人造罪業,要成就別人行善,成就別人功德,念念有這種心,這就能做到。決定沒有一念為自己,有一念為自己,跟普賢行願就相違背了。

  再看底下一段,「以此大願莊嚴一切世間諸行,總為法界一切道場,故名淨行」。你看看,念念不忘以這一百四十一願莊嚴一切世間諸行。這裡頭我們要特別注意的,「一切」。一切世間有兩種說法:一種,大乘教裡頭常講的有情世間、器世間、智正覺世間,這把十法界都說盡了,十法界分為這三類;另外一種說法就是講十法界依正莊嚴。兩種說法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一切世間。

  一切世間眾生諸行,因為你念念都迴向,念念都在真誠的祝福,諸位想想,你還有傷害眾生的念頭嗎?生不起來了。你還有嫉妒眾生的念頭嗎?你還會有殘害眾生的念頭嗎?你還會有佔眾生便宜的念頭嗎?全都沒有了。所以才說於一切見聞覺知而無過失,沒有過失了,你說這個行門多重要。我們學佛的人,哪個人不希望消業障?都知道自己業障很重,不知道怎麼消法。這品經就教我們具體消除一切業障的方法。可是,持誦這品經的人不少,用這品經做早晚課的有,自古以來就有,有多少成就,要看他的根基。這個根基就是《弟子規》、《十善業》、《沙彌律儀》,根基。你沒有這三個根基,這一百四十一願念念生歡喜心,自己做不到。

  這品經是行經,淨行。所以前面解妨說得好,好像都是一百四十一願沒有行?清涼大師給我們說出來,行總有六大類,細分十四條,事行、理行、智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清涼說得那麼多,任何一個意思裡面都含一切義。講事行,一百四十一條全是事;說理行,一百四十一條事全是理;說智行,這一百四十一的事理全是智。一多不二,這才叫真淨。所以用這大願莊嚴一切世間諸行。

  總為法界一切道場。法界一切道場就是一個道場,淨行道場。法界一切眾生的行門,無不是淨行,普賢菩薩心目當中是這樣的事實真相,跟我們凡夫見聞覺知真的是有很大的差別。凡夫見一切眾生,有善行、有惡行、有分別、有執著。為什麼普賢菩薩看的全是淨行?這我們在前面都說過,普賢菩薩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凡夫看到一切眾生有善行、有惡行、有善果、有惡報,看不到清淨。凡夫迷失了自性,把這些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幻相以為是真實,著相不見性;而菩薩性相圓融,理事不二,所以他看十法界依正莊嚴全是淨行,一切道場也是淨行。我們知道這樣的人他就修成法身菩薩,入諸佛如來之位,他不是凡人。

  再看末後一句,「以此諸見,成大善根,故名淨行」,長者把淨行說了四個意思。以此諸見,這個此就是指這品經,諸就是指後面偈頌一百四十一首。成大善根,法身菩薩的善根當然是淨行。長者給我們介紹品題大意介紹得好,可以跟清涼大師的介紹,等於說兩位道友相得益彰。

  再看第二段「釋品來意」。清涼給我們介紹是把來意擺在第一,解釋品題擺在第二;長者恰恰顛倒,首先介紹品題,然後再來告訴我們這品是怎麼來的。「為明前問明品」,這前面我們學習過的「菩薩問明品」。「是成其十信中解故」,成是成就,成就我們對十信位中理解。換句話說,讓我們明瞭十信位,認識十信位,這是「問明品」裡面的大意。「此品成其十信之行故,此品須來」。有解,認識、明白了,你要不能落實,那就沒用處,等於不解,等於不知。解行一定要相應,你才能真正得到它的受用,所以這品一定要來。

