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六六七卷) 2002/4/1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0667
諸位同學,請看「普賢三昧品」,現相作證分第六句:
【光明熾盛普照一切佛剎道場摩尼王雲。】
前面一句是講「稱揚佛名」。修學法門雖然多,確確實實是以「持名念佛」為第一究竟方便法門,學佛的同修不能不知道。接著今天我們看這一句是「莊嚴道場」。我們每天課誦終了的時候,都會念一段迴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佛剎、道場就是佛淨土。我們以什麼來莊嚴?此地菩薩教導我們,是以『光明熾盛』來莊嚴。「光明熾盛」,意思就是我們平常講的福德智慧。沒有福德,沒有智慧,怎麼能夠莊嚴佛淨土?沒有福德智慧,如何莊嚴佛剎道場?這個意思我們要懂。
學佛的人多,在這個世間,國內國外,各宗各派、大乘小乘、顯教密教,每一個學佛的人,每天早晚都很虔誠的來迴向。為什麼現在這個世間,還是這樣的濁惡,佛講的「五濁惡世」!濁惡的程度我們沒有看到減輕,似乎年年在加重,範圍好像年年在擴大。於是我們不能不懷疑,我們的迴向好像沒有效果。如果迴向真的有效果了,濁惡的狀況應該年年減輕,應該年年縮小。我們這麼多全世界的佛教徒誠心誠意的迴向,應當有這樣的效果才是正法,何以效果不顯著?我們不能不認真反省,我們的迴向為什麼不能收到效果?
「願以此功德」,什麼功德?我把這個佛經念一遍,這是功德嗎?我今天念一萬聲佛號,這是功德嗎?我今天做了不少利益社會大眾的事情,這是功德嗎?我們想想,達摩祖師初到中國來的時候,見到當時的梁武帝。梁武帝告訴達摩禪師,他在這個地區護持佛法不遺餘力,建立寺院道場。史書裡頭記載的四百八十座,他建了四百八十座的寺院道場;度眾,幫助發心出家的人,成就他們出家,幾十萬人。跟達摩祖師說,我的功德大不大?他大概也每天念「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達摩祖師回答他:「你一生所作所為,並無功德。」梁武帝聽了這個話很不高興,跟達摩祖師沒有緣分,就請他出去了。達摩到少林寺去面壁九年,冷冷清清,沒有人認識他。
達摩祖師講的話是真話,不是假話。什麼是功德?我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持戒有功,三昧是德。功是你用了功夫,所謂一分功夫就有一分收穫,收穫是你的德。功德的德跟得到的得是一個意思,你下了功夫,當然有收穫,你當然有得。三昧是禪定,修定有功,開慧是德。開慧是什麼?覺悟了,大徹大悟,那是德。以這個功德莊嚴佛淨土,那就對了。達摩祖師一定跟你講,這是真實功德,這個功德很大很大。
我們想想,我們念這一部經,我們有沒有覺悟?如果念這部經,也用了功夫,念了之後就有所覺悟,那個覺悟就是德。我們念佛,這一枝香念下來,心得清淨自在,這是德。如果這部經念下來,沒有覺悟,還是跟平常一樣,你有功,功後頭沒有德。就好像學生在學校念書,很用功很勤奮的念書,考試的時候得零分,德就是成績,沒有成績。我們念佛,念一枝香了,或者打個佛七,念了七天佛,煩惱習氣跟沒打佛七之前還是一樣。梁武帝聽了達摩祖師的答覆,一臉的不高興,煩惱習氣不是立刻現前了嗎?可見得他真的沒有功德。
梁武帝做的是什麼?福德,不是功德,是福德。福德跟功德在事上一樣,事相上差不多,實際上的內涵不一樣。功德裡頭具足戒定慧,福德裡頭不具足定慧。戒有的時候有,他做得很有規矩、很有層次,有秩序,有條不紊,那是符合戒律,但這裡頭沒有定、沒有慧,這是我們不能不辨別的。有定有慧,這個才叫做功德。我們要有定慧,那就是「光明熾盛普照一切佛剎道場」,這是迴向。這個迴向的力量很大,隨著你的心念周遍法界,你所修的功德也就周遍法界。這要懂得修才行,所以不能不懂得修學。
而修功就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不能離開生活,不能離開環境,六根對六塵境界,就在這裡頭修行。怎麼個修法?順境,稱心如意的;善緣,遇到都是非常好的人,善緣。我們很喜歡的人,很喜歡的環境,決定不生貪戀,沒有一絲毫貪戀的心,這是功德,這裡頭有功有德。如果是逆境、是惡緣,也就是說樣樣都不能稱心如意,心裡想幫助別人做一點好事,障礙重重,自己心裡頭一絲毫怨恨心都沒有,沒有貪瞋痴,這是定!眼前的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冷靜觀察前因後果,無不了然,這是慧!定、慧在哪裡修?定慧在日常生活當中修,工作裡面修,處事待人接物裡頭修,這叫真修!
