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218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mtb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二一八卷)  2004/1/8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1218

  諸位同學,請看「光明覺品」光照百界偈頌第四首看起:

  【或見紺青目。觀察於十方。有時現戲笑。為順眾生欲。】

  這首偈觀方現笑,清涼大師教導我們參考「離世間品」以十事現微笑心自誓,參考這段經文。這一段經文有十句,我們讀了前面八句,現在從第九句看起。「菩薩觀見過去世中,同共集會,諸天人等,至今猶在凡夫之地,不能捨離,亦不疲厭,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這一小節經文我們看到之後,確實引起無限的感慨。他說的是哪些人?菩薩見到過去世中,過去世這一句裡面包含的很深很廣,過去無量劫。我們這些與佛有緣的人,聽了佛法會生歡喜心,不排斥能接受,不管是真能是假能,總之你表示可以接受。從前李老師講的話,都是過去生中跟菩薩、跟佛在一起修行,他們是真幹,所以成就了,成佛的成佛,成菩薩的成菩薩。我們不認真,陽奉陰違,表面上看起來是學佛,實際上自己的毛病習氣一分一毫都沒有改過來。所以這是當時的同學,他成了菩薩,法身大士,他成了佛,我們依舊在六道裡頭做凡夫。

  共同一會,這是講共同集會,同在一個道場同在一起學習,確實成就的人少,不能成就的人多,多到你無法想像。所以佛度有緣人,哪些是有緣人?過去生中曾經同會,在一起修行的老朋友。你說這個關係多麼密切!為什麼不成就?同學、同參當中不能包容,彼此對立,互相矛盾。這個事情就在現前,我喜歡這個,我討厭那個,這一種心態要不能改過來,還要繼續搞輪迴,這一生當中還是不能成就,這些道理事實真相你不能不搞清楚。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過去生中恩恩怨怨,這是因,現前的分別執著是緣。過去生中縱然有因,現在我能夠遵守經教的教誨,放下分別執著,緣沒有了,緣沒有了,果就沒有了。果是什麼?對立矛盾,這個永遠叫自己的心得不到清淨,得不到安寧。

  中國人講平安,現在全世界人都希求和平,心平就安了。心不平,你怎麼會安定?安就是定,在佛法講是三昧。念佛得不到念佛三昧,功夫成片就是念佛三昧,為什麼得不到?心不平。為什麼不平?分別執著放不下。放下分別執著,你就看到一真法界了,你就入佛知見了,不是凡夫知見。所以分別執著對我們的傷害有多大。我們的老朋友、老同參他久遠劫成佛了,過去我們在一起學習,他成佛了,他成了法身菩薩,我今天還在六道搞輪迴,原因就是這樁事情。他在那個時候把分別執著放下了,他成功了,他的清淨心現前了,平等心現前了,不分別就平等,不執著就清淨。清淨平等現前,他的真誠現前了,正覺現前了,慈悲現前了。這是我們講了這麼多年,五種菩提心,這是我講的,淨空法師講的五種菩提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

  五種菩提心從哪裡來的?從經論裡頭三種菩提心而來的。《觀無量壽經》,佛講三種菩提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講這三種;《大乘起信論》裡面也講三種,直心、深心、大悲心。我講五種是根據經論講的,直心就是真誠心,就是至誠心,我把這一條用現代的話大家好懂,真誠心。所以真誠心就是至誠心、就是直心。深心不好講,不好懂,我把它講成三個,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這個大家好懂,所以把深心變成三個。把大悲心跟迴向發願心這兩個合起來,慈悲心。我講五種菩提心,五就是三,三就是五,佛法講開合不同,歸納起來是三,展開來是五。方便初學,讓我們好有下手之處。

  所以這些老朋友們,諸位要曉得我說老朋友就是諸佛如來、法身大士。他們在當時把這個心轉過來了,所以他成就了;我們沒轉過來,我們所用的心跟這個完全相反。你看他用真誠心,我們用虛偽心,騙自己、騙別人、騙佛菩薩、騙鬼神,反正總是不老實。用種種方法掩飾自己的過失,炫耀自己的長處,我們幹這個,所以一直到今天還搞六道輪迴。他們當時用清淨心,我們今天的心染污,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眼見色,耳聞聲,一接觸就起貪瞋痴慢,就生起好惡,這個我喜歡,那個我不喜歡,喜歡不喜歡把你的自性染污了。清淨心裡頭是沒有這個染污的,清淨心裡頭沒有喜歡,沒有不喜歡,沒有貪瞋痴慢,那是清淨。清淨心是智慧,染污心是煩惱。

