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981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九八一卷)  2003/4/1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0981

  諸位同學,請看《華嚴經?如來名號品》第七。

  清涼大師在解釋品題之前,他有五門分別,「將釋此品,五門分別」。第一段講「來意」,這一品來的意義。來意裡面先要說這一分,「先明分來」;再說「會來」,第二是會來;第三「品來」,這一品怎麼來的。

  《華嚴經》總共有三十九品,清涼大師把它分成四分。第一分「舉果勸樂生信分」,這一分在前面講完了,總共有六品經十一卷,我們講了九百八十次,九百八十集。今天這是第二分,第二分是「修因契果生解分」,我們簡單講「解」,這一分是解分,前面一分是信分;信、解、行、證。第三分是「託法進修成行分」,所以這是講「行」,怎麼樣修行。第四是「依人證入成德分」,我們取「證」。

  信、解、行、證四分,用現在的話來講,這是大的單元,四個大單元。在第二這個大單元裡面總共是有四十一卷,從「如來名號品」起,一直到「如來出現品」,總共有三十一品經,四十一卷,這是第二單元。第三個單元,就是「離世間品」,一品有七卷經文。最後一個大單元,第四分,就是我們通常講的《四十華嚴?普賢行願品》。

  我們這一次選講的經文,八十卷我們講到「離世間品」,總共連前面是五十九卷經文。然後接著講《四十華嚴》,所以總共有九十九卷經。這個地方是第十二卷,「如來名號品第七」,這是第十二卷。

  來意先講分來,這一分這個大單元。「前既舉果,令生信樂」,眾生見到果報,他就相信了,歡喜,生歡喜心、愛好的心,看到毘盧遮那佛果報上的依正莊嚴。這個地方「今明能生因果信解,故次來也」,這是接著一定要講解的,這我們就曉得很重要了。這個果你看到了,果必有因。因是什麼?這個重要。所以,能生因果信解,對於大乘佛法學習的信心,這才能建立。

  通常我們講信佛,說老實話,那個信是含糊籠統的講。什麼叫信,信必須要具足哪些條件?都沒有詳細說過。讀了這一品之後,我們才曉得我們有沒有信佛。尤其是大乘佛法,以這個經上的標準來說,真正對於佛法有信心的人少之又少!真的是不容易。所以這一分一定要來,這一分、這一個大單元很大!剛才跟諸位說了,三十一品經四十一卷。這個單元的目的就是讓我們生起信心。修因,因果相應,前面「果」信了,現在講要信「因」,真的是種善因得善果。這是究竟圓滿的善因,你得的果報當然也是究竟圓滿的果德。這是大單元。

  第二講「會來」,這個會是小單元,「二會來者,生解之中,信為其首故」。所以信,是非常非常的重要,這是第二會。第二會在「普光明殿」,前面一會是在「菩提場」,這一會在普光明殿。前一會普賢菩薩是會主,這一會是文殊菩薩為會主。這一會說些什麼?說佛的正報。

  前面這一會,第一會,也就是第一個單元、第一分,所說的是毘盧遮那依報的因果。我們在前面從「世主妙嚴品」、「如來現相品」、「普賢三昧品」、「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是講的毘盧遮那佛依正之果,果報。末後一品「毘盧遮那品」是講因,所以說的是佛依報因果。

  在這一會裡面,要說的也有六品經,「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光明覺品」、「菩薩問明品」、「淨行品」、「賢首品」。這有六品經,但是只有四卷,經文比前面少了,前面是六品經十一卷,這個地方只有四卷經文。說佛正報,以及十信法門。

  第三會給我們講十住法門,第四會給我們講十行法門,第五會給我們講十迴向法門,第六會給我們講十地法門,第七會給我們說等覺、妙覺的法門。這個大乘佛法,你要是對於這些不清楚、不明瞭,你的信心怎麼能生得起來?自己雖然:我信佛了,我很虔誠,我很相信。那個不行,你那個信是迷信,你對於你所信的一無所知。不但所信的你搞不清楚,能信的信心你也沒搞清楚。能所都迷,你學佛怎麼會有成就,怎麼可能契入佛菩薩的境界,你在日常生活當中怎麼能夠得到佛菩薩的受用!

