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537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五三七卷)  2001/12/20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7-0537

  諸位同學,請看「世主妙嚴品」,說偈讚佛,金焰菩薩偈頌第八首:

  【佛智無礙包三世,剎那悉現毛孔中,佛法國土及眾生,所現皆由隨念力。】

  清涼大師在註疏裡面告訴我們,第八首偈就是「宿住隨念智力」,這個意思是說過去的境界,「本生本事,住宿世故」,所以稱為「宿住」,「於此宿住而起隨念,念俱行智,名宿住智力」,這是對這個名詞術語的解釋,意思就是說我們在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種種的行業、果報,這些事情在不在?佛法裡面講都在阿賴耶識裡面。阿賴耶稱為「藏識」,「藏」是含藏不失,就像我們這個世間的檔案資料室一樣,全部都儲存在那個地方,並沒有失掉。你隨時起個念頭,這個檔案立刻就調出來、就起現行了。過去無始,未來無終,一切眾生所造的行業、果報,實實在在講都有資料可查,你不能說是隱瞞,「我做這些事情沒有人知道」,那你就想錯了。有一些世間人,聽到閻王殿上有孽鏡臺,人做了很多錯事情不承認,好!你到孽鏡臺去照照鏡子,那個鏡子大概就像電視畫面一樣,把你過去生中所造的一些惡業,全都在那裡面放映出來,你自己看,然後再問你:「你承認不承認?」阿賴耶識的含藏比孽鏡臺還要利害,纖毫不漏。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你還敢作惡嗎?學佛要明白這些事實真相,這是「諸法實相」。佛這一個智慧圓滿,知道自己生生世世,也能夠明瞭一切眾生。

  《瑜伽論》裡頭對這個名相的解釋,「若知前際」,前際是前世,前是講過去,過去無始你能夠知道,「隨念一切趣因,是遍趣力。若知前際姓名苦樂等事,名宿住力」。解釋這個名詞,主要是在後面這一句,知道你過去生生世世,你的行業、你所得的果報、你的色身、你叫什麼名字、你在這一生當中所受的苦樂種種果報,這個能力叫宿住力。偈文當中第一句是講能念,第二句「剎那悉現」,這是講時間的短促,查閱資料速度太快了,第三句是講所念的事,最後是結歸智力。

  『佛智無礙包三世』,我們特別要注意「三世」,不僅是過去的,未來也知道。那我們要講,如果未來知道,那不就是變成宿命論嗎?我們的業報怎麼能轉?像《了凡四訓》,孔先生算定了凡先生的壽命五十三歲,他遇到雲谷禪師,雲谷禪師教他斷惡修善,他活到了七十四歲。這個命到底是有定還是無定?佛菩薩怎麼講法?首先我們要了解,佛說一切法,沒有定法,佛不但是無有定法可說,佛無有法可說。佛說的是什麼?佛講的是事實真相,現前就今天而論,你是怎麼個結果,孔先生算的、雲谷禪師所教的是變數。

  我們每天起心動念,念頭裡頭有善、有惡、有無記,每天都有加減乘除,善加一點,惡少一點;惡加一點,善少一點,天天都有加減乘除,這個加減乘除的幅度不大,大致上算命就算得相當準確。如果幅度大,大幅度的起降,這個命運就不準。佛菩薩知不知道?知道,你每天的變化他都曉得,這才叫真智慧。每天你會遇到什麼樣的緣,知道你每天起心動念,知道每天的造作,昨天給你講的命運是怎麼樣,今天又跟你說你的命運怎麼樣;換句話說,命要天天算,算一次不靈。天天要算、年年要算,年年加減乘除不一樣。所以你要問佛,像我們世間問個流年、問個終身,那是不可靠的、是不準確的。除非遇到一個愚人、痴人,他天天守住他這個命運,就像了凡先生一樣,每天什麼都不想,反正命算定了,那叫標準凡夫,他也不作惡,他也不作善,反正命定了,那就完全照著孔先生所算的過日子。如果他作惡作善就變了,他要是作大惡,等不到五十三歲,可能三十、四十就死了,惡報現前;他要做些大善,他可能就是六十、七十、八十,起變化。不管你怎麼變,佛都知道;換句話說,你時時刻刻起心動念,你所造的因,你所得的果報,佛沒有不知道的,「佛智無礙包三世」。

