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373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三七三卷)  2000/10/31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7-0373

  請看「世主妙嚴品」,得法讚佛,八部四王眾,阿修羅王偈頌,第九首:

  【希有無等大神通,處處現身充法界,各在菩提樹下坐,此義勝德能宣說。】

  現勝德阿修羅王,他所修學的法門是「普令見佛承事供養修諸善根」,從這個地方修行證果的。在讚頌裡面,也是說明這個意思,我們在這裡應當要如何學習。讚頌的第一句是說明,諸佛菩薩現身的能力,這個能力從哪裡來的?他為什麼能夠做種種示現?像我們在《普門品》裡面念到,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能現什麼身,這種能力從哪裡來的?是什麼能力?第一句就為我們說明。

  『希有無等大神通』。這裡面我們特別要注意這「通」字,通了問題就解決,怕的就是不通。「神」是形容詞,是說他這個通是我們六道凡夫無法想像的。通從哪裡來的?通是自性裡頭本具的德能,決定不是從外面來的。誰有這個能力?明心見性的人就有,你的性德就顯露出來了。我們知道不但是六道眾生迷失了自性,十法界也不例外,十法界裡面的佛法界還沒有見性,可以說達到見性的邊緣。如果見性就超越十法界,在佛經裡面不得已給它安上一個名詞,叫一真法界,這是真實的。由此可知,十法界是虛妄的,一法界是真實的。見了性,你才真正明瞭通達法界是一不是二。一就是一體,法界是一體,眾生是一體,依正是一體,無一而不是一體,這叫一真。六道十法界都是虛妄。這個能力是「希有無等」的,但是要曉得希有無等大神通的能力,是我們每一個眾生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那為什麼稱它作「希有無等」?六道十法界裡面人看起來就希有,十法界裡面沒有能跟它相等的,而是一切眾生的性德。

  有了這個能力,就『處處現身充法界』。「充」是充滿,遍虛空法界,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現什麼樣的身?這裡只舉了一個例子,『各在菩提樹下坐』,這是示現八相成道的身。我們一般講,這是最高的身分了。示現成佛,那佛都能示現,何況其餘?所以這個地方是舉一個例子,我們要曉得。但是諸佛菩薩在虛空法界現身,我們要問:他現的什麼身?他沒有一定的身相,隨緣現身。隨什麼緣?隨眾生之感,佛菩薩就有應。眾生的感也有種種不同,佛在經上講了四種,有顯感、有冥感,佛菩薩的應有顯應、有冥應。所以感應道交就變成四種:有顯感顯應、有顯感冥應、有冥感顯應、冥感冥應,於是就有四種。

  眾生感,何以有冥顯不同?顯是我們有心求的,我們自己心裡很清楚,我們求佛保佑、求佛幫助、求佛加持,佛就來了,這是顯應。佛來了,沒有現相,我們見不到佛,但是佛確確實實在加持我們,那是冥應;我們見不到,他沒有現相給我們看。至於冥感,一般講是我們自己的緣成熟了,自己心並沒有發。這個緣成熟,可以接受佛陀的教誨。如果有人把佛教介紹給我們,我們不會反對,我們會歡喜接受,但是沒有人來介紹,我們根本沒有動這個念頭,這一種情形就屬於冥感。我們自己都不覺得,但是佛知道,佛曉得緣分到了,他主動的來幫助我們。這正是佛經裡面常講,「佛氏門中,不捨一人」。

  我們想到虛空法界這一切眾生無量無邊,佛怎麼能照顧得到?所以凡夫總免不了懷疑,「阿彌陀佛接引眾生,十方念佛的眾生那麼多,我往生的時候,他會不會把我忘記掉了」,我們就遇到許多這樣的問題。阿彌陀佛忘記了,沒有知道我在那裡念他,那我不是念的一場空嗎?其實,這是我們以凡夫心去測度阿彌陀佛的心,完全錯了。佛的心,我們講真心,真心在哪裡?遍虛空法界。佛經裡頭常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在哪裡?一切法都是心想生的,可見得一切法沒有離開心。心是能生,法是所生,能所是一不是二。就像我們身體,這身體是一,身體上無論哪一個部位,極小的細胞,要是被針刺了,碰到外面、接觸到外面,再小的昆蟲螞蟻,甚至於肉眼看不見,感覺到這個地方癢痛,怎麼會感覺不到?我們今天不能感覺到是麻木,好比身上我們這一塊細胞麻木,麻木不知道別的細胞,別的細胞知道它麻木;我們這個局部麻木,我們很清楚它麻木。我們六道凡夫、十法界的眾生,就像細胞麻木的這一部分,但是佛法界他是清楚的,我們麻木,他不麻木,我們不知痛癢,他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有這樣的德能。

