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909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九0九卷)  2002/1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0909

  諸位同學,我們接著看偈頌第五段,最後一首。第五首:

  【一切佛神力。塵中現眾土。種種悉明見。如影無真實。】

  看這一首偈,這一首偈是為我們說明事實真相。唯有明瞭通達真相,我們才能夠回歸到自性,這是佛法修學最終的目標,也是最圓滿、最究竟的目標。第一句『一切佛神力』,我們要重視「一切佛」這一句話。在前一首講的「三世一切佛」,此地「一切佛」,這就沒有三世了。沒有三世,我們很清楚,未來的一切佛,現在在迷,迷而不覺。他有「神力」,神力有障礙,不起作用;他必須要把障礙除掉,他的神力才能恢復。障礙不是一下子就除盡的,障礙分分除,這個能力分分往外透。

  我們看一切眾生,在過去我們是完全看錯了,誤以為一切眾生跟我們差不多,都是凡夫,都沒有善根。有不少人深深的信仰「人性本惡」,不肯承認「人性本善」。甚至於我在前年接受香港亞視何守信先生的訪問,他給我提出一個問題。他說:法師,諺語常講「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好像這個話是真理,一般人都肯定的。我是直截了當跟他講:這句話錯了,這句話誤導了許許多多眾生。我跟他講:釋迦牟尼佛、諸菩薩、佛門歷代的祖師大德,他們不為我,天也沒有誅他,地也沒有滅他;反而他活在世間,這麼多人尊敬他,這麼多人還要向他學習。可見得這個話是錯誤的,不是真的。那麼我做現證,我這個人一生,我不為自己,起心動念、一切造作為社會、為眾生,天沒有誅我,地沒有滅我,我活得很快樂!證實這句話錯了,誤導了眾生。社會上像這些誤導,不知道有多少!所以佛教導我們一定要修正知正見,「八正道」裡面,頭一個就是正見。我們肯定聖人講的話是正的。

  他也提到人性到底是善是惡?有人說善,有人說惡。沒錯,孟子說善,荀子說惡,他們是賢人,他們不是聖人。聖人怎麼說?《論語》裡面,夫子講得很好,「性相近,習相遠」,聖人講的!「性相近」是什麼?大家都一樣,本性純善。那個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惡的善是相對的,相對的不是真的。佛家講純善純淨,那個善也不是相對的。甚至於大乘經裡面,我們常常念到「善男子、善女人」,那個善也不是相對的。小乘經裡面講的善男子、善女人是相對的,大乘經上不是的。

  同樣是一個字,一個寫法,一個讀音,意思不一樣,你要看它用在哪裡?聖人講的是本性,佛菩薩講的、大乘經上講的是自性,真性;賢人所說的是習性,習性那就有善惡。所以說「習相遠」,「習」就是我們一般人講的習氣,習氣不是一生一世薰習成的。學佛的同學,幾乎所有宗教的信徒都能夠承認,人有過去、有來生,過去還有過去。所以佛法講無始劫以來到今天,生生世世,你在六道裡頭,被環境,這個六道裡頭一切人事物的薰染,這個就叫做習氣、習性。習性確實有善惡,每個人不一樣。

  再跟諸位說,真性、本性每個人都一樣,我們凡夫跟諸佛如來也一樣,叫一真,沒有兩樣。我們的真性,我們的本性,跟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毘盧遮那佛、十方一切佛無二無別。我們自己肯定,憑什麼我們修行能夠成佛?就憑這個,我們的信心是從這個地方建立的。因此,我們要肯定一切眾生「性本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平等的;習性不平等,習性是自性裡頭沒有的。

  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說得很好,「本覺本有,不覺本無」,那個「不覺」就是習性,「本覺」是真性。真性裡面具足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圓滿的相好,本有!習性裡面許許多多煩惱習氣、業障果報,本來無!六道是「習、染」變現出來的,十法界也是「習、染」變現出來的,十法界跟六道本來無!永嘉大師講得好,「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人墮落在十法界,墮落在六道作大夢,迷惑顛倒在作夢;到你清醒過來,六道、十法界都沒有了。醒過來之後,一真法界,你就徹底覺悟了。

  佛菩薩應化在世間,幹什麼?喚醒這一切眾生的迷夢而已。他夢醒了,佛菩薩有沒有給他什麼?什麼也沒給他,他煩惱斷了,智慧開了,那都是他自己的事情,這個諸位要知道。佛菩薩對我們的恩德,就是把我們喚醒。所以大乘經上常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你所得到的都是你本有的,自性本具以外,一法不立,這個一定要清楚、要明瞭,我們的信心就清淨了,信心就堅定了。學佛這才有樂趣,所謂「法喜充滿」,佛門裡面講「常生歡喜心」,常生歡喜心!

