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136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mtb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一三六卷)  2003/11/10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1136

  諸位同學,請看「四聖諦品」,鄰次十界,第六段東南方,苦滅道聖諦第二句看起:

  【或名一切印。】

  清涼大師這一句有註解,說「道名一切印,無不審決故,印義後說」,這裡最重要的一句說「無不審決故」,這就是『一切印』的意思。「一切」是講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樣不包括在其中。這是道,修道,出世間因的名稱。對於經教稍微熟悉一點的同學,看到這個名詞,一定就能夠體會到,所有一切大乘經「一法印」印定。這個「一切印」就是一法印,這個法印是什麼?「實相」,唯一實相,大乘講的。一切小乘經有「三法印」,「無常、無我、涅槃」,這是小乘經的三法印。

  清涼大師註解註得好,雖然只有一句話,「無不審決」,「審」是我們今天講的審查,「決」是決定。審查是慧,決定是智,經過審查之後決定沒有錯誤。所有一切大乘經一定跟實相相應,「般若經」上講的諸法實相,要跟實相相應。如果與實相相違背,這個決定不是佛說,如果是佛說決定相應。而且佛佛道同,無論是今佛、古佛,乃至於未來佛,他們所說一切法決定是相應的。這就是什麼?他講的是諸法實相,我們講宇宙萬有的真相。你看這一法印印定了。

  在小乘裡面,小乘一切經決定是講無常,諸法無常、無我、涅槃,與這三個意思相應,這個經決定是佛說的;不是佛說,也是佛說的。佛法無論大小乘,說老實話,非常符合於今天所講的民主自由開放。所以,經有五種人說,有佛自己說的,有菩薩說的,有仙人說的,還有化人說的,不一定都是佛說的。但是無論是誰說的,一定跟佛講的宗趣相同,那就是法印。佛講一切法無常、無我、涅槃,他也是講的無常、無我、涅槃,那就跟佛講的沒有兩樣!所以佛統統承認。你說這多開明,一絲毫執著沒有。大乘教裡面,你講的是宇宙萬有的真相,佛說的也是宇宙萬有的真相,不是佛說的也等於佛說的,跟佛說的沒有兩樣。符合這個法印就能稱之為經,佛經。

  這是一般宗門教下裡面常講的一法印跟三法印,除這個之外,佛門裡面的法印真的是很多。於是我們就能夠體會到法印的意義,無非說的是總的原則、總的綱領、總的方向、總的目標,說這些都可以稱之為法印。所以法印此地稱為「一切」,這個「一切」是雙關語。一個原理原則裡面一定是包括一切的原理原則,正是《華嚴》裡面所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我們要明瞭這裡面甚深的含義。

  早年我在台北「大專佛學講座」,那時候是道安老法師主持的,借用中國佛教會的大堂,在那邊上課。參加的同學,最盛的時候,有七、八百人。老和尚請我擔任總主講,這個事情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我在那邊講《太上感應篇》、講《了凡四訓》。有一天我在佛教會遇到一個法師,這個法師在台灣也還小有名望,看到我的時候指著我:淨空法師,你在大專佛學講座裡頭,你不講佛經,你講外道的東西,你錯了!我聽了之後感到很茫然,我沒有講外道的東西。他說:這個《太上感應篇》、《了凡四訓》,不是外道是什麼?原來是這麼一樁事情。我就跟他講,我說:這兩種東西雖然不是佛經,但是是佛法法印所印定!。他就問:什麼法印?我說:佛法裡頭常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我說:這首偈算不算是法印?他聽了沒有話說,掉頭就走了。

  這是法印,你看後頭講的「是諸佛教」,諸佛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三世諸佛教化眾生總的綱領、原則。《了凡四訓》、《感應篇》是不是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沒錯,是!那就跟諸佛所講的沒有兩樣。雖然是了凡先生敘說的,《太上感應篇》是道教教化眾生的,一開頭「太上曰」,道教裡頭說他是老子,這個我們不需要用心去考證、去研究,沒有這個必要,要看他的內容。他教導我們的,我們學習真正得利益,那就行了。又何況這是印光大師提倡的,我們是奉祖師的教誨,我們自己不敢做主張。印光大師一生極力提倡,要錯,那是他的錯,我們沒有錯,這就叫「一切印」。

