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七八卷) 2000/3/10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7-0278
請看「世主妙嚴品」,得法讚佛,八部四王眾,鳩槃茶王偈頌,第十首:
【神通自在不思議,其身普現遍十方,而於一切無來去,此廣面王心所了。】
廣大面鳩槃茶王,在長行裡面,他得的法門是「普現諸趣流轉身解脫門」。經文所顯示的,在在處處都說明,佛法就是現在人所講的多元文化,我們如果能從這些地方去體會,才能真正得到佛法殊勝的利益,才能真正明瞭什麼是佛法。如果對佛法的正義不能夠通達明瞭,諸位想想,這佛教怎麼能落實?我們細心去觀察、去反省,感到非常遺憾,這樣殊勝的教誨,確實能夠幫助社會,幫助一切眾生,得到真實的幸福、安樂、美滿,由於我們粗心大意,不能夠體會佛的真實教誨,把它變成自己修學獨善其身的法門,這個差異太大太大了。讀到不思議的境界,總以為這是佛菩薩的境界,與我們不相干,從來就沒有體會到,佛菩薩種種教誨就是我們現實的生活。
我們看廣大面王的讚頌,第一句『神通自在不思議』,落實在『其身普現遍十方』,落實在這裡。「神通自在」從哪裡來的?神通、自在都不思議,神通不思議,自在不思議,諸位想想,這是什麼人?當然是指的諸佛如來,我們就想到廣大面王是佛的化身,這哪裡是普通人?聲聞、緣覺、菩薩也有神通自在,但是「不思議」這三個字加不上。加上不思議就說明是究竟圓滿的神通自在,如來果地上的。這四個字,「自在」是自受用,「神通」是他受用。「神通」兩個字怎麼講法,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就是世尊在楞嚴會上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普門品》裡面所講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這是神通。
「神通」兩個字的境界,比剛才說的還要廣大、還要深遠。「神」這個字是會意字,我們看左面是個「示」,示現的示,示上面兩劃,上面一劃短,下面一劃長,這個符號在古時候就是「上」字,上下的上,古時候「上」字是這樣寫法的,你們看篆字就看到。如果上面一劃長,下面一劃短,就是「下」字。這個「上」是上天,下面這三劃是垂象,現在講自然現象;這個「示」就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擺在你面前的自然現象,你看得清楚、聽得清楚、接觸得清楚,「示」是這個意思,清清楚楚給你看。右面是個「申」,申是什麼意思?申就是通達,沒有障礙、沒有委屈。所以「神」的意思是什麼?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宇宙萬有,過去、未來都沒有障礙,一切通達明瞭,這叫神。宗教裡面所說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是神的意思。能不能做到?能。如果不能的話,哪來的自在?自在當然就能,不能就不自在了。
佛給我們講,神通是我們的本能,不是外頭來的;換句話說,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都有究竟圓滿的神通,此地講「不思議的神通」,我們統統都有。要用今天的話來說,神通是能力,如來智慧德相,神通是屬於德能,本有的。本有的能力到哪裡去?還在,絲毫都沒有喪失。現在是不是在運用?在運用,只是運用你自己不知道。怎麼我運用都不知道?大家現在曉得,我們這個虛空廣大無邊,星球就是世界,世界無量無邊,眾生無量無邊,這都從哪裡來的?神通變現出來的。誰的神通?就是你的神通,可惜你不知道。不知道就叫做迷,迷的什麼?迷的是你自己的智慧、神通、德相、相好,迷的是這個。但是智慧、神通、德相它不迷,它要迷了,那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它不迷;只是我們自己迷失了,不認識自己的智慧,不認識自己的神通德相,所以叫凡夫。佛看凡夫跟佛一樣,決定沒有兩樣,所以佛尊敬一切凡夫,一切凡夫是佛,說「未來佛」是方便說,說「就是佛」,那是真實說。佛說真話,我們不懂,我們都嚇倒了。佛說我們是未來佛,也許還點點頭,心裡歡喜,我將來會成佛;要說我現在就是佛,這就把我嚇呆了。所以說真話,「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是講真話。我們迷了,迷失了自己。
