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138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mtb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一三八卷)  2003/11/12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1138

  諸位同學,請看四聖諦品,鄰次十界第六段,饒益世界,最後一段苦滅道聖諦第六句看起:

  【或名能盡有。】

  這是道諦裡頭的名稱,這個名稱大家看到之後都會生歡喜心,為什麼?應有盡有,不應有也盡有,『盡有』裡頭包括能不能。為什麼我們看到這個名稱會生歡喜心?這就是諺語裡面常講,「欲海難填」,眾生的欲望,欲望像大海一樣無量無邊,永遠填不盡!但是在大乘教裡面,真的得到究竟圓滿。道諦是因,因是究竟圓滿的,果當然也是究竟圓滿的,因果不二。所以,宗門裡頭有一句話講,「識得一,萬事畢」,這句話的意思很深很廣。

  如果我們要想真正得到大圓滿,這在世間法裡面,大家都曉得,那是一個願望,永遠達不到的願望。譬如,哪個人不是希求得到無量無邊無盡的智慧?無量無邊無盡的才藝?無量無邊無盡的相好?相好是福報;永恆無量的壽命,長生不老。這些都包括在這一句裡頭,「能盡有」,這是事實,不是假的,確確實實你能夠得到,能滿你的所願。這就是大乘教,一乘圓教。初學的人聽到,不但是初學,這裡頭包括許許多多老修,你要跟他講,他搖頭:這是佛經上講的,這不是事實!我們聽了,覺得他有道理,為什麼?眼前事實是如是!無量無邊的缺陷,哪來的圓滿?哪裡能夠稱心如意?可是我們要知道諸佛如來、法身大士決定沒有妄語。《華嚴經》上教導我們的,都是諸佛如來,都是法身菩薩,沒有一句一字是虛假的,句句真實,字字真實,我們稱為真經。所以,只要隨順佛菩薩的教誨,隨順經論學習,「能盡有」是畢業了的境界,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因圓果滿,因果同時,果因不二。

  「能盡有」修學到什麼樣的層次落實了?教下講,圓教初住菩薩,落實了。在九法界裡面,雖然不能夠真正落實,但是相似的境界確確實實可以得到,這個相似的境界就是所謂的解悟;落實是證悟,可是證悟之前,一定是解悟。信、解、行、證,解悟之後要行。行是什麼?行是歷事鍊心。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常說在人事環境裡面去落實、去磨練,在物質環境裡面歷練,在虛空法界不同維次空間境界裡面去歷練,歷事練心。練什麼?練你解悟,把解悟真正變成證悟,你就成功了,這叫真修行。

  世尊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從來沒有休息過。《華嚴經》上講的,塵說剎說,永無休止的在說,我們在這個經前面讀過。諸位同學,你還能記得嗎?你能懂得這個意思嗎?學沒有止盡,修沒有止盡,證沒有止盡。從凡夫到如來果地,經上常講無量劫;從破一品無明到證得究竟圓滿,三個阿僧祇劫。所以,人不能不學,學不能沒有智慧。沒有智慧,你沒有能力辨別,雖然你很勤奮,很用功,你得不到真實法,這也是佛經裡面所說的「可憐憫者」。你遇到的是正法,你遇到的是真善知識,你也遇到是很好的修學環境,為什麼得不到佛法殊勝的受用?這是你沒有智慧!你在聽講、你在讀誦,就是古人所講的,你曲解如來真實義,我們今天講解讀,你解讀錯誤。你的修學很容易鑽牛角尖,讀書人所謂是「食而不化」,你得不到受用。你接受教誨,就像吃東西,天天接收,但是吃了怎麼樣?沒有消化,你完全沒有得到法味的滋潤。吃了之後,消化了,你就吸收它的養分,你的身體健康;吃了很多東西下去,不消化,不消化反而成了病,得不到它的滋養,還受它的害!這是一類不善學的,這世間有,不是沒有。

