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八八四卷) 2002/10/8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0884
諸位同學,請看「華藏世界品」,十海所管之海,請看第四海:
【諸佛子,彼帝青寶莊嚴香水海外,次有香水海,名阿修羅宮殿,世界種名香水光所持。】
在這一句經文裡面,我們看到阿賴耶識裡面含藏的一類種子。由此可知,阿賴耶這個大倉庫,無始劫以來,我們的習氣種子統統儲存在裡面。這個倉庫裡面它很整齊,一點都不凌亂,一類一類的都能夠歸在一處。所以它起現行,佛在經上跟我們說,所現所變也是一點都不亂。
這一類的種子是『阿修羅宮殿』。「阿修羅」,一般同學都知道這是護法神裡面八部鬼神之一,通常講阿修羅都說天阿修羅。佛在《楞嚴經》上告訴我們,阿修羅這一道常常都不說,所以我們在經典裡面許多地方看到是五趣輪迴,只是講天、人、畜生、餓鬼、地獄叫五趣輪迴。為什麼不說阿修羅?阿修羅如果在天上,就歸到天這一類;在人間,也歸人一類;在畜生是畜生一類;在餓鬼是餓鬼一類;只有地獄裡面沒有阿修羅。五道上面這四道裡頭都有阿修羅,如果講六道再加個阿修羅,這個阿修羅是天阿修羅,人道,畜生、餓鬼道的都不說。阿修羅是什麼意思?就字面上來說「阿」是無,「修羅」是端正,所以古大德常常用「無端正」來翻譯。無端正是不是他長得很醜陋?不見得。阿修羅是相貌堂堂,為什麼?過去生中修的大福報,他長的是福相。這個無端正就不是在相貌上來說的,是在哪裡說的?德行上說的。所以佛在經上說阿修羅有天之福,他的福報跟天人沒有兩樣,沒有天的德行。天之德是十善,上品十善,生天!天人的心都是慈悲喜捨。
阿修羅在過去生中修的福報真的跟天一樣大,平等,他也修五戒十善,他也修慈悲喜捨。怎麼會變阿修羅?好勝心強,不肯讓人,這樣就變成修羅。這個好勝心強,我們就曉得瞋恚心重,好勝是瞋恚裡面的一分。無論做什麼事情,他一定是站在人前面,決定不肯落後。到佛堂裡面來燒香,他也要燒第一炷香,他不願意燒第二炷香。驕慢!所以傲慢、好勝修一切善法,果報是阿修羅。天人的果報呢?謙虛、恭敬修五戒十善,上品十善,生天!阿修羅也生天,但是他這個習氣改不掉,傲慢、好勝的習氣改不掉。人間亦是如此,在人間他有大福報,他的福報跟帝王差不多;在畜生道,飛禽走獸裡面的首領;在餓鬼道,鬼王。那我們曉得修羅的福享盡之後,沒有不墮落的。人有大福報容易犯大錯,為什麼?他有權有勢。譬如他發動一個戰爭,你說我們平常人,沒有福報的人,你想發動戰爭,你沒有能力。一次戰爭你就知道要殺害多少人的生命、財產!天人不會,天人是慈悲的。修羅這個人也不錯,你可不能得罪他,你得罪他,他不會饒過你的;你不得罪他,一切順從他,人挺好!不像諸天,諸天慈悲喜捨,你得罪他,他原諒你,他不放在心上。可是修羅不行,他會放在心上,他會報復你。所以「無端正」是講他沒有德行,在德行上有欠缺,是這個意思。
『宮殿』,表法的意思,我們在前面都說過。「宮殿」能叫我們安居,遮蔽雨露風寒。所以人為了要保護身體健康,不能在野外露宿,在野外露宿那是偶爾,長期人受不了,一定要有房屋。有房屋你才能夠得到很好的休息,長養你的精神體力。修羅的宮殿跟天王的宮殿沒有兩樣,我們從這個地方去想阿賴耶識裡頭這一類種子,這一類種子帶傲慢的習氣。能現、能變世界,這個世界是『香水光所持』,好!「香」是德,「光」是慧,這個世界種德慧所持,名字叫德慧所持。這是一個大世界,它裡面所持的也有二十層世界,這是個世界種。再看第二句:
【次有香水海,名寶師子莊嚴。世界種,名遍示十方一切寶。】
這一海裡面這個世界種也非常的殊勝莊嚴。『香水海,名寶師子莊嚴』,「師子」是比喻威德,「寶」是與性德相應,這一類的種子。所現的『世界種,名遍示十方一切寶』,示是示現,也包括言教,言語教導也包括在其中。普遍示現在十方世界,教導眾生日常生活、待人接物點點滴滴都要與性德相應,那就是一切珍寶。諸位總是要記住,這個話法身菩薩聽了才有真正的受用。法身菩薩雖然見性,還沒有圓滿,尤其是十住菩薩才見性,距離究竟圓滿那還相當遙遠。佛在大經上跟我們講,修行需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這個話不是對我們凡夫說的,是對法身菩薩說的。法身菩薩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從這一天開始起修;也就是圓教初住菩薩開始起修,修到究竟圓滿的佛果需要多少時間?三大阿僧祇劫。佛講得很清楚,第一個阿僧祇劫他能夠證三十個位次,這一般講三賢:十住、十行、十迴向,三十個位次;第二個阿僧祇劫證七個位次,初地到七地;第三個阿僧祇劫證三個位次,八地、九地、十地。三大阿僧祇劫修滿,他是什麼地位?等覺菩薩。所以三大阿僧祇劫不是跟凡夫講的,也不是跟權教菩薩講的,是給法身菩薩講的。所以法身菩薩才真正名實相副,「遍示十方一切寶」。我們今天聽到了,應當怎麼學習?我們就依照經典來學習,這就對了。經典裡面所說的就是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所修學的,隨順經教就是隨順性德,所以也是「十方一切寶」。再看下面第三句:
【次有香水海,名宮殿色光明雲。世界種,名寶輪妙莊嚴。】
在這個地方我們又看到宮殿了。《華嚴經》裡面常常重複,我們要懂得佛菩薩說法重複的意義,這是真正的慈悲,唯恐我們自己疏忽了,不斷的在提示。『宮殿色光明雲』,這一類的種習,種子、習氣,所現所變的『世界種,名寶輪妙莊嚴』。名號裡頭最重要的是「寶輪」。輪,我們可以把它說為活動,輪是動的。人生在世剎那剎那都在活動,縱然我們睡得很熟,你想想我們這個身體裡面的器官、血脈是不是在活動?對,是的,它是活的它就動,它要不動,不動就死了。這個道理很深!活,就得要動,不動就不能活了。如果你真的不想動,不想動就變成什麼?變成植物、變成礦物、變成石頭,它不想動了。它要想活,它一定要動,六道輪迴是活動,九法界是活動。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無量無邊諸佛剎土,全是在活動,就像「輪」一樣,周而復始永遠在轉動,它沒有停止的:它要停止,不動了,就消失、就沒有了,諸位細細去思量。你看這個太陽系,當中這一個太陽,圍繞著太陽許許多多的行星,是不是統統都在那裡運動?哪一個星球不動就毀滅了,它要不動,另外一個就撞擊。活就要動,這個名詞含義很深很深!不動怎麼行?