  所以我們的性德,性德裡面具足的智慧、德能有沒有失掉?沒有失掉,「真的」永遠失不掉。所以這個「失」是迷失,因為迷了自性,雖有,它不起作用。這個迷很難破,因為習慣成自然了,很難破!你既然覺悟了,這個覺悟是始覺,開始覺。始覺是天天都是開始覺,到等覺菩薩還是始覺,這個意思你要細細去體會。每天的覺悟、每一次的覺悟都是開始覺,一直到究竟圓滿的果地,那是究竟覺。

  究竟覺之前,天天都是始覺,時時都是始覺,你要保持那個覺,「覺而不迷」。覺,你的知見自然就正了,「正而不邪」。你的身心自自然然就清淨,「淨而不染」,不會被世間五欲六塵所染污,不會被外面境界影響。外面境界,無論什麼境界,不會再影響你,為什麼?你六根接觸之後,你知道「夢幻泡影」,你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就不會動心了。凡夫動心是什麼?以為是真的,以為真有,以為這個身也是真有,外面境界都是真有,坐實了,這就錯了。這個妄想分別執著是非常不容易轉過來,很難轉,很不容易放下。

  我能夠把這個念頭轉下來,真正得力是什麼?得力於生活環境,生活環境沒有固定的。這些年來都是在國外弘法,哪個地方邀請哪裡去,居無定所。這個裡頭體會到什麼?體會到無常,體會到苦空。好不容易建了個道場,道場建好之後,住不到一、兩年,緣產生了變化,不能不離開了。離開,統統都放下,一寸土地帶不走,一根草木也帶不走。這是跟我比較久一點的同學都知道,美國達拉斯的道場、古柏帝諾(Cupertino)的道場、台灣的道場、新加坡的道場,都住不了幾年就得走路,離開的時候就想到「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所以這是在實際生活當中歷鍊,深深體會到。所以今天無論在什麼地方建道場,決定沒有說「這個道場是我的」,這個念頭沒有了,真放得下!

  再想一想跟我同年齡的、在家的小時候的玩伴、同學、朋友、同事,十之六、七都不在了,人生在世真的是一場夢,幾十年寒暑確確實實一彈指。《金剛經》上講的「如露亦如電」,沒錯。出家之後,我們一同受戒的,在一起的同參道友,我學佛五十年,出家四十四年,佛門裡面在家、出家的同修道友一大半也不在了。這些人有的四十、五十走了,有的六十、七十走了,很多很多!看看輪到自己了,人有生必有死,哪能免得了!

  印光大師聰明,教我們把「死」字貼在額頭上。他老人家蘇州的關房我去參訪過,很簡單的兩間小屋,一個臥房,一個小佛堂。佛堂陳設都保持原來樣子,只供一尊佛像、一個香爐、一對蠟台,佛像後面他老人家自己寫了一個大字,「死」字。教我們常常想到「我就要死了」,你還有什麼放不下的?你還有什麼希求的?警策自己。這是真實話,這不是假話。

  我現在勉勵同學,這個「死」字還不夠,為什麼?很多人還不怕死,還敢造罪業。印祖勸人常常想「死」字,我現在教人常常想「地獄」。我勸人讀《地藏經》,常常想地獄苦比死還可怕。起心動念不敢造惡,要知道你造的惡因必定感召惡報,那個惡報很可怕。那是真的不是假的。常常想到地獄苦,希望自己真正能夠做到,努力去做、去學習,這一生當中不辜負一個「眾生」。我不說一個人,一個眾生是連一切動物、一切花草樹木,我們都不能夠傷害牠(它),我們這一生沒有白過。一生不能做一樁對不起人的事情,即使這個人是我的冤家對頭,他處處想傷害我,我也不能做對不起他的事情,我也不能做傷害他的事情。為什麼?我走佛道,我這一生希望作佛。縱然作不了佛,我這一生決定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

  我們曉得,佛在《彌陀經》上明白的告訴我們,西方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現在要修「上善」,我才有條件參與上善的俱樂部。你念佛念得再好,心行不善,能不能往生?不能。阿彌陀佛歡喜你、接引你,西方極樂世界大眾不同意,你的心行不善。阿彌陀佛怎麼辦?阿彌陀佛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好,你們大家不願意,那我就不去接引,就這麼一回事情!所以自己想想,我們這一生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諸上善人能不能接受我?歡不歡迎我?諸上善人能歡迎我,那阿彌陀佛還有什麼話說,當然來接引。

  往生條件是自己創造的,不是佛給你的。你自己要不創造你的條件,一味去哀求佛可憐你、憐憫你,這個事情佛法裡頭沒有人情,諸位一定要知道,千萬不要搞錯了。每天晚上念阿彌陀佛,供養阿彌陀佛,給他燒香,給他一點供菜供果,巴結巴結,以為這樣就可以混進極樂世界了。這個想法完全錯了,這個想法有罪業。什麼罪業?把阿彌陀佛當作貪官污吏,賄賂一下也許就成功了。你看你這個心多骯髒,你這個行為多可惡。正大光明,這才能與佛菩薩感應。

