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四五0卷) 2001/10/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0450
請看「世主妙嚴品」,主稼神偈頌第六首:
【佛是世間大智海,放淨光明無不遍,廣大信解悉從生,如是嚴髻能明入。】
這是妙嚴環髻主稼神他的讚頌,前面也把他的意思說出很多,最重要的是教導我們對於三寶要生淨信之心,我們才能真正得到三寶的利益,也就是一般佛門裡面所說的三寶威神的加持。如果我們對於佛法了解得不夠,了解得不夠深,了解得不夠廣,這個信心就很不容易建立。通常講唯有上根與下愚不移,這是說這兩種人容易成就。上根的人他有高度的智慧,一接觸他就明瞭、就通達,淨信心很容易生起。另外一種人下愚之人,雖然他對於經教的理論教學,甚至於完全不能夠理解,但是他也有他的善根,老師教導他,他就能深信不疑,一生能夠依教奉行,這樣的人往往也有不可思議的成就,難能可貴。最麻煩的是當中這個階段,既非上智又不是下愚,煩惱習氣非常的深重,疑惑重重,這個對於自己修學造成了嚴重的障礙。
菩薩在此地勸我們,特別是這一部《華嚴經》,經文長,說得非常之微細,早年弘一大師在世的時候,他接引知識分子多半都是用《華嚴疏鈔》,勸導這些高級知識分子從清涼大師的《疏鈔》下手,這我們想想也不無道理,是一種好的方法。可是在今天又有了困難,今天的高級知識分子跟弘一大師那個時代不同,那個時代這些知識分子確確實實都有很好的中文基礎,經文跟註解他有能力閱讀。現代文化水平一落千丈,對於唐人的文字已經有了困難,何況經文!這是很麻煩的一樁事情,因此不能不依靠佛門這些大德、長者發心出來教學。無論是出家是在家,我們應當常常記住佛家有一句話,弘法是家務,特別是出家人,我們的家務事就是弘法利生,在家居士如果有這個能力的也應當發心。
我學佛的老師,一位是出家人一位是在家人,出家人是章嘉大師,在家的是李炳南老居士,這兩位一個是出家的榜樣,一位是在家修學的榜樣。在今天這個時代弘法重要,一定要發心,無論是做弘法或者做護法,都必須要深解義趣,要深入經藏,你做得才如法。如果對於佛法的道理修學不甚了解,我們弘護都會走向偏差,不但不能夠修積功德,可能還造罪業,這是不能不謹慎的。所以偈頌第三句『廣大信解悉從生』,真的是「信為道元功德母」,我們從這個地方建立信心,斷疑生信,這樣修學才能得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如是嚴髻能明入』,妙嚴環髻菩薩他明白這個道理,他能契入這個境界。如果不能明瞭、不能契入,就沒有法子幫助初學。所以我們要想幫助初學的學人,一定要認真努力,要依清涼大師的指導,信解行證。到證,證就是契入,此地講的入,明是解,入是證,信解行證這才能生起淨信,才能自度度他。第七首:
【如來觀世起慈心,為利眾生而出現,示彼恬怡最勝道,此淨華神之解脫。】
這是潤澤淨華主稼神,他所修學的法門是「大慈愍濟諸眾生,令增長福德海解脫門」,我們用今天的話來說,他修的是這個課程。在這個地方,我們要細心去體會,你看看每一尊菩薩,這些神眾都是菩薩,他們所修學的都是一門。這在《華嚴經》上我們看得這麼多,不能不覺悟,這一點萬萬不能疏忽,每一位都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才能夠悟入。由此可知,我們自己再反省反省,我們學佛不少年了,為什麼沒有成就?真正的原因是兩個,一個我常講的不好學,另外一個是學雜了,沒有專修,果然好學,懂得專修,沒有不成就的。所以修行要依一個法門,一個法門才能證得解脫,所以叫解脫門。我們在這個經上每一個人的解脫門都不一樣,真正顯示出「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能成無上道。解脫就是成無上道,解除了見思、塵沙、無明煩惱,脫離了六道十法界,生死輪迴脫離了。我們不能不知道一門的利益,在這裡沒有看到一個人修很多法門。
