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二四八卷) 2004/4/9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1248
諸位同學,請看「光明覺品」,光照十千世界,偈頌第二首看起:
【意常信樂佛,其心不退轉,親近諸如來,如是業應作。】
向下這四首偈,第二到第五,清涼大師在科題裡面標的是「修智上攀業」。上攀,我們一般講高攀,向誰高攀?向如來高攀。換句話說,向自性高攀,向性德高攀。自性性德是本有的,這是無量劫來我們迷失了。如何讓性德恢復,這是我們當前重要的課題。我們應當怎樣學法?佛在此地教導我們四個中心的科目,這一首是講「信」,其次講「樂」,第三講「念」,第四講「學」,信、樂、念、學。信擺在第一,「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這《華嚴》上佛說的。如果沒有信心,那你想學習,你根都沒有。信,信進念定慧,五根,這是頭一個根;這個根沒有,什麼都沒有了。我們要想恢復智慧,這裡「修智」實在講,恢復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咱們得上攀,向如來學習,向法身菩薩學習;法身菩薩這四個科目不但是具足,都圓滿了。我們現在念的這一品經文是十信菩薩章,大乘佛法裡面的小學。我們現在一般小學是六年畢業;大乘佛法小學是十年畢業,初信、二信、三信、四信到十信。
清涼在此地註得很好,這一首「長時修,常信不轉故」。這個不轉就是不退轉、不改變,信心堅定,信心堅固。佛法裡常講「清淨信心」。而《金剛經》上講得就更好,「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實相是般若。所以智慧從哪裡來的?智慧不是修來的,智慧是你自家本有的,你自心裡頭本有的,多大多深?那是沒有邊際,不能夠想像的,跟十方如來完全相同。這樣大的智慧,這樣深的智慧,自己迷失自性,所以造成障礙,不能現前。你要是問,障礙是什麼?怎麼會有這種障礙?這個障礙就是現在的迷、不信,原因就在此地。
所以首先就要建立信心,不僅僅是修淨土。諸位曉得淨土宗三個條件,信、願、行,世出世間一切法都離不開這三個原則,你具足這三個原則,無論從事哪個行業,或者研究什麼樣的學科,決定有成就。這三個條件,缺一個你都不能成就。不論是善法是惡法、是世法是佛法,造惡,他要沒有信心,他惡造不成。所以這個字裡面的範圍就太廣太大了,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都包括在其中。但是今天清涼大師給我們指示的,我們要上攀向最高峰,這講攀緣,最高峰是如來究竟佛果,我們要往這上面學。古人講,講得好,最上學學不到,學不到,還能得到中。所以我們不能把標準降低,如果我們講到中,那學不到的時候就變成下了,我們一定標準要訂得高,這是教我們這個道理。
經文前面三句是辨相,末後一句是勸修。『意常信樂佛』,意是我們的心,心要常常信樂。樂是愛好,這個樂念去聲,我們這個本子,你看這個右上角圈了一個圈,念去聲。『其心不退轉』,你看,『親近諸如來』,這講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現在這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我們沒有那麼大的福報,我們見不到如來,不要說諸如來,一個如來你也見不到。這怎麼辦?實際上講,你要懂得這個經文裡面的義趣,他在此地沒有說親近諸佛土,沒有,沒有這麼說法;他沒有講諸佛,他講諸如來。
諸佛跟諸如來意思不一樣,講諸佛是從相上講的,講如來是從性上講的。諸如來是什麼意思?就是諸法實相,諸法實性。你要是懂得這個意思,你親近一切眾生的本性,本性是如來。《三字經》上頭一句話說,「人之初,性本善」。菩薩修行成佛,關鍵就在此地。他六根接觸外面境界,假使說我們的境界是一個人,他接觸這個人是接觸這個人的本善、本性,而把他的習性、惡作放在一邊。這就是真跟妄,他的習性,他的惡作,那是妄,那不是真的,是假的;真的是他的本性,是他的本善,永恆不變,這就是我們佛經裡面講的佛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那這一切眾生的意思廣。不但一切人,一切動物,你要看本性,你從這裡著眼,花草樹木。在動物,我們稱佛性;在植物、在礦物、在自然現象,我們稱它作法性。諸位要曉得,法性的意思廣,法性包括佛性,佛性只是法性裡面的一分。哪一分?般若。般若是智、是覺。因此大乘教裡面,講法性講得多,法性把佛性都包括了。
