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 上官千城、陳大惠、明靜法師、台南極樂寺弟子 (第十六集) 2014/4/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2-0016
諸位同學,大家早晨好。前面我們學習到《科註》一百七十七頁最後一句,「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參考資料在一百一十六頁,有「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後面有「三福」。這是淨宗同學非常重要的課題,修淨業求往生的人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落實。落實菩提心,落實三福,哪有不能往生的道理?所以我們想多用一點時間,來學習這幾句經文。好像昨天我們學到深心。深心,在這二十多年,我們沒有用古人這個句子,深心我們採用本經經題後半段的「清淨平等覺」,這是深心,跟古人所說的意思不相違背。菩提心就是真心的德用,體是真誠,決定不是虛偽,相、用,自受用是清淨平等覺,他受用是慈悲。
我們用這個來修行,修正自己,深入涅槃,從清淨到平等,再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就是覺,正覺。對外,一切人事物,推廣到遍法界虛空界,一片真誠的慈悲、平等的慈悲、正覺的慈悲。慈悲有淺深不相同,我們要落實,完全落實在生活、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今天社會動亂,人人都嚮往安定和諧,安定和諧的社會就是太平盛世,人們過得幸福美滿。菩提心可以做到,菩提心落實了就做到了。菩提心不但是出世求大菩提、求大涅槃,還可以幫助我們在現實生活上得到安穩、得到幸福、得到快樂,幫助社會做到禮義之邦、太平盛世。不能說學佛沒用,學佛管用。
儒跟我們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乘佛教入世的跟儒所說的沒有兩樣,比儒所說的還要深刻、還要廣博、還要周圓,它通出世法。達到極處,所謂世出世間是一法不是二法,達到最高境界,原來大乘的登峰造極就是格物、致知。格物是什麼?是放下;致知是什麼?是看破,就是大乘講的止觀。什麼時候能到止觀是一,止在觀中,觀在止中,止觀圓融,止觀達到登峰造極,就是明心見性,自性裡頭圓滿具足究竟圓滿的止觀大道。用什麼來融合?就是用菩提心,非菩提心不能融入。所以,至誠、深心、迴向發願心重要,統攝世出世間一切法。
中國人可以用《大學》的三綱八目來融會。三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最高的綱領。落實,這有八個科目,從格物下手,格物、致知,格物剛才講了放下,致知是看破,看破放下之後,意才誠,心才正。沒有看破、沒有放下,誠意、正心做不到,做不到就心壞了,心隨著煩惱轉了。煩惱是什麼?自私自利、是非人我,起心動念無非是損人利己、貪瞋痴慢疑,就壞了,意不誠、心不正,身不修、家不齊、國不治,天下大亂,這今天整個社會的病根就說出來了。那我們怎麼辦?把它翻過來就對了,翻過來就覺了。不善的念頭翻過來就是善念,惡翻過來是善,迷翻過來是悟,是覺悟了,問題就能解決。撥亂反正,用什麼方法?教學。
這個社會,我過去曾經說過很多次,人務必要守本分。每個行業都守住自己的本分,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對社會做出貢獻,這個社會就安定就和諧了。我們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本分,這也算是三百六十行裡頭的一行。出家這個行業是什麼?要認識清楚,佛陀教育,那一定要把佛陀教育學好,把佛陀教育發揚光大。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開悟之後,四十九年教學,以這個貢獻給社會、貢獻給一切眾生。這個貢獻大了,真正是捨己為人,做出一個最好的老師的榜樣,這釋迦牟尼佛,我們稱他為本師。學佛就是要學釋迦牟尼佛,終身從事教學工作。最重要的教學,身教,自己沒做到不能教別人。真正是學不厭、教不倦,給我們做出這個典型,做出這樣的榜樣。
到臨終離開我們,還教給我們四依法,最後的遺言「以戒為師,以苦為師」。戒是什麼意思?把佛陀的教誨落實到生活,就叫做戒。釋迦牟尼佛一生所教所示現的,總不外乎三福、三學、六度、六和、十大願王。這個包括圓滿的佛法,不但是釋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教誨,不離這個總的指導原則。很好記,三福、三學、六度、六和、十大願王,一生謹守,決定不違犯,這就是持戒。這五個科目統攝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三聚淨戒,全包括了。中國老祖宗、古聖先賢教人,也只有四個科目: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大道至簡,一點不麻煩,幾句話。一切所有都從這個根生出來的,衍生出來那就是萬法,世出世間一切法。我們要抓住根本,從根本真幹,用這個根本來修正我們錯誤的身語意。
在這一段我們想聽聽同學們的心得。
主持人:我們請上官千城居士。
老法師:沒聽見。
學生:能聽到聲音嗎?
