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317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三一七卷)  2000/6/15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7-0317

  請看「世主妙嚴品」,得法讚佛,八部四王眾,摩睺羅伽王長行,第三句:

  【勝慧莊嚴髻摩睺羅伽王,得普使一切善不善思覺眾生入清淨法解脫門。】

  清涼註解,「善者善之,不善者佛亦善之。善覺亦亡,乃入本淨」。從菩薩德號我們能體會得到,『勝慧』,殊勝的智慧,最勝的智慧。『莊嚴髻』是比喻,「髻」是比喻高顯,在一個人的頭頂上,頭髮束成髻,是在最高的地方,高顯,比喻勝慧莊嚴。唯有圓滿高度的智慧,才能夠自度度他。菩薩修行的方法,他這個法門是『普使一切善不善思覺眾生入清淨法』,從這個地方得到解脫。

  清涼大師註解得非常之好,「善者善之」。世間明理修善的人,諸佛菩薩善待他;不善的人,造作惡業的人,甚至於造作五逆十惡,佛還是以善心、善行對待他。但是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知道,就如同李炳南老居士在《無量壽經》眉注裡面所寫的,造作一切不善的人,他免不了長劫輪迴,佛雖然以善心、善行對他,他得不到受用。為什麼得不到受用?他對於佛的教誨不相信、不理解、不能接受,當然更不能依教奉行,所以佛的善意他現前不能體會。什麼時候他才能體會到?這佛經上常講,無量劫之後,他在六道輪迴裡面吃盡苦頭,回頭了。吃盡苦頭,是他無量劫的罪報報得差不多,報盡了。難!很不容易。

  我們在《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裡面看到,輕易很短時間嫉妒、毀謗講經的比丘,這個罪報墮在地獄,以我們人間的時間來算,一千八百萬年。而地獄裡面的時間,要曉得人間的時間跟地獄是有時差的,現在講時差大家都知道,地獄裡面是無量劫,我們常講「度日如年」。在地獄裡頭感受是無量劫,人間的時間一千八百萬年,太可怕了!他必須那個罪要受盡,他心意才回頭、心意才柔軟,對於善言善語才聽得進去,不容易!我們自己要常常反省,一定要覺悟,不要走這些人的路子,走這些人的路子非常辛苦。為什麼不在這一生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在這一生求得圓滿的解脫?

  我們這一生可不可能?答案是肯定的,決定可能。我們遇到的是無比殊勝的法門,「淨宗帶業往生」,我們才有把握。可是帶業,諸位要記住,只帶舊業,不帶現行。現在還常常有惡念、常常有惡行,這個沒有辦法,決定不帶現前;過去已經造的,那行。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千萬不要以為,等我臨命終時再懺悔、我再放下,那個時候來不及了。我們仔細觀察念佛人往生,許許多多出家、在家這些大德,走的時候昏迷,不省人事,這就沒法子了,這個我們要懂得。這種現象看在我們眼裡面,我們還能不覺悟嗎?還沒有警惕嗎?萬緣勢必要放下,你不放下,決定有害。諸位一定要曉得,這不僅是佛法說的,你去讀讀基督教的經典、讀讀伊斯蘭的經典,說法都一樣。我們這一生非常短暫,所有一切享受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你要追求它幹什麼?真的享受是在來世、是在後世,那個時間長,其他宗教也懂這個道理。

  而佛給我們講,六道裡面人道的時間最短,哪一道的時間都比人道長。我們想想佛在經上講的,餓鬼道,鬼道裡面的一天是人間一個月,所以我們初一、十五祭祀鬼神、供養鬼神,正好是他們吃晚飯、吃午飯的時候。每一個初一、十五供養,在鬼道是天天供養,這個我們曉得。他們一年也是十二個月,一年也是三百六十天,但是他們一個月是我們一天,我們人間一年它十二天。壽命佛在經上說的,鬼道的壽命,平均壽命差不多是一千歲,你說你想出來多難!地獄就更糟糕了,壽命更長,我們很難計算。畜生道,畜生愚痴,墮落到畜生身,生生世世都作畜生,很不容易脫離。釋迦牟尼佛當年在祇樹給孤獨園,記載說祇樹給孤獨園那個時候有工程,大概在造房子,看到一窩螞蟻,佛看了就笑起來。同學們圍繞在佛的身邊問佛為什麼笑?佛笑這個螞蟻,這一窩螞蟻已經有七尊佛過世,牠還是螞蟻身。不是說螞蟻壽命那麼長,是死了以後還作螞蟻,還在這個窩裡頭,這是愚痴!所以三惡道很容易進去,很不容易出來。

