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234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三四卷)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7-0234

  請掀開經本,月天子偈頌第三首看起:

  【眾生心海念念殊。佛智寬廣悉了知。普為說法令歡喜。此妙光明之解脫。】

  這是眾妙淨光天子,他得法是「了知一切眾生心海種種攀緣轉解脫門」。偈頌裡面,清涼大師註得比較長,值得我們做參考,這個意思很深。第一句就是一切眾生的念頭,我們常講的妄想、分別、執著,無量無邊。菩薩在此地,就是得法裡面所講的「心海攀緣轉」,在前面也曾經跟諸位做過詳細的報告。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跟我們說,他說,「若以生滅八識,即彼第八,亦名為轉」。通常我們一般講,第七識是轉,或者講前七識都是轉,嚴格的說,八識都是轉,將性德轉成了妄想分別執著。第八識是妄想,第七識是執著,第六識是分別,所以八識都有轉的意思。「以恆轉故」,恆是恆常,永遠沒有間斷,所以每個念頭不一樣,「云念念殊」,殊就是不同。「恆故非斷,轉故非常」,這是佛法裡面講的不斷不常。《中觀論》裡面給我們講的八個不,不生不滅,不斷不常,這些都是講的事實真相。

  佛的智慧寬廣,寬廣也就是深廣的意思,悉能了知,這句話我們要重視。佛智就是我們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佛在本經《出現品》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換句話說,一切眾生智慧是平等的,能力是平等的,德是德能,相好莊嚴也是平等的。今天我們為什麼搞到不平等?本來是平等的,現在搞成不平等,這個不平等是我們的妄識造成的,也就是我們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造成的,每一個人妄想分別執著不相同,所以在相上、在智慧上、在能力上、在相好上,顯出千差萬別。曉得這個差別的根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如果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捨掉,本來面目現前;本來面目是平等的,跟一切諸佛如來果地上沒有一絲毫差別。我們今天的毛病在哪裡自己要知道,知道自己的毛病,在佛法裡面講這個人開悟了。悟後要起修,悟後要不修,我們不能恢復自己本來面目,本來是究竟圓滿的智慧德相。世尊當年出現在世間,為我們示現「八相成道」,說法四十九年,就為這樁事情,就是告訴我們大家這個事實真相。聽的人很多。佛法今天流傳到全世界,讀誦經論的人很多,為什麼收不到效果?這裡面真正的因素就是不肯依教奉行。我們怎樣讀經,怎樣聽經,完全還是以自己意識為主;換句話說,我們自己妄想分別執著完全沒有放下,時時刻刻我們稍稍檢點檢點,立刻就發現,依然是自私自利,依然是我的想法、我的看法,這是病源、病根。

  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勸勉同學們,什麼人有智慧?什麼人會學?有智慧的人,會學的人,把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放下了,不再用這一套了,要把它換一換,換成佛的看法、佛的想法。佛的看法、想法,就是我們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不是他的。我們放棄自己的跟他學,被人家牽著鼻子走,這個不算好漢,這是我們不服的。我們也把釋迦牟尼佛當作一個人,我們兩個是對立的,你說你的對,要我接受你的,我憑什麼接受你的?你對,我也沒錯,變成敵對的。我們對於佛的教誨是真的心服口服了嗎?沒有做到,只是表皮而已。充其量我們今天做到什麼?不反對,不毀謗,只可以說我們做到這裡。真的服了嗎?未必!這是我們修學功夫不得力真正的原因。釋迦牟尼佛決定沒有牽著我們走,決定沒有叫我們放下自己要順從他,我們要把這樁事情搞清楚,他是性德圓滿的流露。我們今天講隨順佛菩薩的教誨,就是隨順自性的德用,我們認為這是正確的,這是決定沒有錯誤的,隨順性德也是應該的。因此千經萬論都是講性德的點點滴滴,會學的人要抓住綱領,古來的祖師大德常常掛在口邊,「從根本修」,這就是抓到總綱領。根本是什麼?菩提心。所以古大德把菩提心稱為第一善,沒有比這個更善了,這是根。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三輩九品,第一句也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擺在前面。蕅益大師在《要解》說得好,「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那就是菩提心;品位高下,這才是念佛功夫的淺深。這話說得好,印光大師非常讚歎。

