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九四二卷) 2003/1/16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0942
諸位同學,請看第六大段「廣演法門」。這一大段分為五個段落,第一個是「佛轉法輪」,第二個是「威光獲益」,第三段是「以偈讚述」,第四段是「傳化眾生」,最後一段是「佛加贊勵」。現在我們看第一段,請看經文:
【時彼如來,為欲調伏諸眾生故,於眾會道場海中,說普集一切三世佛自在法修多羅,世界微塵數修多羅而為眷屬,隨眾生心,悉令獲益。】
這是第一段,在這一段裡面我們仔細來觀察。首先佛把出現在世間的意思說出來,也是因由,他為什麼要出現到世間?為了『調伏諸眾生故』。什麼叫「調伏」?調是調順,伏是降伏,都是對妄想、分別、執著而說的,正是這個大經後面告訴我們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佛出現在世間目的何在?無非是幫助眾生回歸自性而已。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回頭就好了!現在九法界眾生,尤其是六道眾生,無不是隨順煩惱習氣。佛用什麼方法幫助眾生?斷煩惱、斷習氣,就用這兩個方法。這兩個方法是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教學裡面決定不能缺少的,所謂是恩威並濟。這是教人的兩個原則,「調」是慈悲、愛語,「伏」是用威德來降伏,有喝斥、有責罰,威!重大的過失;小的過失則是勸導,用「調伏」。所以世出世間教學,好的老師這兩種方法運用得非常妥當,學生很容易成就,調伏有方!這些我們一定要學習。為什麼?每個人都有教學的責任。在家裡面你教你的兒女,你懂不懂調伏的道理?你會不會運用調伏的方法?如果父母會用,你這個家裡頭一定出孝子賢孫。在學校裡面老師要會運用,諺語所謂明師出高徒,你能把學生教好。佛出現在世間,是以老師的身分示現,來給我們做模範、做榜樣,因此他不能不重視教學。下面就說出來了。
『於眾會道場海中』,「眾會」不是一會。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一切時一切處,大眾聚集在一起的時候,禮請佛為他們說法;現在我們常講的開示,這是佛門的術語。世間法講就是上課,請老師來給我們上課,請老師來給我們講演,為我們演說,就是這個意思。佛為大家說什麼?說『普集』,這兩個字我們要特別留意。佛實實在在謙虛,沒有自己的東西。孔老夫子給學生常說,他沒有東西教人,他所說的都是古聖先賢所講的。所以夫子一生「述而不作」,「述」就是此地講的「普集」,普遍收集別人的資料。別人所說的這些資料,實在講跟自己心性裡面完全相應。雖然相應,但是別人已經說了,那我們就不要再多事。現在人習尚創作,真正有學問、有德行的人,他從來沒有創作、創新,沒有這個念頭。古聖先賢的教誨萬古常新,他用古人的東西,用現代的理念來解釋那就是新的。所以,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為我們演說的一切經教,都是會集過去佛、現在佛所說的一切經!我們重視「普集」這兩個字的意思,這兩個字的意思很深很廣。
你看他集的是『一切三世佛』,一個不漏,過去佛、現在佛,那未來佛怎麼收集?未來佛就是現前一切眾生,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你看看一切眾生所想的、所說的、他所做的,這就是了。也許我們會說,一切眾生他在迷、沒有覺悟,他所作所為有很多都是罪過、造孽,佛怎麼收集他的材料?佛會說,而且這些都是最好的材料,材料有正面的、有負面的。唯有正面的才顯示出負面的過失,因為有負面的才顯示正面的真實。世間人,特別是初學的人,在學習過程當中,「比較」這個方法很重要。佛在教學過程當中也常常運用這個方法,小乘跟大乘的比較,宗門跟教下的比較,顯教跟密教的比較,讓我們在這裡面悟入,方法非常善巧。所以『三世佛自在法修多羅』,我們看這個名詞,「一切三世佛自在法修多羅」,這是彼如來所說。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出現,為這個地區「眾會道場海中」說《大方廣佛華嚴經》,原來梵文經題翻譯的是《大方廣佛雜華莊嚴經》,跟這個經題有沒有兩樣?仔細去觀察、思惟,是一樣的!佛佛道同。