  所以,「一切印」裡面的意思很廣很廣,「印」是比喻。在中國、在古印度,政府重視印信。所以中國簽名還是其次,最重要就要蓋印,蓋印才算數。沒有印信,人家不承認你是正式的文件。佛法就取這個比喻,與法印不相應,不承認你是正式的經典,偽經,所以一定要跟法印相應。佛法的法印是無形的,不是真的有個印蓋上去,不是的。就是說這裡面所說的義趣跟佛的宗旨相應,沒有抵觸、沒有違背,是這麼個意思。

  印光大師一生教化眾生,他自行化他十六個字,我稱這十六個字是印光大師的法印。這十六個字,一般修淨土同修的都很熟悉,我確實是給它刻了一顆印。他的十六個字是「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我們仔細去觀察印光大師一生,他的為人,他的行業,這十六個字就是他的說明,這十六個字就是印光法師。他老人家修,修這十六個字;他老人家教,教這十六個字。一生講得再多,絕對不離開這十六個字,那是印祖的「傳心法印」。我是請加拿大溫哥華一位金石家,在金石界裡頭是很有名的人,陳風子,他今年九十多歲,好像應該有九十二歲了!今年九十二歲。早年我有一段時間,每年都會到溫哥華去住一個月,在那邊講經弘法,跟陳先生認識。他印章刻的好,所以我請他刻了一顆印光大師傳法心印。我也把我自己這五十年學佛的心得,總結了二十個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有人問我:淨空法師,你學的是什麼?我這一生學的就這二十個字,這是我學佛五十多年,總結佛法修學、教化的總綱領。

  所以,古今中外,許許多多的大德都有他自己教、學的一個總原則,這個總的原則能通一切法,能攝一切法印,與一切法印不衝突。大乘實相,與實相不衝突;小乘,與小乘所講的無常、無我、涅槃不衝突;與經教裡頭所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不衝突。所以諸位想想,你就能夠懂得「一切印」這個印的意思。「印」可以說就是總的綱領、原則,它與一切綱領、原則都能夠相容,相即相容,而沒有衝突。為什麼不用一個說法?那是因為每個時代、每個地區,一切眾生的根性不相同。印祖在中國這個地區,佛法跟中國固有文化已經融成一片了,水乳交融,已經不能分割了,所以用「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印祖這八個字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完全相應。

  敦倫,「敦」是誠誠懇懇、恭恭敬敬,「倫」就是五倫,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我常說這是道!倫是道,五倫;敦是德。彼此在一塊相處,個個都是誠誠懇懇、恭恭敬敬,我們今天講的和睦相處,平等對待。這個話現在人聽容易懂,如果我們講「敦倫盡分,閑邪存誠」,沒人懂。我初出家不久,老和尚好像要我寫一篇東西,我就寫了這麼幾個字,文章裡頭寫了「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老法師把我找去:這什麼意思?我跟他說明。「這人家聽不懂,改掉!改掉!」真的,這八個字的意思非常非常好,但是現在人看不懂。什麼叫閑邪?存誠還能夠體會到一點,閑邪就不懂了,敦倫就不懂了。所以我們現在把它換句話說,「和睦相處,平等對待」,這個大家好懂。

  要講意思,意思是一樣的,但是敦倫盡分講得比和睦相處要深,義理豐富;它可以包括平等對待、和睦相處,而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還沒有辦法完全包括敦倫盡分。敦睦倫常,那是和睦;盡分是各人盡各人的本分,即是所謂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不為自己!捨己為人,犧牲奉獻,一切為社會,一切為眾生,這個含義多深!這是盡分的意思。閑邪非常非常重要,邪是什麼?邪知邪見,邪說邪行。凡是與正理、與倫常相違背的這種想法、看法、說法、做法,有錯誤。這些錯誤,實在講,有些人看不出來,也想不到。但是過一段時期之後,病就發作了。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頭,多次的講到順治皇帝,把出家度牒的制度廢除,這是很大的過失!順治也是個不錯的皇帝,聽說他後來也出家了,是不是因為他自己想出家,把度牒制度廢除?印祖說,在當時廢除這個制度,對當時人來講是有好處,但是對後世,毛病就太多了。