讀經、念佛,那是日常生活當中必要的提醒;沒有人提醒,我們會忘掉,會隨著境界轉。早晚念佛誦經,提醒我們功夫一定在日常生活當中。所以我常常講,早課用意是提醒自己,今天一天從早到晚,處事待人接物,我要依教奉行。晚課認真反省檢點,我今天處事待人接物有沒有做錯?有沒有違背佛在經典上的教訓?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是晚課。絕對不是早晚在佛菩薩形像面前,念幾卷經、念幾聲佛號給他聽,供養他。錯了,他要這個幹什麼?那我們就完全做錯了。不能不懂;你要是不懂,你的早晚課是白做;不但是白做,你有過失,沒有功德。
所以學佛實實在在講也不是容易的事,真正能夠依教奉行,常常檢點自己的過失。你能夠發現自己過失,這個在佛法裡面講你覺悟了。你看佛經常講「始覺」,你開始覺悟。悟後起修,一覺悟怎麼樣?我馬上要改,決定不能夠粗心大意,把過失推給別人,這是我們自己真正的過失。即使真的是別人的過失,我們心裡頭也不能有這個痕跡,有這個痕跡是自己的煩惱起現行。一定要能夠反省檢點,「我自己做得還不夠好,我做得不夠圓融」,要從這個地方去反省。別人做得沒有錯,我自己做得不夠好,責任我自己承擔。
有些同學常常跟在我身邊,韓館長往生之後,高貴民先生把圖書館收回去,我們離開了台灣。他做得對,他沒有過失。他為什麼把圖書館收回去,不再讓我們在那裡修行?我們做得不夠好。所以我離開圖書館之後,到達新加坡寫了六條,「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我們自己認真反省,找出自己的過失,改過自新,佛菩薩沒有捨棄我們,韓館長依然照顧我們。我們在外面這幾年,弘法利生樣樣都很順利,佛菩薩保佑,韓館長在冥冥當中還是護持。所以我們對韓館長感激,我們對高貴民感激,一絲毫怨恨的念頭都沒有。我們這樣修行,有功有德。你真正明白道理,自自然然跟我一樣。如果你不了解這個道理,你感情衝動,當然你就做錯了,你做的就不如法。
所以學佛的人,無論在什麼境界當中,最重要的是定功,定功一般人稱為德行。絕對不是心浮氣燥;心浮氣燥壞事,不能成事。心地一定要守住清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處所,順境逆境、善緣惡緣,如如不動,決定不因外面境界所動搖,決定不被外境所干擾,這才能成就福慧。福慧、光明熾盛,以這個迴向,才能供養一切諸佛淨土。供養一切諸佛淨土,就跟一切諸佛道場有緣,廣結善緣,跟一切諸佛菩薩、一切佛剎道場、一切眾生,念念當中都廣結善緣,我們的法緣殊勝!無論到什麼地方,別人歡喜我們,不會討厭我們;我們想做什麼事情,都有很多很多人來幫助我們。這個結緣的時候,只要有真實功德,一念迴向。
這個方法,早年我初學佛的時候,李炳南老師教我的;他不是教我一個人,是教我們所有經學班的學生。他那個時候辦了一個經學班,培養講經弘法的人才,同學有二十多個人。一個星期上三次課,一次課是他老人家教我們,另外兩次是我們學生上台表演,他在下面聽,聽了之後幫助我們改正,所以每個星期總共有三次。我還記得很清楚,我們上課的時間是星期四,星期四晚上老師教我們講經,星期六是女眾同修在台中蓮社講大座,星期天是男眾同學在靈山寺講大座。所以我們經學班的活動是一個星期三次,三天。他教我們這些學講經的同學,一定要懂得結法緣。否則的話,你經講得再好,你沒有法緣;就是說沒有法緣,你沒有聽眾,沒有人來請你講經,沒有人提供場所給你。你不能不結緣!結緣這個心要常常有,不能間斷。
我們到一個道場,不管在家出家,你見到大殿總要去禮佛三拜。李老師教給我們拜法,我們學講經的人,禮佛三拜意思不一樣。我們第一拜拜佛,發願我跟這個道場結緣,希望將來我能在這個道場講經,心裡頭默默的許這個願;第二拜,我們發願與這個道場住持、當家、常住這些大德們結緣,他們將來會歡迎邀請我到這兒來講經;第三拜,我們發願迴向給這個道場所有的信徒,跟這個道場所有信徒有緣,將來我來講經就有很多人來聽。我們禮佛三拜跟一般人禮佛三拜用意不一樣,這是李老師教給我們的。
