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946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九四六卷)  2003/1/22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0946

  諸位同學,請看「毘盧遮那品」,第二個小段「威光獲益」十一句裡面第四句看起:

  【觀察一切佛法大願海智光明。】

  這一句前面已經說得很多,清涼大師在《疏》裡面提示我們「知諸佛法,願為本故」,特別是這一部《華嚴經》,確確實實是以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為主。文殊所教導的十波羅蜜落實了普賢大士的十願,每一願裡面都具足圓滿的波羅蜜門,這才是普賢行。十願,「禮敬、稱讚、供養、懺悔」都跟各位簡略的報告過了。特別是懺悔法門通一切佛法,換句話說,一切佛法的修學,我們佛門講修行,修什麼?都是修的懺悔法門。「懺」是梵語「懺摩」的音譯,意思是自己有了過失能夠向大眾坦白的說出,就是所謂自我檢討、自我批評。「悔」這個字是中國字,意思是「後不再造」;我過去做的這個事情做錯了,想錯、做錯了,我知道改正,以後絕對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所以這是轉惡為善、轉凡為聖最重要的學習關鍵之所在。

  人生在世,古人所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聖人賢人、佛菩薩跟我們一般凡夫有什麼兩樣?不一樣的地方是他們能改過。所以,能改過、能不再犯過失,這個人我們就稱他作佛,稱他作菩薩,稱他作聖賢;不能改過,我們稱他作凡夫。現在我們是凡夫,我們想要做聖人、想要做佛菩薩,怎麼做法?改過而已。所以,改正,改就正了;改進,改就進步,就往上提升。總而言之一句話,這個「改」字太重要了,改往修來!我們如何改惡為善、改迷為悟,落實在生活上,它的功效是化敵為友、化怨為親、化凡為聖。從哪裡做起?從自己本身做起。佛法的行門無非是懺悔、改過而已,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天天要修,時時刻刻要修!一天不改過,一天增長罪業,增長迷邪染,增長貪瞋痴;貪瞋痴的反面是戒定慧,我們一定要曉得。換句話說,一切眾生在世間,如果不是每天戒定慧增長,肯定就是貪瞋痴增長。所以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我們是哪一方面在增長,哪一方面在衰退。希望我們貪瞋痴天天在衰退,戒定慧天天在增長,這一生沒有白來,這一生過得有意義、有價值,走向成功光明的大道;佛門的話叫煩惱輕、菩提長,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要在日常生活當中認真去幹。

  聖賢人他們的思想、言行,完全是從性德自然流露出來的,我們用這個標準來修正自己的錯誤。孔老夫子有五德,我們在《論語》裡面看到的,他的學生公認老師有五德。第一個「溫和」,對人、接物,他的態度、他的言詞、他的容貌溫和不粗魯,總是讓對方生歡喜心;對方歡喜,肯定就生尊重心,他對你尊重。夫子第一德!第二「善良」,夫子的心善良。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惡的善是相對的,夫子的善是本性善,本性流露出來的,止於至善!這個話我們聽不懂,什麼叫「本性善」?我再說得白一點,對待一切人事物沒有絲毫傷害的念頭,這就是性本善。對一切人,我們今天講的不同國家的人,不同種族的人,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不同生活習慣的人,決定沒有一絲毫傷害的念頭。對一切物,天地萬物,我們佛法常講九法界眾生,包括蚊蟲螞蟻、蜎飛蠕動,沒有絲毫傷害的心;再擴大,包括一切植物,樹木花草。這是自性裡頭本來的善,夫子確實是性德的流露。善良!