  度牒的制度,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國家考試的制度。從前人要發心出家,要通過國家的考試,考試不及格,你不能出家。在世法裡面,要考經史,儒家的經論,中國人重視歷史的經驗,歷史的教訓,所以列入考試科目。這種考試等同舉人、進士,也就是說你想出家,你必須具備這樣高的文化水平,還要考試佛教的經典,得通過嚴格的考試。主持這個考試是皇帝!這是國家的特種考試,不是普通的考試,皇帝很重視。為什麼?出家人在社會上是老師的身分,人家看到你合掌稱你法師。你代表釋迦牟尼佛住世教化眾生,你要有德行,要有學問。你沒有德行,沒有學問,拿什麼教人?所以國家有很嚴格的考試,考試及格了,皇帝發給你證書,這個證書叫度牒。

  你拿到度牒,你到哪裡出家,皇帝不管你。你看看哪個法師跟你有緣,哪個道場跟你有緣,你到那個地方去出家。你想出家,師父一定先看你有沒有度牒,你要沒有度牒,收你出家就犯法,一定有度牒,你已經考試及格。所以,出家人在社會上地位很高,皇上尊重!皇上尊重,下面文武百官哪個不尊重?所以出家人在社會上有崇高的地位。出家人講話,連文武百官都要聽,不能不聽。

  可是這個制度廢除之後,什麼人都可以出家,無條件的,於是沒有念過書的人也能出家。甚至於犯了罪的人,他也能出家,出家之後,就不追究他刑事責任。為什麼?這個人改邪歸正了。於是出家人的教育程度、文化水平一落千丈!造成一個社會不良的現象,大家瞧不起出家人。他為什麼出家?他在社會上走投無路,出家了,一絲毫尊重的心都沒有了。導致社會許許多多無知的人,看到出家人所作所為(當然有些不如法的事情),毀謗佛法,毀謗三寶,有意無意造許多罪業!這就是這個制度廢除兩、三百年之後,反效果出現了。在當時是好事情,順治皇帝廢除這個制度也是好心,出家是個好事情,為什麼要這麼嚴格的限制?但是沒有想到後果,將來對社會、對佛教的本身有些什麼影響,這個沒有想到。所以,印祖在《文鈔》裡頭常常提到這個事情,無限的感嘆。感嘆又有什麼用?要想方法補救。

  我在八0年代的後期,好像是八七年、八八年的樣子,我記不清楚了,我第一次到北京訪問,目的是訪問黃念祖老居士。在北京住了幾天,有緣去拜訪趙樸初會長,他是中國佛協的會長。雖然是初次見面,這一談到是同鄉,所以就非常歡喜,我們談了四個多小時。我也把這個事情向他老人家提出,就是用什麼方法把出家人的素質提升。早年我在天主教研究所裡面教過書,天主教的出家制度比我們好。在天主教裡面出家,他們也是不結婚的,當一名神父,他們的教育水準最低是高中畢業,他有這個水平在。讀神學院三年,等於大學畢業,它還有研究所。研究所裡面的學生,我那時候去教的學生只有十二個人。他們的學校設立在輔仁大學後面,多瑪斯修道院,是台灣最主要的、最大的一個修道院,只有十二個學生。這十二個學生選擇很嚴,他選擇是普通大學畢業,神學院畢業,還要從事神職三年以上,選拔出來的,當然值得人尊敬。

  所以,當時我就想到,佛教出家人的資歷,應當是讓他先讀佛學院。佛學院畢業出來之後,才有資格出家,這樣就把出家人素質提升。念佛學院,佛學院的水平也要相當於一般大學,就是考佛學院條件是高中畢業,念三年或者到四年,你的學歷是相等於大學畢業。佛學院畢業之後,佛學院裡頭有研究所,研究所就相當於一般學校裡面的碩士、博士,水平就提升了。我給樸老談的時候,樸老也很贊成。我還跟他講,現在世界不太平,如果要真正想做到種族與種族之間、宗教與宗教之間,不再有衝突、不再有對立,亙相尊敬,亙助合作,最好的方法是國家辦一個宗教大學,每個教設一個學院。所有宗教裡面這些神職人員,將來都是一個學校畢業的,都是同學,只是院系不相同而已,這樣可以造成宗教與宗教之間的大團結。

