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七八五卷) 2002/7/2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0785
諸位同學,請看「華藏世界品」,風輪偈頌第九首:
【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寶光現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剎自在。】
末後兩首是頌佛剎自在,這兩首是這一段經文的總結,所以它是總頌以上所持剎海。這一首偈是說自在,從什麼地方顯示它的自在?一一稱性。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明瞭,只要與性德相應,就得自在;與性德相違背,那就不自在,這是總的原則。清涼說這就是「同時具足相應門」;「心塵準思」,我們能夠想像得到,「寶光現佛」顯示出「依正互融」。寶光是依報,佛是正報,依報裡面現正報。剎中現法界,依報裡面現依報。法界裡面有佛、有菩薩、有眾生,這也是依報裡面現正報。一一諸佛如來毛端、毛孔皆現世界海微塵數的世界,正報現依報。沒有一樣不自在!
如果問學佛到底有什麼好處?這個境界現前,這是無比殊勝的利益。佛法說到究竟的果德,常常講的法身、般若、解脫,大乘經裡面常說的三德祕藏。稱它為「德」,它與自性相應,這才能稱之為「德」。法身,這裡面也包括世界,法身身土是一不是二,大乘教裡面常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到底是什麼?法身就是阿賴耶識的自證分。如果學一些法相唯識的常識,我這樣一提,大家就很清楚、很明瞭。《百法明門論》實際上就是說明這個境界。天親菩薩造這個論,第一句就把論的宗旨給我們說出來,佛說「一切法無我」,這是《百法明門論》的宗旨。什麼叫一切法?把一切法歸納為一百大類,百法就是一切法。無我,後面說「人無我,法無我」,一一稱性。
我們凡夫病根,不能開悟,不能入佛境界,不能證果。病根是什麼?是有我,執著有個我。這個執著與性德相違背,自性裡面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你偏偏起妄想分別執著,這個錯了。佛給我們講,性德裡頭有沒有我?佛說有,你自己不知道。三德祕藏:法身、般若、解脫,各有四淨德,四淨德就是「常樂我淨」。般若裡頭有常樂我淨,法身裡頭有常樂我淨,解脫裡頭也有常樂我淨,解脫就是自在,那是真我。什麼時候你能夠見到?你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才能夠見到,見到就是證得;你不能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沒有法子證得。
三界六道的眾生,甚至於九法界的眾生,有沒有四淨德?沒有!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就說得很清楚,那完全講的凡夫。「觀身不淨」,四淨德裡頭有淨,我們這個身不淨。「觀受是苦」,沒有樂,這個受是你享受,世間人以為他有樂,那個樂是你的苦暫時停止,覺得有一點樂,那是苦的暫時停止。你要不相信,我舉個例子給你說,你這一餐飯沒吃,你就覺得很餓,餓得很苦。一天沒有吃,那就非常難受,一點精神力氣都沒有。你樂從哪裡來的?是因為你三餐吃飽了,你覺得很樂。這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本來就很苦,苦不堪言,飲食就好像藥一樣,服藥暫時把它穩住,覺得有一點樂。那個藥要是中斷,沒有了,苦馬上就現前,哪來的樂?
法身、般若、解脫裡頭,不需要飲食,無需要七情五欲,他自然有樂,那個樂才是真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曉得受是苦,你人才真正覺悟。在六道裡頭,在十法界裡頭,這個受、享受都是苦,佛給我們講的苦苦、壞苦、行苦,無量無邊的苦,總不出這三大類。
「觀心無常」,這個心是念頭,前念滅,後念就生,念頭很複雜,常講的胡思亂想。
「觀法無我」,我是什麼意思?自在的意思,主宰的意思。一切法不自在,一切諸法沒有主宰。以我們這個身來說,世間人都把這個身執著是我,你的身能自在嗎?你的身能做得了主宰嗎?如果我這個身要能自在,我應該不生煩惱,我應該常常歡喜、常常快樂。你從這裡仔細去觀察,這個身確實沒有自在的意思。你能做得了主宰嗎?如果我真要做主宰,那我年年十八多好,為什麼要衰老?為什麼要生病?為什麼要死?自己做不了主,一生都受外面環境的支配,哪裡有主宰?一切諸法裡頭,你去觀察,沒有主宰的意思,沒有自在的意思,無我!