真正發心弘法利生,念念、時時、處處都要與一切眾生結緣。你沒有緣,辦什麼事情,你經講得再好,沒有緣怎麼辦?眾生沒有福,不可以這樣說法。這個說法是什麼?太過分了。眾生是沒有福,我如何幫助他有福,這樣就對。不能把責任完全推出去,是我自己做得不夠好,自己要認真努力做,積功累德。那個效果不是馬上就現前的,沒那麼快!許多老法師跟我同輩分的、比我長一輩的,都很歡喜我,跟我在一塊常常見面的時候都問我:「淨空法師,你的法緣很好!」像演培法師過去還問我,要我教教他。他是長我一輩的。我把我法緣的由來向他報告,長時間結緣累積的,哪裡是短時間形成的!
我跟中國大陸同學們結緣,開始是在一九八四年。我在香港講經,宏勛法師來找我,告訴我,中國大陸非常缺乏經書,缺乏佛像。他知道我有一個基金會,在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常常對全世界贈送經書佛像,跟全世界廣結善緣。他知道這個事情來找我,問我:能不能幫助中國大陸?我說:書、佛像我們是有。那時候的佛像,我們是彩色印的佛像,印得很多。我說:怎麼能夠送到中國大陸去?他說他有方法送。我說:我們佛弟子一定要遵守佛陀的教誨,那就是決定不能做犯法的事情。非法進口,這是佛不許我們做的。佛在《梵網經》上教導我們,從前李老師特別強調,「不作國賊,不謗國主」;《瓔珞菩薩戒經》裡面講的「不漏國稅,不犯國制」,國制就是國家的法律,一定要遵守法律。我說:你有沒有正當的管道送進去?他說他有。我說:你用什麼方法?他說:可以拿到中國佛協趙樸初會長的批文,這樣進去。我說:那可以,我可以支持你。我說:你要多少?他說:多多益善。於是我就要求基金會,我們所印的經書、佛像都以二分之一供養中國大陸。大概是從八三年、八四年開始,宏勛法師這個管道進去,這是很如法來做的。就算八四年,今年0二年,十八年了,不是短時間。我們對全世界的弘法,是從一九七七年開始,將近三十年。所以要有耐心有恆心,永恆不斷,要有真誠心,沒有絲毫自私自利的念頭,決定不求名聞利養。
我這次訪問韓國跟日本,我贈送他們二十多套《乾隆大藏經》,用貨櫃運過去,所以訪問的單位招待非常隆重。迎接的宴會裡面,日本那邊的主人問我:「法師,你這次訪問日、韓,有什麼要求?有什麼目標?」我說:「我沒有要求,也沒有目標。」他們感覺到非常驚訝。為什麼?我如果有要求、有目的,心就不清淨了。那變成什麼?變成利害上的交易,這個不是佛教我們的,也不是老師教我們的。所以我跟他講,我們對全世界贈送這些法寶完全是付出,決定沒有希求絲毫的回報,沒有!你們隆重接待我們,我歡喜感激;你不接待我、不招待我,我們也絕對不會有一絲毫怨恨的心理,我們還是非常歡喜。歡喜什麼?我們有這麼多法寶流通到日本、韓國,只希望眾生得利益。
《華嚴經》上講的,不求自己得安樂,自己才真正安樂;你是希求自己得安樂,你得不到安樂。為什麼?你的「貪瞋痴慢」沒有斷,你怎麼會有安樂?別人恭維讚歎你,你得意忘形;別人給你臉色不好看,你要難過幾天,你有什麼安樂?順逆境緣如如不動,那是真正安樂。只盡義務,只知道利益眾生,決定沒有想到自己,自己才真正得安樂。有絲毫自私自利的念頭夾雜在裡頭,你安樂就得不到,哪裡來的安樂!第七句:
【光照十方種種變化摩尼王雲。】
這句的含義很深。『光照』還是智慧、福德。這句跟前面的一句意思不一樣,這是從影響上來說的,前面那句裡頭,最重要的是以福慧來供養三寶。這一句就有很多的影響,這個影響是真的。『種種變化』,變化裡頭最重要的是幫助一切眾生「變迷為悟,變惡為善,變凡為聖」,諸佛如來如是度眾。這個「度」用現在的話來講,幫助眾生,協助眾生,這個願、這個念頭,我們要學習。幫助的範圍非常廣大,真的是方方面面,無量無邊。
