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三七五卷) 2000/11/2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7-0375
請看「世主妙嚴品」,得法讚佛,諸神眾,主晝神長行,第二句:
【發起慧香主晝神,得普觀察一切眾生皆利益令歡喜滿足解脫門。】
菩薩修學的法門,『普觀察』,我們著重「普」字。普是平等的意思,普遍的意思;換句話說,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才能夠做到。『一切眾生』,這是我們都要特別著眼的。「一切眾生」,這個經上所講的是虛空法界的一切眾生;不分國土,諸佛如來的剎土;不分族類,族類就是講十法界有情眾生;當然更不會去分別,像現在講的國家、族群、宗教、文化這些等等。由此可知,法身菩薩的心量,確確實實是包虛空、周法界,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人家才是真正的大成就者,這是我們要學習、要效法的。
凡夫修行不能成就,第一個因素就是心量太小,心量小是迷而不覺。要知道一切眾生他的真心,心量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這個道理一定要懂。迷失了自性之後,生起妄想分別執著,就把自己的心量愈變愈小,這個樣子才造業。造作一切不善業,變現出三途六道的苦報。這些東西,三途六道,連十法界本來都沒有的,現在雖然是有,可是要記住,迷的時候有,悟的時候沒有。所以在法身大士他們心目當中,有即非有,非有即有。他看到我們這些迷失自性的眾生,經上常常感嘆著,「可憐憫者」。這些可憐憫者到底是怎麼回事情?無非都是從分別執著裡面生起的幻相。這個現象《金剛經》上講得很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相」是講十法界依正莊嚴,都不是真的。比較而言,一真法界是真的。法身菩薩有沒有真妄的概念?給諸位說,決定沒有。如果他說一真法界是真的,那也是妄想,那也錯了。必須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虛空法界的真相才大白。
我們看到經上,在在處處都提到「一切眾生」,我們要想到這一句的開示,決定不能有分別、有執著,『皆利益,令歡喜』,還要『滿足』。諸佛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我們學佛從哪裡學?就在這些地方學,心思、言語、造作,無不是利益一切眾生的。我們說利益一個地區,忘掉另外一個地區,這不是利益。為什麼?這兩個地區利益發生衝突、產生矛盾,最後必然歸結到災難。世間災難怎麼來的?我們一定要清楚、要明瞭。起心動念最低的限度,我們今天住在這個地球上,要替地球上所有眾生去設想,決定不偏在一邊,這個世界上所有一切的衝突災難,才能夠化解。如果只顧到自身的利益,必定會引起衝突。孟夫子對梁惠王所說的,「上下交征利,其國危矣」,這個話說得有道理。大家都只顧自己,不顧別人,彼此互相爭利,現在社會確實這樣,爭名奪利,恣情縱欲,這還得了嗎?這一種現象要得不到改善,這個世界最後,那就是像基督教、伊斯蘭教所說的世界末日。現在這些現象,已經浮在我們面前,非常明顯,我們如果不努力改善,世界末日是一天一天跟我們逼近,決定不能夠避免。這是人為的,世界毀滅是人為的。
誰能救這個世界?唯有聖賢的教誨。聖賢教誨何以能救世界?聖賢沒有私心,聖賢沒有私我,無私無我,他才看得清楚、看得明白,不受聖賢教育怎麼行?我們自己接受自己得度,這個話一點都不假。你天下亂,我不亂;你們鬥爭,我不鬥爭;你們走世界末日,我沒有末日;換句話說,你們有妄想分別執著,我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你們在世間攀緣,我們在世間隨緣;隨緣就自在,攀緣那就辛苦了。什麼樣的人最幸福、最快樂?捨己為人的人,永遠是安穩快樂的。為什麼?他的心行如理,我們一般所謂理得心安,理明白了,心就安;心安理得,心安了之後,理就愈來愈明白。這個理就是諸佛菩薩所講的大道,在三學裡面理是般若智慧,心安是定,因定開慧,定幫助你開慧,慧幫助你入更深的禪定,定慧相輔相成,互為體用,一直到無上道。
定慧是自性本來具足的,大乘經上講性定,自性本來具足;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都不是外來的。我們今天迷失了自性,沒有清淨心、沒有平等心,對「一切眾生」這一句話,真正的含義不了解。如果真正了解,你的分別執著就沒有了,跟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融合成一體。所以點點滴滴再小的利益都遍虛空法界,這樣才能令一切眾生歡喜滿足。
