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六九0卷) 2002/4/30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7-0690
諸位同學,請看「世界成就品」,說所成益最後兩句看起:
【為令隨一切眾生心行海令淨修治出要道故。為令一切菩薩安住普賢願海中故。】
這兩句才是究竟圓滿的利益,自己修學自己得圓滿利益,幫助別人令他得圓滿利益。清涼大師註解裡面給我們提醒,前一句是「淨業」,第二句是「普願」,說得好!普賢菩薩跟華藏世界與會無量無邊大菩薩們宣說,我們真的是有緣也能夠讀到,雖然沒有見到這個大會,大會的節目報告我們有緣能看到,希有難逢!我們學的是淨土宗,這兩句跟我們的關係非常非常的密切,我們要怎樣學?要怎樣幫助別人?菩薩教給我們的綱領,我們要特別留意,『為令隨一切眾生心行海』,我們自行化他有沒有留意到這一樁事情?「隨一切眾生心行海」。心行,起心動念接著言語造作,心淨則佛土淨,這是總的原則,修學淨業不能不知道。如何能教我心得清淨,我們的功夫就得力了。心為什麼不清淨?真心本來是清淨的,佛在經論裡面告訴我們,迷失了真心、迷失了本性,真心變成妄心,本性變成習性,於是我們的心行就被污染了。被什麼污染?妄想污染、分別污染、執著污染,三重染污,這是因;果報,把我們一真淨土變成了穢土,變成了五濁惡世。
佛在經上為我們說明,我們這才恍然大悟,知道妄心習性是虛幻不實。穢土、濁惡的世間是夢幻泡影,我們聽了這些開示,才稍稍有一點覺悟。這一點點覺悟,非常可貴。為什麼?古大德常常為我們說,積小悟就成大悟,積大悟就成徹悟,這就是積功累德,功德確確實實是指這一樁事情。悟是要有功夫的,功夫是什麼?功夫是能看破、能放下,看破、放下相輔相成,有助於悟入。看破就是覺悟,明白了,明白一點我就要做到一點;如果明白了,我還做不到,這個不行,你那一點明白很難保持。你要是做到就能保持,做不到轉眼之間又迷惑了。這種情形古今中外的行人,哪一個沒有經歷?把持不住、沒有堅定的決心意志保持自己的境界,這很容易墮落,菩提道上總是進進退退,而且進得少、退得多,所以道業就很難成就,一定要到自己真正能夠把持得住。
我們常常勉勵同學們,學佛一定要以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做榜樣,我們向他學習。不能不了解世尊當年在世一生的行業,那是我們的典範。這些文字記載在哪裡?《大藏經》裡頭有兩部書,一部叫《釋迦方誌》,另外一種叫《釋迦譜》,這兩種可以說是釋迦牟尼佛的傳記,古大德寫的。阿彌陀佛的事跡都在《無量壽經》裡面,世尊為我們介紹得相當詳細。讀《無量壽經》就是讀阿彌陀佛的傳記,你看他老人家怎樣修行證果?安立清淨國土,幫助虛空法界一切諸佛剎土有願親近彌陀、隨順淨宗修學的這些學人。經典裡面描繪西方極樂世界大眾生活狀況、學習的狀況,學習的成果不可思議。
所以我們要隨順自己的心行,也要隨順眾生的心行。一切眾生心行各異,我們要在異中求同。正因為大眾的心行不同、樂欲不同,所以世尊才開啟八萬四千法門,開啟無量法門接引大眾。古人把教比喻作網,「教網」,這比喻得是好!能適合一切不同根性的眾生,在這裡頭長時期的教化薰陶,讓他慢慢覺悟。總得隨順,這裡面十句,從第六句以下後面的五句,每一句裡頭都講「隨」,「隨一切眾生」,十句裡頭說了四句,隨一切眾生。研教教學要隨順眾生,斷惡修善要隨順眾生,勸修淨土也要隨順眾生,這個事情不能著急。有很多同修心地很慈悲,自己學淨土,總希望自己家親眷屬、朋友們都能夠修這個法門。自己沒有智慧、沒有善巧方便,好心勸人引起反感,太多太多這樣的例子。今天我們在此地讀了,你要想接引你的家人,你先要學著隨順眾生,你才有辦法接引他、幫助他。你要不隨順他,你學這個法門處處覺得跟他對立,處處使他感覺得不方便,他當然排斥,當然拒絕。
