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三一三卷) 2004/10/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313
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看清涼大師的註疏。「既說順田,須持聖教」,這個說得很清楚,聖教就是佛經,持,他不說讀,讀是讀誦,持是要做到。所以,佛法裡常常教人「受持讀誦」,受是接受,持是保持;要保持在日常生活當中,要保持在工作、在處事待人接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依聖教為準則,這才叫佛弟子,真正的佛弟子。《金剛經》不長,只有五千多字,可是「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一句經文,居然重複了十幾遍。這是什麼意思?我們讀誦的時候有沒有覺察到?佛真的是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無數次的重複提醒我們,對聖教要受持,要接受、要保持,不能失去。讀誦是受持重要的手段,經天天要念,展開經卷就是我們面對世尊,面對諸佛菩薩,一心一意聽佛菩薩的教誨。
末後一句說得好,「為人演說」,不是為自己,是為眾生。演是自己做到,依教奉行,把它落實在生活裡面,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做到!佛法你才真正學到,你才能得真實的利益。所以,世尊這句話說了十幾遍,非常重視這個「演」字,演是表演,現在人說的,我們要做個好樣子給社會大眾看,佛弟子一定要依佛的教誨。
我在去年十月,第一次訪問印尼,承蒙副總統哈茲接待我,他向我提出一個問題:希望全世界的佛教徒都能夠奉行釋迦牟尼佛的教誨,伊斯蘭的信徒都能夠奉行《古蘭經》的教誨,他說這樣世界就和平了,衝突就沒有了。這個話說得對,完全正確,我非常贊同他的理念。現在問題就是怎樣把佛經,把宗教經典神聖的教誨,教導全世界信奉宗教的信徒。我們絕對不是勸導他叛教,不是的,而是真誠期望他們能夠奉行自己宗教的經典,依教奉行。這個社會動亂就能化解,對立、矛盾、衝突都不是嚴重問題了,世界的安定和平指日可待;只要社會安定和平,接著一定是繁榮興旺。所以,我們努力的方向,努力的目標,是怎樣把經典的教學,我們今天講的宗教教育,能夠普及到全世界。我還說了,各個傳教師、宗教的領導人,不僅僅要深入自己的經教,而且還要旁通其他宗教典籍,這樣才能化解誤會,化解對立。宗教可以團結,宗教可以相輔相成,可以互助合作,這是我們終極的目標。
我在印尼訪問過國家領導人,訪問過各個宗教的領導人、傳教師,我們的理念非常接近,所以我們在一起相處非常歡喜,這個事情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我沒想到。往年在新加坡,我確實用了三年的時間,把九個宗教團結成一家人。去印尼的時間短,沒想到他們宗教這樣的開明,能夠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互相讚歎,它有很好的基礎。所以這個地方找我,我不能不去。我總希望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帶頭人,帶頭是比較困難,印尼有這個緣分。因為這個國家是宗教之國,全國不信宗教的人很少,大概只佔到百分之一、二,幾乎沒有不信宗教的。這裡面信回教的佔全國人口百分之八十六,也就是一百個人當中,八十六個是回教徒。印尼有兩億兩千萬人,其他有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跟佛教,佛教跟印度教的人口比較少,大概只有七百萬人,基督教跟天主教合起來大概有一千五百萬。所以都信宗教,都信神,都願意聽神的教誨,這個事情好辦。
我們教別人,說我們怎樣怎樣,人家不相信,我們引經據典,說安拉真主在經上怎麼講的,他就相信了,一點懷疑都沒有。所以宗教教育的落實,我現在在這裡細心觀察,能不能在印尼落實,如果能在印尼落實,這是世間一大好事,讓印尼帶頭來做。舉世都知道印尼的社會不安定,如果推動了宗教教育、宗教的教學,能夠在一年當中這整個國家社會安定了,族群跟宗教都和睦相處了,這就值得給世界人做榜樣,就肯定宗教教育是有價值的,宗教教育可以化解衝突,可以促進社會安定和平。我在一年當中去過五次,是一次比一次殊勝,叫我沒有辦法,不想去也不行,要是套一句佛話來說,緣在那個地方。我們學佛的人總要懂得隨緣,總要幫助這些有緣人,信仰宗教、信神的都是有緣人。所以,這一句講既說順田,不是違反的,是正面的,是善的,須持聖教。