所以菩薩成佛了,成佛要不要動?要動。成佛一定跟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立刻就有應,感應道交!為一切眾生示現說法,幫助眾生覺悟,佛就幹這麼一樁事情。在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時一切處,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現種種無量無邊身,活動!「輪」,用這個來表法。「寶輪」,一切活動都與性德相應,就是性德起用。自性是不動的,自性起用,起用它現相,相是動的。相有作用,用是動的。體相用,相、用是動的,體不動,動亦不動。不動周遍法界,性體周遍法界沒有形相,從體起用也周遍法界,體相用都周遍法界;體、相、用是一而三,三而一。學大乘先要了解這個事實真相,凡是與性德相應的,「妙莊嚴」!再看第四句:
【次有香水海,名出大蓮華。世界種,名妙莊嚴遍照法界。】
『蓮華』表法大家都非常清楚,它表在染而不染,這是智慧,這是真正覺悟。在動中而不動,那什麼?我的身動,心不動;我的權智在動,我的實智不動。這就是諸佛菩薩,動靜是一不是二。我們凡夫麻煩在哪裡?動靜是二,動不是靜,靜不是動,不知道動靜是一樁事!也沒有辦法理解,怎麼動靜是一?怎麼想他也想不通,那是真的。到什麼時候通?不想就通了。想是什麼?想是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你怎麼能得事實真相?離妄想分別執著,真相就現前,你看到了,你接觸到了。所以妄想分別執著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世間人用這些東西,他能解決局部的問題,小問題;大的問題、全體的問題他不能解決。所以這是我們要學的,要常常想到「蓮華」,我們的身心要像蓮花一樣,在這個嚴重染污的社會,自己能夠保住不染。不染並不是說離開這個社會,參與社會一切活動又不染著,這個人是菩薩。這個社會有嚴重染污,我招架不了,我躲在深山,不參與社會的活動,能保持一點清淨,這是小乘;大、小乘的區別就在此地。所以大乘人和光同塵,真功夫!這說明小乘好修,大乘不容易修,大乘要真實功夫。
『世界種,名妙莊嚴遍照法界』,這個名號是非常明顯的提示我們,我們要有好的形相。「妙莊嚴」是真正覺悟,德行,智慧,看破、放下、自在的形相,這妙莊嚴。以這個形相去影響社會就是「遍照法界」。有沒有這個心?沒有這個心。如果說我故意裝這個樣子去給人看,那是莊嚴遍照法界不妙。為什麼不妙?你著了相。妙字的標準至少也要四相破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樣莊嚴遍照法界,妙!願有,妄想分別執著沒有,這就妙了,這個字不容易做到。換句話說,凡夫做不到,妄想分別執著放下的人做到了,四相空的人做到了。四相不空,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放下,你能夠莊嚴遍照法界,那是修大福德,也是好事,果報是人天富貴。再看下面第五句:
【次有香水海,名燈燄妙眼。世界種,名遍觀察十方變化。】
這個名號裡頭,我們確實是要留意來學習。『燈燄妙眼』是慧眼,我們應當要有智慧。有智慧你才能夠『遍觀察十方變化』,有這樣的能力,你觀察一切眾生根機不會有差錯。你為眾生講經說道,幫助他破迷開悟就會有很好的成效。為什麼?你能觀機。我們現在智慧沒有開,靠什麼來觀機?只有靠自己的經驗,但是自己得小心謹慎,為什麼?經驗當中有很多錯誤,所以要細心。如果不靠經驗,那我們就完全沒有依靠,不得已要靠經驗。經驗裡面最重要的是歷史。你看看中國古人教學,在教學科目裡面最重視的就是「經」跟「史」。從經裡面成就道德學問,從史學裡面成就觀察人事的能力。歷史是一面借鏡,看看以往社會人情事理的變化,過去這些聖哲他是怎樣來處理?怎樣與一切人事物交流?所得到的結果,歷史就是一部因果書。善因,善的果報;惡的因,有惡的果報。從這裡面成就自己的經驗、教訓,你就有能力觀機,能夠觀人事的時節因緣,能夠觀察萬物的因果的演變,這是不能不重視的。有歷史眼光往往比一般人判斷正確。下一句:
【次有香水海,名不思議莊嚴輪。世界種,名十方光明普名稱。】