  菩提心是正覺之心,菩提心是真心。菩提心是什麼?我們把經論合起來看,經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經裡面講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論是《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造的,他說菩提心是直心、深心、大悲心,這兩個合起來看,意思就很清楚了。所謂直心,是真誠到極處,沒有一絲毫虛妄。這個標準我們很難懂,什麼樣子才是沒有虛妄,才是至誠,真誠到極處?清朝末年,曾國藩先生在讀書筆記裡面,將「誠」下了個定義,什麼叫做誠?「一念不生是謂誠」。由此可知,我們還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個誠就沒有了。菩提心不容易發,菩提心一發,這個人就不是凡夫了。是什麼地位?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發心住的菩薩。所以菩提心不發則已,一發,你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菩提心一發,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六道裡面沒有發菩提心的,十法界裡頭也沒有發菩提心的,十法界裡面,聲聞、緣覺、菩薩、佛都沒有發菩提心,這個我們要知道,我們要認識清楚。這是菩提心之體。至誠心,真誠到極處,我們在很短時間裡面可以得到,長時間就不行,煩惱習氣就起來了。我們在《了凡四訓》裡面讀到,《了凡四訓》註解裡頭,他舉這個比喻,畫符。道教畫符,佛教念咒,符咒怎麼畫才靈?真誠心;真誠心畫符,符就靈;真誠心念咒,咒就靈。所以道士學畫符,符天天要練,練得很熟,當他畫的時候,這一筆點下去,到這一道符完全畫好,沒有一個念頭,這符就靈;起一個雜念,這個符就不靈。諸位要懂得這個道理,我們佛門很多大德寫字送給人,寫一個「佛」字,這佛靈不靈?跟畫符一樣,這個字一筆下去到這個字寫完成,一個念頭沒有,這個「佛」靈,那些邪鬼邪神看到這個,他就躲避。如果你畫時還打妄想,這個字不靈,掛在那個地方,鬼神沒看見,不靈。咒亦如是,所以我常講,你要是念「楞嚴咒」,楞嚴咒太長,那麼長的咒念下來,裡頭不打妄想太難了,所以就很難、就不容易感應。「大悲咒」就短一點,愈是短的咒,我們愈容易念的時候不摻雜妄想。所以古人講得好,講得非常有道理,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佛號只有四個字,這四個字裡頭不打妄想可以做得到,咒很長,念咒不打妄想就比較困難,道理在此地。用真誠心,它就靈。

  真誠心起作用就是深心跟大悲心,大悲心就是迴向發願心。起作用,這是兩個作用:一個是自利,一個是利他。自利是深心,什麼是深心?我們今天把它說得具體一點,說得詳細一點,清淨心是自受用的,平等心是自受用的,正覺心是自受用的,這是深心,自度。大悲心、迴向發願心就是慈悲心,他受用的,對人對事對物一片慈悲。慈悲從哪裡生來的?是從真誠、清淨、平等、覺裡面生起來的。這就是佛在經上常講,菩薩如果不能自度而能度他,無有是處。什麼是自度?清淨平等覺是自度。從清淨平等覺裡面生的慈悲心就決定能度他;沒有清淨平等覺,說是有慈悲可以度他,佛說無有是處,沒這個道理。我們今天囉嗦一點,用十個字寫了五句,就是菩提心。念念不離此心,行行不離此心,這個人就是真的發菩提心了。菩提心是真心,菩提心是正覺,它是常住的,《楞嚴經》上講的常住真心,它不是妄心,妄心有生滅,菩提心不生不滅。用不生滅的真誠心,能夠了知一切眾生的妄念,為什麼?眾生再多,妄念再多,也出不了清淨平等覺的範圍。清淨平等覺好比是大海,眾生所有的妄想分別執著是裡頭的波浪,波浪再多,沒有離開大海。所以我們起心動念,別說諸佛菩薩,真心現前的人統統知道;在《華嚴經》上來說,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個個都曉得。我們要是自己起心動念做一點不好的事情,瞞著別人;是,人可以瞞住,人是凡夫,可以瞞他;諸佛菩薩瞞不住,這一點我們要清楚。諸佛菩薩用真心,所以我們點點滴滴人家都清楚、都明瞭。