  知道過去不難,知道未來就不容易。「宿住隨念智力」,著重「隨念」這兩個字,隨念是活的。如果沒有隨念,宿住智力就變成宿命論了,這兩個字加在裡頭好!活活潑潑。所以人生在世,不能不知道斷惡修善,斷惡修善要學佛菩薩,不為自己為眾生,這個功德無比的殊勝。幫助眾生回頭,幫助眾生覺悟。所以我常常勸導我們培訓班的同學們,我們在這一生很難得,不管你是什麼因緣,你今天剃頭出家了,你選擇這一個身分、你選擇這個行業,就要敬業把這個行業幹好。這個行業是什麼?佛在經典上常講「天人師」,你也是真難得,你選的行業是天人師。我們要問問自己:像不像天人師?這些年來我們在各個地方講經,打出一個總題目:「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就是我們的行業,我們要學習做一切眾生的師表,師是表率;我這種行為可以給你們做表率,可以給你們做榜樣、做模範,你學我這個行為就對了。我這個行為是什麼行為?我這個行為是佛菩薩的代表,用我這個形象代表諸佛菩薩。我這個代表像不像?這個形象果然像,我們才是真正的佛弟子,才真正在這個地方做自度度他的工作。這個工作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

  大經裡面講了太多次,教化眾生最重要的是契機,這個「機」是當前這個世界、當前這個世間的眾生,首先我們要觀察,現在這些眾生他有哪些錯誤?對於宇宙人生,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什麼地方他想錯了,什麼地方他看錯了,什麼地方他說錯了、他做錯了,像大夫治病一樣,先把他這個病源找出來,然後對症下藥。藥在哪裡下?藥在我們本身下。本身,不論我們有沒有這個毛病,說老實話,諸佛菩薩到這個世間來示現,諸佛菩薩已經成就圓滿的智慧、功德、色相,他還有什麼毛病?一點毛病都沒有。但是到這個世間來示現,來做什麼?來裝病,他不是真的有病。所裝的病就是現前社會大眾的病,然後再治療。這個治療是什麼?給社會大眾看:你看!我有這個病,你也有這個病,我治好了,你照我這個方法你也能治好。

  這是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為一切眾生做種種示現。菩薩要沒有這個智慧,怎麼行?眾生這些毛病不是一生一世學來的,根源深!生生世世累積的惡業含藏在阿賴耶識裡頭。過去為什麼不發作?過去也發作,發作得少,發作得不嚴重,這是什麼原因?緣,過去的善緣多,惡緣少。我們知道,果報的現前是因加上緣才變成果報,有因沒有緣不會結果。譬如種子,植物的種子是因,它要結果,一定要這個種子種在土壤裡,還要有適合它生長的肥料、陽光、空氣,它才會發芽,才會生根、茁壯、開花、結果,果就現前。如果緣不具足,你這個種子把它放在一個玻璃杯裡面,你放一百年,它也不會生根,也不會發芽,沒有緣。古時候,人心純樸,好善好德,這就感應諸佛菩薩、大聖大賢應化到這個世間來教化大眾,這個善緣殊勝,所以阿賴耶識雖然有惡習種子,它不起現行。

  現代這個社會眾生念念當中,他念什麼?他念貪、瞋、痴、慢,排斥聖賢的教誨,這是惡緣殊勝,善緣沒有了。也有感應,什麼人應化到這個世間來?妖魔鬼怪。妖魔鬼怪喜歡作惡,你也喜歡作惡,這兩個就起感應道交。妖魔鬼怪來了,助長你的惡業,讓你在這一生當中毫無顧忌,拼命去造惡業,到你命終之後,惡的果報現前了。所以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是定法,修學大乘的人懂得這個道理,為什麼沒有定法?「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不定,境界哪裡會定?果報哪裡會有一定?《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所講的地獄,那是什麼時候的地獄?古時候的地獄,不是現在的。現在的地獄,在我們想像當中,比古時候的地獄不知道要大多少倍,為什麼?古時候造惡的人少,現在造惡的人多,古時候那個地獄容納不下了。古時候造作罪業的人,說老實話,還有一點良心,良心還沒有滅盡,講起這個惡業還有一點不好意思,所以地獄裡面的刑罰就輕了。現在的人作惡,毫無忌憚,一絲毫羞恥的心都沒有,一絲毫慚愧的心都沒有,那麼我們曉得,現在地獄裡頭刑罰比過去經上講的,不曉得要重多少倍!這種道理、事實真相,我們能夠體會得到!