『不思議莊嚴輪』,這一句義理深廣無盡!真正到「不思議」那就是「莊嚴輪」。這個境界六道裡頭找不到,十法界裡面也找不到。不思議的境界是一真法界,法身菩薩、見性之人,他們在一切萬事萬物當中不會再起心動念,不思;也不會再有言語議論,議是議論,研究討論沒有了。為什麼他沒有思惟,沒有研究討論?問題都解決了,真相都搞清楚了,沒得說的了。所以這個「不思議莊嚴輪」,佛跟佛遇到了,我們想想,這兩尊佛在一起有沒有話說?一句話都沒得說!兩尊佛坐在一起見如不見,確確實實就是極其微細的念頭也不曾動一動,那才叫究竟圓滿的「不思議莊嚴輪」。佛跟菩薩在一起就有話說了,佛跟佛在一起沒有話說。那我們要看,高位的菩薩,地上菩薩,等覺跟等覺在一起也沒有話說;十地菩薩跟十地菩薩在一起也沒有話說。高位跟低位的在一起就有話說,低位會向高位的請教,高位會教導低位的。地上菩薩,三賢菩薩在一塊可以有研究討論的,地上菩薩已經入佛境界,入得有相當深度,沒有言語!那我們凡夫恰恰相反,凡夫如果大家在一起不說話,就感覺到很納悶。佛菩薩在一起一句話不說,莊嚴,不思議莊嚴,他還是動的。這個境界凡夫很難體會。現的世界種『十方光明普名稱』,想當然耳。真實智慧,得到讚歎。再看:
【次有香水海,名寶積莊嚴。世界種,名燈光照耀。】
『寶』,放光!如果聚積許許多多的珍寶,那這光明一定遍照,『寶積莊嚴』。所以世界種『燈光照耀』,燈光是比喻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再看下面:
【次有香水海,名清淨寶光明。世界種,名須彌無能為礙風。】
經中處處都是提醒我們一定要隨順性德,果然能隨順性德,我們現在就過佛菩薩的生活,真正離苦得樂。這個藏識裡含藏的種子清淨光明,與性德相應。現的世界種,『須彌』,須彌意思是妙高,妙高都是讚德慧,或者是讚福慧,都行,因為德就是福。人有大德大智,他在一切境界裡面『無礙』。『風』是動的,就是他所有一切的活動肯定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他跟眾生在一起和光同塵,眾生有礙,佛菩薩無礙。佛菩薩為了教化眾生也要示現障礙,為什麼?眾生才能接受。眾生想的:佛你也是人!你跟我們差不多,你能修成,我也可以修成。如果跟一般人差距太大,人的信心沒有了,「你是佛,你能做的我做不到!」信心就失掉了。佛為了要啟發一切眾生的信心,增長一切眾生的信心,堅定一切眾生的信心,他以善巧方便,一切的示現是為眾生,不是為自己的,這個道理一定要懂。末後這一句:
【次有香水海,名寶衣欄楯。】
欄楯是欄杆。
【世界種,名如來身光明。】
『寶衣』的意思我們懂。「欄楯」的意思不僅是美觀,而且有防護,兩個意思我們都要懂。『世界種名如來身光明』,身光明當然是心要光明,人有一個光明正大的心,表現在外面的有光明正大的身,光明正大的業。後面總結是:
【如是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
這是講第四海所管之海。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請繼續看「第四海」的第二段,最近輪圍山香水海所持二十層佛剎,此地做個簡單的介紹。請看經文:
【其最近輪圍山香水海,名樹莊嚴幢。世界種,名安住帝網。以一切菩薩智地音聲為體。】
這是先介紹第四海『最近輪圍山』的『香水海』,名字稱為『樹莊嚴幢』,這是一個大的世界,變現出的業因,這個因好!建樹莊嚴的法幢。『世界種』名稱自然相應,『安住帝網』,「安住」是對一切眾生說的,「帝網」是形容像帝釋天的羅網一樣,那麼樣的密集莊嚴。『以一切菩薩智地音聲為體』,這是佛菩薩在這個地區教化眾生也以「音聲」為教體,而內容則是「一切菩薩智地」,這個就全包括了,從初信位的菩薩到等覺菩薩五十一位,這是這個大世界聖賢在這裡教學的內容。我們請看這個世界種它所持的世界,也從最下方看起。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妙金色,佛號香燄勝威光。】
金,是七寶之一,我們凡是講珍寶,總是把金擺在第一位,這個還是有道理的。金在一切珍寶當中它不變色,其他的這些珍寶,無論放在什麼地方,它跟空氣接觸會產生氧化的作用。唯獨黃金不然,它跟空氣接觸,依舊能保持它的顏色,這是金為一切大眾喜愛之處,成為貴重的金屬。『妙金色』,那就不是世間金色可以相比,極樂世界的金跟我們娑婆世界的金不一樣!我們一般人講成分不一樣,光色不一樣,我們沒有辦法想像。這是性德自然變現之物,所謂是境隨心轉,人有大智、有大福報,所有物質都變成了珍寶。從這些地方我們能夠理解,這是果報,從果報就能夠理解這個世界居住的眾生他們有福,他們這個福報也是修來的。我們看到了要發心、要覺悟,人不能不修福,不能不積德。佛教一切眾生,常常勸導大家福慧雙修,你看看把修福擺在第一,把修慧擺在第二,福慧雙修!這種教學契機、契理。
