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九八二卷) 2003/4/1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0982
諸位同學,請看如來名號品第七,前面清涼大師的五門分別,第三宗趣,宗趣裡面有三段,有「分宗」、「會宗」、「品宗」。我們現在看第二段會宗,我們把這個文念一遍:
「會宗者,若就總望,信解行德攝位為宗,通成佛果為趣,信能必到如來地故,近望唯信為宗,成位為趣,若以此下三品以為一分」。這個三品就是「名號品」、「四諦品」、「光明覺品」,這三品都是講毘盧遮那佛的果德。這是「果用應機,周遍法界,以為其宗,依此起信為趣,故此亦名正報因果」。我們知道前面六品經是講「依報因果」,前五品是講依報之果,毘盧遮那這一品是講依報之因,這個地方三品經講「正報因果」。「亦是所信,信何法門,信佛身名,等於眾生,則知我名如佛名也」。我們前面講到這個地方。
這個地方還有一點意思要補充,補充就是末後這句,「則知我名如佛名也」。這句話怎麼個說法?後面有很長的經文,為我們說明這個事實真相。雖然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很明白了。實在說這不是我們自己的境界,我們要怎樣去理解、去體會、去契入,自己才能得真實受用?真實受用就是建立信心,清淨的信心、不壞的信心,以這個信心做為我們修學的基礎,不斷向上提昇。
一切諸佛都是這樣修行成就的,所以這個經文對我們來講非常重要,尤其我們現前這個階段;我們今天應該怎麼修,怎樣成就自己,關係太大了。所以曉得「我名如佛名」,我名怎麼跟佛名一樣?如果我們想到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教導我們的,我們就會有一點點明白了。馬鳴菩薩教導我們「離言說相,離名字相」,何以故?名字性空,佛名性空,我的名也性空;因緣所生法,當體即是空,那個空就是法界性體。所以佛菩薩的名號從法界性體生的,一切凡夫名號也是法界性體生的;相不一樣,性沒有兩樣。這個理很深,我們到後面再說。
現在接著看下面這一段,前面是「信佛身名」,我們在前面說了很多。以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佛當年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他一生示現的行業,是我們的典型,是我們的模範。名號裡面的意思更是教導我們修學的重要綱領,那就是待人要仁慈,對自己要清淨。
這第二個小節「信佛法門」。信佛身名,信佛法門,法門就是佛的教學,「隨宜而立」。你看跟《般若經》上講的一樣,佛教化眾生沒有一定的法門,法門一定是隨機,宜就是便宜;換句話說,是隨順眾生的需要。什麼時候的需要?當前的需要,建立法門。釋迦牟尼佛當年出世在世間,我們都曉得他老人家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這四十九年是「隨宜而立」!隨順我們地球上這些眾生,南閻浮提眾生,他有地區性的,他有階段性的。這個階段在時間上是多久?一萬兩千年。
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第一個一千年是正法時期,第二個一千年是像法時期,再往後一萬年是末法時期,所以這是有階段性的!一萬兩千年,我們看起來很長,但是在整個地球歷史上來說,很短!真的是一彈指、一剎那。契此時此處眾生機宜。
在這個經裡面,最重要的是教導我們「知我妄念苦集,亦全法門」。這是我們現前的境界,我們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妄想是無明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執著是見思煩惱,也是法門!法門,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教材。