楞嚴會上演若達多迷頭認影,那個故事很值得我們玩味,佛舉出這個例子說明眾生跟佛的差別。迷頭認影,我們如果不能體會,還有一種現象也在我們生活當中常常發現的,也許就是我們自己有過這樣的經驗。我們頭上戴個帽子,忽然出門了,出門找帽子,帽子在哪裡?到處找。問人家:我的帽子有沒有看到?帽子戴在頭上,忘掉了,並沒有失掉。迷頭認影就彷彿這個狀況,有沒有失掉?沒有失掉,迷了,不知道帽子戴在頭上,到處去亂找,這叫凡夫。智慧、神通、德相是我們本有的,為什麼我們迷了?佛說是妄想分別執著,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起了這些東西,這東西是烏雲,把事實真相迷住了,事實真相決定沒有改變。
今天報紙登說馬來西亞那邊又在燒森林,森林燒的煙霧過去曾經有一次,我在這個地方見到了。煙霧之濃,新加坡的高樓大廈我們在這兒都看不見,被煙霧遮蓋了。高樓還在不在?在,絲毫也沒有改變。所以妄想分別執著就像濃霧一樣,智慧德相就像高樓大廈一樣,只是我們自己迷而不覺。一旦覺悟了,煙消雲散,一切景觀了了分明,智慧、神通、德相都現前了。佛把這些事實真相告訴我們,讓我們去求證,自己一定要證得。我們今天很不容易入門,第一關太難了,為什麼?迷得太深了,迷的時間太久了,佛怎麼跟我們說,我們也想不通,我們也不敢肯定,也不敢接受。
第一關是什麼?佛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誰敢承認?這是事實真相,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真的是自己,是自己變現出來的。佛是慈悲到了極處,知道我們凡夫沒有法子體會到這個境界,無法認清這個真相,他用種種比喻給我們說,比喻裡面說得最多的、最普遍的是夢,「夢幻泡影」,夢。我們每一個人都會作夢,都有作夢的經驗,佛用這個來做比喻。當我們作夢的時候,夢中有自己,夢中有很多人,夢中也有山河大地,這些東西從哪裡來的?醒過來之後,自己想想,全是自己的心變現的。
什麼是我?我在哪裡?心是我,能變的心才是真我,所變的境界還是我,能所是一不是二。所以覺悟的人在夢中,整個夢境都是我,這就是佛的境界,佛知佛見。迷惑的人在夢中也是迷惑,不知道整個夢境是我,還是依舊執著夢中的自己身是我,夢中所有一切人不是我,還有這種分別執著,這叫凡夫。夢醒之後,我們聽聽佛的說法,想想這些事相,會覺悟過來。佛為什麼能愛一切眾生?大慈大悲,「無緣大慈」,無緣今天講的話是沒有條件,無條件的;「同體大悲」,這才說出來,為什麼無條件?是自己,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不是別人,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愛別人才是真正愛自己,不愛別人是不知道自愛,這個大道理幾個人懂?若不是深入經藏的人,他不懂,我們在這一首偈子裡面看出來了。
「其身普現遍十方」,十方世界依正莊嚴就是「其身普現」的,這就說明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所以大乘經佛常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我們跟十方三世佛是不是共同一法身?當然,三世佛的未來佛,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未來決定成佛,這佛說的,凡有佛性皆當作佛。一切眾生有佛性,無情的眾生有法性,法性、佛性是一個性,所以才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都是一個自己、一個身,這個身是清淨法身。
什麼叫清淨?第三句顯示出來了,『而於一切無來去』,清淨。雖現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決定沒有染污。什麼是染污?四相、四見是染污。如果在境界裡面生起「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見思、塵沙、無明統統具足了,這是染污。相縱然不執了,還有四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還是污染,執著雖然放下了,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無明依舊存在。這是我們的現前境界,我們怎樣擺脫污染?怎樣恢復自性?恢復我們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這是佛陀教化的宗旨。佛沒有別的,幫助我們回頭,幫助我們找回自己而已。