  我們要時時刻刻警覺到,佛菩薩、天地鬼神在鑒察我們,我們起心動念、所作所為要對自己負責任。我們發心拜佛做老師,跟老師學習,那我們就要對老師負責任,時時刻刻呈現自己的成績給老師看。這不是每天讀多少經,早晚功課不缺,這是形式,形式不重要。我早年初接觸佛法,章嘉大師教導我的,最重要的是實質,形式是表演給初學人看的,是接引初機的一種方式。大眾在一起共修,有規矩,這都是形式。最重要是有真實的內容,真實內容是從你念頭上起了變化,把妄想分別執著轉變成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要從這個地方做一個大轉變。我們念念都要想到、要警覺到,中國古人常講「舉頭三尺有神明」。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每一個人生下來就有兩個神,在這一生當中跟著我們,不會離開;這兩個神一個叫同生,跟我們同生,一個叫同名,我們叫什麼名字,他也叫這個名字,這一生當中日夜不離開。我們起心動念、所作所為,他們都做報告,送給鑒察世人善惡的這些神明,提供給他們做參考。他們有能力幫助我們獲得吉凶禍福,吉凶禍福不是他有權加諸眾生的,不是,依據眾生的業感,他不過是做增上緣而已;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決定是自己造的。所以佛知道,菩薩知道,鬼神知道。

  『普為說法令歡喜』。說的什麼法?無非是把宇宙人生真相為我們宣示,讓我們明瞭。徹底透徹明瞭之後,歡喜心就生了。佛經裡面常講「常生歡喜心」,這個歡喜心不會中斷,不是外面的刺激,是自性裡面的歡喜,叫法喜充滿。無論在什麼環境裡面,順境也好、逆境也好,我們所接觸的,善人也好、惡人也好,平等的歡喜。這個歡喜不是從外面來的,是從自性裡頭自然流出來的,順境、善人我們看到歡喜合掌,善因善果;逆境、惡人我們看到也歡喜,也恭敬合掌,祝福他的業障早日消除,他在受苦受難是消業障,那個苦難要這樣子才能消除。所以都是真誠的祝福,勉勵自己,也勉勵別人,離一切相,斷惡修善。諸位想想,諸佛如來、菩薩善友為一切眾生說法,總離不了這個原則,他們所弘揚的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他們所示現,做出樣子給我們看的,總不外乎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不但世尊一代時教如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教化眾生,諸位去想想,哪一個離開這個原則?我們覺悟了,明白了,只要抓住這個原則,就不會有大的過失。修行在哪裡修?在生活當中修。日常生活我們面對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這裡面有合乎自己意思的順境,不合乎自己意思的逆境,順逆境緣當中修真誠心,這是菩提心的根本,我們只有一個真誠心對人對事對物。真誠心的樣子是什麼?樣子是清淨,決定不為外境所染,那就清淨。外面境界有順境,合乎自己意思的,不起貪愛;這個貪愛是世間的情愛,不生情愛,你的心清淨;不合自己意思的,逆境,不生瞋恚;這就是清淨心,這是真誠心的樣子。對待一切眾生真誠恭敬,那是平等心,決定沒有高下。佛比我高,我比他高,這是煩惱,那是迷惑顛倒。只有佛法知道,法法平等,《金剛經》上講「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大經裡佛告訴我們法法平等沒有高下。世出世間法沒有界限,是平等法,平等真法界,這是一真法界。我們有高下心對人對事,錯了。對於一切法清清楚楚明明瞭瞭是正覺心,這是般若智慧,決定不迷惑。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真誠的愛心,真誠的照顧,無微不至的照顧,真誠的幫助,這叫慈悲心。所以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是真誠的落實,是真誠的樣子。