又說『世界微塵數修多羅而為眷屬』,這意思懂嗎?古大德常常告訴我們說,《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世尊一代時教(就是四十九年所說)的根本法輪,佛法概論。除這個之外,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都是華嚴眷屬。這尊佛也不例外,你看看他說的有「世界微塵數修多羅而為眷屬」,眷屬是輔助主經。主經是講概論,面面都說到,但是在某一部分裡面細入的去研究,那就是另外一部經論,意思在此地。從釋迦世尊一代時教裡面,我們就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了。所以學習佛陀的教誨,從哪個地方入門?晚近,弘一大師教人,就是從《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入門。諸位要知道他介紹的對象是高級知識分子,當時的大學生,這些做老師、做教授的。因為弘一大師在沒有出家之前他也是老師,也是學校的教員,他介紹的對象是以知識分子為主。非常有道理,先把整個佛法概論學好了,然後你對於佛法裡面某一個部門特別歡喜、有興趣,也有能力學習,那你就學「專宗」。在中國小乘兩個宗,大乘八個宗。就像我們在學校讀書一樣,先把這個學校所有的課程首先了解一下,然後自己喜歡學哪一個課程,你就念哪一個學系。世法如是,佛法亦如是。
佛法十個宗派就好像是學院一樣,十個宗。宗裡面又分派,派就好像是學系一樣,一個學系主修的有幾部經論,大概就不多了,選修的有一部分。像我們淨土宗,淨土宗也是個學院,這個學院裡面主修的經論比其他各個宗都少,只有五部經一部論,叫「五經一論」。有人專攻一部經,或者專攻一部論,這就變成學系。一部經論裡面,古大德們自古至今,對於這一部經論有許許多多的註解,這學系裡頭又分派。有人專門依靠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有人非常喜歡學習蕅益大師的《要解》,有人喜歡《彌陀經便蒙鈔》,有人喜歡《圓中鈔》,都好,都是祖師大德的著作。所以,同樣學一部經,淨土宗學一部《彌陀經》,也分了好幾派。這就像學系裡面再分學科,愈分愈細。這樣子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的心是清淨的,你的心是定的。但是學習的基礎,最初就是概論,那個學習真的不一樣。概論是共同科目,以後這才專攻一門,專精深入。佛法教學也如是,像華嚴宗、法華宗、法相宗、三論宗,典籍都非常豐富,它們分的學系更多,學系裡面分科比淨土宗要繁多了。
佛為什麼要這樣教化眾生?因為一切眾生根性不相同、愛好不相同,佛非常慈悲,總是恆順眾生;眾生興趣在哪裡,想學什麼樣的課程,佛就開什麼樣課程,總是滿眾生願。佛法的修學跟世間法不一樣,世間法學的是什麼?學的是技術能力,目的是學成之後,將來在社會上有謀生的能力,是為這個而上學的。你看看現在,特別是大學,學生考大學的時候先想想考哪一個科系,不是為自己興趣,而是什麼?這個科系將來到社會上容易找工作,可以賺更多的錢,為這個。不像古人,古人為自己興趣,目的不是在找工作,不是在賺錢,找工作賺錢是附帶的。現在把找工作賺錢當作主要的,所以學習起來就很辛苦。古人求學的目的跟現在人不同,古人求學的目的,不要說是佛家,你看儒家的教學目的在哪裡?讀書志在聖賢!他的志不是在找工作,不是想賺錢,不是想在社會上爭什麼地位。是想什麼?學聖人、學賢人。什麼叫聖賢?「聖」的意思是對於宇宙人生明白了,宇宙之間一切人事物通達明瞭,這種人稱為聖人。賢人比聖人次一等,通達明瞭沒有聖人那麼透徹,了解一個大概。從前人讀書求學目的在此。