  世尊在世,我們說:你沒有遇到好老師,這個好老師沒有好好教你。釋迦牟尼佛是好老師,釋迦牟尼佛教學的方法極高明,無人能跟他相比。他的學生當中,怎麼樣?有沒有曲解佛意、曲解教義、食而不化反而變成毛病的?有。哪些人?提婆達多,六群比丘,這些都是,人數不少!這種示現,說明老師沒有過失,教學的內容沒有過失,教學的方法沒有過失。過失在哪邊?過失在學的人不會!這時候怎麼辦?佛沒有停止教他,還是天天講經說法,佛的做法有他的目標,給他在阿賴耶裡面種善根。雖然食而不化,善根種下去了,這個善根變成金剛種子,來生後世遇到緣,也許它就起作用了,起現行了。教化眾生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生生世世。

  現前成熟的那些學生,一聞千悟,一悟他就落實。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佛這部經還沒有講完,聽眾裡面就有證果的、有開悟的,我們很羨慕,稱這類的人上根利智。他怎麼開悟的?怎麼能證果的?過去生中,生生世世薰習的善根厚,這一生緣成熟,一接觸他就通,就這麼個道理。尤其是在娑婆世界,文殊菩薩為我們揀選根性,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因此諸佛菩薩在這個世界示現,不論在哪個國家、哪個地區,統統都是用講經說法為第一個手段。

  釋迦如來示現講經教學用言語,沒有文字,沒有教科書。孔老夫子當時在中國教學,也沒有教科書,也沒有文字,也都是用言語天天跟大家講解。這些聖人教誨寫成文字流傳到後代,都是他走了以後,學生們所集。佛經,佛滅度之後,佛的弟子開會集結;孔老夫子的《論語》是許許多多人寫的。從記憶當中,老師以前教導些什麼,每個人就記憶當中很正確而沒有錯誤,把它記錄下來。這個事實我們知道的很清楚。所以,確確實實是以言說、研究、討論、教誨,以這個為教學的方法。佛菩薩不在了,聖人不在了,當時這些親近學習的學生們把聖賢教誨記錄下來,流傳後世,成為經典。他們的記錄是第一手的材料,不是傳聞。所以佛經第一句話,「如是我聞」,這是集結的人、記錄的人說明他親自聽聞的,不是傳說,給我們證明可信度。我們聽到這個宣布,沒有疑惑,他說的就是佛說的。儒家的典籍雖然上頭沒有加「如是我聞」,開頭加一個「子曰」,孔老夫子說的,不是我說的。

  聖人的教誨,確實他是通過信解行證,自己親證之後,為我們說出宇宙人生真相,真相確確實實是盡有,這個話很難懂。要略略契入少分,必須要知道宇宙、眾生萬有的來源。從哪來的?佛在經上告訴我們,虛空法界、剎土眾生是自性變現出來的。誰的自性?自己的自性。我的自性跟你的自性是一還是二?我們的自性跟佛菩薩的自性,我們的自性跟一切動物的自性、跟一切植物的自性,這當中的關係又如何?不能不搞清楚。

  現在我們生活在科技的社會,大家對於電器都能夠普遍的理解。電器的種類很多,電視機、電話機、電燈、電爐,電器千千萬萬種,形形色色不一樣,就像我們這個社會上人一樣。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電器,所有動物也是個電器,植物還是個電器,但是他是活的,他不是死的。他的生命是什麼東西?他能夠思惟,能夠想像,就是說他都有見聞覺知。那個見聞覺知就是自性法爾本來具有的能力,無論在一切時、一切處,他起作用,有條不紊。淺一點說,他的作用有秩序,一絲毫都不會錯亂。而且在所有一切萬事萬物當中,他是和睦的,沒有衝突、沒有對立、沒有矛盾,永遠是互補合作。誰教他這樣做的?沒有人教他,法爾如是。這是什麼?這是性德。所以,自性本具的有德、有能,能是見聞覺知,德就是和諧、合作,沒有界限。

  中國古聖先賢稱之為太和、中和。「太和」豈不就是佛法裡頭講的法性,「中和」就是講的法相,性相是一不是二;他起的作用是「保和」,保和就是虛空法界剎土眾生,和睦互補,相輔相成,互助合作,一絲毫矛盾沒有,一絲毫對立沒有。小,在我們身體,大,就是宇宙,外面大宇宙,內心是小宇宙,大小是一不是二。如果你明瞭這個事實真相,了解這個道理,你就萬緣放下了,心裡頭連痕跡都不著,永離妄想分別執著。離妄想分別執著,就是大乘經教裡常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你本來的心,本來這個心的作用顯現出來了。這個顯現是證,這不是解悟,這是證悟。所以,唯有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的人能證。教你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是大乘佛法,這是能盡有之因,證得的是能盡有之果。

