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995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九九五卷)  2003/4/8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0995

  諸位同學,請接著看別顯主德十句最後的三句:

  【所行無礙。立不思議。普見三世。】

  我們看這三句。清涼大師在《疏鈔》裡面跟我們說的是「行諸世間,違順魔冤,不能礙故」。我們從這一節裡面,真正能夠體會到佛菩薩的偉大、圓滿,這是說他的大德大行。這個意思也是我們常常提到跟同學們共同勉勵,我們生活在世間離不開一切人事物,境界裡面有順境、有逆境,人事環境當中有善緣、有惡緣,要怎樣跟大家相處得很圓滿、很融洽,這是大學問,這是大德行。尤其是對我們不善的人,對我們有惡意、有敵意的人,你怎樣能夠化敵為友,化怨為親,從這個地方看出你的德行、你的道德。在一般講,世間人聽到這個話,都說這個難,太難了。

  學佛,佛門裡面常說:諸佛菩薩難行能行。不是說這個事情難,我們就不做,難就把它擱置在一邊,這個不可以。菩薩為什麼能做得到?沒有別的,他了解事實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他明白,他了解。所有一切人事物,從根源上來說,真的本是同根生,都是心現識變,都是一體。我們講一家人,還是疏遠,這還有親疏,真正了解之後,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自己,比一家人親切得多。這話是真的嗎?是真的,諸佛如來證得了,法身菩薩證得了。我們迷失了不知道是自己,就說遠一點,不知道是一家人。所以分此分彼,形成對立,彼此不能包容。

  這種見解,這種思想,這種行為,三途六道。把一真法界,把你原本受用的境界,大自在,把它變成了三途六道。就跟科學家實驗的水的結晶,善心對它,它的結晶非常美,覺悟的心對待它,它現的相是什麼?一真法界,金色世界,無量眾寶莊嚴,它現的是這個。以惡意來對待它,它就變現出穢土,濁惡不堪,變成六道三途。六道三途跟金色世界眾寶莊嚴是一不是二,就像看結晶裡頭,最美好的結晶跟最難看的結晶都是水。這個水我們嚐一嚐,味道甘甜是它,嚐一口味道澀苦很難聞還是它。它為什麼會變這個樣子?不是它會變,它是應,我們的心行是感。它是隨著我們念頭在轉變,我們念頭善它變得善,我們念頭惡它變得惡,它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但是它能隨順一切眾生妄想執著起變化。

  我們要想改變人事環境,改變物質環境,從哪裡改變起?從自己心行改變起。所以四年前,我們離開台灣到新加坡,我寫了六條「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兩年前離開新加坡,我寫了一副對聯,「處逆境,隨惡緣,無瞋恚,業障盡消;隨順境,處善緣,無貪痴,福慧全現」,給我們同學們共同勉勵。這些都是學習『所行無礙』。佛菩薩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學什麼?學不與一切人事物對立,學這個。別人跟我對立,我要反省,如何把這個對立化解,這是真功夫,真學問,真智慧。對方還是堅持,我自己生慚愧心,我做得不夠好:為什麼他還不能原諒,他還那麼堅持?他這一生堅持,希望來生不再堅持,來生堅持,希望後世不會堅持。

  生命是永恆的,不是短暫的,我們深深相信他將來會成佛,他會覺悟。他成佛了,他跟遍法界一切剎土眾生就沒有對立了。這個對立從哪裡來?情執。情執從哪裡來?迷惑,根源是迷。不再跟一切眾生對立了,這個根源是覺。這兩個源頭不一樣,覺是隨順自性,迷,他隨順煩惱,他不能夠放下他的煩惱習氣。還有人都愛面子,有時候礙於面子不肯認錯;心裡明白:我是錯了,但是我要面子,我不能當眾認錯。這些都是人之常情,我們要理解。那些人要面子,我們要真理,我們要隨順性德,我們要隨順是非邪正。是邪是非我們認錯,世間人不敢認錯,礙於面子;我們認錯,我們改過自新,做榜樣給他看。

