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221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二一卷)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7-0221

  請看經本,日天子偈頌第五首開始:

  【佛演妙音無障礙。普遍十方諸國土。以法滋味益群生。勇猛能知此方便。】

  勇猛不退轉天子在長行裡面跟我們說明,他得的是「無礙光普照令一切眾生益其精爽解脫門」。偈頌也就是他的讚頌報告,意思非常明顯。『佛演妙音無障礙,普遍十方諸國土』,意思雖然很明顯,但是一般人還是不容易體會。「演」是示現,不僅僅是講演,更重要的意思是示現表法。我們從佛種種示現表法當中,體會到義理有淺深廣狹不同,這是隨著我們自己定慧功夫的淺深所見到的不一樣。但是「佛演妙音」,確實是清淨平等的,是遍虛空法界的,「普遍十方諸國土」,一點都不錯。我們能夠領略多少,全在定慧。凡夫沒有定慧,是把定慧轉變成煩惱。經論裡常常提醒我們轉貪瞋痴為戒定慧,就曉得在佛菩薩果地上稱戒定慧,在凡夫分上就稱貪瞋痴。貪瞋痴跟戒定慧是一個體,煩惱與菩提不二,煩惱即菩提,就是這個意思。如果我們把煩惱轉成戒定慧,佛演妙音我們就全部都能體會到,也都能得到這個受用。轉不過來,佛雖然恆無間斷的示現表演,我們在這裡面不見不聞,不知不覺,這個可悲!《大方廣佛華嚴經》在哪裡?就在我們生活裡頭,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境界就是「大方廣佛華嚴」,所以是「普遍十方諸國土」。為什麼我們覺察不到大方廣,不能過佛華嚴的生活?佛法當中常說,我們被二障所障,絕對不是佛演妙音有障礙,佛的示現有間斷,那我們就全都想錯了。佛果地上六根的起用,周遍法界從無間斷,我們體會不到,讀了《華嚴經》才略略有一點省悟,逐漸發現了,體會到了,原來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都是在演說「大方廣佛華嚴」。如果我們能夠稍微體會到一些,這境界好!入法界了。

  我們現在要問,如何使我們能入法界?先決的條件是「發菩提心」。首先要明瞭什麼是菩提心?世尊在《觀經》裡面跟我們講,「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至誠心是菩提心之體,深心是菩提心的自受用,迴向發願心是菩提心的他受用,佛說這三心有體有用,是一而三、三而一。儒家也講,儒家講「誠意,正心」,跟佛家講的菩提心沒有兩樣,誠意就是至誠心,正心,他把菩提心的兩個作用合起來,正心;自受用的正心,佛叫它做深心,他受用的正心是佛家講的慈悲心,儒、佛一個意思。可是我們今天這個心發不出來,儒家教人,心如何能發得出來?先除二障。儒、佛一個道理,他們沒見過面,沒商量過。儒家講「格物,致知」,格物是破煩惱障,致知是破所知障。二障除掉,菩提心就現前,誠意、正心才現前。你有這兩種障礙在,你的意不誠,你的心不正,那麼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地藏經》上講「無不是罪,無不是業」。儒、佛世出世間聖人,都是教我們要先斷煩惱,煩惱習氣不斷,決定不能成就,來生人道都得不到,何況其餘?所以煩惱習氣不能不斷。儒家講格物,物是什麼?物是物質、欲望,佛家講五欲六塵,儒家講七情五欲,這個東西要斷。迷的人不知道,貪戀,以為這個東西是好的享受。佛在經上把它比喻刀口舐蜜,蜜很甜,蜜在哪裡?在刀刃上;你嘗這個甜頭,甜頭嘗到,舌頭也沒有了。這是告訴你得不償失,損失太大太大,你得到的太少,損失太大。

  所以諸佛菩薩讚歎苦行,不但佛菩薩讚歎苦行,我們看看其他的宗教也讚歎苦行。天主教跟基督教裡面講的神貧,那就是我們佛家講的苦行,一無所有,一切放下,他們讚歎。讚歎這種人有福了,為什麼?天國屬於他們的。在我們佛法裡面,大迦葉尊者示現苦行給我們做榜樣,大迦葉是很富有人家出身的;換句話說,習慣於富貴的生活,出家之後特別修苦行,難能可貴。諺語常說,從貧入富容易,從富貴再過貧窮的日子難!迦葉尊者給我們示現難行能行。破煩惱障,親近善知識,讀經聞法破所知障,這兩種障礙除掉,諸佛如來的佛華嚴的境界就現前。佛華嚴境界現前,就是說明我們契入法界了,「入法界品」,我們入了。入了這個境界,肯定一生圓滿成就,跟善財一樣,毫無疑惑。不需要修學三大阿僧祇劫,不需要修學無量劫,一生就圓滿成功了,圓修圓證。