  天道的壽命,經典上講得很清楚,四王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五十年,壽命五百歲;忉利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一百年,壽命是一千歲;夜摩天的一天是人間兩百年,壽命兩千歲。兜率天,我們常講彌勒菩薩在兜率天,兜率天的一天是人間四百年,壽命四千歲,往上倍倍增加。所以佛在經上常常感嘆的說:「人身難得而易失。」菩薩示現成佛都在人道,為什麼?人道容易覺悟。天人樂多苦少,貪圖享受,不願意聞法,所以說「富貴學道難」。三惡道太苦,佛說法講經有一定的難度,所謂是「貧賤學道難」。人道恰好是在當中,有苦有樂,苦多樂少,容易覺悟。所以在六道眾生裡面,佛特別讚歎人道,人容易覺悟。

  我們得人身,自己一定要曉得非常非常不容易,彭際清居士講「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這是真的。得人身要珍惜,這一生不能空過,怎樣才不空過?這一生一定要修行證果,超越六道輪迴,你就沒有空過了。我們今天學的這個法門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只要得生西方,我們這一生就圓滿成就了。可是要想往生,頭一個你要行善,這是佛在許多經論裡面都跟我們說得很清楚、很明白,西方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現在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什麼原因?心行不善。

  諸位仔細去觀察,甚至於你好好去調查一下,凡是往生瑞相好的,真正是往生的人,最低的限度,淨業三福第一條他做到了。他孝親、他尊師、他有慈悲心、他修十善業,不論他有沒有學過,他懂不懂,他的心行確實與這四句相應,念阿彌陀佛他真的往生了。凡是念佛念一生,最後不能往生的,你再仔細觀察調查一下,他決定跟這四句話相違背。念佛念一輩子不能往生,這個事情很平常,不希奇,為什麼?我們過去生中就是這樣的人。如果不是這樣的人,我們真的在過去生中做到孝親尊師、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老早就往生,我們已經是極樂世界菩薩,怎麼會還搞輪迴?過去錯了,希望這一次不錯了。李炳南老居士常常跟我們講,一萬個念佛人真正能往生,只有兩、三個。我們在過去生中,就是那一萬個人當中九千九百多個,我們是那裡面的數字,希望這一生當中,我們是一萬人當中兩、三個人這個數字,所以要好自為之。

  一定要懂得修善,最低限度要把這四句認真去做到。「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難!你沒有第一條的基礎,你決定到不了第二條;你第二條做到了,決定包括第一條。好像蓋樓房一樣,你蓋到二層,當然有第一層,你蓋到三層,當然有下面兩層。善不可不修,惡不可不斷,不斷惡、不修善,蓮池大師講得好,你念佛的功夫念到如銅牆鐵壁、風吹不壞、雨打不透,也不能往生。古來祖師大德的教誨太多太多了,蓮池大師通常的教誨在《竹窗隨筆》裡頭,蕅益大師的這些話都收在《靈峰宗論》裡面,我們要擺在案頭,常常翻閱,警惕自己。

  「不善者佛亦善之」,這句話用意何在?用意是教導我們,不可以輕慢惡人,用意在此地。我們要像佛菩薩一樣,用什麼樣心態對惡人?用慈悲,用真誠愛護。他非常可憐,佛經裡面常講「可憐憫者」,誤入歧途,不知道回頭。佛眼睛裡面,看著他墮落,看著他輪迴,看著他受苦報,沒有法子幫助他,這是自作自受。所以佛在那裡等待,等待他哪一天回頭,立刻就援助他;他還不能夠回心轉意,佛是對他無能為力。這個道理我們要懂,我們要學,不可以輕慢惡人,不可以嫌棄惡人,那我們就錯了,我們的心就不善。這個不善的念頭,也障礙我們往生,這一句話真正的用意在此地。

  你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現前的生活,無論是順境、無論是逆境、無論是善緣、無論是惡緣,都要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來對待,一味真誠,一片慈悲,決定沒有分等級的。你要分成等級,那是你自己障礙自己,這個道理要懂。可是你這個善覺還沒有亡,你的功夫淺;換句話說,你心裡面還有行善這個念頭、意念,「我要斷惡、我要修善」,你的功夫淺。行!能往生,生凡聖同居土,也不錯了。如果斷惡行善到了自然,自自然然的,自己心裡確實沒有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有,這就叫「善覺亦亡」。

