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756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七五六卷)  2002/6/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0756

  諸位同學,請看「世界成就品」,第八段劫住不同,偈頌第七首:

  【有清淨劫一佛興。或一劫中無量現。無盡方便大願力。入於一切種種劫。】

  這一首是說明諸佛如來應化在世間,各人的願跟緣分都不相同,所以他在什麼時候出現也就不一樣。經上講的「劫」就是講時間,這一段是從時間上說的,就是佛什麼時候應化在世間。應化住世時間的長短不一樣,為什麼會不一樣?在這一段普賢菩薩都給我們介紹得很清楚。

  這一首經的意思是『有清淨劫一佛興』,一尊佛出興於世。我們在經文上看,最重要的是「清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佛在經上常說「五濁惡世」,我們現在這個世界,濁就是不清淨,惡就是眾生造作惡業,造作惡業的人多,這個時代當然就不清淨。我們看經文上講的,它是「有清淨劫」,由此可知,那個時代的人心地清淨,很少造惡業的,這個時候就很容易感得佛菩薩示現。所以有一尊佛出興於世間,或者一劫當中有無量佛菩薩出現,這個緣就特別殊勝。

  我們今天這個世間,到底是個清淨的大劫,還是染污的大劫?從釋迦牟尼佛住世這個劫的名稱來看,是好的,不是壞的。我們現在這個劫、娑婆世界這一個劫叫賢劫,聖賢的賢,這個字好。為什麼稱為賢劫?佛告訴我們,在這一個大劫當中,會有一千尊佛出現在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不壞。釋迦牟尼佛是這一個大劫當中的第四尊佛,彌勒菩薩將來成佛是第五尊佛,最後一尊佛就是我們現在供奉的韋陀尊天菩薩,這是賢劫裡面的總護法,他最後成佛。所以從整體上來看,我們這個時代不壞,是很好的一個時代。很好的時代裡面也有很短暫的嚴重污染,這是難免的,也是人之常情。譬如一個人壽命很長,活到八、九十歲,甚至於活到一百多歲,健康長壽,偶爾在某一個時期他生病了,可能病上幾天、病上幾個月。賢劫這麼長的時間,現在我們這個地球上遭這個難,那正是它生病,生病的時間當然不會太長。

  就整個時節因緣來說,釋迦牟尼佛末法時期,末法時期一萬年。從末法開始,濁惡逐漸嚴重,到今天可以說嚴重到極處,中國古人所謂「否極泰來」,應當開始轉運了,慢慢的會轉好。但是這個契機,一般人確確實實看不出來,一般人對這個世間的觀察相當的悲觀。這個世界倫理道德可以說全面的在社會上消失了,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嚴重的三毒煩惱,這個世界還有救嗎?這些造作惡業的眾生還能回頭嗎?觀察世間的危機,抱著悲觀的態度大有人在!

  尤其是許許多多宗教典籍裡面,都很明白、很清楚的講到世界末日,中國、外國許許多多古老的預言也都講到兩千年,兩千年以後不講了,確實給人們帶來許多的疑惑。疑惑產生了錯覺,這個錯覺當然就產生了悲觀,這個於自己有不利的影響,於整個社會、整個世界都造成不利的影響。

  這些年來我遇到很多同學,他們非常關心這個問題,是不是真的有世界末日?我告訴他,許多宗教經典確確實實有這個說法,我也讀過,但是我們相信佛陀的聖言量。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他的法運,釋迦牟尼佛的法運一萬二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就算是依照中國古人的計算方法,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年是三千零二十幾年,末法一萬年才過一千年,這是第二個一千年開端,換句話說,往後還有九千年,那肯定世界不會有末日。但是災難肯定是有的,不會是世界末日,可能是非常嚴重的大災難,這個我們能夠相信。

  我們看現在人造的是什麼業,佛法裡頭佛給我們講得很好,教我們觀察因果,尤其是《華嚴經》。佛常講「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我們要知道自己過去世造的是什麼因,或者我們要想知道現在整個社會,整個社會混亂,眾生很苦,這是果報。果必有因,你要知道過去的因,佛講「今生受者是」。我們自己這一生所遭遇的,社會大眾所遭遇的,大眾遭遇的是共業,各人遭遇的是別業。由此可知,我們現在果不好,我們過去生中共業、別業都不善,決定不能夠怨天尤人。「欲知來世果」,我們想到來生來世我們會有什麼樣的果報?佛講「今生作者是」,我們這一生所想的、所說的、所做的,就是來生的果報。因果通三世,這是真理,永恆不變的。