我們這一年當中,台灣、東南亞的一些信徒發起印《大藏經》,我很贊成,這是聖教。有人說花這麼多錢印《大藏經》沒有意義,不如拿這個錢去辦學校。我們在內地也辦了不少學校,贈送獎學金更是普遍,在國內有一百多個學校接受我們的獎學金,我們幫助窮苦的學生,幫助他完成學業,面面都照顧到。《大藏經》是三寶之一,佛陀在世,三寶是以佛寶為中心,佛滅度之後,三寶就是以法寶為中心,這個很重要!我們發起印的數量不多,你想想看國內多少道場、多少學校、多少圖書館。圍繞著中國周邊的這些國家,像日本、韓國,再往下是菲律賓,再下面越南,再下去南亞,這麼大的幅員,我們這幾部《大藏經》太少了。
也許同學們會問,印的這些《大藏經》,將來有人去讀嗎?如果沒有人讀,那不變成廢紙?對的,你想到了,我也想到了,所以我在今年找了一批人,做什麼工作?圈點《大藏經》。《乾隆大藏經》沒有標點符號,所以讀誦比較困難,我們現在要做的,要做注音,要做標點。標點不必用新式,我們用句讀就可以,用圈、用點,圈是句,點是讀。段落我們把它勾出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便利大家閱讀。不僅如此,我進一步還要找,我就找讀書人,口齒伶俐,字正腔圓,我請他讀,請他讀經。然後我把他讀的做成CD,不要影像,完全要聲音,那就變成有聲的《大藏經》,跟經典配合,流通全世界。這是中國的國寶,是非常值得去做的,非常有意義。同時在這一次,我們已經將這套《藏經》重新編目,便利於檢查,我想查哪一部經,我有很好的目錄,很容易查到。
所以,大家是為一時想,為眼前來想,辦小學重要;如果為後世想,眼睛看遠一點,印《藏經》就重要了。近程的、眼前的利益,這個世間許許多多的慈善家,他們都歡喜在做,印《大藏經》這個事情沒人做。我這一生當中,實在說就是要做沒有人做的好事,有人做的,我讚歎,歡喜讚歎;沒有人做,那我們要全心全力來帶頭來做。希望大家能了解這個意思,能知道用心之苦。你看看早年,現在你們到北京,到房山,你看看那邊的石經,《大藏經》刻在石頭上,刻了將近一千年。為什麼?唯恐戰亂這個經會喪失,所以古人用心之苦,把《大藏經》刻在石板上,埋在深山裡面,流傳給後世,這是什麼樣的精神!
我們今天知道,藏在深山可不可靠?不見得,如果一個大地震,那就全毀掉了。唯一可靠的方法,多印,分送在全世界各個學校,各個圖書館,各個道場,這樣子這個經典、聖教才能夠真的保持下去,續佛慧命,不至於失傳。各人用心不相同,我們用心很苦!對於別人的指責,別人的批評,我們都默認,我們不反駁,我們還是要繼續去做。佛門有句話說,「各人因果,各人負責」,做這樁好事也是因果。學佛,學佛根本的依靠就是經典,所以經典所在之處,法身慧命之所寄託。
下面說,「教在勤行,行須助道,助必有正」。教,這個教是教學,教學能有成就,關鍵在哪裡?關鍵在勤行,一般講精進,勇猛精進,你才能成就。學教、修道,修學的人多,成就的人少,原因在哪裡?原因都在懈怠,諸位細心去觀察你就知道了。精進度懈怠,菩薩修學六個綱領,精進,精進就是此地講的勤行,這個我們要知道。修學為什麼會懈怠?原因是對於經教不能夠理解,學習沒有興趣,沒有法味,自自然然他就退心。這是一切眾生都會遭遇到的瓶頸,你要懂得克服,你要突破,突破之後一帆風順,頭一關很難很難突破。
接著說,「行須助道,助必有正」,正助雙修。用什麼來做助道?沒有定法。我們在這些年來幫助一些同學們,我們真的是回過頭來做扎根教育。扎根,所以特別重視《弟子規》。我想了很久,從前的人無論是儒、是道、是佛,修學都有成就,都不難,學儒的人能守禮,學佛的人能持戒,為什麼現在人不行?這個要認真去思惟。那就是從前的人,真的從小都受過倫理道德的教育,所以他有善根。社會汙染少,這是修學很好的助緣,不像現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是不是好事情?很難講,再過幾年要看這個結果,它給社會帶來是好處還是災害。所以我肯定,《弟子規》不但是儒家修行的根本,也是佛家戒律的根本,果然能學好《弟子規》,持戒不難;五戒十善,世尊跟我們說的三聚淨戒,都不困難。所以,《弟子規》不能不重視,不能不要求自己要完全做到。