  老朋友他們能夠用平等心,沒有分別就平等了,沒有執著就清淨;我們是堅固的執著,嚴重的分別,成見很深。本來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我們本來的心,現在變得很小,兩個人都不能相容。所以曉得人家為什麼成法身菩薩?為什麼成佛?我們為什麼今天搞到這裡?當年我們在一個教室、一個聚會裡面在一起學習,現在他成佛了,法身菩薩就是成佛了,我們還搞六道、還搞三途,一點慚愧心都沒有,還自以為是,還自以為榮,還自以為了不起。你的前途當然有不是沒有,前途在哪裡?前途在地獄、餓鬼、畜生,那是你的前途。我跟大家句句講真話,我到這個世間來是業力來的,跟諸位完全一樣。只是通過這半個世紀的學習,天天在學習,明白了。明白之後,我這一生是為大家來服務的。我這個服務的項目是什麼?把事實真相講清楚、講明白。為什麼我選這個項目?這個項目沒人做。如果有人做的話,我會選另外一個項目。這項目很重要,沒有人做怎麼辦?那只好自己做。這是早年我常講求人不如求自己。希望大家要細心體會到這個意思。

  諸佛如來,老朋友、老同參、老同學,我們有關係、有緣!所以他成就了,看看我們現在有意思想回頭,他來了。如果過去沒這個關係,沒有這個緣,你講得再好,沒興趣不願意接觸,沒緣。緣沒成熟亦復如是。心裡頭迷惑顛倒,沒智慧,正覺是破迷開悟。破迷開悟的方法當然是多,所以八萬四千法門,中下根性的人大多數從經教開悟。我們這個世界的人,娑婆世界,文殊菩薩替我們選擇法門,他講到「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此方是指娑婆世界,就是指我們地球上,地球上這些眾生根性,六根哪個根性最利?耳根。看未必看懂,聽懂了。當然這個世間也有眼根利的,他一看就明白,但是是少數;大多數一聽明白,看不明白,聽明白。所以這個世界跟觀音菩薩有緣,觀音菩薩用耳根不是沒有道理。觀音菩薩,注意聽,他修的方法是「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沒有真誠、清淨、平等、正覺,你決定沒有慈悲心,你沒有覺悟!真正覺悟的人一定有慈悲心。所以你要是問,覺悟的人是什麼樣子?覺悟的人是大慈大悲。你就從這五種菩提心去觀察有沒有覺悟?你去看人,這個人對人有沒有真誠?會不會自己欺騙自己?自己欺騙自己是真正的根本煩惱。你想想看他連自己都欺騙,他怎麼會不欺騙別人?不自欺的人決定不欺人,這是真理。

  所以修行往生,這是在八萬四千法門裡面,易行道。易行道也不是你想像那麼容易,李老師往年常講一萬個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只有兩三個。這什麼道理?能夠依教奉行的人他才能往生,不能依教奉行的人不能往生,念佛也不能往生。什麼教?《無量壽經》一翻開第一句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這是總綱領,淨宗教學的總綱領、總原則要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大士之德是什麼?總綱領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諸位要知道,這十大願王裡面每一條都圓滿具足文殊菩薩的十波羅蜜,條條都具足。你懂嗎?你能做到了嗎?從哪裡下手?就在這一品經裡面。佛非常慈悲教我們行門的下手之處善護三業,頭一句「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這三句講的是什麼?十善業道,身口意三業,從這裡下手。普賢大士之德從這裡落實。你看這麼清楚,這麼明白。你要是果然依教奉行,你肯定往生,真的是祖師所說的萬修萬人去。你不懂,你根本就沒有把這段經文放在心上,你還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那就是祖師大德講的,你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念二十萬聲佛號,喊破喉嚨也枉然,你的心行不相應。