  佛菩薩應化在世間,他來幹什麼?有不少人問過我,我的回答「演戲」,演給別人看的。這個演戲是正面的,不是負面的;這個演戲是教化眾生,不是完全娛樂的,這是教學。眾生有哪些毛病,佛菩薩也表演也有這些毛病。你看看,他慢慢他覺悟了,他在那裡改過自新,後來成就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行,令一切大眾尊敬。佛菩薩表演的目的不是希望大家對他尊重,而是希望大家向他學習。他成了菩薩、成了佛了,你也應該成菩薩成佛;他能夠改過自新,你也應當改過自新,意思在這個地方。

  所以「所行無礙」這一句要怎樣落實?從哪裡下手?要從懺悔反省,改過自新。時時處處記住,「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是佛菩薩。佛菩薩如是,我們今天學佛,做佛的學生,即使是幼稚園的學生,也要把這兩句話做為我們修學或者是我們這一生活在這個世間的標準。佛法是師道,佛法是社會教育,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總得要認清楚。搞明白了,才知道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幹些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清楚了,明白了,不僅僅是提升自己的境界,最重要的是幫助社會,幫助一切苦難眾生,這個苦難就是沒有見性,幫助一切苦難眾生。

  這話說回頭來了,我也沒有見性,自己沒有見性,怎麼能幫助沒有見性的苦難眾生?那一些眾生他現在還不曉得,我曉得,我雖然沒有見性,我只要隨順佛菩薩的教誨,就是隨順自性;一定是放棄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隨順經論教誨,依教奉行就是隨順性德。這是開始學,學習隨順性德,學習明心見性,教下用這個功夫。學習最後的目標,宗門教下、顯教密教完全相同。所以佛在經上才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無論是哪個法門,方向目標是一致的,都是在明心見性,明心見性的修行方法那要隨順性德。這個經裡頭許多次的教導我們,我們學從哪裡學起?說法,佛不說法我們就沒地方學。

  說法是什麼?現在講的上課,你要不上課你到哪裡去學?佛跟大家說法就是上課。佛陀的事業真的是教學,從事教學工作四十九年,一生的事業,所以佛法是教育,它不是宗教。天天上課,學不厭,教不倦,法喜充滿,你要不認真的學,法喜你得不到。這個東西不是從書本文字裡面得到的,書本文字得到的,那只是一種欣賞、外來的刺激,那是樂不是悅,離開之後,這個樂就沒有了,它不是常樂。

  法喜是你認真的學,學了之後你有心得,把你所學的東西跟你自性性德融成一體,佛門裡頭說的性修不二,你的修德跟性德相應。這個喜悅是長久的、永恆的,無論在什麼環境裡頭,你的歡喜不會中斷,你的歡喜不會失去,而這個歡喜心是最殊勝的養分。世法諺語裡頭有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佛告訴我們色界、無色界天人沒有飲食,他不要飲食靠什麼營養?禪悅為食。禪定裡面的那個喜悅,這個喜悅是他的養分,所以他們的身體健康,永遠不生病,永遠不衰老,壽命很長。非想非非想處天人壽命八萬大劫,八萬大劫不可思議。諸位要知道,一個大劫是這一個世界一次成住壞空,一個大劫,八萬大劫就是這個世界成住壞空八萬次,他有那麼長的壽命。

  也許有人問了,這世界已經壞掉了,世界毀滅掉了,他到哪裡去?他到別的世界去了。這個世界毀滅了,他到別的世界去住,那個世界毀滅了,世界多得很,他不定在哪個地方住,將來這個世界成了,他又來了。這還沒有出六道,說六道的天福。要不真正把佛菩薩教誨跟我們自己的性德融成一片,我們就得不到受用,這個受用就是法喜。《論語》裡面講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悅你得不到,你要得到這個悅真歡喜,這個歡喜不是外面的刺激,內心裡面出來的,這是自己真正的養分;不靠外面,永恆無盡的,外面這個飲食有沒有真的無所謂。

  怎樣才能夠把自己的性德引發出來?你就依教奉行,老老實實依教奉行,也不要問什麼時候成就。古德常講的,「但問耕耘,不問收穫」,自自然然有一天,你豐收了。何必一定要期待著豐收?期待豐收,那你精神壓力很重,你很苦惱。一切都放鬆,都不要放在心上,佛教我們怎麼做,老老實實的做,佛教不可以做的,我們決定遵守,決定不做。時間久了,你心定了,定能開慧,那個慧就是性德,自性裡頭本有的般若智慧,你的修德把它引發出來了,你得到真實受用。到這個時候說老實話,「知恩報恩」,你才真的明瞭。現在寫這四個大字天天看,你看不懂,恩在哪裡?你是真正不懂。