『佛號香燄勝威光』,這名號裡頭三德具足,法身、般若、解脫。「香」是戒德,我們看到這個字就要想到要修戒、修定,「燄」是慧,戒定慧;「勝」是殊勝;「威光」是加持給一切眾生。自行化他。再看這第二段,下面這一段:
【此上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與金剛幢世界齊等。】
『金剛幢世界』是我們華藏世界第十層。
【有世界名摩尼樹華,佛號無礙普現。】
這個世界名稱也非常的好,『摩尼樹華』。「摩尼」是如意自在,跟佛的德號裡面「無礙相應」。由此可知,佛在這個世間教化眾生以什麼為宗旨?肯定是用《大方廣佛華嚴》。你要問為什麼?《大方廣佛華嚴》說四種無礙,「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那不就是以這個教材為主!這個世界眾生跟著佛學習,隨順佛陀的教誨,他的成就「摩尼樹華」。我們能夠看到佛在這個世間教學的成果非常殊勝,顯示這個地方的學生是好學生,佛在這裡好教;不是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他那個地方好教。所以有「摩尼」之稱,如意自在。「樹華」也是表法,樹是樹立,是建設、建樹。華是六度萬行,是如來教導大眾的。我們今天想成就,最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建樹,世間一般人講的心理建設,佛經裡面這個樹,心理建設的意思多。我們淨宗同學行門所依的經教,第一個是「淨業三福」,第二個是「六和敬」,第三個是「戒定慧三學」,第四個是「菩薩六度」,第五個科目是「普賢菩薩十願」,這是我們的「樹華」。
我們現在修學感到相當困難,沒摩尼!我們不自在,我們並不如意。什麼原因?跟我們的煩惱習氣有衝突。現在要怎樣把自己的煩惱習氣斷除,我們的學習就沒有障礙了,才能夠學得很輕鬆、很自在,把這五個科目落實,真正過佛弟子的生活,佛弟子是過諸佛如來的生活,那怎麼不自在?那就是『無礙普現』。做出榜樣給社會大眾看,「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所以「無礙普現」這個名字對我們來講意義非常重大!我們要為社會大眾普遍示現一個好樣子、好的形象。我們相信每一位同學都有這個意願,可見得你有善根。想做,為什麼做不到?你要把這個原因找出來,把這個原因消除,那你不就落實了!有這個意願是始覺,你開始覺悟了,非常非常難得了。我們必須要把自己的煩惱習氣克服,我們就能做到了。
三福,孝養父母,我們不懂得什麼叫孝養?奉事師長,我們也不知道怎樣叫做奉事師長?要學!不學怎麼行?真正要學佛,你不能不放下自己的分別執著,我們一般人講成見,要放下自己的成見,要聽佛的教訓。佛教我們怎麼做,老老實實照做,這叫做隨順佛菩薩教誨,因為佛菩薩所教導的就是性德。我們聽了之後搖頭,「這個東西我們怎麼能做?」那是我們隨順煩惱。我們所想的、所思的、所見的、所做的跟性德相違背。現在要回頭,回頭一定是依靠經論教誨,我們才回得了頭來。回頭是岸,回頭就向佛道了,不回頭是向三途六道;我們從三途六道回過頭來向佛道、向菩薩道那就決定正確了。真正想學佛、學菩薩,那你要做無礙示現,這就是向佛菩薩學習。再看下面一段:
【此上與娑婆世界齊等,有世界名毘琉璃妙莊嚴,佛號法自在堅固慧。】
這一層是第十三層,跟『娑婆世界齊等』,娑婆世界在華藏。這個世界在「安住帝網」(這個世界種的名字叫安住帝網)這個世界種裡面第十三層,與「華藏」這個世界種第十三層,我們一般講高度差不多,等齊。這個世界名『毘琉璃妙莊嚴』,毘琉璃是寶。我們知道西方極樂世界大地不是泥沙,不是石塊,我們居住這個地球,這個大地是泥沙、石頭。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福報大,心地清淨,念佛把佛的功德變成自己的功德,不可思議!感得的果報也不可思議!西方世界的大地是琉璃。琉璃,我們中國一般稱的翡翠,綠色的玉,透明的。
