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九九一卷) 2003/4/6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0991
諸位同學,請接著看李長者的《論》文:
前面我們讀到「四攝無別」,接著「四無量心無別」。四無量心,同學們大概都知道:慈悲喜捨。佛在經論裡頭常常教導我們,在六道裡面最高的、福報最大的天道,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生天?欲界天裡面要具足上品十善,這是生天的因。如果只有上品十善,生天最高只能夠生到忉利天,忉利天以上要修一點禪定。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自在天,這是欲界上面四層天,多少有一點定功,我們講純淨純善,純度不夠,但是他確實是在修清淨心、修上品十善。清淨心就是禪定,隨著他功夫的淺深,得的果報不相同。
再往上去,禪定裡面還要加四無量心,這是經論裡頭常說,色界天人。色界有四禪十八層天,他們修慈悲喜捨這四種: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慈悲喜捨這四法最重要的一法是捨,如果你沒有捨,你的慈、悲、喜都不能成就。所以我們可以說,四無量心前面三種是果報,後面一種是因行。捨就是放下,你要放不下,你哪裡來的四無量心?慈是與眾生樂的心,中國古人所謂的與民同樂;悲是拔眾生苦的心,看到苦的眾生要怎樣幫助他脫離困苦,這叫慈悲。
所以慈悲都是愛心,而且這個愛心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它不是感情的。我們世間人講愛,這個愛是從感情生的,不是從理智生的,所以這個愛心不平等,這個愛心是無常的,今天愛你了,可能明天就不愛了。現在在這個社會上,諸位如果稍稍留意一點,你就會看得很清楚,不僅僅是年輕男女的戀愛。你看戀愛結了婚,沒有多久兩個人鬧翻了,要離婚了。由此可知,那個戀跟愛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無常!什麼原因?他的基礎是感情,感情不可靠,千變萬化。所以四禪天人他那個愛心是從理智生的。換句話說,他真正能夠持久,真正能夠保持著不變。
但是真實的慈悲,那要法身菩薩。為什麼?法身菩薩的愛心是從真心本性裡生的,就像這部經裡面所說的,信心是依根本智生起的,永遠不會改變。所以佛菩薩對九法界眾生,即使眾生造作五逆十惡,墮阿鼻地獄,佛菩薩對他的慈悲一絲毫沒有改變。絕不因為他迷惑顛倒造作錯誤的行為,那個慈悲心、愛心就減少幾分了,沒有,決定沒有。這個境界對我們來講不可思議,我們無法理解,到底這是什麼原因?其實佛在經上跟我們講得很清楚,稱性。
真性裡面沒有真妄,沒有邪正,沒有是非,沒有善惡,真性裡頭。所以這個境界,我們只能夠用純淨純善來形容它。這個純淨的淨不是染淨的淨,染淨都離開了,叫純淨。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惡的善是相對的,它是絕對的;這個善裡頭沒有善惡,沒有人我,沒有對立,到純。什麼人證得?圓教初住菩薩就證得,剛剛證得;換句話說,他見到事實真相,見到一真法界了。
九法界不正常,扭曲了正常的現象,或者說扭曲了一真法界。這個真相佛法裡頭常常用水來做比喻,用得最多,水是我們生活當中不能缺少的,我們對它很熟悉。一真法界像這個池塘裡面的水,沒有風浪,這個水沒有染污,你去看,它平靜、清潔。這個水像一面鏡子一樣,這外面的景象就照得清清楚楚,這境界就好比是一真法界;九法界就好比這一池的水起了風浪,而且這個水有了染污了,不乾淨了,它還是照外面的境界,那照的境界隨著波浪,這個境界就是散亂了、扭曲了。
九法界裡面愈往上去,風浪愈小,波動不大,看的還可以看,雖然不能看到真相,但是非常接近,叫相似相。九法界愈往下面去,大風大浪,如果三惡道那就是波濤,把所有形象都分裂了,真相完全看不出來,看到的是極小一部分,而且還動盪不已,變幻無窮。諸位想想這個境界,你想這個水做比喻這個境界,細心去想想,細心去觀察,跟經上講的意思這一真法界跟十法界的關係,我們能夠體會到一些。