  第三個德行「恭敬」,他老人家敬人、敬事、敬物,沒有一樣不敬重!對一切人事物規規矩矩、如理如法。對人的基礎就是《弟子規》,《弟子規》裡面許許多多的話,都是《論語》上的;換句話說,都是孔老夫子日常生活當中學生們記錄下來的,所以他那種生活的心態也是自然流露的,沒有一絲毫勉強。這一句你們想想,是不是普賢菩薩十願裡面頭一條「禮敬諸佛」?夫子的恭敬,實在講就是普賢菩薩的「禮敬諸佛」。第四個德「節儉」,生活一絲毫的奢侈都沒有,家裡頭日用平常,所用的用具都是很普通的。用現在的話來說,他家裡面的生活相當於現在人所講的一般平民,過的是一般平民的生活,非常節儉。最後一個是「讓」,忍讓。夫子之德:溫良恭儉讓。

  我們常常記在心裡,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我們有沒有做到?如果我們還是以暴躁的心態對人,那溫和就沒有了。怎麼樣把我們這種暴躁轉變成溫和,真修行,真用功!真的懺悔了,改過自新要在日常生活行為當中去做。我們不善的念頭、不善的心,起心動念自以為是,念念還是自私自利,這是過失,這是錯誤。我們把它改過來,改變成善良的心意、善良的行為,對待人粗暴無理改變成恭敬;得會改!日常生活當中浪費慣了,無論是有意無意的,不知道節省,現在我們要學著,學聖人、學佛菩薩、學孔老夫子懂得節儉。過去不肯讓別人,樣樣心裡面存著「我要爭」,現在人講的競爭、鬥爭,如何能夠把這個放下,學著「忍讓」。忍讓的人一定有大福報,一定有大智慧,定、慧是從忍辱裡頭來的,忍辱就是忍讓。所以在六波羅蜜裡面,忍辱後面才有精進、禪定、般若;精進、禪定、般若這三德是以忍辱做基礎。我們依照這些德目來修學。

  佛法裡面,我們如何改惡為善?這是善惡的善。佛給我們講的十善業,我們改十惡為十善,改六種嚴重的障礙為六波羅蜜,這個叫真修行。心裡常常有,時時刻刻都有,起心動念與法相應,念頭一起肯定與夫子的五德相應,與世尊所講的六度、十善相應,我們就行在道中;這個道是佛道,是法身菩薩的大道,我們走這個路。要是一念忘掉、迷失了,走到偏差、走到岔路上去了,初學的人這是決定不免的,一不小心就走岔路,走岔路不要緊,趕快回來!古大德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那個「念」就是錯誤的念頭又起來了,一覺悟馬上就回頭了。初學的人總是進進退退,到幾時才能夠有進無退?到這個時候,就是佛經裡面講的「不退轉」。最低的不退轉在小乘須陀洹果,「位不退」;大乘圓教初信位的菩薩,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位不退了,慢慢往上提升。所以,這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點點滴滴,懂得把自己所有一切過失修正過來,真修行人。真修行人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為什麼?這些善神尊敬你,這是凡夫做不到的,你能做到。你的德行感動諸佛、感動菩薩、感動天龍善神擁護你。

  第五大願「隨喜功德」,隨喜是對治嫉妒、傲慢。嫉妒、傲慢是菩薩修行嚴重的障礙,大煩惱!它排列的順序是僅次於三毒,貪、瞋、痴、慢,嫉妒、傲慢這合在一起的。人的這個煩惱不是學來的,與生俱來的。我們細心去觀察,嬰兒四、五個月還不會講話,你看他的嫉妒心。同樣是兩個小嬰兒放在一起,你要給他玩的東西、或者吃的東西,給一個,那邊就不服了,嫉妒、瞋恚馬上就表現出來。誰教他的?沒人教他,這叫與生俱來的煩惱,俱生煩惱!換句話說,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的習氣。從嬰兒那個表情我們就體會到,這種煩惱是多麼嚴重。佛教給我們用什麼方法來斷這個煩惱?用隨喜。看到別人有好事、有好報,不但不嫉妒,還能生歡喜心,能讚歎。如果是嫉妒、瞋恚,他所起的反應是毀謗,是想方法來障礙,這造罪業了。覺悟的人不會有這個念頭起來,歡喜、讚歎。為什麼?他的好處、他的榮耀就是一切眾生的好處,一切眾生的榮耀。這個道理你懂不懂?這個道理深,大乘經上常講自他不二,性相一如。他的德行啟發了我的德行,他的榮耀引發了我的榮耀,他是我們的榜樣,是大眾的楷模。我看到、聽到了,我要向他學習、要效法他,我效法他、學習他,做給別人看,就有許許多多人看到我的時候大家都效法、大家都學習,這個社會好。

