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七六七卷) 2002/7/1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0767
諸位同學,請看「世界成就品」,最後的一段無差別,長行第二句看起:
【一一世界海中。諸佛出現所有威力無差別。】
這個『一一世界海』,這裡面有微塵數的世界,所有世界當中,諸佛示現,他的威德、神通、十力,十種特殊的能力都是平等的,都沒有差別。我們在大乘經裡面常常讀到「佛佛道同」,所以佛的智慧、德能、相好都沒有差別。
但是佛跟眾生的緣分有差別,這個一定要知道。佛門裡頭常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這個就說明了眾生跟佛沒有緣,佛就不能度他。誰能度他?跟他有緣的這一尊佛能度他。從這些地方我們又能體會到,常言說得好,「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所以人與人,人與一切眾生,要結善緣,要結法緣,你將來成佛,度眾生才多才廣。不但與一切人要結善緣,現在懂得的人真的是不多,我們常常羨慕,一位長者大德,無論是在家出家,羨慕他的法緣殊勝。法緣為什麼有盛衰不同?由於你過去今生,你跟眾生結的緣不一樣。
釋迦牟尼佛示現在我們世間,講經三百餘會。我們看《彌勒下生經》,佛告訴我們,彌勒菩薩的緣就不如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將來示現在這個世間成佛,講經多少會?三會,龍華三會。釋迦牟尼佛三百多會,彌勒菩薩只三會,這說明什麼?緣不一樣。佛在經上講的,照理說是彌勒佛先成佛,釋迦牟尼佛在他之後,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超前,超到彌勒菩薩之前了?釋迦牟尼佛精進不懈,超前好多劫,在彌勒之前成佛,這個經上往後都會講到的。勇猛精進,像是講釋迦世尊、世自在王、法藏比丘,無不是勇猛精進,超越諸佛如來。這些地方我們要留意,我們應當要學習,要效法。
結緣這一樁事情,尤其重要。你如果說我沒有能力,沒有這個錢財,我沒有辦法跟人結緣。你見到人,從內心裡面生起恭敬心,合掌、點頭、微笑都是結緣,這些不要花錢的,隨時隨地都能做得到,跟人結緣;跟動物結緣,動物有靈性。
這一次我到杭州去訪問,參拜祖師的舍利塔,我們心裡頭最仰慕的蓮池大師、蕅益大師、永明延壽大師,這一次有緣,我都去看過。蓮池大師的雲棲寺,道場是還在,可惜已經變成遊樂區,在這個時代無可厚非,往後的佛法一定要回歸到教學。過去祖師大德的道場已經成為名勝,觀光旅遊的景點,遊客攔都攔不住。
所以早年我第一次跟趙樸老見面,九0年的時候,我跟樸老就提到,往後佛門的道場,因為現在資訊發達,交通便捷,不需要建很多,這麼大的中國,建十個道場就夠了。早年的道場統統開放,做觀光、旅遊,做機會教學,好事情。佛法的道場,中國有十個宗派,每一個宗派建一個就夠了。建的方式,像外國的大學城一樣,這一個大道場裡面分兩個部分:一個是學院,講經說法,培養弘法人才的地方;另外一個道場,學會,像淨土宗,淨宗學院、淨宗學會,學會是共修的道場,這樣就夠了。一個宗派一個,另外選擇好的地方來建道場,不需要到處建很多那些小道場,無需要。從前交通不方便,資訊不發達,便利當地人就近需要才建立大大小小這麼多道場,現在不需要。
最殊勝的道場是什麼?衛星廣播電台,這是我常常講的。講經也好,念佛也好,做早晚課誦也好,都在電台裡面傳播出去。每一個人在家裡頭,打開電視機就跟著做早晚課,跟著念佛,就像在道場,參與道場,沒有兩樣。聽經在家裡聽。所以新時代的大道場是在空中,不需要花那麼多錢,建那麼大的一個,不需要。有個十幾、二十、三十個法師,就能對全世界弘法,整整齊齊的儀規,就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樣,藉著高科技向全世界播放。