  我們要問,我們真誠心有沒有現前?就看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有沒有現前?你能夠現前多少?你能不能達到菩薩的標準?菩薩的標準在哪裡?在離一切相。離一切相,我們說得粗一點,說得明顯一點,離自私自利,主要就是離這個相。我們的真誠、清淨、平等、覺裡頭,還夾雜著自私自利在裡面,這不合標準,不純。這種菩提心叫做相似菩提心,有沒有好處?有!相似成分少,在天道。佛在經上告訴我們,色界天人,就是四禪天,四禪天人修慈悲喜捨,但是他的慈悲喜捨裡面有「我」在裡頭,也就是自私自利成分夾雜在其中,夾雜得多的是初禪天,夾雜得少的是二禪、三禪、四禪,就這麼回事情,夾雜得更少的,變成阿羅漢、辟支佛、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薩。十法界裡面佛菩薩是相似的菩提心;換句話說,有夾雜的菩提心。完全不夾雜了,我們用《金剛經》的話來說,四相、四見都斷了,都離開,不夾雜,那個菩提心是純菩提心,這個果報在一真法界,不在十法界。這個菩提心現前,你是初住菩薩,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這個事情是要我們自己去幹,佛為我們說出來,幫忙只能幫到此地,其他的沒法子。所以佛的幫忙只是開示,我們自己要有能力悟入。悟是真正通達明瞭,入是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四相、四見,那就入了他的境界,這個境界是華嚴境界,不思議解脫境界。聞法能悟入,這才是佛真正的學生。悟入,我們的功力不相等,就是同一個位次,我們同是初住菩薩,每一個人程度不一樣。就好像同一個班級念書,在學校同一個班級,大學一年級同一個班級,考試起來還從第一名到末後一名,不一樣。這種不相同的,都是自己悟入程度不相等,廣狹、淺深不相同。在佛法裡面同是初住菩薩,從初住提升到二住,時間上就有長短不相同,有些人很快就契入二地,有的人還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夠提升一個位次。

  佛對於我們的恩惠是教導,恩惠裡面使我們感激不盡的,是他的教導從來沒有間斷過。佛教初學,不但是佛,世出世間這些聖賢教導初學,幾乎都用同樣一個方法,那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們有些時候也遇到同修們說,他修學的環境不好,要選擇一個好的修學環境,這個觀念是正確的,特別是對待初學。佛在小乘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佛就說得很清楚,初學的人最重要的是要認識善知識,親近善知識,不離善知識,我們的道行才能紮住根。有根有力,三十七道品裡面講的五根、五力;到自己有根有力,可以離開善知識,出去參學。根跟力是什麼?絕對不會受外面境界的影響,自己在境界裡頭能夠做得了主宰。這個做主就是自己有定、有慧;有慧,對於外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有定,如如不動。也就是說,順境裡決定不起貪愛,逆境裡決定不生瞋恚,你有這個能力就可以參學,你可以自學。沒有這個能力,最好依靠善友,古大德跟我們講依眾靠眾。但是大眾在一塊修學要如理如法,如果這個修學的團體不如理、不如法,那就很難了。如理如法的標準是什麼?我們又不能不清楚。這個團體有道風、有學風,這個就如法。道風,他有修學的方法,行門裡面有方法;學風,他有依據的理論經典,每天讀誦講解、研究討論,天天幹,增長智慧。將我們所解的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這就契入境界了。所以學風是解門,道風是行門,這個道場就殊勝。如果這個道場道風、學風契自己的根機,我們就決定不能夠捨棄,決定不能夠離開,在這裡面長時間的薰陶,根利的人有在三年五載就成就,就契入境界,我們在史傳裡面看到很多。雖然契入境界,契入境界就是證果,他證得法身菩薩的果位,初住以上的果位,依舊不離開道場,依舊不離開老師。這個示現是大慈大悲,這種示現就是我們平常講的乘願再來,倒駕慈航,甚至於他所悟入的境界超過他的老師。譬如他的老師是十住菩薩,他今天已經是十行位的菩薩,超過太多了,依舊不離開老師。這個用意很深,給後學做模範,給後學對於法門、對於道場、對於善友、對於同學增長信心。人家一看,這樣的大德他都不離開,這個道場一定非常殊勝。他來做示範,他絕不召集去開闢一個新道場。