  遍法界虛空界是自己法性變現出來的,能變是一不是二,所變千差萬別,就好像能變是電,所變的是電器,電器千千萬萬種,裡頭用的電是完全相同的。你看電流的德能,在電視,現畫面;在電燈,放光明;在電話,它有聲音,隨著電器不同,它顯現的功能不一樣,電像法性,它本身具足萬德萬能。萬德萬能從什麼地方顯示出來?從各個不同的電器顯示出來。我們把這個比喻落實到事實上,宇宙之間,虛空、法界,剎土(剎土是世界)、眾生,森羅萬象無量無邊,顯示出法性,或者我們講自性、講真性,都是一個意思,它的德能無有窮盡。

  見到自性,宗門講明心見性,教下也是明心見性,見性的時候,你統統都得到了。大乘的教學就是「能盡有」的教學,你能夠得到遍法界虛空界,那都是你的。你千萬不要執著裡頭一個,執著一個怎麼樣?統統都喪失掉了。實際上並沒有喪失,這叫迷失,你迷,只執著一個,「這個是我的」,你就迷了;把遍法界虛空界本來是自己的喪失掉了,執著這一點點,錯了,真是大錯特錯!你不知道遍法界虛空界一切剎土眾生,是自己本性變現出來的。自己本性變現出來的這些現相,這些現相不是自己什麼是自己?變出森羅萬象,執著這一個相是自己,其他相都不是自己,我們的錯就錯在這裡。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他們對了,他對在那裡?他對的是,他知道自己這個身跟虛空法界剎土眾生一樣的。這個身是法性變現的,外面大世界也是法性變現的,是一不是二。這時候你要說這個是身,所有一切現相哪個不是身?統統都是。

  我說的這些話,我相信還有不少人很難體會,不知道我在說些什麼,我們舉個比喻來說。大家都有作夢的經驗,你今天晚上睡覺作夢的時候,夢醒了,你趕快起來不要躺著,坐起來,想一想剛才夢中那些境界。怎麼個想法?你去想夢中境界哪一樣不是你自己意識變現出來的!現在科學家講,夢是怎麼回事?夢是下意識變現的。不管是下意識、上意識咱們不管,總而言之,那是你自己意識心起作用。這時候問問,夢中境界哪一個不是意識?夢中有自己的身,是自己意識變的;夢中也夢到很多人,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還是意識變現的。夢裡頭有山河大地,有樹木花草;樹木花草,哪一個小草、哪一片葉子不是意識變現的?你要從這上面仔細去思惟、去觀察,你才通達,夢中境界是什麼?意識!離開意識之外,沒有一法可得,這正是大乘經上常說的。

  佛在《楞嚴經》上講「諸法所生,唯心所現」,所以「心外無法,法外無心」,離開自心無有一法可得。我們今天這個世界就是個夢境,佛講得很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永嘉大師講得好,「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所以,問題就在覺悟;覺了,能盡有,迷了,就辦不到了。為什麼?迷,你執著,你執著這個身是自己,身外不是自己。一切眾生都在迷,六道在迷,四聖法界覺悟了,覺悟得不圓滿,覺悟得不透徹,所以他們的境界是相似的真實,不是真正真實;接近真實,相似的真實,天台大師講得好,「相似即佛」。只有真正覺悟了,真正覺悟,就是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有了!真正覺悟,那是證得真實,知道自他不二,知道事實真相裡面沒有自他、沒有內外、沒有大小;換句話說,今天我們所說一切相對的概念統統沒有。凡是有相對的概念,迷,沒覺。