第一個飲食起居生活習慣,學佛的人要隨順。釋迦牟尼佛做出榜樣給我們看,他老人家每天出去托缽,別人供養什麼就吃什麼,這就是隨順,絕對沒有分別執著,絕對沒有絲毫的要求。也許我們同學要問,供養大魚大肉怎麼辦?照吃。這個不是破了戒嗎?他沒有破戒,你破戒了。這個話怎麼說?他沒有分別執著,他「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為什麼破了戒?你在這裡起妄想分別執著,你錯了!佛沒有錯,你錯了,你是過分的執著。剛才講了,淨宗最主要修什麼?修清淨心。你看看你一接觸這個境界,你心裡就生煩惱,你的心立刻被污染,清淨心馬上就失掉了,你不錯誰錯?世尊當年在世,跟隨他學習的學生經典上記載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是相當大的一個團體。這些人每天統統都是乞食,所以他必須要找一個相當大的城鎮,有那麼多人口,他們出去托缽沒有問題。托缽的規矩是頂多只能托七家,七家要托不到,空缽回去了,等別的同學托的有多的再分你。也不是家家都有供養的,有的家庭富裕供養多一點,有些家庭貧苦供養少一點,還有很苦的人沒有供養。
古時候這個城市有兩、三萬人,這個城市就算大城。經典裡面記載,許多大國的都城人口都不超過十萬,古時候人口沒有現在這麼多。佛法「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佛法跟諸位說過,它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學。所以出去托缽,釋迦牟尼佛、學生都不例外,接受人家這一缽飯的布施,不見得是給你裝滿,有的好幾家這個缽才滿,每一家給你一點點。接受布施不能馬上就走,沒有這個道理,首先問他有沒有問題,有問題提出來為他解答;他沒有問題,為他祝福,為他說法。所以齋主是財供養,這一缽飯是財供養,出家人回報他是法供養,這有回報的。決不是說你托了缽就走路,沒有這個道理。弟子們天天聽老師講經說法,聽得很多,各個都有智慧,各個都能在一切人面前說出一番大道理來,都有能力應付社會上各種不同的疑難問題,為他解答。解答不了把這個問題帶回去向佛請教,佛一定為大眾解說,往往記錄下來就成為經典,這樣的經典很多很多。
關於生活方面這些小問題,小乘經裡面非常富豐。放牛的人問法師,「我怎樣學放牛?」牧羊的人,「我怎樣學著養羊?」統統都給你解說,這些例子太多了。由此可知,那個時候出家人,學識真的可以說得上是非常淵博。釋迦牟尼佛也真了不起,世出世間法樣樣都教,大家在一起樣樣都學習,學習到最後的階段,這才讓學生們專攻一門。所以你細細去觀察,你也能學到釋迦牟尼佛教學的方法,非常完美!法門多,愈修,有幾個法門合併成一個,再深入又有幾個法門合併成一個,修到最後就剩三門,將要到達目的地了。像我們這個教室,這個教室有三個門進來;沒有進來之前,每個人從四面八方到這裡來、到學校來,各人走的路都不一樣,愈接近,很多路走成一條路,到最後要進門了,只有三個門,這三個門就是覺、正、淨三門。
你看看佛法,你發心想做佛的學生,先拜老師,行拜師禮,中國跟古印度都很重視。拜了老師,你得好好的跟老師學,你才會有成就。師資道合,教學就有成就。如果師資之道不合,老師講的學生懷疑、學生反駁,甚至學生聽信別人的傳說,這個教學肯定是失敗的。所以古今中外都一樣,老師教的學生很多,成就的不多,什麼原因?原因就在學生跟老師能不能合作,果然合作、密切合作,學生肯定成就;不肯合作、不願合作,合作當中又有疑惑,這個學生成就有限。這些道理我們要懂得,我們今天面臨的狀況沒有例外,亦復如是。什麼人能夠成就?《金剛經》上講,「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實相是智慧。我們修學信心不清淨,信心清淨的能有幾個人?
