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三二三卷) 2004/10/29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1323
諸位同學,請接著看正釋別觀第四段,我們把文念一遍。
「四復以第四及第五對,結諸根滿缺,亦由滿業因緣,有損他益他之異,故成內六處滿缺之果,又由內根有滿缺,故於分別位了境不同,並皆無性,各不相知,誰令種種」。這段文對於我們每位同學在現前修學過程當中關係很大,我們要認真仔細的來學習。第四對是「因不知緣,緣不知因」,第五對是「智不知境,境不知智」。它結歸到諸根滿缺。諸根分內外,外,眼耳鼻舌身這是外,外面這五根;內,內是意根,意根裡面就是第五對所講的「智不知境,境不知智」。清涼大師在《鈔》裡面舉了一個例子,譬如「信進念定慧」,我們一念這個諸位都知道這是五根、五力。五根、五力你具不具足?你圓不圓滿?也指內根的滿缺,如果我們在這上圓滿具足,那修行證果就容易了。
所以我們細心想一想確實是有問題。外面這五根大概都沒有問題,眼,我們眼還沒有毛病,還能看,還看得很清楚,耳能聽,鼻能嗅,舌能嘗,身能觸,外面這五根沒問題。雖然沒有問題,你細心去觀察每個人這五根利鈍不相同。譬如我們見色,有人見得很深、很廣、很透徹,有人見得很膚淺,真的不一樣,千差萬別。還有一些根缺,譬如說眼失明、耳失聰,耳失聰就是聾子,眼失明是瞎子,這叫根缺。我們根對外面六塵的境界不完全具足,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六根圓滿,內外通利,通是沒有障礙,利是伶俐、聰明。清涼在此地講得好,「亦由滿業因緣」,滿業跟引業我們總要搞清楚、搞明白。引業引導我們到哪一道去受生,受生之後這一切果報都是屬於滿業。此地略舉大段,你的六根是不是圓滿具足,這屬於滿業;受生同異、端正醜陋,你這一生當中受苦、受樂全是屬於滿業。無論修不修行,修不修道,哪一個人對這些事情不關心?關心又有什麼用?遇不到聖賢,事實真相始終不能夠明瞭。有幸有緣遇到聖賢,聖賢人為我們開導,把這個道理事實真相給我們說出來,我們果然明白就能改進,諸根的缺陷可以改,失明的人可以復明,失聰的人可以恢復聰明。
我們讀過不少修學感應的報告。我想每個同學熟知的《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你看看他那個時候的狀況多麼的淒涼,生了五個兒子,四個兒子死了,有一個兒子走失了、失蹤了,臘月三十夫婦兩個人哭泣!畢竟這個人還是有善根,可惜沒有人點醒他,他家裡的灶神不錯,知道他這個情形,時節因緣成熟了,這時候示現來點化他。他也算是不錯,一點就明白、就通達了,知道自己的過失。過去雖然在修善是假的不是真的,都是敷衍,別人做跟著做,做也不踏實。灶神點醒之後,他覺悟了,從此之後誠誠懇懇的修學,老老實實的斷惡修善,功名成就了。過去多少次的考試都不及格、都考不取,居然中了進士,年歲也太大了。在一個宦官家裡頭遇到一個小孩,那個小孩就是他失去的兒子,感應不可思議。這宦官也很了不起,成全他把兒子送還給他,帶了兒子回家。他的太太因為常常哭他的兒女,眼睛都瞎了,眼睛瞎了根缺,兒子回去之後,母子抱頭大哭,兒子用舌頭舔他媽媽的眼睛,他媽媽的眼睛恢復視力,眼睛好了。像這一類的事情,史書裡面有許多記載,真的是至誠感通!