  樸老對於我這個想法,他很讚歎,很可惜就是他年歲太大了,那時候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在當時社會狀況,客觀條件不成熟,是個好的構想。這個想法我也想了不少年,我相信只要我們常常想,不要放棄這個想法,一定會有一天實現。真正有賢明的國家領導人,他要真正想到世界和平,永久和平,和睦相處,這不失是一種好方法。

  今年四、五月之間,學校通知我,要我代表學校參加聯合國在日本舉行的和平會議。原本是六月,因為SARS延後了,延到翌月。在會議當中,他給我三十分鐘要我提出講話,我的講話裡面,我也就把這個想法提出來,希望聯合國來辦一個全球性的宗教大學,這個好!聯合國來辦。每個宗教一個學院,一個大學,真的我們祈求世界和平,將來無論是哪個宗教,我們都是同學。信仰宗教不一樣,就好像我們學習的院系不相同,我們都是一家人。有意見、有矛盾、有衝突,可以坐下來談,必定能夠化解。聯合國要致力於世界和平,落實世界和平,這也是個好方法。

  人與人之間會有對立、會有矛盾、會有衝突,你要細細去追究原因。第一個因素就是缺乏互信,缺乏互信的原因就是缺乏往來。中國古人常講的「政通人和」,「政」我們曉得,政是辦大眾的事情,我們今天講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那就是政。辦大眾的事情,這裡頭最重要的就是要溝通,溝通人才能和。所以人與人之間要密切往來,不能不往來。常常往來,彼此都了解,問題就沒有了;不常往來,問題就來了,我猜你,你猜我,愈猜愈訛。又何況還有人有意無意在造謠言,中國古人講「謠言止於智者」,但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多。沒有智慧的人相信謠言,於是乎就造成對立、造成矛盾、造成衝突,這樣製造社會動亂不安,我們要知道這個原因之所在。所以,要密切交往,要密切往來,要常常溝通,大家能了解,什麼樣的疑慮、隔膜統統都化解了。

  遇到別人造謠生事的時候,到我這個地方來,我能跟他解釋,造謠這個人,你對他認識多深?你對他了解多少?確實有些人認識是真的有相當認識,為什麼還造謠?為了自利,自私自利,想辦法要把他排除,就是說他自己有不善的動機。有智慧的人一聽,他就明瞭,他就能判斷;沒有智慧的人相信謠言,相信謠言的人沒有不吃虧的。也許表面上吃虧你還不能發現,往後吃虧就大了。但是現在人懵懵懂懂,他不相信,我講往後吃虧是三世因果報應。中國古人常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千古真實教誨,這都能稱之為一法印。中國人講的五倫五常,就是中國古聖先賢的一切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都是一切印。這個指導的原則,超時間、超空間,超過國家界線、超過種族界線、超過宗教界線,無論用在哪個地方都準確,都不能變更,這就是一切印。所以,人不能不讀聖賢書,不讀聖賢書,你不會開智慧。

  中國古大德有兩句話也是一切印,「不學則不智,不教則不仁」。仁是什麼?仁就是今天講愛人,仁慈博愛。你要不肯教化眾生,你就沒有仁慈博愛;你要不學,你就沒有智慧。所以孔老夫子給我們做的示範,一生天天在學,諸佛菩薩給我們做榜樣,成了佛之後,還天天在學。我們以前不懂,菩薩在學,是要成佛!成佛之後,畢業了,為什麼天天還要在學?原來他那個學是教化眾生的,以身作則,為大家示範,看看佛是怎樣學習的,我們要向他學習。釋迦牟尼佛過去在我們這個世間,講經說法三百餘會,四十九年。你看他的生活,看他的學習,看他熱心教人,處事待人接物,統統是學、是教,我們要在這個地方學習,要向他看齊,這叫做學佛。把所學習的落實在自己日常生活當中,過佛菩薩的生活;落實在工作,所有一切工作為眾生,不為自己。為眾生是真正為自己,因為自己是眾生,沒有一點私心,沒有一絲毫欲望,所以能成就一切功德,一切智慧。希望我們能夠體會到「一切印」的真實義,那就是自行化他總的綱領、原則、方向、目標。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請接著看苦滅道聖諦的第三句:

  【或名三昧藏。】

  這個道諦的名稱含義非常之深,也是遍一切法。這個原則我們一定要知道,每一個名相都遍世出世間一切法,確確實實是《華嚴經》上常說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個一不是獨一、不是定一,而是任一。任何一法都能夠含攝一切法,任何一個名相都能夠包括一切名相,所以每個名相意思都是深廣沒有止盡。我們能夠體會多少,就是自己修學的功夫,愈是能契入,意思就愈深愈廣。諸佛如來說一個名相、說一句,無量劫都說不完,現在我們對這個說法我們相信了。為什麼?一即一切,你怎麼能說得完!

  『三昧藏』說的是什麼?「三昧」這是佛學專有的名詞,梵語音譯過來的,意思是正受。梵語「三」翻作正,「昧」翻作受,正常的享受,揀別苦樂憂喜捨,這是佛經上講的五種受。我們有苦受、有樂受、有憂受、有喜受、有捨受,這五種受是六道裡面的,六道眾生有這五種受。特別顯著的是欲界,欲界非常明顯,愈往上面去,像色界、無色界,慢慢就淡薄了。這五種受不正常,不是正受。由此可知,正受裡頭沒有這五種受,那就是正受。身沒有苦樂,心沒有憂喜,這才叫正受。「藏」,含藏的意思。所以,三昧也就是禪定,也翻作禪定。功夫淺深差別等等,也是說之不盡。佛為我們講經說法,教導我們,都是從一些綱領、原則上講。譬如經論上常常對我們講的四禪八定,四禪八定是正受,不是純正,只是把苦樂憂喜捨伏住,沒斷;我們講伏煩惱,沒斷。他的定境現前,也就是清淨心現前。定,要甚深的禪定才能把苦樂憂喜捨斷掉,苦樂憂喜捨是煩惱;或者把它轉變,轉變成智慧,煩惱即菩提。轉煩惱成智慧,煩惱沒有了,智慧現前了,那是三昧藏。

  我們看《六祖壇經》,這是禪宗第六代祖師惠能大師說的。惠能大師不認識字,他平常給大眾的一些講話,我們講開示,弟子們把它記錄下來,實際上《壇經》就是惠能大師的語錄,惠能大師的開示。中國人對他特別尊重,你看看歷代祖師都稱語錄、法語,唯獨對惠能大師的法語、語錄稱之為經,對他特別尊重。他的開示,實在講,等同於佛菩薩所說的經典,確實前面講一切印可以印定。《壇經》裡面第一句話,開宗明義,就是把他自己自行化他的總綱領拈出來。所以禪宗,諸位要曉得,它修的不是禪定,它修什麼?它叫大眾「總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智慧。它重不重視禪?重視,禪是手段,不是目的,這個你一定要曉得。通過學習禪定這個手段,達到般若智慧的目的。所以禪宗的修學,諸位要曉得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千萬不要誤會禪宗是修禪定,錯了,它是修六度裡面最後的般若度,這是真實智慧。

  般若給我們講諸法實相,實相有體、有相、有用,「三昧藏」是講實相之體,體是靜的。六祖在《壇經》裡面給我們解釋禪定,禪,是外不著相;定,是內不動心,是活的,不是死的。在哪裡學?在日常生活當中學,穿衣吃飯都是禪定,穿衣吃飯都是般若。問題就是你會不會!所以,宗門常常測驗學生,老和尚對初學的學生來考試、來測驗,「你會麼!」你會不會!你所學的禪定,你所學的般若智慧,你會不會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穿衣吃飯、灑掃應對,日常生活從早到晚點點滴滴,是不是禪?是不是般若?如果是的,你肯定是法喜充滿。所以大乘教活活潑潑,非常可愛,它不起副作用。什麼叫副作用?煩惱!大乘佛法裡頭決定不生煩惱,不生知見。換句話說,禪定般若落實在生活當中,決定不起妄想分別執著;如果裡頭起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禪定般若就失掉了。