  「乃入本淨」,「本淨」就是宗門講的「明心見性」,你的清淨心真現前了,你就入解脫門。這個時候,不但是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就是不念佛、不求往生淨土,你也超越十法界,你也入華藏世界,你是法身大士。如果你把這種妄想、分別、執著放下,自性清淨心現前,契入佛法界,念佛往生淨土生實報莊嚴土,這個品位高。所以像經典裡面,這樣圓滿究竟的教誨,我們要常常放在心上,常常記住,依教奉行,對於自己有真實的利益、真正的好處,這是最上殊勝智慧莊嚴的落實,落實在自行化他。

  【妙目主摩睺羅伽王,得了達一切無所著福德自在平等相解脫門。】

  清涼小註,「福非福相,深不可著。非福現福,名自在相。佛佛無二,是平等相」。我們看『妙目主』這個名號,善觀察,智慧的觀察,所以他明瞭、通達,『一切無所著』,他所修學的這一句是主。一部《大般若經》就為我們說明這樁事情,「一切法無所有,不可著」,我們要明瞭、要懂得。《金剛般若》裡頭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話是真的。現相有沒有?不能說沒有,也不能說有,它確實有相,但是這個相是幻相。末後這一首偈裡頭講得很清楚,「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夢有沒有相?有。我們都曾經有作夢的經驗,不能說沒有,你也不能說它有。不但是醒來夢是空的,正在作夢的時候,那個夢又何嘗有?所以這個幻相的存在「如露亦如電」,佛教導我們「應作如是觀」。「妙目主」就是作如是觀,他明瞭通達「一切法無所有」,「一切法不可得」,所以他在一切法裡頭都不執著,我們講不著相。

  一切法可以受用,不可以佔有,佔有就大錯特錯了!佔有是著相,你著了;受用沒有關係,受用是幻化。佔有最重要的是心裡,決定不是事相,事相上緣聚緣散,聚散無常。凡夫最困難的是心、念頭,念念把這些東西,把虛妄的放在心上,不肯捨棄,錯就錯在這裡。這個錯誤產生的後果不堪設想,後果是什麼?出現了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從哪兒來的?從這麼來的。本來沒有六道輪迴,也沒有十法界。一真法界是跟十法界對立而說的,沒有十法界,哪有一真法界?所以佛法也是緣生法,佛在般若會上教給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就是佛法,佛法不可執著,要放下,「何況非法」是講十法界。萬緣放下,一絲不掛,你才能契入真實。真實是什麼?真實是自性,宗門講的「明心見性」。佛教學終極的目標就是教我們明心見性,徹底了達虛空法界的真相,這就是明心見性,佛的教學就圓滿了,我們再也不會迷惑了。

  到這個境界裡面福德自在,它這裡說『福德自在平等』,這是真的福德、真的自在。為什麼?從平等裡面生的。如果心不平等,這個「福德」不是真實的,「自在」也不是真實的。佛法常講「一真」,淨宗講「一心」,一心是能證,一真是所證,一心是能入,一真是所入。一真是什麼?就是《華嚴經》上講的「不思議解脫境界」。《華嚴經》最後一品,「普賢行願品」的品題,叫「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普賢行願是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華藏世界,就是極樂世界,境界完全相同。

  可是入華藏,難!難在一定要斷見思、塵沙、無明,你才能夠入。往生極樂容易,容易在什麼?不需要斷見思、塵沙、無明,只要有能力伏住就行了。說老實話,講到斷,今天世界沒有一個人做得到。古來祖師大德都是這麼說法,誰能做得到?李炳南老居士、黃念祖老居士也常常講做不到。如果說是伏?我們每一個人都做得到,問題是你真肯幹,你就做到了。伏是不讓煩惱起現行,煩惱的根沒有斷,這不是斷煩惱往生,是伏煩惱往生,所以叫帶業往生。換句話說,入華藏是不帶業,見思、塵沙一定要斷盡,無明至少要破一品,他不是帶業往生。