  所以由此可知,經,大乘經,尤其是《華嚴經》,世尊說過,末法時期大乘佛法最契眾生的根性,我們現在想想佛說的話非常有道理。世尊當年在世小乘法契機,為什麼?那個時候是帝王專制的時代,無論是思想、言行趨於保守,小乘佛法契機。看看現代這個世界變了,社會上所倡導的是民主自由開放,大乘佛法確確實實就是民主自由開放,所以非常適合於現代人的生活。我們在《華嚴》裡面看到,《華嚴經》所講的就是現代人所說的多元文化的教學,多元文化的生活。

  末法時期我們要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華嚴》就是說的這個。末法時期的成就,唯一的一個目標、方向,就是導歸極樂,所以《華嚴》跟淨土的關係非常密切。清朝初年彭際清居士說,《華嚴經》就是大本的《無量壽經》,換句話說,是《無量壽經》的細說!《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

  在彭際清之前,明朝末年蓮池大師(這是我們淨土宗的祖師),他老人家註解《阿彌陀經》,這個註解非常著名,《阿彌陀經疏鈔》,《疏》是註《經》的,《鈔》是註《疏》的,大師慈悲到極處。他的學生也是他的傳人,聽大師講《彌陀經》不少遍,又做成《演義》,《演義》是《疏鈔》的註解,註解裡頭的註解。蓮池大師註《彌陀經》可以說完全是用《華嚴經》來註解《彌陀經》,所以,《彌陀經疏鈔演義》就是小《華嚴》。

  這個經,過去我們講過兩遍,第一遍沒有留下錄音,那個時候我們還沒有錄相的設備。第二遍我們留下了錄音帶,總共好像有三百三十個錄音帶,每一個帶子是一個半小時,對於修學淨宗的同學,多少會有一點幫助。我們通過學習《大方廣佛華嚴經》之後,再要把《彌陀經疏鈔》來細說一遍,那就不一樣了。我們對於淨土宗確確實實有如身歷其境這樣的親密,有如是之信解,當然有肯定的行證。

  「會來者,生解之中,信為其首」,所以這一會文殊菩薩要給我們講十信法門。「又前舉所信之境」,前是前面一會,毘盧遮那佛依正莊嚴是我們所信的境界。「今明能信之行」,這個重要。境界明瞭了,你要真能信!所以這一會接著就來了。

  這一會裡面總共有六品經,這是第一品,「品來」,「如來名號品」這一品來。「前品舉因顯果」,前面一品是「毘盧遮那品」,我們看到大威光菩薩(大威光菩薩就是毘盧遮那佛的前身),我們看到他修因,顯示出果報,這個果報在這一品如來名號。「成所信之境」,成是成就。「今舉果辨因」,今是這一品,這一品重要的是講毘盧遮那佛的正報,你從他的正報細細辨別因行。「彰能信之行」,彰是彰顯,非常明顯的呈現在面前。你看不出來、體會不到,你能信之行生不起來。如果你都懂得,看到、覺察到,你的信心自自然然生起來。

  一切眾生哪一個不希求究竟圓滿的福慧?這個可以說超越宗教、超越族群、超越文化(這不同的文化)、超越國家界限,你去問一問;乃至於九法界眾生,哪一個不想有智慧、有德能、有相好。佛在這個經上所顯示的究竟圓滿的智慧,究竟圓滿的能力(德能,無所不能),究竟圓滿的相好,依正莊嚴。這種究竟圓滿的福德莊嚴從哪裡來的?修成的。怎麼修的?佛菩薩要在這個經裡頭細細的教導我們,我們認真好好的來學習,希望我們也能跟菩薩一樣,修因證果。

  這個事情是世出世間第一等的好事,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因緣,這個緣分很不容易遇到!開經偈上講「百千萬劫難遭遇」,這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果中三業,身為其總,故先來也」,果裡面身口意三業,身是總,所以「如來名號品」就先來了。這裡頭還有一個意思,「又遠答前名號海問故」,在第一會裡面我們讀過,但是雖然問諸佛名號,解答在此地。前面有十海,名號應當是十海之總。這是五門裡面的第一門,把它的來意交代了。