道場的形式,應當建立現代的學校的方式,不必再用宮殿這種建築,那是那一個時代。我們常常講佛法一定要懂得本土化、現代化,以往那個是帝王時代留下來宮殿式的建築,現代不一樣。最重要的是教學,是教育,佛法教學的內容,佛家常講「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是它教學的方針,教學的宗旨,永遠不能變更的原理原則。內容,「戒定慧」三學,這個是經典。在形式上,佛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教導我們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生活自然環境的關係,人與不同維次空間生物的關係,這就是我們常講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關係搞清楚,知道怎麼樣相處,平等對待,和睦相處,不僅僅是社會安定,世界和平,我們所作所為是促進宇宙的和諧、真善美慧的人生。這個是智慧的教學,真實的教學,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
佛法,好東西!世出世間沒有能夠跟它相比的。今天這個社會大眾很多人對佛法產生誤會,不能怪他。要怪誰?我們佛門四眾弟子,沒有好好的依照佛的教誨來修行,沒有能夠把佛陀教誨發揚光大,過失在我們自己。我們今天明白了,省悟過來,有責任、有使命把佛陀真實的教誨介紹給社會大眾。不但是用語言文字,最重要的要實行,要把經典裡面的理論、方法、境界完全落實到自己生活當中,做出來給社會大眾看,大家就明白了。
今天上午澳洲悟平師打個電話給我,告訴我,現在在澳洲當地人,澳洲的本地人,許許多多人對佛法有興趣,要求我們辦講座來幫他們學佛。我說好!悟行法師跟幾個同學們在研究來辦講座。我跟他們建議,我們設一個論壇,每一個星期一次來幫助他們。這個論壇不要叫佛學論壇、佛教論壇,我們不用這個名詞,用「多元文化論壇」。為什麼?用「多元文化論壇」,我們什麼宗教的經典都可以在這個地方研究討論,都可以讓大家在一起學習。因為我們住的這個都市,天主教徒、基督教徒最多,用「多元文化」好。
我過去在新加坡天主教的學校裡面講過《玫瑰經》(《玫瑰經》是天主教的早晚課課誦本),看看我們佛教徒,學佛的人,對你們經典裡面的看法,我們讀你們的經典,我在你這部經典得了些什麼受用,我講給你聽。我們在這個場合裡頭做一個研習報告,研究學習的報告,回響非常好。
所以我們就決定學院裡面,懂得英語的有十幾位,在家出家一共十幾位,統統參加這個論壇。一個星期一次,將來如果學的人多了,我們就一個星期兩次或者三次。如果真的很多人學習,我們可以專門撥一個教室每天上課。歡喜!
我們在那個城市時間不長,才一年多,不到兩年。為什麼當地人對我們有這樣的好感?給諸位說,沒有別的,我們做到了。老實說,我們做得還不夠,我們做得太少;但是這個太少,這一點已經贏得當地居民的好感。佛陀對我們的教誨,我常常講,我們這一部《無量壽經》,我們能做到多少?百分之十都不到。但是社會大眾對我們這樣的鼓勵,增長我們的信心,也引發了我們的慚愧心。「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這個是修無法師往生之前,留下來的一句話,我們一定是能知能行。
我們今天在那個地方,學院修學的宗旨,就是我們的院訓,印光大師他老人家的十六個字四句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這是我們的院訓。我們教學的綱領,就是遵守淨業三福,淨業三福是我們的教學綱領。孝親,「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真做,要求落實,在我學院裡頭,無論出家在家,現在我們住眾有四十多人。經常到山上來參學;現在我們是辦短期講座,每一屆是十個星期,就是七十天,一年辦四次,每一季辦一次,我們叫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每一季七十天。辦這個講座,我們收容的人數是四十八人,四十八願。由此可知,我這個學院經常在一起生活的,連自己的常住跟來參學的同學們,大概有一百人,每一天生活在一起有一百人,這樣一個團體,我們要求做到,所以當地人看到歡喜。我們絕不是天天在那裡研究討論,不是幹這個。我們重視落實,要求你要做到孝養父母。
孝養父母怎麼做法?除了我們也在積極籌備要建立一個萬姓先祖紀念堂。這個紀念堂同時也是講堂,也是念佛堂,也是活動中心。這個裡面教學著重在倫理道德,著重在因果教育,要真幹,給社會大眾做好樣子。人與人之間真心相待,人與人之間互相尊敬,互相信賴,互相照顧,互助合作,我們跟當地的居民打成一片,全心全力為這個地方人民服務。
居住在我附近幾條街,幾乎都是退休的老人,我到那裡去一看,我跟家裡的人大家講,這裡就是彌陀村,全是退休的外國人。他們有一些老夫妻兩個都在一起,有不少單身的,或者先生過世了,或者太太過世,單身的,我們常常去慰問,常常去照顧。把這些老人看作是我們自己的父母,我們孝養父母要從這個地方去落實。
