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六八六卷) 2002/4/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0686
諸位同學,請看「世界成就品」,牒德用圓備十問,第五句:
【諸力圓滿無能摧伏不可思議。】
這一句是問如來果德上有十種,「十」也是代表圓滿,不是數字,能力的圓滿,是一切菩薩都比不上的,即使等覺菩薩也比不上如來果地上的能力。這樁事情佛在經上常說,本經在「出現品」佛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我們常常聽到密宗講大圓滿;顯教也不例外,你看看《地藏經》上,頭一句就是大圓滿光明雲。由此可知,大圓滿顯密、宗教都說。大圓滿指的是什麼?指的是真如本性。本來具足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圓滿的相好,圓滿的意思就是一絲毫欠缺都沒有。智慧,我們常說無所不知;能力,則說無所不能,萬德萬能;相好,我們在前面讀過,確確實實「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這些話的意思都非常之深。這個地方單單講能力,能力的圓滿。
『無能摧伏』,無能摧伏的意思就是沒有任何能力能夠跟佛的能力相比,沒有任何人能夠勝過佛的能力。佛說了,一切眾生跟他完全平等,無二無別。但是我們眾生很苦,智慧失掉了,能力也喪失了,相好也不見了。這是什麼原因?佛說得非常好,「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是我們在講席上常常提到的,妄想、分別、執著。
「妄想」又叫無明煩惱,明是性德、明是智慧。沒有智慧才打妄想,有智慧的人不打妄想,沒有妄想了。所以有妄想是證明智慧失掉了,所以稱無明煩惱。「分別」叫塵沙煩惱,分別不盡的!「執著」叫見思煩惱,就是你的見解思想錯誤了。見解思想主導你的行為,你的見解思想犯了錯誤,你就會做錯很多的事情。佛家講是非義,標準在哪裡?說我們做錯了。什麼樣是做對了?錯跟對的標準在哪裡?佛法裡面的標準,要用現在的話來說,順乎自然的這是對的,違背自然的是錯誤的。我們中國人常常講天理人情,這就是自然的。順乎天理人情的是自然的,違背天理人情的,那就是錯誤的,這個講法大家比較好懂。要是按照佛經上的說法,那就是自性、性德,與性德相應是正確的,與性德相違背是錯誤的。
誰的思想言行與性德相應?這個經上講諸佛如來、法身菩薩,那個沒有錯誤,完全隨順性德。哪些是性德?我們綜合佛陀的教誨,寫出這個綱領:真誠心是性德,一絲毫虛偽都沒有。清淨心是性德,決定沒有染污。平等心是性德,決定沒有高下。正覺心是性德。慈悲心是性德。我們把它歸納成五句十個字。與這個完全相應,法身菩薩!與這個相違背,那就是凡夫,錯了。與真誠相違背的,真的反面是假,誠的反面是虛偽,我們常講虛情假意,這是凡夫;佛菩薩不如是。染污心是凡夫,自私自利染污了,名聞利養染污了,貪瞋痴慢染污了,你的心不清淨!貢高我慢,自以為是,不平等!愚痴,慈悲的反面就是自私自利,起心動念無不是損人利己的,這還得了嗎?這不得了。凡跟聖的差別就在此。
真正所謂是一念之差,一念與性德相應,轉凡成聖;一念跟煩惱相應,墮落為凡夫。我們學佛讀經,總得要常常把這個道理記在心上,時時刻刻有意思轉變自己。修行,修什麼?無非是做一個轉變而已。轉迷為悟,轉自私自利為大慈大悲,這叫學佛。念念為眾生,不再為自己,這個就對了。所以我們果然能做一個轉變,轉惡為善,轉凡為聖,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自然就會現前。
開始我們學習是隨順釋迦牟尼佛的教誨,你開頭一定要這樣學,等到自己悟入這個境界了,自己所有一切自自然然跟佛所行所說自然相應,到那個時候再讀這些經教就不是學習。為什麼?學習已經畢業了。讀這個經教是印證我自己對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跟佛說的一樣不一樣?用經教來證明來印證。如果一樣,完全沒有錯誤,佛佛道同。這是經論的兩種用途,沒有契入的那就是一定要學習。你不依照這個方法學習,你不能夠契入;契入之後,用經教來證明我們契入有沒有錯誤。第六句:
【無畏功德無能過者不可思議。】