世尊教學,教材隨手拈來。你看看他說我們的妄念,給我們分析,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是妄念,妄念有粗有細。妄念是怎麼來的?都離不開因果。妄念起些什麼作用?變現成九法界,變現出三途六道,讓這些妄想苦集,苦是果,集是在造業,惑業苦!你看佛都拿這個當教材,讓我們了解三途六道的性相、理事、因果。佛說法哪個不是法門?法法皆是。蕅益大師說過,說「境緣無好醜,好醜在於心」。
我離開新加坡到澳洲來,也寫了幾句話給我們同學們共同勉勵。我這個幾句話跟蕅益大師說的意思是一樣的,我說的淺顯大家好懂。「處逆境,隨惡緣」,我們的生活環境不好,處處都有障礙;人事環境也不好,障礙很多,我們在這裡面要受折磨。在這種處境之下「無瞋恚」,處逆緣決定沒有一絲毫瞋恚心,沒有一絲毫報復的念頭。受苦受難,受很多冤屈,常作消除業障想。真的,業障就這樣消了。所以我們對於不好的環境、不好的人事,依然常存感恩之心。為什麼?他替我消災。不是這樣的,我的業障消不了。
這都是事實真相,一般人不懂得,一般人處在這個境界裡頭怨天尤人。怨天尤人,不但是消不了業障,你在增長業障,那個麻煩就大了。這是我們學佛這麼多年,對於事實真相稍稍明瞭,自己一生的所受,都是過去生中所造業的報應。佛經上常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這一生所受的,是過去生中所造的業!「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今生所作所為,來生就有果報。
我們相信這一生對我們很多不能諒解的人,我們能夠諒解他。他加給我們的苦難,我們承受,一點瞋恚報復的念頭都沒有,我們這個結化解了,來生後世都是好朋友。冤結解開了。如果我們還是怨天尤人的話,這個結不但不解開,結上還要加結。諺語常講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彼此雙方都痛苦,覺悟的人不幹這個事情。
「處順境,隨善緣」,這個好!環境很順利,遇到都是好人,這個時候要有高度的警覺,決不能有貪、痴。順境容易起貪心,很容易迷在這個境界裡頭,迷就是愚痴。一定沒有貪痴,「福德全現」,真正的福報才會現前。如果這裡面有貪痴,麻煩就大了,把福德轉變成災禍。
老子所說的「福者禍所倚」,為什麼福德會變成災禍?因為你裡頭夾雜著貪、痴。由此可知,我這個話裡頭所講的就是貪瞋痴三毒。順逆境界當中能夠不起貪瞋痴三毒,離貪瞋痴三毒,你就生智慧。智慧不但能解決問題,能生福德。所以,只要有理智、不迷惑、有智慧,什麼境界都是好境界。逆境順境、惡緣善緣都能夠幫助我提昇境界,幫助我契入境界。所以,善人惡人都是我的善知識,都是我的恩人。不學佛不懂得,學佛之後真正是恍然大悟。今天我們讀這段經文,就更清楚、更明白了。
再看底下一節文,底下這一小節,「信佛意業,光明遍照,則知自心,無不知覺」。這一段前面八個字好懂,後面這八個字不好懂。對於佛的意業我們當然沒有問題,佛是真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就是光明遍照的意思。我的心性跟佛的心性是一不是二,佛的心性起作用光明遍照。我的心性今天起作用是什麼?是知覺。知覺就是中峰禪師在《三時繫念》講的靈知心。
你們常常做三時繫念的佛事,我這樣提起你們大家就很親切。靈知心是我們的真心,緣慮心是妄心。妄心從哪裡來的,妄心從真心來的,沒有真心哪來的妄心。妄心到底是什麼?真心上面帶了迷惑起作用。帶得什麼迷惑?這是講席裡常講,你真心上面帶了妄想分別執著。法相宗裡面所說的真妄和合,這叫做阿賴耶,阿賴耶就是一個緣慮心。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真心現前,跟十方諸佛如來無二無別,是一個心性,這個心性也是周遍法界的。
遍法界虛空界從哪來的?唯心所現,這個心就是靈知心,靈知心所現的。唯識所變,識就是妄想分別執著。不管怎麼樣變,中峰禪師跟我們說得好,靈知不變的;靈知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靈知心所變現一切的現象,所變現一切萬物,能變是靈知,所變當然還是有靈知。這個道理真的難懂!