這個小冊子文字不多,我們印成了袖珍本,可以放在口袋裡,時時刻刻拿出來檢點自己的行為,務必要求相應,這些都是屬於助修。印光大師提供給我們三本書,這三本書也是屬於助修。我們的正修是「三經一論」,或者說「五經一論」,五經不必每一部都要學,專攻一、兩部就足夠了,其他的可以做參考,讀個幾遍有那麼個印象就行了。選的主修,或者選《無量壽經》,或者選《彌陀要解》,主修的,那是自己每天的早晚課誦,這樣正助雙修。助修決定是幫助自己斷惡修善,幫助自己看破放下,這就對了。
底下一句,「殊途同歸,得一道者」,這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殊途同歸得一道,這一道不僅是佛法,大乘、小乘是一道,顯教、密教是一道,宗門、教下是一道;再把它延伸出去,全世界、遍法界虛空界,九法界裡面所有一切不同的宗教,還是同歸一道。上次我在日本,拜訪中村康隆老和尚,這位老和尚今年正好一百歲,我去看他,他非常歡喜。在前年我跟他第一次見面,他告訴我,全世界每一個宗教的創教人,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我聽了很歡喜,你看看《普門品》裡頭不是說得很清楚嗎?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以佛身得度現佛身,應以耶穌身得度他就現耶穌身,應以阿訇身得度他就現阿訇身,哪個宗教都是,殊途同歸!這個說法說得好,真有智慧,所以我跟這位老和尚很談得來。
理、事我們都要通達,都要明瞭,於是宗教與宗教之間,再不會有矛盾,再不會有對立,再不會有誤會。宗教必定要互相包容,要互相尊敬,要互相學習,互助合作,落實經典的教誨,規範人心,身語行為。這個世界人人都是好人,人人都是善人了,我們的依報環境,這個山河大地就變得像極樂世界一樣,像華藏世界一樣。為什麼?境隨心轉。
末後一句,「當趣佛境,故為此次」。上面這一段文將十甚深的次第跟我們說出來,我們從這個地方能夠看出來,能夠體會到,佛菩薩講經說法的真實智慧。言語有條不紊,把他的言語寫成文字是最好的文章,用科判一判就清楚,就明瞭。你多說幾句,累贅,少說一、兩句,文氣就斷了,就接不上,言語、文字做到了不增不減,這是第一流的好文章。下面一段說,「又此十種,亦可配於十信,但不次耳」。這個十甚深可以配在十信菩薩,不過沒有像前面講的那樣的次第,由此可知,十甚深是十信位菩薩主修的課程。
我們看清涼大師的文,「文殊佛境即當信心」,信心是擺在第一,文殊確確實實是表的佛境界,究竟圓滿的境界。所以,學佛、學儒、學道,乃至世出世法,你要想成就,頭一個信心。無論做什麼事情,你沒有信心你就決定不能成就,真的是「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你沒有信心怎麼能成就?文殊菩薩主信,代表大乘的信心,文殊能信。「佛境即所信故」,我們要問什麼是佛境?我們現前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就是佛境。只是我們凡夫迷了,不知道這是佛境,中峰禪師跟我們說出,我們還感到疑惑。他老人家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淨土即此方,此方即淨土」,你說佛境在哪裡?當下就是!只可惜你不肯承認,這叫迷,迷而不覺。希望往下我們讀到經文,同修們在經文裡面有所體會,有所領悟,那是真實功德。
下面大師說,「約發心次第,信居其初」,初發心,「約所信終極,最居其後」。這個裡頭我們能不能體會到,信這一法徹始徹終,太重要了。早年我追隨章嘉大師的時候,大師跟我講到這個問題,他說信,信就好比我們上火車,那個時候住台灣,我們從台北到高雄。信是什麼?信是這張車票。我買了這張車票,上車的時候要用它,一直在車上都要保持住,到終點站了,這個票還要收回。告訴我,信這一法,在菩薩道裡面,從初發心菩薩一直到圓滿的佛果,妙覺位,念念不能夠捨離。這個比喻說得好,比喻很淺,我們能理解。