一真法界跟十法界是一體,體好比是水,水是體。水平如鏡是水,起了小波小浪還是水,起了大波大浪它還是水,心性不變。佛的心性完全平了,不動,「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是佛的境界。菩薩的境界很微弱的波動,所以你在水裡面看這個倒影依然是很清楚。凡夫境界就不一樣,我們很明顯能夠覺察到,你看現在這個社會的動亂,不要說其他的眾生,就說自己,妄想、分別、執著,心在動!心在動,外面境界就在動;社會動亂了,世界不安了,天災人禍都是從這裡起來的。不要以為世界上天災人禍與我不相干,那你就錯了,跟我們的起心動念,妄想分別執著有密切的關聯。
所以四無量心裡面捨重要,捨是放下,放下妄想,放下分別,放下執著。放下執著,心清淨了;放下分別,心平等了;放下妄想,真心現前了。這個放下豈不就是相宗裡面所講的轉識成智?放下執著,轉末那為平等性智;放下分別,轉意識為妙觀察智;放下妄想,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所以轉識成智怎麼個轉法?放下而已。我們問天人有沒有放下?比我們來講,他放下了,他要跟四聖法界相比,他還沒放下,放下得不乾淨;四聖法界跟法身菩薩比,那他沒放下;法身菩薩即使等覺菩薩跟如來比,他也沒放下,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放下。
放下就是禪定,佛在經上給我們說,真正明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對於一切色法看破,真正放下了,你的眼根在色塵得定,眼根在色塵上入定了,三昧現前了;耳根在聲塵未必你放得下,鼻根在香塵,你也未必能放下。所以三昧有無量三昧,那就是無量無邊的境界,樣樣都看破了,樣樣都放得下了,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入華嚴三昧了。華嚴三昧是無量三昧的總稱。
所以初發心的人,他的四無量心跟如來沒有兩樣。「初發心時便成正覺」,這句話我們常聽,初發心那個心可貴,那是真心的流露,很可惜的,他時間太短,剎那而已,第二個念頭他就變了,他就又迷了。雖然迷,即使是一剎那,這一剎那很可貴,為什麼?無量劫來你的真性都從來沒有放過光,沒有現過瑞,你今天能夠發心,這一發心這個就是像閃電一樣,這是一道光。雖然時間短,但是你總是光總冒出來了,總是露了一下,希望往後這個光明的時間愈來愈長,光明愈來愈大,這就是進步。這個就是經文上講的「信進起修」。
我們現在得到科學家對水觀察實驗的證實,知道四無量心重要!四無量心就是真誠的愛心,對自己的利益,對眾生的利益,對社會的利益,都是無與倫比。我們要愛自己、愛眾生、愛社會、愛這個世界,要曉得這是一體的;我只愛自己,不愛這個世界、不愛眾生,自己的苦難,自己的業障,不能消除,不能避免。這是世間許許多多人不了解事實真相。《華嚴經》裡面佛告訴我們,虛空法界剎土眾生跟自己是一體。因此,四無量心不僅僅是對自己,要對一切眾生,要對虛空法界,這樣才能真正成就自己的德行,恢復自己的真性,讓我們在現前這個凡夫地位,昇華到諸佛如來果覺的境界,「佛道無上誓願成」。接著下面長者說了。
「三十七道品無別」。這三十七是科目,三十七個科目。它這個裡面也分類: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它分成七類。道品,品是品類,道是方法。什麼方法?超凡入聖的方法,轉十法界回歸到一真法界的方法,這是大小乘修行的總綱領。過去我初學佛的時候,因為三十七道品在小乘經裡面講得很多,我們誤會它是小乘修學的方法。以後我講三十七道品,講當然得要找參考資料,看到智者大師他對於四念處的註疏,我看到非常驚訝,他用天台的方法來講藏通別圓。於是我就明白了,三十七道品通大小乘,不但通大小乘,通宗門教下,通顯教密教,再仔細一觀察,通世出世間一切法。
早年,我在章嘉大師那裡學到「看破、放下」。我講到三十七道品裡面,我看出來了,「四念處」就是看破,它是智慧,「四如意足」是放下。那個時候,我在台北講這個題目,趙默林老居士也是我們佛門一位大德,年高望重,我們佛門許多老法師對他都非常尊重。他大概要大我二十歲,可是我講經,他常常來聽。聽我講三十七道品,四念處是看破,四如意足是放下,他跟我說,他說:淨空法師,你講得很有道理,這個說法從前沒有人講過。