  所以,我們一個人隨喜,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功德,這個功德是從影響上所說的。在中國佛教史上,我們看到很多這個例子,最著名的是印宗法師。六祖到廣州,正好遇到印宗法師在講經,他也坐在下面聽經。聽經完了之後,這裡頭有幾個聽眾在辯論,我們現在講在抬槓子。因為道場前面掛的幡,旗杆上掛的幡,風吹著幡在動,有個人說「風動」,另外一個人說「幡動」,這兩個就對起來了,誰也不服誰,爭論不休。惠能看這情形,跟他們兩個人說,他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仁者心動。」這兩個人一下醒過來,佩服得五體投地。印宗聽到了,就來跟他交談,知道他從黃梅得法回來的。你看看剃度之後,翻過頭來拜他為師,隨喜功德!印宗當時是南方第一大德的法師,哪個人不尊敬!惠能從黃梅得法還沒有剃頭,是在家居士,印宗是六祖的剃度師。但是剃度完了之後,印宗法師請惠能上座,翻過頭來拜他做老師。他這一拜,把惠能大師就捧高了,能大師在南方立刻就得到一切大眾的尊敬,弘法就方便了。

  印宗一點嫉妒心都沒有,他能這樣做;有絲毫嫉妒心,做不到。「我給你剃度,你好好的跟我做徒弟,我教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一般常人是如此。印宗了不起!所以,六祖的成就就是印宗的成就。印宗的道德不在六祖之下,不是平常人能做得到的。我們想想是不是?平常人能做到嗎?哪有這種度量,哪有這樣的見識!為佛法,不為個人,為利益眾生,只要一切眾生得真實利益,在乎什麼名分、地位!能把名分、地位統統捨掉。真正是遇到從來不認識、不相識的這麼一個人,聽他談吐言詞不凡,佩服得五體投地,把當時教化眾生這樁大事情委託給六祖,自己在旁邊協助,請六祖來主持。隨喜功德裡頭的好榜樣,隨喜功德裡面的模範,我們讀了應當要學習。隨喜的功德跟修造功德的人一樣大,這個我平常在講經裡常說,護法的功德跟弘法的功德一樣大;不但是一樣大,要是細細想來,護法功德超過弘法。我早年有這個想法,我在講經的時候也曾經說過幾次,但是說了怎麼樣?心裡不踏實,想像當中應該是這樣的。佛有沒有說?到以後看《涅槃經》,佛果然有這個說法,護法功德超過弘法。印宗原來是弘法,六祖來了,請六祖弘法,他退下來當護法。你們看看他們的表演,很有味道!

  把別人推出來,自己退下來,這裡頭還是有條件的,不是無條件的。什麼條件?這個人一定是明心見性。如果不是明心見性,他的德行、智慧、修持跟我差不多,我要不要退讓給他?不必要,這個時候當仁不讓,不可以推卸責任。果然遇到一個高人,他的德行、智慧、修持在我之上,我自己想想我比不上他,趕緊雙手送給別人,這正確。所以讓位、讓賢有條件的,這個人確實是賢能之人。你不能讓錯了,讓錯了你要負責任,你有過失;讓對了你有功德,而且還給後人做個好榜樣,知道讓賢,不會佔住這個位置。中國在古代有所謂「進賢受上賞」,那是你替國家推薦賢人,你得到國家最高的獎賞。在佛法裡頭諸位想想又何嘗不如是,讓賢是大德!祖師大德他們真正的成就沒有別的,培養賢人。後來的年輕、有德行、有智慧、有修持的年輕人,祖師遇到了,全心全力的培養他。培養他,觀察他確實有這個能力,立刻就讓位,決定不佔據這個位置不放,沒這個道理。在位是要負起弘化的責任,等待後賢,傳法,讓位!這都是屬於「隨喜功德」。