  第二釋名,釋名就是解釋品題,清涼大師說「釋名亦三」,還是跟上面一樣,「初分名」,「二會名」,「三品名」。「分名修因契果生解分」,這一分這個大單元。「謂修五位之圓因」,五位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圓是圓滿,修圓滿之因,然後「成十身之滿果」。十身前面說過,後面還會詳細說明,這十種身圓滿的果報,這有因有果。「令諸菩薩解此相故」,這個相就是現相,因相、果相你要是統統都能夠明白了解,你才會「生修因契果之解」,那你就懂得、理解了。

  第二「會名」,會名這是約處所,就處所講的。「名普光明殿」,這一會在普光明殿開的,佛在這個地方講的。清涼給我們三個解釋,解釋普光明殿,第一個「以殿是寶成,光普照故」,所以稱這個殿叫普光明殿。釋迦牟尼佛以七寶、眾寶來建築這個大殿,大殿就是他的講堂,說法的所在。我們世間人特別是帝王、豪門、貴族,所建築的居住的宮殿,古人形容雕欄玉砌,華麗異常,人為的。

  佛菩薩的寶殿,跟諸位說不是人為的,沒有人去設計,沒有人去建造。為什麼?有人設計、有人建造都落在意識裡頭,落在意識是凡夫不是聖人。那麼佛菩薩寶殿從哪裡來的?給諸位說,它自自然然成就的。我們很不容易理解!真的,我們是沒有法子理解,在這世間福報大的,不在人間,在天上。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天上天王他們物質生活所需,都是隨念就來了,一切都是變化所作。

  我們中國諺語常說天衣無縫,我們穿的衣服有裁縫,天人穿的衣服沒有裁縫的,自自然然成就的。欲界天裡面第五層天化樂天,我們要問化樂天以下,兜率天、夜魔天、忉利天,他們的物質生活是不是變化來的?是的,都是變化的來的。但是變化沒有化樂天那麼自在。化樂天是真正得自在,他化自在天就更自在,一切無不是變化所成。欲界大福德的人尚且如此,何況福慧圓滿的佛菩薩。

  今天我們從日本的科學家,這些年來用水來做實驗得到了證明,科學的論證,水能夠隨著有情眾生的意念變化。隨著眾生意念變化,我們知道水如是,世間哪一樣東西不如是!樣樣如是,沒有一樣不如是,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懂。

  佛在經上講的很清楚很清楚,我們讀過、也講過,實在說我們只聽佛這樣說,沒有科學來給我們做證明。現在有科學做證明,我們對於佛這個話不但是增長信心,而且增長了解分。我們能體會得到了,一切萬事萬物,佛經上總的說了一句話,「從心想生」。佛菩薩要不要想?不要想。阿羅漢要想,辟支佛要想,權教菩薩要想,心想事成!佛菩薩不要想就成就了,所以他得的是大自在。聲聞、緣覺、權教菩薩他得的是自在,不能叫大自在。

  我們對於這些經文、對於這些事實,現在深信不疑。所以「普光明殿」是如來大自在所成的,這裡頭是無量眾寶莊嚴。為什麼?佛的心清淨,佛的心善良、佛的心慈悲。真誠清淨遍虛空法界,善意慈悲遍剎土眾生,所以他是大自在成就。經上常講的「法爾如是」,法爾是自自然然就是這樣的。

  佛如是,再跟諸位說,我們亦如是,每一個人都如是。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有佛性。我們的佛性跟釋迦牟尼佛的佛性,跟阿彌陀佛的佛性,跟毘盧遮那佛的佛性,是一個性。「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哪有差別!我們在這個上面找到了真因,這個真因是我們信心的根本,從這個地方起信這叫真信,從這裡起行要真修!哪有不證果的道理。這是三個意思裡頭的第一個意思。

  我們再看第二,「佛於其中放普光故」,這句好懂,佛在這個地方放光。這個光就是西方人講的磁場,我們中國人講的氣,佛法裡面用光。這個光,真誠之光、清淨之光、平等之光、正覺之光、慈悲之光,遍法界虛空界,遍一切剎土眾生叫普光。佛的心意都到了,沒有遠近,沒有過去現在未來。

  佛心意是平等的、是永恆的,從來沒有間斷過的。只是我們眾生迷失了自性,在這個世間執著這麼個身體,麻木不仁;對於佛光,自性裡面的法身、般若、解脫完全迷失。十方過去現今無量無數已經證得究竟果位的諸佛如來,他們的放光,我們也是不覺不知。實實在在講光明遍照、普照,這個光一絲毫障礙都沒有。一切物都不能障礙它,鑽到地心裡頭,這個光還是遍照、還是普照;所以稱佛講經說法的所在為普光明殿。這第二個意思從放光上來講的。