接受佛陀教育的目的在哪裡?志在作佛。佛是大聖人,明瞭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前面我們讀過,知法謂之佛,對於一切法通達明瞭這叫佛。不是在求名聞利養,但是不求名聞利養,名聞利養自然在其中。釋迦牟尼佛什麼都放下了,他還要什麼名聞利養,但是怎麼樣?名聞利養都來了。佛滅度到今天,就算是現在世間一般所說的二千五百多年。二千五百多年之後,在今天釋迦牟尼佛的知名度高!在全世界誰不知道釋迦牟尼佛?名,他不要名,名有了。哪一個國家歷史都記載佛教,只要講到佛教,一定要記釋迦牟尼佛這個人。所以名聞不求自自然然得到。利養,不看別的,你看今天全世界多少佛教徒供奉釋迦牟尼佛的形像,學習釋迦牟尼佛的教誨。「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法供養裡面第一條依教修行供養。大家想想看,這就叫做什麼?實至名歸!你的智慧、你的德行、你的慈悲圓滿成就了,九法界眾生沒有不尊敬的。就像前面我們看到威光太子給大眾介紹佛,他的父王喜見善慧王下達命令,要求宮廷裡面的眷屬、王子、大臣、文武百官、全國的人民以最真誠的心,以最豐盛的供養來迎接佛。
現在佛雖然不在世,你看多少人發心建築富麗堂皇的殿堂,供養佛菩薩的形像。佛菩薩確確實實沒有利養的念頭,絲毫的念頭都沒有,自然獲得。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在各地講經說法受國王大臣的歡迎,也像此地「一切功德須彌勝雲佛」受到喜見善慧王的歡迎一樣,實至名歸!現在人沒有實德,沒有真實的德行,沒有真實的能力,怎麼辦?想盡方法打知名度,那是假的。名出去大家知道的,名沒有實德能,所以到最後會怎麼樣?身敗名裂!大家不知道你,聽說你,對你很讚歎、很恭敬,哪天一看清楚了「原來是假的,原來是個騙局」,到最後一定被人唾棄,一文不值!這些事情在現前社會裡面,只要我們細心去觀察,他病生在哪裡?生在好名、好利,邀功心切,不依照次第去學習,喜歡躐等,所以不能成就。
世出世間的修學總要有根基。在過去,世間學術的學習,學生的根基誰給他奠定的?父母!這是我們講的家教,父母對子女的教導。這個教導是什麼?準備將來進學校接受老師教導的基礎。今天的社會,家教已經被疏忽了。做父母的人忙於工作,我們現在看到職業婦女,夫妻都上班、都工作,兒女沒有人教,請個佣人、保姆來照顧兒女。兒女從小眼睛張開就看到這些保姆,看到家裡面這些佣人,向他們學習。教育的基礎沒有了,根沒有了。古時候父母教子女是從嬰孩,生下來眼睛張開就開始教他。他還不會說話,他什麼都不懂,但是這個嬰兒他所看的、他所聽的、他所感觸的,父母要給他純正無邪,養他的正知正見,現在做父母哪懂得這個道理!現在不懂了。所以許許多多做父母的遇到我,在我面前訴苦:現在兒女不好教!是,沒錯!為什麼不好教?你小時候沒教他,現在已經養成習氣,所謂是「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他已經染上不良的習氣,你讓他改,難了。為什麼不從小好好的培養他?疏忽了。因此這樣的小孩將來上學,老師也頭痛!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擴展,家庭教育的延續,底子沒有學好。今天社會動亂人心不善,身、語、意三業都不善,果報怎麼會好?天災人禍,我們現在明顯的能夠看到,頻率年年在上升,災害年年在擴大,現代許許多多人擔心世界末日。世界末日從哪裡來的?疏忽了教學。
教小孩,頭一個課程是《弟子規》,我們有沒有學好?沒有學好,大家都念了,念了不能落實。我不常在此地,我這次看到你們聖誕表演的光碟,我看了一看,《弟子規》沒有落實。《弟子規》果然要落實了,你們都能夠落實在生活當中了,你們的德行會受到社會大眾的尊敬,我看到也會尊敬你們。你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是隨順煩惱習氣。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沒有想到:《弟子規》上怎麼講的?那是個原則,我們怎樣能夠跟這個原則相應而不悖逆,那是我們真正學到東西了。要依這個標準養成習慣,這是聖賢的胚胎、根基;在一般社會是好人,好人的根基;學佛的人來說,佛菩薩的根基,戒行的基礎。我們把這個疏忽了,實在講沒有把《弟子規》當作基本戒律來學習。有這個基礎,然後你才夠修十善、修五戒,學習《太上感應篇》,學習《文昌帝君陰騭文》,成就自己的善行、道德。再學經教那就不一樣!不一樣在哪裡?你在經教裡面你會生正信、正解,你會把經教的教誨落實到自己生活當中,變成正行。行久了,自自然然能契入,契入是智慧開了!