這是講如來果地上,都是說不可思議特殊的能力。前面是講十力,這個地方是講四無畏。我們凡夫畏懼的事情很多,一般平常百姓畏見大人,大人物他害怕,他不敢見。現在民主自由開放比較好一點了。在從前一般老百姓不敢見官員,官不要太大,縣市長一般老百姓都不敢見,地位愈高的,老百姓聽到了趕緊躲避得遠遠的,迴避。威德,大威德的人,佛沒有畏懼,佛對於什麼樣的場面都是很自然,我們諺語裡頭常說「平易近人」,確確實實是人意想不到的。而且佛對於一切眾生是平等的,不分貧富貴賤,佛是一律平等的對待,一律平等的接見,平等慈悲愛護,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四無畏,我們更是要充實我們自己的道德,充實我們自己的學問、能力,我們接眾的時候,眾生許許多多疑難的問題,來向你請教,你有能力答覆,你有能力替他解決,這是『無畏』。第七句:
【住無差別三昧不可思議。】
『無差別』在前面跟諸位說過,『三昧』是正受,也翻作禪定。「無差別」是從定體上說的,沒有差別。要從修定的方法來講,那個差別就多了,所謂是八萬四千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八萬四千方法門徑,修什麼?統統修禪定。所以諸位要知道,絕對不是禪宗才修禪定,那你就搞錯了,佛法都是修禪定。佛法的總綱領「戒定慧」三學,《大藏經》就是按照這個編排的,所以稱之為三藏:經藏、律藏、論藏,稱之為「三藏」,藏就是倉庫。中國乾隆皇帝那時候編了一套叢書,稱為《四庫全書》,庫跟藏是一個意思。佛家有三藏,經藏講定學,律藏講戒學,論藏講慧學,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不僅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教的是這個,佛在經典上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為眾生說法,不離這個原則,統統講的是戒定慧。所以定哪裡會有差別?差別怎麼能產生智慧?
但是修定的方法有差別。我們淨土宗,我們用什麼方法修定?我們用執持名號,用這個方法修定。定的名字叫什麼?叫念佛三昧。三昧就是定,我們用念佛的方法,目的要達到三昧。天天念佛沒有三昧,就是說你天天念書沒有成績,一考試都得零分,沒有成績。我們念佛的成績是三昧。三昧在《彌陀經》裡面不稱三昧,稱什麼?稱「一心不亂」、「心不顛倒」。諸位要曉得,一心不亂就是念佛三昧。你看用念佛的方法得一心不亂,得定了,定得到之後,智慧開了。經裡頭的名稱叫「心不顛倒」,心不顛倒是智慧,智慧開了,所以還是戒定慧三學。「持名念佛」這個方法就是戒。
只要是佛所教導的,無論哪一個法門,它的名詞術語不一樣,它的內容絕對不會離戒定慧。戒定慧三學,定是樞紐,戒是方法、是手段,關鍵在定,慧是目的,所以佛法求的是智慧。禪宗求的還是智慧。你們看看《六祖壇經》,六祖跟大家說的第一句話,「總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你就曉得禪宗修的是什麼?禪宗修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這一句話統統是梵語音譯的,要是翻成中國的意思,「摩訶」翻作大,「般若」翻作智慧,「波羅蜜多」翻作圓滿,整個翻成中國意思是大智慧圓滿。照它的文翻,那是外國文法。中國文法怎麼翻法?一定稱圓滿的大智慧,我們中國人是這樣說法,或者是大圓滿的智慧,這是我們中國人講的;他那裡是大智慧圓滿。禪宗是修大智慧圓滿,不是修禪定。為什麼稱為禪定?禪定是手段,戒律是手段之手段,我們得搞清楚。智慧現前,你就得自在。我們常常在講席裡面,勉勵同學一定要開智慧,智慧開了,自在!經卷展開,字字句句真的是含無量義,你就看出來了。為什麼看不出來?智慧沒開。智慧為什麼不開?你的心不定,心不清淨,心清淨一定開智慧。那麼你對別人介紹佛法,可深可淺,可長可短,自在!長說也行,短說也行,深說也行,淺說也行,你就能應機了,這就是「住無差別三昧」。
所以佛在《金剛經》上才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法門平等,這是肯定的。為什麼會形成高下?高下,不是法門有高下,是眾生根性不相同,有利根、有上根、有中根、有下根,這樣才分為上下。所以上下是因人而分的,絕對不是法分的。你明白這個道理了,任何經典都有這三種講法:對上等根的人,你就可以深講;對中根人,你就得要淺說;對下根人,你要說得更淺更白,他才得利益。所以每一部經你都可以深講淺講,這個妙絕了!它不是一個意思,無量義,它能夠適合一切眾生。所以學經,說老實話,不必要學很多,真正契入,一部經就受用不窮。不但我一生受用不窮,從初發心到如來地,我們從《華嚴經》上來說,菩薩階位五十一個,從初信位的菩薩,我就學這一部經,我就弘揚這一部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一直到成佛,生生世世就講這一部經,就學這一部經,就弘揚這一部經,行不行?行!度哪一類的眾生?一切眾生普度。