  所以我勸諸位同學,我跟你講真話,不是欺騙你。出家,《沙彌律儀》一定要做到。你要做不到,將來你一生念佛,你不能往生,你不要怪佛菩薩不靈,不要怪祖師大德欺騙你;沒人欺騙你,是你自己不通經教。開經偈其中所講的「願解如來真實義」,你把經典的意思解錯了,曲解了,過失在自己,不在別人。你還怨天尤人,你不是罪上加罪!尤其是出家穿上這個衣服,這個衣服不好穿,這個衣服穿上這是佛的形象,是佛菩薩的代表。換句話說,你像不像個佛菩薩?如果你不像,你在這個社會上受人家指指點點,人家不是罵你,罵佛教!我們替佛教丟人,招來許許多多人的責難、誤會、侮辱,你說這個罪多重!「我沒做壞事」,就這個就不得了,你罪多重,這個罪都是地獄罪。

  五逆罪裡面有一條「破和合僧」。你們想想,我們破壞佛教的形象,這個罪跟「破和合僧」比較一下,哪個重?破壞佛的形象重,砸了佛的招牌。破和合僧,罪還沒有這麼重。出家,就要像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是出家的樣子;在家,就要像維摩居士,維摩居士是在家的榜樣。這兩位都是久遠劫已經成佛證果,倒駕慈航到我們這個世間來幫助眾生,教化眾生,做示現、表演!釋迦牟尼佛表演出家的樣子、形象,維摩長者表演在家學佛的樣子,最初兩個榜樣。

  我們看看,這三千年來,在中國歷史上記載三千年來。三千年當中,祖師大德,在家、出家,無論修學哪個宗派,真正成就的,你仔細去觀察,出家人他像不像釋迦牟尼佛?在家人像不像維摩長者?這是人家有成就,成就就是這麼成就的。學佛,佛是釋迦牟尼佛,你要學得跟他差不多才行,學得要像!差得太遠了,那個不行。所以,「釋迦譜」、「釋迦方誌」,不能不讀。如果不讀這個,那還有個方法,《高僧傳》不能不讀,《居士傳》不能不讀,《善女人傳》不能不讀,那些都是佛門的典型,佛門的模範。

  歷代學佛的人有多少?成就的人不多。凡是成就的人,真學,學得像;如果不是真學,學得不像,果報還是在三途六道,很不容易出離。能夠學得像,我們的性德多少透幾分了,這是肯定的;你放下的愈多,你的性德透的也愈多。我們常講智慧增長、德能增長、福報增長,增長絕對不是自受用,自受用有什麼意思?沒意思。無論是智慧增長、能力增長、福報增長,都要為社會、為眾生。

  尤其是現在,眾生真的是遭受極大的苦難。這個極大的苦難,諸位一定要認清楚,不是生活的貧乏,不是工作上的不得志,是什麼?不覺悟,這是極大的苦難,迷而不覺。從哪裡看?起心動念為自己的利益,為我家庭的利益,為我這個團體的利益。只為我的利益,必定損害別人的利益,這是什麼樣的心行?豈不是古人常講的「損人利己」,這是惡業!為什麼起心動念都是損人利己?一切的行為也是損人利己?損人利己是造惡業。佛菩薩不如是,佛菩薩是損己利人,跟這個相反的。

  釋迦牟尼佛一生做的是犧牲奉獻,損己利他,損什麼?自己教化眾生要不要精神?要不要體力?他老人家不休息,有教無類。我們在經上看到的,老人家每天教學生多少時間?二時講經,在經上常常看到的,每天二時。「二時」是當時印度的二時,我們知道印度一時是我們現在的四小時,二時是八小時,每天工作八小時,講經教學。還要做出樣子來給學生看,身教;不是只有言教,身教。說到做到,做到說到,無論是出家、在家的學生,心服口服,真做到了!

  佛教我們持戒,他條條做到了。你打開戒律,你在他身上去找,沒有一條他違犯的,圓滿具足!確確實實做到圓圓滿滿的「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這是修行的三大綱領,總綱領,我們稱之為「三自皈」。諸位要記住「三自皈」,「皈依佛」是皈依自性佛,自性佛就是覺而不迷,本覺;「皈依法」,法就是自性本定,正而不邪;「皈依僧」,僧是自性本淨,本來就清淨,從來也沒有染污過,淨而不染。換句話說,三自皈是什麼?回歸自性而已,這就是佛教導我們的。