  十願前面這五條都是自己修學的綱目,菩薩要修成佛道必須要具備的條件,禮敬、稱讚、供養、懺悔、隨喜,我們每天有沒有認真去做?普賢十願這個十條列在朝暮課誦裡頭,我們念得很熟,問題是做到沒有?你想到沒有?天天要想著,時時刻刻要做著,這才叫真修行,這是如來弟子。後面兩願是「利他」,利他跟自利是一不是二。自利是演,表演給別人看;利他則是要說、要教。所以,第六願「請轉法輪」,法輪這個名詞我們很熟悉,在佛法裡代表教學。佛教是釋迦牟尼佛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現在人講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請轉法輪」就是我們真正發心要推動佛菩薩的教育,推動聖賢的教育,推動倫理道德的教育。

  所以四眾佛子有義務、有責任,常常要禮請大德到這個地方來教學;教學是要辦講演的大會,用現代話來說就是辦講座。現代有很多新的名詞,辦學術講座、文化講座。時間稍微長一點的,辦冬令營、夏令營,定期限也定課程,這個活動好!一年能夠多辦幾次,在這個地方上推動。這個地方的人喜歡修學哪個法門,喜歡禪的、喜歡教的、喜歡念佛的,預先打聽打聽。我們辦一個活動,請幾位法師,喜歡坐禪的,有一個處所,法師教導大家坐禪;有想聽教的,請幾位法師到這邊來講經、來說教;喜歡念佛的,也請個法師帶領大家來念佛。辦這種活動叫請轉法輪,這多半是短期性的,像現在我們看到許多地方有所謂的短期大學,這種性質。

  我們現前淨宗學院,在目前也是一個短期大學的性質。我們一年辦四次活動,一次七十天,我們都用七,十個七,十個七就是七十天;春夏秋冬各辦一次,一年四次,這短期的。你想學什麼東西,預先可以告訴我們,我們再徵求看看有多少人想學這門東西,我們給你開課,給你請一個老師來教導你,我們分配一個教室。長期有長期的班,長期的班就是底下一願,「請佛住世」,這是長期的。我們的學院擬定的學制是九年,這個九年是長期的;每一屆七十天這是短期的。長期、短期都有。因為這個地方是個小城,人口不多,為了便利四方的大眾同學們我們在一起學習,所以我們開短期班,讓長期班的同學擔任短期班的老師,教學相長!我們採取這個方法,這個方法都是為了適合現前環境的需要。

  所以,佛實在講沒有定法,我們學習的內容也沒有定法。現在社會大眾,包括我們自己本身,毛病在哪裡?對治我們的毛病習氣,這就是好課程、好方法。如果與自己習氣毛病不相干的這些課程,學了沒用處,得不到利益,浪費時間,我們的時間、精力都浪費了,那是錯誤的。所以,我們秉承世尊的遺教,因時、因地、因人來選定課程,來選擇方法,這樣自他都得利益。現在時間到了。

  我們講到普賢菩薩十願裡面的第六願「請轉法輪」,就是臨時、短期的,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辦佛法的活動,講經弘法的活動。

  這樣短期大型的活動,對佛法的弘揚也有相當的影響力。但是,真正要令這一方眾生得佛法殊勝的利益,短期還是不夠。從前李老師常常告訴我,他說:哪裡有聽一次經,或者聽一部經就開悟、就證果的?確實沒有!那要怎麼辦?真正成就的人,釋迦牟尼佛早就做樣子給我們看了,長時的薰修!所以他老人家一生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他的學生就一直跟他學習了四十九年。這是世尊當年在世,常隨眾為我們示現的榜樣,這些學生從來沒有離開佛陀。為什麼?沒有見性、沒有開悟;用現代話來說,沒有出師,現在人講畢業,還沒有畢業,學了四十九年還沒有畢業。但是這些人實在講早已經各個都畢業了,為什麼還不離開?做榜樣給我們看,告訴我們要這樣的學習才能夠成就。世尊當年沒有固定的道場,遊化!遊化是整個團體遊化,不是個人,諸位要懂得這個道理。有道場能不能住下?能。釋迦牟尼佛也經常接受國王大臣、長者居士的禮請,「請佛住世」,住在一個地方若干年。像祇樹給孤獨園、竹林精舍住的時間都很長,可以的。