這個說得很玄,一般人很難相信,但是他要是讀了《華嚴》,他就會相信。為什麼?《華嚴經》上說得很清楚很明白,「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主伴圓融。《華嚴經》裡頭,你懂得《華嚴》,一部經就包括一切經,一切經就是一部經,這個「一」到底是哪一部?是任何一部,它不是獨一,如果你說「一」,專門指《華嚴》,那就錯了。為什麼?那有差別了。任何一部經,它裡頭的義理都能貫通一切經。所以這個經能深講。深講對誰?對地上菩薩,對等覺菩薩。他要通最淺的,他可以淺講,淺講教初學,這樣的教科書在世間找不到。世間教科書,確實有淺有深,淺的適合初學,深的適合於大學生。所以小學教科書中學不適用,中學教科書大學不適用,大學教科書研究所不適用。佛經不一樣,任何一部經,這部經可以教小學,又能教中學,又能教大學,又能教研究所,就這一部,不可思議!這是真的。
剛才我看到有個同修送了一張從報紙上剪下來的一篇文章,好像是傳真傳過來的。北京那邊辦個兒童讀經班,有三十八個小朋友,讀《弟子規》、讀《三字經》、讀《四書》。你看看《四書》,四、五歲的小朋友可以讀,大學研究所博士班也可以讀,就是這一部書,它能夠通各個不同的程度,這是在外國都找不到的,這稱之為「經」,含義都無有窮盡,這不可思議。
選擇法門一定看自己的興趣,看自己的程度,看自己的根器。先觀察自己,我能不能接受,自己想想有沒有把握學得好,學得透徹,契入境界;然後再觀機,我將來弘揚這部經。現在地球縮小了,將來快速的飛機一定會很普遍,環繞地球一周十幾個小時。地球愈來愈小了,那我們的生活空間,不是一個國家,不是一地地區,是整個地球,整個地球是我們生活空間。所以將來從事於佛教的弘揚教學,你一定要想到對象是整個世界,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地區,你都要想到。我怎樣學?我怎樣教?怎樣幫助他們破迷開悟?怎樣幫助他們契入與性德相應的境界?那你這一生就功德圓滿了。第八句:
【神通變化不可思議。】
這個在前面也讀得很多,應當學。世出世間法任何一法都是變幻莫測,所以說不可思議,絕對沒有一成不變的,一成不變只有到一真法界,十法界裡頭找不到。怎麼個『變化』?那就得『神通』了。通是智慧,對於世出世間法,你都能夠通達明瞭,這叫神通,這個事情要認真努力學習。神是神奇莫測,也就是超乎一般常人的智慧能力,我們稱為神通。能夠通權達變,你才能夠應付世出世間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你才能夠幫助他們。你看看經典上講的觀世音菩薩,這個大家最熟悉了,《普門品》裡面講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那就是觀世音菩薩的「神通變化」,應以什麼身得度,菩薩就能現什麼身,應以佛身而得度者,菩薩就現佛身而度脫之,度脫就是教化,這就是應變。三十二應,三十二是講三十二類、三十二種,每一種裡面變化無量無邊,所以觀世音菩薩神通廣大,普度一切世間九界眾生。我們在這個經上看到的,不在這個經上看不到觀世音菩薩的偉大。一般大乘經上講的境界,那不能跟《華嚴》相比。第九句:
【清淨自在智不可思議。】
這一句著重在『清淨』。清淨,我們在前面念得很多,《華嚴經》「清淨」這兩個字不曉得有多少句,太多了。多,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心要清淨,身要清淨。心清淨最重要!心清淨,沒有妄想,沒有邪思,你的心就清淨了。心清淨,身當然清淨。身清淨在佛家講持戒,自自然然持戒,一絲毫勉強都沒有;在儒家講的守禮,也就是你的身所有一切動作都合規矩,都能順乎自然。特別是飲食起居,你懂得養生之道,飲食起居要著重潔淨,我們現在講衛生、乾淨。整齊有秩序,你這個人生活多舒暢。我們現在人講磁場,外國人講磁場,中國人講風水,一個意思。風水就是生活環境,讓你住得非常舒適。什麼是好風水?你在那裡住得很自在很舒服,這個風水就好。什麼是不好風水?你住在那裡感到很彆扭,感覺得很不自在。就是一間房子的桌椅板凳怎麼個擺法,磁場就不一樣,換一種擺法就感覺很舒暢,就很自在。你要是很凌亂的擺在那個地方,你就覺得很不舒服,這就叫風水。不要找風水先生來看,不需要。找風水先生來看,看風水,你就受制於人,為什麼?別人控制你。我自己多擺幾個樣子,多換換樣子,看看哪一種舒服,不就很清楚了嗎?要自己做得了主,你才會有自在,所以清淨心比什麼都重要。