  西方極樂世界六塵說法,我們這個世間跟西方極樂世界無二無別,也是六塵說法。極樂世界的人能得受用,他沒有二障;我們這個世界諸佛如來六塵說法,我們不見不聞,不知不覺,是為二障所障。所以世出世間一切賢聖異口同音,都教導我們要破除二障,我們要真幹!二障有很多人懷疑,太難斷了。佛在小乘經裡面比喻斷煩惱,就如同截斷四十里的瀑布,真不是容易事情。可是在大乘法裡面佛不是這樣說,大乘有方便、有善巧,肯定是能斷得掉的。馬鳴菩薩《起信論》裡面,把這個道理為我們說出來,「本覺本有,不覺本無」。二障是不覺,本無,本無哪有斷不了的?大方廣佛華嚴是本有的,本有的怎麼會不能證得?「大乘起信」這個名字好,真的叫我們生起信心,我們不再懷疑了。所以煩惱習氣一定要斷掉,要捨得乾乾淨淨,你要真的去幹才行!然後你就見到,我們這個世間原來也是六塵說法,從來沒有間斷過。有情,有執著,情就是妄想,情見就是分別,這個東西是障礙,我們自己總要清楚、總要明瞭,真正功夫都用在這個地方。佛千言萬語、千經萬論的教誨,無非是教我們斷一切情見,放下一切執著。

  《大方廣佛華嚴經》,龍樹菩薩在龍宮裡面見到的是大本,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這個話是比喻,我們不能把它坐實,坐實你就錯了。它的意思是什麼?盡虛空遍法界不常不斷,是法性自然的流露,沒有加絲毫的勉強,沒有加絲毫的意思,佛家裡面常講「法爾如是」,所以大方廣佛華嚴就是宇宙一切眾生的全體。全體是一個體、一個心、一個智慧、一個德相,為什麼會搞得這麼複雜?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搞複雜了,搞複雜是念頭搞的、妄想搞的,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都不是真的,《般若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虛妄。天台家六即說得好,十法界裡面到底是個什麼狀況?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這是十法界;名字跟觀行是六道,相似是四聖法界,不是真的。所以突破十法界,怎麼突破的?放下!十法界裡面一切人事物都不沾染,你就放下了。我們用節錄的綱領來說,放下一切虛偽,真誠心就現前,菩提心的心體就現前;放下一切執著,清淨心現前;放下一切分別,平等性現前;放下一切迷執,智慧現前;放下自私自利,慈悲心現前。你不能放下,你就得不到受用。所以統統放下,大菩提心現前,我們這十個字就是菩提心。菩提心現前,你就見到大方廣,你就契入佛華嚴,你再不會造業,再不會做錯事情。你肯定一切眾生是自己,你也肯定佛所說的「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你肯定,從今而後處事待人接物用孝順心、用尊敬心。換句話說,還有是非人我,還有妄想執著,我們用輪迴心,天天讀《華嚴經》還是在造輪迴業。你讀的是書本,不是實際,實際是整個宇宙人生。

  這裡我們曉得,「佛演妙音無障礙」,這是自性性德法爾自然的流露,普遍十方三世諸佛國土。『以法滋味益群生』,佛家常講法味,「法滋味」是什麼?宇宙人生真相明白了,這裡面的性相、理事、因果報應,統統搞清楚、搞明白了,這是法滋味。世尊一生為我們所說的是法,為我們所表演的是法,他的日常生活一舉一動、一言一笑都是表法,我們要有智慧能看得出來。世尊是表法,我們再問一句,哪一個人不是表法?這才能入得了法界。世尊表法,一般人不是表法,你就入不了法界;一切眾生都是表法,我們才入得了法界。所以一切眾生即是諸佛如來,這話沒錯,是真的不是假的。佛在經上說:菩薩成佛,見到一切眾生同成佛道。經上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不但有情眾生同成佛道,無情的眾生也同成佛道。這什麼原因?有情眾生有佛性,無情眾生有法性,你知道都是自性現相,自性現相,生佛無二無別。所以佛經你念通了,這才能通得了;通了,障礙就沒有了,凡是障礙都是不通。人與人之間不通,於是才產生猜忌、懷疑,這有了障礙。人與人之間常常往來,現在講常常交流,通了,沒有猜疑,沒有矛盾,問題化解了,所有一切誤會都沒有了。由此可知,世出世法所有的障礙是不通來的,這一點我們要懂得,我們要學習。