  佛雖然是苦口婆心來教你,教你,你沒懂,你沒有契入!好比你是個病人,病得很嚴重,身體已經麻木不仁了;有個人,好心人來供養你,每天給你很好的飲食,你吃了怎麼樣?不曉得味道,舌頭麻木了,食而不知其味,吃下去之後不能消化。這不能消化不要緊,如果他能完全排泄出來還好,要排泄不出來的時候,又變成病了。這個病在佛法裡頭叫法執,所以《般若經》上講「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不能執,法要融,消融。一定要消化才能變成養分,要不能消化,不能變成養分,它就變成病,一個道理。

  我們學的這些教誨,教誨怎樣變成我們的養分?就是落實,它是我們生活的標準。我們日常生活與教誨相應,這個生活是正常的,佛菩薩的生活。如果我們日常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我們的想法、說法、做法與經論教誨不相應,自己一定要很勇敢承當:我錯了。錯了就要改,把自己的想法、看法、做法放下,隨順經典教誨。要有這個勇氣,這個地方不能礙於面子,還是自己對:佛三千年前時候的人,他怎麼知道現在的社會狀況?那我們就完全錯了。

  在佛菩薩境界裡頭,沒有三世,沒有先後。世尊當年出世跟現在這個時代是一時,這個很不好懂,真的難懂。在我們觀念當中,釋迦牟尼佛總是古人。我們,你看在今初念到初成正覺,我們快講一千次了,時間這麼長大家忘掉了。現在念到第二個大單元一開頭又是初成正覺,我們重新再溫習一遍,再強調一次,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極樂世界跟我們現前生活這個處所是一不是二,無量劫前跟現在是一時,沒有先後,沒有古今。這些都是事實真相,沒人懂。我們跟初學的人不能這樣說法,說法之後,那一個吵架辯論是永遠搞不清楚的。

  說法要隨機,決定不要引起爭論,如果引起爭論,那是個最笨的說法的方法。他程度沒有到,不能說這個法,所以跟初機說法要隨順他的常識,隨順他的意思,恆順眾生,隨喜功德,要懂這個道理。佛說法常常舉比喻,比喻愈近愈好,為什麼?他能相信。像日本科學家做這個水的實驗,這個可以跟他講,他懂。他懂了這個之後,你再可以透一點消息給他,佛在《楞嚴經》上講的,講整個宇宙一切萬物都有靈知,跟水一樣都能看、都能聽、都有覺、都有知。

  《楞嚴經》上講心,心的相是什麼?見聞覺知。佛說「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心就是靈知,就是見聞覺知。由此可知,能現能變的他有見聞覺知,所變所現的哪裡沒有見聞覺知?當然有。所以現在實驗水有,所有一切萬物都有。他們用那個飯來做實驗,發現到也有,你讓他們慢慢再做實驗,泥土、沙石、花草、樹木,統統都有。原子、電子、粒子太小了,沒有辦法放在顯微鏡上,沒辦法。將來科學儀器再要往前發展,果然能夠把原子、電子都放在顯微鏡裡面去觀察,你用善心對待它,它有好的結晶,你用不善心去對待它的時候,它有不好的結晶。證明《楞嚴經》上這句話真的,不是假的。

  什麼是我們的心?靈知是我們的心,見聞覺知是我們的心。所以遍法界虛空界一切剎土眾生一個心,因心成體,心心相印,心心相照。這一個事實真相,佛知道,法身菩薩知道,三賢聽佛菩薩說,自己沒能證得。圓教,大乘圓教三賢菩薩證得少分,真正證得的八地以上。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五個位次,真正證得了;最高的妙覺就是如來的果位,究竟圓滿的證得。怎麼能證?學!