  第三個意思那講得非常具體了,「三佛於殿中,說普法門」,普法門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慧光照世,故立其名」,佛在這個地方講經,說老實話,佛所說的一切經法都是普法門。佛沒有私,佛句句話都是利益九法界一切眾生,所以這個法門是普法門。這個普法從哪裡出來的?從自性本具般若智慧而生的。所以這個光照世間,這個世間是指十法界,所以這個處所稱之為普光明殿。這是「信行之會」,就是說在這一會裡面主旨講什麼?希望參與這一會的同學們成就是什麼?成就信心,真正建立了信心。

  第三講品名,這一品品名,清涼大師說「如來現相品已釋」,就是「如來名號」這四個字前面已經說過,「如來現相品」是本經的第二品。「召體曰名,表德為號」,這是給我們解釋什麼叫名、什麼叫號。我們常說名副其實,實是體,名要符合這個體,它一定有個體。譬如說人,人是個名詞,有這麼一個身體,這樣的身體我們稱他作人,人是通名。如果你說淨空法師,淨空法師這是個名,專指這一個人,不指第二個人。

  號就不一樣,號是什麼?號是表德的。所以「名別號通」,號是通用的。「一切諸佛,通具十號」,比方「如來」,這是佛的十號之一,「明行足」是十號之一,都是表德的,所以通稱。稱釋迦牟尼,就是專門指悉達多太子示現成佛,是指的這個人,那就不指通號。我們講阿彌陀佛,是專指西方極樂世界的導師;我們稱藥師如來,是專講東方琉璃世界的導師。所以名別。號通,琉璃光稱如來,釋迦牟尼佛也稱如來,毘盧遮那也稱如來,如來是通號,佛也是通號。這是把名號的意思我們要搞清楚。

  但是名雖然指一個人,名裡頭也有通意,也有表德。譬如說釋迦牟尼,釋迦意思是能仁、仁慈,牟尼是寂默,是清淨的意思,你看仁慈是德,寂滅清淨也是德。但是它用在哪裡,如果用在號上,那就是通稱,用在名上,則專指某一個人。所以,既然號表德,名也表德,清涼大師講「則亦名亦號」,說「既表德之名,則亦名亦號,如來之名號,依主釋也」。

  如來,《金剛經》上說「今佛如古佛之再來」,所以稱如來。還有一個意思非常之好,「如來者諸法如義」,這都是《金剛經》上說的。諸法如義好!「諸法」是從相上講的,「如」是從性上講的,相如其性,性如其相。就像古人比喻,用金跟器來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器如其金,金如其器;金跟器是一,性上講是一,相上講不一樣,相上講千差萬別。

  我們從這個比喻裡面去體會,萬事萬物、一切萬法是相,性同一個。「如如」,「如」是講的法性,法性是完全相同,所以「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道理就在此地。到這一段我們把釋名介紹過去了。

  諸位同學,請接著看清涼大師的解釋,第三段宗趣。

  宗趣也分三段,先說分宗,「初分宗」,就是這一分「謂以修生修顯因果為宗」,什麼叫修生,什麼叫做修顯?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頭有說明,修生是就「差別因果」來講的,修顯是從「平等因果」來說的。本經《華嚴經》講「五周因果」,這個我們要知道。世出世間法不離因果,在前面一會是「所信因果」,就是前面六品經是講我們所信的因果。這個第二分是講「修因契果」,因有差別因果,有平等因果。這三十一品經文裡面,前面從「名號品」起,到「隨好光明品」,這一共有二十九品,這二十九品是差別因果。末後兩品「普賢行品」、「如來出現品」,這兩品是講平等因果。

  這一分裡面,第二分這一分裡面,講這兩種因果。所以,前面差別因果是修生,後面這兩品平等因果是修顯。「令諸菩薩修行契入為趣」,宗是講的修因,我們一般講修行;趣是講的方向,你所修的目標、目的是什麼?我們今天講的目標、目的,我希望達到什麼樣的目標,什麼樣的目的,這叫趣。佛法用的字用的很簡單,一個宗一個趣。什麼叫宗,宗是修行的宗旨,趣就是我的目標,我的方向,我希望能到達。這裡所修的就是差別因果跟平等因果,目標、方向是希望修行能夠契入,這是這一分大的宗趣。