潤澤淨華菩薩他的法門是大慈大悲,修的是什麼?今天我們講的慈悲濟世,修這個法門。慈悲濟世要有方向、要有目標,才能成就真實功德。你看人家的方向目標是什麼?「增長福德」,福德這兩個字一個都不能少。我們今天這個世間,佛門裡面有,一般宗教裡面也有,而且都相當重視,做社會福利工作,幫助世間苦難的眾生。我們看到最普遍的,辦孤兒院收養孤兒,辦學校教導學生,辦老人院照顧那些無依無靠的老人,另外還有救濟一些災難病苦,每一個宗教都很熱心的在做,佛教也不例外。我們在香港看到許多道場都辦社會福利事業,可是怎麼樣?偏重在福裡,把那個德忘掉。這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偏重在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疏忽了。精神生活裡頭最重要的是聖賢教育的學習,孤兒院小朋友要學。我們沒有看到哪一個孤兒院裡面教儒家的《弟子規》,教道家的《感應篇》,我們沒有看到,教佛家的《十善業道經》,這是屬於德。對於老人院,年歲大了,應當給他講解淨宗法門,勸他念佛,勸他修定,這是無比殊勝的精神生活。非常可惜我們疏忽了這一點,所以這個福利事業做得不圓滿,偏在一邊。
我們讀這一首偈頌,看到菩薩所修學的法門,我們應當有體悟,『如來觀世起慈心』,真的像觀世音菩薩,觀察世間眾生在受苦受難,大慈悲心於是興起。千眼千手,眼到手到,伸出援助之手。『為利眾生而出現』,「出現」裡面包括的境界就太廣大了,眾生需要什麼,他就現什麼。現在這個世間眾生需要的太多太多了,精神的生活、物質的生活普遍的缺乏,要靠菩薩救濟。前面我們也曾經讀過,「佛遍世間常現前」,佛在哪裡?佛不在外面,佛就是自己的心,自己覺悟的心。我明白了,我覺悟了,我就要發心。慈悲濟世從我自己本身做起,盡心盡力去做,自然能夠感動一些善心人。我們集合這些善心人,集中財力、物力、人力,這一種慈濟的工作就能夠愈做愈大。
要令眾生得真實的利益,要教化他,孔夫子所謂「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他老人家講的這三個字,諸佛菩薩圓滿具足。佛菩薩是我們的老師,我們做學生的人也必須要具足。君是領導,我們今天講帶頭,我要做一個帶頭人。哪一方面帶頭?修福做帶頭人,修德做帶頭人,怎麼個帶法?從我本身做起,做出榜樣給他看,做出成績給他看,他就相信了,他自然會發心效法。「作之親」,要像父母照顧子女那樣的關心這些苦難眾生,你要關心他,你要懂得用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你還要教導他,身語意三業教誨,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你的心行很像佛,確確實實佛就是這麼做的,你學會了。『示彼恬怡最勝道』,這一句話說得非常具體,「怡」,怡情悅性,形容下面的佛法,佛法是最殊勝之道。
清涼大師在前面長行文裡面註解,句子裡面有「恬和怡悅」,這裡頭含的意思,恬是和平的意思,怡是喜悅的意思,唯有平等和睦才能常生歡喜心,才能接受世出世間無比殊勝的大道。這個大道在此地就是指「大方廣佛華嚴」,這裡面包括的內容太豐富了,我們明瞭,要能夠通達理解。但是我們要學習,記住要一門深入。這麼多菩薩、天神、雜神、大眾給我們做示範,《華嚴經》裡面講修行的方法在「離世間品」,一共講了兩千多個法門,不是教我們統統要修,一門,一門深入!這是潤澤淨華主稼神他修行證果的門徑,貢獻給我們做參考。第八首:
【善逝所修清淨行,菩提樹下具宣說,如是教化滿十方,此妙香神能聽受。】
這是第八位成就妙香主稼神,他學習的法門是「廣開示一切行法」,我們要特別著重行法。佛家的經典,古人為我們說出經有四種:有教經、有理經、有行經、有果經。實在說,每一部經典都具足這四個意思。「教經」是什麼?教科書,這個經典展開,這是教科書,世尊的言教。教經裡面必定含攝著道理,給我們講了一些道理,這個道理就是屬於「理經」,我們聽了之後要明理。理懂得之後,這裡面有修行的方法,教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怎麼去做,如何落實,這一部分是「行經」。經裡面也說出你依照這個道理方法去修學,你會得什麼樣的好處、得什麼樣的利益,那叫「果經」。每一部經不論大小,都具足教理行果,菩薩在此地提示我們的特別著重在行法。