從這個道理我們再觀察,在世法或者佛門裡面,有在家、有出家,學了沒幾年聽說退心了,有的人還俗了,有的人改信別的宗教,改信別的法門,這些事情在現代社會是時有所聞。我們讀了這個經就明白,他不會成就的,這個信是從初發心到如來地決定不能改變,他才能成就。中途常常改變,那你對佛法沒有信心,改變就是不相信,就是懷疑,你要真的相信,你怎麼可能改變?我們自己在修學過程當中,遇到一些大德,跟我們學的是不同的法門,不同的經教,他非常讚歎那個法門好,要我們把現前這個放下,跟他學習。這個人是不是善知識?跟諸位說,不是善知識!這個人過幾天再遇到一個法門,遇到一個比他高明的人,他的信心又動搖了。所以修學成就不容易,不容易不是別的,你沒有信根,你沒有信力,你的信心是水上的浮萍,隨著風吹兩面倒,你會有什麼成就!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懂。
後面幾句話說得好,說明從初發心到終極的佛果,十信位裡面這十甚深統統具足,但是不像前面那樣次第。前面的次第是一個接一個來,這個地方不是像前面次第,但是十個意思統統具足。文殊是第一,表智慧,四大菩薩之一,表如來果地上究竟的般若智慧,所以把他來代表信。他是七佛之師,他學生裡面有七個學生都已經成佛了,其實他自己,他自己早也成佛了。現在是以菩薩身分幫助釋迦牟尼佛,幫助毘盧遮那佛教化眾生,所謂是「一佛出世,千佛擁護」,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從自己內心建立清淨信心,絕不動搖。現在時間到了,下面我們還有一堂,我們接著再一起學習。
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看清涼大師這一段文,「勤首即進心,財首為念心,明四念故」。十首菩薩在此地要略為介紹,我們都看到,第一位是文殊師利菩薩。十首裡面,我們看到的是勤首,首就是第一,我們看看十信位的菩薩。第一尊覺首,他這個地方排在我們這個本子上的倒數第二行,但是將來到經文裡面,你看到第一個是覺首。覺重要,三皈依裡面頭一條「皈依佛」,佛的意思就是覺,所以皈依佛就是覺而不迷。在十信,初信位的菩薩,覺首,到下面我們讀到的時候再介紹。這個地方先看勤首,總而言之,這十首菩薩的名字非常重要。
我們初入佛門,這是大乘,十信位,所以要覺、要勤。勤就是勇猛精進,決定不能夠懈怠懶散,懈怠懶散是大障礙,大乘教裡頭常講的業障。懈怠懶散是嚴重的業障,障礙你於一切法都不能成就,所以不能不精進,不能不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中國古時候,你看蘇秦、張儀讀書,懸樑刺股。這是什麼?這就是前面我們講的助道。他懶惰,晚上讀書打瞌睡,怎麼辦?在從前人都有頭髮,把頭髮吊在屋樑上,頭要一低的時候,頭髮就拉住你了,不讓你休息。用這個方法驅除自己的睡魔,勇猛精進,那是求世間的功名富貴,都用這些方法。今天我們這是學道,不勤奮怎麼能成就?我們是笨一點,笨不怕,勤能補拙,所謂是「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像讀書,人家一遍就能背,我念十遍,人家十遍能背,我念一百遍,只要自己勤奮,一定有成就。這個要有勇氣、有毅力,把自己懶散這個毛病徹底改除,我們才能成就。所以,他是精進心。
財首是念心,明四念故,都是最初修學的綱目。財首,財是功德法財,不是世間的財富,是講你的智慧、德能。智慧、德能從哪裡來的?從念心來的。所以,四念處是智慧,這個我們講「三十七道品」講得很詳細,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你要深入去觀察,才能夠成就你自己的功德法財,財首菩薩做代表。
「德首定心,心性無念為上定故」。《華嚴經》裡面講修定,不是一般所說的盤腿面壁,不是的。《華嚴》的定很別緻,它是「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也就是說行住坐臥都在定中。這怎麼說法?心性無念就是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瞭瞭,這是慧;正在接觸的時候,如如不動,決定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大定,這叫自性本定。當然這種功夫不是我們凡夫能學得來的,我們凡夫盤腿面壁在打妄想,哪裡是在修定?妄念紛飛,這個要知道。所以,諸佛如來勸我們念佛,用念佛這個方法修定。我們採取的方法是持名念佛,諸位要曉得持名念佛的意義、目的,《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這是念佛的功夫,念佛的目標。然後你再看看《維摩詰經》裡面所講的,「心淨則佛土淨」,這句話告訴我們,我們的心得清淨,就跟西方極樂世界感應道交。這裡面障礙沒有了,什麼時候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想什麼時候往生就什麼時候往生。
