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大学演讲录:创造人生好因缘
彩色电视与黑白电视
孔子教学生四科:第一,德行;第二,言语;再来,政事(管理众人之事叫政);最后是文学,所以人生的次序是先德行后言语。有德行才能够去服务大众,没有德行败事有余,甚至还会祸国殃民。所以先是有了德再来立功,然后才是立言。古人所留下的这些文章,都是从他的德行跟功业实学做出来的,不是空想出来的,这个叫立言。所以文以贯道,文以载道。而现在的书是我想说什么我就说什么,我管它对不对,我觉得对就好,写文章的态度不是对社会、后世负责任的态度。所以大家冷静去看,那些畅销书能不能畅销很久?全世界最畅销的书是《老子》,因为它是真理,几千年不变。
好,我们人生的价值在立德、立功、立言,而在言语方面,我们讲到祸从口出,言语要学。再来,病从口入。病从口入跟立功、立德、立言有没有关系?你没有好的身体,你怎么去立功?借用电视打个比方,我们年龄应该没有代沟吧?我们有没有看过电视?“肝若好,人生就是彩色的;肝若不好,人生就黑白了。”谁的人生黑白了?不只是自己的,你身体不好了,所有爱护你的人,他们的人生可能都是黑白的。身体健康对我们的事业、家业很重要,它也是在立德。德的根本是什么?“夫孝,德之本也”,孝顺是一个人德行的根本。一个人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你说他有德行,打死我都不相信。“身有伤,贻亲忧”,一个人在那里喝酒,在那里糟蹋自己的身体,他把父母放哪里去了?所以孟子告诉我们:“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人生的轻重缓急、先后顺序要抓得到,哪一件事情是最重大的呢?侍奉自己的父母,这个是德的本,“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这个“守”就是做人要很有原则,最重要的,身体的健康跟一个人的名誉最重要。所以《弟子规》的这一句影响到我们人生的成败:“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古人说一个人一生最大的悲哀是:幼年丧父、丧母,刚生出来没多久,父母去世了,这是很大的悲哀;中年丧妻、丧夫;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父母在孩子的灵前哭到肝肠寸断的都有。但诸位同学,这三件事很可能同时发生,有没有可能?当我们年轻时没有爱护身体而走了,小孩没人照顾,另一半又失偶,然后父母又白发人送黑发人,所以身体健康很重要。诸位同学,有没有信心不得癌症?要有信心,没信心什么都干不好,信心是一切成就的基础,“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学了圣贤的教诲好好去用,真的就有真实的受用。
那德的部分也很重要,不只要爱护身体,还要爱护自己的德行。身体不好,可能一个礼拜、两个礼拜住院,父母在那一段时间非常着急。但德行不好,很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到时候是所有的家人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那就比身体不好更严重,所以我们的品德修养要守住。我们的德行是父母的,我们的德行是孩子的,都是一体的。某一所经济学院的院长,因贪色被抓到了,工作丢了,他的父母、他的家人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四十多岁能做到经济学院院长,那也不是普通的功夫,那是父母、家人以至于社会,甚至于政府单位给他的大力栽培,还包含着数以千计、万计的学生对他的信任、支持。所以,如果我们一不小心没有好好地守住德行,真的是“再回头已百年身”,后悔都来不及了。
所以诸位同学,我们自己要有很谨慎的态度,面对很多的诱惑,要能够想起周敦颐那一篇《爱莲说》,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我们是清净的莲花,不可以给人家随便糟蹋。当然,要自己瞧不起自己,人家才会糟蹋你,自重而后人重。所以不要去抱怨别人不尊重,首先我们要先看看自己有没有尊重、爱惜自己。
