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093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mtb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0九三卷)  2003/9/10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1093

  諸位同學,請看「四聖諦品」南方最勝世界,苦聖諦第六句看起:

  【或名招引怨。】

  這也是苦聖諦的別名,這個名稱確實讓我們感到驚訝。六道眾生由於迷惑顛倒,煩惱習氣很重,有意無意在言語舉止當中起現行,許許多多地方,確確實實是言者無意、做者無意,可是見聞之人有心,造成了誤會。由誤會招引怨業,幾乎是每個眾生在日常生活當中都很難避免,縱然是大聖如諸佛如來、法身大士應化在這個世間也不能避免。佛菩薩的心多清淨,多麼真誠,絕不夾雜絲毫惡意,但是世間人心目當中看諸佛如來、看諸大菩薩,常常有批評,誤會多多。佛菩薩真是善意待人,他在那裡打問號:為什麼用善意?世間哪有真正善意的人,必定有企圖。這時怎麼辦?所謂是好心得不到好報,難怪小乘聖者常常退心,你要問他為什麼退心?不願意遭受人家冤枉自己。

  大乘菩薩了不起,你怎麼樣批評他,你怎麼樣冤枉他,甚至於你陷害他,他不在意,他還是生生世世的照顧你、幫助你,直到你真的醒悟、回頭了。如果不是真正覺悟,徹底覺悟,一般人做不到!世法裡頭,不但現世你沒有見到這種人,歷史上也不容易找到。找到那麼一個、兩個,人家還批評他愚痴,他沒有智慧。還要糟蹋人,還要批評人。這些事實,可以說是古今中外,此界他方;最勝世界不是娑婆世界,是他方世界,此界他方煩惱習氣大致上都差不多。由此可知,我們這個世界不好。我們到他方諸佛剎土,現在我們看看娑婆世界周邊,東南西北上下,這個十方世界跟咱們娑婆世界差不多。確實也有純淨的世界,「世界成就品」裡面我們讀過,有純淨的、純善的,但是不多,那些是法身菩薩的報土,不雜九法界,所以那是純淨。我們自己得想想,無明未破,見思塵沙沒斷,縱然到他方世界,也沒有辦法離開三苦八苦,沒法子離開。在這個經裡面我們了解這個事實狀況,知道事實狀況了,又曉得眼前有何路可走,這個緣分不能不珍惜,這個緣分太重要了。

  我們知道『招引怨』,覺悟的人應當盡一切可能去避免,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要謹慎,要用智慧,決不能用煩惱習氣,用煩惱習氣就決定不能避免「招引」。跟一切人物結怨是你自己招引的,不是冤家對頭來找你,你不招引他,他不會來惹你,你招引的。我們冷靜細心思惟觀察,當我們沒有遇到佛法之前,是不是常常犯?學佛之後,前面十年還是很容易犯這個毛病,大概你有個十年、二十年的功夫,學佛有一點心得了,這樁事情逐漸可以減少,依舊不能避免。真的是減少了,這就很有進步,怨業減少,菩提道上障礙就少了。

  要往生,對於過去現前冤親債主,你要怎樣去安撫他們,他們不至於來障礙你念佛往生,這比什麼都重要。你要沒有方法安撫他,這個方法裡頭最重要的,自己認真努力積功累德,將這個功德迴向給他們,特別要跟他們約定: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在那邊修學有成就了,我一定很快回來幫助你們,讓我過去現前一切冤親債主同生極樂國。這種安撫約定,他們一定歡喜接受,不但不障礙,還來做你的護法,為什麼?我們的利益是共同的。這裡面不能有虛情假意,不能有自私自利;如果你有自私自利,你有虛情假意,你的話是假的,你的話將來不能兌現,這些冤親債主他不會饒過你。所以誠意非常重要,誠則靈,這個靈就跟這一切靈感通。我們要把怨結化解,化怨為親,化敵為友。

  菩薩成佛之後,永遠在法界虛空界裡面普度眾生,不論是有緣、無緣,普度!無緣給他下佛種子,有緣接引他往生。我們選定淨土法門,往後生生世世無量劫又無量劫還是這一個法門,決定沒有改變,為什麼?在無量法門當中,這個法門真正是易行道,只要具足信願行這三個條件,沒有一個不成就的。第七個名字:

  【或名能欺奪。】

  這個世間,『能欺奪』這樣的不善業習,在現代社會幾乎是很普遍,而且得到社會大眾的讚美:這個人了不起,他能欺負人,他能夠奪取別人的權位、財富、利益,這人能幹!不顧後果,他只看到眼前,他不知道有後果。讀聖賢書的人、明瞭事實真相的人,敢不敢欺負人?敢不敢奪取別人的財富、別人的權位?不敢。為什麼?起心動念、一言一笑、一舉一動都有報應在裡頭。這個事情絕對不是有什麼神明在做主宰,不是的,業力,業報。只要我們知道這個世間有業報,業報通三世,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僥倖逃避業報的,沒有。可以說此界他方,過去、現在、未來一個例子都找不到,沒有一個人能逃出業報的範圍,這是真理,這是事實真相。造作惡業的,有意無意欺負人,奪取、霸佔,實在說這也不是偶然的,與前世的業習有密切的關聯,這一世、來世、後世必受惡報。這些惡報或者是你疾病,你受病苦的折磨,或者是精神上的打擊,或者是事業上的挫折。總而言之,你的生活不如意,你的苦難重重,你沒有法子避免。有人為的,別人加害於你,那冤冤相報;有我們現在所謂的自然災害,業報!

  你要是真的看清楚了,這個世間是什麼?就是業報在循環,業報在相續。把戲拆穿了,你就不想再玩這個遊戲了,這個遊戲不好玩,出離的心就有了。念念都有出離的心,念念有幫助自己家親眷屬,對自己親愛的人,對自己有恩德的人,總是念念不忘幫助他們覺悟,幫助他們出離。他們現在還不知道事實真相,縱然也有修學,可是程度還不到,還沒有把事實看透、看清楚,因此在修學過程當中他還有疑惑,還是不免犯錯。我們在旁邊看得很清楚,但是他自己不知不覺,不知道他自己犯錯,他認為他自己是正常的,這個例子太多太多了。回頭想想前若干年,我們自己不也是如此嗎?今天能有看破的能力,是幾十年真的在不斷學習,從學習當中得到的進步。

  長時薰修重要,唯有長時薰修才能夠豁然大悟,薰修的力量不可思議。哪一尊佛陀,哪一尊菩薩不是長劫薰修成就的?沒有例外。上根利智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薰成的,不是天然的。所以上中下三根什麼個道理,我們得搞清楚、搞明白。過去薰習的時間長,上根;薰習的時間短一點,中根;更短一點,下根,就這麼回事情。習氣跟聖教恰好是個對比,不受聖賢人教誨的薰習,一定就是受世間煩惱習氣的薰染,肯定的。一切眾生這兩種薰習都有,這是我們肯定的,只是薰習時間長短,薰習力量有厚薄不相同,上中下三根是從這裡來的。我們現在即使是在下下根,不要緊,長時間的薰習把下根提到中根,中根就薰成上根,上根就薰成上上根,決定不可以離開聖教薰陶。第八句:

  【或名難共事。】

  我想這個名詞我們大家讀了都會深有所感,確實很『難共事』,特別是在現前這個時代。為什麼?大家不講原則。在古時候還好,社會上普遍尊重聖人,接受聖人的教誨。早年李老師跟我們說,民國初年,中國雖然落後,但是還有局部的承平,在哪裡?小城市、鄉下,不是交通要害,也不是兵家必爭之地,生活在這個地方人很幸福。那個時候沒有傳媒,某個地方發生了事情,如果是距離五十里以上,五十里,中國里,就是現在的二十五公里、三十公里這樣的距離,要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大概總得要七、八天,甚至於十天才知道;那邊有個人過來了,跟你講那裡出了什麼事情,沒有報紙,沒有資訊。遠一點,隔個兩、三百里發生的事情,總得要一、兩個月才知道,知道時候事情早過去了,很久就過去了。

  這些地區居民免不了有爭執、有不平,吵吵鬧鬧的,怎麼辦?也沒有法官,也沒有警察,找什麼人來調停?三家村裡面的秀才,教私塾的這些老師。他來給你評評理,給你講一點道理,孔老夫子怎麼說,孟夫子怎麼說,大家一聽就平了,有效,很有效果,馬上就把事情擺平了。為什麼?大家都尊重孔老夫子,尊重孟夫子。說是孔夫子所說的,那還有什麼話說。從前的社會。現在不行了,現在把孔老夫子搬出來不服,把釋迦牟尼佛搬出來也沒效果了,這問題嚴重了。最後的結果,經論上常講的生生世世冤冤相報,仇恨愈結愈深,深仇大恨,多少世都不能夠化解,這個事情多難。我們在《安士全書》裡面讀到《文昌帝君陰騭文》,文昌帝君開頭自己曾經說過,他在過去生中「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讀書、做官,在這個期間當中當然也做了不少好事,但是也結了不少冤仇,冤冤相報,一世比一世殘酷。最後遇到佛法,這才知道自己想錯了、做錯了,回頭是岸,把多生多劫的怨恨捨棄掉了。