也許諸位要問,這要念到什麼樣的功夫才有這麼樣的自在?功夫,上中下三輩都不障礙。隨意往生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放下,娑婆世緣你真放得下,這個消息就通了,什麼時候去沒問題。有許多人告訴我們,學佛學了多少年,連消息都沒有,還有出家的老法師跟我講,這講真話。為什麼沒有消息?沒放下!你自己想想,你牽腸掛肚的事情很多,沒完全放下,原因在這裡;果然真放下,決定是感應道交。我們在《淨土聖賢錄》看到宋朝瑩珂法師,破戒的一個出家人,他是畏懼地獄苦,真正勇猛精進,一句佛號念了三天三夜沒休息,真的就把阿彌陀佛念來了,三天就往生。這都是給我們做模範,把自在往生的訊息傳遞給我們,沒有別的,放下!
下面一位,智首,「智首即慧心,慧為上首,兼己莊嚴,故有十度」。《華嚴經》上統統用十表法,大乘教裡面佛教菩薩六度,《華嚴》統統用十,所以《華嚴》有十度。十度怎麼來的?後面的四度是般若波羅蜜裡頭開出來的,般若是實智,後面四條是權智,不離般若。前面六條諸位很清楚,後面四條是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最後是智波羅蜜。所以,學佛一定要知道,學佛就是學智慧,智慧是自己真心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決定不是從外面來的。不但智慧是本具的,佛跟我們講,德能也是本具的,相好也是本具的,本來具足,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我們在《華嚴》裡面,讀毘盧遮那佛依正莊嚴,在「往生經」裡面,讀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依正莊嚴。那你要曉得,我們自己自性依正莊嚴跟阿彌陀佛、跟毘盧遮那沒有兩樣,平等平等。
現在我們的智慧到哪裡去了?我們的德能到哪裡去了?我們的相好到哪裡去了?佛說得好,「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是被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住了。這三樣東西造成嚴重障礙,使我們生生世世在六道裡頭打滾,苦不堪言,要不是如來出世,我們怎麼會知道?我們得人身,幸遇如來出世,雖然不是跟佛同時,佛的遺教還在世間。遺教是經典,我們依照經典裡面的理論、方法、境界去學習,肯定能成就。像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經》註解裡面講的,佛教我們做的,我們要認真努力做到,佛教給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決定不可以違犯。這就是佛的好弟子、好學生,你一定能得三寶威神加持,這一生當中就能成就。
下面是法首,「法首即不退心,如說修行,不得退故」。法是三寶之一,它配在不退心上,文字說得很清楚,如說修行,不得退故。佛教我們怎麼修,教我們怎麼行,我們一定要做到,這才是尊重法,敬佛、尊法。底下一尊「寶首即戒心,三聚無缺,如寶珠故,業果甚深,戒所招故」,這個意思很深。寶是比喻,戒是寶,所以如來滅度之後教誡弟子,佛不在世了,以誰為老師?佛說了兩句,「以戒為師,以苦為師」,這兩句話很重要。學佛怕吃苦,不能持戒,那怎麼會有成就?這一句我們要常常反省、檢點。
現在人,無論是在家、出家,怕苦,學經教還有興趣,學戒律沒興趣,尤其知識分子,對這個可能有成見。我初學佛的時候,遇到這個障礙,這個障礙很嚴重。我學佛是方老師介紹的,方老師告訴我,佛教是世界上最高深的哲學,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把它當哲學來學。章嘉大師知道我的因緣,所以善巧方便,他老人家常常跟我提起戒律很重要,並沒有直接勸我去學戒律,因為在那個時候我很不容易接受。我有個錯誤的想法,我認為經典裡面佛所講的道理確實微妙,超越時空;但是戒律是日常生活規範,這是三千年前的古印度的學佛人的生活規範,在今天怎麼能用得上?