  不起妄想分別執著,這是三昧藏。真正曉得諸法實相的體、相、用,你真正得到諸法實相的體、相、用,得自在了。體是法性,真有,不是沒有,但是它不是物質,它沒有形相,它也沒有色相。換句話說,六根都緣不到,眼看不到它,耳也聽不到,鼻也嗅不到,身體也接觸不到,甚至於說你想也想不到,想是意,意緣不到。所以,佛給我們講,不可思議。你不能去想,你不能去受,它在,在哪裡?一切時、一切處、一切萬物,無所不在。

  能現的,法性;能生的,真心,法性跟真心是一樁事情。所現的這些相,這個相分,宇宙之間無量無邊森羅萬象,這是心現的。可是這些相千變萬化,這又是一回什麼事?識變的。什麼叫識變?識變你不好懂,換句話你就懂,都是佛說,「從心想生」,這個好懂。心想就是識變,我們心怎麼想,外面境界現相它就怎麼變,境界相是隨著眾生心想生。今天我們這個社會大眾,他不想善,他天天想惡,他所想的是自私自利,他所想的是損人利己,他所想的是貪瞋痴慢,這個境界就變了,你想什麼就變什麼。為什麼不想佛?想佛,所有境界就變成佛境界了。真的,一切有情眾生都變成佛菩薩,山河大地都變成眾寶莊嚴,這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就是華藏世界,從心想生!你今天見不到華藏,入不了極樂,是因為你沒有想它。《楞嚴經》上大勢至菩薩講的多好,「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憶就是想,念也是想。大道理,你看多簡單,一點也不複雜。你為什麼不想?

  所以,不但佛法修行重視觀想,你再仔細看看其他宗教經典裡面修行的方法,也重視觀想。重視觀想就是重視唯識所變,我們要變個什麼樣的境界?當然所變的境界與性體愈接近愈好,愈相似愈好。十法界裡頭,佛法界就是性體,性相圓融,性相不二了。貼近,還不能夠到水乳交融,靠的很近,可以說契入了,但是還沒有相容。像兩條河流,一個河流水是清的,一個河流水是濁的,到交會點,兩個河流融入。剛剛交會,清水裡面有濁流,濁水裡面有清流,你還能看得清楚,剛剛交會,菩薩法;到下游已經看不見了,完全交融了,那是佛法。我們把清流比喻作法性,濁流比作妄想,識變了,它們兩個距離愈遠,變化就愈大;他們兩個距離愈近,變化就愈小。所以,六道三途變化大,四聖、一真法界變化很小。

  諸位從這個比喻去體會,但是要記住,比喻總是比喻,沒有辦法比喻得恰到好處,那個太難了,聰明人從比喻裡面悟入真實。所以我們要曉得,一切諸法,我們現在講的精神的、物質的,都離不開法性、法相。給你講真話,性相不二。今天性相為什麼合不起來?不是合不起來,是你妄想執著,合不起來,你有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是假的,不是真的,法性裡頭沒有。這個東西是無中生有,雖然有這個現象,妄想分別執著有這個現象,有這個意識,但是「當體皆空,了不可得」,它是有為法。《金剛經》上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是真實的,實實在在給你講,它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可是今天你產生了嚴重的誤會,你以為能得到,你以為它真實,你以為它真有,這個錯誤太錯了,大錯特錯。由於這個錯誤的認識,惹來了麻煩,什麼麻煩?起惑、造業,感得六道三途的果報,就這麼回事情。在佛菩薩境界裡面,這些東西是夢幻泡影,這些東西當體皆空,了不可得。所以,諸佛菩薩應化在三途六道,他大自在,他沒有障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那是什麼?他住三昧藏。他知道這一切現相,萬事萬法,理體空寂,所以他沒有執著。他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對於一切法,包括對自己身體,身體也是法相,他就有法性的受用,得法性的受用,得法性的受用是智照。《心經》上講「照見五蘊皆空」,這是得法性的受用,同時又得法相的受用。法相是事相,事相可以欣賞、可以受用,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受用的時候,決定沒有分別執著;受用之中,決定不生貪瞋痴慢,決定不起七情五欲。所以,他的受用只有正面,沒有負面,只有享受,沒有什麼付出代價,這跟三途六道迷惑顛倒眾生大不相同。