六道凡夫,「常樂我淨」有名無實,確確實實那是抽象的概念。但是在法身、般若、解脫裡頭,「常樂我淨」是真的,不是假的,四淨德。所以你要是證得法身現前,證得般若,證得解脫,四淨德你就受用到。這是說我們不能不覺悟,覺悟之後知道性德是圓滿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性德是圓滿的,一切眾生都有,我也有,你也有。
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他們跟我們有什麼不一樣?他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樣樣稱性,樣樣跟性德相應,所以他自在。樣樣稱性就是樣樣與「常樂我淨」相應,他是真的。我們學佛不是學別的,就是學這一點。
要怎樣才能學得成,才能相應?我們今天明瞭凡夫為什麼不相應?就是因為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了自性,障礙了性德。佛家講的是煩惱障、所知障,這是講二障。講三障,惑障、業障、報障,就是惑、業、苦。三障跟二障意思是相同的,我們學佛天天迴向,「願消三障諸煩惱」,惑是迷惑,就是無明。要知道這個意思,就是我們常常講的妄想。業障就是分別,報障就是執著,因為有執著,才有六道輪迴的果報。妄想分別執著,我們把執著斷掉了,對於世出世間法都不執著了,給諸位說,六道就沒有了,六道是從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
六道沒有了,有四聖法界,有聲聞、緣覺、菩薩,權教菩薩。那個境界是從哪來的?那個境界,跟諸位說,是從分別變現出來的。如果我們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分別了,分別斷掉了,四聖法界沒有了,十法界沒有了。十法界沒有了,那個時候是什麼境界?一真法界。華嚴是一真法界。能夠契入華嚴境界,你能夠證得華嚴境界,你的分別執著斷掉了,於一切法當中再也沒有分別執著了。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是性德,是稱性;有分別、有執著是違背了自性。
所以我們要想,許許多多祖師大德不是常常教人「稱性起修」,怎麼稱性起修法?現在我們總算明白了一點,離妄想分別執著就是稱性。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怎樣離妄想分別執著?在我們講,離妄想分別執著,那不就是沒有思想、沒有言語,也沒有造作?對!有這個境界。這個境界是什麼人?二乘人。這就是講入偏真涅槃,確實是很自在,但是他並沒有真正見性,他所入的是相似的,不是真的。為什麼?他不起作用。真的,他有用。
諸佛菩薩,你看看他們示現在九法界,示現有身、有說。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給我們講經說法四十九年,跟一切大眾交往有說有笑、有問有答,我們看起來好像他也有分別執著,他怎麼能稱性?這個大乘經上也說得很明白,諸佛菩薩示現的這個相,「相即無相,無相即相」。這個我們難懂,他雖現相,他不執著這個相,他不分別這個相,他也沒有現相的念頭,連妄想也沒有,這個相稱性。性德裡頭沒有障礙,《華嚴》全經講的都是自性,性德的流露。
清涼大師為我們說的總綱領,「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華嚴是無障礙的境界。如果現這個相就有障礙了,這不是華嚴境界。現相沒有障礙,不現相也沒有障礙;說法沒有障礙,不說法也沒有障礙,「說而無說,無說而說」。法身菩薩在聽講經,聽而無聽,無聽而聽,全體稱性,沒有一法不稱性。這是事實真相,可惜我們見不到;不但見不到,想都想不到。