你們大家常常看到,我無論在哪個地方都會有很多人從各個國家地區來看我,我很感激。這些人有沒有成就?很難,為什麼難?他來看我是帶了一大堆的問題來看我。哪些人有成就?遇到淨宗法門,聽到我給他介紹,信心清淨,信心堅定,一句佛號念到底的這個人,成就了!他不會來看我,他跟我真的是師資道合。就像我往年在講席裡講的,你們來見我,提了一大堆問題,我說:來問問題的人都是不老實的,為什麼?老實人哪有問題?老實人沒有問題,有問題都不老實。但是你自己要知道,你自己有問題你還是要來問,為什麼?你不老實,不老實不能裝老實,那你就吃虧了。為什麼?疑肯定障道,它障礙你開悟,障礙你念佛三昧,你不能成就。真的老實人,他確實沒有問題,那行!那是什麼樣的根性?古大德講兩種人沒有問題,一種是上根利智,你這一講他完全懂了,他還有什麼問題?另外一種人,他雖然不懂,他也不想懂,他的福德深厚,信心堅定,「你叫我念佛,好!我就老實念佛,念佛的這些道理我不需要懂,我沒有疑惑。」這種人好度,這種人叫老實人,沒有疑惑、沒有妄想。
倓虛法師往年常常提到的,他的老師諦閑法師有個念佛的徒弟鍋漏匠,我們也有詳細介紹,那就是個老實人。出了家,中年出家,什麼都不會,老和尚只教他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告訴他: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就接著念,一直念下去,準有好處。他相信,什麼好處他也不問,他也不懷疑,完全相信老師的話。老師把他安頓在鄉下一個破廟,沒有人住的一個破廟,安頓在那個地方,就教他這麼一個方法,他就真幹,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念累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念了三年多,他預知時至,站著往生。因為在鄉下,站著走的,走了之後,誰給他辦後事?當然還請他的師父諦閑老和尚,往城裡頭一個往返,那是走路,三天。第三天諦閑老和尚到他的小破廟,看到他還在那裡站著,歡喜讚歎:「你這一生出家沒有白出,像你這樣的功夫、這樣的瑞相,一般講經的法師、名山大剎的方丈,很多都比不上你。」真的,一點都不錯,老實!不老實的人聽這個人這樣說,「很有道理」,聽那個人那麼說,「也有道理」,究竟哪個說對?把自己搞糊塗,自己反而沒有主張,這個麻煩大了!
在古時候無論世間法或者是出世間法,你認定一個老師、跟一個老師,你會有成就;你跟兩個老師兩條路,你怎麼走?跟三個老師三叉路口,跟四個老師十字街頭,你不可能有成就。我們看看古今中外有大成就的人,一個老師!他一生走一條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他容易成就。到處參學、到處跑的人,那是什麼人?那是菩薩,不是凡夫。你看看《華嚴經》上講的例子,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童子證什麼樣的果位才出去參學?他在他老師會下大徹大悟,成就戒定慧三學,這才有資格出去參學。參學的目的是什麼?成就後得智,後得智是無所不知。在老師面前成就的是根本智,先有根本智而後才有後得智,沒有根本智哪來的後得智?根本智是真實智慧,佛法裡面常講的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從甚深禪定裡面得來的。所以他出去參學,無論接觸什麼樣的境界,善緣惡緣、順境逆境他不動心,決定沒有分別執著,決定不起心動念,這個行!這個可以出去參學。
這是什麼人?圓教初住菩薩,《華嚴經》裡頭法身大士。證得這個果位,才有資格出去參學;換句話說,你見思煩惱破了,塵沙煩惱破了,無明也破一品,才有資格出去參學。見思煩惱破了,證阿羅漢果;塵沙煩惱破了,權教菩薩;然後再破一品無明,善財童子是這個條件、這個資格,這才出去五十三參,成就圓滿的後得智,證得究竟的佛果。我們沒有這個能力,沒有智慧沒有能力辨別真妄、是非、邪正,一出去參訪就壞了,把自己修學的那點功夫全都破掉了,你還有什麼成就?不參訪心是定的,跟著一個老師;一參訪,什麼樣的疑問都來了。張三說的一套,李四說的一套,王五說的一套,各個不一樣,聽多了自己聽亂了,聽糊塗了,不知道學什麼好,你哪裡會有成就?