佛如是,我們每一個人又何嘗不如是?只是他在覺位,我們在迷位,覺迷不二,這是講真話。可是我們對事實真相不能了解;換句話說,你的性德就不起作用,就得不到受用,苦就苦在這個地方。我們迷得太久了,無量劫到今生,迷的時間太長了,所以生生世世雖遇到佛法,都回不了頭來。這裡面的原因,佛一語道破,凡夫的恩愛不能夠放下。恩愛是什麼?恩愛是般若智慧。迷的時候,將自己的般若智慧轉變成恩愛;覺悟了之後,恩愛就化成般若智慧。就像水一樣,水遇到冷就變成冰,遇到熱冰就化成水。所以般若跟煩惱是一樁事情,覺迷不一樣,它變現的相就不一樣,這正是佛在經上常講的「境隨心轉」。
你的心覺,煩惱變成智慧;你的心迷了,智慧變成煩惱。境確實隨心轉,凡夫可憐,不曉得這個道理,於是怎麼樣?心隨境轉。蓋一個房子要看看風水,看風水就是被境界轉。覺悟的人他要不要去看風水?不需要,不管什麼地方,他到那裡一坐,風水就轉好了,稱心如意,他就轉好了。煩惱業障深重的人,縱然是好風水,他到那裡一去,那個風水就會轉壞了。風水不是一定的,這是境,境隨心轉,哪有什麼好風水、壞風水?好風水是好心,壞風水是壞心,就這麼回事情!只要你心好,沒有一樣不好;心不好,什麼好的到你手上就壞了。這些理與事,佛在經典裡面都給我們講得透徹。《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頭就講這些事情,算命、看相、占卜、看風水,佛都跟你講得很詳細,真正學佛人對這些統統遠離了。
可是凡夫習氣很重,信不過自己,遇到難題了,還是要去求佛、求神、求籤、打卦,還搞這一套,這就是自己沒有信心,對於佛所說的一切法理解得不夠,才會有這些習氣存在。如果真的了解、真的相信,這一種我們今天講的迷信,你才徹底的擺脫掉,恢復我們的智慧德相。真正智慧德相是自性本具的,不是修來的;凡是修得的相好是沒見性,沒有到大徹大悟這個程度。也就是說六道眾生、十法界的眾生沒見性,這裡面的眾生色相是修得的,是善惡所感的報應。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作佛,表演給我們看,演戲,「百劫修相好」。百劫是指時間,時間之長,這麼長的時間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感得殊勝身體的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所以相貌是修來的,身體健康是修來的,佛是做出這個樣子教我們。沒有能力明心見性,超越十法界,你要得相好身,那你就得用方法去修。斷惡修善,破迷開悟,用這個方法去修。這個對於我們苦樂是直接的因素,心地善良感到善果,這個樂;心行不善,生活過得很苦,這是不善的果報。佛跟我們講,現前你所感的種種苦報、種種不如意是花報,花報不好,來生果報一定不好。我們從這一生能夠判斷到來生的狀況,這一生心地清淨,日子過得很平安、很喜樂,我們就能夠判斷,來生我們的環境一定比這一生殊勝,善因善果!
人要覺悟,不但佛常講,「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我們看看歷史,你就曉得人情世故的變化,變化太大太大了;念一念地理,你曉得我們居住的環境,山河大地的變化,你就體會到佛所講的「世間無常」。中國古時候有一部很好的地理書,叫《水經注》,是記載長江大河,水道的,每一個朝代不一樣,諸位很明顯的能見到。我離開中國五十年,回到我家鄉去看看,地理變了,我們住在鄉下,那個時候我們住的是茅屋,對著我茅屋門前不太遠,大概不到兩公里是一個湖,從前的地圖有,叫白湖,湖裡面出銀魚,魚很小,透明的。五十年之後,我回到家鄉一看,湖沒有了,水乾了,現在裡面很多人種地,立刻就感觸到「世間無常」,變化太大了。所以再畫地圖,那個地方湖就沒有了,不會再畫個湖了。五十年前的地圖跟五十年後的地圖一比較,不一樣了,許多河道也改變了,城市也改變了。從前我們是小城,有城牆的,現在變大了,城牆也沒有了。佛說的話一點都不錯,「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國土危脆,今天我們感觸特別的深。現在的核武,幾分鐘的時間可以毀滅一個地區,真的是危脆到極處了。什麼時候會有這個災難,誰也不曉得,隨時都可能。