一個人能保持著清淨心,特別是修淨土宗。經論上常常給我們講「心淨則佛土淨」,經論上又給我們講「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心性是清淨的,本來清淨,現在也沒有被污染;要被污染了,這就不是真的,不能叫本性,不能叫真性。真性、本性永恆不變,佛法裡講得很多,「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不增不減;換句話說,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這是自性。染污是什麼?染污是意。法相唯識宗講得好,染污意,意染污。我有個什麼意思,這個意思是染污,如果把這個「意」放下了,染污就沒有了。在法相唯識裡面稱為第七識末那識,八個識,末那是染污。它本身是染污,它也染污阿賴耶識,它也染污第六意識;換句話說,它也染污了前五識,麻煩大了。第六識的功能是分別,它的分別影響也很大,它分別阿賴耶,它分別末那,對前面,它也分別前五識。八識五十一個心所,那個作用都是交互的影響;雖然交互的影響,它又不雜,它又不亂,不可思議。我們一般講影響會混雜會混亂,它不亂。就像我們這個房間裡面有幾十盞燈光,光光互照,光都是在一起,你說這個地方的光亮到底是哪一盞燈光?每一盞燈光都有。雖然燈光互照,它雜不雜?它決定不雜。怎麼知道不雜?我們熄滅一個燈,這個燈光就沒有了,它不雜。它要是雜的話,這個燈熄了,它的光應該還在,跟它們混合在一起,它不混合在一起;從這些現象你慢慢去體會,混而不雜。混就是混合,它不雜,一點都不亂。
所以修行,我們也常講法門雖然多,無量無邊,八萬四千,但是到最後,到最後只有三門。像我們到這個佛堂來,諸位來自四面八方,還有不少從中國大陸來的,從外國來的。但是來到這個地方,我們這個地方這個佛堂只有三個門,你要進來,最後進來就三個門,隨便從哪個門進來,進來你所得到的都是一樣的,都是圓滿的,決定沒有兩樣,不管你從哪個門進來。你沒進來,你在外面看是三個門,進來都一樣。這三個門就是「覺、正、淨」。在中國,中國是大乘佛法,大乘在中國有八個宗派。性宗、禪宗,他們是從「覺門」進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兩個宗派走的是覺門,根性要利,上上根人,他從這裡,他很快很容易進來。但是中下根性的人就沒有分了,這個門走不通,走正門。
「正門」是正知正見,依照經教好好的去學習。所以經教是正知見,戒律是正行為。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經教是標準,我們想法看法跟經教相應,這個知見正跟佛的看法一樣。我們的行為依照戒律來做,我們的行為就端正跟佛的行為一樣。所以戒律是幫助我們修正行為的,經論是幫助我們修正思想見解的,走這個門。這個門中下根性的人都走得通,不過比較慢,像念書一樣,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只要你肯幹,你真的是步步高升,你的境界會愈來愈好,你不真幹那就沒有法子了。第三個門是「淨門」,修清淨心,這個也非常方便。淨土宗跟密宗從這個門入,密宗也是修清淨心,但是密宗裡頭儀規很多。實在講最方便的是淨土,淨土尤其是「持名念佛」,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行了。你得會念,怎麼會念?要把清淨心念出來,那你就曉得了,我心不清淨的時候,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心裡頭只有一個阿彌陀佛,把其他所有的念頭都打掉,你就得清淨了。清淨就有感應,一定要保持一切時一切處都是清淨心現前。