因此,這個三十七科(科目),在大乘佛法裡面,自古以來許許多多的大德都稱它為助道法。大乘每一個宗派有每一個宗派主修的,譬如說我們淨土宗,修淨土的同學也知道,正助雙修。那什麼是正修?當然《無量壽經》三輩往生、往生正因裡面教我們的,那是我們的正修。這個正修是三資糧:信、願、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正修。助修?助修就是三十七道品。我們念佛為什麼功夫不得力?看不破,放不下,所以功夫不得力。果然能夠看破,能夠放下,念佛堂堂主的口頭禪常說:放下身心世界。我們放下哪一樣?一樣都沒有放下,所以你的功夫不得力。放不下的原因是不了解事實真相。
四念處這四條好。「觀身不淨」,把我們對於這個身的執著看破了,看破你就容易放下了,不要再執著這個身是我,不要再為這個身去造業。一切眾生造無量無邊的罪業,為什麼?為這個身,這身是假的,不是真的。「觀受是苦」,你以為你這一生當中有很好的享受?很快樂的享受?你完全想錯了,那是你迷不是覺。六道裡頭哪有樂?佛說:樂是壞苦。這要認識清楚。六道裡頭有苦苦、壞苦、行苦,三種苦,哪來的樂?佛清楚,佛真正覺悟,告訴我們,我們仔細想想人在世間確確實實沒有樂。
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做種種示現,點醒我們,讓我們明瞭這個世間沒有樂,對這個世間不可以留戀;有絲毫的留戀就錯了。我們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的?佛經上講得很清楚:人生酬業。因為人提出問題問佛的,佛這個答覆,而實際上九法界眾生,哪一個不是酬償他的業報?尤其是六道,過去生中你造的善因,這一世得福報,你享福;過去生中造惡因,你這一生要受罪,要受苦受難,業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是六道裡頭的真相,佛菩薩慈悲來示現,點醒我們。
但是如果你跟佛有緣,這個佛是廣義的。我們提到佛,許多人都把佛看成佛教,這個看法狹義的,廣義的怎麼說?佛是覺的意思,與佛有緣,你與覺悟有緣。世出世間許許多多的聖哲,你遇到他們,他們教給你方法,幫助你覺悟,這個範圍就大了,可以包括所有的宗教,所有的聖賢教誨。我們學大乘,對於與佛有緣應當作如是觀,這才正確。就像前面佛在這個經上所說的,李長者給我們講解的,「如來以一切眾生隨根所樂,以成佛號」這一段裡面講的,佛「對現色身,等眾生界,為佛,為天,為神,為主,為人,為仙」,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他所現的身相全是幫助眾生覺悟。與佛有緣,應該從這個角度來看來說,這是《華嚴》的意思境界。
四念處第三個教我們「觀心無常」,心,念頭,念頭生滅變幻無常,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你不可以以為你所想的是正確的。這是佛在經論裡頭一再提醒我們,沒有證得阿羅漢之前,千萬不要以為你想的是正確的。實在講,許許多多的想法、看法都是錯誤的,古人常講「聰明反被聰明誤」,自以為聰明,那個誤是什麼?不聽聖人教誨,自以為聰明,依舊是造業受報,苦!這是佛法裡常講,可憐憫者。他實在講比不上最笨的人、最愚痴的人,
那個最笨、最愚痴他自己自卑感很重,覺得他是什麼都不如別人,如果他有善根,遇到了一個高人,教他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他就真幹,結果怎麼樣?結果他成功了。諦閑法師那個鍋漏匠出身的念佛的徒弟,不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嗎?多少聰明人不如他。他老實,就是知道自己很笨,愚痴沒有智慧,不如人,他見到什麼人都恭恭敬敬的,為什麼?我不如他,他比我強太多了。沒有一絲毫貢高我慢的心,這個很了不起。所以老師怎麼教,他就怎麼樣相信,他就怎麼樣修,時間不長,他成功了。