  這個德能是自性本具的,在佛經裡面講六種神通: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盡,這六種神通的能力都是周遍法界。六種裡面最重要的漏盡通,有漏盡通才不至於退轉。漏盡,這個名詞意思是煩惱斷盡,煩惱習氣都斷盡了。所以這個心,只生智慧,不生煩惱,他不會退轉。要是沒有得漏盡通,那五種神通是小通。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這個能力有修得的、有報得的。六道裡面都有這個情況,但是他就是沒有漏盡,所以雖然具足五通,依舊不免輪迴。必須得漏盡通,才能保住不再輪迴、不再墮落。

  這個地方加上「希有無等」這個字樣,這是如來果地上圓滿的六通,比等覺菩薩還要殊勝,所以稱為希有無等。加上這四個字,我們一看就是究竟果位上的德能,他的示現當然不成問題,「處處現身充法界」,無處不現身,眾生有感,立刻就有應。這裡頭沒有遠近、沒有來去,在法身菩薩虛空法界是一不是二,我們凡夫把它分裂成十法界,人家是一個整體。現在科學家講多維次的空間、不同維次的空間,那個意思就是跟我們講不同的法界,意思相彷彿。不同維次、不同法界怎麼產生的?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面發生的;本來沒有,都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面分的。法身大士妄想分別執著都斷了,所以合十法界為一法界。我們在十法界裡,人法界不知道天法界的事情;在一真法界裡面,十法界裡點點滴滴,他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第三句是說,這個意思實實在在的講,現身是幫助眾生覺悟。諸佛菩薩如是,古今中外,縱然是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所有這些覺悟的聖者無一不如是。我們仔細去觀察,他們都是從事於教學工作,而且全部都是從事於義務教學的工作。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間教學,只接受人家供養一缽飯而已,沒有其他的要求。孔老夫子教學,也是接受學生家長送的一點小禮物,沒有限定一定要繳多少學費,沒有;家庭富裕的人會多送一點,貧寒的人少一點,孔老夫子沒有責怪。這禮送得多的多教他一點,禮送得少的就不顧他,沒有這種態度,一律平等。再看看其他宗教裡面的創始人,跟佛陀、夫子的態度亦完全相同。教學的方式不一樣,內容有差別,這就是佛家講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因為在這個世間,不同的族群有他不同的文化、有他不同的歷史背景,意識形態不相同,一定要隨順。但是最後的目標,你們想想看,是不是教導眾生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聖?這目標完全相同。

  覺悟確實有層次上的不同,凡聖也有高下不同,無一不是隨眾生的根性,隨機說法,我們從原理原則上去觀察,真的是一不是二。我們要不在這些地方著眼,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永遠不能破。所以一定要記住,破執著才能證阿羅漢果,才能超越六道輪迴。我們今天一定要執著,我是佛教,你是基督教,他是回教,界限畫得那麼清楚,我們能不能出離三界?出不了。三界六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堅固的執著。四聖法界是分別,所以放下一切執著超越六道;世出世法一切不再分別,就超越十法界。這是我們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這個道理要不懂,我們這一生修行,生生世世修行,都得不到一個結果。原因在哪裡?我們基本的執著沒能突破。

  修行,從前李炳南老居士常講,不能不做一個轉變。什麼轉變?把心轉過來;實際上講,是念頭轉過來。沒有學佛之前,我們的念頭都是自私自利,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甚至於有人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種堅固的執著,這是輪迴心的根。諸佛菩薩、大聖大賢,他們不為自己,他們起心動念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為一切眾生,天也沒有誅他,地也沒有滅他,歷史上還大書特書他。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要在這個地方做一個轉變,這個轉變是開始。放棄自私自利,放棄名聞利養,放棄五欲六塵的享受,放棄貪瞋痴慢,這個樣子與覺就相應。於是這是佛法裡面講的始覺位,你開始覺悟了。你這些東西要不能放下,沒有覺;學得再多、聽得再多、講得再多,都沒用處。一定要真幹,真正把念頭轉過來,決定不為自己,你是真的覺悟、真的明白了。