  佛教眾生還是要用相對的概念,那是什麼?叫方便說。這個說法你能接受,你能懂;離開方便,那個說法叫真實說,真實說不是你的境界,你不懂,你不能接受。所以佛菩薩教化眾生,他的手法高明,從方便讓你去悟入真實,方便是手段,不是目的,方便能通達真實。因此,佛所有一切教法都是方便法。《金剛經》上說得很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就是說明佛所說的一切法,不只是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毘盧遮那佛,所有一切諸佛說的法,統統是方便法。方便法不能不要,要,不能執著;要,不能分別,這才妙,這稱之為妙法。所以佛說法,也許大家也聽到了,佛說法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我們學,高明的學法是「聽而無聽,無聽而聽」,這樣才能契入。說、聽彼此都不執著,說是方便說,聽是方便聽,善巧方便就能契入真實。說到這個地方,總而言之,你能放下一切你就能得到一切;你要不肯放下,你就什麼都得不到。不肯放下的,你得到的,現前得到這麼多,永遠就是這麼多,你還會失掉;你真的能放下,你一切統統得到了。

  佛慈悲,佛愛護我們,佛教導我們,通常教的,這是最淺最淺的教我們的方法,教我們捨財。人都貪財,都吝嗇,佛教我們捨財,捨財得財。所以「捨得」兩個字,這是佛學的術語,唯有捨才能得。小捨小得,大捨大得,圓滿的捨就圓滿得。諸佛如來捨盡了,所以他能盡有。等覺菩薩放下了,捨了,但是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就是沒捨,他還沒有放下,他所得到的不圓滿,沒有如來果地上圓滿。原來如來果地連那個一品生相無明也放下了,也捨了,他得的圓滿。捨法得智慧,施無畏者得長壽,得健康長壽。所以菩薩法沒有別的,自始至終,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學什麼?布施而已。我所有的,無論是財、是法、是無畏,這三大類,要有布施的心,有布施的意念,要有布施的行,遇到緣就去做。

  江老師畫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我們齋堂裡面供奉一張特大張的。昨天我們送了一張給移民部長,送了一張給現在參加競選布里斯本市長,另外一張送給蓋瑞,他現在是總理的助理。我們簡單給他解釋,這張畫代表什麼?代表大慈大悲。大慈大悲是真誠的愛心,清淨的愛心,平等的愛心,愛護一切眾生。這個愛如何落實?眼到手到,千手千眼。眼看到了,立刻就要把你的愛心落實,你要去照顧他,要去幫助他。大家了解這個意思都生歡喜心。我們要為眾生服務,要為社會服務,要為人民服務。見到人家有苦有難、有需要的時候,我們盡心盡力幫忙協助,互助合作,那就是圓滿的功德。我有一塊錢做一塊錢的事,我有十塊錢做十塊錢的事,圓滿功德。要眼到手到,一切眾生需要幫助的時候,我有這個能力,不去幫助就錯了,為什麼?那是自己,不是別人。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請接著看下面第七句:

  【或名廣大路。】

  在此地道品裡面,道諦,我們要知道,究竟圓滿第一殊勝的是佛道。什麼是佛道?一般的講法是成佛之道,這個講法沒錯。雖然沒錯,顯得籠統一點,給現代人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在古時候講,沒問題,對現代人講,有問題。對現代人講,要講得白、要講得淺,要講得他很容易明瞭接受,才能夠得到教學的效果,能夠得到真實的利益,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現在要怎麼講法?佛道是覺道,覺悟的一個方法,法門就是方法,覺悟的方法,明白的方法。覺悟、明白是什麼?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說宇宙人生真相還不貼切,說到真正貼切,我自己。我了解我自己,我了解我生活環境,我了解我自己跟生活環境的關係,這就是佛法。

  再說得清楚一點,我與一切人的關係。不僅是我周邊的人,我住在這個城市,我跟這個城市所有人的關係,我跟這個國家地區所有人的關係。我今天生活在這個地球上,我跟地球上所有一切人的關係,我要搞清楚、要搞明瞭我們是什麼關係。我居住在這個環境,這個地方山河大地,這地理環境,這裡頭一切的生物,動物植物,山河大地、花草樹木。我跟這個地方的礦物的關係,今天講地質,佛經上講的世界微塵。再擴大,我跟宇宙的關係,無盡的虛空,空間裡面有無量無邊的星球、星系,我跟它們是什麼關係?這是從一個層面上說。除這一個層面之外,我們知道,還有許許多多不同維次空間。就好像大樓一樣,一層一層的,我們現在只講這一個平面,一層,上面還有很多層,下面還有很多層,在佛法講法界。在我們上面的,有天界、有聲聞、有緣覺、有菩薩、有佛;在我們下面的,有畜生、有餓鬼、有地獄。我跟這些又有什麼關係?統統搞清楚、搞明白,這叫佛道。