我們今天學習為什麼學不好?大家不是不用功,為什麼學不好?當然有原因,原因在哪裡?找不到!這是很可悲的現象。多反省、多檢點。我們非常不幸生在這個亂世,從小失教,現在到這樣的年齡,漸漸覺悟了,想學了;想學一定要補習,補習一定要認真。我們今天讀《弟子規》是補習,不要講念《弟子規》,就是《十善業道經》、我所講的這些基礎科目,那些基礎科目說老實話,在過去都是二十歲以前人學的,二十歲已經是遲了。這些都什麼時候學的?十二歲以前學的,這些基礎課程。中國古時候,你們看看,現在這個《五種遺規》,這個書我買得很多,我好像買了有幾十部,供養你們大家。這部書是前清陳弘謀先生編的,他曾經做過兩廣總督。你看看他這個五種,第一種「童蒙遺規」,這是古人遺留下來教童蒙。
古時候二十歲成年,二十歲以前都叫童子,你看看在這段期間他學的是什麼?真正做基礎教育都是在十二歲之前,根本的根本,學做人,都在七、八歲就要完成;十一二歲要讀經,在那個時候一般世間的學校讀四書五經。聰明的、天分高的,十三、四歲就可以考中秀才,這童生。考中秀才之後就有資格去讀太學,國家辦的,就入太學。十幾二十歲成就了,德行、學問成就了,可以考取功名,考舉人、考進士,接受國家高等的考試。歷史上這些事情太多太多。我們今天現在三十歲以上、四十歲以上才發心想學,這真是古人所謂亡羊補牢,總算不晚,你要認真努力。認真努力千萬不能疏忽基礎教育,如果疏忽了基礎教育,我們這一生可以說沒有成就。如果把基礎教育抓住,能夠得到了,這一生當中多少都會有成就。
末後兩句『隨眾生心,悉令獲益』,這兩句是老師教學必須遵循的原則,上契佛理,下契眾生根機。所以隨著眾生心就是隨眾生的程度,隨眾生的生活環境,隨眾生的能力;根性利的,他得的利益多,根性拙的,他得的利益少。總而言之,老師有智慧、有善巧方便,他會調教,他懂得調伏的道理,能令一切眾生都得利益,這好老師。笨的學生也能幫助他覺悟。釋迦牟尼佛最笨的一個學生,大家都知道,周利槃陀伽,你看經過釋迦牟尼佛的調教,他居然也證阿羅漢果,不可思議!從這個地方看,這老師真的高明,一般人做不到的他能辦到,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再看下面第二段「威光獲益」。經文總有十二句,第一句是總說,第二句下面是別說,別說裡頭一共有十一句。請看經文:
【是時大威光菩薩,聞是法已,即獲一切功德須彌勝雲佛宿世所集法海光明。】
經文在此地是非常的簡略。前面一段為我們說出「如來說法」,他說的法就是「普集一切三世佛自在法修多羅」,這是主經,主是主要的課程;附帶的課程就非常非常之多。『大威光菩薩』聽了,開悟了,所以前面叫「大威光太子」,這個地方稱「大威光菩薩」了。見佛聞法得益,得的益就是悟入,悟入佛的境界。像這些地方我們讀了、聽了,真的有很深的感觸,我們讀經有沒有像大威光一樣能悟入?過去我講《四十華嚴》,我有很深的感慨。善財童子每參訪一位善知識,參訪的時候善知識開示,為他講經說法,他聽了之後都能悟入。每參訪一位善知識,他學習的東西,把他自己的程度就往上提升一層。吉祥雲比丘,圓教初住菩薩,他去參訪,吉祥雲所證得的他也契入了,他自己就是初住菩薩。再參訪第二位善知識,海雲菩薩代表二住,他自己就證得二住。參訪妙住比丘,他就證得三住。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他就成佛了。功夫真得力,光陰沒有空過!再回頭想想我們自己,學佛學了這麼多年,有沒有進步?進步不能說沒有,非常微薄、非常緩慢,煩惱習氣依舊現行。