現在這個時代跟從前社會又不相同,現在這個時代民主自由開放,特別是講求人權。古時候沒有這些話、沒有這種觀念,在家聽父母,在學聽老師,沒有你選擇的。父母、老師幫助你、成就你,他們有責任。現在民主自由開放,說老實話,父母對子女不負責任,老師對學生不負責任,你能不能成就那是你自己的事,難!非常非常困難!現在人叫你跟一個老師學,你一定不肯,你會找很多老師,那就跟一般學校一樣,老師很多。一個老師能教得出來,老師多了就教不出來了。你可以拿到學位,學位不見得有真正的學問;換句話說,這個世間也有一些有真實的學問,他沒有學位。誰得受用?有真實學問的人得受用。真實學問肯定是從戒定慧三學著手的,真實的學問在大乘佛法裡面,性宗、禪宗從覺門走,他們的目標方向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其次教下,《華嚴》以賢首宗,天台、法相、三論這些宗派完全依經典,用經典修正自己的思想、見解、行為,它的目標是大開圓解。大開圓解跟宗門的大徹大悟,沒有兩樣。
第三個淨土宗、密宗,你修清淨心,「心淨則佛土淨」。你得清淨心了,大徹大悟、大開圓解同時就得到。這三門,外面看是三個門,裡面是一樣的,無論從哪個門進來,你所得到的都是圓滿的。你想想看,大徹大悟的人他的心當然是清淨的,他當然對一切法都能理解。教下大開圓解的人,他的心還是清淨的,他是覺悟他不迷。所以覺正淨三門,只要入一門,三個都得到。但是這三門對於我們凡夫不同根性來講,有難有易。法門是平等的,沒有高下,眾生根性不相同。走覺門要上上根人,我們今天講天才;你要不是天才,你走那個門走不通。第二教下,教下一般中下根性的人都能走,時間很長,就像念書從幼稚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所,很長的時間,難!所以修淨土的人愈來愈多了,淨土修清淨心,容易!叫易行道。
修清淨心的人,二六時中我們講一天到晚,保持你心地的清淨,清淨心生智慧。你用什麼方法保持?我們現在用的法門「持名念佛」,就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你在日常生活當中,這個地方就講到,「隨一切眾生心行海」,隨順一切眾生。我們修什麼?『淨修治出要道』。「出」是出離,「要」是最重要的,「道」是道路。出離六道輪迴、出離十法界最重要的一個道路,就是淨土,我們從這個路子走。怎麼修法?這個不能不知道,凡是讓我們心裡頭起疑惑、動念頭、動感情,「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把它止住。歡喜的事情動了貪心、愛心,「阿彌陀佛」,這個念頭打下去,歸到佛號。不順的逆境惡緣起瞋恚心,「南無阿彌陀佛」,瞋恚心沒有了。總而言之一句話,在日常生活當中你一定會起喜怒哀樂愛惡欲,念頭才起,「阿彌陀佛」,都歸到阿彌陀佛,把這些念頭統統壓下去、伏下去。別人讚歎淨土,「阿彌陀佛」;毀謗淨土,「阿彌陀佛」,我統統歸到阿彌陀佛,這就是修淨土,這是真有功夫的人。沒有疑惑、沒有煩惱,無論遇到什麼境界,一句阿彌陀佛就解決了,你看看多方便!所以正門走不通,最後統統走淨門,覺正淨三門,走這個門的人太多太多了。會走的人一定走通,就怕你不會走。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請接著看「說所成益」最後一句:
【為令一切菩薩安住普賢願海中故。】
這個地方諸位一定要看清楚,前面都是講「為令隨一切眾生」,這個地方不是一切眾生,『一切菩薩』,跟第二句所講的「一切菩薩於佛功德海中得安住故」,前後互相照應。「一切菩薩」,這一句話的意思是雙關的,就現場而論,是華藏會上這一切菩薩;引申的意思,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發菩提心的菩薩。因為講「學淨土宗的」,這在中國十個宗派裡只有一個宗派;「一切菩薩」,這個範圍就擴大了,所有宗派、法門統統包括在其中。前面是講的淨業淨土,這個地方是講的普賢大願。普賢大願在《華嚴經》末後清清楚楚,「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走到淨土法門,老師雖然是苦口婆心勸導我,我對淨宗接受,不反對,但是沒有認真學習。認真皈依淨土法門是什麼原因?講《華嚴經》。