所以,從這個例子來看,古人說的「聰明反被聰明誤」,這句話我們體會非常深刻。我們為什麼沒有成功?自己以為太聰明了。想想我們將來死的時候,能不能像他那樣預知時至?能不能像他那樣那麼瀟灑,那麼自在,站著走的,不生病。他住在那個破廟裡頭,諦閑老法師很慈悲,在附近找了個信徒照顧他,每天替他燒午飯、晚飯,一天替他燒兩餐,早飯他自己料理,幫他煮飯洗衣服照顧他。他是專門念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就這麼一個修行方法。
往生的頭一天,告訴這位居士,很感謝他照顧這幾年:明天你不要來替我燒飯了。這位居士也不知道是什麼回事情,明天不要來燒飯了,大概明天有人請客,因為他前兩天到城裡去看看朋友。他是三年沒有出門,突然心血來潮,他要到城裡去看看朋友。看看朋友什麼?辭行,見最後一面。回來之後,第二天就跟燒飯的老居士說:明天不要來燒飯了。所以這個老居士聽到之後,師父前兩天出門,是不是有人請他吃飯。所以到第二天中午的時候,他還去看看,看看師父在不在家。
他這個廟是破廟,不關門的,進去之後,叫師父沒有人答應,這四面去找找,看到他站到那個地方,叫不應,走到面前仔細看看,死了,站著死的,非常驚訝。從來沒有聽說過人是站著死的,又不生病。趕緊去告訴當地的一些護法、學佛的居士,大家都來看,這大家商量一下,趕快給諦閑老和尚去報信。那是走路去,來回三天,諦閑老和尚來替他辦後事,他在哪裡站三天,死了以後還站三天。
所以人聰明有什麼好處?笨一點有什麼不好?這正是古人所謂是「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佛度眾生這兩種人很好度,一個上智,一個下愚。上智是一說他就通達明瞭,依教奉行,沒有二話好說;下愚也是這個,雖然什麼都不知道,教他怎麼做,他乖乖的就那麼做,他就能做到底,做得很踏實。所以這兩種人都很容易成就。最麻煩的是當中這一段,上不上下不下,很不容易成就,習氣太重,不容易放下。
三十七道品是我們的助道法,我們不能不看破,不能不放下,不能不精進。四正勤就是精進,他精進是有條件的,惡要趕快斷,善要趕快覺悟;積極的斷惡,積極的修善,這四正勤。所以這個科目通一切法。初發心的人,三十七道品的修學跟如來果地也沒有差別。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前面我們講到「三十七道品無別」,這三十七種助道品,對我們的修行大有幫助,一定要懂得應用,真正讓它幫助我們道業的增長,幫助我們斷煩惱、開智慧,很重要。「觀受是苦」,要真正曉得苦,我們出離的心就生起來,對這個世間能放下,不再貪戀了。這個世間無常,經論裡頭佛常講這個世間,「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不只是滄海桑田。哪一樣東西能保得住?不可能的,沒有一樣東西真正是永久的;換句話說,所有一切萬物都是暫時的。你能夠常常這樣想,常作如是觀,你智慧就開了,不再迷惑了。這第三條「觀心無常」。心是我們的念頭,前念後念不一樣。
末後一條「觀法無我」,我是主宰、是自在。佛經裡面講這個「我」的意思講得很多,這兩個意思最重要。首先我們觀察我們自己的身體,因為一般人都把這個身當作我,我是主宰的意思,我這個身能不能做主宰?如果能做主宰,我不想老,我不想生病,我不想死,能不能做得到?做不到。一年比一年老化了,小小的風寒都抵擋不住,這個身做不了主。既不能做主,哪來的自在?所以佛講這身不是我。不是我是什麼?是我所,我所有的。就像衣服,這衣服是我所有的,它不是我。
什麼東西是我?世間也有些聰明人,西方哲學家所說的「我思故我在」,能夠思惟、能夠想像那個是我,這比一般人觀察是進步很多,他知道這個肉身不是我。我們中國一般人講靈魂是我,身有生死,靈魂不死,這就進步了很多。其實靈魂是不是我?不能說是我,也可以說是我。這話怎麼說?靈魂他迷、他不覺,我是覺悟的,我是不迷的。唯有覺悟不迷,他才做得了主,他才得大自在。迷了的時候,你看靈魂在六道裡投胎,隨業流轉,可見得他做不了主。他要真正能做主,他為什麼會到三惡道去?他會到三惡道去投胎,說明他做不了主。人間天上他雖然來了,他沒有能力選擇。到哪個家去投胎是業力,過去跟他有緣,這佛經上常講的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沒有這些過去這些關係,縱然見面也不認識,陌生人。
