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五四0卷) 2001/12/21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7-0540
諸位同學,請看「世主妙嚴品」,說偈讚佛,法界菩薩讚頌,十波羅蜜:
在第一首偈的後面,清涼大師有一番很長的開示,給我們說明十波羅蜜的真相,便利我們學習。他的開示一共分成十段,我們講到第五段「次第」,次第是不能夠顛倒的,因為它前面會引發後面,譬如布施引發持戒,持戒引發忍辱,忍辱引發精進,它有這個意思在。後面的境界一定比前面境界要深、要微細,所以後後勝於前前,後面一定包括前面,前面不一定包括後面,這是說明它的次第。
第六個是講「相攝」,也就是講互融、互遍。每一條,舉「布施」,布施一定包括其他九個波羅蜜,這是必定具足的法門。為什麼?所有一切法門都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所以法門雖然不相同,體性是相同的,哪有不相融的道理?通常我們講六度,我們舉一個布施,布施裡面有三類: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持戒、忍辱是屬於無畏布施,決不惱害眾生。把傷害眾生的念頭都拔掉了,無畏布施才做到圓滿。精進,禪定,般若是法布施,我們自己做出形象來,人家看到生歡喜心,看到心裡有感動,這就是法布施。他要想學、願意學,進一步教導他,那是成熟眾生。所以任何一度都具足一切波羅蜜,這是相攝的意思。清涼註解文字不多,說得很好,大家自己可以看。
第七段講「修證」,修證是「五位通修」,五位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五個位次統統都修。到佛的果地,十波羅蜜才是究竟圓滿。圓滿就好像畢業了,這個畢業有小學畢業、有中學畢業、有大學畢業、有研究所畢業,都是畢業生,程度可不相同。十信菩薩他也畢業了,像是小學,十住菩薩像是初中,十行菩薩像是高中,再往上去十迴向像是大學,十地菩薩像是研究所。雖然都是畢業生,這裡面的程度差別很大,位位都修,包括等覺,五十一個菩薩位次。
所以有人要問,你們佛教到底修的是什麼,我們跟他講,我們修的是六度十波羅蜜,這是一點都不錯。佛教我們學習什麼?學習布施、學習持戒、學習忍辱,從初發心到成佛就是這幾個科目。這些科目要真正能夠修好,像我們現在有沒有辦法直接來修?說老實話,我們做不到。你們聽了前面講的七種殊勝,你就曉得,世間人學佛,這個形象上學得不錯,學會了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學的樣子很像,用心不一樣,心量不一樣,他用的心沒有具足七殊勝,心量不夠大。這是《華嚴》教義,華嚴教的心量跟其他宗不一樣,它起心動念所緣的是盡虛空遍法界,這個量多大!我們一般人常說「量大福大」,他量大。我們平常修行沒有這麼大的量,沒有前面講的七種最勝,所以修學的只是形式,跟實質上那差別很大,這個不能不知道。
大師在這一條裡面,他說這個十是就因位來說的,修因,「總有三名」。第一個是「無數劫,施等勢力尚微」,我們現在就在這個地位上,我們現在學菩薩,學著布施、持戒,這個六度的力量薄弱,「被煩惱伏」,這不是事實嗎?我們的功夫敵不過煩惱,換句話說,境界現前,貪瞋痴慢就起來了,布施不能夠伏慳貪心,持戒不能伏惡業,忍辱不能伏瞋恚,你說怎麼辦?敵不過煩惱習氣,這個時候,這個名稱叫做「但名波羅蜜」。實在講,天台大師的六即,可能是從這段經文所得到的啟示,這很有可能,所以他將佛分成六個位次,名字佛位。如果我們修學六度敵不過煩惱,那叫「但名波羅蜜」,就是名字六度,名字六度有名無實。我們總要想想,佛教給我們修這六種,或者修這十種,目的何在?目的是破除六種堅固的煩惱習氣,所以從修因、果報上我們自己知道,自己在什麼程度。「無數劫」,可見得煩惱習氣重!