如果你見到一切法的性,那就恭喜你,你成佛了,明心見性。你見一切人是見一切人的自性,見一切萬法是見一切萬法的法性,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是親近諸如來。這個境界你就是法身菩薩,你的方向,你的目標,完全做對了,一絲毫錯誤都沒有。你能夠常作如是觀,把你一切錯誤的念頭統統都轉過來,整個宇宙是至善,儒家講的「止於至善」。那麼你的眼就是佛眼,佛眼看眾生,佛眼看宇宙,完全是佛的境界。沒有別的,轉境界而已!大乘教裡面這些教誨,佛常說。這是從理上說的。
事上講,我們怎樣親近諸如來?一切經典就是諸如來。我們每天讀誦經典就是親近諸如來,這從事上說,這大家好懂。我每天讀經一個小時,我就一個小時親近諸如來,我每天讀經兩個小時,就兩個小時親近諸如來。希望你能做到個「常」字,常字就是沒有間斷,日夜不間斷。「日夜不間斷,難!」不難,怎麼不難?譬如我每天讀經兩個小時,這很正常,其他的二十二個小時常常回味,常常想經裡面的意思,「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你要不想經裡面的意思,經裡面的道理,經裡面的義趣,經裡面的教誨,你就會胡思亂想。胡思亂想造輪迴業,往下墜落。想經裡面那些道理、那些境界是把你往上提升,上攀。妨不妨礙我們的工作生活?不妨礙。不但不妨礙,你能把經典這些大道理,這些原理原則統統變成我們實際的生活,生活更美,生活更善。所以我常講,佛法是真正的生活藝術。我們開講《華嚴》,我們這個本子上面題的「現代生活藝術系列」。不管是大乘小乘,只要是佛菩薩的教誨,確實是高度的藝術。這裡面有真實的真善美慧,生活真善美慧,工作真善美慧,處事待人接物都是真善美慧,你怎麼會厭倦?你怎麼會疲勞?你學這個東西愈學愈有精神,愈學愈快樂,這是實在的。
有同修來告訴我,在這個中國大陸,諸位知道有一個史居士他要發心出家、學講經,要找我給他剃度,我說我這一生不給人剃度。從前華藏圖書館在這裡出家的,實在講那都是韓館長剃度的;我代表她剃的,都是韓館長收的徒弟。我一生仰慕印光大師,效法印光大師,印光大師一生不建廟,一生不收剃度的弟子,而且一生不傳戒,印光大師給人家傳的只是三皈五戒,他是我們末法出家修行人最好的典範。我們過去講經是非常非常的辛苦,自己沒有道場,處處要看別人的臉色,二十年,借別人的道場,租別人的道場。總算是佛菩薩保佑,二十年講經沒有中斷。我講經二十年才有景美這個圖書館,圖書館不大,最初買的只是五十坪。五十坪要算平方米,兩百個平方米,台灣一坪是四個平方米,就那麼大的場所。以後慢慢再擴充,擴充到最後,我離開的時候是二百五十坪。有道場當然需要人,所以韓館長就收了一批人,這麼來的。我沒有想到她走得那麼早,走了之後,這些人當然我有義務照顧,所以在這個地方建了個道場。在這個以前,我們還都是寄人籬下,我們離開景美華藏圖書館之後,我們在新加坡,李木源居士收容我們。
無論在什麼地方,一切時一切處,我們對於佛信心、愛好不因一切挫折影響。我們每天讀經,親近如來。每天在一起研究、討論、學習,從來沒有中斷過。你們要會看,你看到我從學佛到今天,五十三年。這五十三年前面七年是在家居士,我學佛七年出家的,出家就開始講經,所以講經到現在是四十五年,沒有中斷過,旅行都不中斷。我坐飛機不是讀經就是念佛,那是一個殊勝的緣分,在空中,我以讀經、念佛供養虛空界的神靈,九法界。早年我們常常飛台灣到美國,橫渡太平洋。太平洋上空,我們的佛號不間斷,你說這多殊勝!飛機上不必出聲,默念。你要真學。
我們每天在這地方共同學習,在這裡講經,你們聽經,你們是不是真聽?一面聽經,一面在那裡閒話,你沒有聽進去,你的精神意志不集中。我知不知道?我知道,說不說你?不說。為什麼不說?李老師教我不要說。我跟老師十年,我看得很清楚,真學的,老師真照顧,那個照顧就是有打有罵,沒有好的臉色給你看,那是什麼?那真教你。你不肯學的,你是來玩的。老師常這樣說,你是來玩的,你是來消遣的,到這個道場來消遣的,你不是真正來學的,隨你去。對你客客氣氣,你也歡歡喜喜,你什麼都學不到,這為什麼?你沒有信樂,你不具這個條件,那不可以責備你,責備你是跟你結冤仇,那又何必!