所以人與人的關係真正明瞭之後,是應當要珍惜,不是一生一世,過去世中都有交往、都有關係。好的關係繼續保持,不好的關係我們要改善,這個人覺悟了。看不順眼的人、不喜歡的人,有緣不是沒有緣。在這種情形之下,覺悟的人、我們學佛的人懂得了,我們要改善關係;這個關係不可以惡化,惡化以後很麻煩,惡化之後就變成冤冤相報了。要以真誠心對待,要以真正愛心去關懷、去照顧,佛法講的智慧,善巧方便。前面給我們講過四攝無別,用四攝法改善關係,很重要,這叫真正學佛,這是把佛法落實到生活上去了。真正懂得觀法無我,破所知障,不但是破煩惱障,也破所知障。
所以諸位想想看,這個助道法重不重要?真的它能夠幫助我們放下身心世界,一向專念,那才能成就。諦老法師鍋漏匠那個徒弟,三年能念成功,沒有別的,他放得下。往生之前,前兩三天去看看他的朋友,那是度化這些朋友。這些朋友對他,他是個普通人,在一般講,他沒有德行,他也沒有學問,他也沒有能力,誰瞧得起他?總是三年多沒見面了,他在廟裡念佛等於閉關一樣,他不出門,人家也不會來看他,這就看看他,跟大家打打招呼。
兩三天之後,他站著往生了,這個消息一傳過去,諸位想想,他那些老朋友要不要來看看他?這一看看他的時候,信心生起來了。他是怎麼學的?他怎麼這麼殊勝?他的這些親戚朋友因他而念佛、而學佛、而往生的,我相信人數不少。連我們差不多七十年之後,我們聽到這個訊息都感動。所以自己成就就是成就眾生。這是距離我們還不算很遠的真人真事。
我過去在台灣,聽說將軍鄉有一個老太太也是念了三年佛站著往生的。這個事情是我出家以後的事情,不是在我出家以前,在我出家以後,距離現在這四十多年前。說這個話大概七、八年前,我有一次到高雄,元亨寺菩妙老和尚請我去講幾天經,我提到這樁事情。當時聽眾裡面有兩位同修告訴我,這真的,他們親眼所見的,一點都不假。沒有病,非常正常,說走就走了,走得很自在,走得很瀟灑,站著走的。所以要不放下,你就做不到了,就是說你做不了主了,放下身心世界,你才真正能做得了主宰。
四正勤是精進。大乘經上常說,世間善法有三善根:無貪、無瞋、無痴。這三善根能生世間一切善法,所以稱之為善根。根是比喻,取植物它有根,它能生長。出世佛法裡面,在大乘法裡面,佛說菩薩只有一個善根:精進。精進是菩薩善根。我們要問,菩薩有沒有世間三善根?肯定有的,菩薩是世間善人做的。世間善人有這個三善根生世間善,不能生出世間善,為什麼?他沒有精進。菩薩能成就圓滿菩提靠什麼?靠精進,永遠精進不懈。
三十七道品第二個科目,佛教給我們「已生惡令斷」。所以我們天天要反省,要檢點,我的心不善,我的言語不善、行為不善,自己知道,自己清楚,趕快把它斷掉。看到別人思想、見解、言行不善,反省一下,我沒有,佛告訴我們:很好,要提高警覺,決定不生。別人是我們自己的一面鏡子。自己已經生的善,思想、見解、言行都是善的,與經教相應的,佛告訴我們要增長,增長就是要有進步,明天要更好,這才對。看到別人有善行,我還沒有,趕快要發心要向他學習,學習一切眾生的善行,不生一切眾生的惡行,這叫精進。不僅僅是大乘法,在世間法也很好用,我們不要執著什麼大乘小乘、世間出世間,這個法好,這個法確確實實幫助我們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一切惡務必斷盡,一切善務必圓滿,這就對了。
「四如意足」,我說它這個四條是放下。足是知足,什麼時候才知足?放下就知足了,你要不放下,永遠不知足,知足常樂。這裡面有四條,欲、念、進、慧,每一條裡頭義理、境界都要清楚。天台大師講得好,他把這個道理淺深廣狹境界不同,藏教、通教、別教、圓教不一樣;藏教是小乘,通別是大乘,圓教是一乘,修學綱目完全相同(就是科目的名稱完全相同),內容不一樣,內容有淺深廣狹不一樣。
初發心這三十七道品跟果地上佛的境界也沒有差別。「故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這兩句經文我們也很熟悉,為什麼?祖師大德文章裡頭常常引用,我們看到的遍數多了。但是對這兩句話的意思,實在講許多人模模糊糊,不清楚。「發心」是初發心,「畢竟」是證得究竟果地,這初發心跟究竟圓滿佛「二不別」,「二」是發心跟畢竟這個二,「不別」,沒有差別,不好懂。這個話我們也聽得多,常聽到的「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初發心跟正覺這是二,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不別,沒有差別。在我們的想法、看法差別太大了,怎麼會沒差別?現在讀了《華嚴》這麼一大段經文,稍稍有一點體會;體會,說老實話,不深,有這麼少分了。