我們看這一句經文,清涼大師註解裡面註得不多,總共只有九個字,九個字把這一句義趣點出來了。「義圓稱機,故滿心成益」,義圓是契理,稱機是契機。我們看菩薩的修行,給我們做重要的參考,我們要在這個地方去學習。這兩者必須兼顧,這是大乘;如果偏重在成就自己,然後再幫助別人,這個思想是屬於小乘。小乘成就自己難,難在哪裡?執著放不下。大乘的教學首先教你放下自己,《金剛經》實在說是大乘初學,佛在經上首先教菩薩要破四相,「無我相」就是無私無我,把自私自利的心完全捨掉,這就入菩薩境界,才能夠入理。凡夫學佛用許多的歲月、許多的精力,而不得其門而入,原因就是沒有把我放下,這是一切煩惱裡面的大根大本。生死輪迴的根就是我執,所以執著「我」是絕大的一個錯誤。
到底有沒有「我」?大乘經上說有,有真我。這個身是妄我,虛妄的,不是真實的。真我是什麼?大乘經上常講的法身,法身能生萬法,這是我。我們這一個身是所生,不是能生。能生的才是真我,所生的是虛空法界依正莊嚴一切眾生。《華嚴經》上講「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能生,性識是能生,虛空萬法是所生。能生的是我,我是主宰的意思,我是永恆不變的意思。這個身做不了主,我們現在妄想心也做不了主,這個身、妄心裡頭沒有主宰,哪兒來的我?一切眾生把這個身誤以為是我,這是根本的錯誤。這一個錯誤,如果不把它轉變過來,大乘佛法你就不得其門而入;大乘的法喜,大乘的法樂,你決定得不到;方東美先生以前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你沒有辦法體會到。你能夠放下一分執著,你能體會到一分。
但是執著的根是我,佛家講的,這是大小乘經論常常講的見思煩惱。見惑,見是見解,惑是迷惑,用現代的話來說,錯誤的見解,錯誤的看法,頭一個「身見」;把身當作我,頭一個錯誤。叫你放下一分,那一分是什麼?這就是一分;你放下這一分,你就得一分受用。佛講的三界八十八品見惑,八十八品分為五大類: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根是身見,身見破了,後面那個容易,不難了。你得什麼樣自在快樂?你證得小乘須陀洹果位,大乘初信位的菩薩,智慧開了,確實人間這一些煩惱去掉一大半,身心安樂,自在快樂,都得到了。
我們今天學佛學了多少年,都入不了這個境界,原因是身見沒捨、沒放下,起心動念、一切造作,自自然然生起來「我的利益」,這個事情麻煩。我的利益,我家的利益,我團體的利益,現在為什麼世界上局勢這麼緊張?每一個國家就是我的國家利益,麻煩就來了。每一個國家都在發展新武器,這些高科技的武器發展到最後幹什麼?毀滅世界,跟別人到最後同歸於盡。第三次世界大戰打起來,沒有勝負,同歸於盡。人愚痴到這樣的程度,不願意共和,願意共死,有什麼法子?什麼原因?都是自私自利的執著。為什麼不把這個念頭轉過來,替對方想?如果每一個人都想到別人的利益,天下太平。我相信不會搞這些武器,拿這些財富來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這些地區人民,大家共存共榮,那就是佛的世界。總在這一念之差,這一念頭轉過來,超凡入聖。須陀洹已經是聖人,小乘四果叫四聖。這個念頭轉不過來,我們學一輩子,還是凡夫。
凡夫實在迷惑到極處,不知道放棄自私自利的好處;放棄自私自利,自己才得真正的利益。世間人不管他得什麼利益全是假的,億萬財富也是假的。世界走向末日,整個世界都毀滅,你還能得到什麼?你連命都保不住。我們看了許許多多外國資訊,預言裡面講世界末日,講三次世界大戰,這個戰爭爆發之後,世界上的人大概只剩下七億人,這是一般估計得最多的。也有很多人說,全世界只剩下七千萬人,很可能!人類自己毀滅自己,愚痴到這種程度,全是自私自利造成的。
我們在新加坡這兩年,接觸新加坡九大宗教,跟各個宗教領導人往來,逐漸開始有這個覺悟,誰能夠救這個世界?佛菩薩能救,上帝能救,神能救,必須上帝、神聖、佛菩薩,大家手牽手合作起來,才能救;如果彼此對立,還是同歸於盡,決定救不了。覺悟了就合作,彼此界限就沒有了,不再想自己的利益,想別人的利益。我們佛教想基督教的利益、想天主教的利益、想伊斯蘭教的利益,想他們的利益,我們的心開放了,我們能夠相處,能夠互相尊重、互助合作。只想我的利益,不想他的利益,就產生矛盾,就會變成鬥爭,就會變成災難。
佛家講理要圓,理怎麼圓?放棄自私自利就圓了;佛所講的原理,你明白了。這一個念頭轉不過來,不但佛經上講的你聽不懂,祖師詳細註解你同樣看不懂,障礙在自己這一邊,不在別人那一邊。所以把這個念頭轉過來,不但佛菩薩的意思你懂,開經偈裡面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世出世間所有一切義理你也懂了,我們看看其他宗教經典都懂了,都沒有障礙。真的是一障一切障,那個「一」是什麼?自私自利,只要有這一個障礙,所有障礙全都出現了。這個障礙捨掉,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不通達的,一通一切通。我們為什麼不接受佛的教誨?為什麼不認真去學習?