世出世間一切法,我們一定要懂得,它剎那剎那在變,它不是不變。佛法也是剎那剎那在變,為什麼?佛法是因緣生法,凡是因緣生法就是不住的變化。所以佛在《金剛經》上教導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就是佛所說的一切法,都要捨。為什麼要捨?因為佛法也剎那剎那在變。所以佛沒有定法可說,佛也沒有一定的形相。《楞嚴經》上說得很清楚,佛到這個世間來示現形相,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心裡面喜歡佛現什麼相,佛就現什麼相,沒有一定,佛沒有一定的相。
我有一次在馬來西亞參觀一個緬甸的寺廟,這個寺廟裡頭供奉著緬甸玉雕的釋迦牟尼佛像,這個像是立像,站著的,高度差不多是一個人那麼高。我一看,有三、四十尊,統統是釋迦牟尼佛的像。下面有說明,我一看下面的說明,再一看佛的面孔,釋迦牟尼佛的面孔,每一尊面孔不一樣。上面寫著,印度的佛像、尼泊爾的佛像、巴基斯坦的佛像、錫蘭的佛像、泰國的佛像;泰國佛像就是泰國人的面孔,印度的釋迦牟尼佛是印度面孔,中國的佛像是中國人的面孔,日本佛像是日本的面孔。同樣是釋迦牟尼佛,這個殿堂裡面就是告訴我們,佛不是一個面孔,佛在哪個地方示現的跟那個地方人同樣的面孔,很有意思。跟我同去的有不少人,我都告訴他們,你們照相錄影,把釋迦牟尼佛三十多尊像好好的錄下來。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明白了,恍然大悟,佛不是一個相,真的是恆順眾生,隨心應量,能讓一切眾生生歡喜心。全都是釋迦牟尼佛,非常有意思。這是講「種種變化」。
佛的相變化,跟諸位說,他說的法也變化。為什麼?佛所說的法一定要合乎那個地方的人,那個地方的時代,那個地方的文化,那個地方的生活、風俗習慣,樣樣都能適合,歡喜!佛到這個地方來,我歡喜。如果佛到這裡來了,要我們樣樣都要變更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就感覺到很難受。所以佛說法叫應機、叫契機,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他有智慧,他有善巧方便,把我們這個世間法更充實、更美滿、更豐富,這是佛了不起的地方,這是佛偉大的地方,這是佛對眾生的真實教誨。在這個地方,我們要細心去體會。
佛法裡面的真實義趣是「恆順眾生」,恆是永遠,永遠都是隨順眾生,但是「隨喜功德」。他能夠恆順、能夠隨喜,在裡面成就功德。功是什麼?功是他教導的功夫。德是什麼?德是讓所接受教導的這些大眾、這些眾生個個都覺悟了,個個都能夠明瞭宇宙人生真相。我們在講席當中常說的,人與人的關係真相、人與大自然環境的關係真相、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真相;天地鬼神,現在科學家所說的不同維次空間的生物。真相統統明白、搞清楚了,宇宙和平!這個和就是和睦相處,平等對待,這就是華藏世界,就是極樂世界。我們今天這個世界為什麼變成這樣濁惡?就是大家不知道這三個真相。不了解真相,造成什麼後果?彼此互不相讓,彼此鬥爭,人跟人鬥爭,人跟自然環境鬥爭,人跟天地鬼神鬥爭,就搞成五濁惡世。我們學佛不能不懂這個道理。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諸位同學,請看「普賢三昧品」,現相作證第七句。這是末後略舉十種的第七句:
【光照十方種種變化摩尼王雲。】
這一句前面跟諸位報告過,但是它的意思是深廣無盡,有些重要的原理原則,我們必須要知道。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這個宇宙人生,或者我們說一切眾生,它是剎那剎那不住的。剎那不住,不住就是變化,剎那剎那就是種種,『種種變化』。這個原則我們一定要懂得,一定要能夠掌握住,說明佛法也是隨著時節因緣它在變。這個變動裡頭有不變。什麼東西不變?覺不變,戒定慧的精神不變,戒定的形相都在變;理不變,事一定在變,這個不能不知道。你要是懂得通達明瞭了,我們接觸一切世出世間法,這個心常在定中,不會被外面境界影響,不為所動,你才能辦得到。