所以,日本科學家對於水的觀察,觀察的結果(他們搞了、研究了八、九年)覺得非常不思議。水不但能看、能聽,而且懂得人的意思。證明出來了,這是說什麼?水有靈知。水從哪裡來的?還不是唯心所現,心是什麼?心是靈知心。這個實驗的報告,使我想到世尊在《楞嚴經》上講的「諸法所生」,這個諸法就是萬法,虛空法界、剎土眾生,這是諸法,唯心所現。這跟《華嚴經》講的完全一樣,後面他說得很詳細,「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這不就是他從水這一樁事情裡面,看到事實真相了。
水有靈知,所以它能看、能聽、能懂得人的意思。不僅水如此,所有一切萬事萬物無不知覺!知覺是自心,這個自心不是肉團心,不是分別妄想心,是大乘經裡面常常講的真心、本性。所以,佛的意業光明遍照,我們的意識是不是遍照?是的。我們起心動念,不要以為起心動念別人不知道,你這個想法就錯了。
中國諺語常講「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個意思就是說你起心動念神明知道;大乘經上講的是萬物都知道。念頭才一生,我們現在講的思想波,就像電波一樣,念頭才動,極其微細的這個波,心的波,心的波比任何物體的波都來得快。我們現在科學的研究,知道光波、電磁波速度非常快,一秒鐘三十萬公里,繞地球繞很多圈。但是不知道思想波的速度之快,不是光波、電磁波能夠相比的。為什麼?心一動遍法界虛空界,周遍了。我們知道光沒有辦法周遍法界,電磁波也沒有辦法快速的周遍法界,只有心波、思想波太快太快了。所以哪有不知道的道理!
我們在《無量壽經》上讀到,世尊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那一邊的眾生。從各個不同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大眾,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他們都是「天眼洞視,天耳徹聽,他心遍知」。六通裡頭其他不說了,就講這三種,我們無論在什麼地方,一舉一動,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看得很清楚!如同目前。我們說話他聽得清楚,我們起心動念他都知道,他有他心通。你能瞞過誰?你如果是真心想出離生死輪迴,他馬上就真的幫你忙!你為什麼遇不到佛菩薩?因為你沒有真的出離心,你那個出離是嘴裡頭常常掛在嘴裡,不是真心。
如果你要是真心,諸佛菩薩威神加持你的力量不可思議。你為什麼沒有真心?因為你還有自私自利,你還有名聞利養,你還有貪瞋痴慢。這個東西夾雜在一起,把真心變成妄心。佛菩薩看得很清楚,你不是真心想成就,他不來。凡是真心祈求的,經論當中常講「千處祈求千處應」,「佛氏門中,不捨一人」,這話都是真話。佛菩薩跟我們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我們這些經常讀、也常聽,但是怎麼樣?沒有記在心上,左耳聽進去,右耳就出去了。記都不能夠記住,你怎麼能夠落實到生活上?你怎麼能落實到處事待人接物?這是對於一切事實真相,一切法的性相、理事、因果茫然無知。那個無知是你自己,不是事實。事實,你的靈知心並沒有失掉,遍虛空法界,遍剎土眾生。不知道利用。要會用的話,成就自己在這一生當中成無上道。《華嚴經》就是教我們這個法門。
下面說「故先古諸德,亦將上三品舉果分收」。先古諸德是清涼大師說在他以前的這些古大德們。我們知道《華嚴經》第一次在中國翻譯的是晉朝時候,我們稱《晉經》六十卷。像賢首國師他們這些人,他們沒有見過《八十華嚴》,他們所見到的是《六十華嚴》。把上面這個三品經,「名號品」、「四聖諦品」、「光明覺品」,跟前面初會的六品經合在一起,「舉果分收」。為什麼?這三品經裡講的是毘盧遮那佛正報之果。
「毘盧遮那品」多半是講依報之因,從「世主妙嚴品」一直到「華藏世界品」,是講依報之果,講依果。這都是舉果,前面第一分是舉依報的因果,這個第二分開頭是舉正報之果,清涼把它分在第二分,古大德有這麼一個分法。怎麼個分法,段落從哪裡起止,古來大德各人並不完全相同,見仁見智,都有道理。這一段我們就介紹到此地。