第二「劫去」,「勢力漸增,能伏煩惱」,前面是無數劫,修到自己功夫能得力了,這個得力是能把煩惱控制住,有能力伏煩惱。我修布施,確確實實慳貪的心是沒斷,但是它不起作用了,確實控制住,把它伏住了,說明你這個布施度起了作用。度什麼?度慳貪;持戒,功夫得力,不但惡行你不會造,惡的念頭也伏住,不會起惡念,不會再造惡事,這個持戒度有力量,這個時候叫做「近波羅蜜」,你跟波羅蜜靠近了。這種位次就是天台家六即佛裡面講的「觀行即佛」、「相似即佛」,都是屬於「近波羅蜜」。
第三個「僧祇」,修行六度或者十度,這個力量非常之大,能夠把煩惱斷掉,這個經上講「畢竟伏一切煩惱」,就是我們一般常講的,見思、塵沙、無明斷掉了,這就叫做「大波羅蜜」,在六即佛裡面講,這是分證即位,到如來果地是究竟波羅蜜。我們將天台六即跟這一段文字合起來看就不難懂了。在這一段裡面告訴我們修證,證是斷煩惱,斷煩惱就證菩提。如果修這六種法而不斷煩惱,這是修的三界有漏福報,與無上菩提不相應,那是福德,不是功德,這個意思我們必須要懂得。所以《華嚴經》經文裡面,前前後後常常說「廣大波羅蜜多」,也就是這些法身菩薩們,他們所修的這十種法,確確實實永斷一切煩惱。
第八段是「約教」,從教學這一方面來說。「諸教可思」,諸教就是講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只要是佛陀的教學,決定離不開這六個科目。《華嚴》一切是講圓滿、講圓融、講互攝、講遍攝,所以《華嚴》將六展開為十,十波羅蜜。《華嚴》教義一定是任何一法都融攝一切法,所謂「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清涼大師在《鈔》裡面說明,為什麼小乘不能成就波羅蜜,什麼原因?七種最勝他沒有。小乘法裡頭不講這七種最勝,換句話說,雖修這個法門,伏不住煩惱,這是事實。我們遇到小乘的學人,他們的境界我們很清楚,他們有善心、有善行,煩惱習氣很難斷,用什麼方法斷,他們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大乘菩薩善巧方便,用四攝六度。
可是修行,諸位總是要記住,七最勝裡頭,第一條「安住菩薩種性」,如果沒有這一條,真的就很難了。這是佛家常講「這個人的根性如何」,先觀察他,他是什麼樣的根性?這個人起心動念是為自己還是為眾生?起心動念為自己是小乘根性,他來學佛,入佛門,小乘根性,起心動念為自己。起心動念為自己,也能夠為別人,這個比前面根性就高一等,能夠想到別人,儒家所講的「推己及人」,五乘根性裡頭這是天人的根性。能夠厭棄這個世間五欲六塵,心心想出離,想脫離六道輪迴,知道六道輪迴很苦,但是沒有發大心利益一切眾生,這個根性是聲聞根性、緣覺根性;發了菩提心,當中還夾雜著自私自利,這個菩提心不純,這是權教菩薩;一心為眾生,一心為正法住世,決不夾雜自己的名聞利養,不夾雜貪瞋痴慢,這是菩薩種性。這個種性的人不多,七最勝裡頭是頭一條!
不是菩薩種性,怎麼修菩薩道?不是說不能學,《大方廣佛華嚴經》可以學,成績是什麼?名字菩薩。有沒有好處?有好處,阿賴耶裡頭種下了菩薩種性的種子,種子雖然有了,它不會起現行。但是你要曉得,現前菩薩種性的人,是過去生中無量劫前種的種子,生生世世的薰修,在這一生它起作用。這個起作用就是起心動念憐憫一切眾生,能捨己助人,我們一般講犧牲奉獻,把別人擺在第一,自己擺在最末後。這是阿賴耶識裡面菩薩種子起現行、起作用了,非常的難能可貴。這樣根性的人心量一定很大,性格豪爽,傾財仗義,樂善好施。他要發心學佛,學大乘就不難,往往很容易契入。清涼大師在小註裡面,就五教來說:小、始、終、頓、圓,來說根性;我剛才講的,是從五乘佛法來說根性,雖有不同,但是也很接近。
第九段講「觀心」,「觀心者,可以意得」,大師雖然說了這麼一句話,《鈔》裡頭還是加以說明,怕一般人不能體會。這一條就是我們通常講形式跟實質,觀心是講實質,也就是說你有沒有六度心,此地講十度。世尊在大乘經裡面常常跟我們說明,十法界,每一個法界裡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一個條件,當然每一個法界要說因緣無量無邊,決不是單純的,非常複雜,可是這複雜的因緣裡面,哪一個因緣最重要?我們稱它做第一個因素,佛給我們說出來了。成佛第一個因素是平等心,這從觀心上講的。你成菩薩,六度心。今天是華嚴會上的菩薩,是十度心。你的心跟這個相應不相應?緣覺,十二因緣心。阿羅漢,四諦心。這是十法界裡面四聖法界。