  佛家常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明白這個道理,這一生還是非常幸運。為什麼?遇到佛法。你的一生過去修得不錯,這一生得榮華富貴,要是沒有遇到佛法,你這一生也就空過了。為什麼?榮華富貴享盡了,怎麼辦?這都在我們眼底,我們都親眼看見過。這個世間做大官的大貴人,發大財的是大富長者,你仔細去觀察他們的晚年、他們的結果,你就知道過去生中可能生生世世修的福報,這一生果報現前,短短的十幾年、幾十年享盡了。享盡之後,他這一生沒有真正修到福報,享福不知道修福,來生就苦了。很少來生還能夠得到人天果報的,多半失掉人身之後,就不能再得人身,我們看得清楚、看得很明白。

  只有學佛的人,對於佛法真正能夠契入幾分的人,他明瞭、他清楚。我們自己前途的道路要認識清楚,知道怎麼走法。所以在整個賢劫當中,我們現在這一段時期,釋迦牟尼佛末法時期是個多病的時期,末法九千年佛的法運有起有衰。

  我初學佛的時候,我也很關心,這個問題我向老師請教過。章嘉大師他告訴我:這個九千年當中,有衰有興。告訴我不要灰心,你現在看到佛教是衰,將來會不會復興?會復興。衰到谷底的時候,它慢慢又起來,特別是這些年幾乎跌到谷底。

  往年我聽黃念祖老居士跟我談起,談到佛的法運,到什麼時候才有起色?老居士講要到下一個猴年。下一個猴年快到了,二千零四年。這就是說明佛法的衰,衰到二千零四年,衰到底。二千零四年之後,佛法慢慢的會興起來。今年二千零二年,零三、零四,三年!我們曉得,這三年是很難過的,這三年佛法要跌到谷底。

  法運,大運裡頭有小運。好像我們一個人,一個人的一生,算命的人常講「五年一轉運」。你在你一生當中,一定有最好的五年,有最差的五年。最好跟最差的在前在後,那是各個人不相同。釋迦牟尼佛的法運亦復如是,這半個世紀是釋迦牟尼佛法運最衰的時候、最弱的時候,要到二千零四年之後才轉運,這是我們看大的一個方向。彌勒佛出世之後,彌勒佛是第五尊佛,賢劫第五尊佛。往後諸佛出現,時間要比現代這幾尊佛出現的時間要短很多,也就是愈來愈密集,好現象!

  從什麼地方知道好現象?佛經裡面常說,「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現佛身度哪一類眾生?度根熟的眾生。由此可知,賢劫前面這幾尊佛所種的善根,到後面佛出世的時候,他們的善根都成熟了。所以佛這個說法,我們想想能想得通、能理解,不是不能理解的。愈往後,早年種善根的人差不多都熟了,所以感得千佛出世。

  『一劫中無量現』,我們這個賢劫,這一劫中,千佛現。後面這兩句就說明原因,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無盡方便大願力,入於一切種種劫』,真正的因素是佛在因地沒有成佛之前,他所發的願不相同。雖然總的願方向、目標是差不多的,四弘誓願,可是以度眾生的願來說,「眾生無邊誓願度」,有的人發願是要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這了不起,高!有人發願我要度諸佛剎土裡面一切眾生,那個範圍就小,它不是遍法界虛空界。還有人發願發得更小,我只度娑婆世界這三千大千世界眾生,不就更小了嗎?還有更小的,我只度這個地球上的眾生,甚至於度我們這一個國家眾生、我這一個地區眾生,他這個心量愈來愈小。同樣都是發度眾生的願,心量大小不一樣,心地誠敬的等次也不一樣,所以成了佛之後,佛跟眾生的緣分自然就不相同,跟眾生感得的出現次數多少不一樣,住劫長短也不一樣,道理在此地。

  這些總的來說,還是善導大師講的透徹,總在遇緣不同。說實實在在的話,我們如果沒有遇到《大方廣佛華嚴》,我們的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的概念最大的是到虛空法界,只能到這麼大,再沒有了。讀了《華嚴》才知道,遍法界虛空界不大,還是有限的,因為我們真的不曉得毛端、毛孔、微塵裡面,還有重重無盡的虛空法界,我們做夢也沒有想到。我們能夠想到的是個平面的,不知道這個世間是立體的,是重重無盡的,不曉得這個道理。