  佛對我們的希望,就是教我們明心見性,方法、手段那是破迷開悟。方法手段很多,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這是方法、手段。這些方法手段真叫枝枝葉葉,太多太繁了。聰明人不搞枝葉,從根本。禪宗、性宗從根本,那是上上根人,一聞千悟,這是過去生中善根基礎深厚,一接觸他就明瞭。中下根性的人難了,那就得從枝枝葉葉上下手,這是比較困難。能不能成就?善導大師講得最好,「總在遇緣不同」,這句話講得好!你這一生沒有遇到真正善知識,沒有遇到好的同參道友,你成就很困難。你有好老師指導你,有好的同參道友幫助你,你成就大概沒有問題。

  可是在今天這個時代,善友難逢,到哪裡去找?這個事情真的如古人所說,「可遇不可求」。唯一的辦法求三寶加持,真誠心求感應,古人所謂「誠則靈」、「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所以人要有真誠能感動佛菩薩示現,真的能感動善知識,好像自自然然有那些善人、善知識,你會有緣分遇到。所以,沒有誠就不靈了。特別是這個時代,心裡面有一絲毫的邪念就不得了,為什麼?外面妖魔鬼怪誘惑你。他之所以能誘惑你,就是因為你有邪思,你這個把柄在他手上,你就會上當,你很難脫離魔掌。這個世間妖魔鬼怪太多太多了!

  哪些是妖魔鬼怪?《左傳》裡頭講得好,讓你有能力認識,「人棄常則妖興」。「常」是什麼?五常,五常跟五倫是分不了家的,人要把倫常丟掉了,這個人就是妖魔鬼怪。古人特別講「常」而不講「倫」,為什麼?「常」最明顯。常是什麼?「仁、義、禮、智、信」,這是人道,做人的基本道理。

  「仁」是仁慈、愛人!你對人要有愛心;你沒有愛心,這不是人。「義」,你要有義氣,義氣表現在哪裡?為一切眾生服務,盡義務。我們道場裡面叫義工,不希求報酬,我來為你服務。人有義,為一切眾生服務。他需要幫忙,我有這個能力幫助他叫義不容辭,就應當去幫助,決定不希求回報。「禮」是有節度,對人要有禮貌,我也不過分,也不能夠不及。所以禮是有節度的,就是我們今天講分寸拿捏得很好。過分,就是諂媚巴結,失禮了;不到,顯得傲慢自大。禮是維繫社會秩序不能缺少的一個德目。「智」,我們今天講的理智。理智是什麼?說明不是感情用事。感情用事出問題了,那容易墮落了。對待一切人事物用理智,不用感情。最後一個是信用,一定要守信;守信裡面最重要的是不妄語。

  人要把這五個基本的德性失掉,他的人格就喪失了,人格是做人的資格。現在雖然是個人,來生不會得人身,現在做人是前世他具足這五個條件,他到六道裡頭到人道來了,到人道是這五個條件。這五個條件在這一生當中要是丟掉了,來生就不得人身。這一生當中,我們時時刻刻抓住這五個條件,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能夠守住,不違背,來生一定得人身,他不會到三惡道去。

  這個五條跟佛家的五戒完全相同,佛法裡面講持五戒不失人身。佛法沒到中國來,中國古聖先賢教我們倫常道德,五倫是道,五常是德。所以道德,要曉得什麼叫道,什麼叫德?這個德行裡面更細分,在細分裡頭提出綱領,古聖先王教導我們八個科目,叫「八德」。這八個科目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後來也有一個說法,另外一個說法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實在講後面沒有前面講得好,前面的意思深。但是後面這個講法,現在人容易理解,「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都好!

  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對一切人事物,我們有沒有跟這八德相應?如果真正能夠信守倫常道德,你的家興旺,你的身安樂,確確實實把自己內在的衝突、矛盾化解了,也真真實實的可以化解社會的一切衝突,促進世界的和平安樂,統統在內心。

  『一切佛神力,塵中現眾土,種種悉明見,如影無真實』,末後這一句非常重要!這個意思在前面都跟諸位說了,做人應該如是。做人是學佛的根基,人要做不好,哪裡能成佛?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前面這首偈子還要多說幾句,「一切佛神力」大致上跟諸位說明了。「塵中現眾土」,注意這個「塵」字,塵是微塵,一粒微塵裡面現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這個無量無邊也包括前面講的「三世」,三世十方一切諸佛剎土在一微塵當中圓滿的顯現出來。

  「種種悉明見」,你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事事無礙的境界。所以,比一般經上常講的「芥子納須彌」大得太多太多了。芥菜子比微塵大得多,不曉得大多少倍!須彌山比三世諸佛剎土小太多了,所以「芥子納須彌」有什麼希奇!微塵裡面納世界才真正不可思議。不是一個世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世界統統在這一塵當中,一微塵當中,每一粒微塵裡頭都如是,這講的依報。如果講的正報,咱們身上的汗毛孔、毛端,一一毛端、一一毛孔無不如是。這世界到底在哪裡?不可思議!