六道裡面,什麼樣的心你會生天?上品十善、四無量心,這是生天的第一個因素。阿修羅,一般經上講下品十善,摻雜著煩惱習氣,我不同意這個說法。這個說法說哪一種阿修羅?阿修羅有四種,《楞嚴經》上講得很清楚,除了地獄道沒有阿修羅,天上有阿修羅,人間有阿修羅,餓鬼有阿修羅,畜生有阿修羅。如果講他修下品十善帶著煩惱習氣,那可以說畜生跟餓鬼的阿修羅。如果人天阿修羅,他修的善肯定是上品十善,貪瞋痴慢沒有伏;換句話說,他沒有慈悲喜捨,他有貪瞋痴慢。上品十善加上慈悲喜捨生天;如果上品十善加上貪瞋痴慢,天阿修羅。福報再稍微次一點,人間阿修羅,他得這個果報。
人道,佛講五戒十善心。餓鬼道第一個業因是貪心,不管你貪什麼,貪心重的人與餓鬼道相應。學佛貪圖佛法,還是貪心,只是你貪的對象換了,用貪心學佛法,果報還是在鬼道,不過在鬼道裡頭會享一點福報,因為你那個對象還不錯,大多數到鬼道裡面當官去了。作城隍,城隍就是縣市長,中國人講的都城隍,都城隍就是省長。山神、土地,去做鬼神去了,貪圖佛法。如果貪圖名聞利養、貪圖五欲六塵,那就當餓鬼去了,在鬼道裡面受的果報就很苦了。地獄道是瞋恚心,瞋恚、嫉妒墮地獄,愚痴墮畜生。這是講什麼?講觀心,你常常存的是什麼心,就知道你將來會到哪一道。所以我們學佛,果真常存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佛菩薩的心,你不作佛也肯定作菩薩。
清涼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一念相應心捨,則具十度」。捨就是放下。我初學佛,正式第一天跟出家人見面,他就教我看破、放下。「捨而不取」這就叫布施,這就是施心。我放下,我決不求回報,我不想求要得什麼,這個心是施心,與七最勝相應。「不為過非所汙」,這是戒。過,種種罪過,就是煩惱;非,是講種種不正見,邪知邪見。煩惱邪見不能夠染污,這個心是持戒的心。「忍可非有為忍」,忍可,我們一般講承認、同意、隨緣、不要去計較,忍可有這個意思,他有也好,沒有也好,這叫忍。這個意思講得很深,在諸法實相裡面來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能不能接受?你能不能同意?你能夠接受、能夠同意,這是忍,得忍心。佛在《金剛經》上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那就是忍。《心經》上一開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皆空,那是忍。我們佛法常講的「萬法皆空」,你能不能忍?這上能忍,那什麼都解決了,還有什麼不能忍的?
「離身心相」,這才叫精進,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了。它十條都跟放下相應,放下身心世界,這叫精進。「寂然不動」,這是禪定,清淨寂滅,如如不動。「決了無生為慧」,這是般若波羅蜜,決是決定,了是明瞭,一切法不生。一切法既然不生,哪裡會有滅?當然沒有滅。只要說一個無生,《中觀論》上講的「八不」全都具足: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一不異,這是般若波羅蜜。「雖空不礙知相」,這是方便波羅蜜。雖然性體空寂,像佛在《楞嚴經》上說的,不礙萬象發揮,這是方便。就說這個意識心吧,意識心是空的,找不到在哪裡,像《楞嚴經》上前面七處徵心,佛並沒有問阿難真心妄心,沒提真妄,心在哪裡?阿難所答的心是妄心,七處都了不可得。雖然了不可得,這個意識心它能隨緣現相。一些人睡覺都會作夢,夢中那個相是意識變現的,意識找不到,但是不礙它隨緣現相,方便!