早年我曾經講過一遍,沒有講完,《四十》講一半,《八十》也講一半,以後不想講。因為《大乘無量壽經》出來了,彭際清居士說《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我看了很歡喜,十分認同。所以我就發心講中本《華嚴》,不講大本,大本時間太長了。大本《華嚴經》這一次講解的因緣是韓瑛館長啟請的,她在往生之前,希望我把《華嚴經》從頭到尾好好的講一遍,做成錄像,留給後學做參考。我答應了,這是這一次講經的因緣。她是功德主,所以我在攝影棚裡面供奉她的遺像,如同她當面在聽一樣。現在這個社會忘恩負義,我們怎樣教人?有恩有德、有情有義,我們要做出明顯的表示,教導眾生。人與人之間一定要有恩德情義,這才是人,人跟禽獸的差別就在此地。有情有義這種標榜,在世界上所有宗教典籍裡面都稱揚、都讚歎,都勸人在世間要做一個「義人」,仁義之人,這個重要。如果說是恩德情義都不講了,這個人怎麼能學佛?學佛的基礎、學佛的根本修養,我們不能不重視它。
前面講修淨宗,怎麼修法?諸位同一定要知道。一切時、一切處保持自己的清淨心,決定不能讓自己清淨心受染污,「心淨則佛土淨」,不能不懂這個道理。一定要記住佛在《十善業道經》上所說的,「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我們把它改一個字,「不容毫分不淨間雜」,有絲毫染污夾雜在其中,你的清淨心、你的淨土被破壞了。這個道理、這個事實真相,現在修淨土的同學們還有許多不清楚、不明瞭,他們念佛是很勤,《無量壽經》能背誦,但是心不清淨,夾雜著妄想分別執著,夾雜著許許多多的是非人我,這些東西將來障礙他往生,他這一生不能成就,非常可惜!所以我這幾年特別提出「純淨純善」,純就是不夾雜,別人夾雜我不夾雜,也就是我們要保持自己心地純淨純善,絕對不要把別人的不善裝在我的心裡。我們的心像個容器一樣,像個碗一樣,非常乾淨,千萬不要把別人的垃圾裝在我的碗裡,那就壞了,那是愚人沒有智慧。別人不善與我不相干,我何必把它放在心上?何必把它放在嘴上?放在心上是染污,放在嘴上是造業。古大德教我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你想想這一首偈子。
所以我們在古晉建念佛堂,在李金友居士的山莊,現在工程還沒有完工,將來完工之後,我請悟忍法師到那邊去領眾。我教他一句話,凡是上念佛堂來念佛的人,一律止語。你在那裡住七天,七天不講話;住一個月,一個月不要講話,你心是定的。你修行所有的功德到哪裡去了?從你口裡頭漏掉了,不說話就漏不掉,你的功德可以保全,一開口功德就漏掉了。我說:「只要你們能堅持這一點真正做到,你是世間第一道場。」我講的話沒有誇張,為什麼說它是第一道場?清淨心。人不說話了,他就妄想少了;他那個妄想是從口裡頭發洩,現在不讓他發洩,他的妄想會被控制、會減少,心地慢慢恢復到清淨。時間愈長,你念佛會得念佛三昧,這是自己修學功夫得力,成就了。
但是淨宗是大乘不是小乘,既然是大乘,那就不能夠離開普賢大願。我們看《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的經文第一句話就說:「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你們想想看跟這一句是不是相應?《華嚴經》裡面修行的總綱領我說過很多次,佛法教學不厭其煩、不計重複,跟一般文學作品不一樣。佛經不是文學作品,它裡面有很多重複。為什麼重複?學的人沒有記住,沒有做到。只要沒有做到,說千遍萬遍都是應該的。就像慈母對出外遠行的兒女那樣的關懷,千叮嚀萬囑咐,自己不能在身邊照顧。從前沒有現在交通這麼便捷,現在沒有問題了,有傳真、有電話,無論在世界哪個角落,他等於說天天通話、天天螢幕上看到畫面,從前不可能。看出以前人父母對子女的關懷,做兒女能夠體驗得到、體會得到;現在體會不到,父子之情淡薄了。兄弟手足之情,如果為了爭奪財產,反目成仇,還不如一個普通朋友,現在社會淪落到如此地步,我們大家看得很清楚!如何挽救?挽救要從本身救起,天天要想自己的過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怕的是不能改過、不能知過。頭一個要知過,知過就是佛家講的覺悟,你什麼時候覺悟?知道自己的過惡就是覺悟。把自己的過失改過來那叫修行,我們要真幹!