  我們今天來到這個世間,參加了這個行業,佛的形象在哪裡?佛的形象就在我們身上。所以我跟許許多多宗教接觸,我都告訴他們:上帝的形象在哪裡?在基督徒,在天主教徒、猶太教徒。上帝形象裡頭最重要的:「神愛世人」,你們教徒代表神的形象,神怎麼愛世人,要你們的教徒做出來愛一切世人,你們代表神。佛家的大慈大悲、諸佛如來大慈大悲在哪裡?空空洞洞的,太抽象了,在佛教徒,佛門的四眾弟子代表諸佛菩薩,要把你的大慈大悲落實,真正慈悲一切。伊斯蘭教每一段經文前面說:「阿拉確實是仁慈的」,他們稱上帝稱阿拉。阿拉仁慈在哪裡?在回教徒,回教徒代表阿拉落實仁慈。這是作聖之途,這是聖人的學生、聖人的弟子,我們有沒有做到?我們的形象像不像?

  一切時、一切處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像不像菩薩、像不像佛?我這個樣子走出去能不能見人?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當然過去世業習深重,我們自己不曉得,佛知道。現前這些環境是緣,我們每天讀誦經教,經教是緣,希望用佛的經典教誨這一個善緣,把我們阿賴耶識過去生生世世修學佛法的種子引發出來。現在有個好的形象是果報,這個形象無論在什麼地方,一切人、一切物,這個「物」我們講「九法界眾生」,看到你這個形象都敬服。他對你尊重就是對佛菩薩尊重,就是對聖賢尊重,就是對一切眾生的真性尊重,這個道理幾個人懂?我們不能夠看輕自己,不能夠忽略了自己。看到一切眾生的病,我們要勇猛精進,在自己身上示現改過自新,做給人家看。這就是十種力,十種不思議的善巧方便,十種不思議的權智。

  今天世界上的這些眾生,普遍病根是不孝父母、不敬師長、沒有慈悲心、自私自利、狂妄自大,通病!我們怎麼幫助他?我們把這些毛病全部改過來,我們做出「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要去做,做給人家看,一切時一切處小心謹慎,這叫什麼?這叫行菩薩道,這叫行成佛之道。這個事情是難,難在什麼?從小沒有學過。我們到中年,甚至於有人已經到晚年了,不得已再接受補習教育,說個實實在在的話,補習教育從哪裡著手?還是從童蒙,從《弟子規》入門。《弟子規》這一本書裡頭是教小朋友的,在古時候五、六歲就開始教了,學規矩,「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我們搞這個行業,所以我非常重視《弟子規》,《弟子規》裡頭每一句、每一個字都要落實,你才堪稱為「天人師」。你會講經,經講得天花亂墜,你自己做不到有什麼用?誰相信你的?你不能成就眾生,為什麼?他對你沒有信心。你說到,你做到了,大家對你有信心,對你尊重;你會說,你做不到,你在大眾當中,你的形象依舊是狂妄,依舊是虛偽,依舊是不誠實,誰肯相信你?你們想想對不對?我們要遇到一個人,他自己稱為善知識,他說的是一套,他做的是另外一套,我對他是怎麼看法?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所以我們過去、現在、未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因緣果報,『剎那悉現毛孔中』。諸佛菩薩要這個資料太簡單了,立刻就拿出來,用不著去找、用不著去查。清涼大師註解說得好,「毛孔中」,這是極其微細之處,就現前了。現在科技很發達,把許許多多資料儲存在一個小光碟,這一個小光碟比毛孔大多了;你們想想看這味道,佛這一毛孔當中儲存無量無邊眾生,這是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眾生,過去現在未來的資料都在一毛孔當中,每一個毛孔亦復如是!科學技術怎麼研究、怎麼發展,說老實話,比起如來的神通,那叫小巫見大巫,不能比!科技跟佛比是幼稚園,以為自己就不得了,以為自己的能力超過神聖、超過上帝。你以為你的能力超過佛菩薩,佛菩薩不怪你,笑笑而已;你說超過上帝,上帝可就沒有那麼好講話了,為什麼?上帝在六道裡頭,尤其是欲界,祂的煩惱習氣薄、輕,但是有,欲界的上帝還是有瞋恚,怕的是祂一發脾氣來整你。色界裡面的上帝不會,祂沒有瞋恚心。欲界有六層天,這六層天的上帝不會饒過你。我們也常常聽說上帝發脾氣了,我們曉得這上帝是欲界的: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護法神裡面大多數都是天神、龍神、鬼神,八部鬼神,祂們還是有貪瞋痴,看到你行善,歡喜你、擁護你、讚歎你;看到你作惡,祂也恨你,祂也懲罰你,六道裡面的事實真相!