我們現前這個相是怎麼回事?阿賴耶所變現的,《華嚴經》上講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我們現在這個相是阿賴耶所變的。你明白這個事實真相,這叫方便。希望成佛,這是願波羅蜜。成佛是為什麼?成佛是為了幫助一切眾生成佛,決不為自己,這個願是真願。我自己早一天成佛,眾生少吃一天苦頭,我會全心全力幫助他;我要晚一天成佛,眾生就多吃一天苦頭。所以勇猛精進不是為自己,是為眾生。《地藏經》大家都念得很熟,光目女為什麼那樣精進?婆羅門女為什麼那麼拼命?因為她們知道,她早一天成就,她母親早一天離開地獄,她要是晚一天成就,她母親在地獄就多受一天苦。這個願真實,這個願的力量推動她勇猛精進。
我們今天精進不起來,什麼原因?眾生痛苦好像跟我沒有關係,我早一天成就、遲一天成就好像無所謂,《地藏經》上這些經文多念念!什麼時候你能夠體會到虛空法界是自己的心相,剎土眾生是自己的身相,盡虛空、遍法界跟自己是一體。佛在經上雖然常常說,幾個人承認?幾個人認可?聽聽釋迦牟尼佛說的是不錯,不承認!不能接受。我不是你、你不是我,你不是他、他不是你,堅固的分別執著,迷失了事實真相,所以悲願發不起來。什麼時候你體會到事實真相,那個悲願才真正能發得起來,眾生在受苦受難,就像自己親生父母在受苦一樣。不過現在人難了,親生父母受苦受難他也不問,不像從前了。
我往年在美國舊金山講經,有個同修告訴我,這個做兒子的跟他自己太太商量好,把他母親賣掉,他母親受苦受難好像覺得跟他沒有關係。現在是倫常道德已經斷滅了,這個世間怎麼會不遭難?怎麼能把一般外面這些眾生苦難看作是自己受苦受難?作夢他也想不到,你怎麼跟他講他也不會承認,他說你胡說八道,他說你頭腦有問題,你應該看精神科醫生。跟他講假的他相信,跟他講真的他不能接受,願發不起來。
諸位同學:我們現在接著講第九「觀心」,講到「願心」。「願」後面是「力」,大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說的「思擇不動為力」,思是思惟,擇是擇法、選擇,不為動搖,這個是力。「決斷分明為智」,智是正確的判斷力,力是決定不會被外緣干擾,自己確實能有主宰。所以十波羅蜜後面的四種:方便、願、力、智,可以說就是般若波羅蜜的作用,能夠助成前面五度,這是連智說,助成六波羅蜜達到究竟圓滿,它有這個作用。大乘法裡面講六波羅蜜沒有說得這麼詳細,十波羅蜜說得詳細,特別是對我們中下根性、初學的人來說,確實是很有利益、很有受用。
後面大師在這裡做一個結論:「一念方等,十度頓圓,縱七最勝,亦在一念,可以思準。」這幾句話非常重要。「一念方等」,這個「方」就是「才」,一念才平等,這個等是平等,十波羅蜜就圓滿了,所以佛的心是平等心。我們的心不平等,是希望通過修學十波羅蜜達到平等。果然一念平等,十波羅蜜一定圓滿具足,就是七最勝也不例外。七種最勝在於一念,如果有二念,二念就不具足了。我們《阿彌陀經》裡面常講「一心不亂」,念佛的功夫是以這個為標準,以這個為目標,要念到一心不亂。到一心,十波羅蜜、七最勝統統具足。為什麼?一念決定平等,二念就不平等。淨土宗是用念佛的方法念到一心不亂,這個方法方便。禪宗用參究的方法,目的還是一心不亂。一心是禪定,不亂是智慧。用念佛方法來修就叫做「念佛三昧」,用參禪的方法來修,禪裡頭還有許許多多法門,把它那個方法貫在三昧前面,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三昧,三昧是一,方法不一樣。我們念佛方法把這個境界說成為「一心不亂」,《華嚴經》裡面稱為「一真法界」,一個意思!我在講經時常說,一心是能證,一真是所證,能所是一不是二。大師說:「欲令行者,即之於心」,所以他在「觀心」用了四個字:「可以意得」,還怕我們對這句話有疑惑,又做了這一番解釋。從這些地方看到大師心很細,很慈悲,特別是對於後來的學者。
下面是第十段,第十段是解釋偈頌,請看第一首,第一首是布施波羅蜜:
【昔於眾生起大悲,修行布施波羅蜜,以是其身最殊妙,能令見者生歡喜。】
四句偈,前面兩句是修因,後面兩句是講果報。大師在十波羅蜜每一波羅蜜前面都有簡單的開示。捨己利人,這叫做布施。布施的體性,「無貪及所起三業而為其性」,最主要的沒有慳貪心你才肯施,你才能施。三業是身、語、意,這是能施的工具。我想布施,我要沒有身、沒有語、沒有這個意思,這個施不能夠起作用,不能現行。所以形象不能不要,沒有這個形象不能度無量無邊眾生,沒有這個形象也不能成就自己無上菩提,所以形象非常重要,身、語、意三業這是形象。以無貪的心跟這個形象,這是能布施的性體。
布施有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這是我們在平常講席當中常常提到的。財布施的目的、總的目的,都是斷慳貪。用這一個字財施,裡面包括是什麼?包括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用一個財來代表。換句話說,身外之物,包括自己這個身體,身體也是物,身體叫內財,統統能布施,現代人的話叫服務。我捐獻一切財物幫助需要的人,這是財施。我沒有財物布施供養,我用我的身體去當義工,去幫他服務,也是屬於財布施,內財布施。這是一個道場,是一個社會慈善福利的機構,我們在這個社會上看到的:養老院、孤兒院、醫院,有很多年輕人利用假日或者利用他空閒的時間,到這裡面去做義工,幫助大家去服務,不要一絲毫的報酬,這是他用身體布施,用他的勞力、用他的時間、用他的精神,叫內財布施。內財不一定是像經上講的捐獻器官,捐獻器官也是屬於內財布施。
為大眾服務,這種內財布施是非常普遍的,應當要學,斷自己的慳貪。我們去幫人做義工服務,斷什麼慳貪?貪愛自己的身體,生怕自己身體勞累了,要好好的養息,這都是貪心。世間人常說「這個人懶惰,懶死了」,你想想這句話什麼味道?懶惰會死,沒有聽說哪一個人勤快死了?沒聽說過。勤奮工作,尤其是做義工,捨己為人,那我們學佛知道,這個果報,身體一定一天比一天強壯;縱然是自己身體多災多病,因為他為大眾服務,大眾的福報大,他肯利用自己身體為大眾服務,他的業就轉過來了,報也轉過來了。為什麼?不是自己的業報,眾生的福報!是這麼回事情。由此可知,利他才是真正自利,常常想著自己的利益,果報適得其反,得的是禍害,得的是災難,真正利益得不到。很可惜,這個道理真正懂得的人不多。我們學佛明白這個道理,自己認真努力去做,遇到有緣人要勸導他多修布施。
財布施,果報得財富。法布施,目的是要斷吝法的心,嫉妒別人善法的心,斷這個煩惱的。無畏布施,是改變自己短命多病的業報。三種布施的功德,不可思議。尤其經上教導我們,『昔於眾生起大悲』,昔是往昔,這是講諸佛如來,他在過去生中修菩薩道,生生世世,於眾生這一邊生起大慈悲心。『修行布施波羅蜜』,諸位看到「布施波羅蜜」,布施你就要想到財、法、無畏這三大類的布施,波羅蜜你就要想到七種最勝。七種最勝裡面,世尊教導我們常念善法,常念就是心善,那就是菩薩種性。思惟善法,這是天天想善,觀察善法是行善。自己行善,看別人行善,這樣才能夠令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夾雜,這就是修布施波羅蜜。大師在註子裡面說得很好:「因中,大悲行施,已該此三」,就是這三大類的布施。「此悲亦是七最勝中前三最勝」,安住最勝、依止最勝、意樂最勝,具足這三條。
再看他的果報:『以是其身最殊妙』。財布施,你得財富,所以不可以吝財。在中國古時候,春秋戰國時代,吳跟越,他們的歷史知道的人很多,吳王夫差,越王勾踐,他們這個國家的疆域就是在現在的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這一帶。在歷史上,一個國家被滅亡,再能復興起來太少太少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越王勾踐復國是一個例子,他能夠復興。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後能把吳國打敗,把吳國滅了。吃盡了苦頭,臥薪嘗膽,那種忍受恥辱、雪恥報仇的意念非常強烈,他終於達成了。