  所以與一切眾生「共事」不容易,現在這個社會尤其艱難,從什麼地方能看見?最明顯的例子,家庭,夫妻不合,這「難共事」最明顯的例子。離婚,沒有兒女,這個罪業還輕一點;要有了兒女,罪業重,你怎麼對得起兒女?你跟兒女又結了冤業,這個冤業不是沒有事,來生後世你自己必定要受這個果報。這樁事情在現前是嚴重的社會問題,也是整個社會動亂的根源。謀求解決的人很多,多少善心人士,學術界、科學界、宗教界志士仁人,都在那裡思惟、在那裡研究用什麼方法來解決。我們看到許許多多人提出來的這些方案,但是我們細心觀察,沒有法子落實。

  就像上個月我在曼谷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說話的人很多,能不能落實和平?大有問題。為什麼不能落實和平?根本的一個因素,不能放棄自己的利益,這個事情就難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總是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前面,然後再談別人的利益,別人能接受嗎?人人都把自己利益放在第一,哪有不衝突的道理?衝突不能化解,和平就不能落實。真正要想解決,你就得要把自己利益放棄,把別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個問題就解決了。誰也不願意把自己利益放棄,依然是拼命在爭取利益,這是讓我們看到、聽到很痛心的一樁事情,知道社會安定、世界和平絕對不是一樁容易事。這個事情要能做出成績出來,必須這個世間真正有一部分人覺悟了,這一部分人是多少?宋朝何尚之的話,一百個人當中有一個人就起作用,這個比例不能再少了。現在世界上人口有七十億,百分之一至少要有七千萬人,到哪裡去找?找不到!那怎麼辦?唯一的辦法,教。中國古人說得好,「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你要教,你要辦教育,要教;你要不教,永遠沒有覺悟的人。

  今天難,是真難,為什麼?教育的基礎崩潰了。大家迷信科學,否定了神聖的教誨,否定了宗教教學,把宗教看作迷信,把宗教看作消極,不知道宗教是最好的真善美慧的社會教育。你們想想哪一個宗教不是教人做好人?每一個宗教的教義,都是教人斷惡修善,都是教人遠離罪惡,提升自己的靈性,不重視物質生活,著重在精神生活、靈性的生活。它的目的確確實實能夠達到社會安定,世界和平。教導大家能夠認知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這我在講席常講,這三個關係處好了,你這一生幸福美滿,自在快樂,這是宗教教育的果德就現前了。

  現在的教育,全世界一味只發展科學技術、工商經貿,人文的教育、倫理道德的教育忘得乾乾淨淨。科技是日新月異,工商貿易是很發達,人與人當中只有利害,有利的是朋友,不利的是敵人,這還得了嗎?利、共利,不能長久!今年我們有共同利益,明年就沒有了。所以今天的朋友可能是明天的敵人,你說這個人間有什麼意思?天天在鬥爭,天天在戰爭,身心永無寧日,苦,太苦了。精神不安,身體多病,我聽說,肯定也是事實,這社會上許許多多人,每天晚上不能離安眠藥,離安眠藥不能睡覺,你說這個多痛苦。

  無論是哪一個行業,現在大家有個錯誤觀念是一定要競爭,你要不競爭你就活不下去,這個觀念是個錯誤觀念,誤導眾生,害死人!他不知道事實真相,事實真相,《了凡四訓》裡面講得清楚,美國人凱西這本書裡頭也講得清楚,這是外國的,你命裡頭有,命裡有的丟都丟不掉;命裡沒有的,爭也爭不來。這個競爭豈不是誤導了眾生嗎?命裡有的,哪裡要競爭?想盡方法爭,爭到手的,還是你命裡有的,你說冤不冤枉?人不能沒有智慧,不能不明瞭事實真相。真搞清楚、搞明白了,競爭放下了,心安理得,你才能過清淨幸福的生活,不再跟人鬥爭。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請接著看苦聖諦的第九句:

  【或名妄分別。】

  這一句也是實話,給我們一語道破事實的真相,確確實實虛妄分別。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跟我們說「本來無一物」,這是事實真相。本來無一物,哪裡來的分別?所以一切分別皆非實相,不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裡頭沒有分別,也沒有執著,更沒有妄想。離妄想分別執著,真相才能夠現前,諸法實相!這個時候你才真正能夠看到真善美慧,就是佛法裡面講的莊嚴。本經的經題原文是《大方廣佛雜華莊嚴經》,中國人喜歡簡略,雜華,雜字不要了,莊嚴,莊字不要了,留下《華嚴經》。《雜華莊嚴經》我們稱它為《華嚴經》。你才能夠看到莊嚴。所以莊嚴跑哪裡去了?莊嚴不見了。什麼原因不見了?因為你有妄想分別執著。實在講莊嚴就在周邊,並沒有失去,但是你見不到。你所見到的這些莊嚴具統統被染污,看不到它的莊嚴,被染污了。這個染污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妄想是無明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執著是見思煩惱,佛在經上講的三大類煩惱,煩擾了真如本性,把真如本性的智慧德能蒙蔽住,障礙住,雖有不能現前,不起作用。所以虛空法界唯心所現莊嚴的實相,見不到了。

  境隨心轉,這是原理原則,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今天的心想不善,所有一切境界都變成不善。江本勝博士的實驗為我們做了有力的證明,如果我們的心行善,如同《十善業道經》上所說的,我們的心善、念頭善、行為善,不容毫分不善夾雜,外面所有一切境界就是極樂世界,就是華藏世界。華藏、極樂在哪裡?就在此地。變了,真的變了,能變是心、是念頭,心現識變,念頭是識,就是心想。十法界依正莊嚴,我們用的什麼心就現什麼樣的境界。你是佛心現佛境界,你是菩薩心現菩薩境界,你是餓鬼心現鬼境界、畜生心現畜生境界。給你說真的,外面境界什麼都沒有,本來無一物。

  一切法心想生,不要忘記,一切法裡面第一個是什麼?身體。你要記住這個身從心想生,所以你的思想好、你的念頭好,你的心純善沒有惡,從你的相貌、從你的體質、從你的言行就透露出來了。人家一看,這個人是個善人,看他的相,相善;聽聽他的話,言善;看看他的動作,舉止善,無一不善。落實在事相上,第一個就是自己身體。然後再看你生活環境,看你工作環境,看你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善!惡人看見你,不起惡念,這是什麼?我們中國人講是你善心的感召,外國人講你的磁場太好了,他進入你的磁場,他就受你的感化。不管怎麼說法,總而言之,你的善心誠意能感動別人。即使對你有惡意的人、有敵意的人,見了你的面,看到你的形象,他的敵意、惡念就沒有了。但是這個沒有是暫時沒有,離開之後可能又生起來了,這什麼原因?我們這個感召的力量不夠,不能讓他永遠把敵意惡念消除,只是暫時他不起。

  從這些事情我們要細心體會,中國古聖先賢常說的感應不可思議,甚至於「生公說法,頑石點頭」,我們要問這可能嗎?可能。為什麼?頑石是礦物,礦物有法性,法性的德能有見聞覺知,既有見聞覺知,它怎麼會不點頭?不過它的反應沒有動物、植物那麼樣的靈敏,也就是說它比較遲鈍,可是肯定是有反應的。你要用十分的真誠,不是不能感動,古人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說明境隨心轉。我們這個心的念力非常之強,連礦物都感應、都感動了。

  所以分別都是虛妄的,既然都是虛妄的,要不要分別?不需要。不但不分別、不執著,連妄想也不需要。法身菩薩永遠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法身菩薩!我們今天如果說是也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那你就是法身菩薩同一類了。你一念放下,一念相應,念念放下,念念相應;什麼時候又想起來,放不下了,那就不相應。這些理事都要通達明瞭,這是我們學習的依據,學習的張本。再看末後一句:

  【或名有勢力。】

  有什麼『勢力』?清涼大師有註解,《疏》裡頭說「有勢力者,生老病死,猶四山臨人,世雖賢豪,力無與競」,這幾句話說得好。大師慈悲怕我們還看不懂,《鈔》裡面還有詳細的註解,這個鈔是註疏的,疏的註解,文很長我們不必去念了。總的來說,生老病死這是六道裡面所有一切眾生都不能夠避免的,人間尤其是顯著。縱然你做到帝王將相,或者大聖堯舜禹湯,或者是貧賤淪落到乞丐,生老病死對一切人幾乎是平等的,沒有一個人能跟它競爭。「力無與競」,這個「競」就是競爭,你的力量沒有辦法跟它競爭。