下面我們看第三品宗者,「三品宗者,顯佛名號周遍為宗,隨機調化利益為趣」。佛教化眾生,我們曉得名號是教化最重要的綱領,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教化眾生的宗旨是什麼?就在名號裡頭。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懂,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向同學們報告,佛示現總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華嚴經》上說的。《楞嚴經》上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隨心應量,不是隨自己,隨眾生心。所以說,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以什麼法門得度,就說什麼法門。佛沒有一定的形相,沒有一定的說法,佛無有定法可說。
就跟大夫治病一樣,大夫治病他有沒有處方?跟諸位說沒有!處方怎麼來的?應病與藥;看你得的是什麼病,給你開處方。他一天看一、二十個病人,那一、二十個處方都不一樣。為什麼?病人得的病不相同,但是每個人拿到處方,照這個處方吃藥,病都好了,藥到病除。絕對不是先把處方處好了再看病,哪有這種道理!所以,我們懂得佛出現說法教化眾生的義趣,我們就服!完全是以眾生利益為主,與自己絲毫不相干,沒有自己只有眾生。不但這是佛的意業,佛的身語意三業無不如是。
我們凡夫不一樣,凡夫執著這個身是我,到這個世間來一切為我,樣樣都為我。為我就麻煩大了,大在哪裡?出不了六道輪迴。什麼時候你真的覺悟,把「我」放下了,那就恭喜你,你就出了六道輪迴。阿羅漢把我執放下了,我們常講破了我執;我執雖然斷掉了,法執猶存。法執是什麼?法執是分別。法執沒放下,我執放下了,所以他雖脫離六道,他出不了十法界,因為有法執。到什麼時候他覺悟,法執也放下了,那就恭喜他,他出了十法界。出十法界就證一真法界,就入佛法界,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他也參與了。當然也是從少分、多分到滿分。
這裡頭有漸修、有頓超,實在上說漸修、頓超都是我們心性裡本來具足的,為什麼我們頓超不了?我們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我們看不破。果然看破放下,那個時候一悟一切悟、一修一切修、一成一切成。這樣我們就懂得,所有的麻煩就是放不下。放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容易。但是要曉得,不能放下是真正的障礙,不但障礙你契入如來境界,障礙悟門。看經看不懂,聽經聽不懂,這就是障礙。這就是因為我們不肯放下!我們一般講成見,不能夠放下成見,成見太深,自以為是。
所以我們在講席裡時時勸導同修,一定要懂得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自己的想法、看法。隨順經論的教導,經論的教導是佛菩薩的想法、看法、做法;佛菩薩想法、看法、說法、做法是隨順自性。我們現在煩惱習氣沒斷,自性沒有現前,能隨順經教就是隨順自己的自性。你要了解這個事實真相,那我請問你,佛要不要學?要學。不是跟著外面什麼佛菩薩學,是隨順自性。隨順自己的真如本性,隨順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般若德能相好,這真得大自在。圓滿的福慧,逐漸逐漸都恢復了,因為這是本有的。由此可知,我們真的無量劫來被煩惱習氣害慘了,被自己主觀觀念害了。
所以末後這個品宗,「顯佛名號周遍為宗,隨機調化」,隨順一切眾生不同的機宜。佛在經教裡面一般講眾生有利根、有鈍根,也有說上根、中根、下根,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因此佛在這個世間才說了許許多多法門,為什麼說這麼多法門?應不同的根機!令一切眾生都得真實利益,以這個為趣。