  讀了《華嚴》,這才搞清楚、搞明白,一切大乘經教跟《華嚴》確確實實不一樣,「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大乘經上常講。什麼是太虛?什麼是沙界?要是不讀《華嚴》,虛空法界還是有限量的。《華嚴經》上我們才看到真的大,大而無外,才看到諸佛如來的本來面目,這是多麼希有難逢的一樁事,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有幸遇到。所以這一部經你愈讀愈歡喜,你愈聽愈感覺到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讀經、聽經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樂在其中。再看底下一首:

  【或無量劫入一劫。或復一劫入多劫。一切劫海種種門。十方國土皆明現。】

  這一首講的是事事無礙的境界。「劫」是時間,時間能入時間,這個很奇妙,不可思議的境界!我們能不能體會?能!從哪裡體會?從夢中境界能體會到一點點,彷彿看到這麼一點影像。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做夢的經驗,你有沒有這種經驗:做夢裡面在做夢?有這個經驗的人不多,但是有。自己在做夢,做夢自己睡覺的時候又做了一個夢,夢裡頭還有夢,就跟這一句經文講的意思相同。中國古時候傳奇小說寫的《黃粱夢》,從前這篇文章收在中學國文課本裡。這是唐朝的傳奇小說,說一個窮秀才走到一個小廟,廟裡有個修行人在那裡煮小米;黃粱大概是高粱米,煮小米。火升了在煮,他在旁邊打坐,這個窮秀才到這個地方也睏了,就在旁邊睡了一覺,就做了個夢。夢到他去考舉人,中了,高中;又過了幾年考進士,然後做官飛黃騰達,一直做到宰相。過去對他有恩惠的人,他不錯,他能夠報恩提拔;得罪他的人,他一個都不饒,他都報復。一直到宰相年歲大了,退休了,告老還鄉了。一覺醒來之後,黃粱還沒煮好,他在那裡發愣。這個修行人在旁邊笑笑。他很奇怪:你笑什麼?他說:你這幾十年的願望、你的心願都滿足了。這個窮秀才一聽就曉得這個道人不是普通人,他夢中所有的境界,這個道人在定中統統看到。

  以我們現在來講,幾分鐘的時間,他在夢中過了六、七十年。六、七十年長的時間能夠在幾十分鐘,融入幾十分鐘,這就是『或無量劫入一劫』。我們從這個經驗當中,這個境界我們能夠體會到一點念劫圓融。不要說是一劫,無量劫可以融入一剎那。實際上,做夢的時間是很短的,你睡熟做一場夢,夢裡頭幾十年,實際上大概只有幾分鐘。幾分鐘跟幾十年當中是劃等號的,無量劫跟一剎那也是可以劃等號的。

  反過來,『或復一劫入多劫』,一剎那展開為無量劫,無量劫濃縮為一剎那。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這在大乘經裡面給我們講,如果從自性這一邊來看,自性沒有大小、沒有來去、沒有時間,沒有時間的長短,也沒有空間的往返,稱性!到自性裡面就融了,融成一體,這是原理。變化呢?變化完全在妄想分別執著,把性德的妙用轉變成千變萬化。能轉變的是情識,就是佛在經上常講的「從心想生」。如果沒有心想,萬法皆空,一無所有。

  雖然起心想,千變萬化,你一定要曉得,變出來這些現象,佛法裡稱之為「妙有」。能變的是空無所有,所變的怎麼會變成事實?不可能!所變的是什麼?《般若經》上佛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變的確確實實是夢幻泡影。比喻裡面,主要的比喻是夢,幻、泡、影是陪襯的,夢是主要的比喻。夢,你能不能說它有?不能說有。夢醒的時候,你知道是空的,沒有!正在做夢的時候,又何嘗有?我們想想能懂嗎?夢確實是空寂的。但是夢這一樁事有沒有?有!真的做了夢,夢醒來之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做了一個夢。

  所以事實真相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沒有,佛講「非有非無」,有是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覺悟的人跟我們一般凡夫不一樣,覺悟的人處理這個事情是一切不分別、不執著,他很自在。一般經典裡面常常講,覺悟的人應化在這個世間是遊戲神通,那就像幻像影。幻是變魔術,舞台表演是人生如戲,他來演戲的,演得很逼真,心裡頭一個妄念都沒有,不落印象。沒有印象,他怎麼落法?離妄想分別執著,這個人我們稱他作佛菩薩。凡夫不知道在做夢,把這個夢幻當作真實,虧吃大了!這裡頭起妄想分別執著,不知道是一場夢,不知道事實真相。