我們的同學大概是前面五根還沒有太大的問題,真正問題在哪裡?問題在內根。內根是意根,意根有缺沒有滿,意根不在外面你覺察不到,意根不圓滿則障道。今天所載的諸佛菩薩、古聖先賢的教誨每天學習,學了多少年了不相信!怎麼知道你不相信?你沒做到,這就叫不相信。我記得我在講席當中說過很多遍,早年我出家受了戒,我出家兩年之後才受戒,受戒之後照規矩一定要回來拜老師;我到台中去拜老師,李炳南老居士。還沒見面看到了(他在房子裡面我在外面),老遠他就指著我:你要信佛、你要信佛!說了好多句信佛。我進去之後他讓我坐下來,問我:剛才我講的你聽到沒有?聽到了。你會不會覺得很奇怪?我說:是!那個時候我學佛九年,出家兩年了,一出家就教佛學院講經,怎麼還不信佛?為什麼那麼大聲說那麼多句要我信佛、信佛,你要信佛,我當然感覺到很奇怪。老師就跟我說:不容易,信佛不容易,信進念定慧。告訴我有許許多多七十、八十出家的老法師到臨死還不相信佛。我愈聽愈不懂。最後他老人家說出來,我明白了,沒做到!真正信哪有做不到的?你沒做到,不信。這我明白了,用這個標準來衡量。
我們冷靜觀察世間學佛的人(同學),在家、出家信佛真不多!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要認真反省,別人信不信於我不相干,我自己信不信?我們學佛入佛門,第一堂課是接受三皈,老師為我們傳授三皈,我們做到沒有?沒有做到。什麼原因?不信!沒有信根哪來的信力?確確實實像李老師所說的,有人這一出家到老死三皈都做不到。三皈,皈依佛是覺而不迷,皈依法是正而不邪,皈依僧是淨而不染,這是一進佛門首先把總的方向目標傳授給你,你只要依教奉行,你就不會走入歧途,你走的是正道。
我們想想我們出家、皈依多少年了,三皈依每天都念,早晚課最後都念三皈依,變成什麼?有口無心。古大德誦經、禮懺有利益,利益在哪裡?隨文入觀,時時刻刻念念能提醒自己。我們現在人每天讀經、念佛、禮懺不得利益,是什麼?沒有信。這個信進念定慧的根沒有,根缺了;這個根是意根,內裡頭的意根。所以三皈做不到,五戒做不到,十善做不到。佛門修行的基礎是淨業三福,孝養父母做不到,奉事師長做不到,世出世法德行功業都是建立在孝敬的基礎上。所以我們要曉得為什麼一生不能成就?為什麼不能看破?為什麼不肯放下?根缺了。這個事不是小事,這是大事。
我昨天跟徐醒民老師通了個電話,我們談了很多,我是非常非常的感慨。老師在台中教學三十八年,雖然指導我們從根本上下手,可是我們的根不牢固、不堅定,還是禁不起外面境界的誘惑,信心動搖了,依舊是被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牽著走,學業、道業都不能成就。所以我跟徐老師講,老師給我們奠的那個根,那個根下面還有根,深根!這個疏忽了。老師雖然提到但是沒有特別強調,深根我們沒有扎,根不夠深禁不起考驗。老師教給我們的,因為我們是學佛,教給我們這個根是淨業三福、《十善業道》,還有選的一些小乘經,像《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一類的,在這上扎根,殊不知這底下還有更深的根。
更深的根老師說了,沒有認真嚴格的督促我們學習,那個深根是什麼?童蒙養正。當然我們這批人跟著李老師,年齡最小的差不多也有二十五歲左右,我那個時候三十一歲,都不是小孩。所以老師只是把《五種遺規》,陳弘謀的《五種遺規》叫我們自己去讀、自己去修學,作為修身的讀本,沒有講解,沒有特別強調。我們拿到這個書也不過是翻翻看看而已,沒認真下功夫。我們跟老師學習,老師是儒佛並重,他老人家一個星期給我們上兩天課,兩次,一次是佛經、一次是儒學。
儒家的根是禮。我啟請老師給我們開《禮記》這門課,我大概啟請了有三遍還是四遍,絕對是超過三遍的,老師才答應;不像我們請他講經,我們啟請講經,一次他就答應了。這麼重要的東西為什麼不答應?老師告訴我講這個東西沒有用,為什麼沒有用?誰肯做?我就明白了,但是你要曉得肯做才扎下深根。《禮記》裡面「曲禮、內則」這兩篇的內容跟我們現在提倡的《弟子規》是一樣的,根本的根本。很難得「曲禮」上、下兩篇老師給我們講完了,另外挑選的「學記」跟「樂記、禮運大同篇」,只講了這幾篇。所以「曲禮」跟「內則」你要做到,把它變成自己日常生活的思想、見解、言行,你就生根了。社會誘惑力量再強大,你也不會被感染,也絕對不會被動搖,這個重要!我們今天提倡的,我跟徐老師講我特別重視提倡的《弟子規》,因為《弟子規》比「內則」比「曲禮」分量少,言簡意賅,它三個字一句、三個字一句好念,總共也不過就是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個字。果然字字句句都落實、都做到了,我們扎下了深根,用這個來補我們的缺陷,意根的缺陷。