所以老師一生不跟人結冤仇,你不肯學,來玩,讓你來玩,這個地方等於說遊樂場所,實際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是真心在學,經聽了,聽不進去,所以心不在焉;身坐在這個地方,心不在焉,心裡面想東想西。你也有志同道合一同聽經,一同聊天。這種情形自古以來就有,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有沒有?有。古今中外都在所不免。古時候這種人少,真正用功的人,這好學專心用功的人多。現在好學專心用功的人少,到道場裡面來消遣、來玩的人多,我們要了解這種狀況。
所以不要責備人,最重要的自己成就。佛門裡頭常講,這一樁事情「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公修,婆得不到,婆修,公也得不到,你懂得這個話的意思嗎?完全靠自己,誰都幫不上忙。諸佛菩薩大慈大悲,說是來加持你、加被你,能不能加得上?說老實話,你用功才加得上,你不用功,加不上。佛菩薩用什麼東西加持我們?經教加持我們。經書,你們每個人手上都有一本,你有沒有得到加持?你讀的時候,你聽的時候,你是不是真聽懂,是不是真正得到受用,那是加持。你心不在焉,信心不足,我們古人所講的「露水道心」,或有或無。這種信心,有的時候很短很少,無的時間很長,只能夠說在阿賴耶裡面種個善根而已,也是好事情。所以李老師也非常歡喜,總是種善根。你到這個道場來聽經,甚至於什麼?聽經打瞌睡,睡著了還打呼,李老師也高興。你不到別的地方去睡覺,你在這邊道場,聽經道場,也種善根,講這一堂經,或者你只聽到一句、聽到兩句也好,「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這是老師慈悲。真得受用的人,那是全神聚會,精神貫注,自始至終絲毫不懈,這是聽進去了。
這個心不退轉,那是長時間的考驗。我講經,在外國有時候住在人家同修家裡頭,外國跟中國環境不一樣,每個人都有很重的工作,閒暇的時間很少。所以在外國,說是天天講經那辦不到,一星期頂多兩天,多半是星期六、星期天他們放假有一點時間來聽,其他的五天就沒有了,可是我的經照講。那個時候並沒有錄相,並沒有這些網路的設施,我怎麼講?我一個小的錄音機隨身帶的,我就對我的錄音機講,講完之後,我放出來,我自己來聽,這是我年輕的時候,大概一直到五、六十歲,我要學!從前老師教我的。這是自古以來祖祖相傳常說,打拳的人拳不離手,天天要練;唱歌的、唱戲的天天要吊嗓子;講經,天天要上台,這老師教我們。沒有聽眾呢?沒有聽眾,古時候人對鏡子,每天對著一面鏡子,自己講,鏡子是能看到自己的表情,這樣練。我雖然不用鏡子,我們現在用錄音機,錄下來自己聽。有一個聽眾、兩個聽眾很好,沒有的時候我就用這個方法,沒有間斷過。這個方法裡頭有大樂趣,這個樂趣你們想像不到的,為什麼?你沒有嘗到過,法喜,也就是孔老夫子所講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我能把我所學的這個佛法用在生活上,不但自己得樂,現在還能幫助別人。這些年來,我參與國際的化解衝突,促進安定和平,我用的是什麼?全是佛法。所接觸的這些都是世界上志士仁人、專家學者,我跟他們交談的時候,都能歡喜,都能接受。原先總以為好像這東西文化不相同,跟他們談的,他未必能接受,還都能接受。當然這也是佛菩薩加持,也是眾神加持,使我們的信心增長。
這一首偈裡頭的核心就是「信樂佛」,常信樂佛,對於佛的那個歡喜愛好,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能夠代替。有佛菩薩,我們的生活美好,一天要是離開佛菩薩,我們就感覺到很痛苦,這個日子怎麼過。世間人跟我們的意趣不一樣,世間人大概是意常信樂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他搞這些。這都是假的,這些東西不是常住的,它會失掉,失掉之後就苦不堪言。又何況這些東西在佛法講造業、造罪。業因罪報現前的時候,那真的是苦不堪言,三途地獄。
不契入境界,你的修學確實進進退退,甚至於許許多多學人中途退心。我也曾經見過中途改信別的宗教去了。這些現象我們看到、聽到了,不會感到奇怪。為什麼?他一開端他就沒入門,哪裡去找這麼好的機緣?就是生活學習的環境,天天用功不間斷,這找不到,這種環境真的是希有難逢。我對於護法感恩戴德,他照顧我一天,我一生都不會忘記他。我講經開講之前,我一定會念南無老師護法諸菩薩,這裡頭護法,照顧我一天的人都在裡面。人不可以忘恩負義,佛教導我們「不念舊惡,不憎惡人」,我後頭續一句「不說人過,知恩報恩」。永遠記住別人的好處,不要記別人的過失,我們的心多善!那都是佛在《十善業道經》教我們的,常念善法,念一切人善;思惟善法,想一切人的好處;觀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夾雜。他過去對我好,現在對我不好,我只記好,不記不好。我們自己不斷向上提升,心安理得,確實常生智慧,福慧增長。