  然後自己曉得現前是什麼樣的身分,現前是過什麼樣的生活,就在這個基礎上,為那一些還沒有覺悟的眾生,做一個覺悟的樣子,這就叫度眾生。要做出來給人看,講沒有用處,你會講,你自己都做不到,別人怎麼會跟你做?一定要自己帶頭做。所以我們看這些大聖大賢都是帶頭做,孔夫子、孟夫子帶頭做,從自己本身做起。諸佛菩薩,西方宗教像耶穌、像穆罕默德,都是自己帶頭做,做出榜樣給你看,所以他的教化才能夠流傳。就在本身,就在現前自己的身分地位、生活方式上做。《華嚴》末後的一品,「入法界品」,具體做出一個榜樣來給我們看。

  勝德阿修羅王菩薩,修這個法門成無上道的。他的身分是阿修羅王,阿修羅王我們在前面曾經跟諸位介紹過,就是現在社會上各個行業裡面的領導人,佛經裡面稱為阿修羅王。他們的身分地位不一樣,他們的生活方式也不一樣,決定是在他本位上,做出一個很好的榜樣模範,做出斷惡修善,做出破迷開悟。這就是自利利他,這裡頭有真實的利益。再看底下這一首:

  【如來往修三世行,諸趣輪迴靡不經,脫眾生苦無有餘,此妙音王所稱讚。】

  這是善音阿修羅王,長行裡面我們讀到,他是「得普入一切趣決定平等行解脫門」。讚頌裡面一開頭看到,『如來往修三世行』。所以從偈頌裡面來看,我們都曉得,這些阿修羅王都是諸佛如來的化身,不是真的阿修羅王,佛菩薩示現,佛菩薩化身。諸佛菩薩往昔他在沒有成佛的時候,他也是凡夫,他是凡夫修行成佛的,時間很長很長。凡夫修成證果,究竟圓滿的證果,時間太長了。佛要是把這一樁事情老老實實的告訴凡夫,凡夫聽了之後一定就退轉,「時間太長了,我不學了」,所以佛就說了一個方便語,「三大阿僧祇劫」。凡夫聽到三大阿僧祇劫,還可以,還能接受。佛講三大阿僧祇劫是不是打妄語?沒打妄語,三大阿僧祇劫也是真的;從哪一天算起?從圓教初住菩薩那一天算起,到如來地是三大阿僧祇劫。所以他也沒有說錯,也不算是打妄語。由此可知,佛的話句句真實,決定沒有妄語。但是他說話的時候,有權巧方便,來誘導眾生。

  實際上時間太長太長了,在哪裡修行?在「諸趣輪迴」。三世是講過去、現在、未來。成了佛之後,他的修行絕不中斷,為什麼?為了幫助眾生,要做出修行的樣子。世尊在《梵網經》裡面告訴我們,三千年前他在印度示現作佛,這一次是第八千次。釋迦牟尼佛早就成佛了,不是這一生才菩提樹下成佛的,不是的,早就成佛了。到這個地方來示現,表演給你看,讓你看看,「凡夫這樣修行會成佛,那我們也可以」。他是來表演的、是來演戲的,所謂是遊戲神通,這是經上所講的八相成道。知道這是演戲,不是真的,佛菩薩示現在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種身分,都是在作戲,都是表演給我們看的,幫助我們,讓我們看了之後,覺悟了、明白了,然後我們在這個世間也會作戲、也會表演。作戲,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你心地清淨不染。這一種在修行人來說叫契機契理,外面的表演是契機,內裡面的不染是契理。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但六道的現象是虛妄,十法界的現象也是虛妄,即使一真法界也一絲毫不染,這個心永遠安住在清淨平等覺,這叫示現。

  我們要曉得覺跟迷的樣子是什麼,然後自己認真反省,我這個樣子是覺還是迷?如果我們的心是清淨平等覺,這就是覺悟的樣子;如果我們的心跟這一句完全是相反,那就是迷。我們心染污,不清淨,見色被色污染,聞聲被聲污染,怎麼污染?起貪瞋痴就污染。這個好聽,聽了很歡喜,污染;這個不好聽,聽了很討厭,也被污染。真正覺悟的人,在六塵境界裡面,他的心是清淨的、是平等的。他聽了這個歌舞歡不歡喜?也表示很歡喜;那是什麼?做樣子給別人看的。不能說大家都在鼓掌,他坐在那裡像木頭不動,那人家說「這個佛不能學,佛學成這個樣子」。所以他很活潑,那是表演給別人看的。凡夫心裡真動了,他真有歡喜,他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他在那裡作戲,你們在當真。功夫就在此地,他能夠和光同塵,清淨無染。所以自己檢點自己,到底是在覺還是在迷,我迷得有多深?我覺的狀況怎麼樣?從這些地方就檢點出來了,自己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用不著去問人。所以諸佛菩薩在世間,確確實實是自在隨緣、活活潑潑,無論在哪一方面都給大眾做好樣子,這是我們要懂得的,我們要學習的。