三十年前,蘇聯在古巴布置的核武,現在解密我們才曉得,它的威力,十分鐘之內可以毀滅美國三分之一,你說多可怕!三十年後科技武器的進步,我們估計那個時候需要十分鐘,現在大概一分鐘就夠了,美國那麼大的國家,三分之一不見了。我們要時時提高警覺,科學家還不斷的在研究,毀滅世界的這種武器日新月異;換句話說,這個世界愈往後愈可怕。外國的宗教裡面講世界末日,我聽了點頭,非常可能。這個世界末日是什麼?第三次核子大戰,世界大戰,那就是世界末日。法國古老的預言家講,這一次災難之後,世界上人口只剩下一個大七之數。大七,頂多是七億人,很可能是七千萬人,也可能是七百萬人,世界的人死完了,這是世界末日。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怕不怕?念到這一段經文就不怕了,為什麼?我們的身是虛空法界,就是地球爆炸了,也不過是我們身上汗毛一根,於我有沒有妨礙?沒有妨礙,拔一根汗毛算什麼!真正通達的人得大自在,地球被核子彈毀滅也得大自在,決定沒有恐怖。
觀音菩薩在《般若心經》裡面告訴我們,「觀自在」,觀是什麼?智慧,觀是圓滿的智慧。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通達明瞭,你怎麼會不自在?我們今天沒有辦法自在,我們不會觀,我們只會想,想是妄想,觀是智慧。怎樣觀法?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那就是觀。這裡面摻雜著妄想分別執著,那就叫想、就叫思,所以思跟想都不是好的字樣。佛不教我們思,不教我們想,佛教我們觀。觀,在宗門,「離心意識」就叫觀。心意識是什麼?就是妄想、分別、執著;第六意識是分別,第七識是執著,第八識是妄想。離心意識就是離妄想、分別、執著,你所用的是真心,你所用的是智慧,那是觀照。功夫再深,照住;再深,照見。所以《心經》一開頭,「照見五蘊皆空」,這才「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統統沒有了。我們講的三苦、八苦統統沒有了,煙消雲散,靠什麼力量?觀慧的力量。所以佛教我們用觀,不要叫我們胡思亂想。觀是直接的,我們現在人講直覺,決定沒有分別執著。
所以觀,你看宇宙、看世界、看一切眾生是平等的。不平等從哪裡來?不平等是從分別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你只要離分別執著,法法平等,一切眾生平等;只要有分別執著就不可能有平等,那個平等只是一個想像,抽象的概念,決定不能落實。所以諸佛菩薩才有平等,平等的水平降到最低是阿羅漢,阿羅漢沒有我。我執破了,才達到平等,有我怎麼可能平等?我總比你強一點,你總不如我,就不會平等了。連這個世間貧賤到極處了,貧是沒有財富,賤是沒有地位,乞丐;乞丐也很驕傲,看到有錢的人走在他面前過,哼一聲,「有什麼了不起,不過有幾個臭銅錢而已!」他也瞧不起人,哪兒來的平等?必須離分別執著,平等境界才能現前,平等境界現前才得自在。
世間人得不到自在有原因的,他不能夠放下分別執著,他哪裡能得自在?觀世音菩薩為什麼得大自在?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了,所以他得的是不思議的神通,不思議的自在。落實在虛空法界,我們佛家常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這落實,現出這個境界。佛現示這個境界,我們也現示這個境界,我們跟十方一切諸佛無二無別。差別在哪裡?佛現這個自在,他清楚,所以他是「神通自在不思議」;我們跟佛現同樣的境界,我們迷了,有神通不自覺,不知道自己有神通,不知道自己有智慧,生活在妄想分別執著裡面就不自在。同樣的境界,兩種不同的享受、不同的心情,所以佛在經典裡面常常念著「可憐憫者」。我們這些迷了自性的人,就是佛所講的可憐憫者。
佛知道,這些可憐憫者是自身普現的一部分,一個局部。像我們一個人的身體,手臂裡面氣血不通了,這塊地方麻木,可憐憫者就是麻木的這一塊,不是別人,還是自己。麻木這塊怎麼辦法?總得想辦法把血氣給它暢通,恢復正常,這就是佛菩薩現身為一切眾生說法,現身說法就是幫助這塊麻木地方恢復正常。這叫「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沒有任何條件;不但沒有條件,連妄想分別的念頭都沒有,自自然然這樣做,「法爾如是」。佛對十法界一切眾生感應道交,原理如是,哪有一絲毫勉強?