  所以末後一句話說,「如影無真實」,說明相有性無。這個「相」,無論是虛空法界剎土眾生,無論是微塵裡面所現的,毛端裡面所現的,依中現報,報中現依,重重無盡,雜華莊嚴。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是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不是人為的,不是人創造的,不是人發明的,本來就是這個樣子。

  但是你要曉得,這個真相是相有性無,它沒有體性;生無自性,無生也無自性。事有理無,這是事實真相。因此,事相你可以受用,你不能控制,你不能佔有。你要起一念控制的念頭,起一念佔有的念頭,你錯了,你立刻把自性迷失了,事實真相就迷了。你的理念當中完全是虛妄的,你把虛妄當作真實,這裡頭起惑、造業、果報,就把一真法界變成六道輪迴、變成十法界,真的是作繭自縛。果進去之後,你再想跳出來,費事了,那個就太難了。這個事實真相,這是真理,不能不懂,「如影無真實」。

  所以對於一切人事物,順境很好,逆境也好;善緣很好,惡緣也不錯,絕對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所以我們要鍊,這個就真的叫鍊功,這是修行功夫。一切時、一切處、一切五欲六塵當中,隨緣不攀緣。有人問什麼叫隨緣?什麼叫攀緣?那你要仔細聽,你要搞清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你要起心動念,攀緣。起什麼心?我想擁有,我想有權來支配,你動了控制的念頭,動了佔有的念頭,你在這個裡面起了貪瞋痴慢,錯了!你看,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生煩惱,這個煩惱就變成六道輪迴,你就夠受的了。這叫做攀緣。

  那什麼叫隨緣?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可以受用,決定沒有控制的念頭,更沒有佔有的念頭,決定不起貪瞋痴慢,生智慧!大大不一樣。六根接觸六塵生智慧,是菩薩,不是凡夫!有沒有這種人?有。你們去讀《壇經》,你看看惠能大師見五祖忍和尚,他說的是什麼?他說的話有味道。他跟五祖講「弟子心中常生智慧」。為什麼常生智慧?他隨緣,不攀緣,常生智慧;攀緣,不知道隨緣,常生煩惱。攀緣跟隨緣差別在此地,你要懂!

  你看看敦煌裡面的壁畫,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諸天在空中舞蹈、唱歌、音樂來供養,佛跟大眾可以接受,他們生智慧,他們不生煩惱,他們可以隨緣,他們決定沒有攀緣。所以,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中國人講你要是生七情五欲,那就是攀緣,被污染了,你不清淨。享受這一切境界,不起七情五欲,這是隨緣。隨緣就自在,真樂;攀緣就煩惱,就不自在了。了解事實真相,你才能做到;不了解事實真相,做不到。隨緣跟攀緣的差別在此地。這一段我們就講到此地。

  現在請看下面第六段,第六段有十首偈說明「剎形差別」。要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宇宙之間許許多多的星系,形狀不一樣,大小也不一樣,這是現代天文常識裡頭觀察得相當清楚。可是我們要記住,我們的科學工具對於宇宙,浩瀚無際的宇宙,只能看到局部,沒有辦法看到全體,真的是古人所講的「坐井觀天」。我們今天用科學儀器觀察太空是坐井觀天,只能看這麼大的一個範圍,沒有辦法更擴大,連娑婆世界都看不到。

  娑婆世界是十萬億個銀河系,我們要能夠把十萬億個銀河系看清楚了,那才是娑婆世界。所以我們現在充其量是小千世界,小千世界是一千個銀河系;中千世界,那再乘一千,一千乘一千;大千世界,還得要再乘一千。所以中千世界是十萬個銀河系,百萬、千萬個銀河系,大千世界是十億個銀河系。我們現在這個科學工具,確實真的是古人講的坐井觀天,我是愈想愈有味道。

  這個十首偈就好講、好懂,完全講星系的形狀。我們看看這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說的,跟現代科學家所觀測的對比一下,是非常接近。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什麼儀器也沒有,從這裡證明世尊「五眼圓明」。他怎麼能曉得星系這麼多形狀?真是不可思議!我們佩服佛的智慧神通。佛告訴我們,這個智慧神通我們每個人都有,可惜妄想、分別、執著把這個能力障礙住了。今天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去掉,我們的本能就恢復了。恢復本能不需要用這些工具,恢復本能我們也不需要用什麼手機來跟遠方朋友們交談,不需要了;心靈溝通,超越星系,有這麼大的能力。

  如果我們沒有障礙的話,我們坐在此地,可以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溝通,心靈溝通,就跟打電話一樣;可以跟十方諸佛剎土裡面的佛菩薩溝通。為什麼不恢復這個能力?天天搞這些機器有什麼意思?這些機器有副作用。我聽說常常用耳機聽手機的人,慢慢這個頭半邊就麻木了,這個電波傷人非常嚴重。所以電話不是好東西,我常常勸大家長話短說,沒有必要的時候,絕對不要傷害自己;用這個東西是傷害自己,用得太多了腦神經一定受損害。尤其是身體不太好的人,每天用這個東西,豈不等於慢性自殺!