今天有同學拿個資料給我,是科學家現在發現「水」,我們飲的水,善心對待它的時候,在顯微鏡之下,這水的結晶非常美;如果發脾氣、心裡很不高興、憤怒,這個水的結晶很難看。這個訊息我上次在日本訪問的時候有人告訴過我,也拿了一些資料給我看,科學家發現的。水如是,哪一樣東西不如是!我們對於花草樹木以歡喜心、善心去看待它,它特別美,愈看愈美。它隨著你心在變,你會欣賞,它把所有的本事都亮出來給你看;「人同此心,物同此理」,萬物無不如是。為什麼不用真誠心、清淨平等心,正覺慈悲心來對待天地萬物?諸佛菩薩這樣對待,所以這個世界美好。我們看到毘盧遮那的華藏世界,看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在此地看到一切功德須彌勝雲佛的殊勝圓滿的世界,這些實在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所以佛在經上,特別是《華嚴》裡面講,花草樹木都有神。我們在雜神眾裡看到水有水神,海有海神,河有河神。連取一杯水,這杯水都隨著你的心在變化。心不能不善、不能不好!真誠、善心、好心,果報是自己享受,不是別人。同樣是一杯水,我倒給你一杯、倒給我一杯,我們兩個人喝的感受不一樣,為什麼?心不一樣,水對我們待遇不一樣。在壺裡頭是一樣的,倒在杯子裡頭不一樣。這個道理你能懂嗎?
所以我們以真誠、善心對人,我相信對方那個人全身細胞都產生變化,這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磁場,在佛法講是「佛光照觸」,我們這個磁場就是經上講的佛光。我的這個至善、真誠的磁場照著你,你整個身心起變化。我在講席裡頭曾經跟諸位說過,我初學的時候喜歡見章嘉大師。只要我有時間我會去看他,即使一句話不說,我坐在他的客廳,磁場不一樣!同樣一個道理,我們坐在佛堂裡面,面對著佛菩薩的形像,我們以真誠恭敬禮拜讚歎。那個形像裡頭每個分子起變化,他有感應,這個道理就是佛經上常講的「境隨心轉」,「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看一杯水如此,就可以聯想到整個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我們用什麼心態對他,他用什麼樣的回報給我們。
希望我們深明此理,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隨順性德。性德在哪裡?我們沒有明心見性,沒有明心見性不要緊,古聖先賢留下來的經典就是性德,所以他說他是「普集」,這個話講的有道理。他沒有說是他自己的著作,是他自己所說的話,沒有這麼說法,普集。普集的是什麼?性德。這是非常非常謙虛恭敬,因為什麼?自己的性德跟一切諸佛的性德是一不是二,不說自己的,說一切諸佛的,謙虛恭敬,這就是大德!沒有一絲毫傲慢在裡頭,我們應當要學習。大威光現在成菩薩了,他是接受佛光照觸,他感動、他覺悟了;聽到佛講經說法,他證果、他入境界了。所以這個地方講『即獲』,即刻他就獲得;「獲」是自己得到,得到佛『宿世所集法海光明』。佛過去世是做菩薩,菩薩之前也是凡夫。無量劫的修行,我們常講積功累德,所以說「宿世所集法海光明」;一切諸佛的教誨是「法海」,「光明」是真實智慧。我們讀了有什麼樣的感想?是不是應當效法大威光菩薩!他是我們學習的一個好榜樣。
這一句是總說,世尊宿世所集法海光明。下面有十一句別說,這十一句統統都是講的勝雲佛宿世所集的法海光明,每一句的意思都無有窮盡,現在我們看別說的第一句:
【所謂得一切法聚平等三昧智光明。】
這是第一句。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智即是體,光明語用,所照境殊」,「境」是境界,所照的境界不一樣。所以《疏》分十一句,這十一句每一句都是『智光明』,「智光明」就是總說裡面的「法海光明」。第一句,別說的第一句,都有個小標題,這是清涼加的。這第一句「深定智明」,因為這一句裡頭有『三昧』,「三昧」是定。清涼這一句裡面註得很多,註得非常的豐富,我們要細心的來學習。