  我們是凡夫,無量劫來冤親債主不知道有多少?過去生中跟人結善緣,遇到的時候歡喜讚歎;過去生中跟人家結惡緣,遇到了,人家總是要找麻煩,毀謗、侮辱、陷害;過去生中造的業,現在遇到了,有這個報應理所當然,一點都不奇怪。哪些人會受這些讚歎,毀謗會受影響?不通就會受影響,聽信謠言。諺語常說「謠言止於智者」,智者怎麼樣?智者他通,他聽了謠言,他要去求證,來問問你有沒有這個事情,當面問清楚、問明白,所以他沒有疑惑。你不求證,不把它搞通,你就聽信謠言,你就上當了。我過去跟韓館長一起同學弘法三十年,這一類的事情遇到是太多太多了。她有個最大的好處,她聽了之後就來問我有沒有這回事情,到底為什麼會有這種謠言,我們一分析、一溝通,不上當,不受別人影響。這些人有的是有意、有的是無意,有意的目的何在?目的是破壞你們的團結,破壞你們的合作,希望你這個道場能瓦解,有意的;無意是愚痴,是道聽塗說,人云亦云,自己造作這個罪業自己不知道。但是造這個業決定受果報,這種果報,世尊在《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裡面講得很清楚。所以弘護要密切合作,合作最重要的是要溝通。

  我在此地,我跟李會長每天一定要有一個時間見面,要保持管道的暢通無阻。我們在此地所做的事情,障礙也相當嚴重。我們勸人放下,世間有一等人,堅固執著的人,不肯放下,這在利害上發生衝突。當然他不喜歡我們這樣做法,他認為我們這個做法妨害他的利益,在利益上有衝突,於是用種種手段來障難。但是我們是依教奉行,我們思想、言行都是順從佛陀的教誨,沒有為自私自利,沒有為自己的名聞利養,所作所為為社會、為眾生,為社會的安定,為世界和平,為眾生的幸福美滿,沒有一絲毫為自己。我這麼大年歲了,在這個世間不會太久,李木源居士雖然比我年輕,他對世緣沒有留戀,所以能真正放下。世間人所謂犧牲奉獻,如果我們還有犧牲這個念頭,還有奉獻這個念頭,出不了六道,有這個念頭你的心還不清淨,這個念頭都沒有。為什麼要這樣做法?自自然然這樣做,沒有理由,沒有條件,法爾如是;諸佛菩薩這樣做,我們自自然然也這樣做。兒女孝順父母還能談條件嗎?學生奉事老師也不能談條件,佛法是孝道、是師道,把孝養自己父母這個理念擴大,擴大到孝養一切眾生,把尊敬佛陀的理念擴大,尊敬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這是佛教給我們的。

  佛為什麼要這樣教導我們?這是事實真相。我們眾生迷,佛菩薩覺,我們不了解,佛菩薩了解,這是法味,這裡頭有法喜,只要我們能這樣做,法喜充滿!勇猛天王他懂這個道理,懂這個道理決定他落實了,他要不落實他不懂。我們在經教念念聽聽不懂,決定要落實,落實才真懂。所以老師教學生容易,學生真懂了不容易。老師如果要教學生真正能懂,老師要落實,一定要給學生做個榜樣,單單靠言說能夠契入的是上根利智。所以佛教學有三個方法,佛家叫「三轉法輪」,就是三種教學的手段:第一個是指示,直截了當指示,將性相、理事、因果說出來,你一聽就明白,是上根人;中根人雖然聽清楚了,好像覺得你所講的與我沒有什麼親切的關係,必須要勸導他,他一聽勸導,知道這個事情與我關係很密切,他注意到了;第三種下根人,勸導他,雖然說這個事跟我有關係,好像關係還很疏遠,必須自己做證明給他看,叫作證轉,他看到之後這才相信。今天佛在經上所說的性相、理事、因果,我們冷靜觀察,這個世間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給我們作證了,佛經上所說的原來就是現實的環境,現實的環境原來就是「大方廣佛華嚴」。大是宇宙人生之體,方是宇宙人生的現相,廣是宇宙人生的德用,就在眼前六根所接觸到的,大方廣不是玄學,是實學,實實在在的。你沒有覺悟,迷在裡面,你過的是煩惱、苦惱的凡夫生活;覺悟之後,你得大自在,你過的是佛華嚴菩薩的生活。生活有沒有改變?沒改變;不是說學佛你就會發財,學佛你就會升官,你就會提升你的物質生活,那就錯了,提升了精神生活。這個樂不是苦樂之樂,苦樂之樂是相對的,不是真樂;真的樂現前,苦樂二邊都離開,法喜充滿。這是真正的利益,真實的利益,平等利益一切眾生,勇猛天王契入了。第六首:

  【放光明網不思議。普淨一切諸含識。悉使發生深信解。此華纓天所入門。】

  妙華纓光明天子,他「得淨光普照眾生身令生歡喜信解海解脫門」。讚頌裡面,『放光明網不思議』,「光明」是智慧德相,「網」是比喻,比喻廣大繁密。十法界依正莊嚴,就像大梵天的羅網一樣,雖然無量的錯綜複雜,但是在佛眼睛裡面有條不紊,條理分明,清清楚楚,一點都不亂,有次第,有秩序。為什麼?因為自性的變化是有次第的。《起信論》裡面告訴我們,「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它的演變是有順序的。中國古聖先賢也說,道家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儒家也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它有體系的,它不亂。我們看到這個世間法好像非常凌亂,其實是你自己的心亂,外面境界實在並不亂。你自己心亂,看到外面境界好像是亂的;你自己心清淨,你看到外面境界也是清淨的;真的境隨心轉,這個話一點都不錯。《楞嚴經》上說「若能轉物,則同如來」,這話說得好!我們要學如來能轉物,不要為物所轉,你才有真本事。隨著外境轉你是凡夫,不隨外境轉你就有能力轉物,我們學佛才真正得佛法的受用,不為外境所轉。這是「放光明」,光明在此地比喻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透出來了。但是你要曉得,般若智慧透出來,前面把障礙智慧的東西捨掉。什麼東西障礙智慧?你的心散亂,妄念、妄想太多,所以你要修定。你造作種種惡業,惡業使你的心不定,所以佛才教人持戒,持戒是斷一切惡業,幫助你得定,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定的作用,定是清淨心,它的作用就是放光。「不思議」,是讚歎自性本具般若智慧。

  『普淨一切諸含識』。自己心清淨了,外面境界就清淨;如果說自己心清淨了,外面境界不清淨,你就把佛經上講的這個話否定掉了。為什麼?佛說境隨心轉是假的,我心清淨了,外面境界為什麼不清淨?那佛說這個話豈不是騙人的?到自己心清淨,外面境界果然是清淨,證明佛講的話沒錯,這個境確確實實是隨心轉。相隨心轉,體質隨心轉。心清淨,你的容貌清淨,你的身體清淨;身體清淨,一切病都沒有;本來身體是多病的,只要修清淨心,你什麼病自然就沒有了。一切眾生的病從哪裡來的?從貪瞋痴來的,貪瞋痴叫三毒,我們現在講的病毒。由此可知,我們要淨化眾生,先要淨化自己;自己不能得清淨心,就不能夠淨化別人。這個淨化,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影響力,在佛家、道家裡面講感應。感應道交的理很深,事微密奧妙。唯有真誠才能感物,人的真誠慈悲能感動毒蛇猛獸,牠圍繞你身邊,牠沒有惡意,人跟畜生跟鬼神都能夠感通,人與人哪有不能感通的道理?不能感通,是我們自己功夫不得力才會有這個現象;自己功夫真的得力,自然就能感人。功夫一定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勘驗、去測驗,我的修行到什麼樣的程度?在哪裡測驗?在一切人事上測驗。邪見的人,作惡的人,你看他是不是回頭,是不是有所改善,如果看到他沒有回頭、沒有改善,我們自己覺得功夫不夠,還要認真,還要努力修學。見到邪知邪見的人回頭了,造惡的人行善了,我們知道自己修學功夫有了一點效果,不能放鬆,更要努力,更要勉勵。為什麼?影響面要往外延伸,要擴大,諸佛菩薩他們那個力量能夠盡虛空遍法界,我們決定不能夠得少為足。