  所以,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祖師大德為我們所示現的就不是遊化,為什麼?自己有道場。所以就在這一個道場一生不離開,成就了。五臺山,華嚴道場。祖師大德絕不輕易出門,不輕易下山。四面八方想學《華嚴》的人到五臺山來,五臺山變成什麼?變成「華嚴」專科大學。成就了,自他都成就。浙江的天台山,智者大師在那邊教化,「妙法蓮華經」的專科大學。長安大慈恩寺,窺基大師在那裡教化,「法相唯識」專宗大學。無一不是這個樣子的。所以,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正確的作法,我們要明瞭。今天這個時代科學技術發達,我們向哪裡發展?空中發展。今天我們要建立的是空中大學,利用衛星電視、網際網路,科學技術不斷在進步。我相信五年之後,一定會發展到講經的法師跟全世界的聽眾面對面的討論問題,在螢光幕上可以面對面了。現在這個技術有了,還有一些障礙還不能突破,還不能普遍,在我們想將來這些障礙肯定會突破,肯定會非常普遍。道場要不要建立很大道場?不需要;小小的攝影棚就可以對全世界展開教學。世界各地的人,在從前還要朝山,將來朝山不必要了,不必浪費這個時間跟精力,螢光幕上面對面,什麼問題都能解決。

  時代不相同,祖師大德那個時代跟釋迦牟尼佛的時代不一樣,所以他們作法不一樣。今天時代跟祖師大德那個時代又不一樣。我們一定「恆順眾生」,我們要隨順時代,不能執著。我們今天還執著釋迦牟尼佛當時那個辦法,那個大僧團整個做遊化,到哪裡去僧團整個去,在當時不容易,在現在也不簡單。請法師講經不是請一個人,是請你這個團體。所以,請這個團體來講一部經,時間至少也是一個月,長的會一兩年,講一部大經。大家在一起學習,互相交換學習的心得、經驗,提升彼此的境界,目的在此。

  所以今天的修學,一定要懂得常住在一個道場。為什麼?你心是定的,這就是教化眾生。現在一切眾生,特別是年輕人,心浮氣躁沒有定力,哪來的智慧?智慧肯定是從禪定裡面生的,禪定肯定是從戒律裡頭得來的。今天我們要示現戒定慧,你才是真正行菩薩道,你才是真正發心普度眾生,樣樣都能給特別是初學的人做一個好榜樣。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為什麼?關係你個人的成就,也關係整個佛法的興衰;你做個好樣子,佛法興旺,你做個不好的榜樣,佛法沒有辦法興旺起來,所以這個樣子太重要、太重要。

  所以下面才有「請佛住世」。那就是講,既然不可能聽一部經、兩部經就會開悟、就能證果,這不可能的。那怎麼辦?長時間的薰修。李老師給我做了個榜樣,他在台中一住三十八年,一直到他往生。三十八年不離開台中,在一個地方一個道場講經教學,才有那麼多人成就。李老師做榜樣也給我說明,他說如果他到處跑,就算在台灣環島弘法,一年去走個一、兩次,環島,什麼成就都沒有!大家聽了一點什麼?聽了一點佛學常識,所謂是「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不曾薰習,怎麼會有成就!薰習是什麼?天天不間斷,長年累月,再看個人的善根、福德、因緣。善根厚的人,三年、五年成就了;善根差一點的人,總得要十年、八年;再差一點的人,要二十年、三十年。沒有這麼長的時間怎麼能成功?用什麼東西來薰習?諸位千千萬萬要記住,千經萬論、無量法門,總的來說「戒定慧」三學。一個成功的人薰習是受戒定慧三學的薰習,每一部經裡頭都講戒定慧!我們依靠哪一部經典、依靠哪一個法門,你看看骨子裡面統統是戒定慧。「戒」是如法,守規矩,如法;「定」是不動心,我們今天講的心專一;「慧」是明瞭。