  老不是十年十年的老化,不是,一天比一天老;再跟你說得微細,一念比一念老,現在這一念比前面這一念老了。念念不住,這在佛法裡叫行苦。佛法裡面講苦苦、壞苦、行苦,行苦什麼意思?念念不住。不是天天不住,天天太長了,念念!現在人對這個念念不知道,沒這個概念;現在人講分秒,現在這一秒比前一秒就老了。一秒比一秒衰老,這是事實真相,你能夠保持得住?後一秒跟現在這一秒,你能夠保持得住嗎?保持不住。我們以前在八厘米的小電影(早年我也玩過)最容易體會到,我們拍攝的時候,一秒鐘二十四張,張張不一樣,從這裡看到佛經上講的行苦,剎那不住,這叫無常!這說明無常「有勢力」,生老病死「有勢力」,你沒有辦法避免,你有什麼樣的智慧德能都逃不過。

  所以你在這個地方要了解事實真相,真相是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一定要曉得,念念不住是講的相,正因為這個相是念念不住,所以佛才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意思很深、很廣,真實的,一點都不假。相有生滅,性不生滅。一切有情眾生的相,我們今天講動物,牠有佛性,佛性不滅;一切無情眾生,植物、礦物、自然現象,它有法性,法性長存,法性也不滅。不滅的是自己,真我;會變滅的是假我,幻我。這個身,身是假的、幻的,靈走了,我們的性,性離開了,離開這個身體了,身體不要了。靈性要一離開,我們就說這個身體叫死屍,很快它就腐壞、就腐爛了,還歸大地。那靈性又到別的地方去了,他又去找個身體去了。

  你要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你就曉得,我們今天生活在這個世間為的是什麼?到這個世間來總得要有個目標、有個方向,你這一生過得有意義、有價值。正確的價值是不斷提升你的靈性,這是價值。這一生我們在人道,下一生能夠到天道、到欲界天,再下一生能夠提升到色界天,一世一世都往上提升,這了不起,對了。學佛的人也常常到十方世界,應化在九法界裡頭、應化在六道裡面,幹什麼?自行化他。自行是提升自己的境界,譬如初住菩薩提升到二住,二住菩薩提升到三住,不斷的向上提升。意義是什麼?不斷在學習。自行化他是學習,我一定把初住菩薩課程學完了,升級升到二住,二住菩薩的課程學完了,我升到三住,永遠在學習。

  孔老夫子說的話很有味道,我在早年讀《論語》體會不到,只是這句話念過而已。但是在現前,我體會得很深很深,非常有味,他說:我一天不吃飯,一夜不睡覺,我在那裡想,無益,不如學也,學習。為什麼?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把自己的靈性不斷向上提升,不會墮落;你要不學,不學是肯定受煩惱薰習,煩惱習氣薰習,煩惱習氣薰習沒有不墮落的。六道裡頭為什麼有三惡道?這非常明顯,墮三惡道的人沒有學習聖賢之道。他每天學習的是什麼?學習的是貪瞋痴慢,學習的是自私自利,完全是負面的,學習的是控制佔有,損人利己,所以他的靈性往下墜落,不能向上提升;向上提升要學聖賢之道。

  由此可知,今天社會動亂的根源,你就明瞭了。科學技術、工商貿易不是聖賢之道,它這裡面學習什麼?學習競爭,學習鬥爭,永無止境的鬥爭,這還得了嗎?害得自己每天不吃安眠藥就不能睡覺,這哪裡是人過的日子?這生活太苦了。我們到澳洲來,看到澳洲的人民,我們很歡喜,為什麼?看到他們不爭,他們懂得過幸福悠閒自在的生活。這在現在社會很難得,很不容易,不爭!

  現在在開放的國家,先進的地區,哪一個不競爭?爭利、爭名、爭權,沒有一樣不爭;自己跟自己爭,自己跟一切人爭,苦不堪言。這個社會裡頭不爭,他不要錢,普普通通的日子能過他就很滿足了。他們的生活早睡早起,清晨四、五點鐘天亮了,他們起來在戶外運動、散步,悠閒自在。他們做生意開店,十點鐘早晨才開門,多麼悠閒,晚上五、六點鐘就關門,不做生意了。不像一般大城市,生意是二十四小時通宵,他要競爭,他要賺錢;這個地方的人不要賺錢、不要競爭,要悠閒。懂得過大自然的生活,身心健康。