  所以我們常常看到諸佛菩薩,看到佛像、看到菩薩,我們恭敬頂禮,老朋友、老同學你成就了,我還是淪落到這種地步。現在原因我知道了。這個原因怎麼知道?這是感謝老同學、老朋友教誨。這些經論老朋友講的,老同學講的。釋迦牟尼佛是老朋友老同學,阿彌陀佛、毘盧遮那都是老同學老朋友,當年同在一會。諸佛如來都是老同參、老朋友,那諸菩薩還用得著說嗎?我們還是不願意回頭,還是倔強,還是自以為是,不要緊慢慢來,在三途地獄慢慢去滾去。再過上無量劫,也許你頭腦清醒一點了,沒有關係,我們的老朋友老同學非常慈悲,他可以等。什麼時候你真的想回頭了,他就來幫助你,真的「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慈悲到極處。

  所以他看到,「過去世中,同共集會,諸天人等」。那時候我們大家的身分都相同,人間天上常常在一起聚會。他們成佛成菩薩,而我們今天猶在凡夫之地不能捨離,在六道裡頭搞生死輪迴不知道疲勞。人生在這一世有幾個覺悟?我覺悟了,我明白了。我怎麼覺悟、怎麼明白?這一生的經過,從出生,上學,讀書,工作,以後出家修行弘法。這幾十年當中走過多少地方,住過多少地方,住得短的一天,第二天就離開了,住得長的幾年、幾十年。住得長的,實在講不長,居住短的太多,一個月、兩三個月,從這些地方省悟過來了,知道什麼?知道沒有自己,無我無我所。

  什麼是自己的?什麼都不是。我常常講,你每天晚上睡覺睡著了,這個世間哪一樣東西是你的?包括身體都不知道是自己。另外一個空間維次出現了,夢境,夢境是不同維次空間,到另外一個空間去了。人哪一天死了,死了,身有生滅,靈性也是轉到另外一個空間,靈性不生不滅;身有生滅,身不是自己。凡是有生滅的都不是自己,不生不滅的是自己。佛給我們講智慧是自己,德行是自己,這都沒有形相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是自己,既然那個是自己,你要好好的修你自己。這個身跟現在所有這一切環境不是自己,不是自己關心它幹什麼?不是自己決定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你的心就病了,你的心就染污了,你的心就不平了,你的心就迷惑了,你的心就虛妄了,不可以放在心上。不放在心上,你的真心、菩提心就現前了。你看說起來多簡單,再給你說做起來也是很簡單,問題是你不肯做!這事情不能怪別人,自己的事情,與別人不相干。

  所以,蕅益大師說的話我們要常常記住,「境緣無好醜,好醜在於心」。這是諸法實相,宇宙人生的真相,現在人講真理,這句話是真理。你果然通達明瞭,你不會怨天尤人,知道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我不喜歡這個人,我討厭這個人,這個人真的是值得人不喜歡討厭嗎?可是世間有人喜歡他,有人不討厭他。那是我看錯了,還是他看錯了?其實所有境界都沒有一絲毫意思在,是我們自己生起虛妄的妄想分別執著,自己完全不知道。

  譬如現在大家看電視的機會多,一般人每個人每天都看電視。我們把這個現實的社會,宇宙之間森羅萬象比喻作電視的畫面,電視畫面天天在播演。這個畫面裡面什麼都沒有,你稍微懂得一點科學常識你就曉得,這個畫面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你想想《楞嚴經》上那兩句話,是不是這樣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上所說的,這個畫面是不是虛妄?是不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所以它沒有善惡,它沒有真妄,它沒有是非,它什麼都沒有。這個畫面緣生緣滅,《般若經》上這才把真相說出來,「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所有問題出在哪裡?出在我們自己,自己接觸這個畫面生起妄想分別執著。你要不起妄想分別執著,你就是諸佛如來,你就是法身菩薩。你接觸這個畫面,你生起妄想分別執著,你就是凡夫。是佛、是菩薩、是凡夫,自己做的,與外頭境界不相干。覺悟的人一絲毫染著都沒有。我在這一段經文裡面深深感觸到的就是菩薩跟我們過去世中共同集會,真的是老同參、老朋友、老同學。現在我們兩個一比,差太遠了,他接近圓滿的覺悟,我們今天是深重的迷惑顛倒,不知道慚愧,不知道回頭;換句話說,還有罪受,還有很長的罪要受。