  我現在居住的地方有電話,但是電話,常常把電話線拔掉,天下本無事,沒有什麼好談的。有重要緊急事情,我就把電話線插進去,只有我打給別人,沒有別人打給我,清淨很多。我不看報紙、不看雜誌,每天天下太平、天下無事,我生活很快樂!不要過那麼緊張的生活,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何苦來?所以諸位記住,沒有必要盡量減少。連言語都是如此,話太多,傷神!言語少,心是定的;言語多,妄想多,心不定。心定,生智慧;心要亂,生煩惱。這些道理事實,我相信每個同學都能體會得到。好,現在我們看這十首偈頌的第一首:

  【或有眾多剎。其形如大海。或如須彌山。世界不思議。】

  這些都很好講。『眾多剎』,不是一個,很多很多。『其形如大海』,這一句是形容世界很大,沒有邊際。像我們凡夫站在海邊上看到大海,看不到邊,用這個來形容。這裡有的世界是平面的,形狀很多。這一句是總說,這個世界大,佔領的空間大,我們能夠想像得到。

  『或如須彌山』,這是講世界的形狀。我們在天文望遠鏡裡面,看到許多不同形狀的星系,「須彌山」是兩頭大當中小,確確實實有這樣的星系發現,這種星系天文學裡面常常說為「雙子星」,兩顆星好像是連在一起,兩頭大當中小。但是它不是一顆星,許許多多星,叫星團。當然也有星系,有這樣形狀的星系。這是「或如須彌山」。『世界不思議』,說這個形狀。第二首:

  【有剎善安住。其形如帝網。或如樹林形。諸佛滿其中。】

  這裡面不但講的有依報,這裡頭說到有正報。『有剎善安住』,著重這個「善」,就是說這一個佛剎裡面居住的眾生心善、行善,心行都善,一定感應佛菩薩應化。所以末後說『諸佛滿其中』,這一句我們要細心去體會。是不是許許多多諸佛都在這個佛剎裡?沒錯。但是諸佛到這個地區去示現,教化眾生,以佛身分出現的一定是一個人,「一佛出世,千佛擁護」。其他諸佛示現菩薩身、示現聲聞身、示現長者居士身,共同來教化眾生,幫助眾生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

  如果這個世界大,在我們想像不止千佛擁護,萬佛擁護,億萬佛擁護,這肯定是有的。只看這個世界多大,這個裡面行善的人有多少,「善安住」,善人多!這個世間善人多。他善根成熟,佛菩薩跟他講經說法,他能信,他能解,他能接受,他能奉行,這就叫緣成熟了。經典常講「根熟」,大多數的根熟了,所以諸佛如來都到那裡去應化去了。

  根沒有成熟,佛菩薩實在講也來,不能以佛的身分,不能以菩薩的身分,只能以凡夫現同類身,這就是像《地藏經》上講的「剛強難化」。這個世間眾生聽騙不聽勸,認假不認真,很難教化。很難教化,佛菩薩在這個世間還是很有耐心,去找那些善根比較好一點的人,所謂是度一個算一個、度兩個算兩個,真是「佛氏門中,不捨一人」,從這個地方我們能體現到佛家講的大慈大悲。

  形狀,當中兩句是講形狀,這個世界的形狀有如「帝網」。這個帝網多半都是講帝釋天的羅網,帝釋天天宮裡面的羅網。也有解釋為也可以說大梵天天宮當中的羅網,這個是這樣的形狀。這個我們能夠理解,確確實實我們在許多天文照片裡面看到,這個星星真的是像羅網,普遍的現相。『或如樹林形』,這個形狀我們也看到,在圖片上也曾經看到,像樹林的形狀。『諸佛滿其中』。第三首:

  【或作寶輪形。或有蓮華狀。八隅備眾飾。種種悉清淨。】

  末後這一句好。或有寶輪形狀的,輪是圓形的,大概星球圓形的佔多數。為什麼?它在空中運行。不是圓形的,空中運行久了,慢慢的它也磨成圓形了。為什麼?它有公轉,它有自轉,每個星球都是這樣。而且轉的速度並不一樣,有的速度很快,有的速度比較緩慢。像地球自轉一周二十四小時,這個我們都知道的,繞太陽轉一周三百六十五天。太陽系裡面,大的行星現在知道有九個,聽說最近又發現一個;小行星太多太多了,數不清。這些都是環繞太陽運行的,我們現在一般講運動。

  而太陽系,太陽本身也有自轉,太陽本身的自轉是從太陽黑子,它有週期性的,從這個週期性知道太陽有自轉。太陽的體積比地球大得太多了,它的自轉速度比地球又快很多,這麼大的一個星體。它有沒有公轉?有,它繞銀河系旋轉,帶著這一群行星,圍繞著它的,它再繞銀河系。