  我到鄉村看了些老人,八十多歲、九十多歲很健康,很健談,許多都是基督教徒。他們很開明,跟我講很想聽聽佛教,聽了一段時期之後,又告訴我他很想學佛。八、九十歲,動作很伶俐,人老,但是沒有老態,什麼原因?他沒有煩惱,他沒有憂慮,他沒有牽掛,他沒有競爭,一生從來不懂得什麼叫競爭,過的是人的生活。我們學佛的人,到這個地方來看看當地的居民,如果我們還有競爭的意識,那就錯了,連他們都不如,你還學什麼佛。他們真正能放得下,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的追求,他不搞這些,貪瞋痴慢很薄。所以佛法宗教教學在此地發展是個非常好的環境。宗教教學在現在這個開發的國家地區,普遍大家意識裡面都是競爭、鬥爭,宗教教學很困難,這個競爭、鬥爭就是抗拒,不容易推展。澳洲人有智慧、有能力辨別是非、邪正、善惡,所以我說今天這個地球上,澳洲、紐西蘭可能是唯一的淨土,還沒有被污染。我們有幸也能到這塊土地來居住,在這個地方捨棄萬緣,安心修道,要是不能成就,這決定不是外在的障礙,那是自己業障。這樣殊勝美好的學習環境,實實在在不容易得到。

  我們今天仰仗著過去生中修積的一點福德,得三寶威神的加持,緣具足!我們的善根、福德要加緊的補習,希望能夠在很短的時間,我們大幅度的把善根、福德提升起來,三個條件具足,取西方淨土有把握,這就是超越「有勢力」。超越有勢力就是出苦,苦聖諦你超越了,超越什麼?就跟阿羅漢、菩薩一樣有諦無苦。菩薩有諦無苦,超越了。但是對於不是認真修學的人,它還是有勢力;認真修學真能放得下,勇猛精進可以超越。「苦聖諦」我們就講到此地。再看第二段:

  【諸佛子,所言苦集聖諦者,彼最勝世界中,或名敗壞,或名痴根,或名大怨,或名利刃,或名滅味,或名仇對,或名非己物,或名惡導引,或名增黑暗,或名壞善利。】

  到這裡是一段。前面「苦聖諦」是講世間的果報,苦報,六道眾生沒有一個能避免的;「苦集聖諦」是講的因,這兩條世間因果。這個世間六道裡頭的因就是「集」,果是「苦」。先說果是因為你現在正在受的,你現前所受的,你的印象深刻;然後再跟你說因,讓你認真細心去反省觀察,現在造作的是什麼。造作因,因必感果,你就曉得將來的果是什麼。如果造作這個因的力量強大,果報不要等來生,在這一生就現前,我們一般人講現世報,這個現世果報裡頭有善有惡。善因,現世善果就現前,惡因,現世的惡報就現前,你造作的這個力量強大。

  『最勝世界中』,第一個名叫『敗壞』。我們想想看,我們現前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這個地方所講的相不相應?總的來說,「敗壞」自己的性德。自己的本性本具有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我們今天所作所為起心動念違背了性德,所以性德裡面的德能,確確實實敗壞了。我們再說得具體一點,佛教眾生總離不開戒定慧三學,戒定慧是性德,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現在並沒有喪失,但是怎麼呢?沒有了。什麼原因沒有了?你起了煩惱習氣,把你的性德埋沒掉了,完全看不到了,埋沒掉了。埋沒在深處,它沒有敗壞,什麼時候你把這些障礙去掉,它又現行了,它就又起作用,「敗壞」是這個意思。

  佛講的善根福德實在講都是性德,乃至於中國儒家所講的五倫、五常、八德,哪一樣不是性德?本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但是今天我們所想的、所念的、所說的、所做的跟性德完全相違背,一百八十度的相違背,起心動念無不是自私自利,這個麻煩大了。自私自利是罪惡的根源,就是「敗壞」的根本元素,你有了這個東西,你的性德萬德萬能全都敗壞了。你生活在這個世間,你不能不受苦,你不能不受病痛。這個病痛有物質上的、有肉體上的、有精神上的,你要受這個果報。所以人不能不學聖教,聖教是在四諦裡面最後的一段,「苦滅道聖諦」,那就是修道。造出世間的因得出世間的果報,造世間的因,你就沒有辦法不受世間果報,業因果報絲毫不爽。現在時間到了。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5 11:14:35)

 
amtb
  • 本文由 amtb 发表于 2017年5月25日11:14:3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813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