『善逝所修清淨行』,「善逝」就是如來、就是諸佛。佛有十種名號,善逝是其中之一。善逝到底是什麼意思?「逝」簡單的說是放下;「善」是什麼意思?放下跟提起同時,這叫善逝。如果把它分開就不善。佛家常講「作而無作,無作而作」,無作是逝,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叫善逝。有沒有在作?在作,雖然在作不著相,佛家講三輪體空。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修種種行門,這叫善逝。所以我們對佛尊稱,佛示現在十法界,為一切眾生表演種種修行的法門,他的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這叫善逝。我們凡夫作跟不作是兩個極端,不能夠融合;他沒有極端,他是融合的,顯示出「所修清淨行」,清淨就是善逝。所以佛為我們示現修行持戒,嚴持戒律,不犯威儀,這叫修行。加一個清淨行,那就是善逝,雖修種種行門,修而無修,無修而修。他修是為眾生修的,給眾生做示範;無修那是他自己的自受用,自己心裡頭確確實實一塵不染。
由此可知,六度萬行我們今天講是示現的,對他來說他功德早已經圓滿了,還修什麼?修給我們看的,特別是給初學看的,讓初學的人看到之後可以模仿;修給老同修看的,提醒老同修不可以退轉,要常常保持。保持什麼?十善五戒。我在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告訴我,那個時候我們住在台北,大師舉個比喻說,我們今天到台北,在台北了,我們要到高雄去,那時候坐火車,你在上車之前先得買一張票,這一張票上了車之後,隨時你要放在手上,你不能丟掉,那個車上要查票。一直到站的時候,你這個票要交回。這一張票大師把它比喻作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就像這一張票這麼重要。初發心的時候就要認真努力學,一直到成佛不能鬆懈,不能夠違失。你要是違背、要是失掉了,你就不能成無上道,不但無上道不能成,小乘初果你也得不到。
我們想想,我們這一生的修學,花了不少時間,也花了不少精神,為什麼沒有成就?從哪個地方講沒有成就?我們煩惱習氣沒有斷,我們清淨法喜沒有現前,這就是沒有成就。每天生活都在妄想之中,起心動念一切造作,還是煩惱習氣做主,戒定慧做不了主,這就是修學一絲毫的成績都沒有。每天讀經,讀了有什麼用?每天研究,研究有什麼用?每天講經,講經有什麼用?要落實到自己生活行為才管用。所以我們修行有沒有結果、有沒有成就,關鍵在行。信解行,行是關鍵。老師幫助我們,只能幫助我們信解,行證老師幫不上忙,這個要學生自己去修、自己去悟、自己去證。宗門裡面常講悟後起修,那就是解了以後再起行,我懂一句,我就行這一句,我懂兩句,我就行兩句。我學這一部經,我不能完全懂,我懂多少,我就學多少,就能落實多少,真有受用。世尊所修的清淨行無量無邊,無量劫當中積功累德,成就廣大妙行。
『菩提樹下具宣說』,「菩提樹下」是示現成道,八相成道,示現的是修行證果了,這是「具宣說」,這個句子也用得好。那我們要問,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是不是統統都把它說完了?這個意思我們要細心去體會,可以說世尊完全說出來了,和盤托出;也可以說世尊為我們宣說的,只是我們這個世間,也就是這個地球上的人能夠理解的這一部分,隨機說法,我們能夠理解這一部分。太深、太微妙的,我們這個世間人不理解的,佛就不說了。這個說法也講得通,應機說法,正是經教裡我們常常見到的。遇上根人給他說上法,要是說下法他不滿,不滿意;遇下根人一定要說下法,於上法他不懂,說法要契機。諸佛如來到我們這個世間示現成佛、成菩薩、成阿羅漢,教化我們這個世間眾生,當然一定要契這個世間眾生的根機。