  現在在這個世間,真正修行的人不是沒有,我們不知道。怎麼不知道?他住在山上他不出來,他也不出名,他也不宣傳,也不搞知名度,我們怎麼知道?有緣偶然遇到了,沒有緣當面錯過。所以善知識真的愈來愈少,真正遇到一個大善知識,我們如果有誠意去請求,他會下山。譬如他在山上他已經成就了,我們請他到這邊來教化眾生,只要有誠意去禮請,他一定來的。為什麼?他發了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他發了願。他煩惱斷了,他法門學成了,雖然沒有證到佛果,他也有相當境界,他一定要兌現他的願望,他要幫助一切眾生,這就是哪裡有緣他哪裡就去。這個地方有人去禮請,有很多人願意跟他學習,他不能不來。他來了之後,現在就是有很多是外國人,來了之後,我們要跟他辦居留的身分。他來可能不是他一個人,他還有徒眾、他還有弟子,弟子當中沒有成就的要跟老師;弟子當中已經有成就的,可以教化一方,那個可以,能離開老師,他跟哪個地方有緣他可以到哪裡去。沒有成就的、沒有開悟的、沒有見性的,一生跟定一個老師。自己沒有成就決定不能離開老師,所以叫依止善知識。

  跟他的這些學生,無論在家出家的這個僧團,現在僧團不可能有釋迦牟尼佛那麼大,一千二百五十人,不可能有那麼大。但是往往幾個人、十幾個人這是有的,你要統統給他妥善安置,這個地方要建個道場來供養他。道場不必富麗堂皇,但是怎麼樣?要隨自己的能力來建造,表示對佛法、對善知識的尊重。勸導一切信眾來親近、來學習。這個善知識要在這裡常住,這「請佛住世」!希望他在這裡長期的教學,教化一方。我們相信這個善知識一定歡喜,一定答應。為什麼?與法相應。善知識住在這個世間沒別的事情,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上求跟下化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他當然歡歡喜喜的去做。

  在「請佛住世」裡面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培養繼起弘法利生的人才,就是現在講辦佛學院。古時候沒有佛學院,這些繼起弘法人才怎麼培養?聽眾裡面。法師每天講經說法,看聽眾裡面年輕人,在家出家四眾弟子,你看他的態度恭敬、誠懇,這是先決條件。善知識觀察人先看這個,求學的態度誠懇、恭敬,對老師恭敬、對同學恭敬、對大眾恭敬,從這裡看,這是什麼?看他的善根。然後再觀察他聽經理解的深度,看他的境界,選拔出來。出來做什麼?出來複講。弘法利生的人才是從「複小座」培養出來的,這個方法用了幾千年,複小座。複小座的時候,老和尚常常在後面坐著聽,他不坐前面他坐後面,坐最後一排。為什麼?聽他的音聲能不能傳達到最後,他的精神能不能灌注整個講堂,都在考試!幫助他改進。如果這個人跟隨這個老師三年五載、十年二十年,老師肯定了,你可以出去講經說法了,這叫畢業。老師沒有答應,你就不能離開老師。現在老師要求的標準比從前降低了,從前的標準是明心見性,現在要用這個標準,那一個學生都沒有。所以現在,你看我求學的時候,李炳南老居士標準降低了,降到什麼程度?你有能力辨別邪正,有能力辨別真妄,有能力辨別是非,有能力辨別利害,老師就放你出去。至少你不會走入歧途,你不會把路子走錯。天天讀經、天天研教、天天講經,我在李老師會下十年,離開他老人家。

  所以心不定,別說是出世間法,世間法都不能成就。所以,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是成功的祕訣。一部經反覆的去學習,一遍一遍的去講,遍遍不一樣,不是遍遍都相同,那有什麼意思!那你是毫無進步。我跟諸位說過多次,佛經無論是大乘小乘,顯教密教,任何一部經典的義理、境界都深廣無際,從初發心到如來地你都學不厭。為什麼學不厭?一遍跟一遍不一樣。第一遍你入得很淺,第二部深一點,有味道!第三部更深一點;一直到如來地,永遠保持學習的高潮,學得很起勁。如果學的時候遍遍都一樣,人不就懈怠了、不就疲倦了,那還有什麼意思!這是佛法的不可思議之處,為什麼原因?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它不是從意識心。從意識心流出來的,它的意境是有範圍的,達到這個範圍,你興趣就沒有了,你讀文章是如此。