  佛是個覺了之道,覺悟、明瞭,一點都不含糊,這是大學問,這是大德大能。你要問,為什麼我們要把這麼繁雜的事情搞清楚、搞明白?搞清楚、搞明白,你才算是個明白人,你就不是個糊塗人,你的生活會過得非常美滿幸福。為什麼?你跟各種關係都搞清楚了,每種關係都會處得很好很好,決定沒有矛盾、決定沒有對立,是融洽的、是互補的,相輔相成,互助合作,你說這個生活多美滿!多麼快樂!離苦得樂。佛法教學教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是把這兩句話簡單介紹出來。你統統搞清楚搞明白,你才覺得這個我要學,這個東西學了很有用處,現在人講現實,沒有比這個更現實的。

  所以,這一條大道是廣大道,暢通遍法界虛空界,暢通一切不同維次的空間,通過去未來,通此界他方。消除你內心裡面的疑惑,消除內心裡面的矛盾衝突,恢復到大自在,恢復到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學佛,為什麼要學《大方廣佛華嚴》!別人要問你的時候,你就能答得出。答覆雖然簡單,但是已經很清楚、很明白了,讓人聽了之後,我相信他會很嚮往、很羨慕。如果生起嚮往羨慕心,我們就歡迎他一起來學習,了解諸法實相。

  通常把諸法實相我們分成、歸納為六大科目。這六大科目裡面,就有一點像哲學裡頭所講的,「性」,性是哲學裡面講的本體;「相」,是哲學裡頭講的現象,本體現象;「事」,事是事相,裡面千變萬化!「理」,變化的道理在哪裡?理要通,你才能知道它變化,你才能夠掌握它的變化,你才能夠隨順它的變化,你不會受它變化的障礙。真的像古德所說的左右逢源無不自在,這是受用。通達「因果」,通達因果你就能夠隨順變化,普賢菩薩十願裡面,「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要不通達因果的道理、因果的真相,這兩句你做不到。

  通達之後能夠應化在十法界,畜生、地獄、餓鬼,你很樂意去,你到那邊去觀光旅遊。這一邊的眾生苦,為什麼?他迷得重,他造的業重,所以受的果報很不好。菩薩到那裡去教化眾生,現同類身,真的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他們真的受苦,菩薩在裡頭受不受苦?菩薩也受,菩薩受不是真受,菩薩怎麼?菩薩是表演,像舞台上唱戲一樣,演得很逼真,這才能感動人,演得不逼真就不能感動人。感動人,幫助他覺悟,幫助他回頭,回頭是岸。幫助他提升,看他的根性,根性利的,提升的幅度大;根性劣的,提升的幅度少,幅度小。

  菩薩幫助一切眾生,永遠沒有休息,不疲不厭。我們有疲有厭,是什麼原因?我們對真相了解得不夠徹底,一知半解,因此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放下,所以還有疲厭;真放下了就沒有。不但這個東西沒有了,生死也沒有了,知道一切法的真實相是不生不滅。我們這個身體,身體不是有生死嗎?動物不是有生死嗎?沒有!生死是個什麼事情?生死是自然現象,緣聚緣散。緣具足的時候,他就變成一個形相。緣聚不生,緣散不滅。像我們這本書,這本書緣聚成了一本書,什麼是它的緣?這裡頭一張一張的紙;這麼多張的紙,把它聚集在一起,釘起來,這叫一本書。你想想看,它有沒有生?緣散的時候我們把它拆掉,一張一張紙拿開,它有沒有滅?紙沒有滅。把它變成一本書,紙沒有生,紙是聚集在一起;把它分散,拆開來之後,紙沒有滅,書就沒有了。你去想這個事情,你從這個淺顯的例子,你常常觀察,你常常想,然後你就曉得,宇宙之間所有一切現相都是緣聚緣散,沒有生滅。所以科學家講物質不滅。