「親近諸如來」,你要是真正懂,這個真正懂,那你一定要讀《華嚴》,《華嚴》裡面講的諸如來就是法性。一切法,我們一般人看到是法相,這個相之體就是性,相是外表,它的理體就是法性,你從相上見性,這叫見性。為什麼我們見不到?我們現在的心不明,我們現在的心是染污的。像一面鏡子一樣,見性的時候,這個鏡子照見,照得清清楚楚。我們今天這一面鏡子,是很骯髒的東西塵垢把這個鏡子染污了,鏡子是有,照不見;不是它不能照,上頭有染污。我們把這個染污去掉,它這個照就恢復了,所以並沒有失掉。我們是一層迷惑把它障礙住,蓋住了,今天我們把這個迷惑去掉,我們的心恢復光明,明心就見性了。
所以你懂這個道理,天天要把心上面這一層污染,天天在洗。《無量壽經》上有一句「洒心易行」,這句話重要,這是我們修行的一個綱領一個原則。一定要把心裡面這些骯髒的東西洗刷掉。用什麼洗?經教。聽經明理,它就洗掉。從總的綱領上來說,我們的心不誠不敬,這是染污;虛情假意,嚴重的染污。想想我們曾經有沒有用真誠心對待一個人?細心去想想,沒有。對你父母都不是真誠心,再說得嚴格一點,對自己都沒有真誠心,那還有什麼話說。對自己都不誠,不真、不誠了,哪裡還能說對人、對一切萬物。這是根本。
根本迷了,究竟迷了,一迷一切迷。所以我們的心,染污的心不是清淨的,高下心不是平等的,迷惑顛倒心不是正覺的,自私自利心沒有慈悲。這是把我們的本善、把我們的心性障礙住了。心性像一面鏡子,裡面很厚很厚的塵垢,這是一絲毫的光都透不出來。學佛沒有別的,就是天天在磨鏡,把這個髒的東西磨掉,讓它恢復光明,那就見性了。你看外面所有一切境界,你從相上看到性,見到性之後,所有一切相都是美好的,你就看不到惡作。那個惡作是什麼?好像舞台上表演,小丑表演,一笑了之,表演的也很好,也值得欣賞,不是真的。那真正叫什麼?曇花一現,石火電光,決定不值得去思惟、去分別、去執著、去談論,不值得。所以對你的心境永遠不會產生任何影響,不會產生障礙,這個境界就是《華嚴》上講的「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十法界依正莊嚴,事事無礙,不礙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也不妨礙十法界。再跟你說,一真法界跟十法界是重疊在一起,根本就沒有界線,就是一念覺迷。由此可知,明心見性是多麼重要。十信位的菩薩正在修,這都是正在修學的原理原則。見了性,我塵垢去得差不多,放了一點光明,見到性,那就是法身菩薩。
所以這裡「親近諸如來」,太重要了。親近諸如來,我們用另外一句話來說,但是說,你會懂,好像是懂,真正意思你還是很難懂。諸如來就是大自然,你真能聽得懂我這句話的時候,你學佛是有了收穫,有心得。你聽不懂也是應當的,你學佛,什麼也沒有學到。大自然裡面,我們六根所接觸的,現象是法相,這個現象的理體是法性,法性就是諸如來。性是諸如來,相還有例外嗎?你想想看,相還有例外嗎?所以佛在《華嚴經》上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到你見到性的時候,宇宙之間所有萬法,你成佛它跟你同時成佛,同圓種智!同時圓滿一切種智。這一句話真的是很難懂。
早年我教佛學院,佛學院的老師常常在議論這句話怎麼解釋,有情成佛,無情怎麼成佛?這個樹木花草、山河大地怎麼成佛?你能體會到嗎?樹木花草、山河大地,整個宇宙,「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你要是見了性,你就是見到真心。所有一切萬事萬物是心現的,「心」是一切萬物的本體,能現,「識」是十法界依正莊嚴所變的根源。它為什麼會變?你能把這個東西見到之後,能變的見到了,能現的見到了。所現所變跟能現能變是一不是二,這就是同圓種智,真的同,一絲毫差別都沒有。所以見性之人眼目當中,一切眾生、山河大地是什麼?諸佛,未來佛。從他的境界裡面講,本來就是佛;從這些眾生境界說,糊塗佛!你現在迷惑顛倒,這糊塗佛的時候,清醒的佛有義務、有責任幫助你醒悟過來,這就是佛菩薩應化在十法界教化眾生。「親近諸如來」,他會做榜樣給我們看。不但是言教,身教,做出樣子來給你看。這些我們要學。『如是業應作』,這個「作」,就是應當要學。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我們接著看第三首偈頌:
【志樂佛功德,其心永不退,住於清涼慧,如是業應作。】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講這首偈,「殷重修,志樂不退故,清涼慧者,無惑熱故」。大師的解釋說得很清楚,勸導我們要學。前面他在《鈔》裡面講,總說這一段,這十首偈前面說的分成五段,這是第二段,第二段就是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首,這裡面講的信樂念學。《疏》裡面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各別一行」,就是經文表面上看起來的,各別。另外一個意思「通修諸行」,這是有別有總。總,這是在初學,我們要知道。在深位,就是法身菩薩,那是一修一切修;那個一切,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真的,我們平常講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是同時學的,一修一切修,一切修一修。這怎麼說?一門,這裡面一定包括一切門,這個道理、理事,我們都要明白。