幫助越王勾踐,有兩個最得力的助手:文種、范蠡,功不可沒,跟勾踐同甘苦、共患難。范蠡聰明,跟這個大王相處二三十年,對他的為人了解非常透徹,這個人只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安樂。患難時他需要你,他也能信任你,安樂的時候他不需要你,不需要你他就不信任你,對你常常懷疑,麻煩就來了。所以國家恢復之後,吳國滅掉了,他就寫信告訴文種:大王是這種性格,你要準備走路。文種半信半疑,被殺了。范蠡聰明,改換姓名逃走了,去做小生意。帶著西施,西施是他太太,以前送給吳王夫差做情報工作,非常厲害的一招。吳國滅了之後,他把西施接回來,兩個人逃了,去做買賣,做小生意。沒有幾年發了大財,發了之後他修大布施,把這些錢財救濟一些貧窮苦難的人民,散財。散了之後,又從小生意慢慢做起,過個兩三年又發了。
歷史上記載,三聚三散,他跟這些眾生結多少的恩惠!死了之後,中國人供奉他做財神,很有道理!中國大陸上財神是范蠡,他是一個發財的好榜樣。財從哪裡來?布施,歡喜財布施,愈施愈多,愈多愈施。他不享受,不願意過富裕的生活,過很普通的生活,多餘的錢都幫助社會大眾,慷慨大方。現在我聽說許多地方供財神是供關公,我不曉得這是什麼意思,關公與發財好像不相干。供關公,關公是講義氣,特別是情義、恩義。中國從前敬關公是敬義氣。人在社會,人與人之間要講道義。道義有仁義、有情義、有恩義,義氣特重的人在歷史上稱為俠義,所以用關公來做財神好像沒有什麼道理。用范蠡是非常有道理,是一個發財人的典型模範,因果圓備。
我們要想發財,應當向范蠡學習,修財布施。要想增長聰明智慧,你就要懂得法布施,決定不吝法。我教人、我勸人、我幫助人,我知道多少完全告訴你,一絲毫不保留。保留,果報是愚痴。世尊的弟子周利槃陀伽,我們大家都很熟,《阿彌陀經》上一開端有列他的名字,祖師大德講解《阿彌陀經》,把他的故事也註得很詳細。這個人世尊弟子當中,那真叫奇笨無比,找不到第二個了,沒有悟性,又沒有記性。他的哥哥比他早出家,他以後出家,他的哥哥都搖頭:「這個人,弟弟怎麼能學道?」帶來給釋迦牟尼佛看,釋迦牟尼佛居然收了他,他哥哥也覺得很意外。教他念兩句偈,念到下一句上一句忘掉了,再教他念上一句,下一句又忘掉了,一點記性都沒有。佛分配他一個工作,教他每天去掃地,拿著一個掃帚,佛就叫他只念掃帚,天天掃地,掃了幾年之後他開悟了,他明白這個道理了。世尊說他往昔的因緣,過去生中他是修行人,他是個講經的法師,吝法,他所知道的講一半還留一半。為什麼?怕別人超過他,所以來生後世,生生世世得愚痴果報,這是我們一個很好的樣子。你要是吝法,自己手上有法物,好像有經書、典籍別人要,自己不看又不給別人,你來生得愚痴果報;你懂得,跟別人講解,你還留一手,周利槃陀伽是例子。他要不遇到世尊,恐怕他的愚痴還要報很多世。這些我們現在明白,都是菩薩大權示現,做出這個樣子給我們看,這個樣子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歡喜修法布施,不但來生你更聰明、更有智慧,此生你的聰明智慧也年年增長、月月不同。為什麼不修?修無畏布施,多多照顧無依無靠的老人、孤兒、貧病,生病沒有錢看醫生,沒有錢買藥,我們能發心幫助他們,得的果報是健康長壽。現代的人有一個很錯誤的觀念,自己一生當中勤苦的經營,總是想儲蓄留一筆錢養老,還要留一筆錢準備自己將來生病的醫藥費,醫藥保險、醫藥費。這個觀念是錯誤的,這不是正確的,佛法裡頭沒有。你留一筆錢想防老,你將來一定會老,你留一筆錢準備做醫藥費,你將來一定會有病。為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你還沒有老,天天在想老,沒有生病,天天就打算將來生病要留醫藥費,錯了!