他說「一切法聚,略有三義」,這是簡略的說,講這個經裡面『一切法聚』。這三種,第一個是「正定等三」。我們常講法,法可以分為三大類,都是講總的綱領原則,這叫「三聚」,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等」就是後面講的邪定、不定。一切法可以分為這三大類。第二個說法「善惡等三」,也能分為這樣三類,一切法有善法、有惡法、有非善非惡稱作無記法;一切法也能這樣把它分三類。為什麼會有這兩種說法?跟諸位說,講「善惡等三」,凡夫。六道裡面的凡夫,有善,三善道;有惡,三惡道;還有非善非惡,稱為無記,那個不感果報。這個三類!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總不出這三大類。
前面講「正定等三」是講修行人。哪些是屬於正定?正定是證果的聖人。在佛法裡面講阿羅漢以上,阿羅漢得九次第定,這定是正定;不會退轉,超越六道輪迴了,這叫正定,證果了。阿羅漢以上辟支佛、菩薩,我們講九法界最上面這三個法界是「正定聚」。第二種「邪定聚」,邪定聚是指什麼人?六道裡面的四禪八定,也很了不起。為什麼叫邪定?他出不了三界六道。定功有一定的時限,時間到了這個定功失掉,失掉之後他又要輪迴、又要墮落。所以那個定叫邪定,不能叫正定,它不是證果。
第三種修行人是定功不到家,「不定聚」。是不錯,修行花了不少時間、不少精力,沒有得定。是哪些人?這裡頭包括的人多了,最上等的是欲界天。我們知道這佛在經上常說,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自在天,這四層天是空居天,他不住在地上。這四層天都是修定,但是所修的定沒有得大定,佛法一般叫它做「未到定」。用這個名詞不太好懂,我們讓大家好懂,我們把話變一變,「不及格的定功」。像學校念書你考試不及格,不是沒有分數,還是有分數,那個分數不及格。如果分數定到六十分及格,他是二十分、三十分、四十分,不及格,叫未到定。如果及格,至少是初禪天,他得到禪定。佛在經論上對於這些事情講得很清楚。初禪天,色界第一層。佛在經裡面告訴我們,色、無色界天人「見思十使」(這是講煩惱,十個煩惱),瞋恚他伏住,這個決定不起。這是佛家普通的常識,真正得定功的人,得最淺的定,初禪,沒有瞋恚心;但是他瞋恚煩惱並沒有斷,定功伏住了。不管遇到什麼忤逆的事情,不如意的事情他不會動瞋恚心。
如果是個修禪定的人,或者是個修行的人,小小不如意心裡就不高興,我們可以說肯定是凡夫。他將來果報在哪裡?大部分是惡道。如果他修了大福德,他可能變成八部鬼神,變成阿修羅、羅剎一類的,不入正道;正道我們通常講正神,福德正神,沒他的分,他是邪神。雜神、邪神那是修有大福德的,如果沒有大福德,三途去了。所以佛在大、小乘一切經論裡頭,時時提醒我們要斷貪瞋痴。貪瞋痴裡頭尤其是瞋恚,「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這是最容易障道的,最容易把你殊勝的法緣破壞。