  所以黃念祖老居士講銀河系是單位世界,有道理,不是沒有道理。我們以前一般都誤會太陽系是單位世界,以為大千世界就是一個銀河系。黃老居士講的有道理,他畢竟是個研究科學出身的。我第一次到北京去看他的時候,他就提出這個問題來跟我討論。我同意他的看法,是有道理。

  在單位世界當中,佛經上講的是須彌山。那須彌山到底是什麼?實在講,銀河系的當中、核心就是黑洞,黃老居士說那個黑洞就是佛經上講的須彌山。我們不是專門研究這些的,我們只要了解一個大概就好了。輪形的星系非常多,大星系、小星系都有。

  『或有蓮華狀』。我們在天文星圖裡面看到過,確確實實有花狀的,蓮花狀的、玫瑰花狀的。也許將來我們這些儀器再提升、再進步,看到更遠的,我們照相照得更清楚的,可能還有許許多多我們還沒有發現的,佛經裡頭講得很多。

  『八隅』,八隅就是八角形的,有八角形的。底下講『備眾飾』,這個「飾」就像裝飾品一樣。這個星系,你仔細觀察,好像有許許多多的裝飾,美不勝收,光彩鮮豔。距離我們太遠太遠,我們肉眼裡面往往只看見一顆不很明亮的星,但是在天文望遠鏡裡面看的時候,那不是一顆星,是一個銀河系,距離太遠了。仔細觀察的時候,它裡面有很多很多小星系圍繞在一起。

  『種種悉清淨』,佛眼看的,菩薩眼睛裡面看的,沒有不清淨的。為什麼?相有體無,事有理無。《心經》上給我們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是講的形相、講的事相,空是講的性體。色、空是一不是二,性、相是一不是二,理、事是一不是二,這才真正了解事實真相。了解事實真相,哪有不清淨的道理!為什麼清淨?「當體皆空,了不可得」。所以《金剛般若經》上講的「如夢幻泡影」,它存在的時間長短,「如露亦如電」,露是露水,這是講什麼?相續相、大星系,《華嚴》講的「世界種」。

  我們不可能看到這一個世界種之外的星系,沒有這個能力。我們今天如果能夠看到娑婆三千大千世界以外的諸佛剎土,那就不得了了!出不了這個世界種。這個世界種,科學技術我看是辦不到的,那個只有恢復自己的性德,你才能真正的契入。自性本能,這個能力真正是無限的,科技要跟自己本能相比,那是小巫見大巫,不能比!在這個地方我們要明瞭,迷信科技,依賴科技,我們的本能永遠不能現前。

  古時候沒有這些發明,我們要問問佛菩薩既然萬德萬能,他對這個東西懂不懂?懂,哪有不懂!為什麼不發明?發明了之後,你就可憐了,你就苦了。為什麼?你的性德永遠被障礙了,慢慢的把你的性德,那個信心完全都喪失掉了。真正聰明人不搞這個東西,教你什麼?教你恢復性德。《華嚴經》上所講的是性德起的作用,沒有用這些科學儀器,三千年前講的,不是現在人杜撰的。

  佛教人修清淨心,佛教人修禪定。禪定、清淨心是怎麼回事情?是把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暫時放下,這一放下,心就清淨,心就定了;這一定,時空維次就突破,你的能力就恢復了。突破不太多的,六道障礙就沒有了。我們講「天」,天到底是什麼樣子?你能夠去參觀、去訪問,定中這個境界現前了。這一訪問才知道「天」不簡單,挺複雜的,算層數有二十八層,每一層的境界也很複雜。所以他能夠去參觀旅遊,他能夠到餓鬼道、地獄道去參觀訪問,現代科學技術做不到。他有能力知道過去、未來,從禪定裡面現量境界看到的,禪定裡面可以看到未來。

  早年我在台灣,曾經有一度大概有兩、三年的時間,在蓮友念佛團講經。那時候的團長是王天明老居士,那個時候他七、八十歲了,我在那裡講過好幾部經。王老居士在沒有退休之前,他是一個將軍,是一位中將,做過軍團的參謀長,給我說了一樁事情,抗戰時期的事情。那個時候他們在江西,軍隊駐防在江西,他是高級軍官。他說他們軍部附近有個道觀,裡面有個道士,這個道士真的有一點道行,仙風道骨。王老居士在那個時候(那時候他還沒學佛)跟這個道士常常往來,交情算很不錯。

  有一天老道來告訴他,叫他們趕快搬家,他說居住的這個地方,三天之後這個地方有大水、洪水。他聽了半信半疑,一絲毫跡象都沒有,發大水的跡象都沒有。這個老道的話好像是很真的,不是造謠生事的,於是乎他就派人,因為老道住在那裡不遠,派人去看看老道他自己有沒有搬家?結果回來的人說:老道已經搬走了。這時王居士說:那大概是的,我們試試看。所以他們這個軍部也就搬到比較高一點地方去了。三天之後,果然山洪爆發,那個地區真的被淹了。他對老道就很服,就問:你怎麼知道的?他在定中見到的。這個老道有打坐,知道未來。這很近,這個定功不需要很深,小定就能夠突破;幾天的、十幾天、一兩個月,這都不是很深的定功。