  這是《般若經》上所說的,釋迦牟尼佛講般若講了二十二年。二十二年,在中國,中文經典翻譯的《大般若經》六百卷,佛的一切經這一部經分量最多,六百卷!《華嚴經》才八十卷,就算是加上貞元譯本四十卷,《四十華嚴》,去掉重複的,實際上只有九十九卷,只有《大般若經》的六分之一。這一部《大般若經》,佛說些什麼?實在講,真正學大乘的不能不懂,最後總結九個字: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無所有」,夢幻泡影無所有;「畢竟空」,當體即空;最後告訴你,「不可得」。

  所以諸佛菩薩在一切境界裡面他隨緣,他可以受用,他絕對沒有佔有的念頭,也絕對沒有支配的念頭。我們凡夫的虧就吃在這裡,不知道事實真相,以為我可以支配,我可以佔有。如果你常常想到夢幻泡影,常常想到佛這個比喻,真相既然是夢幻泡影,你怎麼可能佔有?你怎麼可能支配?真正修道人是在這個虛幻的境界裡頭,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錯誤的行為,提升自己的境界,這個人成就了。

  這些夢幻泡影的境界,我們今天讀《華嚴》,這才真正明瞭;縱然不能徹底明瞭,有幾分的了解。我們肯定這一切夢幻泡影是幹什麼的?幫助我提升境界,幫助我在這個虛幻境界裡面徹底覺悟。覺悟就是佛菩薩。換句話說,是幫助我們轉迷為悟,轉凡為聖。所以這一次輪迴到世間,值得!非常有意義,沒有空過。過去無量劫中在六道輪迴打滾,沒有悟到這樁事情,這才是真正的真實。真正的真實是覺悟,不是別的,別的全是假的。要是能悟入華嚴境界,那就恭喜你,這是真實裡面的真實。

  《華嚴》要細說,再跟諸位說明白,《無量壽經》是略說。說有廣略,意義、境界沒有兩樣。但是我們畢竟是業障深重的凡夫,太簡略我們不懂,沒有法子理解。簡略在修行上便於受持,這是真的。修行要抓住綱領,這個方便,但是理解是愈詳細愈好。我們今天走的這個道路,行門我們依《無量壽經》,解門我們依《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有沒有衝突?給諸位說,沒有衝突。彭際清居士說得好,《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換句話說,《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大本《無量壽經》。所以《無量壽經》就有大、中、小三本,大本的是《華嚴經》,中本的是《無量壽經》,小本的是《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是小本的。這三部經是一部經,一部經裡頭有簡單的說、詳細的說,不可思議的境界!

  第三句,『一切劫海種種門,十方國土皆明現』。清涼大師註解裡面說得很好,「一多互融,齊攝雙現」。雙現就是一能現多,多能現一。華藏是這個境界,極樂也是這個境界。我們說實在的話,入不了華藏,華藏我們可以聽、我們可以讀,一定要明瞭,我們的心量才真的拓開了;「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兩句話真正的義趣,我們才能理解。否則的話,這兩句從文字上決定沒有辦法,解不透,不了解事實真相。什麼叫太虛?什麼叫沙界?不知道太虛之外還有太虛,沙界裡頭還有沙界,不知道這個,這個境界不知道。

  十方國土能現一切劫海,這個話這樣講法,大家還很難體會、很難懂。我們可以這樣說,在剎那之間,我們可以知道過去、未來,過去無量劫、未來無量劫融在一剎那之間。這個比較會有一個概念。這種能力是本能,每個人都有。本能為什麼失掉?因為你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諸佛菩薩妄想分別執著斷掉,他這個能力恢復,知道過去、未來,我們今天稱這種人神通廣大。沒有別的,妄想分別執著去一分,你這個能力恢復一分;去兩分,恢復兩分;去十分,你恢復十分。所以,神通能力大小是你斷妄想分別執著多少,決定成正比例。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我們接著再看偈頌第九首:

  【或一切劫莊嚴事。或一劫中皆現睹。或一劫內所莊嚴。普入一切無邊劫。】

  清涼大師在註疏裡面告訴我們,這一首講「時法相攝,普入無邊」。時法就是講時間,時間也不是定法,可以互相攝入的。跟前面不一樣的,前面是一多互融,這個地方是講時法。

  『或一切劫莊嚴事』,這就太多了,說之不盡。「一切劫」,我們平常講無量劫,無量劫中所有這些事相。我們今天不要講這麼長,這麼長我們沒有法子,沒有這個概念,我們講歷史。中國的歷史,上古時代堯舜禹湯,堯舜之前文字上記載得很少,中國最早的史書,記載歷史的是五經裡面的《書經》,那是一部通史。一直到漢朝司馬遷註疏《史記》,《史記》還是屬於通史。可以說是最早的歷史書,《書經》。孔子作《春秋》,《春秋》有註解,有左丘明的註解,這是大家最常見的;還有穀梁的註解,公羊的註解,所謂是「春秋三傳」,這屬於史書、歷史。《史記》之後有《漢書》,這以下都是斷代史,這個歷史是記載一個時代一個時代。我們現在中國的史書有二十五史,二十五史第一部就是《史記》。一直到現在,現在雖然《清史》沒有定稿,要是加上《清史》,叫二十六史。

  中國就從這二十幾個朝代,這二十幾個朝代有二千五百年,好像也是講「一切劫」。這二千五百多年,二十五幾個朝代,每一個朝代那些事跡都用「莊嚴」兩個字來代表,治、亂、興、衰。『於一劫中皆現睹』,「一劫」是很短的時間。像我們觀看「中國五千年歷史」,中國大陸拍攝的,這幾個小時,幾個小時我們把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坐在這個地方喝一杯茶,統統都看到了!我們從這些事情裡面來體會這個經的真實義。

  佛在這裡講的莊嚴事,它就不是我們中國歷史上這麼短的時代,太短了!二千五百多年太短了。他講一切劫,無量劫。無量劫裡面這個世界「成住壞空」,居住在這個世界上的這些眾生無量無邊,十法界具足。無量劫裡面有佛、有菩薩、有聲聞、緣覺、有諸天,色界天、欲界天,有修羅、有人間、餓鬼、地獄、畜生,這些莊嚴事。「於一劫中」,這個一劫是講短,一劫跟無量劫比,一劫很短。在這一劫裡面你統統都能看到,這個我們能相信。

  像我們現在看歷史故事的影片一樣,幾千年的歷史可以濃縮兩個小時,我們就統統看完了。這是長時間入短時間。長時入短時,這裡面是講許許多多的故事,全是夢幻泡影。如果你真正看清楚,覺悟了,我相信你的心會定下來,決定不去惹這些無謂的紛爭,你肯定會嚮往清淨的佛菩薩國土。這個國土裡面沒有競爭,當然更沒有鬥爭,決定沒有爭權奪利,所有剎土裡面的眾生都是真誠、清淨、平等、慈悲。菩薩的清淨剎土,我們一定會選擇在這個剎土裡面去生活、去修行,決定不願意跟這些六道凡夫迷惑顛倒,天天在那裡搞競爭、鬥爭,毫無意義,搞來搞去到最後一場空。真的經上所說的「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招來的是什麼?招來生生世世不如意的果報,三途惡道,搞這個!迷惑顛倒。

  從這個地方,我們才真正覺悟到覺悟之可貴。人生在這個世間,我們常常有人講:人生的意義何在?人生的價值何在?實在說,人生的意義在覺悟,不是別的,人生的價值在轉凡成聖。否則的話,不覺悟、不能提升自己境界,這個人生真的空過了。末後這一首:

  【始從一念終成劫。悉依眾生心想生。一切剎海劫無邊。以一方便皆清淨。】

  這一首是總結。實際上我們從這個經上看到的,重頌前面長行只有最初三首偈,後面七首都是總結。每一首偈一個意思,最後一首這是總結裡面的總結,結出什麼?結出都是由心想生。『始從一念終成劫』,「一念」是心想,「劫」還是從心想生。我們從文字上來看,也可以這樣說法,時間是由一念累積成為長劫。好像我們現在看的時鐘,現在時鐘計時的單位是「秒」,積六十秒這叫一分,積六十分叫一個小時,積二十四個小時叫一日。由此可知,劫就是一念累積而成的,積三十日是一個月,積十二個月是一年,長劫還不是一分一秒累積的嗎?這個事實的真相,還是『依眾生心想生』,這一句非常重要!說明《百法明門論》裡面,二十四個不相應還是從心想生。