每一個星期六,我們照例的有溫馨晚宴,就是請他們大家來吃飯,免費招待,來的人我們統統都歡迎,完全用素食來接待,他們非常歡喜。
我們住在這個地方,對社會我們是付出的,但是他給我們的回報,那一種得意,那一種真誠的愛戴,是很難得到的!在物質上的回應,我們也很歡喜,我們免費供養他們,他們常常也送禮來給我們,送菜來給我們,送水果來給我們,常常送來。我們跟當地人變成一家人,真的像父母兄弟姐妹一樣。所以出門,因為我們的服裝他們都認識,我們穿咖啡色的長背心,走到哪一條街上,兩邊人都向你打招呼,親切!這個就是世尊常在經上講的「為人演說」,我們要表演,要做出來給人看。
我們的大門敞開的,來者不拒,去者不留,我們絕不拉信徒,自己走進來,歡歡喜喜的走進來。我們在那裡不化緣,不募捐,不要人家一分錢。我們的日子怎麼過?靠三寶加持,靠天龍護法,靠韋陀尊天菩薩。我們的收入能夠開銷,我們決定相信佛菩薩;實在是我們的經濟來源斷絕了,我們大家合起掌來念佛求往生。宋朝瑩珂法師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他就走了,所以一絲毫的憂慮擔心都沒有。瑩珂法師是個破戒的出家人,不守清規的出家人,三天三夜能把阿彌陀佛念來,他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我們有信心,他能念得來,我們肯定也能把阿彌陀佛念來。所以衣食住行四事供養,為這個事情擔憂,把你的清淨心破壞了,這是大錯特錯。
我常常教導同學,我們學佛的人不怕死,學佛的人遠離恐怖,不驚不怖。無論是在順境、逆境,心永遠是清淨的,永遠是安定的;生智慧,不生煩惱。我們認真努力,做出一個佛教的好樣子,讓社會大眾看看佛教是這個樣子。我們對得起釋迦牟尼佛,對得起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哪有不得佛力加持的道理!
我們念到這一句,有信心,『諸佛出現所有威力無差別』,這個「無差別」加持我們,我們與一切眾生結善緣,與一切畜生道結法緣,與九法界眾生結法緣。念念要想到。再看下面第三句:
【一一世界海中。一切道場遍十方法界無差別。】
這是說道場同,清涼大師說「同真性故」。道場不論大小,像我們這個攝影棚,這是一個房間,這個道場不小!我們在《維摩詰經》裡讀到「維摩丈室」,我們這個攝影棚比維摩丈室還要大。如果從法性上看,大小就平等,真性裡頭沒有大小。心同佛心,願同佛願。我們這個攝影棚跟華藏世界無差別,跟極樂世界無差別,跟一切諸佛的報土無差別。這是真的,不是假的。《華嚴經》裡面常常告訴我們(不是一次),「一切道場遍十方法界」,我們這個小小的攝影棚遍不遍十方法界?遍,肯定是遍,哪有不遍的道理!為什麼遍?法性土。
所以我常常講,我講的是真話,都有經論做依據,不是隨便說的。我們起心動念,每一個念頭,只要微微的一動,那個念頭的波,它比光波快,比電磁波快,立刻就周遍法界。為什麼?光波、電磁波是物理,它的速度再快,還是有限度的。太陽的光照到地球上,八分多鐘。我們每天晚上看到天上的星星,那些星星都是太陽都是自己發光的。它們的光照到我們這兒,我們能夠看到它的光,有很多好幾個光年,十幾個光年、一百幾個光年、幾百個光年,很多很多。用光的速度,還要幾十年才能照到地球,我們才能看見。思想的波就不一樣,心波,它不是物質,它是心,心的波只要一動,立刻就周遍法界。
所以不要以為我們起心動念沒有人知道,你錯了,凡夫不知道,愚痴的人不知道,佛菩薩知道。甚至於鬼神都知道,鬼神有報得的五通,人起心動念,很多鬼神曉得。所以中國諺語裡頭常講,「舉頭三尺有神明」,這是世間人常講的。實際上是不是舉頭三尺?你要問我,我就老實告訴你,三尺太遠了,舉頭三寸、三分就有神明。神靈圍繞在我們周邊,時時刻刻不離,你能騙得了誰?常常以惡意對人對事對物,果報現前的時候,你後悔莫及!這些全都是真正的事實。
這一次我們在杭州,有一個同修告訴我,他放生,放了一條大鯉魚,大概這一條鯉魚有三十多斤重,他去買的時候,三塊錢一斤,差不多將近一百塊錢,我想應當有三十斤重。放的時候,鯉魚有靈性,回過頭來看看他,好像依依不捨的樣子。他就跟鯉魚說話:你趕快投胎,到我家裡來,做我的孫子。他的兒媳婦懷孕,生了一個兒子,就是那條魚。他告訴我,真的,一點都不假,來投胎了。這是報恩來的,孝子賢孫報恩來的,你對他有恩。動物有靈性,通人情,通人心。所以念念周遍法界,千萬不要以為自己起心動念無所謂,那你就錯了。
我們曉得這個道理,念念心地清淨善良,與諸佛菩薩、與善神感應道交。所以道場,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道場,跟我們自己的道場融成一片。《維摩經》上說,哪裡不是道場?直心是道場,真誠心是道場,清淨心是道場,布施的心是道場,持戒的心是道場。你要懂得,你要明瞭,你心開意解,然後心量拓開,真的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句句都是真實話。第四句:
【一一世界海中。一切如來道場眾會無差別。】
這個『眾會』就是同學、同參,大家在一起共同學習,有志一同,沒有差別。何以說沒有差別?都是諸佛如來的常隨眾,不離開諸佛如來。這個地方我們就要明瞭,我們是不是真正在學佛,真正在學佛跟如來道場會眾就沒有差別。
這個經上講了一個小故事,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的時候,有兩個出家人想見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都是步行,走路,路程不近。兩個人走到中途,口渴,看到小溪裡面有水,就想到小溪裡頭喝水。有一個出家人看到這水裡頭有蟲,有生物,不敢喝,怕傷害小動物的生命;另外一個,他就不管,我渴得要命,他就喝了水。另外那個不喝水,害渴的時候,他就死在那個地方。另外一個喝了水的,過了幾天到釋迦牟尼佛那裡,見到佛。佛就告訴他,你同來的那個同伴,路上不敢喝有蟲的水,他先來見我了。這個喝水的出家人非常慚愧。持戒是道場!堅決持不殺生的戒,寧願自己渴死、餓死,也不傷害眾生的生命。
所以什麼人是佛的常隨眾?依教奉行的人,不一定在佛的身邊。在佛的身邊,不能依教奉行,我們中國人常講的「陽奉陰違」,表面上好像聽佛的話,背著佛是另外一回事情,這不是佛弟子,這個人不在佛的身邊。反過來,真正依教奉行,一生沒有跟佛見過面,他是佛的常隨眾,他在佛的身邊。
這個道理我們懂不懂?你要真懂,真懂,需不需要跟佛見面?不需要,心跟佛心相應,那是真正見面;跟佛的心同、願同、解同、行同,這是跟佛在一起,這個就叫無差別,真的無差別。天天跟在佛的身邊,不聽佛的教誨,聽了半信半疑,不解佛的真實義,還是隨順自己煩惱習氣,這個人去佛遠之遠矣,沒有在佛身邊,我們要懂這個道理。
所以有許許多多人,學佛的人,到印度去朝聖。問我:法師,你有沒有去過印度?我沒有去過。我有沒有必要去朝聖?沒有必要,我天天跟佛在一起,我還要去朝什麼聖!一生隨緣,不攀緣,我到任何地方去,從來沒有去旅遊過的,都是去講經,去教學。講經教學空餘的時間,他們帶我去參觀,到處去看看,這個可以,順便。絕對不是沒有事情,到哪個地方去觀光旅遊,我沒有那麼大的福報,我也沒有那個假期。世尊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在經典上沒有看過釋迦牟尼佛放了假,沒有看到放假,也沒有看到釋迦牟尼佛到哪個地方去度假,去觀光旅遊了,沒有。如果有,經典上一定有記載。由此可知,世尊這是倒駕慈航為我們示現勇猛精進。你能看得出來嗎?你能體會得到嗎?這個是我們應當學習的。
我們是凡夫,生死沒了,念佛往生沒有把握,你還有時間去度假,有時間去觀光旅遊?即使到印度去朝聖,也把你這個心朝亂掉了。好不容易修成念佛三昧,雜心、妄想、分別、執著,把你這一點功夫完全破壞盡了,這不是佛的意思。所以佛希望我們,真正要是講朝聖觀光旅遊,什麼時候?生死大事已經辦妥了,我念佛得念佛三昧,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有把握、決定沒有疑惑,行!你參禪,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行;你研教,大開圓解了,可以。沒有到這個境界,佛一定勸你好好在家用功,不要到處亂跑,把心跑亂了。你要不相信我說的話,你去問問佛菩薩。好,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請看「世界成就品」,最後的一段,長行第五句看起:
【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佛光明遍法界無差別。】
這一句好懂,光明有兩種,一種是佛的常光,一種是佛的放光。常光大小不一樣,我們一般人只能夠看到粗相,微細的相就看不到。怎麼說?譬如我們前面講的心的光,或者我們講太陽的光,太陽光從太陽那裡發射出來,到地球要經過八分多鐘。太陽系裡面的行星,距離太陽最遠的天王星、冥王星,陽光照到它那個地方要好幾個小時,不是幾分鐘。光波在空中當中,它在進行。那我們想一想,我們在這邊畫一支火柴,這個火柴有光,這個光會不會向四面八方去照射?肯定的!我們的洋火滅掉了,它那個光還在走。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星星,有很多星星,光到達我們地球,有幾十年的,幾百年的。它現在還有沒有光我們就不知道了,可能這個星球已經沒有光,但是它幾十年之前放的光,我們現在才看到。這個常識已經很普遍,差不多一般中學生都能夠懂得的。