  所以從初發心到成佛,決定不能放棄學習,天天要學。尤其是在我們現在這個階段,三天不學,我們的老毛病全都冒出來了。天天學,我們的精神意志都集中在佛陀教誨上,沒有時間去搞外面這些東西,沒有時間。而在佛法裡面,愈學愈歡喜,愈學愈有心得,所以自己的境界很清楚,不斷在向上提升,對人對事對物學會了謙虛、恭敬,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自然向外面放光。

  這個光愈來愈大,愈來愈殊勝,總有一天你的光芒像諸佛菩薩一樣,遍照法界虛空界。現在你這個小小的光明放一點點照到你一家,照到你的團體。我們佛法講放光,這個西方人叫磁場。你在這個地方、你這個家庭,你這一個家庭感受你的磁場。如果你修得再好,你境界往上提升了,你的磁場就愈來愈大。到哪一天你這個磁場能夠影響一個城市,一個地區,使一般人進入你這個城市就生歡喜心,這是你修行的功夫,真的是這個樣子。

  佛光遍照虛空法界,佛的磁場好極了,誰能感受得到?有緣的人能感受到。什麼是有緣的人?具足信解行證的人,他感受到,無論在哪個地方,自己的磁場跟佛的磁場融成一片。一般凡夫不能感受,是因為他自己也有磁場,他的磁場跟佛菩薩磁場產生抗拒、產生抵制。像我以前常常舉這個水波、波浪,佛菩薩這個水波是平靜的,我們眾生的這個波浪是起伏不定,就是大風大浪,這兩個一接觸,大風大浪它會小一點,被這個磁場沖擊它會小一點,它感受不到平靜;大風浪雖然變成小風浪,平靜它感受不到。所以必須自己要修真誠清淨平等心,你才能夠感受到諸佛菩薩那個平等的磁場。就是諸佛菩薩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個光,你會感受到。感受得到就是加持,會把你自己的真誠清淨平等覺提升。這個裡頭你想想看,不就產生法喜充滿,不就是孔老夫子所講的「不亦說乎」!

  所以修行功夫在哪裡修行?功夫那就是清涼大師在此地講的,「世間違」(違就是逆境)順(順境)」,這是我們的生活環境,你懂得怎樣處逆境,怎樣處順境。「魔冤」是人事環境,冤家對頭。你遇到這些不善的人事環境,你用什麼方法來對它,使彼此兩方都不產生障礙;他不妨礙我,我也不妨礙他,這樣就好。所以決定不能有一絲毫瞋恚的念頭,瞋恚念頭就產生障礙了。他以瞋恚心對我,我以慈悲心對他;他對我攻擊,我對他忍讓,這就沒有衝突了。要知道路太多了、太廣了,不要爭。

  世間人所爭的,實在講身外之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不就爭這個東西嗎?他爭我讓,就沒事了。讓了之後是不是沒有了?不會。你讓的話,你得到的更多,你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一定要深信不疑。財富不是奪得來的,是你命中修積的,你命裡頭沒有,給你了,你不能受用。我在沒有出家之前,認識一位將軍,少將,出家之後不久,聽說他死了。怎麼死了的?因為他要升中將,這個案子已經批准了,還沒有發布,裡面有人看到,批准了,把這個消息告訴他,他非常歡喜,請朋友吃飯喝酒,酒喝多了,就在桌上昏倒了、死了。有很多人講,他命裡頭只有一顆星,再加一顆星把他壓死了。所以他真的是這樣的。

  你沒有那個福報,那個福報來了的時候,那是禍不是福,你承當不起。無論財色名食睡都不外這個道理。聰明人、有智慧的人,佛為我們所示現的節儉。佛是圓滿的福報,他還是那麼節儉;孔老夫子的德行,在《論語》上我們看到學生對他讚歎:溫、良、恭、儉、讓。聖人對人對事忍讓,對自己節儉,雖然是圓滿的福報,要做給眾生看。福報從哪裡來的?從節儉來的,從布施供養來的。歡喜布施,歡喜供養,自己生活非常簡單節儉,這個人大福德。不是縱情享受,那個福報再大也享不了幾年就完了。所以這一條我們要特別特別用心求解,要把它落實,在我們菩提道上就會減少許許多多障礙,對我們的修學增長信心。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我們還接著看末後這兩句:

  【立不思議。普見三世。】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安立教法,超言念故」,這個就是『立不思議』。說實實在在的話,佛不但四十九年言教不可思議,就是世尊出現在這個世間為我們示現八相成道,也是不可思議。為什麼?現相、言教都稱性,稱性就不可思議了,心性不可思議。凡夫為什麼會變成凡夫?一真法界為什麼會變成十法界?為什麼會變成六道三途?毛病就出在思議,就出在這裡。這本來是不思議的,《楞嚴經》上講得很好,富樓那尊者問一切眾生都有無明,無明從哪來的?怎麼來的?向世尊請教,世尊說得很好,「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無明的根本說出來了,根本是什麼?知見立知。這個話的意思,自性法爾具足知見,叫靈知。

  你們現在學院裡面在學習三時繫念,把三時繫念當作一堂功課來學習。你看中峰大師的開示,講到心,心有肉團心,有緣慮心,有靈知心。「肉團心」是我們身體裡面的心臟,這是物質、是色法,我們世間人稱它作心。第二種「緣慮心」,緣慮心是什麼?在一切境界裡面,你能夠分別善惡、分別是非,這個稱之為緣慮心。緣慮心就是法相宗裡面講的八識五十一心所,大乘佛法裡面稱為妄心,一切眾生都把這個認為是自己的心;這不是心,這是妄想分別執著。第三種叫「靈知心」,靈知心就是真心,真心本來就靈,本來就知,所以在楞嚴會上,佛講「見聞覺知」,這個就是靈知心。靈知心法爾具足,就是本來就具足。你要問什麼理由,沒有理由,它本來就這個樣子,本來就具足見聞覺知。換句話說,它能見能聞能覺能知,這是自性,這是真心。

  真心在哪裡?真心遍法界虛空界,因為法界虛空界是真心變現出來的,唯心所現。既然是心所現的這個相分,性相不二,理事一如。哪一個相、哪一個事裡頭沒有見聞覺知?統統都有。這個見聞覺知不能思議,它本來就是這樣的,你要加上個思議,就是立知了,它本來是知。本來是知,本來是有見,你在知見上再加上一個知見,知見立知,這就變成無明,畫蛇添足。變成什麼?有思有議,這有思有議這就是無明,把不思議的境界失掉了,因為思議就永遠再見不到不思議的真相了,麻煩出在這個地方。

  所以佛教導我們,用什麼方法能夠明心見性,恢復到我們的性德,恢復我們圓滿的智慧、德能、相好?佛教給我們的方法就是不思議。不思議是什麼?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是不思議。妄想分別執著就是思議,所以只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才能見性。這個見性就是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思議也就是三昧,不思議也就是禪定,不思議也就是根本智。《華嚴經》上講信心,信心依什麼建立的?依根本智建立的。換句話說,依不思議建立的,這是真信,這能信,你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一真法界,這個法界就是佛性、真心、真如、第一義諦,名詞術語很多,統統說的是這樁事情。

  所以大師在此地說,註解裡面講「安立教法,超言念故」,這句話很重要。這句話不但是入華嚴三昧必須要具足的條件,我們念佛人要想得念佛三昧,也不能離開這個原則,離開這個原則,念佛三昧得不到。無量無邊的三昧都是用清淨心,都是用無分別心。無分別當然就沒有執著,你才能證得,你才能真正懂得如來真實義。如來真實義就是真心、就是本性,所以大師註解裡面說「超言念故」。超言念就是不思議,超越了言語,超越了思惟。所以佛法能不能去想?愈想愈離譜,愈想愈錯,佛法直覺,不能用思惟想像,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佛法它也分很多階段,初學,恆順眾生,眾生喜歡想讓你去想,教你怎麼想,使你的想與性德能有少分相應。阿含沒有離開第六識,小乘教;到方等就提升了,讓你思想更細膩、更精微,講到八識,相宗的方法是思盡還原,到你想盡了,不想了,無想了,就還原了,你就見性了。這是一類眾生用思考成了習慣。佛,你看看他有善巧方便,就用你的思議,到最後回歸到不思議,你就成功了。