我們如果覺悟了,我們處事待人接物跟佛菩薩一樣。如果我們的生活、處事待人接物,跟佛菩薩不一樣,佛所說的這些經裡頭的真實義沒懂,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我們對真實義還隔了好幾層。真正明瞭佛的真實義,決定心行跟佛無二無別,那就是我們常常講,我這個身到這個世間來,現這個身幹什麼的?為眾生服務的。服務的項目很多,最重要的一個項目是幫助眾生覺悟,覺悟事實真相,這是第一個重要的項目。這就是佛家常講的「乘願再來」,他來決不是自己享受,決不是自己作威作福,他是來為一切眾生服務,幫助一切眾生。眾生迷得深的,還不能回頭的,幫助他斷惡修善,為他服務。方法太多太多了,這就是前首偈講的「種種方便」,方法太多太多了。
幫他離苦,首先幫他離三途苦,得人天樂,這是最低的標準;已經脫離三途,得到人天樂,再幫助他轉迷為悟,幫助他離六道苦,得四聖樂,一層一層往上提升;已經脫離六道,在四聖法界裡面受樂的,再幫助他提升,四聖的樂不究竟、不圓滿,還要幫助他離開,證得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裡面的樂是真實的、永恆的,不會退轉。到一真法界,證圓教初住的果位,別教初地的果位,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轉凡成聖。諸佛菩薩示現在人間幹這個的,除此之外,他沒事。
雖然示現,雖然在勤苦的表演、教學,「而於一切無來去」。「無來去」是事實真相,佛到我們這個世間來示現,有沒有來?佛菩薩入滅了,有沒有去?沒有。來去這個現象是抽象的,不是真實的。在佛法裡面,「來去」是屬於不相應行法,是我們一個錯誤的概念,沒有來去。世尊在楞嚴會上所說的,「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所以你真正要了解事實真相,現身也不來,入滅也不去。這個很難懂,很不好懂,我們要借比喻,現在比喻容易,每一家都有電視,我們把電視按鈕撥一撥,畫面出來了,它有沒有來?再扭一下,滅了,它有沒有去?沒有來去,都在這個畫面上。諸位從這個比喻上去體會,沒有來去,沒有生滅。《中觀》裡面講的「八不」,「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一不異」,這個「八不」是說明事實真相。「而於一切無來去」,這一句就是《中觀》講的八不,顯示出「神通自在不思議」,你們想想看這個境界多美!多圓滿!佛菩薩過這個日子,佛菩薩過這種生活,這個生活就是「大方廣佛華嚴」。
再仔細觀察,他是不是現在人所說的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一個法身,我們現在跟人講「一個法身」不好懂,我們講「一個生命共同體」,比較上好懂一點;一個生命共同體,一個法身。法身是我們的真身,法身是我們的本身,像一棵樹一樣,根,這是根本;枝葉是應化身,應化身無量無邊,都不能離這個根本。根本是能變化,枝葉是所變化,能所是一不是二,這才說明宇宙人生跟我是什麼關係。關係搞清楚,真心就顯露,我們現在講的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自然就流露出來了,一絲毫都不要勉強,這是真心。真心說五個,真心五種現象,真心的五種德用,五個就是一個,這個要懂。我們說真誠,真誠裡頭一定包括有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少一個,那個心不是真誠;我們說慈悲,慈悲裡面一定有真誠、清淨、平等、正覺,這是慈悲,少一個也不是慈悲,說五個是一樁事。《華嚴》上「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我們這樣運用,才得大自在,才得大神通,才不思議。
佛用這個心,也就是覺悟的人用這個心;迷惑的人用心,跟這個恰恰相反。迷惑的人用虛妄心,不誠實;用染污心,什麼染污?自私自利,貪瞋痴慢,用這個心,這是染污。用貢高我慢,這是不平等;迷惑顛倒,沒有正覺;自私自利,沒有慈悲;與自己的性德完全相違背,這樣子把一真法界變成六道輪迴、變成三途惡道。所以要知道,六道、三途惡道原本也是一真法界,現在是不是一真法界?給諸位說,現在還是一真法界;雖是一真法界,在你的眼裡頭走了樣子,你看錯了,你想錯了,這是事實真相。
廣面天王他的讚頌,如果我們真懂得、真明白,你就曉得今天我們所謂推行多元文化,團結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就是落實大方廣佛華嚴的教誨。我們不明瞭事實真相,遵從佛的教導;明瞭事實真相,自自然然跟諸佛菩薩一樣,絲毫沒有勉強的去做了。我們要懂這個道理,也能像諸佛菩薩「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自在示現種種不思議的境界。這個「不思議」,就是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就不思議了。換句話說,落在心意識裡面就可得思議,離心意識就不可思議。諸佛菩薩離心意識,所以他們用的是什麼?唯識學家給它立個名詞,叫「四智菩提」,轉八識成四智,叫四智菩提,他們用的是四智菩提。其實四智菩提,也就是我們現前所講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與四智菩提相應,名詞、言說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我們學佛要在這些地方學習,真正把我們的思想見解轉過來,知道一切眾生是自己,知道虛空法界是自己,在這個裡面全程肯定,生活、處事待人接物永遠離分別執著,我們心就自在了,身也自在,身體的自在健康長壽。