像我們修淨土的人,諸位都知道《無量壽經》裡面的四十八願,有人誤會了,四十八願他只修一願。現在在日本,流傳在香港,我在香港遇到,在台灣遇到,就是日本有個本願念佛法門,傳的也很多,在美國也有,我都遇到。他們只修第十八願,十八願就是臨命終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這是古來祖師大德讚歎,這一願是四十八願的核心,說得沒錯,祖師大德講得沒錯。可是你要曉得這一願裡面就包括其他四十七願,少一願,這一願就不圓滿,就有欠缺。如果你單獨只有這一願,其他的四十七願都沒有,這一願不能成立。你不懂這個道理,你把四十七願都丟掉,單單這一願,你將來不能往生。這不能往生,佛沒有騙你,祖師說這個話也沒有騙你,是你聽錯了,你把意思會錯了。一跟一切是一,這是一乘佛法。《華嚴經》是一乘教,究竟圓滿的大教,整個宇宙是一。這一裡面就包括一切,一法都不漏。一即無量,無量即一,這個句子我們在這經裡面念過很多次。所以四十八願隨便哪一願,都圓圓滿滿具足其他的四十七願。
這個地方是教初信、初學,「信樂念學」這四,一就是四,四就是一。你信裡面沒有愛好,所以他頭一句,我們剛剛念過就是「意常信樂佛」,這裡頭就有樂。你信了,對它不喜歡、不愛好,這不叫信;那裡頭沒有念,你這個信也不圓滿、也不具足;你要不學,那你這個信跟不信有什麼兩樣?要統統具足,給你講解要分開來講。在「如是業應作」,那是一念圓滿,念念圓滿。這才叫相應。古人常講的「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跟什麼相應?這一要跟一切相應,這才是佛。我們念佛,以四十八願做個比喻,這一願跟其他四十七願不相應,這不叫念佛。
菩薩修六度,這個諸位都知道,每一度都圓滿具足其他的五度。譬如講布施,布施裡頭有持戒,布施裡面有忍辱、有精進、有禪定、有般若,這才叫布施波羅蜜。布施裡頭只有一個布施,其他五個都沒有,這不叫布施波羅蜜,世間人的布施而已。世間人修布施跟菩薩修布施不一樣,菩薩布施一分錢,具足圓滿六波羅蜜,如果再給你展開的話,在《華嚴經》裡面,具足圓滿的十波羅蜜。十波羅蜜代表了菩薩法,無量無邊菩薩法,他統統具足,你說他功德大不大?你也去學,學布施,你也去布施個一文錢,但是你什麼都不具足,所以你沒有功德,你得的福很小,道理在此地,道理不能不明白。
這首偈清涼說得很好,「殷重修」,我們講認真、重視,決定不能夠輕忽,不能夠草率。這都是與前面接著來的,前面講你信佛,喜歡佛,喜歡佛什麼?喜歡佛的功德,『志』是立志,歡喜佛的功德。佛的功德無量無邊,究竟圓滿。我們從哪裡學起?從哪裡下手?諸佛如來,一樣的教導我們。你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真正是入門的教誨。你看看佛教我們從哪裡入門?親近善知識,就是前面講的「親近諸如來」。從明師受戒,那個戒是教誡,要接受明師指導;那個明是光明的明,不是名氣很大,知名度很高,不是的。他用光明的明,就是要找個明心見性的老師,你跟他學就對了。因為他見的性跟諸佛如來見的性是一個性,那麼他講的話跟諸佛如來的話,決定沒有衝突,言語雖然不一樣,意思決定相同,他真的見到了,因此他跟一切諸佛所說的沒有兩樣,佛佛道同。你見到的,我見到的是一樣,都是親見的。
你從哪裡學起?善友第一親。這關係我們的一生學佛成敗遲速,有很大的關係。你遇到真正的善知識,你會成功,你會快速,不走冤枉路。所以古時候要拜老師,要拜師。在過去世法出世法都講求師承,你的老師是誰,誰教你的,你的老師的老師又是誰;代代承傳,他有師承。現代社會對這個不重視了,老師的地位跟從前相比,一落千丈。以前做老師雖然很清苦,在社會地位崇高,帝王尊敬你,所以沒有人不尊敬。現在做老師的人很可憐,沒有人重視。現在重視的是你的權力、你的財富,現在人重視這個。你看從前這些財富,在社會上地位最低,你再有錢,你看以前的社會,士、農、工、商,地位最高的是讀書人,窮秀才;發大財的、擁有億萬財富的商人,在社會上地位是最末的。這裡頭都有道理在,大道理在。
所以頭一個要親近善友,這個善知識難遇,師生是緣分,宿世的緣分,所謂是可遇不可求,這一生有緣遇到了。你想求,到哪裡去求?學生求好老師不容易,好老師要找一個好學生來傳他的道更不容易,所以這是宿世的緣分。遇到之後,你的成功失敗,完全是在你修學的心態,你要誠心誠意去學習,對老師百分之百的服從,決定不能看老師的過失。什麼原因?一看老師的過失,你對老師的信心就打折扣,與老師有沒有關係?沒有關係,與你自己的修學,虧吃大了,道理在此地。與老師、與別人都沒有關係,與你自己修學關係就太大太大,你對老師百分之百的崇敬,你就有百分之百的成就。印光大師常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你常常想到老師有過失,你對老師的信心不足,有懷疑,雖然用功,但是你所得到的東西打了很大的折扣。你對老師減少一分信心,就你的成就上減少一分,是這麼一個道理。老師有沒有過失,這個不必去理它。