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法,不壞世間法,世間法是我們日常的生活。在家居士,各人從事各人的行業營生,在世間經營生計。我們活在這個世間,怎樣經營來養活自己,養活你的家人,來幫助社會,我們講營業、營生,方法、手段隨著時代變。尤其現在是高科技的時代,你看看許多科學技術的產品,日新月異,這是變化,種種變化。佛法裡頭,一切變化裡有一個不變的,那是什麼?所有一切變化都是利益眾生的。這是佛法裡面的世間法,不是自利的,是利益眾生的。慈悲喜捨,讓一切眾生都能夠得到幸福美滿;佛法裡頭的世間法,或者說世間法裡頭的佛法。佛法之中的佛法是什麼?不但要幫助一切眾生得到物質、精神生活上的美滿,還要幫助一切眾生在物質生活裡面開悟,這是佛法永恆不變的教學方針。決定要幫助一切眾生轉凡成聖,這是佛法教學永恆不變的目的,我們不能不懂。
所以在事相上,變化是非常顯著的。釋迦牟尼佛時代距離我們太遠了,我們暫且不論。佛法傳到中國是漢明帝時代,在更早期戰國、秦漢之初,佛法已經就有傳到中國來了,已有記載了,但是很少,沒有受到重視。明帝永平十年,皇帝派遣特使到西域去求法,摩騰、竺法蘭兩位尊者,帶著佛經,帶著佛像到中國,這是國家迎請的,這個在史書上正式記載的。這個事情是公元六十七年的事情,今年公元二千零二年,公元六十七年的事情。那時候傳來的佛法,我們現在在典籍裡,在遺留下來的文物裡面,我們能看到,像中國幾個著名的石窟:敦煌、雲岡,這些大規模的石窟裡面,我們看到這些雕塑、繪畫,看到當時人那些形像,也能在這裡面看出他們當時生活方式、衣著。
我們出家人最明顯的,穿的袈裟,我們現在穿的袈裟變了、變化了。原來我們在雲岡、敦煌裡面看到的佛菩薩身上穿著的袈裟,跟我們現在這個不一樣。而我們現在在韓國、在日本,看到他們一些袈裟確實是跟壁畫裡面畫的樣子差不多,但是它縮小了,還有那個樣子在。他們也產生很大的變化,不是重要的典禮,他們不會穿這個禮服。通常一般法會當中,他們的袈裟就變成個領帶一樣,戴在衣領,套在脖子上,戴在衣領上。甚至於更小的,一塊小袈裟,二十五條衣大概只有幾寸,平常裝在西裝口袋裡頭,法會時候他就掏出來掛在這個當中。許多種不同的形式。為什麼我們舉這一樁事情產生這麼大的變化?是因為每一個時代生活方式不相同,佛家常講善巧方便。成佛是心成佛,不是這個身,不是形相,是心成佛!心是佛心,願是佛願,行是佛行,言是佛言,那就成佛了。我們用的這個衣服,搭衣我們用鉤用環,這都是晚近的事情,隋唐的時候沒有鉤環,是二條布帶打個結。我們在韓國看到,在日本也看到。但是鉤環比打結方便多了。
衣,中國出家人搭的衣,大概只有佛陀在世那個衣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縮小這麼多。真正衣的大小,你一定要到印度看。你看印度人穿的衣,大概跟佛陀在世時還是差不多,是整個一塊很大的布裹在身上,沒有鉤也沒有環,整個裹在身上。現在印度人服裝還是這個樣子,我們能見到。印度是在熱帶,他這個三衣足夠了。中國是在溫帶,愈往北方去愈寒冷,三衣是決定不能夠禦寒的。所以佛法傳到中國,真的叫「恆順眾生」,沒有改變中國人的生活習慣,中國人還是穿中國人自己的衣服,只是穿得比較樸素。一般在家人,在家跟出家差別在哪裡?在家的衣服上繡著有花紋,色彩很豔麗;出家人穿著比較樸素。所以諸位要曉得,真正的僧服就是這一件,這一件就是僧服,我們裡面穿的衣服不是僧服。
可是現在出家人還是願意穿這個服裝,這個服裝是明朝時候的服裝。你到日本去看他們的服裝,他們服裝大概是唐宋時代的服裝,寺院裡面做大的法會裡頭,主持的執事僧還是穿唐宋時代的服裝。他們的海青是漢朝時候的服裝,袖子很大;我們現在的海青袖子底下都縫起來,他們沒有縫。所以到日本、韓國能夠看到,唐宋時代的服裝,寬袍大袖穿起來確實是很舒服。中國出家人平常穿的長袍,裡面的小掛是明朝的服裝,沒有唐宋那個時候那樣的寬大。為什麼服裝會變成這樣?工作方便,是為這個。日本現在不但是在家居士,就是出家這些法師,平常他們都穿著西裝,只是剃了光頭,跟一般人很不容易分得出來。不留頭髮這是共同的,但是他們穿著已經穿著西裝。