這不是凡夫境界,凡夫展開《華嚴經》,看熱鬧,不知道裡頭的門道。知道門道,你才會有味道,這是我們常講你才能契入少分,入少分就很有受用。這一首偈,你多少實實在在能夠體會到它的境界,這個境界就在現前,沒有離開我們。不但沒有離開我們,這個境界遍一切虛空法界。我這個話裡頭,虛空法界加了「一切」,那是什麼意思?『一一塵中見法界』,加「一切」就是這個意思。一切塵中都現世界海微塵數的法界,所以它在我們面前,它沒離開我們。見性的人見到了,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這是他們的現量境界,不是在推想。
請看最後一首偈,清涼說「結歸普因,故能含攝」。
【廣大願雲周法界。於一切劫化群生。普賢智地行悉成。所有莊嚴從此出。】
前面都是講的果,這一首把因說出來。華藏世界這些人修什麼法門?修普賢法門。極樂世界的大眾也是修普賢法門,我們在《無量壽經》上一開頭,第一句話就跟我們講「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行重要!不修普賢行,不能夠證得無上菩提;你要想證得無上菩提,一定要修普賢行。
普賢行,它的特色究竟在哪裡?普賢行具足圓滿的智慧、具足圓滿的德能、具足圓滿的相好,它跟性德完全相應。修普賢行第一個條件,心量要拓開,心量小不能修普賢行。經上常講修普賢行必須要「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個話說得沒錯,但是我們一般學佛的同學,對這兩句話的意思可以說懂得一半,沒有完全懂得。為什麼?我們講「心包太虛」,太虛空,那個度量周遍恆河沙數的世界,「量周沙界」,這不是統統都包括了嗎?怎麼說才只有一半?確實是一半。你知不知道虛空法界裡頭,一一微塵裡面也含攝恆沙世界?這個沒想到,所以你的心量打開只有一半,不圓滿。普賢菩薩的心,包一一微塵裡面的世界海微塵數的剎土,剎土裡頭有剎土,依中有正,正中有依,重重無盡,我們沒有想到。
所以修普賢行,即使是你心量很大了,真的包虛空包法界了,你的普賢行在相似位,不是真實位。你的心量只包容著虛空法界,你沒有包容重重無盡的虛空法界。你要是不讀《華嚴》,不深入《華嚴》,你哪裡懂得這個境界?
偈頌第一句,『廣大願雲周法界』,就是說這個事情。一一微塵裡面那個法界裡頭所有眾生,要不要度他?要度!普賢的大願沒有窮盡,普賢的大行沒有邊際,稱性。稱性,哪來的邊際!哪裡會有數量!
我們今天有沒有這個願心?真正發這個大願了,這個人還有自己嗎?還有私心嗎?世出世間法還有貪戀嗎?還有瞋恚嗎?所有一切煩惱習氣都銷融。我們不講斷,小乘法裡講斷煩惱,權教講斷;這是圓頓大法,沒有斷。銷融變成什麼?變成智慧,煩惱融化成智慧。煩惱無盡,這一轉變就智慧無盡、德能無盡、相好無盡。
這些東西用來幹什麼?用來幫助眾生,『於一切劫化群生』。從此以後沒事了,就是教化眾生。教化眾生,你一定要懂得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給眾生做榜樣,佛菩薩大聖大賢對眾生的教化是用感化。
那我們在做,眾生好像還是茫然無知,依舊墮落在妄想分別執著之中,這是什麼原因?我們自己修得不好,不要怪「這個人業障深重,很難度」。這個錯了,這絕對不是普賢菩薩的心願,普賢菩薩哪有這種心?普賢菩薩絕對不會怪別人,是自己做得不夠好,自己做的感化的功力不到。那要怎麼樣?加強自己的德行,一切眾生必定有自自然然感化的那一天。
像這些事情,我們細心去觀察,慢慢的你就能夠悟入,悟入你就明白了。我們跟一般社會大眾接觸,有一等人,他有道德、有善行、有智慧、有德能,許多大眾見到他受感動,我們佛經上常講的六種震動。這個感動可以分為正負兩面,正面的是與這個人同德同行。像佛菩薩來了,我們是學佛的人,我們深受感動,表現在我們行為當中。負面的是與這個道德之人相悖,他也受感動,那個感動是極力排斥,想盡方法來障礙、來阻止,那也是一個感動的表現,你面面都看到。
現在我們要問,那個排斥的、不能接受的,這就是《地藏經》上所講的剛強難化那一部分。這個人為什麼不能夠感動那些剛強難化的?做得還不夠,只能感動善根福德因緣比較深厚的,這些人感動,他們隨順法性;另外還有違背法性沒有回頭的,更要努力,還要長時間。