我自己以為我這個看法很正確,也很不容易駁倒。章嘉大師就用善巧方便,他用的什麼方法?每次我去見他,離開的時候,他一定輕描淡寫一句話,「戒律很重要」。所以,他老人家往生之後,我就想想我跟他三年,他教了我些什麼東西?這句話印象最深,「戒律最重要」,這句話講了幾十遍,我的印象最深,這才真正放下疑問去看戒經。看了戒經之後,才真正明瞭,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生活規範是最高的指導原則,不是死板板的。而且戒律,我們看到開、遮、持、犯,看到制戒因緣,非常活潑。這是大智慧、大善巧、大方便,成己成人,這才接受,開始讀戒經,所以很不容易。我相信知識分子像我這種誤解、曲解,絕對不是我一個,一定還有很多人,但是我是章嘉大師善巧方便幫助我回頭,這個緣很不容易。你今天到什麼地方找到這樣一個善知識幫你回頭?
戒律裡面有三聚淨戒,聚是類別,三大類。有「律儀」,律儀是有文字,佛當年制定的,它的精神用意非常好。在現在,在日常生活當中,現在跟古時候的生活方式不一樣,當然應興應革的事情很多。所以在中國唐朝時候,百丈、馬祖這兩位祖師提倡佛教革命,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清規就是戒律的現代化,這個講現代是唐朝,是現代化。保留著世尊在戒律裡面的精神,如何落實在生活上,而適用於中國這個地區。正如同國家的法律一樣,過個若干年,有很多不適用了,要做一次修訂。法律的精神永遠不變,法律的條文隨著時代來調整,佛家的戒律亦復如是。只有根本戒永恆不變,根本戒就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飲酒,這是永恆不變,學佛的同學要知道遵守,要依教奉行。
除這個之外,有「饒益有情戒」。佛戒經裡面沒有的,但是是善法,是對社會大眾有利益的,佛雖然沒說,我們要遵守,這是叫饒益有情戒。另外一種善法戒是對自己的,佛沒有講,可是對自己決定有利益,要遵守。譬如一般人講到的香煙,戒經裡頭沒有說是戒抽香煙的,但是香煙對自己身體決定有害處,沒有好處,那叫「攝善法戒」,我們一定要遵守;對一切眾生有利益的事情,饒益有情,我們要遵守。有這個兩句,戒律的範圍就擴大了,真的是深廣無際。持戒,把自己的性德,把自己的慈悲心,從心性裡面流露出來,遍滿虛空法界,所以說如寶珠故。下面這兩句提醒我們,「業果甚深,戒所招故」,你能夠持戒,得善果。種善因一定得善果,造惡業一定感惡報,天經地義,我們要相信,決定不能懷疑,一定要認真依教奉行。
「覺首即護法心,緣起甚深,是所護故」,配得好。所以在向下的經文,十一段經文,第一段就是文殊菩薩問覺首,問緣起甚深,覺首菩薩來解答,真的護法心!因為緣起通一切法,不像其他所說的是一切法裡頭的局部,一分,一部分,緣起通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所以,覺首菩薩護這個法,怎麼樣護法?他自己本身契入境界,這是護法,同時又能夠遍法界的宣揚,幫助一切迷惑眾生覺悟,這叫真正護法,佛法跟世法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此地。佛是大慈大悲,慈悲濟世,他用什麼方法落實慈悲濟世?用教學,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苦,無量無邊的苦都是從迷來的,無量無邊的覺都是從悟來的,悟就覺,迷就苦。所以,佛對眾生真正是無盡的慈悲,絕對不是一般父母師長可以能比的,佛恩確實浩大,我們不能不曉得。
下面,「目首即願心,福田等一,由願異故,目能將身,如願導行故」,這是解釋為什麼目首是表願心。下面的比喻不難懂,比喻講福田,人都想獲得福田,可是福田有很多種,說個不客氣的話,有真的、有假的,幾個人認識真正的福田?多少人把假的當作真的,種錯了,所以到後來沒有收穫。這個比喻說什麼?由願異故;願心,每個人的願心不一樣。世間人的願心多半都是自私自利,都是搞名聞利養,起心動念都是損人利己,認為我自己獲得的利益,那決定就要傷害別人,不傷害別人這利益我怎麼可以得到!錯了,完全錯了!這樁事情諸位細讀《了凡四訓》你就明白,你真的就覺悟了。