  「乃至果行圓滿已來,不離此大願故」。果行,果是究竟圓滿的佛果,無上果位,也就是《華嚴經》上講的妙覺位,還在等覺之上。四十一品無明斷盡了,成妙覺位。妙覺位以來,就是妙覺位以下,這句話就是說明華藏世界四十一位等覺菩薩,都是屬於等正覺,我們講無上正等正覺。無上,這是究竟的佛果,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正等正覺,統統不離開這一百四十一願。換句話說,這一百四十一願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之所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行的是淨行,我們要學習。什麼樣的煩惱,什麼樣的障礙,什麼樣的災難,到他那裡全都化解了。所以我們也很留心這個教誨,這些年來我們提倡的「純淨純善」,純淨純善就是淨行。

  不離此大願故。如是行願,始終不離,永恆不離,證得如來究竟果位之後,這一百四十一願還要不要?還要,像初學的人一樣。為什麼?為九法界眾生做榜樣。我們看到了,釋迦牟尼佛當年出現在世間,你仔細去觀察,釋迦牟尼佛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是不是此地講的一百四十一條?哪一條他沒做到?條條做到了,條條圓滿成就,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你要是不知道,你就沒有辦法學習;你明瞭,你才懂得怎麼個學法。

  尤其修淨土的同學,你要記住《無量壽經》上這句話比什麼都重要,「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無量壽經》,佛說這個經意思很深很深。在眾成就裡面特別提出「賢護等十六正士」。這十六個菩薩是在家菩薩,不是出家的,十六個是在家菩薩。什麼地位?等覺,跟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平等。十六是表法的數字,密宗裡表圓滿。顯教裡頭是以七跟十代表圓滿,密宗是以十六、二十一,這密宗裡頭圓滿的數字。《無量壽經》顯密圓融,通宗通教,不可思議。這個意思密含在家成佛為主。在家學佛要想一生成佛,那只有這個法門。

  這十六個正士,下面經文接著就是「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你們想想這味道,這是什麼味道?眾成就裡面,文殊普賢是出家菩薩,十六正士在家菩薩,比例在家多,出家少。這些地方我們讀經學教不能夠輕易看過,不能疏忽,它裡頭很重要的意思顯示在其中,讓我們在這裡面體會,知道如來所說義。開經偈上講的「願解如來真實義」,真實義是要你細心去體會。你能體會得到,你才會認真學習,勇猛精進,一生不退成佛。《華嚴經》是一生成就,善財童子給我們表演的;《法華經》一生成就,龍女做出來給我們看的。所以這個經叫一乘經,一生成就!一生成就裡頭,信、解、行、證,這屬於行。正因為這一百四十一願,讓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薩修這一百四十一願,才有能力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超越十法界,這就是從十信位晉升到初住菩薩位。初住菩薩叫發心住,初發菩提心。所以菩提心不發是凡夫,菩提心一發就是圓教初住菩薩。

  前面我們念過「今已發菩提心」,我們想想我們自己現前,天天在念發菩提心,念了幾十年,菩提心沒發出來。每天發的心還是是非人我、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還是發的這個心,這個心是輪迴心。發這種心,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叫造輪迴業。造輪迴業是因,受輪迴果報是果,怎麼能脫離六道輪迴?這個事情很嚴重,不是小事是大事。

  在今天學佛,我們要是聽講這樣的經文,聽講這些道理,機緣就不多,到什麼地方你能聽到?我們是希望著能夠擴大一切眾生都有機會聽到,都有機會接觸到,這是得力於科學技術,我們全心全力走這個方向。這個方向,講經弘法的人少不要緊,確實能收到利益無邊的效果。又何況隨著願力(清淨願力),確確實實九法界眾生都得利益。不要看著攝影棚裡頭一個人都沒有,我們凡夫肉眼看不見的眾生不知道有多少,沒法子計算。所以我們生歡喜心。夫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個朋,九法界眾生;「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們這個世間人不知道,我們依然心平氣和,決定沒有絲毫責怪他們。這是各人善根福德因緣不相同,怎麼可以責怪他?人不知而不慍,也得要做個君子!所以現在我們學佛,自行化他,《論語》前面這段三句統統都現前,真正享受到了。這就是方東美先生所說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話說得非常有道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下面第三「釋品宗趣」,我們下次接著再學習。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0:51:54)

 
amtb
  • 本文由 amtb 发表于 2017年5月26日10:51:5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891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