諸位要記住,根性劣的需要很長時間,不是一生就能感動的,生生世世。因為他的煩惱習氣太重,佛菩薩絕對不怪他們,不會去怪罪他們,只說自己修養的功夫不夠,還沒有感動他,要修得更好,修得更完美。所以自行就是化他,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這個道理很深很深,自己要認真努力去做,要從現前生活上做起。最明顯的,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人對我們很尊敬,有很多人對我們沒有尊敬心,甚至於輕慢我們,我們自己在這個境界裡頭要修行。他尊重我,我要想一想,我自己的德行是不是真正值得他來尊敬?輕慢我的、毀謗我的,我要想一想,我是不是有這些過失?反省就是懺悔,改過自新。順逆都是善緣,都是善知識,他幫助我、成就我,我的成就感化他,你們說這個事情是一還是二?佛經上說不一不異,不能說是一,也不能說是二。不能說是二就是一,不能說是一就是二,非一非二,即一即二,這才是事實真相,這是我們要向佛菩薩學習的。
『普賢智地行悉成』,普賢行。普賢行的總綱領有十個綱領,頭一個「禮敬」。禮敬在事上不難,難在真誠心。單單事相上表現恭恭敬敬的,內心不是真誠,不能感動人。中國古人所講「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精誠就是真誠,一絲毫的虛偽都沒有,我們要在日常生活當中,用這個心待人接物。為什麼?我們希求的是無上道,無上道要用真心來修,不能用妄心,用妄心怎麼能修成正果?
世間人以妄心對我,我理解,為什麼?他們不求證果,他們修的是六道輪迴。我今天修的是一真法界,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我們用真心來修,念佛求生淨土才能往生。我們要是用妄心念這句「阿彌陀佛」,古人講得很好,「口念彌陀心散亂」,你心不是真心,口念彌陀不是用真心,「喊破喉嚨也枉然」。那種念佛實在講也並不枉然,還是有好處,阿賴耶識裡落下了金剛種子;但是它什麼時候起作用,那就很難講,什麼時候用真心,這個種子就起作用。不能有絲毫的虛偽,我們這一生才有成就。
經上講『所有莊嚴從此出』,華藏世界的依正莊嚴,十法界裡面的依正莊嚴,無不是普賢大行所成的。普賢的大行,我們曉得普賢有十願,願願裡面都具足十波羅蜜,那就叫大行。願跟行結合成一體,叫普賢行,願就是行,行就是願。在華嚴會上代表十波羅蜜的是文殊,代表大願的是普賢,普賢跟文殊合而為一。願就是行,行就是願,行願不能夠分離,一切莊嚴從這裡出來。講到這個地方是「華藏因果自體」講完了,下面第二大段「別顯安布莊嚴」。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請看「華藏世界品」,「藏海安布莊嚴」,看這一段長行文。清涼大師給我們說,這一段文分為六段,第一段是「四周輪山」,第二段是「寶地」,第三段是「香海」,第四段是「香河」,第五段是「樹林」,第六段是「總結」,這六段各有長行、偈頌。現在講第一段,第一段就是四周輪山。大師說「清淨戒德,內攝外防之所成也」,這是表法。請看經文: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此華藏莊嚴世界海大輪圍山。住日珠王蓮華之上。】
在這一會,普賢菩薩是會主,會主就好像我們現在講的大會主席,他代表毘盧遮那佛來說話,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個宇宙就是經上講的華藏世界海,這個世界海四周有大山,我們講的屏障。在我們地球上,許許多多國家的界限,多半是用山做為界限,或者用河流,就這個地理的環境。這裡頭表法的義趣,我們必須要能體會。內攝外防,對內是攝受一切眾生,對外是防止他國的侵犯,所以用這些屏障來做界限。其實大世界裡頭哪有這些事情?重要的還是講的表法。我們要想成就,要懂得這個道理。對內你要懂得攝心,對外你要懂得防止邪染,這就是屏障的意思,這就叫「大輪圍山」。