淨宗學人修普賢行,《華嚴經》的修行綱領我也講了不少遍,文殊、普賢這兩位菩薩做代表。文殊菩薩代表十波羅蜜,普賢菩薩代表十大願,願裡頭有行,行裡頭有願,文殊行、普賢願是交融的。文殊行裡面每一行都具足一切行,《華嚴》講「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譬如十波羅蜜裡面第一個布施,布施裡面就具足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一個裡頭一定圓融其他九波羅蜜,這一波羅蜜才叫圓滿,布施才圓滿;少一個,布施波羅蜜不圓滿,不圓滿不能稱波羅蜜。不但圓滿含攝其他九波羅蜜,還要圓滿的含攝普賢菩薩十願,「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除業障」,一直到「普皆迴向」,願願具足,行行具足,這個行願叫圓滿,大圓滿。我們懂了,我們要怎樣來學習?怎樣落實在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之中,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之處,念念不捨,剎那不離?怎麼作法?菩薩在《華嚴經》裡面教導我們,說的理博大精深,說的事細密圓融,唯恐我們領會不夠深刻,末後還用大篇幅讓善財童子表演給我們看,給我們做一個修學的模範、修學的榜樣。
這個教科書,從前方東美教授讚歎備至,他說這是全世界教科書裡頭編得最完美,他一生也是最歡喜這一部經。他把這一部經看作是佛學概論,佛經哲學。我們的落實,想落實而沒有法子落實,原因在哪裡?有障礙,這個障礙我們沒有辦法排除。什麼是障礙?心量太小,容納不了《華嚴》。所以學《華嚴》,第一步就是要拓開心量,華嚴會上佛菩薩,各個都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學《華嚴》,也寫了兩句話:「心如虛空法界,身是剎土眾生」,沒有這樣的認知,沒有這樣的心量,你展開《華嚴》你看不懂,你就是聽講你也聽不懂,這些都是事實。心量為什麼拓不開?關鍵就是自私自利,沒有法子放下,起心動念「我的利益」,你能說這是錯誤嗎?全世界的人都這樣想,哪一個人第一個念頭不是講我的利益?