所以西方這個世界大地是透明的,在地面上能看到地底下,綠色的大地,它不是草,它是琉璃。大地上也有道路,像我們這個地球上的大地,我們一般的道路用柏油鋪的。除了柏油鋪的之外,還有鐵道,提供給有軌火車行駛的,鐵路。西方世界也有道路,什麼鋪的?黃金鋪的。那個世界的黃金太多了,就跟我們這邊柏油一樣,我們在經上看到的「黃金為地」,那個不是黃金的地面,是黃金鋪的道路。從這幾句經文我們就能夠想像到,西方世界珍寶資源的豐富我們無法想像。西方世界的宮殿樓閣,那個地方人民居住的房舍全是眾寶所成的,因為西方世界沒有泥沙、沒有石頭,這個道理佛門老同修應該可以肯定,依報隨著正報轉。佛在大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心純善純淨,「心淨則佛土淨」。所以每一個往生的人都是淨業成就的人去往生的,心不清淨,心不善良,不能生極樂世界。
雖然這個經裡面跟我們講的往生條件,三個條件:信、願、行,祖師大德們解釋得很清楚。那麼我們想想,我們今天學淨土法門,這信願行三個字我們具足不具足?如果不具足,天天念這句佛號,每天誦《無量壽經》,還是不能往生,只在阿賴耶識裡面種下金剛種子,這一生當中緣不成熟;你阿賴耶識裡有因,你沒有緣,果報不能現前。這一生當中怎麼樣才有把握往生?你一定要緣具足,你要真信!信西方確確實實有極樂世界;要信阿彌陀佛確實發願接引十方世界的念佛人,只要這個念佛人求願往生,佛一定來接引;第三個,要相信自己,我只要依教奉行,我肯定有往生之分,堅定信心。既然要求願往生,試問這個世界拉拉雜雜的你要不要放下?你不能把這個世間拉雜東西都帶到極樂世界去,這個不可能的。所以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頭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要有願,願是什麼願?要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無量壽經》講的四十八願,我們不是天天念過就算了,要把彌陀四十八願變成我自己的本願!我跟彌陀同願同心,志同道合,哪有不去的道理!佛哪有不來接引的道理!
願有了,願有了沒有行還不行,信、願、行如鼎之三足,缺一個都不能往生。行門裡頭,世尊入滅的時候教導後世的學生,佛不住在這個世間了,大家學佛要依靠什麼?「以戒為師」、「以苦為師」。所以祖師大德為我們提出「持戒念佛」,這是行門的總綱領!嚴持禁戒,成就自己的清淨心;善學菩薩,成就自己度生的弘願。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能夠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如是自行化他,幫助一切眾生能夠回歸到自性。自性是什麼?就是這一句名號,心裡面只有這一句佛號。身隨緣,一絲毫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在這個世間與一切眾生相處,修什麼?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慈悲心,歷事練心!真誠、清淨、平等、慈悲怎麼修法?回歸到「阿彌陀佛」統統具足!這是真正的「琉璃莊嚴」。
『佛號法自在堅固慧』,我們修念佛法門的同學,功夫真正得力,確實於法自在。這個法裡頭有世間法、有出世間法,世間法跟出世間法是一不是二,這叫真自在,圓融。於法自在,你的智慧一定現前,如果沒有智慧,你在法裡頭就不自在。「堅固慧」,慧,它的相是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這是真實智慧。我們的「堅固慧」就是被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了,所以不能現前。我們要開智慧沒有別的,智慧是本有的,只要把障礙去掉。用什麼方法?這個淨宗方法妙,持名念佛。我們在世出世間法裡頭,才有絲毫執著的念頭,這個念頭生起來了,立刻就「南無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打掉了。不要讓這個執著相續,這個念頭就被你這句佛號伏住了。執著念頭如是的降伏,分別的念頭、妄想的念頭亦復如是。用這個方法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伏住,伏久了自然它不起現行,就是這些念頭自自然然的不生了,這個時候就是一心不亂,你就得一心不亂。