  『佛法國土及眾生』,這一句裡面是講所現的事,能現佛法。現佛法是什麼?你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修行、學佛,這些事情都在毛孔裡面看到了,在這些檔案資料裡面看到了。能現佛法,當然也能現世法,不必要文字記載,因為它底下「國土、眾生」一定包括世法。國土是依報,你過去世、生生世世,你在哪裡投胎?你是什麼樣的身分?這個「國土」包括範圍非常廣大,一切諸佛剎土,我們只要有緣都曾經住過。這些事情,現在逐漸得到證明。往年我在美國,有一些同修蒐集美國一些資訊,有時候在雜誌、在書籍裡面所看到的,美國最近這幾十年來,對於輪迴這個事情很多人在研究,出版物相當豐富,確實證明人有過去世。有些人前生是人,別的國家到美國來投胎的;有些是動物來投胎的;有些現在人講外星人,他前世不在這個地球上,在其他星球上,他的語言跟我們地球上的語言完全不相同,證明那是外星球來的,他方國土來的。

  實在講他們的觀察不夠微細,如果觀察微細的話,會顯現出許許多多不同空間的境界,說明每一個眾生生活空間之大皆不可思議。從高境界生到低境界來,這就是墮落,天人境界高,壽命到了,天福享盡惡業現前,他就往下墮落。低境界的人,來生生到高境界的,他超升了,餓鬼道、畜生道,生到天道去了。這些事情,佛經裡面講得很多很多,現在外國科學家利用許許多多方法在求證,這些人肯定佛教裡面講的六道輪迴是真的,他們相信。往年我在美國看到一份資訊,是加拿大的基督教,他們研究輪迴現象,這一批基督教徒肯定佛教講輪迴是真的。我們觀察他使用的方法,大概百分之八十,他們用催眠,深度的催眠,說出你過去一世、兩世、三世,甚至於到十幾世,再往前面就困難了;一般說出三世到五世的很多、很普遍。所以你過去生中,你居住的環境,或是天堂、或是地獄、或是餓鬼、或是畜生;更複雜的,或是魔道、或是妖怪、或是神仙,真的!都能夠顯現出來。

  「眾生」,這是講你得的報身,你是得的什麼樣的一個身形。在六道裡頭很複雜,每一道裡面,實在講那個形狀都是無量無邊。我們在人道,同樣得人身,面貌相同的就找不到,一個人是一種面貌;體質相同的也找不到,什麼原因?業不一樣,業因不相同,業緣不相同,果報哪裡會相同?雙胞胎,有的時候面貌好像長得很相似,這個我們見過很多,過去生中業因、業緣非常接近,但是到這一生來之後,逐漸長大,逐漸就產生差異了。為什麼?他對於一切人事物的看法、想法並不完全相同,於是果報,時間愈長久,差距就愈大。這些都是事實真相,我們要明瞭。

  我們要學佛,一定要認真從《弟子規》入門,處事待人接物,世法佛法,世間法《禮記》第一句「曲禮曰毋不敬」,佛法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句:「禮敬諸佛」。現在一般人都不懂,世間人不懂,學佛的人也疏忽了,對一切人事物沒有誠意、沒有敬意,你還能成就什麼?印光大師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真誠、恭敬重要!所以儒家非常重視禮,佛家重視戒律、威儀。禮沒有了,儒就沒有了;戒律、威儀沒有了,佛就沒有了。『所現皆由隨念力』,這個意思容易懂,結歸在這裡。