「或上二皆宗,生信為趣」。這個也好,就是顯佛名號周遍是宗,隨機調化利益也是宗。什麼是趣?「生信為趣」。在這裡頭真正建立了清淨的信心,堅固的信心,永遠不會改、不會變的信心。這個信心生起來叫真信。以這個信心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但是你要記住,一定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沒有不成就的。所有一切修學不能成就的人,真正原因在哪裡?不信!這是真正的第一個因素。他那個信心叫露水道心,或有或無,這不能成就。在這一會裡頭最重要的是要教我們生信!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請看清涼大師「五門分別」的第四門,第四問答。
「問,五周因果,差別平等不同,何以分名,合之為一」。在這一分裡面說兩種因果,五周因果這一分裡頭包括兩種,一個是差別因果周,一個是平等因果周。從這一品「名號品」一直到「隨好光明品」,一共有二十九品是說差別因果;末後「普賢行品」、「如來出現品」這兩品是說平等因果。提出問題的人說這兩種不同因果,為什麼「分名」?這個分是「修因契果生解分」,就是這一分,在這一分裡頭把它合成一個,都在這一分裡頭,這是問的意思。
清涼大師的答法,就是「通生差別平等解故,離於修生,說何修顯故」,這是清涼大師答覆。這個答覆文裡面,說明兩種因果都是讓我們學習的人明瞭、清楚,不是只知道差別,或者只知道是平等。差別是平等裡面的差別,平等是差別裡面的平等,所以說「離於修生」。修生跟修顯也是有關聯的,修生是講差別,修顯是講平等。如果說是差別跟平等對立,那就變成二法了。
六祖惠能大師說得好,「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我們要拿《壇經》上這兩句話來說,就很容易體會,這個大乘經裡頭所說的不二法門。但是不二裡面有分別、又有差別,但是差別不離無差別;差別就是無差別,無差別就是差別,無差別是平等。這個道理很深,這個道理才叫事實真相。
換句話說,在佛法裡永遠沒有對立的,這才真正能解決問題。一有對立,現在人講裡面就產生矛盾。這個矛盾就會變成衝突,衝突的果報是災難,是惡報不是善報!所以佛法裡頭永遠沒有矛盾,永遠沒有衝突,永遠沒有對立,千經萬論都是密切相連的,這是原理原則,我們要懂得。你要是離開修生,離開了差別,哪來的平等,你平等怎麼講法?同樣道理,離開平等,差別怎麼講法?所以它是密切相連的。
第二個問題「前會舉果,本為生信」。前面是第一會,六品經,舉的是依報之果,目的是讓我們在這裡對於佛的果報生起仰慕的心、生起求願的心,我們也想學習。他說為什麼現在這個地方又「重舉名號等三」。因為「名號品」、「四聖諦品」、「光明覺品」,這個三品都是講毘盧遮那正報之果,為什麼要又舉這個三品?
我們看清涼大師的解答,「答,凡約境生信,有其二義」。「約」用現在的話來講是「就」。我們就境界上生起信心,這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是「標舉境法,明有所在」。這是從事上講的,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拿出事實證明」。你的信,「明有所在」的意思就是你的信是有依據的,不是盲從的、不是想像的,有事實根據!我相信。說明這不是迷信。
第二個意思,「攝以就心,令成信行」。這是從理上說的,也可以說前面的意思是從果上講的,後面的意思是從因上講的。我見到果了,我今天要修因,希望我也能夠得到這個果報。「攝以就心」是讓你真正發心,信了,信了不發心學,這個信等於沒有信。我相信經上所講的毘盧遮那依正莊嚴,我很仰慕、我很尊敬,我還沒有發心學!我還不想這個依正莊嚴的果報,心沒發!所以這第二個意思就是講你要真正發心,真正發心,「行」是落實在行為上、行動上。
換句話說,你的信落實了,你的信真正在做了。所以,他後頭有「前會約初義,此會約後義」。前會是講果,果說得多,你看看六品經,果說了五品,因說一品。但是在這一會裡面,果說得不多,因說得多。這一會一共三十一品,果只講三品,後面全都是講因,因說得多!為什麼?你要發心學。怎麼樣修學,你才能夠成就如來果地上依正莊嚴。所以這個就要講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要給你講怎麼修才能成就。這第二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是「問,何不入定」。我們知道,大小乘佛法,世尊是做樣子給我們看,菩薩也是做樣子給我們看的,教我們先入定然後再講經。早年佛門裡面講經的規矩,法師升座,升座有很多儀式,一定要唱香讚、鐘聲偈,還要誦經。大概要是依照這個規矩,這個儀式做下來,差不多要四十分鐘。法師在講台上閉目在入定,聽經的人亦復如是。經過這個儀式之後心也定了,我們一般人講收心,把妄想、雜念放下了。這是第一個意思。