  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給我們開這個特別法門,帶業往生,所以這個法門廣大。有人問:你們念佛法門跟別的法門,好處究竟在哪裡?我們能不能說得出來?別的法門是要斷業障,或者講是消業障,要統統消除你才有分。這個法門不需要斷,只要把它控制住,伏住。用什麼方法?一句佛號。所以修行用功的人,功夫怎麼用法?境界現前,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這個境界常說,有順境、有逆境,有善緣、有惡緣,也就是說有好人、有壞人,我們面對它會起心動念,善緣生貪愛心,惡緣起瞋恚心,這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叫煩惱現行,這個不行。在這個時候,提起正覺,古德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正覺」是什麼?阿彌陀佛的佛號,提起佛號把這個事情擺平,控制住。善緣裡面,一句佛號把貪愛的心壓下去,惡緣裡面把瞋恚心壓下去,恢復到自己的清淨、平等。必須要保持在二六時中,常常保持心地的清淨、平等,這叫功夫得力。在淨宗裡面,叫功夫成片,功夫得力。只要有這個功夫,決定往生,生凡聖同居土。這個功夫沒有,佛號念得再多、念得再好,往生靠不住,沒有把握。必須在日常生活當中養成習慣。

  佛在《十善業道經》上教給我們,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善法是什麼?十善業道。換一句話,佛這個說話的意思,叫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晝夜都要與這十條相應,決定不相違背,你是真的修善。特別要緊的提醒我們,「不容毫分不善夾雜」,這一句話重要!如果你修善,還有不善夾雜在其中,把你的善法破壞。這一破壞,換句話說,這一生往生的機會被它破壞了。這一樁事情是難,但是我們可以做得到。真正講要斷見思煩惱、塵沙煩惱,說實在話,我做不到。淨宗殊勝就殊勝在這個地方,我們的選擇,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為什麼要選擇這個法門?理由在此地。這個法門我行,它的標準我能夠達到,它的標準層次很多,最低的層次我可以達得到。我能達到,這一生就決定往生,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不錯。很多人都力求高品位,蕅益大師跟我們想法就不一樣,蕅益大師說,「我只要下下品往生,我就很滿足了」,這一句話的意思好。說實在話,你只要把目標定在下下品,下下品的人謙虛恭敬,可能往生的品位會高起來;如果把自己位子定得很高,反而引起貢高我慢,瞧不起別人,可能往生的時候打折扣,甚至於成了障礙。

  無論世法、佛法,愈謙虛愈恭敬愈好,對你決定有利益。在這個世間,世間很短暫,一切榮譽、一切好事情讓給別人,我們自己全心全力去辦事,名聞利養推讓給別人,榮耀歸別人,決定不傻。人家看你這麼作法,不是傻瓜嗎?決定不傻。我們中國諺語說「傻人有傻福」,得福報。聰明,常說的「聰明反被聰明誤」,你們想想這個話的味道。「傻人有傻福」,人不要太聰明,人太聰明決定誤了自己一生,他不是真聰明,他是假的。真聰明的人,都是傻呼呼的,大智若愚。釋迦牟尼佛是大智,他老人家一生生活行為就跟愚人一樣,每天出去托缽,過的是三衣一缽的生活。他不是沒有富貴,他是王子出生,他可以過世間最富裕、最幸福的生活,他把它捨棄掉,去過什麼?我們中國人講乞丐的生活。這世間幾個人能懂得?幾個人能體會到?這是真實智慧,我們常講高度藝術的生活,身心自在,一塵不染,福德自在,平等相現前。上跟一切帝王平等,我們在經上常常看到,當時十六大國王都是護持佛法,都皈依釋迦牟尼佛作佛的弟子;下跟乞丐平等。佛對於國王沒有顯示一絲毫巴結的相,佛托缽托到乞丐那個地方,佛沒有一絲毫輕慢的態度,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學習佛的平等心,平等的行持。不但對一切人平等,佛對於一切動物、植物都平等,學佛要在這個地方學,我們才能真正得到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

  可是今天我們學不到,學不到的原因沒有抓到關鍵,這個關鍵就是此地說「一切無所著」。一部《大般若》,這是佛經裡面分量最大的,六百卷,「無所有」、「不可得」,這兩句話重複,我看超過一萬遍。這是佛陀教學的方便,這六百卷《大般若》你瀏覽一遍,你把它看過,你什麼都不記得,但是這兩句話一定記得;為什麼?重複的遍數太多了。只要你真正得到這兩句話,六百卷《般若》就圓滿了。所以佛家常講「萬法皆空」;佛在這裡教我們行善、修善,「因果不空」。因果何以不空?因果轉變不空,因果相續不空,因果循環不空,是說這三樁事情。你懂得世出世間一切法轉變、相續、循環,剎那不住,這才知道斷惡修善要緊!斷惡修善,在十法界裡頭,你是往上升的;你要不斷惡、不修善,你的狀況是往下墜的,這就叫因果不空。