  另外一類根性的人,不喜歡用頭腦,不喜歡去想,佛也有方法,教你不要想,教你萬緣放下。禪宗用這個方法,淨土宗也是用這個方法。不過淨土宗教你什麼?把所有一切妄念放下,念一句阿彌陀佛,到最後這一句阿彌陀佛也沒有了,就見性了。見性之後還念不念佛?他還念。為什麼念?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有念跟無念是一不是二,入這個境界了,這是不思議境界。這樣來教化眾生,真正入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了。佛菩薩首先是自己示相、示現,幫助大家契入。

  最後一句『普見三世』。這一句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突破了空間維次,三世是空間維次,現在人講的三度空間、四度空間、五度空間。科學家告訴我們,從理論上講,空間是無限的維次。這個無限維次的空間從哪裡來的?科學家不知道。只知道空間確實有不同維次,不知道從哪兒來的。佛告訴我們,所有一切不同維次空間是從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因為一切眾生分別執著無量無邊,所以空間維次是無量無邊的。

  就是我們一個人,在這一生或者在這一天,我們非常可能生活在不同維次空間。你說:我沒覺察得,我天天都一樣。我問你:你昨天晚上睡覺有沒有作夢?有作夢,夢中的那個空間維次跟我們醒的空間維次不一樣。如果你修行,你修禪定,定中有境界,定中那個空間維次跟我們出定的空間維次不一樣。人死了,死了之後,他進入另外一個不同維次空間,那是一般人隨他的業力,他一生修善積德,他的空間維次會提升。佛給我們講天有二十八層,二十八層肯定就是二十八種不同空間維次,他要生天了,隨著他自己福德,他到哪一層我們不知道。如果他在這一生造作很多罪業,殺盜淫妄,損人利己,他會墮落比我們現在這個生活空間維次更低的,更低一級,不相同!這些境界很複雜,也是不可思議。

  諸佛如來妄想分別執著斷盡了,不同維次空間是果,因既然是分別執著,分別執著統統沒有了,妄想也沒有了,所以這個空間維次全部都沒有了。全部都沒有了,感現出來的這叫一真法界,華藏是一真法界,極樂世界也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裡?遍一切處。只要你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就見到了。我們今天為什麼見不到?別說妄想,分別執著都放不下,所以一真就在現前,但是你見不到。中峰禪師說「此地就是極樂,極樂就是此地」,他講的話沒錯,他講的話就是此地講的「普見三世」,三世跟十方通常都連在一起,普見三世,普見十方。

  所以大師給我們做了個總結,總結只是眾生跟佛迷悟差別不同;除迷悟差別之外,都是一樣的。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對於我們的修學就會生起信心,堅定的信心,堅定的願心,你才會不動搖,你才會認真努力修學。境界沒有現前是自己功夫不到,還要努力。什麼功夫不到?心不夠清淨,依然夾雜分別執著,夾雜不善。像佛在經上說的「不容毫分不善夾雜」,我們夾雜的不止毫分,我們夾雜的太多了,不但一真法界見不到,跟我們最貼近的六道輪迴,這個六法界我們都見不到。

  前面曾經跟諸位透露過,古時候在印度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印度許許多多宗教都修禪定,他們見到六道,餓鬼、地獄、欲界天、色界天,禪定功夫深的他能夠見到無色界天,佛在經上講世間禪定。這麼深的禪定,在定中能夠把六道的界限突破了,他所見到的這是佛經上講的現量境界,這不是他妄想,不是他在那裡推測,親眼所見的,親耳所聞。他們對於六道輪迴的現象很清楚、很明白,看到這個人命終了,到哪一道去了,他看得很清楚。

  佛在經上給我們說,有婆羅門在定中看到牛死了,死了之後牠生天了,看到一個人死了,他就作鬼道去了。這牛不錯!你看看做牛牠死了之後會生天,牛這一生幹些什麼事?替人家耕田,吃青草。他也想生天,他就學牛,他替人耕田,他也吃青草,以為這樣子能生天。佛舉這個比喻跟我們說,戒取見。