  《百法》是一切法的歸納,心法八個,心所法五十一個,心不相應行法二十四個,時間跟空間都是屬於不相應行法,色法十一個。合起來九十四法都叫做有為法,後面還有六法叫無為法。有為,有生有滅,有為是生滅法;無為,沒有生滅的現象,像虛空,虛空就列在無為,看不到它的生滅現象。這些有為法都是從心想生,《金剛經》上講「一切有為法」,你要是用《百法》來看,對於有為法概念就非常清楚,「如夢幻泡影」,都是從心想生。

  『一切剎海劫無邊』,「一切剎海」是講虛空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這些剎土存在時間長短數不盡,稱之為無邊。有的諸佛剎土存在的時間很長,像極樂世界都講無量劫。有些剎土是一個劫,這一個劫就是講「成住壞空」,很複雜。什麼原因?都是依眾生心想,眾生心想不同。

  眾生心想怎樣才能得清淨?要教化。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大慈大悲,他們跟一般的三乘不一樣。為什麼?三乘菩薩沒有離開想。像我們修淨土的人,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大乘,不是一乘。一乘菩薩不一樣,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裡?就在此地。確確實實他過的生活,無論是精神生活、物質生活,真的是極樂世界生活。這個我們就不懂,太深了!我們沒有入他的境界,對他是一無所知。

  印光大師,很多人都說他是西方大勢至菩薩應化來的。那我們要問,他到底是住娑婆,還是住極樂?你要是來問我,我可以告訴你,他住娑婆也住極樂。這個話怎麼說?在外表形相上,他跟我們一樣住娑婆,實際上他心裡頭享受的,他是極樂,他不是娑婆;我們現在一般人講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我這樣說,正不正確?跟諸位講,並不完全正確,但是這個說法你能理解,你好懂。要是跟你說真話,真的話你不懂,那是什麼?物質生活也是極樂世界,這個不可思議!

  我們去看他老人家的關房,很普通、很簡陋,聽說極樂世界菩薩住的都是七寶宮殿,我們在靈巖山寺看那個關房不是七寶宮殿,他的境界我們怎麼會知道?你要是真正懂得大乘經佛給你講的原理原則,那你就又不一樣。原理原則是什麼?這個地方講的「悉依眾生心想生」。我們凡夫這個心是染污的、不清淨的、不平等的,我們看大師關房是非常簡陋;如果你要是清淨心、你要是佛心,可能你到那裡去看,大師的關房是七寶宮殿。為什麼?境隨心轉。西方極樂在我們面前,我們看西方極樂世界也跟我們這個世界差不多。所以境界不是真的,夢幻泡影,你要以為是真的,錯了!所以你是什麼樣的心,你見什麼樣的境界。

  《華嚴經》末後善財童子參訪彌勒菩薩,見到彌勒菩薩的宮殿、樓閣,無量珍寶莊嚴。善財出定之後,這個境界一無所有,就不見了。他向彌勒菩薩請教,這到底怎麼回事情?彌勒菩薩詳細給他開導,他覺悟了。所有一切境界從心想生,這個境界你一定要知道「非有非無」,你不能說它有,你也不能說它沒有。覺悟的人在這個境界裡面決定不染著,在境界裡頭決定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所以我們常常講,你可以受用,你不能佔有,你一生佔有的念頭、控制的念頭,立刻就墮落凡夫。一切境界裡頭沒有控制的念頭、沒有佔有的念頭,佛菩薩的境界!所以你的享受、受用跟凡夫不一樣。這就是覺悟的人跟不覺的人完全不相同,不覺悟的人不了解事實真相,覺悟的人明白。

  最後一句,『以一方便皆清淨』。什麼是「一方便」?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講,「一方便者,即了唯心」,這個話講得好。你真正明瞭一切法從心想生,真正明瞭佛在《華嚴經》上所說的,虛空法界剎土眾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叫一方便,一方便是能現能變。你要是知道能現能變的是自性,法爾如是,問題就解決。自性是清淨的,自性所變現一切境界當然也是清淨,契入這個境界,轉穢為淨,這是講依報。我們再說得白一點,轉五濁惡世為清淨剎土,從哪裡轉?從心裡頭轉。怎麼轉法?你確確實實證得萬法唯心,確確實實證得唯心所現,這就是一方便,這才是真正明瞭事實真相。

  諸佛如來遊化在十法界、在六道,我們曉得他住淨土,他能把五濁惡世完全轉變成淨土。不要用什麼力氣來轉,也不要用什麼方法,自自然然的,法爾如是。虛空法界剎土眾生完全平等,決定沒有高下。怎麼會變成有高下?因為你有高下心,你心不平等,這個境界才有高下。如果你心地清淨,你心地平等,這個世界沒有高下,世界是平等的。