佛放的這個光,就跟那個「波」一樣。我們講陽光,講心的光,都是物質放的光。佛的這個光是從心裡面放的,它不是物質。這個光從哪裡來的?自性般若智慧的光明,它不是物質。既不是物質,那我們就能夠跟心的波一樣(心裡面起心動念的波一樣),剎那之間周遍法界。
所以『一切佛光明遍法界無差別』,這是自性般若光明,不是物質。物質這個光波,它是有速度的,速度很緩慢,一秒鐘三十萬公里,在無盡宇宙這個大的空間,一秒鐘三十萬,這個速度就很慢。在我們銀河系,銀河系這一邊到那一邊,要用光的速度來算,要二十萬年。你看看這個範圍有多大?一個單位世界。我們今天覺得電波速度快,光波速度快,在浩瀚無盡宇宙裡面,那個速度很緩慢。真正快的是思想波,心波,它不是物質,一動念就周遍法界。自性般若的光明,也是剎那之間周遍法界,沒有差別。
諸佛從自性裡面放的光明沒有差別,我們從自性裡頭光明是沒有了,光明沒有了,變成什麼?變成無明。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因為我們自性般若上面,有妄想、分別、執著三重障礙,把自性般若光明變成了無明,而這個無明也影響到虛空法界,這個不難懂。再看底下一句:
【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佛變化名號無差別。】
這個是最近的機緣,我們接觸許許多多不同的宗教,我們把這個理念傳達給他們。我跟不同宗教徒,特別是宗教的領導人、傳教師,我跟他們談,我們信仰宗教的人都承認宇宙之間有一個真神,唯一的真神,這個真神創造了宇宙。我們佛法也說,也不例外。但是佛教裡頭對這位真神,名稱不是這個,不是叫他真神,叫他什麼?叫他「真如自性」。虛空法界剎土眾生從哪裡來的?確實是他創造的,經上講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真心本性是能現能變的,虛空法界剎土眾生是所現所變的。他們講真神,這就是真神。
真神,他會變化,神通廣大,所以在這個世間就變現出許許多多不同的宗教。為什麼變這麼多不同的宗教?眾生根性不一樣。正如同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給我們講的種種法門,為什麼?眾生根性不相同,不是一個法門能度,所以要無量無邊的法門,無量無邊法門就包含各個不同宗教。所以日本的中村康隆老法師,今年九十七歲,我去見他,他告訴我,世界上所有宗教的創始人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不跟這個意思一樣嗎?一切佛變化名號無差別,他能變化不同的名號,他能變化不同的色身,能變化不同的形狀,教化各個不同根性的眾生,這個理我們能相信。
一切眾生決定不是一個法門能夠普度,不是。一個法門能普度,釋迦牟尼佛何必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然後才曉得,這個虛空法界,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神聖,其實都是自性變化出來的。能變能現是一個,一般宗教稱為真神,佛門裡面稱為真如本性。名號不一樣,稱呼不一樣,所指的是一個事實。我們從這個地方認知、肯定,全世界所有一切不同宗教的神明,我們要不要去拜?要。真的,他是一切佛變化的。佛所變化的,那就是佛,是佛的應化身,哪有不恭敬禮拜的道理!不同宗教的經典都是佛菩薩的教誨,教那個地區的人,那個不同根性的人,要用那個方法來教他,我們對於這個經書,跟佛經同樣的尊重,尊之為法寶。
所以我才常常講,我們佛門不同宗派,所有一切宗派,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統統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修學各個不同宗派的這些人,我們都是世尊的弟子,我們是親兄弟。親兄弟如果互相毀謗,自讚毀他,叫大不孝,對不起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看到我們這個樣子,心裡多難過!就像父母看兒女一樣,他的兒女很多,兒女都互相相親相愛,父母歡喜。如果兒女彼此對立,彼此毀謗,互不往來,那個做父母的人心裡多難過!