  什麼叫戒取見?非因計因,那個牛生天不是耕田吃青草,不是這個因。但是他不懂得,他看到牛生天了,以為牛的一生耕田吃青草這個行業可以生天,這是他誤會,他弄錯了。得牛的這一生,牠是受果報,牠的果報完了之後,牠這一生沒有造業,牠生天一定是過去生中阿賴耶裡面有善根,有生天的因。生天的因是什麼?上品十善。這個牛死了,阿賴耶識裡上品十善這個因現前,是因上品十善而生天,不是耕田吃草,不是這個因,他以為是這個因。這一種見解叫戒取見,這個是戒取見。

  「見取見」是非果計果,不是真正的果報,他以為是究竟果報,這個都是成見。許多人認為生天,天就是究竟果報了,就得永生了,這是錯的。天沒有離開輪迴,壽命是長一點,沒錯,他還有命終的時候。就是非想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大劫,八萬大劫到了,他還要輪迴,還要墮落,不是究竟的。所以過去許許多多印度的宗教,把四禪天第四禪,把四空天誤以為是涅槃,涅槃是不生不滅究竟的果報,他誤會了。他修四禪八定到這個境界,但是他壽命到的時候他又墮落了,這一墮落對於聖人的教誨他就起了疑惑:為什麼我已經證得了,現在又會退轉?於是乎生起謗法了,認為聖人這個教誨是假的,不是真的,我已經通過實驗了,證明這不是真的。他不曉得他自己把這個境界誤以為是究竟果報,不是的!所以一個是在因上的成見,一個是在果上的成見,這都是錯誤的,錯誤的見解。

  學佛最重要的,知見,行為是隨著知見起的作用,知見正,行為當然正;知見不正,行為不會正。所以知見在修行裡面這是核心,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經論是修正我們知見的,戒律是我們行為的標準,經論是我們知見的標準,我們拿到這個標準,天天要衡量自己,不要去衡量別人,衡量別人你天天造業。別人是什麼境界你不知道,隨意拿這個標準去批評人,不定那個人是聖人,那個人是佛菩薩再來,那你造的業重。

  佛法最值得人尊敬,最值得人讚歎的是什麼?佛法是教我們個人自律的,沒有教你去批評別人的,這個高明。學佛的人一定要懂得,佛只教我一個人,所有一切經論都是教我一個人,沒有教別人。你要是有這樣一個心態,你是佛的真的弟子,你這一生當中一定成就,這跟善財一樣了。學生只有我一個人,除我一個人之外,各個都是如來的化身,都是在做示現。他示現有正面的,有反面的,統統教我;他示現正面的,提醒我應當要這樣做,他示現反面的,我立刻就覺得我不可以這樣做。他那麼做什麼?他示現,他來教我的。所以對我來講都是善知識,都是老師,都是恩人。讓我六根接觸六種境界,無時無刻無處不是在菩薩道上。

  菩薩道是覺道,一切人事物都在幫助我,都在成就我,成就我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樣的心態修學,那就沒有三大阿僧祇劫,也就沒有無量劫了,一生圓滿成就。善財在《華嚴》裡面做了榜樣,龍女在《法華經》裡面做了榜樣,證得無上究竟圓滿的菩提,一生成就。再給你講得真實一點,一念成就;那講最真實的,這一念轉過來了,菩薩成佛了,始成正覺。

  到始成正覺你才能夠見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跟我一樣始成正覺,沒有先後。再看一切眾生,一切萬物,「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你見到這個境界,你才真正成等正覺。我們成不了等正覺原因在哪裡?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不下。那要怎麼辦?學善財,在日常生活當中磨鍊。鍊什麼?就是鍊看破放下,就這兩個功夫。看破是明瞭,明瞭幫助你放下,放下幫助明瞭,這兩個方法相輔相成,成無上道。放下不是別的,妄想分別執著,看破是法界虛空界一切剎土眾生統統明瞭了,明瞭之後是什麼?真的是示現,一點都不假,佛沒有妄語。迷的時候完全不覺,悟的時候這才曉得,才真正知道佛菩薩慈悲,才真正知道恩德,知恩報恩。

  怎麼報恩?我也示現給別人看,這樣才能知恩報恩,你要不肯做如是的示現,你就不能報佛恩。這個時候心地清淨一塵不染,沒有妄想分別執著,試問問還有沒有佛?還有沒有眾生?沒有了,你已經證得平等法界了。你看佛在大乘經裡面常常跟我們講,十法界的因行,當然這個十法界是果報,果必有因,十法界的因非常複雜。但是再複雜的因,總有一個最重要的,佛就給我們說明這個最重要的,其他次要的暫時不說。