  我小時候喜歡看小說,中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這四大名著在文學裡面是第一流的,我能夠看二十遍興趣很濃,二十遍之後不想看了。你就想想看,它這個文章很了不起,能夠讓你看二十遍還看不厭。我們今天看報紙,一遍看了絕對不想看第二遍,你從這裡去想。但是佛經看千遍、萬遍、十萬遍、百萬遍、千萬遍、萬萬遍,愈看愈歡喜,永遠看不厭,這世間一流的文學作品不能比!這個原因就是它的源頭不一樣,世間文學作品的源頭是意識,佛法的源頭是真如自性,自性裡面的法味沒有窮盡的!《論語》裡面講「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那個悅就是從學習裡面得到的喜悅,從內心裡面發出來的,不是外頭刺激的,內心裡面發出的。世間就像剛才講的這四大名著小說,我們看到了歡喜,是外面境界刺激的,這歡喜從外頭來的;這佛法歡喜是從內心裡面流出來的,不一樣。

  所以我們學習一部經,學一部經依照一部經修行,講一部經,遍遍味道不一樣,你是真的有了心得,真的契入境界了。如果學幾遍之後覺得沒有味道了,你是一分一毫都沒有入進去。從前李老師也常用比喻說,像吃東西一樣,囫圇吞棗,不知道味道,一進口馬上吞下去,什麼味道?不知道,沒嘗到。你學佛沒有嘗到法味,沒有嘗到法味就是你沒有消化,你沒有得到佛法真正的養分、滋潤,你沒有得到,這個學習方法是錯誤的。所以正確的方法,契入境界,味道無窮!無論哪一部經論都是其味無窮,但是你一定選一門,一門深入,你才真正嘗到這種濃味。到這一部經論貫通了,這個「通」就是什麼?見性了,從這一部經上見性;見性之後,所有一切經論全都通了,一經通一切經通。你所修的法門,一個法門通了,所有一切法門都通,這就是《華嚴》裡面所講的無障礙的法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你還有障礙你沒通,你修學的功夫不到家,現在人講不及格。那怎麼辦?努力,還是一門深入。功夫不到家,連煩惱、習氣都降伏不住,這就是功夫不得力,怎麼辦?再用功,繼續努力,不要去換法門,換法門還是一樣的。常常換法門,一個法門都不能入,都入不進去。我不換法門,就是一門,走到底,總有一天你走通了。所以你要問哪個法門好?門門都好,沒有一門不好!《般若經》上講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請佛住世」、「請轉法輪」講到真正的意思,要請自己。請別人,人家不答應,你不就生煩惱了嗎?請什麼人來轉法輪?請自己;請什麼人來住世?請自己。自己要有堅定清淨的大願心!這句經文是『觀察一切佛法大願海』,你不請自己,要去請別人,到哪裡去請?你請不到。所以一定先請自己,然後才能感動得諸佛菩薩應世。印宗是先請自己,感動能大師出現,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一切法都要從自己本身做起,自己成就了,感應就現前,自己成就愈大感應也愈強烈,決定是正比例。我有一分的成就,肯定得佛一分加持,我有兩分成就,就得兩分加持,我有十分成就,就得佛力十分加持。自己要認真要努力,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點點滴滴都要與經教相應,決定不能違背,這就是轉法輪,這就是常住世間。