這個不別是心性不別。你初發心那個心是真心,如來果地上也是用的真心,是一個心,不是兩個心。差別在哪裡?差別在如來果覺上他真心永遠不變,永遠他都不動;初發心的這個人,這是一剎那,真心放光了。就好像果地覺上心性的光明像太陽一樣,初發心的人,這個人的心性放光像閃電一樣,他不能夠常常保持。他如果常常保持,他不就成佛了嗎?只是那個光閃了一下,到第二念煩惱又起現行了,又迷了。所以說「如是二心先心難」,先心是發心,發心難。一個人突然之間有這麼一個念頭:我要發心成佛。這個念頭難,太難太難了。
你要不相信,你去打聽,無論是出家在家的,你去打聽打聽,他學佛他出家最初發心是什麼心?沒有發成佛的這個心。世間人絕大多數,在家學佛的,他學佛發什麼心?求佛菩薩保佑,保佑他升官發財,保佑他多兒多女,保佑他健康長壽,他發的是這個心。這個心不是此地的發心,此地的發心是菩提心。換句話說,他沒有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四弘誓願,四弘誓願就是菩提心的相、樣子,沒發。
至於出家人,各人出家的因緣又不相同。你要去打聽打聽,去問問:為什麼出家?我常說:糊裡糊塗出了家。如果不好好的學,將來就是這一輩子糊裡糊塗,我們凡夫是個糊塗佛。佛眼睛當中看我們是佛,什麼佛?糊塗佛。什麼時候覺悟過來了,跟他就一樣;沒有覺悟之前,理體上是一樣的,形相上不一樣,苦樂迷悟不一樣。所以發菩提心是真難。
淨土法門是大乘教,大乘教發心第一。所以有許多人他不了解這個道理,他對於淨宗只知道一半,另外一半他不曉得,他只知道「一向專念」,認為一向專念就能往生了。一向專念的人很多,到臨終不能往生的人很多,什麼原因?那一半他不懂。那一半是什麼?「發菩提心」。你們看看《無量壽經?三輩往生》這一品裡頭,無論是中輩、上輩、下輩,或者是修學其他大乘,迴向求生淨土,這個經從前慈舟法師做科判,把這一段經文判做「一心三輩」,統統都有這一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怎麼只著重一向專念,發菩提心給忘掉了?不發菩提心不能往生。
我們要問,許多念佛往生的老太婆,往生的時候瑞相希有,沒有病苦,預知時至,站著走的,坐著走的,沒有聽說她發菩提心;說老實話,什麼叫菩提心她不知道。諦閑老和尚那個鍋漏匠的徒弟,他絕對不知道什麼叫菩提心,諦老法師沒教給他,只教他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跟他講:將來准定有好處。什麼好處,諦老沒跟他說,他也不問,他就能一直念到底,一心求往生。
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告訴我們,果然把身心世界一切都放下,一心希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說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個說法自古以來沒有人說過,印光大師對他這一句說法是非常讚歎,我們想想有沒有道理?那個一心求生淨土這個心,我們想想與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相應不相應?想想它真的相應了,相應就是菩提心。他菩提心發了的時候,他自己不知道。這個念佛人,處事待人接物決定沒有虛偽,他一切放下了,絕對沒有染污,一心求生淨土。對待一切人事物,決定沒有貢高我慢,念念正念分明,心裡頭只有一句佛號。這是正覺,無上正覺。
我們知道這一句佛號是性德的名稱,念這句佛號就是念圓滿的性德,自性。心地慈悲,決沒有傷害一切眾生的念頭,所以他具足大菩提心。我們今天念佛,要好好的反省,想想自己心行與這個相應不相應?這是大事,不是小事,關係我們這一生能不能往生。如果我們心裡面不真誠、不清淨、不平等,還是愚痴,還是自私自利,這一向專念不能往生。這只是這一生種善根而已。