  十法界的因行,佛的因行最重要的,平等心,平等心是佛心,怎樣才能平等?離妄想分別執著才平等,只要你有妄想分別執著,你就不平等了。執著這是我,那個是你,我跟你怎麼會平等?我總比你高一點,你總不如我,這是凡情。從前李老師講經的時候跟我們講,就是連路邊上從前的乞丐,他也自以為了不起。貧窮做了乞丐了,看到這個有錢的人、富貴人坐了車,在從前很少,沒有汽車。馬車、人力車從他面前經過,那個要飯躲在旁邊,鼻子哼一哼:有什麼了不起,不過有幾個臭銅錢而已。你看看他還譏笑別人,不平!不平等。佛心平等,看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如來應化在世間,十法界平等,三途六道跟諸佛如來平等,沒有一樣不平等,佛的境界,佛的心。真正轉末那為平等性智了。

  菩薩第一個因是什麼?六度。菩薩心常在六度上,我們經上講常住,佛是住平等慈悲,菩薩住六度,六度心是菩薩;因緣心是緣覺、是辟支佛;四諦心苦集滅道,心住在苦集滅道上,四諦心是聲聞、阿羅漢。六道裡面,天道,天是什麼心?上品十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欲界上品十善,色界上品十善再加上慈悲喜捨,那個捨就是禪定;人中品十善;修羅下品十善。實在講,修羅所修的十善,可能比人還要殊勝。為什麼當修羅?好勝好強,驕傲自大,這些煩惱非常嚴重。實在講,他所修的也是上品十善,這變成天阿修羅;中品十善,他還帶著這個煩惱習氣,變成人阿修羅。所以修羅《楞嚴經》上講得好,除了地獄道沒有,其他五道都有,天上有、人間有、畜生有、餓鬼有,地獄裡頭沒有。所以許多經論上也常常講五趣輪迴,五趣不算阿修羅,阿修羅在哪一道算那一道。講六道有阿修羅,這個阿修羅專門講天道的。這是佛學常識,初學同學不能不知道。

  人道是五戒十善,人道以下這是三惡道。三惡道餓鬼的業因,慳貪,餓鬼道的業因;畜生道的業因,愚痴;地獄道的業因,瞋恚。所以貪瞋痴叫三毒煩惱,果報是三惡道。佛教一切眾生,首先要斷貪瞋痴,為什麼?你來生不墮惡道。貪瞋痴嚴重的人,來生沒有辦法避免三惡道,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諸佛如來我們講法身菩薩,他們真正得到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他們永遠住一真法界,就是在十法界隨心應量的示現,他還是住一真法界。為什麼?他平等心。並不是說到人間來應化的時候,他又跟人一樣起分別執著,他不起,永遠不會起。所以他所證得的那個境界永遠不失,又能恆順眾生。所以經上有說佛菩薩應化是遊戲神通,沒錯,真的是遊戲神通。大乘經上常常講圓證三不退,他怎麼會退轉為菩薩?這個菩薩我們講權教菩薩,不可能退轉為二乘,更不可能退轉為六道凡夫,但是他能示現,他非常自在。種種示現都是幫助九法界裡面還沒有覺悟的眾生,幫助這個。

  九法界裡頭包括六道,也包括三途,這個裡頭確確實實有善根非常深厚的。這些眾生甚至於自己不知道,但是佛菩薩知道。因為佛菩薩知道你過去生生世世的行業,你的所作所為,你學習些什麼東西他知道。他以善巧方便來誘導你,不定什麼時候你豁然開悟了,你就入佛境界了。你真懂了,真明白了,無量劫來不能解決的問題,一下解決了,這個喜樂沒有法子形容,跟別人說人家也不懂。為什麼?他不是這個境界。什麼人知道?諸佛菩薩知道。諸佛菩薩在讚歎,諸佛菩薩在加持,你開始覺悟了,不斷向上提升,幫助你提升到究竟覺。好,現在時間到了,這一段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5 09:19:51)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25日09:19:5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793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