你能伏得住,這一句「阿彌陀佛」能伏得住,在一切時、一切處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念頭才起,「阿彌陀佛」,就把它伏住了;真能伏住這叫功夫成片。煩惱習氣有沒有斷?沒斷,完全靠這句佛號把它壓住,古人的比喻叫石頭壓草;那個草的根在,現在是石頭壓住它,你看不到這個草。你把石頭拿掉,過幾天它又長出來了。石頭壓草,這是功夫成片。久久你的功夫深了,它慢慢斷掉了,自然不起現行了,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生西方極樂世界,生方便有餘土,不是同居土。功夫再要深一層,念到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是見性了,一門深入!深到一定的程度就見到本性,跟禪宗裡頭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境界完全相同。所以,見性那就是法身菩薩,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所以,持名念佛是堅固慧,不但是堅固慧,實在是於法自在。如來的德號都在彌陀六字洪名之中,很不可思議!再看末後這一段:
【於此世界種最上方。】
這是第二十層。
【有世界名梵音妙莊嚴,佛號蓮華開敷光明王。】
世界的名號,佛的名號都在啟示我們、提醒我們。『梵音妙莊嚴』,我們看到這個名號就曉得這是言語,言語重要,非常重要!孔老夫子當年在世教學,他只有四個科目,第一個科目,德行。講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從小教;小的時候不教,長大就不好教了。道德教育的紮根,肯定是在十歲之前。根利的,這個小孩很聰明,四、五歲開始;這個小孩的根性很遲鈍,六、七歲上學,親近老師,接受老師的教誨。老師教什麼?德行。這個德行不是講給他聽,是落實在生活當中,那才叫真正紮根!學規矩,學生活。用什麼樣的態度對父母、對兄弟姊妹,老師要做出榜樣來給學生看,身教重於言教,這中國小學教育。換句話說,老師就是模範,天天給學生做示範,在那裡表演,學生跟著學習。他跟老師學到的,回到家他就起作用,他就知道怎樣孝順父母,怎樣友愛兄弟,知道忍讓。
第二個科目,言語。你說孔老夫子多麼重視!《太上感應篇》裡頭頭一句話講「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又說「口為禍福之門」。言語不能不謹慎。我們在中國歷史上去看,真的是「一言興邦,一言喪邦」,言語不能不謹慎。一句話可以讓這個國家復興起來,一句話可以讓這個國家滅亡。從這個地方你要懂得,一句話可以叫自己功名成就,也可以說一句話要是說錯了,身敗名裂。話不能隨便說!佛給我們講的十善業道,你看身講三條,意講三條,口講四條!從這個地方就了解聖賢人重視言語,佛法絕不例外。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妄語,存心欺騙別人;兩舌,挑撥是非;惡口,說話粗魯,有意無意得罪人。如果這個人懷恨在心,早晚找機會來報復,你的麻煩就大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得罪人。所以言語怎麼能不謹慎!
「梵音妙莊嚴」,我們在這裡看到諸佛菩薩的言音。「梵」是清淨的,心清淨、心真誠、心慈悲。法言這是梵音,微妙莊嚴;他的音聲美妙,色相可想而知。這是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不能不與社會大眾接觸,與社會大眾接觸,你的言語、你的態度非常重要。我們現在一般講形象,形象重要!確確實實是禍福之門,吉凶之道,趨吉避凶無不在言行上。『佛號蓮華開敷光明王』,好!「蓮華」,清淨;「光明」,智慧;「王」是自在;「開敷」是真誠、是平等,沒有一絲毫隱藏的。自己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都在形象當中表現出來了,自行化他!這是真實的功德。現在時間到了。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20:53:4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