你看看《華嚴經》上,《四十華嚴》,善財童子離開文殊菩薩出去參學,文殊菩薩對他的教誨,我們要記住。這個教誨裡頭最重要的一句話,「不見善知識過」,而且跟他說,從事上說,清涼大師在註解上講得清楚,「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縱然是孔子、老子、堯舜這大聖人,一生當中還是不免有過失,聖人!清涼大師把這個話,回頭一說,說過來;除非如來。要說沒有過失的人,只有究竟佛果,等覺菩薩不行,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那就是他的過失,話說到這種地步;除了如來之外,沒有過失,誰能說沒有過失?那我們做學生的,我們看老師的過失,我們自己有沒有過失?說老實話,見別人過失,就是你自己最大的過失。為什麼見別人過失?你自己的煩惱習氣跟人家的不善業交感。如果你自己心地純淨純善,造作五逆十惡的人,你看他都沒有過失,境隨心轉。
你要是人家見到老師過失,或者別人說老師過失的時候,你對老師的信心就減輕,你是心被境界轉。但是心被境界轉的人太多太多了,凡夫!心不被境界動搖,這個人了不起,這個人肯定有成就。說人過失的人,特別是你跟這個老師學,他再來說這個老師的過失,來告訴你。那我們學佛的人知道,雖知道,我們心裡清楚,我們言語不說,那是什麼?那是魔來障礙你的,來破壞你的信心,來把你這個緣毀掉。誰吃虧?自己吃虧,老師沒有吃虧,別人也沒有吃虧,吃虧的是你,上當的是你自己,你自己聽信謠言,不認識真善知識,你虧吃大了。
我在學佛過程當中,我都跟諸位報告過,我遇到過。我親近方老師,方老師是桐城人,我們在台灣遇到有桐城的朋友,他說方老師年輕在家鄉造的什麼什麼,這個過失的地方說給我聽。我沒有在意,說老實話,我沒有聽進去。又何況中國諺語裡面常講「士別三日,刮目相看」。說讀書人,三天沒有見面,刮目相看,為什麼?他變了,進步了。你講他的過失是他年輕在家鄉的時候,那個時候不過十幾、二十歲,現在老師四十多歲,學問修養跟從前不一樣了,你還能把他十幾、二十歲的過失搬過來?這是大錯特錯。聖人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這些讀書明理的人,天天在改過,天天在自新,天天在求進步。我們修學過程當中,自己能體驗到年年不一樣;二、三十年之後,自己能體會真的是月月不一樣,過而能改。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建立信心。
清涼最後說得好,他說這善知識裡面,很多是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大權應化,他那個過失有的時候是裝的,那個過失也能度一切眾生。我們不知道權實,不認識。像諸位曉得,大家知道濟公活佛是阿羅漢轉世的,他示現種種神通、神跡,那真的是度化很多眾生。你要說他吃狗肉,喝酒,不守清規,大權示現,你能跟他學嗎?你不能跟他學。
民國初年又出現一個,跟濟公幾乎沒有兩樣,金山活佛,鎮江金山寺的妙善法師,你能跟他學嗎?他一天到晚到處遊蕩。出家人穿一件大褂,春夏秋冬就一件衣服,你能跟他學嗎?也是不守清規,一般人都看不慣他,可是有很多信徒對他非常崇拜。他真的救苦救難,你得的奇奇怪怪的病,你遇到他的時候他真給你治好,吃的什麼藥?就跟那濟公一樣,身上搓搓那汗垢,給他吃,他就吃好了,所以說是神通,他不要什麼草藥。我們看到一些記載,人家吃他身上髒的東西、垢的東西,那聞起來奇香,異香。從來不洗澡,一生不洗澡;衣服,一年到頭從來沒有洗過衣服,就那麼一件。春夏秋冬就那麼一件,冬天他也不冷,夏天他也不熱。做不到!地上撿到破銅爛鐵,他就吃下去,你行嗎?這是民國初年的事情,他過世往生是在抗戰時期。所以他那個傳奇故事很多。我們這個圖書館裡頭有,我們自己過去也印過兩次。
佛的功德,我們今天從經教上規規矩矩的來學,所有一切功德全是『佛功德』,我們從哪裡學起?我們從淨業三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依教奉行是功,心地清淨,煩惱輕智慧長,那是德,要真學。你的功德就不斷向上提升。「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是功德。受持三皈,就非常非常不容易。三皈這大家都知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是表法的,佛是什麼?佛是覺是智。法是什麼?法是正知正見。僧是什麼?僧是清淨不染。所以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裡面傳授三皈,他就不用佛法僧,他用覺正淨。「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然後註解,「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你就懂得了。皈依,三皈是什麼?皈依覺正淨。我在日常生活當中,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我一定要依靠覺,覺而不迷,那你就真的皈依佛;正而不邪,正知正見,沒有邪知邪見,那你就是皈依法;淨而不染,保持清淨不被一切染污,你就是皈依僧。這是三寶,你能做到嗎?