『住日珠王蓮華之上』,「日珠王」,很明顯的說明,這是一個放光的星球,日珠王是個放光的星球。「蓮華之上」,這個蓮華清涼。「日珠王蓮華」,如果我們簡單的說,這就是地球,這個說法我們很容易懂,在這個之上。慢慢把範圍縮小,從大的星系縮小範圍到銀河系,銀河系再縮小到太陽系,太陽系慢慢講到我們自己居住的這個星球。我們如何來學習、如何來契入,把我們的身心跟大的世界融成一體?這個重要,這就是入華嚴境界了。
這種事情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跟諸位講,這裡頭沒有真也沒有假。為什麼?真假是二法,是相對的。離開一切相對,你才能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今天見不到宇宙真相,真正原因在哪裡?我們沒有能力把相對的突破。這些西方科學家講相對論,這個世界確確實實,我們六道凡夫生活在相對的空間裡面。我跟人相對,大跟小相對,長跟短相對,真跟妄相對,是跟非相對,善跟惡相對,沒有辦法出離相對。
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印宗法師向六祖請教,印宗法師問黃梅五祖忍和尚平常對大家開示禪定、解脫,他老人家是怎麼講法?六祖回答,也沒有說忍和尚怎麼樣解釋禪定、怎麼樣解釋解脫,他沒有這個答覆。他的答覆很簡單,禪定、解脫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二法不是佛法。惠能這一說,印宗立刻就覺悟了,一悟就超越了相對。
學佛的人,總是出不了這個範圍,出不了這個圈子,他沒有辦法開悟。六祖這個答覆,名相怎麼解釋不要緊,重要的是要悟。印宗的境界是在將悟未悟的邊緣,就是沒有法子突破。經過他那麼一點,一下就覺悟了。
所以佛在大乘經裡面給我們講佛無有定法可說;更深一層說,佛無有法可說。幾個人能記住佛這個話?佛法能不能去批評它?你要是批評它,你已經著了相。為什麼?佛無有法可說。佛無法可說,你從哪裡去批評?所以,唯有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沒有把柄在人手上;你有,有就有把柄。無!釋迦牟尼佛自己講,他說法四十九年沒說過一句話,誰要是說佛說法,叫謗佛。你們想想,他這是什麼意思?你想這話什麼意思?
下面長行文有十一句。句不長,請看經文,都是講大輪圍山,華藏世界四周的輪山。
【栴檀摩尼以為其身。】
這是第一句,這個山總的形狀,清涼大師在註子裡說得很清楚,初「總舉所依」,「山所依處」就是地面,「即地面四周」。「日珠王者,所依處地」。「故舊經云」,舊經是《六十華嚴》,晉譯的。「依蓮華日寶王地住」,這座山在哪裡?山安住在地面上。「所以地受此名者,前華名種種光明蕊」。「偈中云,光燄成輪。又云一切寶中放淨光。明知此華,以寶為體,是則如日輪之珠王為蓮華也,斯即總華之稱」,這是解釋我們前面念的這一句。
我把珠王蓮華解釋為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地球在太空當中,這是寶珠!佛經裡面講的,我們要懂得佛所說的意思。在空中,這一個星系裡有許許多多的星球,星球絕大部分形狀都是圓的。圓形的、橢圓形的,這是它在空中運行,或者我們講它的活動,自自然然形成的。講種種不一樣的世界,這後面我們會讀到,那是講星系。星系是由許許多多星球組成的,確確實實我們今天天文學家也證實了,組成的形狀那就不是一種,真的是許許多多的形狀,在太空當中。
『栴檀摩尼以為其身』,從這一句以下,「別顯體相」。前面講「堅利」、「金剛」,佛在前面有這些形容,稱堅利、金剛都是從法性上說的。諸位要曉得,星球、星系都屬於法相。法相,從相上講是幻相,不是真的。性是真的。就是說能現能變的性識是真的,那是永遠不壞的;所現的現相、法相是幻化的,剎那生滅。