  三途六道裡頭迷惑顛倒的眾生,他享受名聞利養、享受五欲六塵,在這裡面生七情五欲,他付出的代價太大太大!你要問付出什麼代價?迷了自性,失去了性德。給你再說的具體一點,理事有礙,事事有礙,這是你付出的代價。這個代價是起惑造業,感得三途六道的苦報,這是祖師大德常常講的長劫輪迴。要是看清楚、看明白了,你所得到的享受太少,你付出的代價太多了,不成比例,這就是諺語常講的「得不償失」。怎麼能跟佛菩薩比?佛是覺悟的人,人家一切享受變成正常的,三昧是正受。正受是裡面不但沒有付出慘痛代價,而且是增長戒定慧三學,他盡情受用法相,增長自己的德行,增長自己的智慧。這就是《華嚴經》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所示現的,不但沒有絲毫負面影響,他成就無上道。再跟你說,快速成就無上道。善財是一生圓滿無上菩提,一生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那個對於法相的享受,不就是五十三參!五十三參就是說我們現前所有一切人事物,用這個來表法,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你不會就沒法子了。所以宗門大德講「會麼!」這兩個字裡頭的意思就太深太深了。會,你真的覺悟了,你就是佛菩薩;不會,你是凡夫,你還是起惑、造業、受報。

  我這樣說法,你能聽懂嗎?你能體會得到嗎?你不會,我再講得白一點。在一切受用當中,講到最平常的,穿衣吃飯,待人接物,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你就會了。如果我沒有妄想(妄想是思想),沒有思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我不是變成白痴了嗎?那諸佛菩薩都是白痴!白痴是無明,也沒有無明,那是什麼?那就是究竟圓滿的般若智慧,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性德圓滿現前,那就是人生最高享受!

  所以,你要常常念「三昧藏」,念三昧藏就是念正常享受。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切可以受用,不能有妄想、不能有分別、不能有執著,你就練這個功夫,叫歷事鍊心!對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慧。如如不動,什麼不動?就是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就不動,那是什麼?那就是禪定,那就是三昧藏。絕對不是糊塗,糊塗是無明,無明破了,清清楚楚、明明瞭瞭是慧;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是定。你過的生活是定慧的生活,定慧的生活是諸佛如來、法身菩薩的境界。

  如果我在這個境界裡面分別,這是好人,這個人是惡人,我想想我應該怎樣對待他、怎樣應付他?你就是凡夫。你說為什麼?六根接觸境界你起心動念了,你分別執著了。你用的是善心、善行,感得三善道;你用的不善心、不善的行為,感得的是三惡道,出不了六道輪迴。三昧藏就超越了,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所以要學,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學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外頭一切是非善惡清不清楚?清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什麼?照見,不是分別見,照見裡面沒有分別。他是善人,我知道他是善人,不是不知道;他是惡人,我知道他是惡人,知道、明瞭,慧!心裡有沒有分別?沒有分別。善人、惡人,我對待他是平等的,善人、惡人決定不能夠染污我,也就是決定不能夠影響我。影響就是染污,我心是清淨的,不受外境的影響,這叫真功夫!所以修行在哪裡修?就是在生活當中修,就在工作裡頭修,就在處事待人接物裡頭修,這就是道場。

  有很多人常常來跟我說,他的工作很多,妨礙他修行。我聽了之後,看看他的根性、他的程度,他善根深厚,有福有慧,我就跟他講歷事鍊心,提醒他重實質,不重形式。一切境緣當中都是道場,哪裡有分別!如果不是這樣的根性,那用方便法,這個工作妨礙你修行,換個工作。這個工作太多了,你沒有辦法修行,希望工作減少,工作量減少,每天能抽出時間去讀經、去念佛,這是接引初機的方便法。那是什麼?他不會。真正會了哪有這些問題!真正會了的人修什麼?總綱領找到了,總原則找到了,總的綱領、原則無非是把妄想分別執著打掉。在所有境緣當中統統把它洗刷的乾乾淨淨,你就成就了。