  金焰菩薩偈頌第九首:

  【佛眼廣大如虛空,普見法界盡無餘,無礙地中無等用,彼眼無量佛能演。】

  這一首是頌「天眼智力」。知道過去世生死的果報,這是「宿住」;知道後來,就是知道未來的,這是天眼。但是在宿住裡面也講「佛智無礙包三世」,這裡頭我們就體驗出《華嚴經》上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任何一種智力必定圓滿具足其他九種智力,這一個智力才圓滿;「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換句話說,我們講哪一種智力,以它為主,其餘一切智力都含攝在其中,現在這個地方以「天眼」為主。我們看清涼大師的註解,他說依《華嚴經》講的如來十眼,我們大家《金剛經》都念得很熟,《金剛經》上講五眼,「五眼圓明」,《華嚴經》上都以「十」表法,所以它講「十眼」。「佛眼能見如來十力」,故此一力就包括十力。舉這一個例子,其餘九種智力亦復如是,它互攝互融,這是《華嚴》的教義。經文裡面四句,第一句「體大」,第二句「用廣」,第三句是作用殊勝,最後一句是總結甚深。

  『佛眼廣大如虛空』,修學大乘的同學,雖然我們的智慧能力達不到,但是總曾經聽說過,像《楞嚴經》上所講的,一根解脫,六根互用。能力有多大?無一不是盡虛空遍法界!這個能力是「本能」,不是修來的,自性本具,所以成就大圓滿。佛跟我們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這話是真的,為什麼證得大圓滿而你什麼都沒得到?因為什麼都是你自己自性當中本來具足的,自性裡頭沒有的一樣也沒有。你證到這個境界,你自性裡面的性體、自性的德用,德用佛說出三種:第一個是智慧,自性本具般若智慧;第二個是德能,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能力,萬德萬能,沒有一樣東西你不會,樣樣都會,沒有一樣不會的;第三個相好,無量無邊的相好,依正莊嚴,自性裡頭本具的。我們在經上看到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看到《華嚴經》上華藏世界的依正莊嚴,這是世尊為我們略說,簡單介紹,透一點訊息,全是自性本具。

  我們講自性的德能,眼見見遍虛空盡法界,沒有障礙。我們現在這個「見」很可憐,隔一個牆壁,牆壁那邊我們就看不見,甚至於隔一張紙,紙的那一邊就看不見了,我們的見有礙,佛的見沒有障礙。沒有障礙是本能,我們今天本能喪失掉了。怎麼失掉的?佛告訴我們,「出現品」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不是講得很清楚嗎?一切眾生自性跟佛沒有兩樣,同一個性體,自性裡面的功德,大家都一樣的。佛跟眾生平等,具足般若智慧、德相,德就是能力,相就是相好。「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一語道破,佛跟眾生是怎麼回事情?一句話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就把自性迷失掉了。自性的性體你沒有辦法覺察到,自性的德用完全迷糊、不見了。實在講,不是不見,是變質了,把無量的智慧變成了愚痴,把無量的德能變成了貪瞋痴慢,把無量的相好變成了五濁惡世。怎麼變的?唯識所變。什麼叫「識」?妄想、分別、執著是「識」,妄想是阿賴耶,執著是末那,分別是第六意識,變成愚痴、變成煩惱、變成惡報,這麼回事情!哪一天你開悟了,你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掉了、統統放下了,不再有這些東西,心裡頭真正清淨,恢復到清淨平等覺,那個時候轉煩惱為菩提,轉生死為涅槃,境界轉過來了。

  佛說得清楚、說得明白,我們真正想學的人、真正想有成就的人,不能不做一個大的轉變,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從哪裡轉起?我常常奉勸同學們:從自私自利轉起。我們今天轉不了,就是過分的自私自利不肯放下,自己以為放下了,實際上你一分一毫都沒有放下。為什麼?不能隨緣,不能夠恆順眾生,沒有放下。念念之間,自己都是高人一等,自己都在那裡享受特權,與眾不同,沒放下。真正放下的人,一定跟大眾和光同塵,沒有自己。大家說好,都好,一切隨順,隨順裡面具足真實智慧、具足無量善巧方便,成就自己的大智、大德、大能,天天在增長。奈何習氣煩惱在當中障礙,心裡面想,可是事實上做不到,麻煩在這裡。所以修行修什麼?克服自己,要做克己的功夫。恆順眾生,就是恆順性德;不能恆順眾生,就是違背性德。違背性德是迷,恆順眾生是覺悟。這裡面有真實的智慧,六道裡面的眾生不能夠理解。