《華嚴經》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看五十三位善知識,那都是佛弟子,各人修的法門都不一樣,他們怎麼相處的?互相尊敬,互相讚歎,自己謙虛,就在這裡教我們。我們對於不同的宗派,應當像五十三參的善知識一樣,自己謙虛,讚歎別人,這個佛看到了歡喜,這是佛的弟子。我們對於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神聖,我們今天曉得,還是一家人,都是佛菩薩示現的,一家人。我們好比那些是我們的表兄弟、堂兄弟,是屬於我們這一族的,我們能夠和睦相處,互相尊重,互相信賴,互助合作,佛菩薩、眾神歡喜。
世間人不同宗教為什麼對立?不曉得事實真相,不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很幸運,明白了,懂得了,有義務幫助他們,幫助他們覺悟,幫助他們認知。所以宗教族群可以團結,可以變成一家人。用什麼方法?教育。所以我們今天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地區,我們接觸廣大群眾,特別提醒宗教教育重要!宗教教學重要!
我在新加坡居士林、淨宗學會住了四年,這個四年天天講經教學,佛教徒數字不斷的上升,信佛的人、學佛的人愈來愈多。我到澳洲還不到兩年,現在已經看到殊勝的法緣,什麼原因?天天教,天天做示範。人,經上講,都有佛性,中國人跟外國人長的樣子是有一點不一樣,文化背景不相同,生活方式不一樣,佛性沒有不一樣,佛性是一樣的。相有差別,性沒有差別。一接觸佛法,他就覺悟了,他就嚮往,他就來追求。我們為他開闢講座,開闢論壇,幫助他學習。不但不違背他們的信教,不違背他們的文化,我們幫助他斷煩惱,長智慧。他煩惱斷了,智慧長了,他們的文化、他們的信仰就會不斷向上提升。
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這是佛的教誨,我們要明瞭。我們決定不能破壞別人宗教信仰,不能批評那個宗教不好,佛教好,你要放棄那個來學佛,這個話不能說,說這種話的人不懂佛法,不是佛弟子。佛弟子對於天主教徒,讚歎天主;對基督教徒,讚歎耶穌基督,決定沒有自讚毀他。自己謙虛,讚歎別人,幫助他開智慧,堅定他的信仰。為什麼?那個地區眾生的根性需要基督教來度他們,我們要協助所有的宗教重視神聖的教學,神聖的教育。
所以我們說,不但佛教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我說過,所有宗教的典籍都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最好的教科書。我們所有宗教徒同心協力來推動神聖的多元文化社會教育,促進世界大同、和平、安定、興旺。我們到世間來幹這一樁事情,唯有這一樁事情才能夠幫助一切眾生化解當前的劫難。
今天還有個同修告訴我,現在這個社會普遍缺乏的是什麼?缺「德」。這個話說得一針見血,現代這個社會道德沒有了。人類縱然在物質生活上還能過得去,精神生活痛苦。真的,《地藏經》上說的話沒錯,「起心動念,無不是罪」,三業的造作都是罪業,罪業所感得的是災難、苦報!