  這一樁事情我們特別要明瞭,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別人的事情。佛家常說,修行這個果報,所謂是「父子上山各自努力,誰都代替不了誰」,佛菩薩慈悲能幫助我們?不能。楞嚴會上我們看到,阿難尊者存一個僥倖心理,釋迦牟尼佛是他的大堂哥,他們堂兄弟總共八個人,釋迦牟尼佛老大,阿難是最小的,這個小弟誰都愛護他,他存一個僥倖心理,「你們要認真修行,我可以馬虎一點,到時候無上三昧菩提,我的大哥一定會給我」,遇到摩登伽女之難之後,這才曉得大哥幫不上忙。所以我們修行為誰?為自己!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這一個事實真相,不是為別人。菩提道上,事相上好看是為一切眾生,實際上統統為自己。

  我們今天在新加坡,無論是大家在一起共修,或者是將佛法的修學推廣到社會,乃至於將來更進一步推展到世界,所謂廣度眾生,其實還是度自己。我們每個人都在做,各人都是度自己。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所以才全心全力付出。這個道理很深,但是佛在這個經上講得很透徹,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唯心所現」,這個心是自己的真心;「唯識所變」,這個識也是自己的心識,不是外人。所以虛空法界是一個自己,只有自己覺悟,只有自己回頭,才能夠度自己。度自己才是真正度眾生,自他不二,生佛一體。

  這個時候契入境界,福德自在。自在什麼?自性裡面本具的般若智慧現前,這個自在了。跟諸佛如來一樣無量的智慧(所以智慧不是從外面來的),無量的德能才藝現前了,這就是我們常講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知」是圓滿的智慧,「無所不能」是圓滿的德能,這兩句話是真話,不是形容、不是讚歎,是一切眾生自性本具。所以佛法是平等的,佛看我們也是平等的,為什麼?我們的性德並沒有損壞一絲一毫,只是被見思、塵沙、無明煩惱蓋覆住了,而不能現前,是這麼一回事情。如果我們把這個障礙去掉,我們本能跟一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他怎麼不尊敬?我們不能尊敬佛菩薩,是我們有煩惱,這從煩惱裡面起的;離開煩惱的時候,決定是普賢菩薩第一願所講的「禮敬諸佛」。我們今天這個禮敬做不到,煩惱、業障太重了,障礙了自性。「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是性德圓滿的表現,佛法裡面常講「法爾如是」,一絲毫勉強都沒有。你為什麼要這樣做?自自然然就是這麼做,沒有理由的,所謂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於是這個境界也是不可思議,佛說「不思議」,逐漸逐漸我們有少分的體會了,它真的是不可思議。

  清涼註子雖然簡單,意思很深,「福非福相,深不可著」。福,在中國人常講「五福」:財富是福報;地位是福報,這個地位在中國人講貴;健康長壽是福報;中國人還著重子嗣,多兒女、多兒孫,這是福報;最後一條,好死善終,死了之後生天,這是真正的福報。這些福報,這是世俗人所說的。在佛法裡面,甚至於在其他宗教裡面,說法跟這個有差別,「施比受更有福」,這個道理就深一層了。在佛法裡面講福,福是什麼?六波羅蜜是福報,四攝法是福報,這很少人懂;這就是宗教裡面所講的,「施比受更有福」。世間人是受福報,覺得那是福,佛家講修福報是真正的福。所以福報現前了,怎麼樣?不能受。「福非福相,深不可著」,著了,你的福就盡了;不著,福報是永遠享不盡的。

  中國人常講「捨得」,「捨得」這個術語出自佛經上,這是佛家的術語。這個意思很深,告訴你,捨是福德的因,得是福德的果,你捨得多,你得到的也多。你捨財,你得財富;你捨法,你得聰明智慧;你施無畏,你得健康長壽;你捨什麼,你後頭得什麼。可是得到之後,可不能著,一著就錯了。這個著是什麼?你享受。不能享受,把你所得的馬上又要捨掉,叫捨得,捨你所得。它的話就兩個字:第一個意思,你捨一定有得;第二個意思,你要捨你所得的。釋迦牟尼佛表演給我們看,你再看諸菩薩、歷代這些祖師大德,都做出來給我們看,他們不著,他們享受的是真正的福德。