  第二講本會,這一會「二會」,「會宗者,若就總望」,總望就是總的來說,「信解行德攝位為宗,通成佛果為趣」。總的來說,也就是我們通常講,我們從遠的地方來看,從整體地方來看,「為成佛果」;我們終極的目標是要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這是總的來說,這是講遠。「具(就是具足)解行德」,所以稱之為總;解就是「問明品」,行就是「淨行品」,德就是「賢首品」。這是我們這一會六品經裡面的後三品,大意在此地都給我們說出來了。

  「通成佛果為趣,信能必到如來地故」,我們在這個地方建立了信心。相信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決定能夠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如來地。我們有沒有把握證得?學《華嚴》的人肯定有把握。這個信心從哪裡來的?從第四分裡面,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真的給了我們圓滿的信心,一絲毫的疑慮都沒有。

  在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明瞭,要想證得究竟圓滿無上菩提,不能不斷煩惱習氣,不能不拓開心量。小心量,對人對事對物斤斤計較,這種人出不了三界六道。不但是無上菩提沒分,說實實在在的話,小乘初果、大乘初信位的菩薩你也沒分,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修行,行是錯誤的行為。行也有三個意思,身的行為、語的行為、意的行為;身是造作,語是言語。身體造作要懂得行善,不能行惡,要懂得利益眾生,不能傷害眾生。語業要善,決定要遠離妄語、兩舌、綺語、惡口。意業最重要!起心動念決定不能有貪瞋痴慢,決定不可以有。貪、瞋、痴、慢、疑、惡見,這叫根本煩惱。意一定要純淨純善,離開貪瞋痴慢疑,你的思想、見解才能夠達到純善純淨。

  純淨的心,遍容虛空法界,純善之意,周遍剎土眾生,大乘法裡頭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你沒有這麼大的心量,你沒有辦法契入如來境界。你要契入如來境界,如來是自性,從理上講,你與性德相應這叫契入。從事上講,你與十方過去現在已經證得無上佛果的人,你入他們的境界,沒有這個心量決定不行。真的是量大福大,那個福之大我們無法想像,更沒有辦法說清楚,所以,佛經上常用「不可思議」。這些都是說的事實真相。這是「遠望」。

  再看下面一段說,「近望唯信為宗,成位為趣」,這個近望是什麼?看眼前。眼前十住是最近的了,所以「近望者,唯望十住,故為近」。說實在的話,在我們現前修學境界上來說,我們能不能望十住?望不到,十住還太遠!我們今天所望的,真的就望在十信位!本會裡面講的十信。它近是什麼?近是望第三會,第三會是講十住,我們現在修第二會,入第三會,望第三會。我們想一想,初會我們讀過了(我們不敢說學),我們的信心有沒有建立?確實有問題。

  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真相,究竟理解多少?前面這六品經,我們用了一千多個小時,講了九百八十集。今天我們要問問,大家聽了之後,說說你們的心得。你得到些什麼?如果聽了之後一無所得,跟沒聽是一樣,那真叫白聽。思想、言語、行為跟沒聽之前一樣!一點改變都沒有。我們白學了,我們這麼長的時間浪費了。可是諸位同學我告訴你,你聽了沒有心得,我在這個地方做報告有心得。確確實實對我自己修學境界是大幅度的向上提昇。我也相信,聽經同學們很多,當然不是人人都能夠契入,這個契入我常講,少分!

  少分契入對於我們的生活品質上來講,品質是精神生活的品質,一定是有很大的提昇。聽經同學包括在網路上,我相信有,當然不是多數人,少數人真正聽懂、真正聽明白了。最普通的現象,你生歡喜心,這孔老夫子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在佛法裡面講你得法喜,法喜充滿。特別是生活在我們現前的社會,現前社會災難很多,天災人禍。真的是濁惡苦難,你在這裡面能生歡喜心,遠離恐怖、遠離染污,這是你得少分利益。這少分利益,就是世間人非常羨慕的了。

  我們再看下面的文,說「若以此下三品以為一分」,此下三品是「名號品」、「四諦品」、「光明覺品」,大師說「即果用應機,周遍法界,以為其宗,依此起信為趣」。這對我們現前來講,真的是我們希望的,我們所希望的。希望在這一分當中,真正能對大乘佛法、往生淨土建立起真正的信心。這個三品是講如來果德,所以說是「果用應機,周遍法界」。這是我們修學的宗旨,換句話說(這個地方的文字,我們還是看不懂),我們要以如來果德作為我們自己修學的榜樣、學習的模式。現在世俗裡頭有一句話說「有樣學樣」,就這個意思,這個「果用應機」就是有樣學樣。在此地給我們做樣子的是毘盧遮那如來!