  怎麼精進法?一定要隨順佛陀教誨、聽從佛陀的指導。經典上指導我們,經典太多,不曉得從哪裡學起?淨宗學會成立之後,我們提出修行五個科目,好記!我們五個科目提出來之後,洛杉磯的印海法師看到,他歡喜讚歎,跟我講:「淨空法師,你這個方法簡單明瞭、好記好修。」對的,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決定不違背這五個科目,這簡單: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一定要念茲在茲,要真正去落實,不能落實又有什麼用?這五個科目要記得很熟,實在講不難記。三福十一句,每一個同學都很熟,六和,這還有什麼問題?三學是戒定慧,六度很熟,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常常念的。我們必須念念落實,能幫助我們見性。這五個科目全是性德。如果見性了,這些東西自然具足,真的是痕跡都沒有,自自然然圓滿具足。我們現在沒見性,這是諸佛如來表演給我們看的,我們學,我們依照性德來修。性修不二,修成了就見性,這一點都不假。

  『普見法界盡無餘』,性德流露。『無礙地中無等用』,這是說的作用。「無礙地」,如來果位上,所有一切聖賢、凡夫種種不同的地位,他都能起圓滿的德用,沒有障礙,「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彼眼無量佛能演』,結歸到佛的天眼。佛能表演給一切眾生看,無所不見、無所不聞。舉一個「天眼」,我們就想到「天耳」,天眼無所不見,天耳無所不聞,境界跟這個完全相同,換一個字就行了,「佛眼」廣大如虛空,換一個「佛耳」廣大如虛空,佛的六根通利。能演不是演給自受用的,這一點諸位同學一定要知道,如果能演還有自受用,是凡夫不是佛。欲界第五層天,化樂天就是變化自受用。他化自在天福報最大,自己有能力變化,不需要使用,化樂天會變化來供養他,他接受供養。實在講,他化天跟化樂天非常相似,只是在福報上講有勝劣之差,其他我們看不出差別。

  變現的報土自受用,這是佛對凡夫的方便說,不是真實說。真實說,圓教初住,你們想想,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離了,還有什麼話好講?這是「結其甚深」,這說「佛能演」。清涼大師末後有幾句話說:「既言普見法界,非局未來」,這句話補充得好!因為天眼主要是講見未來,既然見法界,法界裡面包括了十方三世,當然不侷限在未來。這個話是方便說,對哪些人說?對別宗說,「於未來門,普見法界」。第十首:

  【一切眾生具諸結,所有隨眠與習氣,如來出現遍世間,悉以方便令除滅。】

  這是「漏盡智力」。「漏」是煩惱的代名詞,「漏盡」就是煩惱斷盡,這個地方講的煩惱是無明煩惱。我們知道,在大乘圓教裡面講,菩薩有四十一品無明,斷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斷一品,在我們《華嚴經》上就是同生性,這是我們現在正好經文才念過去,我們念到異生眾,念完之後再念到同生眾,同生眾就是同生性的菩薩,跟佛相同。我們離開佛教的名詞,說話就方便,大家就好懂。同跟異是講用心不同,你用心跟佛相同就叫「同生」,你用的心跟佛不相同就叫「異生」。佛是什麼心?佛是真心。我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也好,處事待人接物,我用真心,跟佛相同,這叫同生。我用的心是虛偽的心、是染污的心、是高下心,跟佛不相同。