但是我們要問,佛到底他無量劫所修學的,這一次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有沒有像此地講的「具宣說」?具是完全沒有漏失,圓圓滿滿的說出來了,《華嚴經》上這一句話決定不是妄語,確實說出來了,這就叫做《大方廣佛華嚴經》。當年龍樹菩薩這是證得初地之人,這是初地菩薩,龍樹是初地菩薩,智慧開了,我們禪宗裡面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聰明,智慧高,我們今天講天才。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經教,他幾個月就讀完,讀完之後於是就起大我慢,自以為了不起,我們現在一般人講值得驕傲。他把世出世間聖人的典籍全都讀完,而且通達明瞭,但是怎麼樣?《華嚴經》他沒有看到,為什麼?這一部經典是釋迦牟尼佛初成佛道的時候在定中講的,人間不傳,沒有人知道。我們世間人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閉著眼睛一動也不動,哪裡知道他在定中講這麼一部大經?經典上記載有說是二七日中,也有說三七日中,有這麼兩種說法,我們不需要執著。二七十四天,三七二十一天,時間不長,但是我們曉得定中跟我們世間有很大的時差。
我們從前讀書,國文裡面有「黃粱夢」,不知道現在中學教材裡有沒有這一篇文章,那是個寓言,很有味道。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時差,夢中跟我們現實生活也有很大的時差。佛在定中,把他自己無量劫的修學全部都說出來了。這個經典被大龍菩薩收藏在龍宮裡面,大龍菩薩很慈悲,看到龍樹傲慢心起來了,自以為驕傲,就接引他到龍宮,讓他去參觀瀏覽釋迦牟尼佛在二七日中所說的這一部圓滿的經典。龍樹菩薩在龍宮裡一參觀,傲慢心立刻就消除。他看到這一部經典多大?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這是我們沒有法子想像的。三千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我們從前一般講經法師以為是現在天文學家所說的銀河系,這一個銀河系大概就是佛經裡面講的一個大千世界。最近我看黃念祖老居士他提出一個講法,在《無量壽經註解》這個本子後面有附載記著,根據他的研究,他是個研究科學的,他的研究、他的看法說,現在我們講的銀河系,實際上是佛經裡面講的一個單位世界,那就不得了。
如果是單位世界,一個大千世界是多少個銀河系?十億個,十億個銀河系才是一個大千世界。十個大千世界,把這個世界磨成微塵,磨成微塵極小極小,我們肉眼都不能看見的,一個微塵是一首偈。印度人計算這個文字的單位,他是四句叫一偈,不管是長行文是偈頌,這是四句,四句就叫一偈。不像我們中國人,我們中國人算字數,這一部書有多少字,像老子《道德經》大家常講五千言,五千個字。印度不算字,算偈,算句子,四句是一體。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這還得了?一四天下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銀河系,銀河系是一四天下,整個銀河系裡的星球磨成微塵,有那麼多品。龍樹菩薩一看,他自己也沒有法子受持。世尊在二七日中所說的,初地菩薩一看五體投地,沒有話說,他講:「這個經閻浮提眾生沒有能力受持。」這是上本;再看中本,分量還是太大。最後看下本,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品,他把這一部分,他的記性好,念得很熟,從龍宮出來回到世間,從他記憶當中把它寫出來,我們這個世間才有《大方廣佛華嚴經》。有了這部經,真的是圓滿說出來了。
請看主稼神偈頌第八首:
【善逝所修清淨行,菩提樹下具宣說,如是教化滿十方,此妙香神能聽受。】
這一首偈前面特別跟諸位略說『菩提樹下具宣說』,就是說的這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經的來由是龍樹菩薩從龍宮裡面誦得的,他在龍宮裡面背誦出來了,傳到世間。所以今天南傳小乘佛教不承認,有所謂「大乘非佛說」,以為是這些人自己造的,不承認是佛說的。龍樹菩薩把下本《華嚴》帶到我們世間,下本《華嚴》實際上就像我們中國《四庫全書》目錄提要一樣。所以諸位要曉得,我們今天讀這個《華嚴經》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目錄提要,裡面每一句就是一部大經,分量之大我們無法想像。也就是每一句經文,如果到大本裡面來看,大概比我們現在所講的《大藏經》的分量還要大,每一句!不是我們這個世間人能夠讀誦的。