所以我也曾經一度聽到我們佛門裡頭這些法師大德也在討論,我們的服裝是不是能改成跟日本一樣,穿西裝,穿皮鞋,是不是可以?有很多老法師不贊成,依舊希望能維持我們現在穿明朝的服裝,跟社會大眾有一個區別,他們的用意也非常之好。因為你這個服裝穿著的時候,你走到外面,不管怎麼樣,總要收斂一點。如果穿上西裝跟一般人一樣,有許許多多不應當去的場合,可能你都會去逛一逛,所以這些老和尚們的考慮是很有道理。這就是我們看到中國,現在譬如講這個韓國、越南、泰國、緬甸、日本,這是我們中國周邊不同佛教的國家,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衣著都不一樣。這是舉這個例子跟各位說「種種變化」。
所以佛法決定不是一成不變的。你懂得這個道理,佛陀的教學才能夠普及社會。說實在話,我們末世的弟子,對於「光照十方,種種變化」,還是不懂,還是不能夠靈活運用,障礙佛法的流通,障礙佛法的普及。四弘誓願第一句,「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有沒有真正發這個願?要想度一切眾生,你沒有「種種變化」、沒有「善巧方便」,你決定做不到!所以這一句裡頭的義趣很深很廣,我們決定不能夠輕易就這樣讀過。你真是讀了;是讀了,什麼也沒有學到。像前面我們說的,你的成績等於零。
最近這一個世紀來,特別是這半個世紀,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真的是日新月異,我們有沒有覺悟到這是重大的變化、迅速的變化,我們能不能適應?知不知道跟它們配合?廣播、電視、網路,我們看到這個東西一發明,我們立刻就想到要利用這個工具來弘揚佛法。弘揚佛法就是推動佛法的教學,這是一個很好的工具。這些工具發明了、普遍了,那這個就會產生革命性的變化。為什麼?不要建道場了。
建道場的目的是什麼?建道場是建立學校,是教學。過去那個時代確實是需要學校、需要教室來教學,在中國古代佛教的寺院庵堂全部都是學校。佛法那個心量很大,不自私,佛教寺院裡頭不但教佛學,儒家東西教,道家東西教,諸子百家樣樣都教。所以古時候許許多多的讀書人到哪裡去讀書?到寺廟。寺廟這些法師確確實實不但是佛經,對於世間的學術也是廣學多聞,有能力指導年輕的學子。寺院裡頭有藏經樓,藏經樓就是現在的圖書館,收藏的書籍、文物非常豐富,不是只限於佛經。
我們最近印了一千套《大藏經》,目的是以印藏的功德祈求世界和平,這個工作已經接近完成。下面台灣這些同修們告訴我,希望再發一個大心,印《四庫薈要》,我聽了很歡喜。《四庫薈要》的分量是五百冊,我們今天印的《龍藏》是一百六十八冊,差不多是《大藏經》的三倍,兩倍半不到三倍。他們發心印五百套,如果能印一千套那就更好了。向我借書,我現在收藏的還有兩套《薈要》,有一套《全書》,《四庫全書》,還有兩套《薈要》,我答應了。我說你們要印,這個底本我來供養。
學佛人心量跟普通人不一樣,「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翻印這些典籍必定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我們用這個來祈求世界和平,社會安定。希望這些典籍,古聖先賢智慧經驗的結晶,能夠普遍流傳到全世界,供養一切眾生。典籍有了,更進一步的,書本適合於圖書館、大的道場收藏;普及,現在我們最好還是用電腦做成軟片,像一部《四庫全書》做成軟片,我看那一盒一盒的也只有十幾盒,我也有一套;要是《薈要》,我想大概有個七、八盒就差不多了。這個成本很低,大量普遍做流通。