同學有問病苦,病苦是業障,只要把業障轉成智慧,病就好了。我在講席當中,這個事情也講過多次,病不是醫生治好的,說醫生能把病治好我不相信。病是誰治好的?是你自己的信心治好的。病人對醫生有圓滿的信心,他病好得很快;如果病人對醫生懷疑,他到底行不行?藥靠得住、靠不住?再高明的醫生也治不好他的病。你要問什麼道理?佛經講「相隨心轉」、「境隨心轉」,所以什麼人治好的?自己治好的,你的清淨信心治好的。如果懂得更多、更深、更清楚,能夠轉自己的惡業,那你就好得更快了。這個我們在佛經裡面體會到,六道眾生所有一切的病源、病根是三毒煩惱,這個毒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病毒,貪瞋痴是三種病毒,最厲害的病毒,潛伏在我們身體裡頭,外面只要一勾引,這裡面就發作,這是得一切病的根源。一個人覺悟了,把三毒消除了,貪瞋痴斷掉了,外面縱然有病毒感染,不嚴重,裡面沒有問題,裡面健康。所以那種感染,不過傷風感冒而已,不嚴重;裡面的三毒嚴重。
廣面天王在此地提供我們一個正知正見,讓我們理解世出世間確實是多元的,多元一體。這個認知就是智慧,你肯定,你承認,這是高度的智慧,這是圓滿的智慧,然後這一轉就是乘願再來了,就不是業報身。思想轉變了,觀念轉變了,言行轉變了,我這個身體在世間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服務,這個身得自在,貪瞋痴慢永遠斷絕了,轉八識成四智。你會把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落實了,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落實在現前工作裡面,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你會做到。這就是所謂「一佛出世」,佛出世在世間。如果一退心、一退轉,這個佛滅度了。佛滅度了,你是凡夫,你還要搞六道輪迴。佛一出世,你超凡入聖。
我們今天的環境,實在講是進進退退的,如何能保持不退?不讀經怎麼行?天天要讀,天天要認真研究討論。對於宇宙人生之理,愈來愈清楚,愈來愈明白;對於事,愈轉也愈真實,愈轉與諸佛菩薩愈相應。念轉了,言語轉了,行為轉了,轉凡成聖。可是還有很多同修來給我說,這事聽得好像是有道理,可是轉不過來。為什麼轉不過來?你在生活、工作、應酬裡面,還是煩惱作主,你就轉不過來。什麼叫煩惱作主?「我」作主,這就轉不過來。普賢菩薩教得好,普賢菩薩教我們「恆順眾生」,這個方法妙絕了。我到這個世間來,我不是這個世間主,我是這個世間客,客隨主便,這個轉就容易了。眾生你喜歡什麼都好,你下阿鼻地獄好、很好,怎麼?下了阿鼻地獄我再拉你,你不能不叫他下,你不叫他下他偏偏要下,墮得更深。所以我們要懂得,「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我們自己首先把自己解脫出來。凡是沒有辦法轉不過來的,都是我們今天講,主觀觀念太強。我們看《華嚴經》上,《華嚴經》上找不出一個有主觀觀念的人,這是給我們很大的啟示。
他們為什麼能轉得過來?為什麼真正擺平了?不同的國土,《華嚴》是來自十方諸佛剎土;不同的族類,十法界是大的不同,從大的我們曉得,小的不同就更多、更複雜了;不同的身體形狀,天跟人不同,人跟神眾又不同,下面龍眾是畜生,又不同;種種不同的色相、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見解、不同的信仰,全部都能融合成一個,這是什麼力量?性德流露。性德裡面,諸位要記住,沒有四相,沒有四見,這是性德,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是性德。
我們今天所以沒有辦法,就是永遠放不下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包袱,受這個之累!不但學佛不能契入佛的境界,佛所講的義理我們都參不透,還是用我們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去體會經義,你怎麼會體會得到?我們如何來接觸佛經?還是一句老話,「恆順眾生」。哪些是眾生?諸佛菩薩是眾生,我沒有成見,你說什麼都好,聽聽都有道理,你才能懂得他的意思。必須把自己的成見放下,我們才真正懂得真實義之所在。對一切眾生我們沒有分別執著,對諸佛菩薩也沒有分別執著,這才叫真的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不能說我對這個是一個標準,對那個又是一個標準,你是假的,不是真的。對十法界同樣用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對十法界就用一個標準,決定沒有兩個標準,我們才能夠契入佛華嚴,才能夠悟入大方廣,落實佛華嚴。所以這個經的意思真的字字句句無量無邊,細細去體會,法味無窮。古人為什麼讀經讀到深夜都不忍釋手,味道太濃了,欲罷不能,這是真的。好,今天時間到了。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09:26:3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