第二個意思,也等那些後到的人。來聽經畢竟不同上課,確實有少數人遲到,讓遲到的人能夠聽到經。儀式或者做了一半了,或者快做完了,他來了,然後才開講。我們一般人不懂得:這麼長的時間,法師在講台上閉目養神。這都是儀規,經講完了之後,通常是念佛迴向。所以大座講經有規矩、有儀規,前面都要入定。
在這一會裡面,「如來名號品」裡頭沒有看到入定,所以提出:為什麼不入定?大師在此地答覆,「以未入位,性不定故」。這個位是十住,十住才有位。換句話說,圓教初住菩薩的性定了,初住以前性不定。為什麼?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華嚴經》上稱為法身大士、法身菩薩,為什麼說他性定了?他用真心,他不用妄心。
法相宗裡面所講的轉八識成四智。沒有入位的人,權教菩薩,圓教裡面十信位的菩薩也是的,沒有入位,他還是用八識五十一心所,沒有能夠轉識成智,所以說他性不定。大師這個答,答得很好,但是人家接著問得也很好。「若爾,十定豈散善耶」,十定,本經「十定品」是第七會上接著講的,第七會是等覺、妙覺。為什麼?他們不入定。不入定那是散善嗎?這問問得好!我們看大師的開示,給我們的解答。「然說法之儀,通有四句」,這就是講諸佛菩薩說法的儀式,有四種不同。
第一種「定後說」,就是大家所看到的先入定後說法。「如諸會」,許許多多的講經的法會都是這樣子的,先入定後說法。這是第一類的,很普遍。第二類「說後定」,先說,說完之後才入定。大師舉了一個例子,「如無量義經等」,這是說後再入定。《鈔》裡面大師把經文引出來,《法華經》中,經上這麼說,「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說是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這是先說法後入定。
這是什麼意思?大師說(這也是引經上講的)「無量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謂無相,法華即是收入之義」。這個一法是無相,無相是實相。經上又說「究竟至於一切智地,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所以《法華》是會權歸實。《華嚴》是一乘大法,是講的真實法,但是沒有人懂,沒有人能接受。當時講這部經是在定中講的,哪些人能聽、有條件學習這個法門?法身菩薩。所以它的對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不是普通人。這個法門世間人不能接受,於是佛這才出定,在鹿野苑度五比丘說小乘法。這個意思就是說,圓滿的智慧要教化眾生,眾生沒有這個能力接受。那怎麼辦?辦學校來培養他。從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慢慢的把他提昇,於是他就能接受了。
所以佛第一個講「阿含」,「阿含」是佛教小學,現在我們講小乘。講了多少年?十二年。十二年之後大家有了底子,佛再講「方等」,「方等」八年,「方等」好比是中學。「方等」學完了之後,人逐漸智慧慢慢開了,可以接受大乘了,佛講「般若」,「般若」講了二十二年。所以「般若」是世尊在我們這個世間,講經說法最主要的課題,這個科目用的時間多!最後八年講「法華、涅槃」,那好比是研究所,入《華嚴》境界,把前面的「阿含」、「方等」、「般若」統統入真實法。
所以在中國古代這些祖師大德們,他們判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判一乘法,在大乘之上的(一乘是什麼?成佛之法),三部經!第一個是《華嚴》,第二個是《法華》,第三個是《梵網》,這三部經是一乘法,會權歸實。所以這個地方講得好,「經云,究竟至於一切智地,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這就是久後入《法華》,《法華》講真實了。
「今欲收入先辨出生,若知三乘萬化,從實相生,究竟還歸一實相故」。「三乘」是小乘、中乘、大乘,「阿含」裡面講的是小乘、中乘;「方等」、「般若」講的是大乘。都是從實相裡面流露出來的,最後還要歸實相,實相就是《法華》。所以《無量義經》等於說《法華》的序分,「說無量義」,說完之後他「便入此定」。這是「說後入定」,把原因說出來。