  我們這些年來,為了學習方便起見,把真心說成五種,真心是什麼樣子?我們方便說五種: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用的是這個心,對人對事對物沒有例外的,我們就是「同生眾」。假如跟這個是相反的,你用的是虛偽心,不是真誠的;你用的是染污心,不清淨;什麼叫染污?有貪、瞋、痴、慢。有貪瞋痴,染污了;有貢高我慢,不平等;迷惑顛倒,你沒有覺悟;自私自利,你沒有慈悲,這是凡夫,這是六道眾生!我學佛,我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但是不純,這裡面還有夾雜,夾雜得不多,少分,你是相似位,你還是異生眾。同生眾裡面完全不夾雜了,完全不夾雜就是圓教初住菩薩,就是明心見性。你還有少許夾雜在裡面,夾雜得再少,你是十法界裡面四聖法界,還是凡夫,在大乘法裡面稱為「外凡」。凡夫有「內凡」、有「外凡」,內、外是從六道做界限,六道裡面是「內凡」,六道外面四聖法界叫「外凡」。完全用的是真心,跟佛相同了,這叫聖人,凡聖的差別是在十法界跟一真法界,所以,這個事情做不得假。

  我們怎麼學法?這二十個字放在同學們面前,你天天看,你天天學,學會了,不知不覺就契入法界。所以大家要知道,騙人最後原來是自欺;利人到最後的時候,原來是自利。念念想到利益眾生、利益社會、莊嚴國土,不要去莊嚴你那個家,你那個家太小了。世間人勤苦經營,莊嚴他那個小環境,自私自利的小環境,不像菩薩,菩薩莊嚴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他怎麼莊嚴法?我們講經講到這個地方,我不說,諸位同學應該要明瞭,怎麼莊嚴法?自己像一尊佛。自己的形象,學佛學得很像,就是莊嚴盡虛空、遍法界諸佛剎土。我這個樣子可以給娑婆世界眾生做榜樣,什麼樣子?真誠的樣子、清淨的樣子、平等的樣子、正覺的樣子、慈悲的樣子,可以給九法界眾生做榜樣。我的行為:看破的樣子、放下的樣子、自在的樣子、隨緣的樣子、念佛的樣子,形象!這二十個字是形象,做出來自然就莊嚴虛空法界一切諸佛剎土,以此為供養。上供十方佛,下供九法界眾生,九法界眾生是未來佛,所以用供養,恭敬供養。供佛跟供一切眾生,心是平等的,沒有差別,沒有說對佛加一分恭敬,對眾生減一分恭敬,那你還是凡夫,你還是異生性的菩薩,不是同生性。

  我們天天在學《華嚴》,如果諸位真用功,真能夠像古人所講的隨文入觀,我們講到哪裡,這個境界就契入到哪裡,這一部《華嚴經》講完,諸位都成了法身菩薩。圓滿成佛我不敢講,法身菩薩縱然不能證得,也相似。不到分證位,相似位就不錯,相似位肯定超越六道輪迴,這個可以打包票的!相似位的菩薩。雖然是相似位的菩薩,你的智慧德能超過別的相似位的菩薩,《華嚴經》的功德殊勝不可思議。

  清涼大師註解,「漏盡智力,於自解脫,無惑無疑」,自己到什麼境界,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點疑惑都沒有,「亦知眾生漏盡涅槃」,知道自己也知道別人。這個意思,諸位必須要明瞭,不知道自己就不知道別人。如果說知道別人,不知道自己,沒有這回事情,這講不通的,一定是知道自己,然後知道別人。「於此正知」,這叫智力。我自己的煩惱有沒有斷乾淨,自己清楚。『一切眾生具諸結』,這個「結」就是煩惱,大乘經上常講「結使」。世間人也講,這是很多年前我在台灣的時候,看到有一個電影廣告,我沒有看過這個電影,街頭廣告,這個字很大:「心有千千結」,這個事情麻煩!「諸結」實在講無量無邊,一般講結使煩惱就是講的見思煩惱,六道輪迴裡頭的,這個東西不斷,出不了六道輪迴。