  底下說『諸趣輪迴靡不經』,「經」是經歷,這就是像前面一首偈所說的,「處處現身充法界」。六道裡頭哪一道他都去,地獄道最苦,地獄道去不去?去!也常常在去。佛菩薩永遠不會離開苦難的眾生,苦難眾生什麼時候得度?這個權不在佛菩薩,在眾生自己,什麼時候想回頭就得度,所謂是回頭是岸;他不想回頭的時候,沒有法子。可是佛菩薩,說實實在在的話,絕對不是說對闡提根性的人就不給他講經說法,沒這個道理。對闡提眾生,一樣講經說法;換句話說,他聽了不相信,他不能理解,聽了誤會,甚至於聽了毀謗、排斥,都沒有關係,所謂是「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這是真實的慈悲,這是清淨平等覺的落實。

  何況佛講經說法不是一個人聽,縱然對一個人講經說法,我們肉眼看不到的鬼神還很多,所以聽眾決不是一個人,這個人不覺,那個人覺悟了。像我們現在在這個地方研究討論《華嚴經》,我們藉科技的設備,現場就上了網路,在全世界許許多多人在網路上看,我們此地現場聽眾沒有覺悟,可能在網路上聽的人他覺悟了。每一個人善根福德因緣不相同,有根利的網路上聽了覺悟了。這都算是在我們人道裡頭,其他道裡面眾生的狀況我們不知道,雖不知道,我們能夠聯想得到,想必情況比我們人道還要殊勝。這個假設絕對不是虛構,有事實證明。

  我們居士林的道場,有鬼神附身來求法。上一次杜美璇居士被鬼神附身,來求皈依,來求聞法。這許多同修,你親眼看到的。台灣那邊有個同修打電話給我,說他做了一個夢,夢到「佛陀教育基金會」許許多多的鬼神要求,要到新加坡來聽經、來念佛。那些鬼神是什麼?是「佛陀教育基金會」樓上有一個佛堂,裡面也供了很多很多牌位,那一些人聯合起來,要求到新加坡來聽經、來念佛。他做這麼一個夢,打個電話給我,我說:好,我們在此地給他立牌位;立了牌位,他就可以進來。所以台灣有不少同修常常組團到這邊來念佛聽經,鬼神也來了。接著就是景美,我們從前的老圖書館,裡面也供了許許多多的這些牌位,他們也來了。所以在居士林裡面念佛聽經的,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眾生,比我們看得到的,不知道要多多少倍。

  我們知道菩薩化身講經說法,六道眾生都在聽,甚至於十法界的眾生也都來聽,這個場面多殊勝!不要看到道場很小,我們在經上讀到維摩丈室,他那個小房間方圓一丈,沒有我們這麼大,我們這個房間至少有他四倍大,他老人家的丈室就容納一萬師子座。只要我們用真誠心、清淨心、慈悲心,如理如法,將佛菩薩的教誨介紹給一切大眾,感應同佛,沒有兩樣,虛空法界無量無邊的有緣眾生,結法緣很重要,有緣眾生他都來了。這是「諸趣輪迴靡不經」,統統經歷,處處現身。

  往昔我們自己亦復如是,無量劫來,六道裡頭哪一道我們都去過。六道不只在這一個地球上,六道的範圍是三千大千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化區,我們生生世世活動的範圍在這裡面,沒有能夠超越。如果超越,那就到四聖法界,生活空間就更大。所以我們自己依照佛經所說的大意,我們每一位同修也做過天王,也做過螞蟻,也當過餓鬼,也墮過地獄,哪一道都經歷過,哪一種身分都幹過,這是事實真相。我們跟一切眾生緣之深,也是不可思議。往昔沒有覺悟,現在開始覺悟了。果然覺悟,我們看六道眾生,就跟兄弟姊妹、家親眷屬一樣。