  「非福現福」,以釋迦牟尼佛做例子來講,最為明顯了。釋迦牟尼佛,一般人看到他的生活那麼樣清苦,我們世間人看到「非福」,仔細一觀察他得大自在,世間哪一個人都比不上他。世間人貴為天子的,他有憂慮,他怕他的福報失掉,怕他的地位、權力失掉,天天在擔心;世間貧窮下賤的人,天天打妄想,怎麼樣去追求富貴。所以世間人為得失這個妄念所累,患得患失,一生心裡頭的憂慮永遠離不開。而佛菩薩心裡沒有憂慮,這是大福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煩惱,給諸位說,沒有七情五欲,沒有喜怒哀樂,這是福,真正的福報。他生活不缺乏,每天三衣一缽,衣食不缺乏,不缺乏就圓滿了、就滿足了,物質生活就滿足了。不必要有多,只要夠用、足了就行,知足常樂。不像世間人,世間人不知足,有了還想多、還想有,貪而無厭,所以他的苦就沒有止境,不知道回頭。

  佛對於宇宙人生的理事、因緣果報,徹底的明瞭,所以他心清淨。這一切明瞭是智慧,心地清淨、平等、自在,這就是佛家講的「禪定」,定慧等運;定是福,再智慧,福慧雙修,這是「非福現福」,這叫「自在相」。世間人沒有能夠跟他相比的,不但人間,天上大梵天王、摩醯首羅天王,都不能跟他相比;為什麼?佛是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都盡了。摩醯首羅天王,佛家講這是娑婆世界的主,妄想分別執著猶存,沒有斷盡,所以這個福就不是真的福,這個福是暫時所修得的福。真的福?真的福稱性,是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法爾如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福德是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自性本具的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這個相好講「依正莊嚴」,是自性本具的,這是平等的。諸佛如來跟一切眾生統統都具足,在佛的分上沒有增加,在眾生分上沒有減少,不增不減。佛已經證得,佛今天是幫助我們,希望我們也能夠圓滿證得。清涼在此地說,「佛佛無二,是平等相」。生佛無二,性相無二,理事無二,從這一個「無二」裡面,就變出許許多多的「無二」,這是平等,這才是事實真相。

  我們再想想看,菩薩德號叫「妙目主」,他善於觀察,他看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為什麼看不出?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檢討、去反省。他們能夠隨順佛陀教誨,放下自己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他成就了。我們今天的病在哪裡?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疏忽了佛菩薩的教誨,得失是從這個地方區別的。我們是背道而馳,如果不覺悟,我們的前途必然是每況愈下,這就是一世不如一世。這一世在人道,下一世就不會在人道,在三惡道了,每況愈下,我們要有這個警覺性。假如我們能反過來,把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不再隨順自己煩惱習氣,改過自新,隨順佛陀教誨,我們在這一生當中也能成無上道。特別是《華嚴經》,《華嚴經》善財童子給我們做榜樣,善財是個凡夫,一生圓滿成佛。善財能做到,就是告訴我們,我們個個人都能做到。善財何以能做到?經上所說的,菩薩眾,菩薩眾裡面有同生眾、有異生眾,這我們都看過了;天眾、八部鬼神眾,後面雜神眾,然後看到佛的四眾弟子,在家、出家,每個人所修學的法門,善財童子全得到了,這就是我們常講的隨順聖教,不隨順自己的煩惱。

  「妙目主菩薩」,他「了達一切法無所著」,善財童子學會了,也跟菩薩一樣,在一切法裡頭再不分別執著。菩薩所得的「福德、自在、平等」,善財當然也就得到了。這是我們講,他真肯學,他學得很像,他成功了。我們今天難在哪裡?我們也一樣展開經卷在講、在研究討論,好像這意思,這個理論、方法、境界也都懂得,可是不能落實,這就是我們不如善財童子的地方。可是這一招關係太大太大了,如果能夠落實,我們這一生當中能夠超越不僅是三界,超越十法界,關係太大了。所以說必須把佛菩薩教導我們的,一定要落實在生活當中,把它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觀念、言行,我們這一生決定成就。這真正叫學佛,沒有將這一生空過。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10:20:03)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24日10:20:0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649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