  物質從哪裡來的?物質是能量變現的,能量在某種條件之下變成物質;物質在某種條件之下,它又恢復成能量,這個現在科學證實了。所以,有些科學家說,這個宇宙之間沒有物質的存在,只有能量。能量既然變成物質,物質就是能量,科學家講的能量,是我們佛家講的法性;科學家講的物質,是我們佛法裡頭講的法相,它是一不是二。所以,再小的物質它都具足性德、性能。性德、性能是無形的,它不是物質,遍虛空法界,遍一切時、遍一切處。為什麼?它能現能變。沒有它,哪來的物質?所現、所變都沒有,包括虛空。虛空也是法性變現的,所以虛空也不真實。現在科學家證實了,在某種條件之下,空間等於零,時間也等於零。在佛法真的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已經就說明這個道理。所以法相宗的經典,把時間、空間列入「不相應行法」,不相應行法就是抽象概念,不是事實,是我們自己產生的錯覺,錯覺裡面變現出來的東西;你不能說它沒有,你也不能說它有。唯識裡面講三種性質,這是屬於遍計所執性,決定不是真實。

  所以,你要懂得緣聚緣散你才真正看到事實真相;見到事實真相之後,你真的覺悟了,真的自在了。不但生死沒有了,有情眾生的生死沒有了,生老病死都沒有了,這叫了生死。植物,一切植物有沒有生住異滅?沒有了。星球、世界有沒有成住壞空?沒有,「覺後空空無大千」,永嘉大師這句話你就懂得了。他講的這兩句話,「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中峰禪師編《三時繫念》,開示裡頭引用這兩句,你就真懂得。你搞清楚、搞明白才能證法身,才能超越。超越什麼?超越妄想、超越分別、超越執著。在現相裡面,超越十法界了。這是佛菩薩對我們的慈悲,對我們的真實教誨,讓我們永遠在苦難裡面解脫出來。

  苦難是假的,不是真的!迷了才有,就像作夢一樣,夢裡頭做惡夢,不知道自己是在作夢。如果自己知道是作夢,夢中就沒有苦了,悟了就沒有苦。悟了,夢中夢到一頭老虎要吃你,你一定會很慷慨行菩薩道,捨身餵虎,你肯餵老虎,為什麼?你知道不是真的。夢中為什麼驚嚇、驚醒?是你把它當真,你以為是真的,不知道所有現相都是幻相。我們要問,一真法界,極樂世界、華藏世界那個相是不是也是幻相?給你講,也是幻相。為什麼那個地方稱為一真?那個地方的人覺悟,不迷了。就像在作夢的時候,那個夢境裡面的人統統覺悟了,知道自己在作夢,所以稱它作一真。十法界裡面的眾生作夢,不知道自己在作夢,以為是真實,所以在這裡頭有苦樂憂喜捨的受。夢裡頭好境界,快樂;夢裡頭惡境界,恐怖!他有,他有這個受。一真法界裡頭沒這個受,知道什麼?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苦樂憂喜捨都沒有,這叫真樂。為什麼?苦樂憂喜捨是對立的,覺悟之後,內心裡頭沒有對立,沒有對立的觀念,沒有對立的思想;永遠是和睦的,永遠是清淨平等的,理事都如是。這是修學大乘法不能不知道的。