結罪,尤其要有智慧來觀察。一個人發心做一樁好事,這個好事是利益眾生,是輔助正法久住,這是殊勝的功德。如果他做的時候不著相,三輪體空,並沒有絲毫為自己,那是屬於功德;夾雜著自己一點名利、好處在裡面,這是福德。當然一樁事情不是一個人能做成功的,尤其是個大的事業,要動用許許多多的人力、物力、財力。譬如像造《大藏經》,現在叫翻印,我們印《大藏經》這是個好事情,當然這要許許多多的因緣。如果當中有人嫉妒障礙,把你這個事情破壞了,讓你這個事情做不成功。他起了個惡念,為什麼?於他沒有利益,他在這裡頭得不到好處,得不到利益,他得想方法來破壞你。這個結罪絕對不是發心要印經的這個人,於他沒有事情。結罪跟什麼人結罪?跟佛法結罪;佛法經典在這個世間流通的量減少了,從這個地方結罪。從一切眾生邊結罪,為什麼?眾生如果有這麼多藏經,一定有不少人有緣分遇到,現在這個經印不成功,把那些有緣接觸到這個經典的人的緣斷掉了,從這兒結罪。發心印《大藏經》,布施《大藏經》的人對他一絲毫損害都沒有。即使沒有印成,他發的心是真心、是真願,他的功德還是圓滿的,沒有一點點損害。這是事實真相,可惜世間人完全不懂。世間人是對某幾個人心裡不高興來障礙,沒有想到那個罪是對佛法、是對眾生;他沒有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了解事實真相他決定不做。他本來只是想障礙他不高興的人,哪裡曉得他心目當中不高興的人一絲毫的損失都沒有,你說冤不冤枉!這就是愚痴、無知。
所以造作一切惡業的根是什麼?根是痴,愚痴,他要有智慧絕對不會造這個罪業。即使是我的冤家、仇人,他要做一樁好事,這個好事是利益社會的,是幫助正法的。他是我的仇敵,我什麼態度?我要讚歎、我要隨喜,因為他這種善心、這種善行擋不住的!我讚歎、隨喜,他得利益我也分上一分跟他是平等的,隨喜功德是平等功德。如果我有力量,我還出一點力量幫他的忙,這是有智慧的人、明白人。明白人造的善業,只有糊塗人才做錯事情,造惡業,果報完全不相同,天壤之別,那個「因」都在一念之間。所以修行沒有成就的人,沒有成就的原因,就是不定聚的原因,總是煩惱習氣太重、業障太重。外面的緣不好,外緣裡面最重要的是人事,名利、五欲在誘惑他。內有煩惱習氣,外有這些惡緣在誘惑,裡應外合他怎麼不造業!造業的因緣如是。
「正定」的,好!肯定結善果,全心全力依照正法修行。「邪定」的也不錯,也能得果報,他的因不正,佛法裡面講的「正」最低限度是要超越六道輪迴,這才叫正;不能超越六道輪迴都叫邪定。所以修世間的四禪八定,他也是誠心誠意、一心一意在專修,他才能得到,所以他有成就。他成就人天福報,這不了義的、不究竟的;在六道裡面小成就,佛法裡面講「小果」,人天小果,講五乘佛法的時候講到。「不定聚」的時候,無論他修的是正定、邪定,功夫都不得力,都沒有成就,總是被煩惱障礙住,被外緣破壞了。我們不能不懂。
世法裡面講善、惡、無記,這個好懂。中國古聖先賢講得很多,儒家講、道家講,「種善因,得善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古德告訴我們,這個人在這一生當中造作惡業,造作不善業,但是他所受的是好的果報。好像在這一生當中他沒有受到惡的果報,生活很富裕,地位也很高,他造種種不善,這什麼原因?佛在經上常講,他過去生中積的福大,雖然造作惡業,惡業折福,折是什麼?打折扣,已經折了很多,他還有餘福。十分的福報,因為造作一切惡業,就算是折掉八成,他還有兩成;他的兩成福報比一般人還是要殊勝,這麼個原因。
另外有一種現象,這個人一生好人,心好、行也好,但是一生貧窮,甚至於短命,或者遭到意外災害。我們一般人看到:你看好人,好人沒有好報,因果報應是假的!你看錯了。佛在經上給我們說,因果通三世,他這一生所受的果,是前生種的因不善。但是這一生心善、行善已經改善很多了,改善很多還敵不過他的餘惡,所以他還是要受惡報。佛這個道理講得透徹!儒家也講,但是我們聽了之後,總覺得還有一點勉強,沒有佛法講得這麼清楚、講得這麼透徹。儒怎麼講?一個人無惡不作,還是做大官、享大福,儒說這是「祖宗餘力」,就是祖宗的福太厚了,享他祖宗的福。一個人心善、行善最後沒有善報,他的果報非常不好,儒家講是他祖宗造的罪業造得太多了。所以他的後人雖然心善、行善,還是沒有辦法敵他祖宗的罪過。儒這樣講法,總算是說出一個道理出來了,沒有佛法講得這麼透徹,令人心服口服。