稱機,說實在的話,機是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著想就稱機,不肯為一切眾生著想如何能稱機?我們再仔細去觀察,那些大成就的人,那些徹底覺悟的人,他們示現在世間表現的是什麼樣子?在世間法裡面,我們在歷史上讀到的孔子、孟子、周公,在各個宗教裡面我們看到創始人,釋迦牟尼佛、耶穌基督、穆罕默德,每一個宗教裡面的創始人,都是過到清苦貧民的生活。他們有智慧、有德能,為什麼不過富裕的生活?為什麼過一種清苦的生活?為什麼?他們是真正大慈大悲為一切眾生,世間還有許許多多這樣苦的人,他的示現一定要跟他們生活一樣,才能讓這些苦眾生得安慰、生歡喜心,「我過得這麼苦,佛也這麼苦」,才能普度眾生。佛要是過一種貴族豪華奢侈的生活,這些苦人看到他,趕緊躲到旁邊去,趕緊走了,他就度不了眾生。
我們看此地,許哲居士她的生活非常清苦,李木源問她:妳為什麼要過這樣苦的生活?她很坦白的告訴我們,她常常接觸到的都是非常苦的可憐人,「我的生活要跟他們一樣,他才喜歡接近」。她一生沒有做過一件新衣服,衣服從哪裡來?垃圾堆裡頭撿來的;撿回來,洗洗乾淨,能穿就穿,不能穿改一改。這是聖人的心,不是凡夫,凡夫做不到。古聖先賢距離我們太遠了,說起來我們的印象淡薄,許哲就在我們眼前。後天本來我是要請她到此地來錄像,我給她做個專集,聽說她前天跌倒,腿不方便,不好穿鞋子,我們決定星期六到她住所去訪問。這是我們現前的見證,現身說法。她一生過得快樂、過得自在,她這一生真正豐富。回頭想想我們自己,這一生空過了,白過了。她的花報,我們看到無比的殊勝,一百零一歲身體還像年輕人一樣,耳目聰明。物質生活差不多跟釋迦牟尼佛一樣,她一天吃一餐,完全吃生菜,她不吃油、不吃鹽、不吃糖,所有我們認為身上營養必需的,她統統都不要,她只吃生菜。每天去照顧二十多家貧窮的人家,這是我們的榜樣。
另外還有一位法師,也是新加坡傳奇人物,談禪法師。我聽說他在福建捐款建了一個寺廟,西禪寺,捐助新加坡錢將近一千萬。我知道他在美國有一些道場,也捐了不少錢。他的生活也跟釋迦牟尼佛一樣,非常清苦。我去看過他幾次,我去他把我當作上賓看待,最好的供養拿給我,是什麼?一杯礦泉水。這是他待客最高尚的,他自己喝自來水。過佛陀的生活,做菩薩的事業,沒有想到自己,都是為別人想,為佛法想。
於是我們在這裡得到一個結論:凡是念念為別人想的,這是上帝,這是神聖,這是佛菩薩;念念為自己想的,這人是凡夫;念念為別人想的,這叫菩提心;念念為自己想的,這叫輪迴心;我們要搞清楚、要搞明白。學佛最重要的要改心,這個意思就是要改變觀念、要改變念頭。如果念念還為自己想,大乘佛法決定你不能入門,這個障礙在你自己一邊。大乘佛法必須要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你就契入了。佛在《金剛經》上說得好,若菩薩還有這四相,佛說即非菩薩。菩薩是覺悟的人,你還有這四相,你不是菩薩,你是凡夫,你還是迷惑顛倒。這個道理我們要懂,我們才有辦法入理。
然後再講到稱機,你一定要仔細觀察現前眾生的根器,要看他的根性,要去觀察他,他想些什麼?他說的是什麼?他做些什麼?仔細觀察,他有哪些是善的、哪些是惡的?善法菩薩一定鼓勵他,幫助他善法增長,惡法菩薩一定幫助他改正,這裡面就有高度的智慧、高度的善巧方便,幫助眾生。智慧跟方便具體表現,就是佛菩薩自身的生活行為,具體表現。釋迦牟尼佛要是自己做不到,他教別人的,人家能相信嗎?他所說的他句句都做到,我們聽了他的話,不能不相信、不能不讚歎、不能不佩服。如果有相當程度的感動,自自然然就會向他學習,這叫至誠感通。至誠,不是一個口號,「我誠心誠意」,不行,要做出來,表裡一致,這才叫至誠。我們心裡跟外表不一樣,不誠。這一樁事情,夏蓮居老居士在《淨語》裡頭,一再提示我們要「真幹」。