當然這裡面如果有這個緣分,我會做。我要去找一批學者來講解、來教學,我們教學不需要用教室,在攝影棚裡就行了。我們錄相,同時上網,全世界有志學習的同學道友們,都可以在網路螢光幕裡面學習,我相信這些科學技術還會不斷的再進步。今年大家看網路,有時候畫面還有斷斷續續的,我相信到明年這個情形完全改進。網路顯示出的色相聲音,我相信跟電視裡頭完全相同,這是大幅度的變化。我們學佛的人不能守著不變,不變我們就錯了,我們就對不起佛陀,佛在此處「光照十方種種變化摩尼王雲」,我們這句不就白念了!
自從美國九一一事件之後,我遇到很多很多的人,各界人士我都接觸到,大家都提出這個話題,感到這個時局非常嚴重,如何能夠化解?我這次到日本、韓國去訪問,所遇到的人幾乎沒有不提出這個話題來。有效解決的方法,沒有別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倫理的教育、聖賢的教育。用什麼方式?一定要找真正佛家講發菩提心的人,《華嚴經》上講的「大心眾生」,能夠志同道合,不要多,有個十個八個人,我們能在一起做犧牲奉獻,來講解道德、倫理、聖賢的教誨。如果有機緣,能夠從衛星電視向全世界廣播,再有各種不同語言的翻譯,我相信一年的時間就能把許許多多眾生的迷惑喚醒,就能夠放下敵對,放下怨恨報復,給整個社會整個人類帶來安定和平,幸福美滿。不從教育,沒有第二條路。
中國古聖先賢講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非常透徹。《三字經》是中國童蒙,小朋友啟蒙必讀的教科書,一開端的幾句話,就把聖賢教學的宗旨完全揭示出來了,「人之初,性本善」,我們要肯定所有一切眾生本性都是善的。這個善,在佛法裡面講純淨純善。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惡的善是相對的,是第二義,這是第一義,就是大乘經上講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性本善的善是佛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何以稱為本善?佛性裡面具足大圓滿。這個大圓滿,我們在經上常講「智慧圓滿、德能圓滿、相好圓滿」,這三個集合成一體是大圓滿,一切眾生各個都是大圓滿。
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為什麼會人與人、人與一切眾生都對立?下面所說的,「性相近,習相遠」,那就不是本性,本性失掉了。本性是相近的,大家都差不多、都一樣!習性,第一個,我們自己的習性跟自己的本性愈來愈遠了,這是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我的習性跟你的習性不一樣,跟他的習性也不一樣,愈來愈遠。這個愈遠是愈來愈自私,愈來愈只有自己,沒有別人,這還得了!用什麼方法回歸到自性,回歸到性德?教學。「苟不教,性乃遷」,如果你不教,習性愈來愈遠,到最後沒有法子收拾。一定要教。
世出世間大聖大賢出現在這個世間,就為一樁事情,《法華經》上講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個世間,只為一大事因緣出現世間。這一大事因緣是什麼?教化眾生。四弘誓願頭一句,「眾生無邊誓願度」,就為這麼一樁事情而來的。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那都是度眾生的手段、方式,離開這三個重要的方式、手段,你就沒有法子度眾生。所以他們的示現都是教學。你看孔老夫子示現的,教學!釋迦牟尼佛示現的,教學!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天天教。教你怎樣跟別人相處,這屬於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怎樣與自然環境相處,我們講與一切動物相處,與一切植物相處,與山河大地相處;怎樣與天地鬼神相處,教我們這些東西。我們真搞清楚、搞明白了,宇宙和平!宇宙和平了,我們地球當然安定,還會有事情嗎?