但是你要是仔細去觀察,能現能變的是不滅,所現所變的當然也是不滅。這個乍聽起來很難懂,一會兒講生滅,一會兒講不滅,是什麼意思?生滅跟不生滅是一不是二,不生滅是從性上講的,生滅是從相上講的。從相來說,相它是相續的,從相續上來講,我們沒有辦法看出它生滅,前念滅了,後念接著就生了,這當中一絲毫的空隙都沒有。速度有多快?就以最普通《仁王經》上所講的,我們過去讀過《仁王經》,講過《仁王經》,《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佛在經上講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你們想想看,一彈指的時間,我們彈得很快,一秒鐘可以彈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一秒鐘有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你怎麼能看得出來?我常常講,你看電影,電影那個畫面一秒鐘二十四次生滅,那個鏡頭開關,開是生,關是滅。那個畫面我們都以為它是真的,已經欺騙了我們這個眼睛,一秒鐘二十四次。如果一秒鐘,你想想看,二十一萬六千次,你怎麼知道它裡頭有生滅?我們生活在這個空間裡頭。
自己身體是如此,給你說實話,一秒鐘當中已經產生變化,多少個變化?二十一萬六千次的變化。所以《金剛經》上講「如露亦如電」,電是閃電,閃電是比喻快速,你以為這個身相是真的,我們看是看相續相,剎那生滅,剎那相續。我們能在相續相裡面看到什麼?看出它的轉變、循環。因果的循環、因果的轉變、因果的相續,從相續裡頭看到轉變、循環。否則的話,一點都看不出來,哪裡能體會得到?
這種微細的境界,這是事實真相,極其微細,佛在經上講八地菩薩見到了,那是多麼深的定功,在這樣深的定功裡面,才看出原來是這樣的。我在這部經前面說這一段事相的時候,我講得很詳細,我記得講了好像是六個小時。我說明佛講的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這是世尊的方便說,事實真相不止!我們能夠體會得到,我們想像不到,能體會得到。
所以佛在經上給我們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句話意思深廣,也是沒有邊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以佛教我們對這個相不要執著,不要分別。凡夫為什麼變成凡夫,墮落在六道裡頭,生生世世都出不了?就是把這些現相、這些幻相以為是真的,在這裡面生起妄想分別執著,錯了!這叫迷。覺悟的人在這個現相裡頭,絕對不起妄想分別執著,那就是諸佛如來,就是法身菩薩,決定不起妄想分別執著。不起妄想,看破;不起分別執著,放下。我們看破、放下要是到這個等級,問題就解決,超越十法界。這個時候入一真法界,入華嚴境界。
所以這一句,在此地說明它本來具足的德相,這個德相略舉十種,這是第一種。第一句到第四句都是講「自體圓滿」,十句可以分兩段,第五句到第十句是講「外相莊嚴」。我們念的是第一句,第一句是身,身不是講身體,就是輪圍山的全體,我們稱之為身。身的意思是講全體,不是講部分。頭是身的一部分,手足是身的一部分,單單講這個身就是全體。所以在此地,這個身是全體的意思,「栴檀摩尼以為其身」,這是講「安布莊嚴」。第二句:
【威德寶王以為其峰。】
山最高的地方是山峰,這個山之體是寶,摩尼!摩尼是如意寶,清涼講「摩尼圓明」。栴檀是香,世間最好的香。這個香現在沒有了,為什麼?眾生沒有福了。歷史上記載,好像在唐朝的時候,印度有一位法師,帶了有幾丸說是栴檀香,分量很少,只有四兩,帶到中國來,把這個香送給皇帝做禮物。朝廷裡頭有規矩,送這些東西的話至少不能少過一斤,這個禮物才能送給皇帝。但是它只有四兩,不夠一斤,所以收禮的人拒收,不肯收他的。他就把這個香燃一丸,燃一點點。經上給我們講,這個香燃一丸,周邊四十里都能夠聞到這個香;而且聞到這個香,這個香能治病,能治瘟疫。這香一燃之後,整個長安城,那個時候首都在長安,就是現在的西安,四十里都能聞到,才知道這是寶,不夠一斤也收了。從此之後,就沒有再聽說過有這個東西。這些東西是怎麼出現的?佛在這個經上講得好,摩尼、栴檀「皆戒之德也」,都是持戒之德;換句話說,如果居住在這個地區的人,人人都持戒,這個地區就會出現栴檀樹。