  『所有隨眠與習氣』,「隨眠」是講的種子,這是法相唯識宗裡頭所說的。《華嚴經》是唯識宗六經之一,他們所依據的經典有六經十一論,《華嚴經》是其中的一部,所以這個經裡面對於法相唯識說得很多。「隨眠」是種子,在阿賴耶識裡頭,沒有遇到緣它不起作用,好像在睡覺一樣。「習氣」是講殘餘的、微細的煩惱,不容易斷盡。「習氣」也不好懂,古大德講到這個名詞,舉個比喻說,譬如酒瓶,盛酒的酒瓶,把這個酒倒掉得乾乾淨淨,裡面也擦得乾乾淨淨,確確實實沒有酒了,那個酒代表煩惱,見思煩惱,見思煩惱斷盡了,確實沒有了,聞聞那個酒瓶還有味道,拿這個來比喻習氣。所以煩惱容易斷,習氣難除。阿羅漢見思煩惱確實斷掉了,有習氣在。佛在經上舉的例子,說得很多,有人他有貪的習氣,有人有瞋的習氣,有人有傲慢的習氣。他貪、瞋、痴有嗎?他真的沒有了,習氣還在,他已養成這種習慣了。什麼時候習氣斷盡?辟支佛,比阿羅漢又高一等,斷習氣!習氣用什麼方法來斷?至誠、禮敬,能幫助你斷習氣。真誠比什麼都重要!

  這兩句是講「諸漏」,是講所斷,後面兩句是講能斷。『如來出現遍世間,悉以方便令除滅』,真的,佛要不出現到這個世間,世間人沒有能力斷煩惱。所以古時候印度這些宗教,實實在在了不起,他們修禪定,能修到第八定,世間禪定到了最高峰,能達到非想非非想處天,不能夠突破六道,三界六道他出不去。為什麼?他是伏煩惱而沒有能斷煩惱,出不了三界。佛出現在世間,幫他一把,佛教他。教他這個方法,這是「方便」。諸位一定要知道,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都是方便法,他說是依二諦,依世諦說、依真諦說。世諦也叫俗諦,就是方便說;真諦是真實說,依如來自己親證的境界,給你說真話,那個真實說還是方便說。

  這就奇怪了,那真的真實呢?真的真實不可思議。凡是能夠思的、凡是能夠說的都是方便,否則的話,我們拿六祖惠能這個公案來講,「真實、方便是二法」,能大師說:「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你看看,這個公式好!能教你開悟,一句話都不要說。不准你有念頭,不容許你有思考,不許你說話。禪宗裡面的公案,我們讀了一些,不知所云,不曉得他們在表演什麼。老和尚考驗學生,問他一個問題,這個學生才要開口說,馬上立刻把他嘴巴捂住,他開悟了。他怎麼開悟的?我們想說話,有人把我們嘴巴捂住,我們會不會開悟?我們不會。他為什麼會?他到了開悟的邊緣。祖師用這種方便的方法來幫助他,一開口,一堵住,悟了。不思議、不可思議,放下思議就入境界。入了境界之後,你可以思,你可以說,為什麼?那個時候思而無思、說而無說,說跟無說是一不是二,那就是佛法了。

  我們今天是什麼境界?說跟不說是二法,思跟不思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不是如來出現在世間,我們怎麼會懂得這個道理?但是問題是今天我們雖然聽說了,只是聽說而已,不是我們自己的境界。現在關鍵在我們應該如何入這個境界,不入境界不得受用。不入境界,妄談佛法。甚深佛法是有對象的;沒有對象,談什麼?談了他不懂,不但不懂,往往錯解意思,誤導眾生,這個情形自古以來常見。所以甚深大法,古來祖師大德不輕易說,沒有對象。由此可知,方便法裡面,這裡頭有高下層次不同。對我們這些凡夫,這些大德們跟我們談的是下下方便法;對那個將要開悟的人,說的是上上方便法,善巧方便可多了。

  佛所說一切法都是善巧方便法,目的是令眾生除滅煩惱習氣而已,都是幫助你這些,這真正的利益眾生。你要是不能、不會,那麼你的利益是阿賴耶識裡面種下菩提種子,這一生當中得不到受用,來生還繼續搞六道輪迴,那就不知道你哪一生哪一世有緣再遇到佛法,再接著再幹。這一樁事情,對我們來講,我們過去無量劫中,生生世世就是這樣錯過來的,這一生運氣不錯,又遇到了。如果這一生我們的緣殊勝,我們真正能把握住,這一生肯定成就。善導大師講得好,能不能成就「總在遇緣不同」。緣是佛緣,得有這麼一批好的同參道友,天天在一塊切磋琢磨,大家在一起互相的研究討論,共同在一起學習,都能把佛的教誨落實到日常生活當中,這就有成就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15:35:46)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24日15:35:4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700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