在中國,大乘佛法這四大菩薩代表的,地藏菩薩代表孝道。同修們都知道,《地藏經》是佛門的孝經。世尊教導我們頭一句話:「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就是一部《地藏經》,學佛從這裡學起。然後把孝道、孝親尊師發揚光大,孝順一切眾生,奉事一切眾生,這就是觀世音菩薩代表的,大慈大悲。這個福報大,福報大,智慧就開了。中國古人諺語常說「福至心靈」,心思就靈敏。所以第三位菩薩,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智慧現前,不再感情用事;智慧現前,妄想分別執著就破了,轉變了,轉煩惱成菩提。而普賢菩薩落實,就是真幹。菩薩的名號沒有自私自利,賢,普遍都是賢人、都是聖人,不是我一個人成賢成聖,普遍一切眾生都是聖賢。所以他教我們修學的方法,叫普賢行。普賢行裡頭沒有我,只有一切眾生。「禮敬諸佛」,所有一切眾生都是諸佛;不但對人,對事、對物一切恭敬,這是普賢菩薩。佛在大經上說,「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無上道」,這個話很有道理,是真的不是假的。圓滿的大覺,必定是從圓滿大行裡面建立的;沒有圓滿的大行,哪兒來的圓滿大覺?所以普賢代表的就是真幹,表裡一如,性相不二,成就究竟圓滿的大覺。
佛教導我們重要的是原理原則,這些原理原則落實,一定要觀機。我們現實這個社會,與古聖先賢的教育脫節;不但在中國脫節,全世界都脫節;西方人跟聖經脫節,中國人跟孔孟跟佛陀教育脫節;而且脫節的時間相當長,不是我們這一代,我們上一代就脫節。所以我們對於古聖先賢的教誨非常陌生、非常淡薄,於是今天想修學就有一定程度的困難。自己修學尚且困難,何況教化眾生?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到,世界和平、社會安定、眾生和睦、幸福繁榮,是建立在四種教育的基礎上。中國古聖先賢留給後世的教育哲學,我們用現在的名詞講,教育哲學,大家好懂。《禮記》裡的「學記」,「學記」是中國教育哲學,裡面最重要的一句話:「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古人他知道,什麼最重要?建立一個國家,建立一個政權,什麼最重要?教育。只要把教育辦好,這個國家就長治久安,什麼問題都沒有了。
今天社會的動亂,我們愈發看得清楚,政治不能解決,武力也不能解決,科學技術不能解決,工商經濟也不能解決,仔細想一想,還是要跟佛陀學習,只有聖賢的教育能解決問題。所以七十年代英國湯恩比博士講,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這個人算得上是有學問,這是個外國人,英國人。所以現在英國學校,小學、中學、大學課本裡面有佛經。他們第一個把佛教的教學列入學校的教科書,我們聽到非常驚訝,基督教的國家。過了一年,澳洲跟進,澳洲現在也把佛學編列為學校教科書。我們看到很歡喜,但是也很難過,為什麼?佛教雖然發源於印度,但是佛教的長成茁壯、開花結果確實在中國,中國沒有領先、沒有帶頭,讓英國、澳洲人帶頭,我們要向他們學習,這是我們感到很遺憾的一樁事情。我們對這兩個國家不能不衷心的佩服,歡喜讚歎,我們還要全心全力去幫助他,希望他能做得更好,帶動整個世界走向和平幸福的道路。
今天社會的弊病,由於脫節時間太久,都變成了自私自利為本位。外國的法律有隱私權,隱私權鼓勵你有私心,有私心這是對的,沒有錯誤。甚至於我還聽人家說,我沒有看到過,外國人講「貪婪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這人沒有貪心,社會就沒有進步,這還得了嗎?貪婪在佛法是三毒煩惱,三毒增上,這個社會不斷在進步,這是什麼社會?三惡道的社會。天天在進步,不是三善道,是三惡道。三惡道天天在進步,三善道天天在消失,所以世界有末日。這些因素我們不能不多多的去觀察、去思惟,然後怎樣能保住自己絕不墮落。