今天社會需要什麼?最需要的是道德的教育。道德的教育我們要把它落實在宗教教育、宗教教學,神聖的道德!所以諸佛菩薩的大智、大德、大能,在這個世間做種種示現。釋迦牟尼是名號,觀世音菩薩是名號,耶穌基督也是名號,穆罕默德還是名號,種種名號、形相不相同,度種種不同根性的眾生。名號、形相雖然不同,度眾生的方向目標是相同的,都是幫助一切眾生斷惡修善,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幫助眾生超凡入聖,這個沒有兩樣的。再看底下這一句,第七句:
【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佛音聲普遍世界海無邊劫住無差別。】
這個句子比較長,意思很明顯。『一切佛音聲』,沒有差別,佛的音聲周遍法界!我們為什麼聽不見?是我們這個收音機有了故障。佛的光明遍照,我們的眼不見,看不見也是有故障,真的是故障。我們現在的眼耳鼻舌很差勁。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我們「眼耳鼻舌身意」在沒有障礙的狀況之下,我們的眼能夠見遍虛空法界;換句話說,十方諸佛剎土,在理上講,我們都能看得見。華藏世界的毘盧遮那如來,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如來,應當都能看得見。諸佛菩薩說法的音聲,我們應當都能聽得見,這個正常。
現在這個正常的能力失掉,不正常了。怎麼失掉了?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經上的全句是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佛這一句話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能力為什麼喪失掉?因為有妄想,因為有分別,因為有執著,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能力就恢復。能力恢復之後,你才曉得真的沒有差別。能力沒有恢復的時候,有差別;能力恢復的時候,無差別了。所以這十段經文,末後這一段「無差別」是哪些人的?法身菩薩,妄想分別執著斷了,他們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無差別。
清涼大師給我們註解這部經裡面說,事實的真相是無障礙的法界,他講了四條,「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什麼人的境界?法身菩薩的境界,也就是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的境界,入無礙的境界、無差別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無障礙跟無差別是一個意思,能夠入這個境界,華嚴會上稱之為法身菩薩。他不但超越了六道,超越了十法界。所以他的「音聲普遍世界海無邊劫住」。「普遍世界海」是講的空間,「無邊劫住」是講的時間。空間周遍十方,時間周遍三世,這個尤其不可思議。這個耳朵真的恢復了,靈光了,可以聽到過去佛說法的聲音,可以能夠聽到未來佛說法的聲音,這才是《華嚴經》上講的「不思議解脫境界」。我們無法想像,怎麼想也想不通,但是它是事實真相。再看下面一句:
【一一世界海中。法輪方便無差別。】
這個『法輪』是代表教學。教學為什麼用法輪來代表?「輪」代表圓滿,取這個意思。所以佛家的標誌用「圓」來代表。通常代表佛法的是三個標誌,除了圓之外,蓮花。蓮花代表清淨不染,代表因果同時。你看蓮花,它這個是蓮子,蓮子是果,花果同時,不像其他的植物,先開花後結果;這個蓮花裡頭,這是代表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同時,這個意思很圓滿。第三個代表的是卍字,佛三十二相,胸中有個卍字。這個卍字是代表吉祥,無量功德現的這個相,這個相好。這三種標誌都是常用的,我們常常看到的,代表佛的說法,佛菩薩的教學,佛菩薩教學的原理原則、宗旨義趣,跟這些符號相應。
譬如許多同學《心經》念得很熟,常常把它當作早晚課誦來讀。《心經》裡面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個法輪表這個意思,那就是很明顯。色是什麼?色是相,我們講的相分。空是代表什麼?空是心,表自性。相怎麼來的?相是性變出來的,自性變出來,性是空。「有」從哪裡來?有從空變出來。圓的相就表現出來,圓周,有,那是色;圓心是空,圓心不是形相,有沒有?當然有。在哪裡?找不到,不可得。不可得叫它作空,心是空的,相是有的。
輪的作用是要轉動,不轉動,這個輪就沒有用處。今天科學技術能夠發達,靠什麼?完全靠輪在那裡轉動。所以輪代表動,但是輪的心,它是靜的,動跟靜是一體,動靜不二,性相一如。圓心是性,圓周是相,表這個意思。能生萬法的性,心性,能變萬法的性識,都用圓心來代表;一真法界、十法界是圓周,所以法輪在佛法裡面代表教學。