尤其是近代,學校裡面教學,父母教兒女、老師教學生競爭,為什麼要競爭?為我的利益。這一個觀念就不能入華嚴境界,華嚴境界是無條件的奉獻;我們世間人講犧牲奉獻,《華嚴經》裡頭沒有犧牲,犧牲還是有條件的。沒有條件,無條件的就是奉獻、布施、供養,對象是誰?對象是世界海微塵數剎土當中的一切眾生。你有這個心量嗎?沒有這個心量,你怎麼能入華嚴境界?再告訴諸位,沒有這個心量,你怎麼能往生西方淨土?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法界,《無量壽經》頭一句就跟你講,「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這一句話非常重要。你不能拓開自己的心量,效法普賢菩薩修普賢行。普賢行跟大乘菩薩有什麼不一樣?大乘菩薩只修六度、十波羅蜜,這裡頭沒有普賢十願,這就是一般大乘菩薩。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不一樣,華藏世界的菩薩不一樣,每一個修學項目裡面都圓滿具足普賢十願。要落實,第一個「禮敬諸佛」,我們學,一條一條的學。用多少時間?用一個月的時間真幹,一個月學一條;到第二個月又加一條,就兩條;第三個月又加一條,三條,這樣幹才行,要真幹!下定決心克服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我這頭一個月發心,我學禮敬諸佛,就是用真誠恭敬心。
「諸佛」這兩個字怎麼講?佛法當中給我們講,有過去佛、有現在佛、有未來佛;過去佛,世尊在《萬佛名經》裡給我們講的;《三千佛名經》裡面過去千佛、現在千佛、未來千佛,這是世尊舉例言之。真實的義趣大乘經上常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凡有佛性皆當作佛」,從這裡我們就了解,一切眾生是未來佛。《戒經》裡頭說得更清楚、更明白,一切眾生皆是我,這個「我」是釋迦牟尼佛講的,「皆是我過去父母、未來諸佛」。既是過去父母那就孝順,未來諸佛那就得禮敬,所以諸佛如來的孝順心、禮敬的心周遍虛空法界。由此可知,他的布施,布施的心隨著願周遍虛空法界,周遍一切剎土眾生。
這是華嚴境界,我們怎麼修法?觀想。這一個月當中,這樁事情一天要想多少次,次數愈多愈好,把我們的觀念轉過來,然後起心動念都是盡虛空遍法界,所緣的境界是世界海微塵數剎土眾生。這還小,這還算是個平面。經上告訴我們,無量無盡無數的重疊,宇宙世間是立體的,不是平面的。《華嚴經》講到華藏世界二十重,二十是表法,是表無盡,就是無量無邊、無盡無數的重疊,這個心念統統到達,統統圓滿了。常作如是觀,你才能契入這個境界。這個境界無比的殊勝,不能契入,誰知道?讀《華嚴》、講《華嚴經》,你入不了境界,還是個門外漢!這是修什麼?跟諸位說,修淨土,彭際清居士講得沒有錯,《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大本的《無量壽經》。我在講經的時候講過多次,這一本經是《無量壽經》的詳細解說,是《無量壽經》的註解,是《無量壽經》的廣說,《無量壽經》是《華嚴經》的略說、簡介。
我們對於一切人真誠恭敬,不要分這個人是好人是壞人,這人對我是有利還是有害,不問!平等的禮敬。為什麼?即使是惡人壞人、要來害我的人,他有佛性,他幹的這些壞事、那個惡念,那是他的習氣,你要把他的本性、習性搞清楚。我的禮敬是對他的本性,他的本性是未來佛,他有佛性,我怎麼能不恭敬?他的習性不要理會,沒有事,習性是虛妄的,本性是真實的。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頭講得好,「本覺本有,不覺本無」,我們用這兩句話引申就明白了。本性本有,習性本無,本無的事情何必要放在心上?何必要分別執著?如果把一切眾生習性放在心上,你想我多累!放在口上,我天天在造罪業,把我純善純淨的心全部都摧毀了。誰摧毀?自己摧毀,沒有人教你,這是迷。真正覺悟了,知道哪是真、哪是妄,真的我們要好好修;妄的不要去理會它,自然就沒有了。轉妄成真,這樣才能永遠保持自己的純淨純善的真心,真心就是本性。