  我們從什麼方法能夠契入這個境界?大乘法裡面方法很多,這一品經就是說法。諸佛如來教化眾生,我們現在曉得,不是教化這個地球,教化遍法界虛空界無量無邊星球裡面的眾生,所以方法就多了,太多太多了。「四諦品」裡是略舉名稱,無論哪個方法都是『廣大路』,無論哪個方法都是「能盡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至於我們能從哪個方法入門?隨順自己的根性。我們今天所採取的方法是持名念佛,我們依據的教誨是《佛說大乘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我們就是依這兩部經,持名念佛,我們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就是「能盡有」,就是「廣大路」,就是「能調伏」。這裡所有的名稱統統相應,統統符合,這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就是「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我們是什麼樣的根性,依哪一個法門,一生當中能成就。能有把握嗎?有。你為什麼覺得有把握?我們在這幾十年學習當中,境界年年向上提升,這就是給我們帶來的信心。想到學佛之後,跟沒有學佛之前,不一樣;沒有學佛之前,真的是迷惑顛倒,起心動念,所有一切行為真的是造業,輪迴心造輪迴業。這麼長的時間受佛法薰陶,思想變了,觀念變了,言語、行為變了,真的變了。變的就像現在我常常講的,能包容,而且是自自然然的包容,沒有一絲毫勉強;能尊重,也沒有勉強,對一切人尊重、對一切物尊重,自自然然的。從這個地方自己知道自己有把握,自己有信心!能與一切眾生和睦相處,平等對待,能敬愛一切眾生,能關懷一切眾生,能照顧一切眾生,能與一切眾生互助合作,跟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是一體。我說一家人,一家人還有隔膜,給你講到真實之處,是一體。講一體,一般人不容易接受,很難懂,所以,不得已說「我們都是一家人」,大家比較好懂。

  佛在一切經上所說的字字句句,我跟大家講,真實法。《大方廣佛華嚴經》給你講的是究竟圓滿法,《地藏菩薩本願經》給你所講的是究竟真實的世間法。那是什麼?你沒有捨輪迴心,你輪迴心沒有捨,也就是說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放下,那怎麼樣?在境界裡頭唯識所變。善因變善果,惡因就變惡報,這一定要懂,不能疏忽。最重要的一句話,佛教我們「愛惜常住物」,為什麼?這個因果最可怕!常住物是十方善信供養的,這一點你要知道。不是像國家,國家的財富是稅收,這裡頭有勉強,你一定要納稅,那個因果就非常重,是人民納稅的。但是佛門裡面的財源不是納稅,是人家的恭敬心、希求修福的心來奉獻的,所以祖師大德才給我們講「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你不要以為得來很容易,用起來很自在,你不知道裡頭因果可怕。

  所以古人講「地獄門前僧道多」,這個話是實話,不是假話。誰墮地獄?出家人墮地獄。為什麼墮地獄?就是濫用常住物,這一條罪名你就進了地獄,其他的不要說了。這樁事情,實在講,有意無意幾乎天天都在犯。犯了,到地獄去消這個罪業。所以我以前常常跟諸位說,常住電話,這是最常用的,有時候確實需要用,能不能用?能用,長話短說,這就是愛護常住。重要的事情,我也常常勸導大家用傳真,不要用電話,因為傳真最節省,而且又清楚,說話說了就忘掉了。傳真,這一張紙可以寫好幾百個字,寫好多樁事情,頂多一分鐘的時間就過去了。我沒有去計算傳一張紙要多少時間,我知道很短,三分鐘可以傳三頁,大概可以傳兩千多字,又不會忘掉,所以這個方法比什麼都好。我們要有這個心,你自然就會做得很圓滿。

  不可以浪費常住物,不可以浪費常住的金錢,要用得很恰當,要用得很如法。制定法規來規範,已經不是好方法了。我聽說我們現在常住有公家車子,大家出去用車子,就常常出去。因為是公家的車子,沒有愛護的心,走的時候超速,超速罰款,罰款反正罰公家的,不是罰你的,罰再多也沒關係。我聽說有一輛車已經罰了好多次,它每一次大概罰的金額給你加高。誰幹的?幹的人要負因果責任。所以我說,常住不怕你罰,不怕罰,我們照繳。但是問題在哪裡?你將來要受果報,我們憂的是這一點。我們看到你造這個因,曉得你將來有什麼果報,所以替你悲憫。佛菩薩慷慨大方,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但是佛菩薩看到果報,你自己不曉得。

  天天勸你讀經,勸你學習,就是叫你了解宇宙之間的性相、理事、因果。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悖因果,雖然不能夠了生死、出三界,你不墮三惡道,你來生果報一定比這一生殊勝,這就是學習的小成就。還造這些罪業,你說念佛了生死,往生極樂世界,跟諸位說,沒有分。為什麼?經上講得很清楚,西方極樂世界皆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你不是善人,你更不是上善!所以我在講經,把這個上善,我已經說到很低的標準,上品十善,這個標準不高,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上品十善生天道,念佛求生淨土是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等於天道。我們不修上品十善,就不是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人」。經上雖然講五逆十惡臨終十念、一念懺悔往生,他那時候的心境都是上善,如果不是上善就去不了。但是在臨終懺悔達到上善的水平,不容易,真的是千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個人。因此,上善要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去培養,我的念上善,我的心上善,我的言行要達到上善,這樣子求生淨土才有把握!