了凡先生告訴我們,任何一個人在一生當中,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所謂是「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這是古人的真實話,我們要細心去參究。命裡怎麼有的?過去生中修積的,種善因你得善果,過去生中曾經種過善因,你這一生命裡頭有善報,有福報。福報的大小完全看你過去所種的因,你的因大,你這一生當中收穫也大,你種的因小,這一生收穫也小,不是別人給你定的,實實在在是自作自受。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富貴窮通於別人不相干,確確實實自作自受。我要想改善我的環境,行不行?行!從今而後斷惡修善,不善的果報逐漸逐漸減少,善的果報逐漸逐漸增加,好事!這些事例在中國歷史裡頭記載得很多很多。
中國有一部《二十五史》,《二十五史》裡頭記載因緣果報就非常豐富,你不能不相信。你都通達,都明白了,自己一定要發願,發願在這一生做個純淨純善之人。心清淨,不受絲毫的染污,行清淨,身語意三業清淨,絕不造作惡業,你的果報是無比殊勝。這樣的果報不需要到來生現前,在這一生當中晚年就現前了,諸位看看了凡先生,看看俞淨意先生,晚年就現前。晚年現前在佛法裡面講叫花報,果報在來生,花報這樣殊勝,果報還用得著說嗎?真的是殊勝無比。所以,這裡比喻目能將身,如願導行故,願領導你行,眼睛引導我們這個身行。所以目首表願心,願導行,目也導行。
最後賢首,「賢首即回向心,以歸一道,即迴向真如,一身一智等,即是佛果,文云,如本趣菩提,所有迴向心等,以是圓融十法,故各兼多義,又亦攝十信之十德,恐繁不敘」。末後賢首菩薩,賢首菩薩表迴向心,這裡講得好,以歸一道,即迴向真如。以歸一道這種認知,覺首菩薩在答文殊菩薩問中,就顯示出這個意思,這就是真如,迴向真如。真如不是物質,真如沒有形相,真如也沒有名字,這個地方用的名字是不得已而用的。真如是什麼?就是宇宙萬法的體、相、作用,全都包括在其中,以歸一道。這一道是什麼?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現識變。有沒有這個事情?不能說沒有,也不能說有。你要說沒有,現在這個森羅萬象明明擺在眼前,你要說它有,確確實實了不可得,真的它是無所有,畢竟空。這個到下面經文我們要細細跟諸位報告,你才曉得一切法的真相。
一個人把真相搞清楚,搞透徹了,這個人的心自然就定了,也就是說不再有妄想,不再有分別執著。為什麼?妄想、分別、執著是煩惱,煩惱起現行;覺悟的人煩惱不生,智慧起現行,所以不一樣,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因為是歸一道,這就是《華嚴經》裡面所講的迴向真如,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最後一願「普皆迴向」,就是迴向真如。一身一智,一身是一個法身,大經上常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你還分別什麼?一智,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這就是佛果,所謂的佛果就說這麼一樁事情。
下面引用一句經文,「如本趣菩提,所有迴向心」,本是本來,一切眾生、一切法界,論起根本無非菩提,無非正覺,這是真的。這個意思我留到後面報告,日本江本勝博士做的水實驗,在這個裡頭能透一點訊息,用科學的方法透出一點訊息出來。後面總結,「以是圓融十法,故各兼多義」,如果要細說,那要很長的時間,每一法裡頭都含攝一切法,說不盡。說「又亦攝十信之十德」,這個不說了,註解裡頭有,諸位同學如果想細心去研究,你看清涼大師的《疏鈔》,李長者的《合論》。今天時間到了。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0:11:1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