  毘盧遮那如來不但是自性果德上所講的法身如來,從事相上,他也代表十方過去現在一切已經證得究竟極果的諸佛如來,是我們的榜樣。諸佛如來修因,他怎麼修成的?他們是從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是這麼修成的。你看在這一大分裡面,這個大單元裡面,就是跟我們講這個。這裡頭有因有果,果是因之果,因是果之因。因果發明了,這個了不起。

  只有諸佛菩薩知因果法,你真正知因果法了,你當然會修因契果。我們今天實在說就是對於因果不明瞭。變成什麼?變成不怕因果,敢作敢為。造作的都是不善的因,以為將來沒有這些果報,等到果報現前,後悔莫及。所以佛法裡常講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懂因果法,果報現前了,他能夠接受,不受也得受!不能不受,自作自受!所以不怨天不尤人。但是要想避免不善的果報,他懂得不善的果報是因造成的,那就決定不造不善的因行,他就沒有不善的果報了。種善因得善果,他的三業純淨純善,所以果報則無比的圓滿,自己成就了。

  自己雖然成就了,十方世界還有許許多多苦眾生,苦眾生怎麼來的?他不知道業因果報,他不知道!迷失了自性,所以三業不善。把究竟圓滿的果德轉變成三途六道,原本是一真法界,把一真法界轉變成三途六道;要知道這是不善的三業所變現出來的,唯識所變,自作自受。佛菩薩大慈大悲應化在其中,應以什麼身得度,佛菩薩就現什麼樣的身;應以什麼法得度,佛菩薩就說什麼樣的法。所以諸佛菩薩在九法界裡面示現,沒有一定的身相,也沒有定法可說。

  但是他「果用應機,周遍法界」,這是事實,而且從來沒有間斷的,佛菩薩的心願、德能無不是周遍法界。「依此起信為趣」,我們這是當前學習的方向、目標,依此起信。「故此亦名正報因果,亦是所信」。我們在這裡要記住,前面一會是講「依報因果」,到這一會這前面三品是講的「正報因果」。「信何法門,信佛身名,等於眾生,則知我名如佛名也」,這個難了,這個非常非常不容易!這是「名號品」的來由,是讓我們從名號裡面覺悟過來。

  我們以最近的來說,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們要「信佛身」,你不能不認識釋迦牟尼佛這個人。所以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我讀《釋迦譜》、《釋迦方誌》。這兩本書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傳記,古人寫的,在《大藏經》裡面。《釋迦譜》分量長一點,《釋迦方誌》只有一卷,講得簡單扼要。但是《釋迦譜》講得詳細,讓我們真正明瞭這個人,瞭解他的思想,瞭解他的心量,瞭解他的願力,瞭解他一生的作為,我們學佛要以他為榜樣。確實慈悲、確實忘我,念念都想到這個世間苦難眾生,念念希望幫助這些眾生真正離苦得樂,現在講希望幫助他們改善生活。釋迦牟尼佛用什麼方法來幫助?不是用財富,而是用教學。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是事實真相,你要真正懂得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想什麼,一切法隨著你心轉變。所以你想佛,佛境界現前!本經前面十一卷講的是依報,你的生活環境、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這個地方有三品經文,給你講正報,真正是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佛是教你,你要覺悟、你要修行、你要證得!這才是真正徹底的救濟,慈悲救濟,這真正是徹底、真正是圓滿。實實在在說,一切大圓滿是你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頭求來的,只是你自己不知道!所以佛為我們示現,為我們來表演,讓我們向他學習,這是信佛身。