我們再細細想想,佛常常在經上講依報隨著正報轉,山河大地、草木叢林、森林都是隨著人心轉。人心善,種種珍寶都出現;人心要是惡、不善,這些珍寶都沒有了。栴檀就變成普通的樹,珍寶變成山上的石頭、泥沙。我們讀淨土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甚至於《彌陀經》,講西方極樂世界「眾寶所成」,我們相信。為什麼相信?西方極樂世界人人具足戒定慧,人人具足普賢行願,人人都是上善之人,他的依報怎麼會不好!境隨心轉,環境隨心轉,他那個心那麼好,純淨純善。沒有念頭、沒有去想要這些珍寶,沒有,自自然然現前,經上講「法爾如是」。
所以有些人看到淨土經論,他說佛家修行都是修苦行,哪有這樣的受用?一看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他懷疑。懷疑什麼?佛菩薩貪圖享受,這哪裡是修行人?他不知道這個境界是自自然然現前的。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有沒有貪心?沒有!有沒有瞋恚心?沒有!見思煩惱斷盡,塵沙、無明都破了,聖人!不是凡夫。
我們是不懂這些道理,產生許許多多誤會,拿我們凡夫的知見來測度佛菩薩的境界,全都錯了!如果我們這些人見思煩惱沒斷,是非人我一大堆,到了極樂世界,看到極樂世界什麼樣子?跟我們這個地球差不多,沒有兩樣,這就是境隨心轉。你就想到西方極樂世界那些佛菩薩,應化到我們這個世間來,他真正的受用,我們這個世界是個什麼世界?也是眾寶莊嚴。心不一樣,變的境界不一樣,各人是各人的境界。
我們今天看到山河大地是這個樣子,你也看到是這個樣子,什麼原因?我們兩個人的心差不多,染污的程度不相上下,所以變成外面境界相同;而實際上,各人是各人境界。《楞嚴經》上講的「同分妄見」、「別業妄見」,別業是各人的,同分是我們大家見的差不多。只能說差不多,會不會完全相同?不會。完全相同只有一個人,成佛,佛佛道同;等覺菩薩還有小小的差異。這兩個人都是等覺菩薩,都是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生相無明裡頭有差別,所以境界相還不是完全相同。菩薩如是,何況我們凡夫!凡夫說兩個人境界完全相同的,沒有這回事情!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得。
山峰,這是山最高的部分,清涼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說它表法的義趣,「威伏諸惡」。他在最高,他的威德能夠把一切惡伏住,降伏住,德高!我們修行修法,看到大山就要想到戒德所成。雄偉的巍巍的大山,就像一個偉大的人物一樣,戒德成就,我們要想到持戒。戒是菩提的根本,經上講的「戒是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我們疏忽了戒,不願意持戒,你怎麼能成就?念佛不能往生。
哪些人念佛往生的?持戒念佛的人往生。如果說不持戒,你佛念得再好,你不能往生。為什麼?你心是散亂的,你心裡頭還有一些惡念。念佛心裡頭夾雜著惡念,怎麼能成就?持戒念佛重要!
佛在滅度之前教導學生,佛不在世了,大家沒依靠、沒老師了,佛講「以戒為師,以苦為師」,這是佛最後的教誡。我們不怕吃苦,我們嚴持戒律,就等於釋迦牟尼佛在世沒有兩樣。又何況大乘教裡頭常說,「戒是佛身,禪是佛心,教是佛言」,我們這講身口意。戒是佛的身,教是佛的語,禪是佛的心,淨是佛的歸宿,不持戒那怎麼叫學佛?