  菩薩示現在七步當中看到微笑,這些老朋友當中有幾個可以回頭了,菩薩這一次出現在世間幫助這幾個人。世尊的遺教,在這個世間要住一萬二千年,這叫法運。在這一段期間當中,老朋友根熟的,就是說能信、能解、能行、能證,全都幫上忙。還有沒成熟的,不要緊,沒成熟的交給地藏菩薩、交給阿彌陀佛,等待下一尊佛出世,下一尊是第五尊佛,彌勒佛。所以你什麼時候覺悟,你什麼時候得度,這個裡頭總的一句話就是真誠。你看看連鬼神到我們這個地方來都透訊息給我們,真誠心能救世間。現在我告訴你,真誠心能救自己,真誠一定具足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我這五個菩提心,一個就是五,五就是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它是圓滿的,少一個統統都沒有,一有一切有,一個沒有統統沒有,你要明瞭這個道理。要認真修學,修學真誠,真誠一定有清淨,要學清淨,要學平等,要學正覺,要學慈悲。以這個心落實在普賢十願,文殊十度,最初方便落實在善護三業,就是十善業道,這叫真修行。換句話說,用十善業道來實現文殊十波羅蜜、普賢十大願,用十善業道來實現;用文殊十波羅蜜、普賢十願成就自己的圓滿菩提心,你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發出來了。這一發出來,恭喜你,你是法身菩薩,你成佛了。

  我今天講的,講得很清楚、很簡單、很扼要,把凡夫怎樣修行證果的訣竅說出來了,我們不能辜負老朋友、老同學。老朋友老同學是諸佛如來、法身菩薩肯定的,不是我們高攀,你看那個經文他自己說的。我們在這一生聽到這個話,肯定,確實我們是有這個關係,你現在要不承認,也許來生後世或者再過無量劫之後,你聽到這一段話點頭,是,沒錯!確確實實我們是同在一會,同在一個老師會下學道,離開老師之後分道揚鑣。分道揚鑣裡頭只有一種人,永遠隨順老師教誨,他成就了。如果對老師教誨打折扣,或者是陽奉陰違,或者是完全違背,這個道就是下面的十法界了。十法界的境界都不是真實的,夢幻泡影。夢幻泡影從哪裡來的?是你自己變現出來的,自作自受。我們再看末後一句。

  「菩薩爾時,為一切如來光明所觸,倍加欣慰,熙怡微笑心自誓」。這首好懂,這首是菩薩得十方一切諸佛威神的加持,你只要真正發願。出現在世間這十句前面三句,清涼大師說是自己慶幸自己,自己沒有墮落,自己修學如法有了成就。第四句是看到世間眾生沒有智慧,傲慢,菩薩出世示現成佛,有能力幫助他改過自新,摧伏他的煩惱習氣。第五句看到從前行善,現在退心了,菩薩有能力把他過去的善根發覺出,讓他跟前世的善行接軌。第六句菩薩出現在世間能為一切眾生做真正的福田。第七句看到眾生聽聞佛菩薩教誨,得真實利益。第八句這是我們今天說的,憐憫感嘆那些同學同修的人,沒有能夠證得圓滿的佛果。這第九句是憐憫過去生中我們在一起學習的這些同學們,今天還在六道還在搞輪迴。這究竟是什麼原因?我們在這一段文裡面都給諸位做出了報告。

  我們不可以不覺悟,不覺悟對不起自己,對不起諸佛菩薩。現在我們可以肯定,諸佛菩薩都是我們自己過去生中的老朋友、老同參、老同學。你能夠發這個心,菩薩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的?我們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的?我們是來受果報的。佛在經上講得好,六道裡頭一切眾生輪迴,受這個果報,佛只講一句話「人生酬業」。你為什麼到這個世間來?酬償你的業報。你過去生中造的善,你在這裡享福,你過去生中造的惡,你在這裡受罪,人生酬業。這句話我們要是把人生換一換,六道眾生無一不是酬業,一點都不錯。覺悟了之後,覺悟了要學佛菩薩,我不再受這個業力來支配,我要學佛菩薩,我要發願,願力超過業力,你現在就是乘願再來,不必要到西方去之後再來,現在就乘願再來。這個心一發,諸佛菩薩就加持你,一點都不假。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請接著看偈頌第五首:

  【或見師子吼。殊勝無比身。示現最後生。所說無非實。】

  這一首偈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提示的,「師子吼時,說我獨尊」。這是用的比喻說的,獅子,獸中之王,所謂獅子一吼,百獸腦裂。獅子大聲一吼,許多小動物腿都發軟,都跑不動了,說明牠有這麼大的威力。所以佛常常用這個來做比喻,比喻諸佛菩薩說法能伏一切外道。把佛菩薩的說法比喻獅子,把外道比喻作一般這些小動物,用這個做比喻。這裡面內容也是包羅萬象,清涼大師要我們參考《疏鈔》六十一卷,這有十首偈頌,「摧邪導迷行,師子吼義」。我們細細來學習這段經文,就懂得這一首偈的真實義。

  首先來說明『師子』比喻什麼?這一定要知道。第一首偈裡頭講「菩薩師子王,白淨法為身,四諦為其足,正念以為頸」。我們一看就很明白,世尊用這個做比喻,比喻得很好。獅子非常威猛,身是什麼?身是體。白淨法,白在古印度是表善。佛法裡面講白法、黑法,白法是善法,黑法就是惡法,我們中國人講善惡,古印度講黑白,這是他們的習慣。淨是清淨,你看看我們這些年來提倡的純淨純善,這就是師子身。白是純善,淨是純淨,我們常常勉勵同學們,心要純淨,行要純善。我說這四個字是從講《十善業道經》的時候提出來的。《十善業道經》裡面最精彩的一段開示,就是佛對龍王講的這一段話,叫著「龍王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世間苦」。我看到這一句確實寒毛直豎,太希有、太難得了,一法能斷一切世間苦。這一切世間裡面包括三種世間,有情世間、智正覺世間、器世間,也包括一真法界,九法界,這常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包括在裡頭,這是一切法,一切世間。這一法能離一切世間苦,這個不可思議,我們真的要豎起耳朵來聽,希有難逢!

  佛說的這個法是什麼?首先教導我們「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這個善法就是十善業道。「晝夜」是不間斷,「常念」是心善,心裡頭有十善;思惟,你思想裡面有十善;觀察,你的行為裡頭有十善。又說「不容毫分不善夾雜」。你能修這個,離一切世間苦。所以淨業三福第一福就是十善業道。我跟諸位講過,第一福,淨業三福第一福落實在十善業道;第二福落實在《沙彌律儀》,這是我教大家的;第三福落實在《無量壽經》。你們諸位細心想一想我這個講法有沒有道理?當然不是盡善盡美,但是非常適合於我們現前的需要。我們現前就這麼個程度,除這個之外,你還有什麼方法在這一生當中了生死出三界?我提出這個說法,就是幫助你在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成就你求生西方淨土,親近阿彌陀佛,其他的向上一著,到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教你。我現在就是教你怎樣到極樂世界去,怎樣去拜阿彌陀佛,你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自然會把你提升。所以現在我們注重的就是三部經,《十善業道》、《沙彌律儀》、《無量壽經》。用什麼心去學?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你要懂。用什麼態度去學?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

  所以師子身原來是純淨純善,我們修到純淨純善,「不容毫分不善夾雜,不容毫分不淨夾雜」,那你就是師子身。師子身是什麼身?菩薩身。什麼菩薩?法身菩薩,不是普通菩薩。這不在十法界裡頭,在一真法界,我們努力這樣的修學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給諸位說生實報莊嚴土,不是在同居土,不是在方便土,為什麼不幹?自己認真學,不需要人家知道,人家知道是宣揚自己,那是與你的德行相違背。佛菩薩知道,護法神知道,要人知道幹什麼?人家對我毀謗也好,侮辱也好,什麼都好,我都很歡喜,為什麼?消自己無始劫來的業障。所以這些都是善知識不是惡知識。你念《華嚴經》五十三參就曉得了,勝熱婆羅門,甘露火王,善知識!這些從反面來教我的是消業障,從正面教我的是增福慧。