也許有人要問,我還有很多事情要辦,我要不去想,我怎麼能辦事?對的,你說的也沒有錯,但是你說得並不全對。為什麼說你沒有全對?有智慧的人辦事情不要想的,用不著去思考,用不著把事情放在心上,事情來了立刻就處理掉了,一點都不會出差錯。為什麼說你的話也沒有錯?因為你沒有智慧,你是凡夫,凡夫當然要去想想。為什麼?你心不清淨。學佛要逐漸逐漸減少妄想分別執著,要增長清淨心,這樣才對了;到一定的時候,一定的功夫,智慧現前了。用念佛這個方法開智慧,得念佛三昧,智慧開了,以後辦什麼事情不要再想了。無論什麼疑難雜症,你只要一接觸,一看一聽統統都明瞭了,你處理得一點差錯都沒有。就像世尊為一切眾生辦事,為一切眾生說法,何曾去想一想?沒有過。想一想就不是釋迦牟尼佛了,那就是凡夫,這個道理我們要懂。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請看牒德用圓備十問,最後一句:
【一切佛法無能毀壞不可思議。】
這一句我們在這個時代讀到,有不少人感到懷疑,佛法在我們這個時代,衰退到底谷了。過去我在新加坡,有幾位日本、韓國的法師來訪問我,他們是出家人,自己對於佛法能不能復興,這個信心都喪失了。中國在歷史上,佛教遭過三次災難,這是著名的「三武滅法」,但是時間都不長,兩三年之後就恢復了。在今天,西洋的文化衝擊了東方,中國人承受不了,對於固有的文化包括佛法產生了懷疑,從懷疑再升級就否定,否定再升級幾乎就把它全部消滅了。但是中國文化跟佛法還是『無能毀壞』,什麼原因?外國有。
現在全世界的災難還沒有現前,所以在世界許許多多國家地區,甚至於許多大學裡面都有漢學系,研究中國的漢學。近代風氣愈來愈興盛,這種興盛是西方有智慧的、有學問的人,對於西方傳統的文化產生了懷疑。因為他們的科技發展到今天,帶來副面的影響,造成嚴重的災害,他們現在覺悟了。科學技術很發達,工商業也很發達,道德淪落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只有利害,沒有道義。西方有識之士看到這個情形,現在普遍在發展,發展的速度非常迅速,感覺到非常的憂慮,所以這才想到了東方的文化,希望用東方文化來拯救西方的危機,這個意識從這裡產生的。
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要算是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我在香港看到有同修送給我幾本湯恩比博士的書,中文的譯本。他對於漢學、佛法極力推崇,認為解決二十一世紀全世界的社會紛爭的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他這個話是在七十年代時候講的,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所以現在跟西方人介紹中國漢學,孔孟之學跟大乘佛法,一般外國人很歡喜接受。所以這是學術道統,它有它生存延續的不同空間。中國人忽略了,外國人重視,這是不可思議的一種奇蹟。文化道統沒有國界,沒有國家的界限,沒有族群的界限,也沒有宗教的界限。佛法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所以它也能突破宗教的界限,逐漸的被世界學術界所接受、所肯定。
經典裡面特別是《華嚴經》,我們這部經從開講到現在,講到第四品「世界成就品」,我們已經使用了一千多個小時。在這一千多個小時當中,諸位要是都能夠聽到,你就了解了,你自然會肯定,歐陽竟無先生所講的話沒錯。他說:「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時所必需。」這個話的意思跟湯恩比前後對照,他們兩個人沒見過面,相差差不多半個世紀,這真是中國諺語裡面所說的,「英雄所見,大略相同」。我接觸佛法之後,我肯定佛法是佛陀的教育。我寫了六條,第一條:佛法是釋迦牟尼佛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這是我對佛法的認知,我為什麼在這一生當中全心全力來學習?道理就在此。
我在台灣有一個「佛陀教育基金會」,這些年來印了不少的經論善書。我們的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印書的宗旨,我定了兩條:第一條,我們現在在各地方講的經論,大眾要聽,做為課本,這個要印;另外一條就是絕版的這些經論善書,就是世間流通非常非常少的,這個要印,怕將來失傳了,向這兩個目標去做。做了不少年,先後印的差不多也有將近兩百種,數量也非常的可觀,流通在全世界。我們所印的書籍,所做的錄音帶、錄相帶,現在做的光碟都是免費供應,我們的目的是要保存,唯恐失傳。好的版本影印流通,全心全力就做這麼一樁事情。其他的社會福利事情,因為有別人在做,人家有力量、有熱心在做,都讓給他們去做。我們做人家不做的,我們知道這個事情重要,這是真正的續佛慧命,弘法利生。