  佛的名號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們如果懂得名號的義趣,修行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我們天天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有口無心。頂多阿賴耶識裡面種個種子,不起現行、不起作用。什麼原因?念釋迦,釋迦是仁慈,我們是不是以仁慈心對待一切眾生?沒有!現在一般人講愛心,真誠的愛心、清淨的愛心、平等的愛心、理智的愛心,我們有沒有?是不是用這個心對待一切眾生,佛這個心周遍法界。我們釋迦這兩個字不是白念了!牟尼是清淨寂滅,對自己的,我們的心還有妄想、還有分別、還有執著、還有煩惱、還有習氣,不清淨!「釋迦牟尼」這個名號是教導我們怎樣修自己,怎樣對眾生,是修行的總綱領,宗旨、趣向都在其中。

  底下這一句好,「等於眾生」。一切眾生自性裡頭本來具足仁慈,仁慈是性德,本來有的。以仁慈對待一切眾生就是釋迦,清淨寂滅是一切眾生的本心、本性。儒家教童蒙,「人之初,性本善」,仁慈、寂靜就是本善,所以說是「等於眾生」。「則知我名如佛名也」,我名跟佛名沒有兩樣,這個意思很深!到經文裡面我們會細說。

  因為一切現相,一切名字不離自性,離開自性,大乘經上常說無有一法可得。因為一切諸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華嚴經.出現品》裡頭說的。佛在《楞嚴》裡頭也講「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都是說明宇宙人生真相。從真相上來看,宇宙是一不是二。

  佛的名號都是性德裡頭的一分,眾生的名號也是性德裡頭的一分,但是這裡頭有迷悟不同。迷的時候是眾生的名號,悟了的時候是諸佛如來的名號、佛菩薩的名號;名號是一樣的,迷悟不一樣,起用不相同。迷的時候造惡業,召來三途六道的苦報。覺悟了,它的作用與四聖相應,聲聞、緣覺、菩薩、佛與四聖相應,他得的果報是佛菩薩境界現前。形相沒有改變,名號也沒有改變,只是你體會不相同。所以確確實實只有迷悟的差別,所現出來的境界不一樣。

  就正如我們讀到日本科學家實驗水的結晶一樣。水結晶非常美,它是水;水結晶很難看,它還是水。水沒有變,結晶不相同。那個結晶是什麼,迷悟!悟心看這個境界,境界很美;迷的心看這個境界,境界很不好看。境界沒有善惡,正是蕅益大師講的話,講得不錯,「境緣無好醜」,就像水一樣,水沒有好醜,「好醜起於心」,在人心。這說明境隨心轉,說明這個道理,也證明了這個事實真相,境隨心轉,一切法從心想生。

  你要真正參透這個道理,你就曉得西方極樂世界跟我們這個世界有沒有分別?沒有分別。毘盧遮那佛的身跟我身是不是兩樣?不是,一樣!就跟水一樣。為什麼會不一樣?念頭不一樣,迷悟不一樣。我們如果覺悟了,我們的身相馬上就變成像毘盧遮那佛的身相一樣了,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我們每個細胞結晶都變了,就這麼回事。

  迷了自性,我們的念頭就不善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不善,不善現出來境界就不好看,就是這麼個道理,不能不懂。所以外面的「境」,物質環境,「緣」,人事環境,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都像水一樣;換句話,這裡頭沒有是非、沒有善惡、沒有染淨、沒有生滅、沒有來去、沒有一異,這都是說出事實真相。但是這事實真相麻煩在哪裡?佛看得那麼清楚,跟我們講得這麼明白,我們居然聽不懂!稍稍能夠聽懂一點的人,還是半信半疑,信心不能夠產生。我們苦在這個地方!原因是我們迷,迷的時間太久了,迷得太深了,佛給我們說我們居然一絲毫觀念都沒有,很難接受。

  佛苦口婆心來幫助我們、來誘導我們。我們如果真的是心應,古人講你善根福德因緣還不錯,也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省悟過來,才能真正聽懂佛的話。真正聽懂了,自自然然依教奉行,你就會有成就。現在你還不能依教奉行,換句話說,你沒有參透!聽經是很好的方法,所以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要認真的聽,要長時間的聽,所謂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才能夠把你醒悟過來。這迷得太深、迷得太久,除這個辦法之外沒有第二個方法。所以,諸佛菩薩出現在這個世間,大慈大悲就是講經說法。他要不講經說法,慈悲何在?我們能懂這個意思嗎?現在時間到了。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5 09:18:09)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25日09:18:0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790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