「一一世界海中」,諸佛如來、一切菩薩對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的教學,「方便無差別」。特別這上加了個「方便」。方是什麼?方法,便是便宜。「方便」兩個字合起來,就是最適合的方法。這個是不定法。
在中國,孔孟對中國人的教學,最適合的方法;釋迦牟尼佛對印度人的教學,是最適合的方法;耶穌基督對歐洲人的教學,是最適合的方法;穆罕默德對阿拉伯人的教學,是最適合的方法,這叫做「法輪方便」。《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面所講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佛菩薩現什麼樣的身相;應以什麼方法得度,他就採取什麼方法。所以現相沒有一定的,諸佛菩薩沒有一定的身相。教學的方法也沒有定法,《楞嚴經》上說得好,總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沒有定法,沒有一定的形相,這個道理、這個事實的真相,總得要清楚要明瞭,我們才不會執著。把執著要打破,把分別、妄想要打掉,我們才能夠真正見到、體會到宇宙真相,我們講宇宙眾生的真相。
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什麼問題都解決。所以一切疑惑沒有了、誤會沒有了,自自然然的與聖賢人教誨的相應,自然相應,一絲毫勉強都沒有,肯定是互相尊重,和睦相處,平等對待。搞清楚搞明白了,沒有一法不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識是我們的本能,宗門裡面常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真心,就是心識。明心見性就是明白這一個事實真相,大開圓解也是圓解這個事實真相。所以契入這個境界,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佛菩薩沒有兩樣,就叫成佛,就叫做證果。
今天眾生迷惑,為什麼陷得這樣的深重?說穿了,這個世間沒有人教導,所以才變成這個樣子。沒有人教導,不是沒有原因的,這個在佛法裡面講,眾生的業障,自以為是,相信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不相信聖賢教誨,認為自己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都是正確,無需要聖賢來幫助。這個聖賢、諸佛菩薩退了,這個世間其他宗教裡頭的神聖也退了,所以世間人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好,這招得災難來了,感召得劫難,整個社會動亂,天災人禍。
這在佛法裡面講,實在講也不是壞事情。我看天災人禍絕對不是壞事情,那是什麼?消業障的。人到業障消除了,人就省悟過來,就回頭了。我們一般人講,他要受過大災大難,他省悟過來,那個大災大難把他的業障消除。從這個極端差別裡頭,我們見到了無差別;極端不平的裡面,我們看到平等。你要細心去觀察,你才能見到事實真相。
特別是在現前這個時代,我們深入大經,領會大經裡面的義趣,在這個裡頭學到了智慧,知道怎樣在這個動亂的時代裡,我們要如何與一切眾生相處。這一些眾生迷惑顛倒,造作罪業,我們如何能跟他相處,不被他感染,不被他影響,而且能夠做出正面的樣子,去感化他,去幫助他,回頭是岸。這是真正佛弟子,無論在家出家,我們有共同的時代使命,有幫助苦難眾生的義務,有這個責任。
所以一定要懂得善巧方便,一定要有真實智慧,一定要有高尚的品德。高尚的品德從持戒裡頭得來的,智慧是從「真誠、清淨、平等」心裡頭得來的,善巧方便是從看破、放下裡頭得來的。只要我們發心認真的修學,一定得到諸佛菩薩加持,沒有不成就的。
上面清涼大師註解裡頭跟我們說,從第二句,佛的威力、道場、眾會、光明、名號、音聲、法輪方便,這個七樁事情都是從「不動一而普遍無差」。就是你怎麼看出來它無差別?「不動一」是自性,是從性體上看,性是一個,性是不動的,所以從性上看一點差別都沒有;從相上看,有差別,跟你講了威力、道場、眾會、光明、名號、音聲,這就有差別了。所以你從相上看有差別,你從性上看無差別。
這個我們從比喻來說,像我們到香港金舖很多,賣黃金的,我們常常在街上走的時候,乘車走的時候,看到兩邊很多金舖。金舖裡面所做的那一些手飾、頭飾,那個樣子很多很多,那是有差別。你看看質料是什麼?全都是黃金,所以你從黃金上看沒有差別。鍊子是黃金,手鐲是黃金,戒指是黃金,耳環是黃金,你看到統統是黃金。你從相上看不一樣,這是一條鍊子,這是個手鐲,這是個耳環,這是個戒指,不一樣。就是看你從哪個角度上去看,你要看無差別,你從性上看。虛空法界,無量無邊的差別,從性上看總無差別,一個性,都是自性變現的。所以相有差別,性無差別;事有差別,理無差別,這是一個總的原則、總的綱領。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17:15:0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