『一切佛法』,我們認知我們現在這樣的努力,實際上經上講的沒有錯,佛法要是滅盡了,不要緊,眾生有福,佛菩薩就又來了,又為大家講經說法。你看看《梵網經》上,釋迦牟尼佛講的,他這一次到我們世間來示現,這是三千年前的事情,到我們這個世間是第幾次?第八千次。由此可知,每一次釋迦牟尼佛到這邊來講經說法,教化眾生,經過一段時期,佛法滅了。釋迦牟尼佛講,他這一次的法運是一萬兩千年,一萬兩千年之後,這個世界上佛法沒有了,佛法毀滅了。但是他還是階段性的,下面一尊佛彌勒菩薩成佛,他成佛之後,在這個世間又講經說法,佛法又興旺起來了。
這一句裡頭真正的意思,就是佛家常講的「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佛什麼時候到世間來?眾生的根熟了,佛就來了。什麼叫根熟?眾生對佛法能信能解能行能證。佛法的殊勝,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就是它能證。絕對不是說釋迦牟尼佛講了就算數,不是的,釋迦牟尼佛所講的,你自己去證明,證明釋迦牟尼佛講的沒有錯,這才是真的。你自己要不能證明,釋迦牟尼佛到底是對是錯,還是個問號,還是個疑問在哪裡。所以佛法到最後是求證,這正是現在的科學精神。所以佛法不違背科學,它求證,跟一般宗教不一樣,一般宗教沒有講求證。所以歐陽大師說它是教學,這個話是很有道理的。
「信解行證」,這四個階段貫穿了全部的佛法,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清涼這四個階段能貫穿世尊一代時教。我們先相信,不相信你不能入門,相信之後,決定不是迷信,求解。求解之後,你有理論的依據,絕對不是感情上的這種信,不是,是智慧。然後再把你所信所解的,落實到你日常生活當中去證明。譬如最平常的,平常的教誨,佛說財富,財富是果報,果必有因,因是什麼?因是財布施。財布施是因,愈施你果報就愈多。佛給我們說這個,我們信不信?佛法整個來講是捨得,捨得是我們現在中國人生活裡面的術語,這個術語是從佛法裡頭來的。捨是因,得是果報,捨財得財富,捨法得聰明智慧,這有因有果。所以佛講布施,布施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你信不信?我信。道理懂不懂?這些因果道理你懂不懂?懂了之後,我就幹,我就做,做了之後看看我是不是得這個果報,我把它證明了。果然是得這個果報,那沒錯了,釋迦牟尼佛講的沒錯。這是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了,「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從哪裡求?不是到佛像面前去求,磕頭作揖,去供一點供品,那是假的,那是求不到的,那是迷信。佛在經典教你怎麼求,這是正法。特別是當你修因的時候,你要不為自己,為社會為眾生,那個效果特別快,果報特別殊勝。
人生在世是很短暫的,真叫剎那之間。前天晚上李康年居士來看我,我跟他們認識是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來講經,他在佛教青年協會。這一次來看我,我看老了,以前在一起,年輕小伙子,多年沒有見了。我問他,我們幾年沒有見?他算算十年,剎那之間。真的,十年一彈指,人生有幾個十年?所以,為自己想,錯了!為自己想,佛給我們講叫造業。為別人想,為社會想,為眾生想,這叫功德。功德跟造業差別就在此地,同樣是一樁事情,做這些好事善事,好事善事有自私自利的念頭在裡面,經典上說「有漏福報」。不是沒有福,還是有福,有漏的福報。「有漏」這兩個字很不好聽,有漏這個裡頭有業,看你是什麼樣的居心,是什麼樣的用意,果報不相同。如果不夾雜自己一絲一毫的意思在裡面,你去修善,你去積功累德,這是大功德。那個果報是什麼?那個果報是戒定慧圓滿。