  對於自己如何保持精進不退,這一生當中決定要脫離六道輪迴。我們接觸了淨宗法門,這個法門殊勝,這個法門容易,我們抓緊這個法門,不但可以超越六道,而且可以超越十法界。我們在講經的時候常常這樣強調,也有一些同修聽了來問我,他不服氣,他說:難道其他的法門就不能成就嗎?我告訴他: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你的根性利,你修別的法門能成就,我不行,我比不上你;你根性利的是少數,根性劣的是多數,這個法門是度根性劣的,你是上根利智,你可以不修這個法門,你去修別的法門,我們恭敬讚歎。他也很喜歡,走了。他是不是真的大根器的人?在我想不是的。為什麼?是大根器的人看到我們,點頭,他會讚歎。為什麼?他有慈悲心要度這些根性不利的眾生,他也不會來問我這些問題,那是真正大根性的人。

  我們對於一切眾生的情況要盡可能多去了解,然後知道自己怎樣求學,怎樣把這個希有難逢的機會抓住,『脫眾生苦無有餘』。這是諸佛菩薩,或者說是一個真正覺悟的人,他在人間唯一的一個目標。來到人間幹什麼?就是為這一樁事情來的,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不是幫助自己。幫助別人離苦得樂,那再問問自己,自己當然已經離苦得樂。自己不能離苦得樂,就沒有辦法幫助別人。離苦得樂,「得樂」,不是說一定得人間富貴、得名聞利養的享受,不是這個,你要這麼想就錯了。世間五欲六塵的享受,佛在經上講,佛說了一個比喻,譬如「刀頭舐蜜」。這一種五欲六塵享受,是迷惑的人所貪戀的,覺悟的人一定是把它捨棄。覺悟的人可不可以享受?可以享受。為什麼把它捨棄?是做給迷惑顛倒人看的。迷人對這個太執著,在這裡造無量無邊罪業,覺悟人用這個方法,就幫助他把這個捨掉,讓你看看。覺悟的人不是不能享受,不享受,放下、捨棄,這正是覺悟的人大慈大悲,他用這個方法來幫助迷惑顛倒的人覺悟。所以這是一個手段,教學的手段,幫助眾生覺悟的一個手段,不是目的。

  我們看到《華嚴經》上毘盧遮那佛,看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人家那裡物質享受那麼自在,可以享受!他那個世界裡面,一切眾生享受五欲六塵這個快樂,心地清淨,一塵不染,絕不起貪瞋痴慢,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那你就可以享受了。如果享受會引起你貪瞋痴慢,引起你嫉妒障礙,這個不能享受,道理在此地。由此可知,外面境界沒有過失,過失在哪裡?過失在我們自己的起心動念,外境沒有過失。這個道理要懂,事實真相要了解,然後才能契入華嚴境界。華嚴境界是無障礙的境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無障礙的境界。

  所以經裡面的意思確實字字句句深廣無盡,佛菩薩的示現意義深遠,我們見到了、聽到了,要細心去體會、去思惟。開經偈上講「願解如來真實義」,千萬不要錯會了意思。話雖然是這麼說,錯會意思的人太多太多了,我們學佛的同修,如果沒有錯會佛的意思,哪一個人我想都是一生成佛。你為什麼一生成就不了?你把佛的意思錯會了。為什麼會錯會?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很容易把意思錯會了。要想正確體會,不會誤會、不會偏差,必須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才能解如來真實義。真實義完全都是自性裡面圓滿具足的,決定不是從外來的,能夠體會到這一層,你對於佛的經典自然就能夠信受奉行,真正信得過。

  「信佛」兩個字不容易,我們一般講信,實在講是勉強的信,為什麼?真實義不了解,勉強的信。甚至於還有完全都不理解,迷信。這一種強信、迷信,有沒有好處?也有好處;畢竟佛是聖人,經是善書,所以也有好處。但是他所得的好處是很有限的,甚至於對他眼前許許多多的困難,都沒有辦法獲得解決,這些都是事實真相。而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句真話,「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換句話說,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如果有一樁事情真的不能解決,他就有障礙,怎麼可以說事事無礙、理事無礙?既有障礙,就不是圓滿的。確實沒有障礙,確實是大圓滿,但是你一定要懂得道理、懂得方法,這從前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給我的。如理如法的去修學就是事事無礙,不僅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要如理如法,你要不明白道理、不懂方法,障礙重重。所以障礙從哪裡來的?在迷來的,是從不覺而來的。