這一部經龍樹菩薩傳的,我們在記載裡面曉得,這個經的分量多大?十萬頌。前面講過了,四句是一首頌,不管長句短句,也不管是偈頌,只要是四句就叫做一個偈子,十萬偈,總共有四十品。東晉時代傳到中國來,因為經太大了,從前這個經典是寫在貝多羅樹葉上,所以佛經也稱為貝葉經。貝多羅樹葉我們見過,現在在很多博物館裡面、圖書館裡面我們看到貝葉經,古時候寫經寫在樹葉。他樹葉採得很整齊,兩面打個洞,用繩子穿起來,一片樹葉兩面寫,一面大概是四行到五行。由此可知,這一部書分量有多大!分量大的時候容易散失,很容易遺失,因此傳到中國來的是一個殘缺不齊的《華嚴經》本,總共只有三萬六千頌。原書是十萬頌,傳到中國來三萬六千頌,三分之一多一點。在中國也把它翻成中文,總共六十卷,我們稱它作《六十華嚴》,也稱為晉譯《華嚴》,在晉朝時候翻譯的。
第二次唐朝武則天執政的時候,西域實叉難陀法師到中國來,帶了《華嚴經》的梵文原本。這一次帶來的比晉譯的多出九千頌,還是不完整,但是差不多是一半了。中國人看到歡喜,把它翻成中文叫唐譯《華嚴》,也叫做《唐經》,對從前晉譯的稱為舊經六十卷,這個新經翻譯出來總共是八十卷,所以也稱作《八十華嚴》。這個經翻成之後,送給當時皇帝武則天看,武則天在封面上題了一首開經偈,我們現在念的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四句是武則天題的,題得好,以後佛門這些大德長者想做一個開經偈,都比不上這四句。到唐朝德宗貞元年間,南方有個小國叫烏荼國,對中國進貢,進貢就是對中國皇帝送這些禮物來,這禮物裡面有《華嚴經》的一品,最後的這一品,《八十經》裡叫「入法界品」。這一品經很難得是完整的,沒有欠缺,總共有四十卷,翻成中文,這是《華嚴經》貞元本「普賢菩薩行願品」。
《華嚴》在中國三種翻譯,所以我們要曉得這個經是大經的目錄提要,分量已經有這麼大了,字字句句含無量義,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一點都不過分。所以《華嚴經》的來源我們在此地略說,就是說明「菩提樹下具宣說」,真的,一點不假。『如是教化滿十方』,這個境界非常非常廣大,釋迦牟尼佛的教化,是不是只限於我們這個地球?不是的,遍法界虛空界。「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那個眾生是講十法界的眾生,不是講我們地球的。所以《華嚴》是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的根本法輪,所有一切經論都是《華嚴經》的某一部分、某一章、某一個單元,或者是某一個偈、某一句詳細說明,真的是圓滿智慧,我們要相信。不信佛的智慧,那是愚痴人。『此妙香神能聽受』,成就妙香主稼神;由此可知,妙香神不是普通人,是諸佛如來示現的,他才有能力開演一切行法,教化眾生。第九首:
【佛於一切諸世間,悉使離憂生大喜,所有根欲皆治淨,可愛樂神斯悟入。】
這是第九尊見者愛樂主稼神的讚頌。他修學的法門,也是他修學的科目,是「能令法界一切眾生,捨離懈怠憂惱等諸惡普清淨解脫門」,這個長行的法門我們在前面講得很詳細。現在我們看這一首偈頌,他的讚頌,『佛於一切諸世間』,跟長行完全相應。「一切諸世間」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世間有講三種世間:有情世間,器世間,智正覺世間,講這三種世間。這三種世間跟另外一個說法,十法界依正莊嚴,意思完全相同。『悉使離憂生大喜』,這裡頭境界很不可思議。我們世間人、現在世間人他相信科學,他不相信聖教,相信科學的人以為聖賢的教誨是迷信,毫無科學根據,這有什麼法子?我們要冷靜想一想,你做過夢沒有?我做過夢,你也做過夢,他也做過夢,每一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你所夢的那些事,當你清醒過來的時候,你還能記得很清楚。世間還有不少人,這古今中外都有,把他夢中那些事情寫成故事,寫成小品的文學。這有沒有科學根據?用科學來衡量一切,靠得住嗎?有沒有問題?我們有沒有從這上多想一想?