  我們今天很冷靜的來觀察,下一個世紀佛教是一個什麼樣的形式?我的觀察感覺到,下一個世紀主持佛法的是居士林,居士林會遍滿這個世間。道場居士主持,佛法會興旺起來。出家人接受居士的供養,做自己本分的事情,弘法利生;也就是說,出家人將來做的事情:講經說法、領眾修行,出家人將來做這兩樁事情,好!四眾弟子密切合作,出家人再不要搞這些繁雜的事務,繁雜事務對於解門、行門都有障礙。如果解行都沒有障礙,那你是佛菩薩再來,你不是凡夫,你真正達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你絕對不是十法界的,你是法身大士再來的才行。法身大士來的有沒有?不能說沒有。不但是法身大士,諸佛如來示現再來的,也要給末法眾生做一個好樣子。好樣子是什麼?好樣子就是守本分,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統統放下,一生講個一、二部經,這做好樣子。管理道場、經營道場決定是在家人的事情,出家人不聞不問。接受你們禮請來講經,但是諸位要知道,普賢菩薩給我們說「請轉法輪,請佛住世」,請法師到這個地方來講經說法,暫時的,不是長期的,有沒有必要?有,多聽聽,看哪一個法師講的跟我們這個地方的人投緣,我們歡喜,我們就請這個法師長住在這個地方。長住就是請佛住世,我們接受長時間的薰習。這樁事情在現在這個時代不難,法師們不能分身,現在有網路,我們利用網路還是可以親近一個善知識,還是可以專修一個法門。當然從網路總不如現場,現場感受不一樣。說到這個地方,培訓人才就重要,希望這種培訓班,短期的也好,長期的也好,能夠到處林立。每個道場都發心培訓人才,這個樣子講經說法的人就多了,各個地方或是巡迴、或是去長住,可以跟網路同時並行,利益無邊。

  出家人如果對於這一點還放不下,還要跟世間人去爭名奪利,爭權、爭地位、爭利養,你就完全錯了。大家讀一讀《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就知道,縱然你爭到,你能夠享受幾年?享受完了之後,果報在地獄,苦不堪言。利害得失我們要看清楚,眼前的小利不是真實的,眼光要遠大,要看久遠的利益,來生後世的利益,這才是真有智慧,真正明瞭利害得失。決定不計較眼前,眼前的時光太短促,人生百年,剎那之間。年輕的時候,閱歷淺,考慮問題不夠周到。年歲大了,五十、六十以上,閱歷廣,人成熟,想的事情就多,想的事情也周密。若有智慧,他一定為來生後世著想,這個人就有智慧。念念為這一生幸福著想,這個人頂多只說他很聰明,他沒有智慧。你這一生完了之後,來生怎麼辦?所以佛家講智慧跟聰明不一樣。這些經文我們明白之後,就曉得要怎樣去學習。