這是世出世間聖人都教導我們,保全自己的方法,「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我們在這個世間絕不墮落;這是真實教誨,我們在這個世間決定得大自在。自己要有智慧,要能辨別是非利害,不能夠受外面邪知邪見所動搖。佛在《楞嚴經》上告訴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也常常遇到有同修提出問題,邪知邪見常常影響自己的心理,要怎樣去防範?他有這個覺悟,就算是很難得了,知道自己要怎麼防範。能夠把這四樁事情放下,這是最好的防範。
上一次我在香港接受亞視訪問,何守信先生訪問我,他提出一個問題問我。他說:法師,自古以來都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他問我對這個說法有什麼看法?我當時就告訴他,這個話是錯誤的,誤導了許許多多眾生。你們大家想想,釋迦牟尼佛不為自己,天也沒有誅他,地也沒有滅他,而且這幾千年來,多少人尊敬他,多少人紀念他。耶穌不為自己,這些古聖先賢、大聖大賢都不為自己,天沒誅他,地也沒滅他,反而得到社會廣大群眾的尊敬。而自私自利的人,死了之後,默默無聞,誰知道他?這個話錯誤了,這是邪知邪見,不是正知正見。
我們能夠捨棄自私自利就自度,決定不墮三惡道。不但不墮三惡道,我們今天遇到淨土法門,老實念佛,這一生當中決定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當生成就,到極樂世界去作佛了。這個因緣無比殊勝,我們自己一定要抓住,同時勸導有緣人。什麼叫有緣人?他能信,他能解,他也能行,這是有緣人。你給他講,他不相信,他不懂,他不肯幹,這是無緣之人;不是佛不幫助他,是他自己有障礙。佛菩薩的教誨決定是平等的,決定是普遍的,不是說「他沒有緣,我就不教他」,沒有這個道理。「佛不度無緣眾生」,這一句話的意思我們要懂得。佛是普遍在教化,就像下雨一樣,雨水是平等落下來,樹大吸收的水分多,小草吸收的水分少,那是它根機不一樣;遇到一塊石頭,它根本不能吸收水分,那是它自己障礙,不是雨水不平等的給它。從這些地方你細細去觀察,才知道佛菩薩什麼叫大慈大悲,什麼叫普度眾生,永遠是慈悲的,永遠是平等普度。所以不度無緣之人,那是他自己那一邊的事情,不是佛菩薩這邊事情。
歡喜信受奉行的人得利益,所以得度。不信、不解、不行的人,不得利益;雖不得利益,是不得現前利益,而「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這個利益是永恆的。這一生不得利益,也許來生,也許後世,也許多生多劫之後,你什麼時候歡喜接受,能信、能解,就是你的緣成熟;什麼時候成熟,什麼時候就得度。嚴格的講,得度就是往生淨土,這是一句真話。在《華嚴經》裡面,我們看到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十地的開始是初地,十地的終了是等覺,一共十一個位次,全部都是念佛求生淨土的。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文殊、普賢,做表率、做榜樣,帶頭,帶著他們去。這是真實利益,真正講清楚,讓一切眾生明白認知,歡喜心當然就生起來。如果我們不能夠切身做到,只是天天在口頭上教導他們,很難;一定要有行動,要針對現實環境。
這個時代已經走向高科技,這幾天有同學給我一些資訊,最新的,現在電話手機已經可以當作電視來用,傳播資訊。電話手機,那個面現在很大;這最新的產品,可能現在市面上還沒看到,網路資訊裡面收到的;可以收到全世界的無線電台。換句話說,這個東西將來就是電視機,小型的掌中電視機。科技發展到這種程度,在我想這個,可能兩、三年市面上就很普遍,每一個人口袋裡裝的電視機。我們弘揚佛法要用電視、要用衛星,把佛法送到每一個人手掌中,講堂講經那個時代過去了,不重要了。這一定的趨勢,現在已經發展出來了。所以我們要曉得要不要再蓋廟?不要蓋了,花那麼多錢,那些錢都埋在地下。現在要建道場建什麼?建衛星,衛星電視台是真正的道場。