  我們凡夫沒有覺悟,跟一個覺悟得道的人,兩個一起去爬山。我們凡夫爬山很累,爬了上氣不接下氣,氣喘;這個得道的人,他走那個山路像平路一樣,為什麼?他的境界地是平的,我們凡夫境界地不平,走得很辛苦,真是這樣子。所以一般人不知道,「這個修行人不錯,你看看他走這個山路的時候飄飄若仙」,我們只能看到這個,不知道實際他沒有走山路,他走平路。我們是走山路,他走平路,兩個人一起手拉著手走路,那個地不一樣。這個道理什麼人懂?這不是凡夫境界。

  所以我們要修什麼?修清淨心,修平等心。在生活上、在一切境緣當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在這裡頭修清淨、平等。清淨決定不染著,平等決定沒有高下,我們的境界就提升了。

  你發菩提心,你是菩薩了,你菩薩的地位不高,你還出不了六道輪迴。出不了六道輪迴是哪些菩薩?初信位菩薩,出不了六道輪迴。在《華嚴》裡面講,到哪一個等級的菩薩超越六道輪迴?七信位。由此可知,從初信到六信,這六個階位都在六道裡頭,沒有離開六道。七信位超越六道,到四聖法界,七信、八信、九信這三個位次是在四聖法界,十法界裡頭最高的,這四個法界。到第十信,十信心滿,修得圓滿,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就到一真法界,《華嚴經》上華藏世界,華藏世界是一真法界。這個時候到一真法界,你就是初住菩薩。雖然發菩提心,我們的煩惱習氣還沒有斷,境界還沒有提升。要知道,這才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第一樁大事:提升自己的境界。

  《華嚴經》上講得好,初信菩薩就有淨土。這個話怎麼說?這是初發心,他的心比起一般凡夫可以說真誠,他有真誠心,他有清淨心,他有平等心,他有正覺心,他有慈悲心,這五個就是菩提心。雖然在五濁惡世,他沒有濁惡的那種感受,他所感受到的,我們一般人講享受到的是清涼自在,清涼自在的生活就是淨土。所以我們可以說不是純淨土,是少分淨土,「心淨則佛土淨」,就這個道理。

  他這個淨土要再往上提升,怎麼提升法?提升他清淨的純度。所以我們修行人,我們的總目標、總方向是純淨純善,純淨純善直接取諸佛淨土。諸佛淨土也是我們自己心裡頭變現出來的,西方極樂世界,世尊在經上講得夠清楚,「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兩句話怎麼講法?我們心裡沒有彌陀,你到極樂世界見不到阿彌陀佛;心裡真有彌陀,到極樂世界才見到彌陀。所以夏蓮居老居士講「彌陀見彌陀,彌陀念彌陀」,念佛的人確確實實已經把自己修成像阿彌陀佛一樣了,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你不是阿彌陀佛,誰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天天在念阿彌陀佛,將來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見阿彌陀佛。

  夏老居士這幾句話說得很有味道。說實在話,這個話是不容易說出來的,要不入這個境界,這個話他怎麼能說得出來?他能說得出來,我疑惑!我常常想,夏蓮居老居士是阿彌陀佛化身來的,但是我沒有證據,我總是這樣猜想。從這些跡象,他的文字、他的言論這些跡象裡面,他不是凡人,阿彌陀化身到這個世間來,幫助末法九千年苦難眾生。

  他用什麼幫助?《大乘無量壽經》會集本。末法時期這往後九千年眾生,唯有依靠這個本子得度,我相信。我的老師把這個本子傳給我,我有責任、有使命把這個本子向全世界傳播。有少數人他不相信,那是別有用意。我說這個話,很多人聽了都有默契,不是反對會集本。如果反對會集本,王龍舒的會集本為什麼不反對?魏默深的會集本為什麼不反對?單單反對這個本子?諸位一定要有智慧,要能夠辨別。你要是明瞭他反對的原因,你就會一笑了之,我們還是死心塌地依據這個本子來修行,我們這一生當中決定要往生極樂世界。

  在這個本子裡面學習,我這個本子講過十一遍,最後這一遍講得很詳細,沒有講完。我是想等《華嚴經》講完之後,我會重講一遍。依照這個本子修學,決定得度。反對的人自作障礙,我們希望他能覺悟,他能夠回頭,佛家常說回頭是岸。