  修行沒有別的,改進而已,改是改過,改過就進步。古人常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是說明學生決定超過老師,學生沒有超過老師是對不起老師,所以學生超過老師是當然之理,是正常的。老師好的地方你都學會了,老師的缺點你都把它改正過來,你當然就超過,這是佛法講的精進。你說我學,學得跟老師一模一樣,你沒有進步;如果你所學的還不如老師,你就完了,你什麼都沒有學到,你的光陰完全空過了。那個會學的人,誰是我的老師?一切眾生都是我的老師,我六根所接觸到的,所有一切善法我認真努力學,所有一切惡法我統統天天改,你就成大聖大賢,這是華嚴境界。華嚴境界裡面,就是所有一切眾生,這一切眾生包括有情眾生、無情眾生,都是諸佛如來、都是自己的父母,你有這種看法,你就入華嚴境界。《華嚴》稱為大,《華嚴》稱為根本,意思在此地,真的是諸佛如來根本的教學。教學的效果,契入這個根本,契入這個境界。念念為一切眾生得真實利益,自己呢?自己是一切眾生裡面的一分子,一切眾生得利益,自己焉有不得利益之理?如果我們這裡頭有一念想到自己,錯了!那就是一念迷,一念迷一切皆迷,一念覺一切皆覺,我們要懂這個道理。所以不能有一絲毫自私自利的念頭,這是如來真實教誨。

  『悉使發生深信解』。我們幫助人,眾生根性不相同,所以幫助人也是有層次、有階段。對於還沒有接觸佛法的這一類眾生,我們要幫助他認識佛法,明瞭佛法是一回什麼事情,這是一個目的,這是第一個階段。他認識清楚,明白了,不再誤會了,我們再幫助他建立信心,深信不疑。佛法是究竟圓滿的教學,佛法是生活教育,是跟我們關係最密切的,指導我們的生活行為趨向幸福美滿,是世間任何教育都不能相比的。民國初年歐陽竟無說得好,他說:佛法不是宗教、不是哲學,而為今時所必需。必需就是不能少的,換句話說,其他的教育不是我們必需,我們不學,少學幾樣,沒有關係,這一門東西不學就不行;換句話說,非學不可!這是所有教育裡最精粹的、最精華的,是智慧的教學、清淨平等覺的教學。我們接受這個教育,若能依教奉行,我們就得大圓滿,就過諸佛菩薩的生活,得大自在,拓開我們生活的空間,虛空法界是我們生活空間。我們今天生活空間很可憐,離不開地球;諸佛菩薩生活空間是盡虛空遍法界,他還能回到過去,也能進入到將來,十方三世是他生活空間。我們能不能做到?答案是肯定的,決定能,只要你突破障礙,十方有障礙,三世有障礙。障礙怎麼來的?佛說,障礙是從妄想分別執著產生的。突破障礙,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障礙就沒有了,十方三世是一個整體。在自性清淨心裡面,沒有十方,也沒有三世,所以法界叫一真。什麼人證到一真的法界?一心的人。一心所現的相就是一真,三心二意所現的相就是十法界,所以境界確確實實「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切法從心想生」,一點都不錯,這是把宇宙人生真相一語道破。

  我們做學生的人能信、能解、能行、能證,我們的修學就圓滿了;能信、能解、能行這是菩薩,能證就成佛了。所以不斷煩惱,不修清淨心,怎麼行?清淨心在哪裡修?生活當中修,順境、善人不生貪愛,逆境、惡人決定沒有瞋恚。維摩居士教導我們,時時刻刻、在在處處保持平常心,平是平等,常是永遠保持你的清淨平等,這是道,這是如來的大道,成佛之道。成佛之道,就是在一切境緣當中,保持你的平常心。佛在經論裡面跟我們講十法界的業因,平等心是成佛第一個因素,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平等。平等就是在一切諸法當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我們心才平等。要在一切境緣當中放下七情五欲,我們心就得清淨;你不在一切境緣當中修,你到哪裡修?