退休之後,一切放下,全心全力修行。退休村,老人院,在美國稱為老人公寓,加拿大都稱為老人公寓,澳洲稱為退休村,現在馬來西亞政府推行銀髮族,都是給退休的老人,為他們服務的。我們彌陀村這個構想,就從這兒來的。退休之後,專心念佛,專心修行。沒有退休之前,可以多聽講經,認識佛法,了解佛法;退休之後,我們修學佛法。我們將「信、解、行、證」分做兩個段落,年輕在社會工作的時候,我們著重信解,信解用電視來傳播;退休之後,你就做行證,我們有彌陀村、有安養村。往後的佛法決定是走這個道路,那些寺院庵堂一定變成古蹟。那是古代的道場,提供現在大家觀光旅遊,那是個紀念,不是實用的。這就我們今天講的觀機,要曉得時代怎麼走法,我們應該怎樣適應。
我們參觀了許許多多國家地區老人福利事業,我對這個非常有興趣,走到哪裡我首先想看看這些地方。有些國家地區辦得非常好,對於年老人生活照顧得很周到,比自己家兒女照顧周到,這些人很幸福;但是缺乏精神生活,這是一個很遺憾的事情。所以我常常在想,我們要做一個榜樣,我們並不想做多,做一個,做一個樣板讓大家參觀,來看看,你們覺得這個方式好,統統可以照這個模式去做。這一個老人院裡面,天天有講經,天天有念佛;有念佛堂,喜歡參禪的有禪堂。現在這個世界,我們要記住「一切世界」,所以不能夠分別族群、不能分別宗教,我們一定大家共同在一起生活,我們要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所以有基督教徒的,我們請牧師來講道;有伊斯蘭教徒的,我們請阿訇來講他們的經,我們都可以聽。現在我們居士林,每一個星期天,請新加坡九個宗教在那裡講道,我是一定去聽的。每個宗教我都聽、我都學習,我還是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
我們要認識這個時代,知道在這個時代裡怎麼作法。現在這個時代,因為跟古聖先賢的教育脫節,不知道孝親,不知道尊師,我們要怎樣提倡?辦老人院最好。我們把每一個老人看作自己的父母,用做子女盡孝的心來服務,教導社會大眾。這個老人院經常辦一些活動,讓年輕人進來參觀學習,讓他們看看我們對老人的孝敬,教他們。現在學生不知道尊師重道,我們對於這些傳教師教導我們的,我們恭敬有禮,教導年輕人尊師重道。所以這個老人院,這一個退休村,是一座學校,是社會教育。希望用這個社會教育,帶動輔助家庭教育、輔助學校教育,也輔助社會教育。所以宗教教育,一定要輔助幫助家庭、學校、社會教育,這個有意義。我們這個工作,做得快樂、做得自在。我天天想,想這些事情。
現在居士林彌陀村想了兩年,找過幾個地方都沒有成功,現在最後不得已,把居士林還有一點點空地,把它建起來。這兩天好像已經在動工,在開始圍圍牆。我聽李木源居士告訴我,他是準備蓋七層大樓,蓋好之後,大概可以容納五百人,裡面可以住五百人。也好!念佛堂、講堂、義診所都在一起,照顧非常方便。所以居士林就是一個養老院、就是一個退休村,一定能夠做到很如理如法,將來是世界上一個很好的榜樣。我們希望能夠向全世界來推動,這是做行證的工作。
信解,我們的目標是要做衛星電視。現在我們沒有財力,緣不成熟,但是我們的軟件是充分在準備,我們每一堂的教學講經統統錄像。這個錄像,然後就做成VCD,做成光碟。所以軟件我們不斷的在做,一旦機緣成熟,我們這些東西拿到電視台播放,播幾年都播不完,有東西、有內容去播出。不至於機緣成熟了,沒有東西、沒有內容,臨時去搞,來不及,我們有充分的準備。所以這是真實利益,利益一切眾生,不分國家、不分族群、不分宗教,平等的利益眾生,令一切眾生得歡喜滿足。今天時間到了。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10:27:4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