  你想想為什麼善財童子要五十三參?這是世尊把世出世間一切法分成五十三大類,每一類裡面你去試試看,都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是這四句話,在五十三個不同境界裡去試驗,關關通過,成無上道。這五十三個境界裡頭,有世間、有出世間,有佛、有菩薩,有聲聞、有緣覺,有諸天、有三途,統統叫你去歷鍊,叫你去修行。修什麼?無非戒定慧而已。戒,就是佛法不壞世間法,這是戒,跟大家如理如法的相處。定是什麼?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定。慧是什麼?樣樣清楚,樣樣明瞭,一點不迷惑。戒定慧不是在經本上修的,不是在寺院殿堂裡面修的,善財童子不是這個修法。善財童子融入社會,融入十法界,融入一切眾生的生活當中,成就自己究竟圓滿的三學三慧,他是這麼修成的!

  痕跡都不著,又不失律儀,妙極了。你看訪問,訪問的時候有禮節、禮敬,有稱讚,有供養,供養是禮物,我們到哪裡去總要帶點禮物,禮物是供養;你看禮敬、稱讚、供養。有懺悔,懺悔是什麼?自己有過失能改過來,改過自新就是懺悔。改什麼過失?起心動念。這個境界很好,歡喜心起來了,不行!歡喜是煩惱,馬上把這個東西熄掉。歡喜,有!裡頭沒有貪戀,沒有愚痴,歡喜的相有,這是高招,太高太妙了。歡喜的情沒有,沒有情,歡喜從哪裡生的?從智生的。情跟智是一體,覺悟了叫智,迷了叫情。由此可知,他完全身在覺、智的境界裡頭,他已經脫離了迷情,他那個場合裡頭是真歡樂。眾生,眾生是假歡樂,享受不一樣!我們要學會了,在大眾歡樂場所當中,我們所得到的、所感受的、所表現的,真歡樂。那些眾生,那些眾生我們曉得,他是虛情假意,他是假歡樂。為什麼?我的裡面是覺、是智;他的裡面是迷、是痴,不一樣!不一樣,大家在一起不礙,真妄不礙,迷悟不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大乘《華嚴》教學裡面,充滿了這樣的智慧,這樣的受用,這才是真實的,無障礙的法界。所以,世法跟出世間法是一不是二,這裡頭只有覺迷不同。說為世間、出世間,其實世間、出世間界線在那裡?沒有界線,我們要在這個地方微密觀照。這個地方是什麼地方?就是日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點點滴滴。什麼叫觀照?離妄想分別執著叫觀照,眼照見,耳聽也叫照見,就用一個名詞;鼻嗅也是照見,舌嘗、意知統統用一個照見。「照」是接觸,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見」是明瞭,這是智慧。這個明瞭裡頭沒有貪瞋痴慢,絕不夾雜貪瞋痴,絕不夾雜分別執著,這叫照見;如果裡面夾雜著分別執著,就不是照見了。決定不夾雜分別執著,菩薩跟凡夫差別就在此地。

  凡夫起心動念,六根接觸外面境界,他夾雜著自私自利,我常講的十六個字,他夾雜名聞利養,他夾雜五欲六塵,他夾雜貪瞋痴慢,於是事實真相他一無所知,就在他面前。把這十六個字去掉,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沒有夾雜自私自利,不夾雜名聞利養,不夾雜五欲六塵,不夾雜貪瞋痴慢。總的給你說,就是決定不夾雜妄想分別執著,那叫照見!你就見到事實真相了。你見到事實真相,你得到的是真樂,這個樂不是苦樂的樂,苦樂的樂是相對的,不是真的。苦樂的樂統統離掉,苦離掉了,樂也離掉了,真樂現前。那個樂是法性,那種樂就是《論語》裡面孔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你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自性裡面的喜悅生起來了,那是性德。這個境界非常非常殊勝,希望我們同學細心去參究,也能契入這個境界。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5 17:54:21)

 
amtb
  • 本文由 amtb 发表于 2017年5月25日17:54:2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821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