戒律,不說別的,五戒十善你能不能做到?這是基礎,根本的根本。最後一條,你這個基礎統統都有了,再勸你提升,「發菩提心」。發菩提心,那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都跟這個心相應,你這是菩薩,這樣才能夠入十信位。十信位是相似的菩提心,不是真正菩提心,沒有發起來,正在學。認真努力學,這功夫到家了,什麼叫到家?虛偽沒有了,真誠現前;染污沒有了,清淨心現前;高下沒有了,平等心現前;愚痴沒有了,正覺心現前;自私自利沒有了,二我永亡,慈悲心現前。好了,你入住了,你十信圓滿,畢業了,你往上提升,圓教初住菩薩,初住菩薩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菩提心不發則已,一發他就是佛,就是我們一般講法身大士,法身大士是真佛不是假佛。這是我們略說佛功德。
這個心發了之後,後頭還有一句「深信因果」。我跟諸位講,這一句我搞了兩、三年才懂,什麼叫深信因果?早年一直對這一句懷疑,因為這一句是菩薩,這一句要放在第一福裡頭,第一條裡面,我一點疑惑都沒有。放在菩薩裡頭,我就有懷疑了,我說菩薩還不相信因果嗎?我們凡夫都相信因果報應,菩薩還不相信嗎?所以你怎麼想都想不通。這個淨業三福三條,第一條是人天,第二條是聲聞緣覺,是二乘,第三福是菩薩。菩薩不相信因果,還勸他深信因果。足足搞了三年,這才恍然開悟,那是什麼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許多菩薩不知道!
深信因果,不是講別的因果,不是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個我們普通人都知道,念佛成佛,真的許許多多菩薩,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到,想知道這個法門,沒有緣分,遇不到。這一句就是淨土法門,這深信因果就是淨土法門,勸一切菩薩發菩提心之後,歸心淨土。因為你發菩提心,具足了菩提心,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你都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樣的心去念佛,決定往生,生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成就不得了!這是諸佛菩薩真正的大慈悲,沒有人能夠比的,這個人就是所有一切菩薩、真正修行一切八萬四千法門的菩薩不能跟你比,慈悲到極處。
再接著說「讀誦大乘」,最後「勸進行者」,勸進什麼?度化別人,教別人,自行化他。你要把佛功德,告訴那些還沒有接觸到的人,或者接觸,對佛法沒有深究的人、半信半疑的人,你要去教導他們。所以淨業三福是修行的基礎,不管你修哪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以這個為根本、根基。所以佛後面講,這三條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我們對這個要歡喜、愛好。歡喜愛好你是真學,真學,你就真得受用。
學東西快速成功得受用,祕訣就在這「樂」字。這樂是愛好、喜歡,你學這個東西,如果你沒有那麼樣的愛好,沒有那樣的歡喜心,你學就很困難。不喜歡,不想學,學得很勉強,怎麼能有成就?我們一般講心不在焉,你學習就很難有成就,縱然遇到好老師也沒有辦法教你,你對這課程沒有愛好。我們在學校讀書也都能夠看出來,學校裡面讀書課程很多,你對哪個課程有興趣,很喜歡,你這門課的成績一定特別好。這個課程你沒興趣,你不喜歡,你的成績一定很差。我們可以拿這個事實來印證這一首偈。
我從小念書,確確實實在一般講很聰明,記憶力好,理解力很好。可是課程裡面,真的,有興趣跟沒有興趣,大概我沒有興趣的那些課程,我的考試就是六十分到七十分,頂多七十分,但是最少不會少過六十分,就是決定及格,我能保持在這裡。有興趣的差不多都拿滿分,九十分以上。哪些東西有興趣的?從小的時候,作文有興趣,圖畫有興趣,我很喜歡畫畫;雕刻,我刻圖章,我小學五年級就刻圖章,對這個很有興趣;音樂很有興趣,這些有興趣的差不多都拿滿分。所以在學校我念書的時候,老師對我看也是怪怪的,你看主要的功課,他都沒有什麼大的興趣,不重要的他修學很濃厚。所以這是學東西,興趣真的是第一。我這些東西,學了佛之後把它丟掉了,畫,再也不畫了,刻圖章頂多是自己需要用的,我也不刻了。到這個地方來,楊老師她學過刻圖章,我看她刻的還可以,我教教她,現在有很多圖章她刻的,刻得不錯,這兩年很有進步。以前她告訴我,她刻一個圖章要兩、三天,現在一天大概刻五、六個圖章,進步多了。真正會刻的,一天刻十個不算多。她對這個有興趣,字也寫得不錯。所以我學佛之後,這個精神完全歸到佛法,才知道這裡頭其味無窮,快樂無比。