佛所講的戒,的確跟我們的煩惱習氣完全相反。我們煩惱習氣隨順慣了,現在要放棄煩惱習氣,隨順佛陀的教誨,好像很不習慣,感覺到非常困難。但是你要曉得,佛所講的戒定慧是我們自性本具的性德,換句話說,佛所示現的,我們的本來就是這個樣子。這是宗門裡面常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要是知道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我們人人是佛,我們的身口意跟佛一樣。
現在是迷失了自己的本心,迷失了自己的本性,隨順煩惱,隨順煩惱是迷失本心,迷失本性。我們現在學佛,學佛真正的目的在哪裡?恢復本性而已,不再迷失了。我們想不想恢復?想恢復,你得依教奉行;想恢復又不能依教奉行,你這一生肯定空過。
但是我們曉得依教奉行是真難,確確實實不是一樁容易事情,要怎樣才能夠見到依教奉行的效果?這是各人根性不相同。我自己的經驗提供諸位做參考,我是從讀誦、講經上獲得的。讀誦、講經就是天天受佛的薰陶,每一部經論、每一個行門自自然然都具足戒定慧三學。佛家常講定共戒、道共戒,你要是得定,這個定裡面戒定慧三學具足;你要是契入境界,那是道,戒定慧三學也都具足了。
我在講席裡面向諸位報告過,讀經是戒定慧三學具足。我們展開經卷,恭恭敬敬的讀誦,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放下萬緣,一心來讀經,這裡頭就有戒;一心讀,不夾雜妄想分別,定具足;經文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從「如是我聞」到「信受奉行」,沒有念錯,沒有念顛倒,慧!所以會讀經的人,讀經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
講經、聽經又何嘗不是?講經依照講經的規矩講,那個規矩是戒,學講經的同學要懂得。真正發心講經要親近善知識,要學。你要不是認真去學,你的講經不如法;換句話說,不合規矩;不合規矩,這裡頭沒有戒。沒有戒,哪來的定?你所講的經就跟世間一般人講書差不多。我們一般人講說書、講故事,可以博得大眾一笑,得不到利益。
在家居士講經一定要受菩薩戒,不受菩薩戒,你是白衣。白衣,佛不容許代佛說法。講經是代表佛說法,這個不許可。為什麼?如果佛沒有這個限制,這個經就很多人亂講,完全沒有規矩。所以真正發心講經,要去受這個訓練,一定要有規矩,這個規矩是祖師代代相傳下來的。
早年我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習,那個時候我也是在家居士,沒有出家,參加他的內典學習班。這個班就是培養講經弘法的人才,統統是在家居士。他老人家就是在家身分,給我們編定的教材,這個教材是規矩,老師常常講叫科班出身,會聽的人一聽就曉得,你是不是受過這個訓練。我們中國人講師承,你有沒有師承,一聽就曉得。連上台下台這些規矩,一看就懂得了,你有沒有學過;你沒有學過,你不懂。
在台灣早年,我初學的時候,老法師們講經也常常有,他們雖然不是天天講,一年會講個一兩次。時間短的一個星期,時間長的半個月、一個月,我們也常常去聽。李老師那個時候只讚歎一個人,道源老和尚。他常常跟我們講,你們留意道源老和尚講經,懂得規矩,受過訓練,科班出身;其他人講經,雖然講得很好,不合規矩。
如果我們拿到《內典講座》這個小冊子做標準,他哪些地方不合,你都可以把他寫下來。這一部經講完,你就看看他有多少毛病。從前李老師講毛病百出,我們聽了不服氣,毛病縱然有,哪有那麼多?拿這個標準一衡量才知道。一天當然沒有那麼多毛病,如果你這一部經連續講七天、連續講半個月,每天記十幾、二十個,不止一百!我們對老師的話服了。所謂是「不依規矩不成方圓」,無論是在家出家發心講經,一定要學,不學不能成就。不學,你講經外行的人聽不出來,內行人一聽,毛病百出。《實用講演術》、《內典講座之研究》比什麼都重要。好,現在時間到了。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17:17:1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