在哪裡修?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去修行。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修行離不開物質環境,離不開人事環境。在這裡面修什麼?沒有別的,就是修純淨純善而已,就是學法身菩薩、學諸佛如來。決定不把不淨不善的東西放在我的心上,就修這個,這就叫修行。自己心裡頭無始劫來裝滿了這些不善不淨,要把它放下,要把它丟掉。從今之後,世出世間一切不善的東西決定不往裡頭裝;換句話說,我決定不取。怎麼不取?我決定不去分別、不去執著,佛法裡頭講不著相,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我們的純淨純善的真心本性就恢復了。天天幹,不斷的幹,剎那剎那都能保住,無論在什麼環境當中,不被境轉。《楞嚴經》上講,「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我們要學佛,佛不會被境界轉。什麼叫被境界轉?你在境界裡頭起妄想分別執著,就被它轉;你能在境界裡離妄想分別執著,你就不被它轉。學這個本事,這是諸佛如來的本事,這是法身菩薩的本事。
凡夫修行為什麼不能成功?為什麼那麼艱苦、那麼苦難?說穿了,一句話:放不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我說的這十六個字、十二樁事情,放不下!自私一樁事,自利一樁事,名、聞、利、養四樁,貪瞋痴慢又是四樁,五欲、六塵兩樁事。十六個字裡面十二樁事,有一條放不下,你就不能夠入佛菩薩的境界;我們不這個說法,這個說法大家還是不好懂,你就不能過正常人的生活。佛菩薩過正常人的生活,正常人是具足圓滿智慧、圓滿德相,那是正常人,正常人是諸佛菩薩。換句話說,法身菩薩以下都不正常,四聖法界是接近正常,還不是真的正常,很接近了。聲聞、緣覺、權教菩薩、十法界裡面的佛是接近正常,六道凡夫完全不正常,為什麼不正常?心念上有妄想分別執著。只要起心動念與妄想分別執著相應,就不正常;離妄想分別執著,正常的。正常的生活行持肯定與普賢十願相應,肯定與文殊十波羅蜜相應,你才能學。
所以學佛,學大乘,尤其學《華嚴》,《華嚴》可以說是高級的淨宗。《無量壽經》不能說不高級,《無量壽經》沒有人給你講解,沒有人細講,《華嚴經》細講。我們才曉得,《無量壽經》是綱領、綱要,《華嚴經》是細說。所以我對淨宗培訓班同學過去常講,不讀《華嚴》你就不懂《無量壽經》,你要想把《無量壽經》講好,非讀《華嚴》不可。要真正能夠講好,那你一定入華嚴境界,《無量壽經》就能講活了。入,你們要留意我說的這個字,你自己入不了境界,你講得再好,你的攝受力有限。為什麼?你跟大眾心理不能夠起感應,也就是說你的心靈跟大眾心靈沒有辦法溝通,無法交流。你契入境界你才能得到,這就是攝受的力量。你做不到,你所說的是記問之學,聽別人講的,聽釋迦牟尼佛講的,聽清涼大師講的,你是道聽途說,記問之學。入這個境界,那就不一樣,雖然是釋迦牟尼佛講的,我給釋迦牟尼佛印證,我所講的跟釋迦牟尼佛講的一樣。不同!
所以我建議同學們,這十願一個月學一願。普賢大德跟一切大乘菩薩不一樣,心量太大!一般菩薩做不到。一般大乘菩薩能夠做到平面,盡虛空遍法界恆河沙數諸佛剎土眾生,講恆河沙數;普賢菩薩不講恆河沙數,普賢菩薩是講盡虛空遍法界世界海微塵數佛剎眾生,世界海微塵數,後面還要加一個「一一微塵,一一毛孔」中,無量無邊、無盡無數重疊的世界。這個大乘經上看不到,這才是真正的大圓滿。然後我們曉得,大乘菩薩的境界是平面的,普賢菩薩的境界是立體的,境界不同!
普賢第二願「稱讚如來」,第一願「禮敬」沒有條件的,無條件;「稱讚如來」,這有條件。講諸佛是從相上講的,講如來是從性上講的,換句話說,一切眾生的心行與性德相應,一定讚歎,與性德相悖不讚歎。哪些是與性德相悖?我剛才講的十六個字十二句與性德相悖,這個決定不讚歎。我們不會去讚歎自私自利,決定不會去讚歎競爭、鬥爭,決定不會讚歎;不會讚歎名聞利養,不會讚歎貪瞋痴慢,讚歎善不讚歎惡。但是「廣修供養」是平等的,無論是善人是惡人,他有需要的時候、有需求的時候,我們布施供養是應當要做的。一個月學一願,到十個月就圓滿,做為一個學程。這個學程完了之後,第十一個月又從第一願學起,永遠不斷,這是《華嚴經》境界修學的方法。今天時間到了。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16:30:2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