  清涼在這後面有一段註解,這個註解我念一念,「一念與劫,並由想心。心想不生,長短安在。非長非短,是謂清淨」,這幾句話說得很好,說明妄想分別執著變現這樣的境界。如果我們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了,試問還會有長短嗎?還會有多少嗎?分別執著放下了,跟諸位說,相對的世界就沒有了。我們六道凡夫生活在相對的世界,「我」對「人」,我的對面是人,「大」的對面是「小」,「長」的對面是「短」,「有」的對面是「無」,統統是相對的,這一切相對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頭生出來的。離妄想分別執著,這個世界是平等的,這個法界是一法界,一法界就是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在哪裡?在我們面前,自己不認識。妄想分別執著把一真搞亂了,搞成無量無邊的法界。佛講十法界是說法教導我們方便,把這個歸納成為十法界,實際上無量無邊。為什麼會一法界變成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心想。不要說很多人的想法看法,就是我們自己一個人,我們自己一個人對人對事對物的想法看法常常在變化。為什麼會變?因為你的那個想,它變了,所以外面境界隨著你的心想在變。你要是把心想統統放下,跟諸位說,外面境界沒有變。

  別人的心想?別人心想與我不相干。如果別人心想與我有干涉,那就很可憐。為什麼?我們永遠不能成佛,我們還有什麼法子修行?就是因為所有一切眾生想法都與我不相干,我能成佛,你要明白這個道理。為什麼有的人做事情會干涉到我們?他本來沒有干涉,是你想「他干涉我們」,就變成干涉。還是妄想,還是分別執著。

  非常明顯的例子,我這一生,有一些同學跟我時間久的,你應該曉得,應該很清楚、很明白,我學佛、弘法的道路並不是很平坦,看起來挫折很多很多,障難很多很多。但是我天天還在講台,快快樂樂、歡歡喜喜,為什麼?他沒有干擾我。此地干擾,那邊沒有干擾,我就到那邊去了;那邊有干擾,另外一邊沒有干擾,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韓館長往生,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台灣的法緣產生了變化,沒有辦法再在台灣住,新加坡的緣成熟。我們在新加坡這四年當中,確確實實把自己境界向上大幅度的提升。台灣對我有沒有干擾?沒有!如果沒有台灣的好像大家看起來的干擾,我們怎麼會到新加坡?怎麼能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他對我有好處,沒有壞處,我感恩!現在我們從新加坡又移民到澳洲,這是受了國內外一些反對會集本對我的打擊。所以你們反對、打擊我,我不需要你們打,我跑得遠遠的,我跑到澳洲去了。沒有想到到澳洲,澳洲的緣成熟。我在這一生當中,自己修學、教學、弘法緣的殊勝,今天在澳洲是我一生當中最殊勝的,不是我想像得到的,不是我預想到、預期到的,不是!真的是佛菩薩保佑,佛菩薩加持,佛菩薩在安排。在澳洲得到澳洲政府、澳洲的宗教團體、澳洲的學術團體、澳洲的居民都歡喜,都幫助我,比在新加坡殊勝多了。

  所以我非常感激那些反對會集本的人,因為沒有這個風波,我不會到澳洲,我也不會離開新加坡。在佛法裡面講這是逆增上緣,無論他們怎麼想法、怎樣說法、怎樣做法,對我都是幫助,都是在幫助我提升,幫助我加速度的提升境界,我怎麼不感激?所以我寫了六條,「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歡喜照顧我的人,跟我在一起同學的人,我感激他們;那些毀謗的人、誤會的人、侮辱的人,甚至於陷害的人,統統都是幫助我,沒有一個不是幫助我的。我能轉境界,轉惡為善,轉怨為親。所以你會不會受外面影響?你有妄想分別執著,你就受影響;你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你受恩惠。

  你們諸位看我學佛這五十年,講經四十四年,你們不歡迎我講經,我就不對大眾講經,我退到攝影棚,我對著攝影機,我把我這一生所學的做成錄相,提供有緣的同學去做參考。你不喜歡我接觸大眾,我不接觸大眾;不喜歡我參加宗教活動,我不參加宗教活動。我很聽話,很老實!不讓我跟大眾講經,我就不給大眾講經,總是滿你的心願。我生活得很快樂、很自在,永遠感你的恩,心裡頭絕對不會有絲毫怨恨,「以一方便皆清淨」。第八段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17:13:50)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24日17:13:4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744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