  業障不消除,福慧怎麼會增長?有嚴重業障,縱然遇到真正正面的善知識,也沒有辦法把你福慧提升。為什麼?你業障太重。所以業障要先消,就跟大夫治病一樣,先把你病治好,然後才能進補。增福慧是進補,消業障是除病,你說哪個在先?你要真正把這些道理都搞通達了,事相都搞明白了,你生活得很快樂,天天都在快樂當中,常生歡喜心,法喜充滿。為什麼?業障天天消,福慧天天長,怎麼不快樂。這首偈內容非常豐富,現在曉得什麼是身,這叫法身,就是純淨純善,這個帶得走的,這個肉身帶不走。

  「四諦為其足」,獅子四個腳,四個腳是什麼?苦、集、滅、道。我們前面剛剛念過,無量四諦,這一品我們用了相當長的時間,講得很詳細。足是什麼意思?立足之處。你立足在哪裡?四諦。哪一種四諦?《華嚴》跟淨土關係非常密切,自始自終都是導歸極樂,這個四諦就很清楚了,《華嚴》講的無量四諦。這是我們根本,足是根本,身總要有個立足處,四諦是足。「正念以為頸」,這個頸是可以轉動的。正念,為什麼正念把它比作頸?不管你往哪一方向,不管向什麼地方轉,統統是正念。我教楊老師刻一個印章「純淨純善」,現在做了很多大家都看到,圓的。你看那個「純」字,一個是正面寫的,一個是反面寫的,這正跟反就是頸,轉。我右面是正,左面就是反,取什麼意思?反、正都是淨善,都是純淨純善,取這個意思。純淨純善是正念,沒有一絲毫邪念,沒有一絲毫惡念。這就是我們對諸佛菩薩正念,對地獄眾生也是正念,對善人是正念,對惡人還是正念,永遠以正念對待一切眾生。這個要學。

  「慈眼智慧首」。眼睛慈悲,慈眼看眾生。首是頭,頭表智慧。所以你在那裡表法的意思就很清楚了,純淨純善是身,無量四諦是足,正念是頸,慈悲是眼,智慧是頭,這一身統統具足。「頂繫解脫繒」。頭頂繫的有絲帶,有個絲帶。這個絲帶表什麼?表解脫。解脫是大自在!解是解開,它當動詞講解開。解開什麼?煩惱解開了。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統統都解開了。脫,脫離六道,脫離十法界,脫離生死,脫離一切苦惱。成為王,王就是自在的意思,你看一個國家,他能發號施令,一切人都要聽他的,所以他自在。所有這一國裡頭的人,人民大臣都要聽命於王,所以王是比喻自在。

  「勝義空谷中」。這個「勝義」就是講的第一義。第一義是什麼?第一義是空,第一義是真心,第一義是自性。我們在前面讀過,法性無性,無性之性就是自性。所以性它不是物質,它也不是心,心物都不是,但是心物都是它現出來的,唯心所現,心物都是它現的。換句話說,性是體,理體,色心是德,是性德。這個德它起用,它起作用這是德,性體性德。相,相就是一真法界、十法界,那是相,相是它的作用,不迷的時候是一真法界,帶了迷情就變成十法界。從這個地方你就應當要體會到,原來一真法界、十法界,一切依正莊嚴同一個性,同一個體,同一個德,所以叫同心同德,這個話是有根據的,真的是同心同德。同心同德,清淨平等覺、大慈大悲自然現前。你能說對哪個眾生不慈悲、對哪個眾生不愛護嗎?沒有。真誠的愛心自然現前。凡是生煩惱的是迷失了自性,迷失了性德,把自性變成了無明,把性德變成煩惱,把性的作用變成造業,你看一迷差別這麼大。

  這一句意思就殊勝了。勝義空谷中是講體具德能,無量的智慧德能。因此「吼法怖眾魔」。吼是牠叫了,獅子叫了,這個獅子叫是比喻菩薩示現說法。菩薩說的法說什麼法?純淨純善,無量四諦,正念,慈悲,智慧,解脫。勝義是性體性德,菩薩說這個法,這是純正之法。這個法是《般若經》上講的諸法實相,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菩薩師子王就是這個真相的象徵,真相的模型,真相的代表,真相的表法。我們學佛能不能學成關鍵也在此地。想一想我們的身是不是純淨純善?如果我們的心是純淨純善,這個身就是法身。實在講你的身也是法身,一切眾生身都是法身,怎麼樣?你迷你沒有證得。我今天純淨純善我就證得了,我自己證明這個身真的是法身,你沒有辦法證明。