你看看,他教育的目標、教育的理念,從哪個地方落實?從修身。儒家講修身,佛法也講修身。你看看,佛家講的「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從修身;儒家是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這個世界,無論是哪個國家、哪個民族,你仔細去觀察,他們的古聖先賢教化眾生,目標相同,理念相同,方法那些原理原則也相同。不同的是因為他所教學的對象文化不相同、嗜好不相同、習染不相同,因此他教學的手段、方法不一樣,教學的內容不一樣。不一樣裡頭,有一個相同的,「平等、慈悲」是相同的。
你看看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我說他們三個教是一家人。一家人裡頭分了三個派,猶太教遵從上帝,我們講皇上那一派;天主教遵奉瑪麗亞,聖母瑪麗亞,皇后那一派;基督教遵奉耶穌,太子那一派的。他們一家分這三派。他們的經典,猶太教所依的經典是《舊約全書》,天主教新舊約都學,基督教專門修《新約全書》;但是這三教裡頭共同的「神愛世人」,這是共同的。如果我們能把「神愛世人」這一句參透了,神怎麼愛世人?神如何愛世人?神愛世人一定要神的信徒、神的子民,也就是講教徒,信教的教徒,把「神愛世人」落實在自己的身上,發揚光大。我是個基督徒,我要愛世人;我是個天主教徒,我要愛世人;我是一個猶太教徒,我要愛世人,代表上帝愛世人。
同樣道理,在佛教裡面,佛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就是愛。佛菩薩慈悲如何落實?要在佛弟子身上,每一個佛弟子都能夠體會到佛陀的慈悲,把佛陀的大慈大悲、善巧方便落實在自己的身上。我們代表佛,代表法身菩薩,慈悲一切眾生,以善巧方便幫助一切眾生,這才是佛弟子。自私自利不是佛弟子,心量窄小不是佛弟子,沒有大慈悲心不是佛弟子,你跟佛學的什麼?所有一切宗教,完全相同的一個教學的重要科目:仁慈、博愛,這是所有一切宗教共同的教學,可以說是重點的課程!所有一切宗教對於一切眾生,唯一的一個希望,希望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我們懂不懂?我們有沒有向這個目標、方向去努力、去做?
所以我們今天讀這句經文,「光照十方」,你看到這一句四個字,這就是今天講的多元文化,不分國家、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不分文化,一律平等,光照十方!「種種變化」是善巧方便,不是一個方法,無量無邊的方法。佛門裡面講「方便」,這兩個字好!方是方式、是方法,便是最適合的。在這個地區,這個方法適合,在那個地區不一定適合。譬如我們以佛門來說,學佛的同學很多,有些人喜歡念佛,念佛對他就是方便;另一方面的人喜歡研教,你教他念佛,他沒有興趣,你教他研究經論他有興趣,用研教的方法,教下對他就是方便;對念佛人就不方便。還有些人喜歡參禪,有些人喜歡持咒,各有各的方便門,不是一個法子。
佛、菩薩、一切宗教的神聖,他們都懂得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這個事實真相就是今天一般社會所講的多元文化,他們知道這是多元的,不是單元的,所以他的心量開闊廣大。你喜歡學什麼就教你什麼,法門跟法門,方法跟方法,沒有衝突。《金剛經》上說得好:「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現在宗教與宗教之間有衝突,法門與法門之間彼此不相容,那是什麼原因?那是人為的,那不是法,法裡頭沒有衝突。人為什麼會衝突?沒有教。學佛了,沒有把佛經裡面的道理給他講清楚、講明白,他沒有覺悟;沒有覺悟,當然就有煩惱、就有習氣,隨順煩惱習氣自然就有衝突。衝突從哪裡起來的?從利害起來的,從自私自利起來的。如果放下自私自利,什麼衝突都沒有了,天下太平。
一切聖賢都教我們要放下自私自利,要愛別人,要能捨己為人。人人都能捨己為人,天下太平,這是聖賢教育。所以懂得「種種變化」,懂得「善巧方便」,聖賢教學不是死的、不是一法,而是無量無邊的法門。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16:28:1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