  又有一次他來告訴他,他說大概距離所住的地方,向東方好像有五、六千里的距離,那個地方發生戰爭,非常激烈。老道就來問王先生。王先生是個高級軍官:沒有,沒有這種情報。他說:真的,看得很清楚。他說出這個方位、距離。沒有,他說:你可能夢中,像作夢一樣,是不是搞錯了?老道說:不會錯!

  過了三個月之後,珍珠港事變,日本人偷襲珍珠港,跟這個老道講的距離跟方位完全相符合。於是乎他就找老道:你三個月之前看到的,現在發現了。這是看到三個月以後,你看看他這個能力就算相當可觀了。三個月以後,看到距離六、七千里這麼遠的距離,看到這個戰爭。王老居士告訴我,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他們這一生老一代的人,在經過二次世界大戰,那個經歷是許許多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我那個時候年輕,常常喜歡聽他們講故事,都是親身的經驗、經歷,不是傳聞。朱鏡宙老居士給我講的尤其多,那個老居士年紀就更大了,大概比王天明應當要大十歲的樣子。所以我知道、我也肯定這些事情是事實,不是杜撰的。

  此地這個「清淨」是用佛眼來看,世界沒有不清淨的。再看下面第四首:

  【或有如座形。或復有三隅。或如佉勒迦。城郭梵王身。】

  這兩句是連起來的,『或如佉勒迦』、或如『城郭』、或如『梵王身』,我這樣念的時候,大家就很清楚了。所以這「或如」兩個字是貫下去的,或者,這個沒有特別指定,宇宙之間星系之多、星系之大,形狀差別很多。所以這個時候『或有如座形』,這個「座」不是普通的座,不是像座椅,我們現在這個「座」都有椅子、有凳子。從前佛那個時代,「座」是什麼?多半都是在地下找一些生草,鋪得厚厚的,鋪一個軟座,在這個上面打坐休息。

  佛陀當時給大家上課,給大家講經,也都是鋪這個草座;學生當中,也每個人去找一點草鋪個座。佛當時講經並沒有書本,真的是隨緣開示!學生當中有些疑難問題隨時提出來,世尊隨時為大家解答。我們現在看到許許多多經典裡面有很多是問答,有的時候學生問,這有出家、有在家的;有時候有佛問學生,這是非常非常普遍。從這個地方我們看到世尊教學的活潑,都是值得我們做參考,值得我們學習的。

  『或復有三隅』,「三隅」是三角形,這個星系的形狀就像個三角形。

  『或如佉勒迦』,「佉勒迦」是梵語,音譯過來的。連這個「佉」字也是翻譯佛經的時候造的新字,中國古時候沒有這個字,這是從梵文音聲裡頭來造這麼一個字。佉勒迦是什麼?在此地它是形容這個星系的樣子,星系的形狀,我們就在這裡說它是一個圓形的、是旋轉的。旋轉當然也可以說是圓形的,重要是講旋轉,旋轉的速度很快。我們在現代天文觀察裡面,我們看到每一個星系都是旋轉的,都是動的,沒有靜止的,但是速度快慢真的不一樣。佉勒迦是個速度快的,不是速度慢的,旋轉速度很快就用這個名詞,這樣大家就好懂。

  或者有「城郭」這種形狀。城郭,我們通常講城牆,多半像城牆上面做的一些防禦工事。當然現在這種城牆已經不會產生作用了,古時候它確確實實發揮防禦的作用,有這種形狀的。也有這個星系像「梵王身」,這個身是像一個人形,梵王身,都是從形狀上來說的。梵王是大梵天王,大梵天王我們沒見過,我們只知道,從經典裡面世尊為我們介紹的,是天上一位大福報的天王。稱為「梵」,梵是清淨。由此可知,身心清淨,不但生智慧,而且生福報。

  身心清淨的人,我們知道他決定不會做惡事,心地一定是善良慈悲、清淨平等,這樣的心處事待人接物,他的業一定是清淨業。他的清淨是相對的,跟染污相對的,所以不是純淨,跟我們淨土裡面講的「淨業」不一樣。淨土的淨業,染、淨兩邊都不著,超越了!如果是相對的,都離不開六道。你修淨修善,三善道受生;你染惡,三惡道受生。這是屬於相對的善惡、相對的染淨,脫離不了六道輪迴。純淨純善,染淨、善惡兩邊都不著,那才能夠超越六道輪迴;那功夫高的、上乘的,超越十法界。這個理、事我們都要懂得。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5 09:09:41)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25日09:09:4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776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