  我們今天所立足的,步步所踏實的無量四諦,這就是說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離四諦,步步踏著!我們對於一切人事物順逆左右,無不是正念,對一切眾生大慈大悲。自己住,心安住。《般若經》上講的「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現在我們知道我們的住處,我們住處在哪裡?不動智佛。現在知道了。不動是真心,清淨寂滅,智是根本智,般若無知,住在不動智裡頭,起作用無所不知。所以這一說法,魔王外道統統降伏了,他們聽了不能不佩服,不能不皈依。知道什麼?魔王外道沒有接觸到佛法以前,都以為自己了不起,都以為自己是無上道。中國諺語所謂的「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他這一比才曉得真的是人上有人,天上有天。我以為很高了,我現在找到還有比我更高的。

  大乘佛法裡面魔也是佛,所以大乘法裡頭沒有降魔。小乘法裡頭有降魔,大乘沒有。魔不過就是迷惑顛倒,錯認了,一接觸佛法立刻就明白了,他很聰明,有福有慧。你看看魔天在欲界第七層,最高的,在他化自在天的上面,你就想到他的智慧福報多大,一接觸佛法他就明瞭,魔也是佛。但是他一定要聽佛教誨,一回頭就變成佛了。這是兩首偈把這個「師子」的表法說出來了,這是第一句裡面講的「或見師子吼」。下面還有八首,八首都是講菩薩示現到世間來教化眾生的義趣。我們看第三首。

  「菩薩為商主,普見諸群生,在生死曠野,煩惱險惡處」。菩薩三十二應,像千手觀音所示現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菩薩為商主,是非常適合於現代的社會,現在社會他不稱商主,他稱為企業家,他經營的企業是跨國公司,所以真的他也是個王,許許多多國家城市都有他的分公司,都有他的行號。他的標誌,我們今天講商標,也就是旗幟,也是插遍全世界。你能說他不是國王嗎?他底下的人眾很多,有組織。如果他是菩薩,他就不是以營利為目的,他以什麼為目的?以教化為目的。菩薩跟凡夫不一樣地方在此地。菩薩有大福報,所以經營得大財富。財富用來幹什麼?救濟貧窮。

  所以他「普見諸群生」,這是講到一切眾生。「在生死曠野」。曠野是比喻,比喻六道輪迴,這個地區居住生活不安穩,在野外隨時有失去生命的危險,沒有人保護你。所以不像生活在城市,在城市有保護的。在古時候有城堡,要知道世尊講經說法在三千年前,那個時候世界上還沒有什麼真正的大國,還在上古部落的時代。中國在那個時候也是一樣,中國並沒有統一,黃河到長江這個地區,這個地區現在諸位在地圖上看並不大,大概只是七、八個省分的樣子,在當時八百多個國家,叫八百諸侯。我們在歷史上看到的,大國它的疆域不過是一、二百里,小國二、三十里,二、三十里現在就是小村鎮,當時它也是個國家。在商末年,周的開國初期,那時候社會是這種社會,釋迦牟尼佛當年出世,也是這樣的社會。居住在城市有城堡,都有城牆、有護城河,不但是防盜賊,也防猛獸。那個時候我們能想像得到地廣人稀,豺狼猛獸經常出入,也容易傷人,所以有這個防禦的工事,築城。在中國、在外國都懂得築城。

  在曠野裡面確實生命沒有保障,所以拿曠野比喻六道,拿城市比喻四聖法界,比喻一真法界,比喻諸佛淨土,那才叫真正安穩。現在諸佛菩薩都為我們介紹,我們這一生當中真正可以能夠取得的,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淨土,真正安穩、真正安全!決定沒有任何的災害,沒有天災,沒有人禍,人與人之間都能和睦相處。所以我們只要看到這一點,我就非常想去,希望早一點能夠去,太不容易了。我們這個世間人,大家長年生活在一起,內心都是有矛盾,都勾心鬥角,這個難過。這一種日子就是在生死曠野。我要做一個老實人,真誠、清淨、平等、慈悲的人,我一定喜歡跟那些真誠清淨平等慈悲的人在一起。你有這個心,有這個願,有這個行為,你自自然然感應道交感得。