  普賢十願,實際上「願」只有這七句,這是普賢願,後面三句是迴向。我們常講「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是什麼功德?拿什麼功德來莊嚴佛淨土?前面講的「禮敬、稱讚、供養」,到「請轉法輪、請佛住世」這是功德。以這個功德「迴向菩提」。迴向菩提在普賢菩薩十願裡面,就是「常隨佛學」,著重在「常」字。「迴向眾生」,「恆順眾生」,著重在「恆」字。永遠沒有休息,永遠沒有中斷、沒有暫停,那是常的意思。「隨」是隨順,這是我常常勸勉同學,我們要放棄自己的想法、看法,要隨順佛陀的想法看法;要放棄自己的說法、作法,隨順佛陀的說法作法,我們向他學習。佛存的什麼心?大乘經教上講的「大菩提心」。大菩提心是梵語,我們聽不懂,我把大菩提心說成「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這五句十個字就是「大菩提心」,這是佛的心,我們有沒有隨順?

  真誠,真,不假;誠,不虛,虛是虛偽。換句話說,對人對事對物,一切時一切處沒有一絲毫虛情假意,真誠!我們有沒有做到?做到,這是隨順;沒有做到,我們沒有隨順。這一句是菩提心的體,也就是真如、真心本性理體是真誠。儒家講「不誠無物」,《觀無量壽佛經》講菩提心,頭一個是「至誠心」,至誠心就是真誠,真誠到極處。果然真誠到極處,你跟一切諸佛如來那個心就通了;諸佛菩薩是真誠心,真誠到極處,我們跟他心心相印。「清淨心」,清淨是一絲毫沒有染污。世尊在《十善業道經》裡面跟我們講「不容毫分不善夾雜」,你的心才清淨。什麼是不善?違背法性的,違背性德的。沒有毫分不善夾雜,你的心清淨。「平等」,沒有絲毫貢高我慢。對一切人事物,愈是大聖愈謙卑。你看孔老夫子見人謙虛、卑下,總是把別人捧起來,自己在下面。釋迦牟尼佛亦復如是。尊重別人,要謙下自己。「正覺」,對宇宙人生一切人事物明瞭、清楚,一點都不迷。

  「慈悲」,慈悲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落實在事相上,一片慈悲。慈悲是真正的愛,不是假的。世間人的愛是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它會變化,今天愛你,明天就不愛了;變化無常,那不是真的。慈悲是真愛,永恆不變。愛一切眾生,這個眾生害我,我對他的愛心還是不變。絕對不會說他毀謗我、他嫉妒我、他恨我、他要陷害我,菩薩對他的愛心一絲毫沒有減低,大慈悲心。慈悲心裡面有真誠、有清淨、有平等、有正覺,它怎麼會變質?不會。世間人的愛是感情的,裡頭沒有真誠、沒有清淨、沒有平等、沒有正覺,所以它變化無常,就這麼個道理。

  我們首先「常隨佛學」,要學佛的存心,要學「佛心」,這叫做從根本修。然後才學「佛的行」,佛的行事我們也歸納為五句十個字,「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你看看釋迦牟尼佛一生,他為一切眾生示現的是不是這個樣子?我們要會學。這是從總的綱領上說,細目上講,佛的行為就是戒律。所以我們要想學,十善、三皈依、五戒、沙彌律儀,我只講這麼多,講多了做不到等於沒有講,所以我們只講到此為止。果然能做到,「沙彌律儀」十條戒、二十四門威儀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落實在工作裡頭,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你是真正佛弟子,你肯定得到諸佛護念,一切善神保佑你。你在這個世間是真正有福德的人,你住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的人都有福。為什麼?災難少了。中國諺語裡面所說的「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你有福。福從哪裡來的?就是你修十善、你修三皈、你修五戒、沙彌律儀,你能做到。這地方有一個人、兩個人能修,這一個地區的人都得福,沾你的光,所以自行裡頭就已經度他了。

  你在這個地方常住,這是「請佛住世」。你在這裡常住,久而久之,你自自然然會感化這個地區人民,人民都向善了。造惡見到你不好意思,你不必去責備他,你還歡歡喜喜的。他有慚愧心,自自然然他能夠回心向善。所謂是「化民成俗」,你在這個地方把這個地方風俗習慣都把它帶好了,帶上正道,這個功德就很大。今天時間到了。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5 09:14:02)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25日09:14:0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783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