哪一生、哪一世往生?就看你的修學與經上所說的條件具不具足,果然具足往生的緣成熟了,不具足沒有法子。因此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不多,先心難。一定要發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心,一定要發四弘誓願,四弘誓願無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太多了,不好記也不好修,四弘誓願是四十八願的綱領,抓住這個四條,四十八願統統在裡面,不能不知道。接著看。
「為明入此信解者難故」。這一句是總結,說明「如是二心先心難」,真難,要克服這個困難,三十七道品可以幫助。下面說「若心外信有他佛得道,我是凡夫者,即世間人情量是」。這些思想、見解、說法,只有圓教一乘你才能看到,才聽到。三乘裡面真的:古佛修行成佛了,我是凡夫!六道凡夫的情見,這個地方講情量,是你自己迷情來度量。度量就是你來看一切諸法,是以迷情來看的,這個看法有問題。我們接著看下面文。
「此乃不論信進修行,直是生死長流,常隨見網,何大苦哉」。所以這說明三乘修學進度非常緩慢,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劫,原因就在此地。總而言之,不了解事實真相,產生了錯誤的見解,堅固執著這個見解是正確的。如來要是給你說真話「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你會嚇一跳,會把你嚇跑掉:釋迦牟尼佛胡說八道,不能聽。
佛說法應機,知道你不是這個根性,給你講從前修行的他們已經成佛,現在修行的將來會成佛,這個我們聽到跟我們思想邏輯相應,我們聽了很合理,能接受。根性不相同,隨眾生根應所知量,佛對小根性的人(情執很重)說小法,對中等根性的人說中法,對大乘根性的人說大法,跟一乘根性的人說究竟法,不一樣!一乘圓頓根性,告訴你宇宙是一,沒有三世,沒有十方。你想想看,不是一乘圓頓根性的人誰能接受?所以這些話佛不常說,常說都把聽眾嚇跑了。
我們常在一起共同學習的同學,至少都有十幾年的基礎,現在聽到《華嚴經》這個說法,縱然不能接受,他不懷疑,佛說的還勉強能聽得下去,這就很大進步了,這是我們這一生薰習培養成的。在這個世界鍥而不捨的學習,大幅度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所以圓頓根性也是從漸修慢慢培養成的。雖然它是性德,可是我們凡夫迷失自性的時間太久了,迷得太重,突然之間聽到是決定不能接受的。
我在初學對老師非常敬仰尊重,這是我這一生學習得力的根源,有這麼一點成就,尊師重道!我這個尊師重道是六、七歲的時候父母教的。老師常常提到這部經,《大方廣佛華嚴經》,方東美先生常常提到。講這個經的大意,就是概略的介紹,介紹沒有這個地方講得這麼詳細,所以對這個經就嚮往羡慕。
我得到這個經的註解很早,是我初出家的時候,我得到《疏鈔》,得到《合論》。現在這個原書《疏鈔》在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我請他們翻印,照相影印,印出來了,印的我很歡喜,因為他將原本放大了,看起來更舒服。但是很遺憾的他統統做成平裝本,沒有做成精裝,這是很遺憾的事情。
這個經是佛門裡面第一法寶,我們對法寶要珍重,我想可能是當時印經的時候,考慮到成本的問題。平裝雖然也做了盒子,也很好看,但是一定要做精裝本才對,《合論》跟《疏鈔》都應當做精裝本。《疏論纂要》是做了精裝本,做得很好,總共有十冊,但是《疏論纂要》的原本是十六開的,字很大,這個也印出來了,我也看到了。像這個本子,這十本太重了,每一本書拿在手上就像一個磚頭一樣。應該怎麼樣?應該把它印成二十冊,這樣就好。像《華嚴經疏鈔》,也應當印成二十冊。
早年我在台北,中華大藏經會,我請他印《疏論纂要》,那是大藏經會的本子,他們原來想印精裝三冊,三冊就很厚,所以我跟他建議,六冊,他照我的意思去做,六冊我們看起來很舒服。好書,印刷、紙張、裝訂都要講究,使人看到之後就生歡喜心,這比什麼都重要!拿在手上閱讀,喜歡。不能顧慮到成本太高,你要曉得,你做得不好,對於學習的人,那個歡喜心大幅度的下降,這個損失很大。弘法利生,對這個不能不講求。好,現在時間到了。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5 09:19:2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