  我們在這一生當中,以前沒有聞到佛法,不知道!迷迷糊糊過了半輩子。現在真正聞到佛法,真正明白、懂得了,我就應該認真努力,應當向佛菩薩學習,這一生決定要爭取到西方淨土,那你一定要明瞭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佛經疏》上品上生章裡面所教導的。這一章經裡頭最重要的兩句話,佛教我們做的,我們認真努力去做,佛教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決定不能違犯。佛教我們做些什麼?我們就抓住這三部經就行了,《無量壽經》、《沙彌律儀》、《十善業道經》。經論太多了,古人講的浩如煙海,從哪裡下手?從這三部經下手,決定得生淨土。這三部經不能不熟讀,不能不深解義趣。我都講解得很清楚,明白了之後,依教奉行,我們就離開危險的曠野,我們找到安全的都市。這生死曠野是煩惱險惡處。上面這一句是比喻,這一句這落實。這個地方有煩惱,險是講的天災人禍,危險;惡是講的造業。險是果,惡是因,或者把險惡連起來,煩惱是因,險惡是果,都能講得通。十惡一定感得惡報,這個惡報在人間就是天災人禍,佛講這叫花報,果報一定在三途,三途地獄是果報。再看下面這一首,第五首。

  「菩薩見眾生,三毒煩惱病,種種諸苦惱,長夜所煎迫」。菩薩見到了,我們凡夫天天在其中,但是天天不覺悟,人家在旁邊看到了,真正是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他在三界六道之外,看我們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墮在三界六道裡面看不出來。這裡頭三毒煩惱病,三毒是根,貪瞋痴,從貪瞋痴引發出來的煩惱無量無邊。佛在四弘誓願裡面講「煩惱無盡誓願斷」,佛法裡面把這個比作叫枝葉煩惱,貪瞋痴叫根本煩惱。怎麼個斷法?上根人、聰明人從根本斷起。中下根人不知道根本,從枝葉,枝葉上永遠斷不盡。你把這個枝葉摘掉了,過兩天它又生了,永遠斷不了。什麼原因?它有根。所以你能把根拔除,枝葉不要管它,自然就枯掉了,就沒有了。這一首偈裡面這一句是講的因,後面兩句是講的果報。只要你貪瞋痴不斷,你在六道裡面就永遠輪迴,你就決定出不去,念佛也出不去。

  所以你要知道,這祖師大德常常教給我們,我們學佛的人幾乎都有這個常識。人在臨命終時,一般講八個小時他的靈性沒有離開,所以八個小時不要去碰他的身體,甚至於不要去碰他的床鋪。為什麼?怕他起瞋恚心,他一起瞋恚心就墮惡道。不擾亂他,不干擾他,這個常識我們現在知道。你從這個常識,你就曉得貪瞋痴嚴重。所以人在臨命終最好是給他念佛助念,讓他聽到的是佛號,不要聽到家人悲痛哭泣,不要讓他聽到。為什麼?聽到怕他起感情,他那個貪愛生起來,好了,他又不能往生了。貪愛起來墮餓鬼道,瞋恚起來墮地獄道,愚痴墮畜生道,你說這個東西多麻煩。最怕的是臨命終的時候起貪瞋痴,縱然你一生修為不錯,修得很好,臨命終時貪瞋痴動一個到惡道去了。你一生修的是福報,你在惡道裡還是能享福。這個問題真是切身利害問題,不能不知道。可是世間疏忽不知道的人真的是太多了。即使學佛的同修,學佛的人多,真正知道的人也不多。什麼人真知道?真的做到了,真的時時刻刻有高度警覺心,那個人是真的知道了。

  所以這三毒煩惱病感召種種諸苦惱,天災人禍。長夜所煎迫。迫是壓迫,逼迫,煎是煎熬,這兩個字都是講你在那裡受苦受難,受煎熬、受逼迫。這是講整個六道裡面的狀況。長夜,長時間不是短時間,李老師以前常講是長劫。這個長夜是指地獄,地獄裡頭見不到日月星光,你看江老師畫的地獄變相圖,那裡面是陰暗,看到所有的圖全部都是陰暗,陰天一樣,長夜所煎迫。現在時間到了,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09:13:55)

 
amtb
  • 本文由 amtb 发表于 2017年5月26日09:13:5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839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