  前面跟諸位說過,這是觀機。對於發心弘法的人來說,無論是出家、在家,發心弘法利生,第一個要懂得觀機。觀機就是你曉得,這個地區、這個時代這些眾生,老年、中年、少年,他們想些什麼?仔細聽聽他們說些什麼?他們在唱歌唱的是什麼?他們在跳舞跳的是什麼?我們清楚明瞭,然後才知道我們要給他說些什麼法,應機說法。古德所註解的,他是那個時代的,而且多半講的是原理原則,句句都是活的,不是死的。佛法的教學活活潑潑,貴在實用,這樣我們才真正能夠自利利他,才真正得到佛法殊勝的功德受用。如果不懂得眾生的根性,說法就難了,你所說的縱然是契理,不契機,人家聽了不能接受,不生歡喜心,這個樣子講經說法就失敗了。所以,觀機太重要!觀機,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之處,細心觀察,冷靜觀察。你說「我沒有這個能力」,不是沒有能力,你的能力被障礙了。什麼障礙?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了。你只要妄想分別執著少一點,你就有能力觀機;你妄想分別很嚴重,那當然你就沒法子。所以我們真正的障礙是妄想分別執著,這三樣東西如果不是淡一點的話,六道輪迴決定不能超越;說實在的話,念佛也不能往生。這個事實都擺在我們面前,你看念佛的人有多少,往生的人有幾個?什麼人念佛能往生?放下的人。什麼人念佛不能往生?不肯放下。帶業往生,古大德講得好,只帶舊業,不帶新業。新業障礙現前,你不放下,怎麼行?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註第三句,「普為說法令歡喜」,《疏》文不多,《鈔》解釋得很多。《疏》裡面講,第三句「示心海性,即是佛智」,這就是普為說法。指示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妄想分別執著的那個根,妄想分別執著從哪來的?找它的根源,那個根源就是自性,根源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而是迷了自性。迷了自性,就錯用智慧,把智慧變成妄想分別執著,凡夫的過失在此地。由此可知,佛智就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這是本有的,不是從外面求得的。從外面求得的,難!我到底這一生認真努力去修學,能不能得到?不一定。自己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只要把障礙去掉,自性本具般若智慧就現前,這個人聽了很歡喜,佛有,我也有;佛智能現前,我的智慧也能現前。只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自性本具的佛智就現前。智慧現前是報身,大家都曉得佛有三身,法身是自性的性體,報身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應化身是自性本具的德相,都不是從外面求得的。諸佛菩薩苦口婆心、千言萬語勸導我們,就是希望我們省悟過來,認識自己。佛家常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是認識自己。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什麼?是一尊究竟圓滿佛。哪個不是?一切眾生各個皆是,這才是真平等。雖然各個都是,從來也沒有失掉,這個法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可是你現在迷了。迷了之後,非失似失,並沒有失掉,但是好像失掉了。佛菩薩大慈大悲幫助我們,重新認識,重新肯定,下定決心把虛妄的捨棄,決定不再把虛妄放在心上,我們就成功了。

  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講的幾句話,我們聽了真的歡喜,他說「本覺本有,不覺本無」。本覺是什麼?如來智慧德相,這是本覺,本有!本有決定可以恢復;不覺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不覺本無,本無決定可以斷得掉。我們一般人害怕,怕的是什麼?怕的是煩惱斷不掉,沒有能力克服煩惱。現在佛很坦白的告訴我們,可以斷得掉,因為它本來無。佛道可以能證得,因為它本有,都是自性裡頭本具的。這是給我們建立圓滿的信心,清淨的信心。《金剛經》上說得好,「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怕的是你沒有真正的信心。真正信心建立,智慧就慢慢生了,這是真智慧,是自性本具的智慧,你妄想分別執著一定是漸漸淡了。頓斷那是上根利智,我們一般人做不到,我們一般人漸漸斷。漸漸斷是年年減少,月月減少,天天減少,這叫漸斷。妄想分別執著減少一分,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德相就增長一分,這個叫真修,這叫真幹,夏蓮居老居士講的「真幹」。這是從實質上用功夫,不是在形式上,我們才真正得到法喜,真正得到佛法殊勝功德利益。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09:22:29)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24日09:22:3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632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