什麼都不求,財富不缺乏,財用不缺乏,聰明智慧增長,健康長壽。為什麼不學這個?這是現前社會許許多多人都追求的,求不到!異想天開,自己以為用他的聰明智慧就能夠求得到財富,沒有這個道理。這個事情大家好好念念《了凡四訓》,你果然把《了凡四訓》從頭到尾念上三百遍,你就覺悟了,你真的明白了。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都不是向外求的,向內求,佛法稱之為「內學」。從心行上去求,心行上造善因,善因一定感得善果,就這麼個道理。奈何許許多多學佛人,甚至於出家人都不相信,那就沒法子了。真的像一般宗教裡面講的「信者得福」,你能信能解能行,證就是得福,果報現前,果然證明釋迦牟尼佛講的沒錯!佛法,佛是覺悟的意思,法是世出世間一切理事因果,你都能夠覺悟,都能夠明瞭,這叫佛法。所以它在世間不會斷的,眾生有福,眾生在受大苦難的時候,佛菩薩慈悲,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還是來幫助你,來成就你。所以這一句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上面我們講了三段三十句,都是重複與會菩薩們提出的問題。普賢菩薩在解答之前,一定要把問題重複一遍。我們也不厭其煩,都略加解釋。為什麼?這都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今天學習的能力很薄弱,意願不強,原因是知道得太少了,知道得太淺薄了。如果你真的知道得很深刻、很廣博,你的信心就生起來了,你自自然然肯依教奉行。為什麼?得大利益,得真實利益,怎麼肯把這個利益當面錯過?絕對不會的。你會把這個利益當面錯過,就說明你所入的有限,你所理解的很有限,所以你沒有信心。雖然講信佛,那個信心是若有若無,不起作用。下面這一段是「許說分齊」,許是允許,你們來問,我現在答應,我給你說,分齊也有層次有段落。
【如是等一切法,我當承佛神力,及一切如來威神力故,具足宣說。】
普賢菩薩在此地面對著此界他方,此界是華藏世界,他方是十方來聚會的,來參學的那些菩薩眾,人數無量無邊。他們在前面提出這些問題,『如是等一切法』,這個「等」是一個省略的字,當然還有一些問題,後面會陸續提出。
『我當承佛神力』,這一句是本師毘盧遮那佛。『及一切如來威神力故』,因為參加大眾許許多多人是從十方世界來的,十方世界無量無邊諸佛,共同加持普賢菩薩,普賢菩薩這才能說。『具足宣說』,具足圓滿的解答,我們現在講的是盡我所知為大家解答,這個地方不是這個意思,盡我所知是謙虛,自己實際上能力也有限。這個地方是得一切諸佛加持,所以可以圓滿的宣說,用「具足」。
底下一段「說所成益」,還沒有說之前,先略略講說明解答的好處,解答的利益。為什麼說這些話?說這個話用意很深,希望聽眾要特別留意,為你解答,你會得到很多好處。哪些好處?這個地方也說了十句。我們知道《華嚴》是以「十」代表圓滿,表法的意思。請看經文:
【為令眾生入佛智慧海故。】
這個利益就太大了,為什麼給你解答?希望你們聽了之後能覺悟,知道怎樣用功學習,能證得如來的智慧海。『入佛智慧海』,佛的智慧海就是具足如來果地上十種殊勝的智慧,這不但是菩薩所求,也是一切眾生所希望的。哪一個人不想求得圓滿智慧?圓滿智慧到哪裡學?聽普賢菩薩說法,接受普賢菩薩教誨,這一句是成就智慧。第二句:
【為令一切菩薩於佛功德海中得安住故。】
清涼大師說這兩句是一對,「證智成福對」,前面一句是講智慧,你證得圓滿智慧,下面第二句你證得圓滿的福德。我們眾生希求的,想得智慧、想得福德。你看看普賢菩薩在講好處的話,就把這兩個擺在第一,我們佛家常說,「福慧雙修」。成了佛,佛叫二足尊。你看我們傳授三皈的時候,我們念的偈子,就是「皈依佛,二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這三句是什麼意思?皈依佛,佛是覺的意思,「皈依覺」,唯有覺才生智慧,智慧生福德。世間人有福沒有智慧,我們見過;有智慧沒有福德,我們也見過。那是什麼?修行的時候都偏在一邊,不是圓滿的修法。真正的佛法是教你福慧雙修。覺悟是智,覺悟之後,要把它落實在日常生活行為上,廣利眾生。
『為令一切菩薩於佛功德海中』,這個「功德海」,你看看它這個句子,我們要留意。前面第一句「為令眾生入佛智慧海」,第二句「為令一切菩薩」,不是眾生。每一句每一個字我們都要留意,都不能夠含糊籠統的看過。為什麼入佛智慧說眾生?說眾生,我們就有希望了,我們是眾生。如果說一切菩薩,那我們沒希望了,我們是凡夫,這給我們很大的鼓勵。我們看到這個,這《華嚴》應當要學習。我們是眾生,我們有分,「為令眾生入佛智慧海故」,《華嚴》真的開智慧。底下「為令一切菩薩於佛功德海中安住故」,你要是有佛智慧,你當然就是菩薩了。菩薩是梵語,什麼意思?玄奘大師翻得很好:覺有情。有情就是眾生,我們的情識沒斷;雖然沒有斷,我們已經覺悟,是覺悟的有情眾生,這個就特別提出來稱他作菩薩。菩薩還是眾生,覺悟的眾生。