  蓮池大師說得好,《竹窗隨筆》裡面他記的有許多小故事、小公案,都是事實。他說有個法師,修行很不錯,很多人讚歎,自己也以為不錯,住在深山裡面,信徒把他請到都市裡面來講經說法,沒有多久,名利心、貪瞋痴慢就起來了,退墮了,自己沒有感覺到。蓮池大師跟他見面就說他,就說這修行人在深山裡修得真不錯,下山之後就墮落了,他就問誰?就是你老兄。不容易!所以大乘修學不離開紅塵,紅塵裡歷事鍊心,什麼事可以經歷,鍊什麼心?鍊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在這裡頭鍊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佛的教誨在生活當中去兌現,這是真用功。

  我們很容易迷失,沒錯,煩惱習氣太深了。用什麼方法來補救?讀經,講經。所以佛說得好,「受持讀誦,為人演說」,無礙辯才最後一條「樂說無礙辯」,樂是歡喜給人家講經說法,一切時、一切處有機會就講,一個人也講,兩個人也講,不一定要講台升座,不一定,隨時隨處都講。天天講,常常講,勸人也勸自己,講多了,自己印象深了,不知不覺自己就會轉變。你自己煩惱習氣轉不過來,你的薰習不夠。薰習的時間長,真產生力量,不知不覺就轉過來;自自然然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經教就相應,這個時候展開經卷,你看字字句句無量義。所以我們這才體會到,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不是長時間的薰修,很不容易回頭,我們隨順煩惱習氣很難回頭。所以好學,好學就是喜歡講、喜歡聽,而且喜歡聽,還跟自己法緣有關係。我的法緣好,大家都知道,為什麼法緣好?我喜歡聽經,除非我有事情,沒有辦法,抽不出時間來。我有空,不管哪個人講經我一定聽,他講得好不好我都聽,我都得受用,我絕對不肯放棄一次聽經的機會。我在台中十年,李老師講經我一堂沒缺過,我們同學們學習講經我也一堂沒缺過,真正肯學,歡喜學習。別人講經我不去聽,我講經人家也不聽,因緣果報!你要想講經很多人來聽,你首先要聽別人講經。我跟大家說過很多遍,我們講經的人到人家一個道場,當然先去禮佛,我們禮佛三拜發的願跟別人不同,我們第一拜求跟這個道場結緣,跟道場有緣;第二拜與常住有緣,這裡面的住持當家,常住這些執事有緣;第三拜與這個道場所有信徒有緣。這三拜就結了緣,有緣他才邀請我們到這個地方來弘法,有緣才有很多人來聽、來學。無論這個道場是永久的,或者是臨時的,像這一次我們到吉隆坡去弘法兩天,這個道場是臨時的,臨時我們也發這個願,講堂供養佛像我們三拜還是發這個願,跟這個地方結了緣,今生後世就會在這個地方弘法利生。

  只要是利益眾生的事情,自己什麼樣的苦頭都願意吃,絕不推辭;為自己的事情,那就沒有必要了。這個月二十五號,澳洲那邊同修傳真給我,昆士蘭多元文化局局長召開一個宗教會議,借我們的道場,這個我要去,許許多多宗教在一塊活動我要去。如果是我們自己道場打佛七、做法會,我不去,那個地方有悟行法師幾個人在那裡照顧就夠了,我不必要去了。這是澳洲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的一個活動,我知道他們邀請我,我一定會參加。參加那邊族群宗教活動,對我們這裡有影響,參加我們此地宗教族群的活動,對澳洲也有影響,我們希望這個影響將來能夠擴大到全世界,就能幫助這個世界安定和平。我們希望所有宗教族群都能夠和睦相處,這裡頭就是要通,常常要溝通,常常要交流,我們現在正在開始。更進一步,我們要讀所有宗教的經典,要了解他們的教義,如何叫所有宗教他們的想法、看法都能夠貫通,所有一切誤會隔閡都能夠消除,才真正能做到互相尊重、互相敬愛。這個互相尊重敬愛是真誠心發出來的,不是表面的,從內心裡面發出來的。這是《華嚴經》的精神,這是《華嚴》的教義真正落實了。佛法是社會教育,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不分族類,不分宗教,所有的宗教徒一樣成佛、成菩薩,並不背棄他的宗教,所有不同的族群也都能作佛、作菩薩,所以佛法教學是平等的、是清淨的。時間到了,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09:21:20)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24日09:21:2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630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