佛告訴我們三十七道品是道。中國人講道德,三十七道品是道德,是自性裡面本來具足。天台大師講得透徹,天台大師把它用四種方式來說明,這四種方式就是藏、通、別、圓;藏教三十七道品,通教三十七道品,別教三十七道品,圓教三十七道品,這講得透徹!這三十七品就涵蓋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佛法,一句都不漏失,我們不能把這個看輕了,這是綱領,總綱領、總科目。要按照三十七道品的次第,第一個是四念處,第二個四正勤,第三個四如意足,第四個才是五根五力。換句話說,如果前面這三科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你沒有修學,信進念定慧這五根你就沒有。中國佛教唐朝中葉以後大家都不學小乘了,那個時候行,為什麼說行?那個時候有儒、有道,學佛的人無論在家出家沒有不學儒的,沒有不學道的,而且學儒、學道都在童年。換句話說,都在學佛之前他已經有儒道的基礎,這個可以。儒道代替了小乘,所以直接入大乘不難,他進來之後都具足信進念定慧。
我在講三十七品的時候跟諸位說過,四念處是看破,四正勤是精進,四如意足是放下,然後才具足後面四科;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個次第不能顛倒。可是今天我們學佛不管學哪個法門,誰又認真修行過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他的根力從哪來?所以印祖在這種機緣之下,教化眾生不能不契機,在現前這個機緣之下極力提倡因果教育,有道理,他提倡的。《了凡四訓》這個科目、目標是教你深信因果,這個科目裡面給我們講因果的道理、因果的事實真相,所以教學的目標深信因果。接著是《太上感應篇彙編》,這個科目的目標是讓我們正確的認清楚邪正、善惡,什麼是邪、什麼是正、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然後你才會遠離邪惡,充實自己的正善。最後是《安士全書》,《安士全書》比前面兩門更加深一層,末後指歸淨土。印祖用這三本書來幫助現前這個時代的眾生,果然能夠依教修行,沒有一個不成就的。
但是我們一定要清楚印祖那個時代,《弟子規》、童蒙養正在這個社會上還是普遍都在學習,所以這三種書對於那個時候的人一點都不難,成就的人很多。今天這三本書我們也普遍的在宣揚、在勸導,印的數量也相當可觀,但是怎麼樣?好像效果不彰。在這種情形下,我們就一定要認真去反省、去檢討、去觀察毛病到底出在哪裡?為什麼印光大師那個時候收到效果,現在收不到效果。所以我們就想到根下面還有根,從前人都具足,從小都學,現在人疏忽了。於是我才勸勉大家,世出世間德行、功夫、事業之成就與你扎根的教育決定是成正比例。扎根,這深根確確實實就是《弟子規》,深根!
中國自古傳承的小學,中國古時候講的小學跟我們現在的小學不一樣,小學裡面所學習的就是扎根,是倫理道德的教育,是處事待人接物日常生活的教育。從小教你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好人,在家是好兒女,在學校是好學生,在社會是好公民,是以這個為教學目標。所以古時候的教育,讀書志在聖賢不是在賺錢,是志在聖賢。我們今天要想在佛法上成就,要想幫助這個社會化解衝突、化解災難,真正落實到安定和平、幸福美滿還是扎根教育,除這個之外沒有第二個辦法。
湯恩比所說的,能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孔孟學說是什麼?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這可以做代表。孔孟的學說就是仁義,仁是愛人,愛的教育;義這個字要用現在的話來說為眾生服務,盡義務而不計較報酬,這是義。義是捨己為人,宗教裡面講犧牲奉獻,這儒家講的。佛家講的「慈悲為本,方便為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大乘佛法。真的,這樣一個原理原則確確實實可以化解現前社會的災難,化解對立、化解矛盾、化解誤會、化解衝突,促進社會的安定和平!