  佛法自始至終講「覺」。佛陀這個名詞,這是印度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覺悟;菩提也翻作覺。始終就是要覺,覺就是學的意思。孔老夫子自己一生很感嘆的說,《論語》裡頭有記載,他一天不吃飯,一晚上不睡覺,仔細去想想,「不如學」,學就是覺。世出世間一切法,覺是第一。你只要覺悟了,什麼問題都解決。不要靠外面力量,不要靠別人幫助,自己就解決了。由此可知,一切的障難、一切的災殃,都是從迷惑顛倒裡面所生的;真正一覺悟,這些東西全都煙消雲散,消災免難。消災免難要靠佛菩薩保佑,這個話講得也沒錯,但是人把這意思錯會了。以為求佛菩薩,佛菩薩就會幫忙,這是錯解意思。求佛菩薩,是求佛菩薩指導,求佛菩薩教誨,這就沒錯,這個問題才真正能得到解決。必須要自己真正覺悟,就解決了。

  所以「學」重要,中國諺語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佛在經典裡面才給我們提示,學是無量劫的事情,真的是無始無終。成佛之後,還要裝出學的樣子幫助別人,先覺覺後覺。諸佛菩薩示現在世間,完全做一個怎麼樣從迷到覺,那個學習過程表演給我們看,希望我們在這些形象裡面,看到之後能有所領悟,知道怎麼樣去效法。更慈悲的是示現在我們現前,我們要能認識。晚近印光大師、宗門裡面虛雲老和尚,我們從他一生的行誼來觀察,他們是再來人,他們是真正的再來人,因為他們的心行跟經教裡面所說的完全相應。

  我們怎樣能辨別認識諸佛菩薩化現來的?拿經教做標準,去對比他的起心動念、他的言語造作,果然跟經典上講的一樣,這個人是再來人。密宗裡面講的仁波切、呼圖克圖,意思都是再來人。密宗裡面的呼圖克圖、仁波切,我們仔細觀察他,他的心行跟經教一樣不一樣?如果不一樣,未必是再來人;果然一樣,那是佛菩薩示現的。他的身是願力,乘願再來的,願力是願身。我們的身是業報身,我們也都是再來人,我們是業報再來的,六道輪迴投胎再來的。他們是佛菩薩再來的,覺悟再來的。覺悟再來的不迷,有時候你看到,那他是裝糊塗,裝迷給你看,他不是真的迷,那是假裝的。他要是裝作那樣,一定度特別的對象,所謂示現的,絕對不是造作,他是示現。凡夫是造作,造作這才落因果。

  示現是幫助眾生覺悟,唯有真正覺悟,才離苦得樂。幫助眾生轉惡為善,也能夠幫助他離苦得樂,但是不究竟、不徹底;一定要幫助眾生覺悟,這才是真正究竟、真正徹底。而且覺悟還要不斷向上提升,提升到圓滿的大覺,這就是諸佛如來的果位。把他提升到地上菩薩、等覺菩薩還沒有圓滿,一定要幫助他證得究竟佛果,這才叫功德圓滿。功德圓滿了,再要去幫助還沒有覺悟的人。由此可知,諸佛菩薩幫助苦難眾生沒有止境的。「眾生無盡,我願無盡」,這我們常在經上看到的。

  「我願無盡」就是他的工作是無盡的,這樣看起來,這不是太苦了、太累了?沒錯,我們凡夫要幹這個事情,那的確是太累、太苦了。為什麼?我們凡夫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他們幹這些事情,生生世世在幹,時時刻刻在幹,從來沒有休息,從來沒有停止過,他們不累。為什麼?他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所以度化眾生、幫助眾生,能夠相續不中斷,永無中斷,道理在此地。我們吃虧,吃虧著在事相上,於是我們的神通能力極其有限,事情做多就累了,就不行了。都是四相、四見在作祟,我們把身體當真,把境界上事事物物也當真,所以你去做會累、會很苦、會很煩,容易退轉。佛菩薩知道,身心世界夢幻泡影,他不執著,他才真正做到作而無作、無作而作,所以他不會辛苦,他不會累。這個道理很深,要我們細細去體會、去理解,深入經藏,深解義趣,才能夠體會得少分;少分,對我們來講就有很大的利益。

  好,講到這一段,是把八部四王眾在這裡告一個段落。往下,這是諸神眾。諸神眾一共說了十九位,以他們來做代表,每一類大概也都是舉十位菩薩來做代表。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10:27:31)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24日10:27:3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660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