夢中有境界,還有定中有境界,這也是科學找不到根據的。我們看到許多宗教裡面的修行人,在定中心地清淨靜坐的時候,有許許多多不可思議的境界,有見到過去,也有見到未來的,有見到我們常識能夠理解的,有見到的境界是我們常識無法理解的,都找不到科學根據。科學果然是萬能的嗎?果然能夠解決這世出世間所有問題嗎?我們不能不多想想!聖賢人所說的,不可以用「不合科學」這一句話就把它推翻了,用「迷信」兩個字就把它拋棄掉了,這個作法非常危險。現代我們居住在這個地球上,大家都嚮往科學,一切以科學為準則,現在這個世界變成什麼樣子?現在這個世間人有沒有真正享受到福報?有不少人懷疑,這一個局面再發展下去,真的就像許多宗教經典裡面所說的末日。末日不是聖賢教誨造成的,是什麼造成?科學技術造成的。聖賢的教誨、宗教的教學不會有末日,科學的教育、科學的發展,發展到最後真的是世界末日。
現在有不少人漸漸覺悟過來了,在西方有不少聰明人要向東方來取經,研究漢學,研究印度的宗教,特別是印度教,想在東方聖賢學說裡面找到解決二十一世紀化解災難的方法,解決社會嚴重問題的理論。我們讀這一節經文「佛於一切諸世間,悉使離憂生大喜」,這一句很不容易!如何能令一切世間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離憂」就是離苦,「生大喜」就是得樂,這一句話我們要重視。我們在前面講到這一句,使我們就連帶想起,佛在《十善業道經》上告訴龍王的那一番話,那一段非常非常重要的開示,意思跟這裡講的完全相同。佛告龍王,《十善業道經》在龍宮裡面講的,龍王是當機者,佛說:「菩薩有一法,能離一切世間苦」。跟這個意思完全相同,怎麼樣能離世間一切苦?此地告訴我們『所有根欲皆治淨』,這是總說;長行裡面講的「捨離懈怠憂惱等諸惡」,從此地對照來看,我們就曉得「根欲」就是懈怠憂惱。
六道凡夫有五種受,心有憂喜,身有苦樂,這是說出相對的四類。身暫時離開苦樂,心裡暫時離開憂喜,這個境界叫做「捨受」。所以,六道凡夫有「苦樂憂喜捨」五種受。誰受?你的心受,你的身受,身跟心合起來就是六根、六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也是眼耳鼻舌身,還得加個意識,六根六識在受。六識是心,六根是身。憂惱,憂是指心受,惱是指身受。「等諸惡」,無量無邊的苦受都包括在其中。佛用什麼方法教人永離這一切世間苦?佛用的是教學,教學裡面頂重要的要好學,人不好學沒有法子。好學的人一定是信解行證,好學的人一定能夠放棄自己的成見,決定隨順善知識的教誨,我們才能離苦得樂,把離苦得樂的法子學會。《十善業道經》上講的綱領好,「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夾雜」,這一句我們應當重複念誦千遍萬遍,萬萬遍,為什麼?我們沒有落實。落實之後還要天天唱誦,為什麼?還有許許多多眾生不知道,我們要做給他們看,我們要念給他們聽,幫助他們覺悟,這才行。
佛教眾生真的是慈悲到了極處,不厭其煩多次重複,重要的教誨在經典裡面我們所看到的,真的是千遍萬遍,那個重要。中國無論學佛或者不學佛,大概現在不學佛的人看《金剛經》的少了,古時候不學佛的人、不信佛的人,也念過《金剛經》。從前讀書人幾乎在一生當中沒有說是沒有看過《金剛經》的,都看過,《金剛經》文字不多,五千多個字,重複最多的一句話,「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一部《金剛經》念下來,別的記不得,這一句很熟,為什麼?重複的遍數太多了,重要!對於佛陀的教誨你要接受,那個受持的受就是你要接受。怎樣才叫接受?能信、能解、能行這叫接受,接受之後你要保持,什麼叫保持?念念不失這叫持。這是大道,大道不可須臾離開,我們懂不懂這一句話的意思?念茲在茲,你才能證果。「受持」兩個字裡面的含義就是信解行證,後面讀誦、為人演說那是利他的,自利就是這兩個字。