湯恩比講得不錯。所以我們現在細心反省、檢點、觀察,我們的根真的是缺了,五根缺了。有些人這五根全都沒有;有些人有信,進念定慧沒有;有人也很精進也發憤努力,但是念定慧沒有,不容易!念是什麼?念是不間斷。我們念佛會間斷,我們學教會間斷,還夾雜,夾雜、間斷所以這個功夫不得力。如果這五根全都沒有,那麻煩就大了,你要怎樣去培養?如何來補救?如果有前面兩個,不錯,你要認真努力,你要真正懺悔,發願改過自新,把下面這三個根培養出來。前面跟諸位說過三十七道品是大道,一切眾生自性裡面統統具足,不是從外來的,只是我們的業障把它障住了,業障懺除根力就現前。有根就有進步,為什麼?它能生長,到有力它就起作用。信根要是有力,外面邪知邪見你決定不會受它的影響,你信有根!
我們學佛學了這麼多年,幸虧還有這麼一點點底子,五十年不是短時間,半個世紀。我們走了許許多多國家地區,也經歷過大風大浪,面臨過正面的衝擊也能夠平安度過,靠什麼?靠根、靠力。當然根力之前,我們確實有四念處的看破,有四如意足的放下,有四正勤的精進。這是說到根的滿缺對我們現前修學非常重要。這個意思還沒講完,我們休息幾分鐘,下一堂課接著跟諸位報告。
諸位同學,我們繼續看第四段「復以第四及第五對,結諸根滿缺,亦由滿業因緣,有損他益他之異,故成內六處滿缺之果」,我們就讀到此地。這一句裡頭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有損他益他之異」。由此可知,損是損害別人,益是利益眾生,三聚淨戒裡面有饒益有情戒,這就是益他。有情是指的有情眾生,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講動物,動物有情。動物範圍包括就大,大乘教裡面給我們講九法界有情眾生,九法界上面菩薩、緣覺、聲聞、天、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九法界有情眾生。益是利益,饒是豐饒,用現在的話是以最大的利益、最殊勝的利益來對九法界有情眾生,這饒益有情。戒經裡面雖然沒有這些文字,有這一條就夠了,全部包括了,對他。
對自己也有一條沒有條文的戒律,叫攝善法戒,這對自己的我們要懂。律儀戒那是有條文的,五戒,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條戒,菩薩戒,這有條文的,這叫律儀戒;沒有條文的,只要對自己增長自己的善根,增長自己的智慧,增長自己的德能,這一類的就叫攝善法戒。譬如我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律儀戒裡頭沒有說不抽煙,有不飲酒沒有說不抽煙,那我們要問抽煙對自己身體好不好?現在醫學給我們作證明,抽煙對我們身體沒有好處,學佛的人應當不抽煙,攝善法戒!
那我再跟諸位說一條,現在這個社會上報紙,你看每天好像有幾十張,厚厚的一疊,雜誌、電影、電視這些東西對我們自己有沒有利益?沒有利益,我想沒有利益,沒有想到老師教我的。我也跟諸位在講席上報告過,早年台灣政府提倡復興中華文化,有個什麼復興中華文化的運動。那個時候教育部有三位官員,大概是處長、司長這樣的階級去看方東美先生,那天正好我也在方老師家裡,不期而遇。他們向方老師請教復興中華文化應該怎樣落實,向方先生請教。方先生聽了這個話態度非常嚴肅,至少有五分鐘沉默一句話都不說,面孔很嚴肅。這些教育部的官員,我們在旁邊也都是很恭敬、很慎重的等待老師的教誨。沉默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方老師說有,這些官員很高興。方老師說第一(那個時候台灣有三家電視台)這三家電視台要關閉,無線電播音廣播要關閉,所有的報紙要停刊,雜誌要停刊。官員都呆了,他說:老師,這做不到!方老師就說:這些東西天天在破壞中國傳統的文化,你要想復興中華文化你不把它們統統關閉掉,你還談什麼復興?