由於學佛,對於以前儒書裡頭,儒家東西很難體會的、理解的,學佛之後再去看都能貫通。道家的東西接觸比較少,這一接觸也絲毫沒有障礙。上一次我到北京買了一套《道藏輯要》,三十五函,這是線裝書,木刻本,我也常常在看。所以我看到雍正的上諭,在《道藏輯要》裡面有五篇。過去我們讀《十善業道經》,《十善業道經》前面有一篇上諭,這在《大藏經》裡面都有。古人編這個經的時候,把上諭代替做序文,但是它是節錄的,不是完整的。我這次在《道藏》裡面才看到完整的,這完整的我們也把它印出來。諸位現在都看到。後面雍正有八條,也是建議,也是勸勉,也是勉勵,儒、釋、道三教要彼此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不要互相毀謗。這一段東西,《十善業道經》前面省略了,所以我在《道藏》上看這一段全文,很難得。上一次我在此地跟諸位報告,講了兩個小時,兩個小時雖然講了很多,但是他這個全文大概只講到五分之一的樣子,後面還有很多好東西沒講到。
我讀到他這一篇序文之後,我感覺到現在世界上都在提倡多元文化,宗教要團結,族群要和睦,雍正那個時代就大力提倡,以帝王之尊來搞種族團結、宗教和睦。所以我說他是多元文化的首創人,他是個帶頭人,說得非常之好。那個時候中國只有三教,儒、釋、道三教,現在我們可以把他這個教誨擴大到這個世界上所有一切宗教,我們都要平等對待,和睦相處,互相尊敬,互助合作,我們祈求化解一切誤會、矛盾、衝突,共同努力來締造社會安定,世界和平,這就有意義了。
這些無一不是佛功德。所以佛在此地的意思,就是覺性,就是覺悟,人覺悟之後,才有這些功德出現。人要迷了,那都是貪瞋痴慢,都是造作罪業。迷了,就是《地藏經》上說的,無不是業,無不是罪。覺了之後,那都是功德,沒有一樣不是功德,無量無邊功德在覺者的眼前,對一切眾生有利益,對自己呢?增長福慧,提升自己的境界。而在法身菩薩本分上來講,他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有了,我們講這是做無量無邊功德,他有沒有這個念頭?他念頭都沒有,他做不做?天天做,沒有一天不在做。我們講為誰做的?為一切眾生做的,他連為一切眾生的念頭都沒有,才真清淨。這是我們凡夫永遠不能跟菩薩相比的,也就是我們念沒有忘,他這個念沒有了。
『其心永不退,住於清涼慧』。「清涼慧」是什麼?就是寂靜涅槃的境界,這個涅槃是無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清涼在此地註解裡面講「無惑熱故」。惑是愚痴迷惑,熱是煩惱,就是貪瞋。無惑熱故,就是煩惱永遠斷盡了。轉煩惱為菩提,菩提是清涼慧,轉貪瞋為清涼,轉愚痴為智慧,他常住在這裡頭,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沒有了。要用《金剛經》的話來說,不但四相沒有了,四見也沒有了,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都沒有了。這個境界是涅槃境界,這個清涼慧就是涅槃境界,但是同時他又現身,他又跟一切眾生和光同塵,在這個世間以種種善巧方便幫助一切眾生脫離苦難,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這是什麼?這不住涅槃;住於清涼慧,他不住生死,所以這叫無住涅槃。
不像二乘人,二乘人證得般涅槃,他住涅槃,他不到人間來。所以佛叫他們做自了漢。但是這個自了漢,實在講,佛說得好,他不是永久的自了漢,他是一個過渡時期,慢慢的他會覺悟,所謂轉小向大,肯定會轉小向大。那差不多要多久的時間?佛講兩萬大劫,阿羅漢證得偏真涅槃,兩萬大劫之後,他會回小向大,他會作菩薩。可是兩萬劫很長的時間,等於說他沒有進步,停止在那裡。辟支佛比他聰明,一萬劫,一萬劫他就回心轉意,回小向大。所以決定沒有定性羅漢,這佛在大乘經上給我們講的。小乘經裡面是講定性,那是責備他,那是教訓他,實際上不會的,兩萬劫一定會回小向大。所以,大乘經圓滿。這是我們應當學,『如是業應作』。「志樂佛功德」,就是要廣度眾生,自行化他,但是這裡頭重要的是要不退心,是要不退轉,自己呢?自己要住清涼慧,為什麼?住清涼慧才永遠不會退心,永遠不會改變,為什麼?你這個作,這裡頭有樂趣在、有法喜在,法喜充滿,無量的歡喜。佛經上常說「常生歡喜心」,這是一個動力在推動。這一首偈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09:17:2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