為什麼天天要讀誦?讀給別人聽的。一個人在佛堂讀經或者在自己房間讀經,沒有人聽,你記住沒有「人」聽,但是什麼?有鬼神聽。所以我們念念是為法界眾生,不能說沒有人聽我就不念了,有鬼神聽,有其他法界眾生在聽,我們怎麼能不念?這是大悲心,這是真正利益眾生,我們有沒有做到?後面一句「為人演說」,這一句就是指定了,這是為我們現前我們生在人道,要為他們表演,要為他們解說。表演什麼?我做給他看。《金剛經》上說的菩薩,我要像個菩薩,做個菩薩樣子給他看,菩薩是什麼樣子?「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換句話說,身心世界一切放得下。無我相是身,無我見是心,身心;眾生、壽者那是世界,壽者是世,眾生是界;人相、眾生相這是界,壽者是講過去現在未來,是講時間,合起來身心世界,統統放下,這個人叫菩薩。
如果身心世界沒有放下,佛在《金剛般若》裡面講,那是假菩薩,不是真菩薩。經文上是這麼說的,「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不是這個意思嗎?這一句我說得通俗一點,身心世界沒有放下即非菩薩,你受了菩薩戒有什麼用?你不是菩薩。真菩薩一定身心世界統統放下,我們要做出樣子來給人看,統統放下。放下之後要提起,提起是什麼?「讀誦、為人演說」。身心世界放下是在受持裡頭,《金剛經》上講的這些道理、這些方法境界,我們有沒有接受?我們有沒有做到?有沒有盡形壽的做到?這是屬於受持兩個字。因為你是菩薩,菩薩念念不捨眾生,所以你要讀誦,你要為人演說。讀誦是利益十法界眾生,為人演說是利益人道眾生,但是要曉得,同時也利益十法界眾生,因為你的起心動念所作所為,他們知道。我們看不見他們,他們看得見我們,我們聽不到他們的聲音,他們能聽得到我們的聲音,然後你才曉得這一句話的含義多深!境界多廣!
我們再想想佛在《十善業道經》上給我們的開示,那是多麼的重要,那才叫真正對初學。我們學佛就要從這裡學起,他講善法的指十善業道,他講得並不深、並不複雜。不殺生我們做到沒有?不偷盜、不淫欲,在家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做到沒有?不僅僅身口要受持,最重要是意,念頭!我們還有十惡的念頭,那就不行,那就不善。念頭上有夾雜,夾雜就不善。諸位一定要曉得,這在整個佛法教學當中,的確是教初學。這個人有沒有皈依?還沒有皈依,還沒有入門,這是佛法教學的先修班、預備班,沒有入門,皈依才入門。我們現在有沒有入門?說老實話,我們沒有入門。皈依是一個形式,形式上我們皈了依,我們受了戒,受了戒這個戒條沒有做到,不要說多,五戒都沒做到。皈依,這個三皈一條都沒做到。
我們同學們都知道,皈依佛是什麼意思?覺而不迷,而我們現在依舊是迷而不覺,所以皈依佛這一條沒有做到。皈依法是正而不邪,我們今天起心動念、生活行持,還是邪而不正,皈依法這一條也沒有做到。皈依僧是淨而不染,我們現前身心依舊是染而不淨,這一條也沒有做到。三皈只有形式沒有實質,這不是佛陀的教誨。「佛教」這兩個字我們今天為了避免一般人的誤會,不得不囉嗦一點,「佛陀的教誨」。如果單說佛教,人家很容易誤會是宗教,這是宗教裡面的佛教;我們把話說清楚,是佛陀的教誨,是佛陀的教育,這樣的體認就正確,沒有把佛教誤解。我們有沒有接受佛陀的教誨?天天在這個講堂,展開經卷我們大家在一起學習,好像是真的,是那麼回事情,離開講堂依舊隨順煩惱習氣,依舊搞貪瞋痴慢、搞名聞利養,真的是所學非所用。佛法裡面講無比殊勝的功德利益,我們只是聽說,自己沒有享受到,自己也非常羨慕,雖羨慕,怎麼樣?得不到。你有沒有問一問為什麼沒有得到?沒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沒有真幹!於是我們的憂悲苦惱放不下。我們心有憂喜,身有苦樂,還是墮落在六道裡頭,依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生死凡夫。