林则徐先生将人生的感悟总结成“十无益”,对我们的人生很有启发。假如我们不能领会这些道理,那我们的人生可能是徒劳无功。第一,“不孝父母,奉神无益”。所有圣贤,甚至各个宗教都教诲我们要从德行的根本——孝道开始。当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他拜一百尊佛像、神像,也不可能保佑他。所以要找到根本哪!人生真正的福分,在能依正道而行,依道义而行,这样就会后福无穷。历史当中就有很多孝子免于天灾人祸。
诸位同学,人的心连没生命的东西也能感动。水,你对它讲感恩的话,它结晶得很漂亮;你骂它,水都没有办法结晶,或结晶得很丑陋。当我们进一步再去探讨宇宙真相的时候,发现所有天灾跟人心都有关系。人心善,风调雨顺;人心贪婪险恶,就天灾连连。所以今天要解决全世界的天灾问题,根本在于人心要向善才行,向善则这个地方不遭难。
我们在庐江汤池镇两年左右的时间里,雨都下得非常的适宜,几天就下一次。“瑞雪兆丰年”,我们去的那一年,雪下得很厚,那些村民也很欢喜,他们说:“真的,推展这个伦理道德教育后,我们整个地区四季都很顺。”有一次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七八百人一起听,结果中途下雨了。下雨当然也是好事,能滋润嘛。但下课后要吃饭,七八百人出动,没准备那么多把雨伞。结果一下课,雨就停了。雨停了以后,我们都走到吃饭的地方坐下来吃饭,雨又开始下。等吃饱饭了,要回教室、回寝室了,雨又停了。所以去上课的人都很惊讶地说:“哎哟,下雨还可以商量。”天地之间都是一体,会互相感应。这不是理论,这是事实。
我们在庐江汤池种了一块地,二十九亩,算蛮大的了,今年的收成有十万斤。刚开始种的时候,因为是荒地,所以连当地的农业专家都摇头,不看好。后来种得非常好,那个西红柿长得太好了,太重了,所以只好摊在地上长。最后光是西红柿就收了一万斤,当地的专家下了一个结论:可能是种的人很有爱心。当时所有的当地人都不相信,不用农药、不用化肥居然能种得那么好,他们觉得不可思议。但所有的不可思议,都能用诚心、忠心变为现实。我们还有好几块地是给虫吃的,然后还写了一封信——《诏昆虫书》:“我们很好客,你们尽量吃,但是就吃这几块,不要东吃一块,西吃一块,这样会长得不好。”结果指定的几块,一片叶子上可能有一百个洞,但旁边的就没有什么虫吃。所有去参观我们中心教学的,看到这个情况,都会嘴巴张得大大的:连昆虫都可以沟通啊?所以昆虫不听我们的话,要怪谁啊?怪自己修养还不够啊。
还包括灾难。元朝有一个孝子叫李忠,有一次当地发生大地震,大量房屋都震倒了。而那个地震到他们家门口的时候,突然分成两道线,过完他家之后又合成一道线,结果整片一万多户人家都倒了,只有他们家没倒。你看那个地震怎么样?也会改道啊。孝子可以免于灾难,这样的故事太多了,不胜枚举。
《蔡顺拾葚》讲的是有一个孝子叫蔡顺,他那个时候刚好是兵荒马乱,他自己出去采桑葚供养他的母亲,希望他母亲能多吃点儿东西。出去的时候他拿了两个篮子,回来的时候被盗贼抓去了。盗贼就很好奇:“奇怪了,你采桑葚,干吗拿两个篮子?”诸位同学,他为什么拿两个篮子?因为他希望把比较甜的留给母亲吃,甜的桑葚比较黑,把比较酸的留给自己吃,所以分成两篮。结果这个盗贼听完以后也很感动,“人之初,性本善”,强盗也是在那个时局不好的情况下铤而走险,但是他的良知还在啊。感动之余,盗贼就给蔡顺拿了一些他们的东西,想送给他。好,诸位同学,要不要收?(答:不能收。)为什么不能收?这个叫不义之财。假如他收了,结果一回家,衙门来了:张三家的米为什么在你们家?人赃俱获,跟我走,那就麻烦了。所以他并没有收下东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后来他的母亲过世了,灵柩还没有埋葬,突然发生火灾,火就要烧到他们家。他在那个紧急关头都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只想着要安葬他的母亲,所以冲进去抱着那个灵柩就大哭,当下那个火就移到旁边去,没有烧到他们家。历史上这样的故事太多了。所以,人生最大的福分,就是孝顺自己的父母。孟夫子讲“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为人生第一大乐——天伦之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