我那天在方老師那個地方聽到的,這些東西對我們有損沒有益。所以我從那個時候起不看報紙了,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統統拒絕。你們關不關閉我不管,至少我不接觸你們,真的,這不接觸就不會被污染,清淨心就能現前。要是社會上發生什麼大的新聞,會有人告訴我,我不看這些東西。這是什麼?攝善法戒。你們想想對不對?方老師他自己不看這個東西,他每天讀佛經,很不可思議!早年台灣第一次印日本的《卍續藏》,我把這個消息立刻就報告方老師,方老師非常興奮,第二天他就去訂了一部。他老人家這些書,你走到他的書房就像書店一樣,四面書架擺滿。他真讀!他不是擺好看的,真讀。讀書真樂,他嘗到法味,法喜充滿,真的像《論語》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友、學生來看他,都是來向他請教、請益,論道!你說這是多快樂的事情。
所以這是講攝善法,自利,自己一定要知道。要懂得怎麼樣保護自己不受污染,要懂得自己怎麼樣去幫助別人,饒益有情,這樣子就能夠修諸根圓滿。你要不懂得這個道理,不知道學習,你天天還接受這些染污,不肯去幫助別人,還有些人處處去障礙別人,那個問題更嚴重了!你要是真的常常有嫉妒心障礙別人,無論你生在哪一道,你的諸根一定是缺而不滿。業因果報如是!這個道理不能不懂。我們前世造不善業,根缺,這個缺有顯、有隱,顯是明顯,譬如眼睛瞎了,明顯;隱是怎麼說?雖然有眼睛,看人不知道善惡,把善人看作惡人,把惡人看作善人,我們常講有眼無珠,也是根缺。好事看成壞事,壞事看成好事,眼根缺;耳根有缺陷,專聽不善,喜歡聽信謠言;舌根缺陷,常常胡造謠言,說別人是非長短。這一生如果造這些惡業,來生不管生到哪一道,你沒有眼睛,沒有耳朵,沒有舌頭,得這個果報。果報真的是自作自受,不是有個神明在主宰,也不是閻羅王在主宰,都是你自己業力變現出來的。
這樁事情日本江本勝博士的水實驗給我們做了證明,證明大乘教裡面佛所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聖賢為什麼他們那麼圓滿?真的是究竟圓滿一絲毫缺陷沒有,釋迦牟尼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是諸根圓滿一絲毫欠缺都沒有。他怎麼修的?生生世世無量劫來從來沒有損他,這種不善業沒有。決定沒有傷害一切眾生的念頭,決定沒有傷害一切眾生的言語行為,他諸根圓滿。不但不傷害而且還要發心積極的去成就別人、幫助別人,中國聖人所說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別人做不善的事情,你不能去幫助他;別人做好事善事,利益社會、利益大眾,即使他是我的仇人冤家,我也要去幫助他,全心全力,好事!這個事情成就了,社會大眾都得好處,當然要做,哪裡還需要思考!