這是說的兩種,「一切法聚」有這兩種,第三種「總收一切不出有為無為二種法聚」,這個意思講得深,比前面講的都深。前面「正定等三」是一般修行人,這個地方講到有為、無為,這是說到大乘的修行人,比一般修行人高了。總說這一切法不外無為、有為。你看相宗《百法明門論》,天親菩薩造的。菩薩為了對初學的學習方便起見,把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法歸納為一百類,好教!而實際上他這個歸納方法是從彌勒菩薩來的。彌勒菩薩有著作,《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著的。《瑜伽師地論》裡面將世出世間一切法歸納為六百六十法。天親菩薩覺得六百六十法太多,對初學很不方便,就像教童蒙,太多了,分量太多,所以把六百六十法再歸納,歸納成一百,叫百法。他這個小冊子叫《百法明門論》。百法裡面實在講就是兩大類,一類是有為法,一類是無為法。有為法裡頭分為四類(這都是大類),無為法一類,總共是五大類,所以稱五法。
有為法裡面第一類「心法」,心法講了八個,這是一般同學都知道的八識,也叫八心王。凡夫的心不定,為什麼原因?他有八個,不是一心,八心。第二類「心所有法」,心所有法就是心理作用,心理起用這非常非常複雜。他把它歸納五十一法,叫五十一個心所法。你看,總共一百法,心所有法就佔五十一個。我們講起心動念,太複雜了!第三種叫「色法」,色法十一法,這是講物質。五根、六塵加起來十一法,物質。前面心跟心所,後面講「心不相應行法」,也是屬於心法,這個「心」是心理,它不屬於心,但是它跟心有關係。不屬於心,也不屬於色,但是它跟心跟色有關係,是心、心所、色法這三個變現出來的一個副產品。我們現在人叫它什麼?叫它做「抽象的觀念」,百法裡頭的「不相應行法」就是抽象概念;所以它不是心,它也不是心所,它也不是色,但是與這三個都脫不了關係,這有二十四種。這合起來總共九十四法,「有為法」,有為就是有造作、有生有滅。後面有六個叫「無為法」。所以你要是把一切萬法總收起來,不出這兩大類,有為、無為這兩大類,所以為「二種法聚」。
「二位相收」,再把這個兩位合起來,有為跟無為是一不是二,「一味性現」,為什麼?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不出自性,「故云平等」。平等從這個地方說的,從「能生」說的。在八識裡面就講得很清楚,最初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是講物質的世界從哪裡來的,物質的世界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裡面就變出「三細相」,三細相裡面就有物質。三細相第一個是「無明業相」,業就是動。要知道覺性不動,一動就壞了,一動這就是無明,無明業相裡面馬上就變現見相,「能見相」,就起了分別。這是妄想,很微細的妄想,很微細的分別,這一分別立刻就出「境界相」,境界相就是物質。所以「能見相」是精神這一部分,所見的相是物質部分,精神跟物質是同一個根源;「一味性現」,同一個根源,所以叫平等。這個平等是從根上講的平等,哪一法不平等!「定中證此,名彼三昧」,這是大威光菩薩在定中證得的,所以稱之為「平等三昧智光明」。這裡頭的意思確實是很深,我們要細心去體會。現在時間到了。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5 09:13:4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