如果你還以為值得驕傲,那你就大錯特錯,你有什麼值得驕傲?印光大師,這許多人都知道,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化身再來的,人家是什麼態度?常慚愧僧。我們都尊敬他、都佩服他,都覺得他修行得不錯,他沒有覺得值得驕傲,反過來說常慚愧,慚愧是做得不夠好,做得不夠圓滿,這都是表演給我們看的,這是身教。印祖在世一生當中言教少,身教多。雖然言教少,但是他用文字來代表言說,也留下了非常寶貴豐富的教誨,《印光大師文鈔》。任何一篇我們果然參透,能信能解,能行能證,都能夠離苦得樂。所以菩薩在此地說的話,「令法界一切眾生捨離懈怠」,這一句話我們在前面特別強調過,我們的大病就是懈怠,提不起精神,不肯吃苦、怕苦。懈怠懶散這是我們一生不能成就真正的原因,第一個原因。
學佛的效果、績效,你累積的功德有什麼樣的效應?就是這個經典上講的清淨解脫,「普清淨」。普清淨是一切清淨,六根清淨、身心清淨。怎麼清淨?就是「所有根欲皆治淨」,「根」是六根、六根清淨,「欲」就是講身心清淨。見者愛樂主稼神從這個法門悟入,信解行證,悟代表信解,入就是行證。第十首:
【如來出現於世間,普觀眾生心所樂,種種方便而成熟,此淨光神解脫門。】
離垢光明主稼神,我們從德號裡面特別要重視離垢光明,垢是染污、是煩惱、是習氣,一定要離。光明是什麼?光明是智慧,只要你能夠離煩惱,你的戒定慧一定現前,不但戒定慧,連著解脫、解脫知見,也就是你的五分法身就現前了。我們今天最大的苦惱就是法身不能現前,什麼叫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不真幹怎麼行?我們自己要幹,自己要成就,然後要幫助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最重要是觀機。『如來出現於世間,普觀眾生心所樂』,「樂」是愛好。我們生在這個時代,生活在這個地區,現在我們生活範圍擴大了,被衛星電視擴大了,被網際網路擴大了。剛才我聽到新加坡那邊同修打電話給我,我們在此地上課,那邊的畫面收得很清楚,新加坡的同修現在都在聽,就擴大了。因此這個世界眾生的心所愛好我們不能不知道,你要不知道,說法就不契機了。你所說的、你所做的他們不喜歡,他們就不能接受。所以我們所想的、所說的、所做的,一切眾生看到、聽到、接觸到了生歡喜心,你的教學就成功了。
可是在今天教學真的是有一定的難度,為什麼?現在眾生普遍愛好的是十惡,不是十善,心裡面所思的全是自私自利,全是怎樣損人利已,你就想到聖賢教誨對現代眾生是多麼困難!怎麼辦?有一些善知識來給我說:「法師,度一個算一個。」我點點頭:「沒錯!」只能做到這樣子。哪些人得度?善根深厚的人得度,我們跟他講,他聽了之後,點頭覺得有道理,慢慢他就聽得進去了。可是世尊不是這樣教導我們的,世尊要教導我們,如何幫助迷惑顛倒業障極重的眾生幫他回頭,這是要高度智慧,高度的藝術。底下這一句『種種方便而成熟』,這一句我們要特別重視,要想什麼是「種種方便」,不但讓他接受,還要幫他成熟,這是淨光神解脫門。離垢光明主稼神,我們要向他學習,要發揚光大他的精神、教學。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11:02:5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