所以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要利益他,損不可以損他,損自己,就是犧牲自己成就別人,你的果報諸根圓滿,你的內根三十七道品自然具足。為什麼?三十七道品是自性本來具足的,因為迷失了自性這才要修。你現在不迷,不迷,性德自自然然現前,這道理講得通,確實是事實,為什麼不幹?中國諺語有一句話說「福至心靈」,說這個人福報現前,豁然聰明了,以前看他是笨笨的,現在很聰明,很有智慧,福至心靈,有道理,這是事實真相。所以人在這一生不要想自己,不要想名聞利養,也不必去想長壽,壽命長短沒有關係,最重要的我們活一天要斷一天的惡、要修一天的善、要積一天的德。這個重要,你一天沒有白過,你這一天活得有意義、有價值,天天幫助自己靈性上升,你活得多快樂!念念與道品相應,大乘教裡面念念與六度、與普賢十願相應,一切時一切處對一切眾生落實四攝法,拓開自己的心量。
我在前兩年寫了一幅對聯「慈悲遍法界,善意滿娑婆」,學佛的人一看就懂;不學佛的人,這裡頭有幾個佛學名詞他看不懂。所以對不學佛的人,我把這裡改了幾個字,把慈悲改成愛心,把法界改成環宇,這個一般人會懂,「愛心遍環宇,善意滿人間」。娑婆他不懂,人間他懂,對不學佛的,我就寫這幾個字;對學佛的人我就寫,慈悲遍法界,善意滿娑婆,你多快樂,你多幸福、多美滿!心地純淨純善,對人、對事、對物決定沒有對立,別人跟我對立,我不跟他對立,對一切人事物沒有誤會、沒有矛盾、沒有衝突。人家要問我:淨空法師,你學佛學了五十多年,你學些什麼?我告訴他,我就學這個。
真正息滅貪瞋痴,勤修戒定慧,自自然然跟戒定慧相應。所以天天歡喜,天天在提升自己,天天在幫助別人。這一天要沒出門,我這一天的慈悲善意,誦經、念佛迴向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念念不忘!做人應該要這樣,學佛應該要這樣,這是內外根深,滿缺業因一定要知道。所以我們的容貌、我們的體質,不是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嗎?心善,容貌善;心淨,身就清淨,身心清淨自然就是健康長壽。修來的。所以前面跟諸位說過,一個人四十歲之前,他受過去生中業力的影響,四十年之後,四十歲以後要自己負責;前世影響力沒有了,完全是你這一生當中所修積的。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句話,這一句話裡頭有兩句很重要,那就是「並皆無性,各不相知」,這才是答覆文殊菩薩所問的,這個意思深,問的意思深,法身菩薩的境界。前面跟諸位所說的六道凡夫的境界,我們今天沒有能力出六道,自己不是上上根性,我們今天讀這部經,如何得到現前利益?這是我們最關心的,所以契機、契理。為什麼各各不相知?因不知緣,緣不知因;智不知境,智不知境。這什麼原因?為什麼不相知?這個意思深,意思怎麼樣的深,前面有一句總的說明,我們不能夠疏忽。
這個在前面我們讀過的,也是清涼大師在《疏》裡頭所說的,他就第六識來講,業是所造,心是能造,並皆速滅。就在這一句,所以不相知,這總答,這一句要明瞭。全部都明白了,並皆速滅就是不生不滅。《般若經》、《心經》大家常念的,你要真正懂得《心經》的意思,菩薩在這一品經裡面這些問答,你完全沒有問題,自然通達明瞭!
《心經》上講「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很可惜的我們今天沒有照,沒有照的功夫,這個照是什麼意思?照是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像鏡子照外面東西,照。鏡子照外面照得清不清楚?清清楚楚。鏡子有沒有分別?沒有。有沒有執著?沒有。有沒有起心?沒有。有沒有動念?沒有。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叫做照;我們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你會起心動念,照就沒有了。會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生煩惱,把外面事實真相完全迷了、迷失了,不知道五蘊皆空;你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五蘊皆有,有就有一切苦厄。天天念這個經,意思能懂嗎?真懂就會照了。所謂是起觀照,觀照是功夫的初步,到第二個階段就是照住,照住就是得定,再向上提升是照見,照見就是智慧開了。所以觀照是屬於戒,照住是定,照見是慧,戒定慧三學,這種修法叫道共戒,比律儀戒殊勝,沒有過失。
經上接著又跟我們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你套這個例子,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就是說並皆無性、並皆速滅!速滅在前面跟諸位說過了,《楞嚴經》佛說的「一切諸法,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我們不能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生滅的速度太快太快了,快到我們沒有法子思惟、沒有法子想像,所以叫不生不滅。《心經》裡面講的「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心經》上說的。《中論》裡面昨天我們也引用跟諸位說過了,《中論》裡面講「不生不滅,不一不異,不常不斷」,實際上講主要的一句就是不生不滅,其餘是陪襯的話。如果真的沒有生滅,那說不生不滅是毫無意義,生滅說成不生不滅,速度太快了。生滅的期間長短是億萬分之一秒,我們這念頭一起不知道多少生滅過去了,所以說這個事實真相叫不生不滅。這就是講並皆速滅,它速度太快了,相知來不及,沒有時間,所以一切諸法各各不相知。