新加坡的許哲居士,她從來沒有想過她老了,所以她不老;從來沒有想過她要生病,所以她不生病。她每天修無畏布施,今年一百零三歲,還要照顧二十多家貧病窮苦的人,給他們送米、送油,天天跑,幫助他們繳房租,生病的時候帶他們看病,幫助他們買藥。她一生修這三種布施:財、法、無畏,特別著重在無畏布施。她自己本身沒有財,她做義工,義務的照顧大家、幫助大家服務,她用內財布施,身體健康,一百零三歲,一點毛病都沒有。所以她常說:「我們要長壽,不要老」,這個正確,要長壽,要健康,不要生病,她統統做到了。心地清淨一塵不染,照顧貧苦的人、照顧生病的人,就像照顧自己的親人一樣,不是敷衍塞責,誠心誠意為他們服務。我們從她看到她的因,也看到她的果報,再看看佛經,兩下對照一看,佛講的話一點都不錯,我們不能夠疏忽。
菩薩行門雖多,無量無邊的法門,佛講經說法把無量的法門歸納成十個法門,十波羅蜜,這十個波羅蜜還可以歸納,歸納成一個就是布施。你們諸位細細想想是不是?布施裡面包括財、法、無畏三大類。持戒、忍辱是無畏布施,你是個持戒的人,人家對你放心,諺語常講「財不露白」,怕你知道了,你起了惡念,你要來竊盜;你是個持戒的人,你看到了,放心,沒有關係,他不偷盜的,他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他知道了沒有關係,人家放心,沒有恐懼,這是無畏布施!你修忍辱,沒有關係,我說話說錯了,得罪他,他不會記仇的,他不會報復的,他心安,這屬於無畏布施。精進、禪定,加上後面方便、願、力、智,全部屬於法布施。所以我初學佛,向章嘉大師請教:「佛法我知道無比殊勝,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叫我很快的契入?」他老人家教我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清涼大師在經裡面告訴我們,行門總結到最後一個字「捨」,捨就是放下,用捨心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就是波羅蜜。捨的心沒有放下修這些,那是世間有漏福報,不叫波羅蜜。波羅蜜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清淨心、無相智,修這十個法門,這叫波羅蜜。
果報當中「財能資身,無畏益心,法資法身」,這個說得深、說得高。財布施能滋潤我們的身體,健康長壽;無畏布施利益我們的心,什麼心?慈悲心,必定是增長慈悲心;法布施是滋潤我們的法身;「故得果身,身最殊妙」,以是其身最殊妙。我們離開清涼大師這個註解,用現代的話來講,大家更容易理解:財布施,你的財用不缺乏,愈施愈多,我們現在一般人講,這個人一定得福報,福報現出來富貴相,這是身體富貴相;法布施,你得的是智慧相;無畏布施,一定得清淨長壽相;這個講法大家好懂,你現在得利益,「以是其身最殊妙」。
由此可知,修布施波羅蜜,我們常講莊嚴我們自己的身相,也就是莊嚴佛家所講的法相,現在我們一般所講的形象。你走出去,你的形象如何能叫別人見到,對你生歡喜心、生尊敬心、生仰慕心、生效法心想跟你學。你是社會大眾學習的好榜樣,大眾看到你才曉得怎麼樣能發財,怎麼樣能增長智慧,怎麼樣才健康長壽。這三樣東西每一個人都希求,拼命在追求,可是怎麼樣?搞錯了,他不懂這個道理,也不懂這個方法。他的結果是恰恰相反,用種種不正當的手段,想得到這三個結果,他不曉得這裡頭道理。
一般常人,我常常勸同學,你沒有開始學佛之前,先把《了凡四訓》念三百遍,原因在哪裡?教你深深了解因緣果報,命裡有的丟都丟不掉,命裡沒有的用什麼方法強求都求不得,不叫冤枉嗎?命裡沒有的能不能求到?能,有道理、有方法,你明白這個道理,懂得這個方法,如理如法的去求,有求必應!求富貴得富貴,求功名得功名,求兒女得兒女,求什麼都能滿你的願。什麼原因?智慧。佛法是智慧的教學、智慧的教育,智慧開了,沒有一樣不圓滿。今天時間到了,這一段意思沒有講完,我們下一堂課接著講。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15:36:1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