  所以比照比照,西方極樂世界需要哪些條件,看看我是不是統統具足?所以經不可不讀。說老實話,經不能不講、不能不討論,在現前這個時代。古時候人心地淳厚善良,這就是根性比我們現代人好,他經聽得少,沒有關係,他能夠聽個幾句,他真的能落實、能做到,他能成就。我們現在生在這個社會,自己的小環境,從小沒有看到好榜樣,沒有人教,這正是《無量壽經》所說的「先人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這我們小環境不好;大環境,現在這動亂的世間,六根所接觸的都是不善的現象。我們長時期在這個環境裡薰染,自自然然就變成不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我們受大環境的薰習,不能成就。念佛也只是阿賴耶裡頭種善根而已,李老師常講的,現在這個社會,一萬個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兩三個。

  古來大德,隋唐時代,學這個法門,萬修萬人去,什麼原因?環境好,如理如法,個個能成就。現在雖然遇到這個法門,我們天天讀經,不如理、不如法。什麼叫不如理、不如法?你就想一想,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經上講的相不相應?天天讀經,天天聽經,但是自己思想、見解,所作所為,跟經上完全相違背。《無量壽經》一開頭教給我們「善護三業」,我們有沒有做到?善護三業就是修上品十善;「善護口業,不譏他過」,我們的習氣毛病,不知不覺喜歡批評人,不知道別人是怎麼感受,所謂是「言者無意,聽者有心」,你就麻煩了。又何況說話的語氣不一樣!所以,言語是大學問,不會說話的人,言語得罪人,跟人結了怨仇,自己還不知道原因在哪裡,為什麼別人跟我不能相處?為什麼別人討厭我?什麼原因?絕大多數是平常自己的言語態度。自己真的是無意,別人聽了有心:你瞧不起我,你在挖苦我!

  所以確確實實過失不在對方、不在外面,在自己。對方即使是惡人、不善人,如果我們自己真的是純淨純善,必定能感化他。我們不能感化他,我們自己不善!不善如何能感化不善?如果我們修上善,決定能感化不善。所以,人不能不謙虛,不能不和敬,佛教我們「六和敬」,和要落實在尊敬,尊敬就決定不能夠怠慢。現在麻煩在哪裡?我們對佛菩薩都不敬,對人更談不上了。所以要從「敬佛」下手,做功夫。殿堂裡面供奉著佛像,不論是彩畫、泥塑、木雕,只要有佛像、菩薩像在那裡,就如同真的佛菩薩在那邊,我們跟佛菩薩坐在一起不能隨便。

  這個道理不難懂,如果我們在大庭廣眾之下,在這裡面有國家元首在,我們的衣著、言談舉止自自然然就肅敬,對他恭敬,不敢輕慢,不敢隨便,這一點我見過。所以,我在講經的時候也常常談到,我很感慨,我們對佛菩薩的恭敬心不如對國家的領導人。就是對國家領導人這一分恭敬心對待佛菩薩,我們的學佛就有成就了,這正是印光大師常講的,一分誠敬一分成就,十分誠敬你就得十分利益。我們今天的問題是沒有誠敬心,對佛菩薩都沒有誠敬心,何況對人?那還有什麼成就?《華嚴經》上講「禮敬諸佛」,那個諸佛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是未來佛,我們對待一切眾生沒有尊敬心,所以念佛不能往生。念佛往生的人,對待一切人都要看作是佛菩薩,過去父母,未來諸佛,你才會相應。一切法從誠敬當中求!現在時間到了。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5 17:54:34)

 
amtb
  • 本文由 amtb 发表于 2017年5月25日17:54:3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822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