心性是一,沒錯,心性是能現能變,萬法在這裡講的種種,種種是所現所變,但是你要曉得它為什麼各各不相知?能現所現、能變所變是一不是二!二法才相知,一法怎麼相知?這個道理深,法身菩薩的境界。大乘經教裡頭常常跟我們講,八地菩薩才能見到阿賴耶識裡面含藏種子的生滅。換句話說,才能看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才能看到這個現象,那是多麼深的禪定。《心經》的末後總結上說「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正是跟此地第五對所說的「智不知境,境不知智」一個意思。果然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那就是《心經》上的話落實了,「以無所得故,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圓滿菩提!所以《般若經》上佛教給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一句話意思很深很深,我們要細心去體會,你才能真正的懂得這個意思。
清涼大師在《鈔》裡面末後說了幾句話,我把他這幾句話念一念。「一性隨於種種,則失真諦。種種隨於一性,則失俗諦」。真諦是心性,俗諦是種種。接著又說「一性即不相知」,換句話說,「種種隨於不相知,則失俗諦。不相知隨於種種,則失真諦」,這怎麼辦?這個問題要用《壇經》上的說法,那馬上就解決了。《壇經》印宗法師向能大師請教,印宗說:你在黃梅,五祖對於禪定解脫怎麼講法?能大師回答他:禪定解脫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二法不是佛法。印宗聽了就開悟了,跟這個地方的義趣相通。你看看這個地方一性、種種是二法,我們套六祖這個公式、這個例子,那可以說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這個問題不就解決了嗎?這在大乘教裡叫向上一著,真的上根利智聽了這個對話他有受用、他明白了,中下根性不得其利。中下根性聽了會迷惑,明明是二法怎麼叫不二法?一性跟種種明明是二,怎麼會不二?懂得不生不滅就曉得不二,懂得一時頓現就知道不二,真的各各不相知。懂得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你就明瞭了,你才真的放下了。
真放下了那就是《心經》裡面講的「以無所得故,遠離顛倒夢想」。顛倒夢想就是妄想分別執著,遠離是什麼?放下,這一放下就叫做究竟涅槃。實際上究竟涅槃有沒有?你要執著還有個究竟涅槃,你還沒有放下,那還是顛倒夢想。所以《般若經》上總結是一切法。這一切法包括佛法,佛法講心性,心性是一,這佛法;而種種這屬於世間法,十法界依正莊嚴種種,包括我們今天講的時間跟空間,不是真的。《金剛經》上說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就對了,你才真的看清楚、看明白,你不要以為是真有。
十法界依正莊嚴,永嘉大師講得好「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諸佛菩薩覺了,大千世界有沒有空?沒空。空跟不空不二,才叫真空;空跟不空是二,那還是顛倒妄想。這愈講就愈深了,你一下領悟不過來愈搞愈糊塗,所以你能聽懂很好,你就能契入;不懂沒關係,不要去想,愈想愈錯。你常常讀這些經文,心裡面有這麼一個印象,不求解答,只要你的功夫不斷的在進步,天天用功、天天讀經、天天念佛,總有一天豁然大悟就明白了。
心裡面有這麼一個問題在,這叫疑情。禪宗裡面所謂的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這個大疑、小疑是怎麼說法?問題的大小。像此地講的心性是一為什麼有種種?這是大問題,這是大疑;哪一天斷疑開悟了,那大悟。像印宗問的那個禪定解脫怎麼個講法,這小疑;豁然覺悟的時候,這小悟,所以大小是講問題的大小、問題的淺深,是這個意思。不能解答,機緣沒有到愈解答就愈麻煩;機緣到了,不定這一接觸他就通了。這叫疑情不叫疑問,沒有疑問,為什麼?佛所說的決定是真的,只是我們自己煩惱習氣太重、智慧太淺聽不懂,一下意思會不過來,所以叫疑情不叫疑問。
清涼末後這幾句話說得很好,給我們提了個問題。這問題怎麼辦?不要緊,下面覺首菩薩就給我們解答了。所以這裡問題不要解釋,下面覺首菩薩以十一首偈頌,來給我們解答這問題。今天我們時間到了,下一堂課我們再學習覺首菩薩的解釋。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0:12:2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