怎麼覺悟?他入佛智慧了,他覺悟了。覺悟之後,你要認真努力去學佛的功德,把你的身心都安住在佛功德裡面。功是功夫,德就是收穫。功是因,得是果。這個「德」跟得失的「得」是一個意思,所謂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種善因得善果,是這個意思。佛一切作為,這是功。佛的功是什麼?教化眾生。釋迦牟尼佛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畢生從事於社會教育工作,這是我們要仔細去觀察,認真努力去學習。釋迦牟尼佛的教學,不是說要先去辦個學校,去蓋幾間房子,沒有。假如沒有這些條件,沒有房舍,那好我不教了,釋迦牟尼佛不如是。
釋迦牟尼佛最初教學,五個學生在鹿野苑。鹿苑,用現在的話來說是牧場,是人家養鹿的地方。在當時這個鹿苑,這裡頭的鹿大概都是野生的,不是人家裡養的,野生的鹿苑,因為它有個「野」字在裡頭,這個樹林曠野這邊鹿很多,所以人家稱它做鹿苑。釋迦牟尼佛跟五比丘,就跟這些鹿群住在一起,沒有房子,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他就開始就教起來了。一個老師帶著五個學生,教得好,聲名漸漸傳出去了,知道的人很多了。這些人知道了,慢慢都來親近釋迦牟尼佛,都來想跟他學,好了,學生慢慢愈來愈多;多不要緊,他不需要房子住。印度天氣熱,生活很容易,三衣一缽,每天吃一餐飯,出去托缽。托缽是一面托一面吃?不是的,托缽回來再一起吃飯。還有的托的很少的,不夠吃的,托的多的分一點給他。有生病或有特別情形不能去的,多托的回來也分給他一些,這樣一個團體生活。以後人愈來愈多了,經上常講的千二百五十五人,這是常隨眾。來來去去的人就更多了,經上就不記載了。
所以當時有些國王大臣、大富長者,聽說有這麼一個有智慧的人在曠野那邊講學,有這麼多人來自四面八方去聽,跟他學習,國王大臣也動了心了。他們富有,他們的房屋很多,所以就提供學習的場所,不必在野外了,所以有精舍,有庭園。像經典上諸位很熟悉的:竹林精舍、祇樹給孤獨園,這些都是國王大臣們、大富長者他們提供的。釋迦牟尼佛在這些地方教學,我們現在所謂的他只要使用權,他不要所有權,這些精舍林園,他要不要?他不要,他出家了,不要了。有人來請他到這個地方,他答應,很隨緣,真的平易近人。他絕不堅持一定要樹下一宿,請他到房子裡面來住,釋迦牟尼佛也很歡喜,也不拒絕。決不是說晚上一定要跑到樹下去一宿,不是這樣的,一切都隨緣,什麼都好。但是吃飯已經成習慣了,為什麼?給大家種福,所以還是托缽。不托缽是什麼時候?雨季。印度四月到七月是雨季,出去非常不方便,所以在這一段時間當中,大家不出門。中午這一餐飯有居士們供養,送到這邊來,做好了送來,道場裡面是不開火的,居士送來。
處處都要想到令一切眾生都能種福,福報不可以給國王大臣、大富長者們壟斷,不可以,一定要叫大眾都能種福。你看看這種用意多善、多好!念念不忘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為什麼貧窮困苦?前生沒修福,這一生當中有這個機緣,不能不讓他修福,是這麼個意思。從這個地方我們能夠體會到,佛菩薩念念都為眾生著想,沒有為自己。要為自己,每天接受國王大富長者們的供養,伙食一定吃得很好,托缽就未必了。托缽,那個窮苦的人供的飯菜,不是很好吃的。可是佛菩薩們歡歡喜喜為眾生祈福,心在這裡面示現清淨、平等、真誠、慈悲,從這裡示現。這都是佛教給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要怎樣去做,「安住佛功德海」。
教學,經上講的常隨弟子,他們坐在前面,常隨弟子。一般來的就坐在後面,臨時來的人更多,我們能想像得到。常隨弟子,他們的任務是幫助佛弘法利生,他們學了,學了之後到四處去講學。那個時候沒有像現代這樣的傳播工具,佛法要普遍的去宣揚。釋迦牟尼佛一個人做不到,他要教很多學生,學生到各個地方去講去教化,一面學一面教。所以佛滅度之後,這些弟子們,把佛陀的教學就向四面八方傳播,擴大教學的效果,利益廣大眾生,這是功德。佛不希求任何的果報,弟子們亦復如是,所以佛法是付出的,絕對不附帶條件。現在一般教學還要繳納學費,釋迦牟尼佛沒有,完全是付出的,義務的,絕對不希求絲毫的回報。這是真實功德!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16:30:0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