第三種「定中說,如第九會,無出言故」。第九會「普賢菩薩行願品」、「入法界品」,這一品經也很長。
第四種不入說,沒有入定。我們在此地第二會沒有入定,第七會也沒有入定。他剛才問了,「十定豈散善耶」,十定是第七會,所以說「如此信中,及第七會,諸文非一」。為什麼?第七會從「十定品」,「十定品」以下總共有十一品經,說等覺跟妙覺。他為什麼不入?證果了!「唯證能說」。所以「第九表證,唯證能說,一得永常,不礙起用故」,所以,在這一會裡頭我們沒有看到入定。這是世尊說法的儀式大概有這四大類,有入定,有不入定。從這個四類你要是明瞭的時候,你就曉得佛示現統統有表法的意思在。
「第七為表常在定故」,因為第七是等覺跟妙覺。我們在大乘經上常講「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所以他沒有出入,他都在定中。「又入為受加」,入定是什麼?入定是求佛力加持。等覺、妙覺不需要加!所以沒有這種示現。這是為我們解說。「說後入者」,說了以後入,就像《無量義經》一樣,「說在行故,將起後故」。說了他真做,引發後面「說真實法」,《法華》講的真實法。
後面總結,「是知動寂唯物,聖無常規」。這句話很重要,教導我們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我們一定(特別是在《華嚴經》裡頭)要懂得表法的意義,這點很重要。知道大聖不但是說法,連示現都沒有一定;佛沒有一定的形相,菩薩示現在這個世間也沒有一定的形相。像《普門品》裡面講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你們說觀世音菩薩的相是什麼樣子,你要說一定的樣子,你執著了。我們中國人都把觀音相看成是女的,白衣觀音。如果我們在佛門裡面看到「觀世音菩薩變相圖」,厚厚的一冊,裡面給我們畫的五百張完全不同的身相,統統是觀世音菩薩。是不是只有五百種?不止。無量無邊,隨心應量,他怎麼會落到數量裡頭?落在數量裡頭就不自在了,不能叫「觀自在」,觀自在沒有數量,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這個結得好,「動寂唯物」,物是眾生,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動」是應,我們常講的顯應,很明顯的應,這是動。「寂」是冥應,佛菩薩來應,你並不知道。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應,感應道交有四句,我們在講席裡也常常報告的。眾生有顯感,佛有顯應,這都屬於動。眾生有顯感,佛有冥應,那就是寂。佛總是恆順眾生,眾生有的時候是冥感,佛有顯應;也有冥感,佛有冥應,四類。
冥感多半是宿世的善根,自己不知道,阿賴耶識裡的種子遇到緣了它起現行。自己沒有想去求佛菩薩示現,佛菩薩居然示現,他看到了、接觸到了,那是冥感顯應;有心求佛菩薩這是顯感。所以「動寂唯物,聖無常規」。聖是佛菩薩,佛菩薩沒有說一定要怎樣,沒有!完全感應道交。實在就跟科學家對水的實驗一樣,水在高倍顯微鏡之下觀察,它的結晶隨著人的念頭,結晶產生變化。那個變化每一秒鐘都不一樣,這個說明什麼?說明人心不定。
如果你心是定的,你每一秒鐘每一分鐘應該看的結晶是相同的。每一秒鐘不一樣,你才發現我們的妄心真的像經上所說的如瀑流,像瀑布一樣,永遠不停的在波動。既然波動,那個波的幅度不會相同,所以從外面接受我們波動影響而產生變化,能觀察得到。前念後念念念不一樣。稍稍有一點功夫的人,你的功夫,佛門裡面講功夫叫得三昧,得三昧也就是得定。得定的人,他心是不是還動的,還是動的,動的幅度不大。沒有定的人動的幅度很大,像大海裡頭驚濤駭浪一樣,大風大浪。得定的人是小風小浪,比起那個是平靜多了,所以「定」層次很多,不相同。
在世法裡面講四禪八定,一層比一層功夫深!二禪比初禪深,三禪比二禪深,四禪比三禪深。世間定裡頭最深的是非想非非想定,那是四空天裡頭的。定力再要升等,就出了三界;阿羅漢所證得的九次第定。九定是從哪裡來的?八定再上面就是九定了。所以九定超越六道輪迴。
菩薩所入的定層次更多了,愈是高級甚深的禪定,他的波動愈小。法身菩薩破了幾品無明,無明還沒有破盡,他的波動非常微細。不是比他高境界的人看不出來,以為他很平靜,實際上他還是一直在波動。到什麼時候才真正不動?如來果地。換句話說,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試問他有沒有波動?有,非常非常微弱。大概只有如來才能看得清楚、才知道,甚至於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時候知道了,把這個極其微弱的波動止住,他就證得圓滿菩提了。
所以「聖無常規」。我們不要分別、不要執著,你要在這上面起分別、起執著,造成自己的障礙,絕對不會障礙別人,這要知道。換句話說,你沒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都不是真實的,但是凡夫無量劫來的習氣,所謂是打破沙鍋問到底!他要不搞清楚,他定不下來。到什麼時候才能搞清楚?那真的像一般經上講的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這就是佛家所謂的鈍根,中下根性的人,不是利根。利根人沒有念頭、沒有妄念,就是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佛教我怎麼做,我就這麼做。這種人厲害,很快他就成就了,他就入境界了。我們一般人講真放得下!
有問題,問題很多的人放不下!但是諸位必須要記住,你真有問題又礙於面子,好像要問,問了這是我還沒有放下,算了我就不問了。不問永遠墮在無明裡頭,無明、妄想造成障礙。你不是上上根人,要問。所以釋迦牟尼佛,說老實話都是為中下根性的人,才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要是為上上根人幾分鐘就解決了,哪有這麼麻煩!
你看看諦閑老和尚度那個鍋漏匠的徒弟,一句話就解決了,真不容易!那個人並不是上上根人,但是他有大福報,他是下愚,古人講愚不可及,我們比不上他。他對於老師的信心,真正是清淨的信心、堅固的信心,老師怎麼教他就怎麼做,一點懷疑都沒有。
老師只教他六個字,給他剃度了:你這一生老老實實的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一直念下去,將來準有好處。你看看他多老實,他也不問什麼好處,沒有疑問,就聽老師這句話,一句佛號老實念到底。一天到晚不間斷,念累了休息,休息好了再念,身心都沒有壓力。念了三年多,他預知時至站著往生,這種人好度!他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
最麻煩、最難度的是中等根性的人,既不是上智,又不是下愚,問題一大堆,疑惑一大堆。要把這些疑惑、問題一個一個解決,真正不容易。所以佛說經三百餘會,四十九年是為中根人講的,上智下愚哪有這麼囉嗦。我們比上不如,比下也不如。當年我在台中求學,李老師常常很感嘆的給我說,他很想學「愚」,他說我學了多少年,不像!學不像。由此可知,學愚不是容易事情。因為在李老這個境界學愚,那就是古人講的大智若愚,真正能學愚學到了,大智!表面上看到他跟愚人差不多,實際上真實智慧。
所以這個地方,這句話我們要能夠體會,他教我們什麼,教我們對於佛菩薩的應化、示現、說法都不可以執著。真的是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所說的,我們要學怎麼樣?「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心緣是什麼?是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自己以為聽懂了,那錯了。
直接的,根本不要有任何分別、任何妄想,你才會聽懂真正的意思。我們看經也是如此,不加自己絲毫意思在裡面,懂就是懂,不懂就不懂,不懂不要去研究,古大德教給我們的方法。心定下來,聽多了、遍數聽多了,自然就懂,所謂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不要著急,不要急著求,急著求求不到的,欲速則不達。好,現在時間到了。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5 09:18:1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