主持人:現在有,大聲了一點。
學生:好的,謝謝,感恩師父上人,感恩大家。師父這幾天一直有給我們從念佛三昧,然後再從本經的宗,然後本經的趣,一直談到今天講的三心的重要性。弟子就想把這幾個方面結合起來,談談我們如何能夠真正的把這個三心落實在生活中,然後達到念佛三昧的標準。念佛三昧,真的就是釋迦牟尼佛還有阿彌陀佛對我們的大慈大悲,給我們開的八萬四千法門之外的一個方便法門。只要我們能夠執持這句名號,老老實實的念下去,達到念佛三昧的標準;也就是說,最後就能達到本經所講的真實之利,然後就得到了真實之慧,最終就是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靈明洞徹,湛寂常然,得到了真實之際。
從本經的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來講,發菩提心也就是師父上人昨天講的這個三心。如果說我們學佛的人不把菩提心發出來,也就是說你沒有做到真信、切願、真往生,只是為了自己想到極樂世界很快樂,而沒有為了眾生的離苦得樂,沒有這種心想去生到極樂世界,你即便是做到了專念,也不可能夠得生。所以,發菩提心,也就是這三心,至誠,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願度眾生的心,還有願意攝取眾生往生到有佛國土的心,擺在首位。究竟什麼是願度眾生的心?什麼又是攝取眾生能夠生有佛國土的心?我覺得總結起來,對於末法眾生來講,就是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因為只要自己的心裡面還有自私自利、名聞利養、利害得失的話,你這個心就不是直心,也不是深心,也不是大悲心,你這樣念佛還是搞名聞利養。
所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是首位,一向專念是行門,這兩者要結合起來,老老實實念佛。像海賢老和尚,包括我們的劉素雲老菩薩,都是把發菩提心放在了首位,代眾生苦,然後給我們做好榜樣,也就真正的把發菩提心落實在他的生活中。加上一向專念,老實念佛,最後才能夠把我們這個波動的心,慢慢的在修行過程中轉變成清淨平等覺的心。然後把這五濁惡世轉變成,波動頻率像極樂世界一樣無量光、無量壽;也就是說,無量光、無量壽裡面沒有波動,完全都是清淨平等覺。這樣轉心、轉境界,你才能真正做到此心就是彌陀的心,你待的這個地方也就形同於極樂世界一樣。
從本經的,我們要堅持的,依這個宗旨,就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講的是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可是如果我們沒有落實在行動上,那你沒有做到是心作佛,最終也就不可能去往生到極樂世界。我想就自己的理解,講一下是心是佛究竟是什麼。是心是佛其實就是告訴我們,就像芥子納須彌一樣。很多學佛的人,現在還對這個會集本有些看法和意見。我前兩天,因為我有介紹鄰居讀這個會集本,他就聽到一些學佛的人講會集本不是真的、不是佛說的。我真想說,其實會集是誰教的?就是釋迦牟尼佛教給我們的。因為世自在王佛在給法藏比丘呈現出二十一億諸佛剎土的時候,也就是讓法藏比丘會集一切諸佛剎土的真善美慧,極樂世界也就是會集了一切諸佛剎土的真善美慧。會集是誰教的?會集的發起者是釋迦牟尼佛。
為什麼我們這個世界還出現了這麼多個會集本?因為釋迦牟尼佛,就是師父老人家前兩天講經的時候說,講了這麼多次,一定是因緣、時間、地點都不同,佛所說的一切法一定都是應機的。為什麼時間、因緣、地點都不同?弟子就認為是做給我們末法眾生看。因為我們末法眾生很難去相信這部《無量壽經》的重要性,所以佛要示現出講這麼多不同的版本,讓我們引起警覺,這部經是正確的。第二點,正是因為不同的版本,內容差別就很懸殊,就感應到了夏蓮居老居士出來會集,就感應到了黃念祖老居士出來做這個註解。讓我們末法的修行人,看到了這樣的大德來做這樣的事,讓我們能夠對淨土法門生起大慚愧心、大感恩心,從而最終發大淨業心。也就是說你是心是佛,你得願意是心作佛,你才能夠以這個心與阿彌陀佛的這個願、與釋迦牟尼佛教給我們的法門相應起來。
是心是佛就是我們三心中講的,一定是最純真的、最至善的、最至誠的這個心。講一個例子,像一切眾生是一體,我們平常吃飯可以看到,譬如說我們往飯碗裡面倒芝麻油。從油桶裡倒到碗裡面,這個油就會濺出很多小的油星,然後你再用勺子一攪,小的油星就會散成更多的油星。碗裡的油和油瓶子裡的油實際上是一個油,但是每個小的油星它執著於我是一個油星,我是我,我和你其他的油星不是一體。但是我們看得很清楚,油瓶裡的和碗裡的,還有每一個小油星,它是一體的。所以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由我們的自性變現出來的。好像現在香港昨天有下大雨,每個雨滴裡面其實都有我們完完整整的一個世界。就像北京現在是春暖花開,每個花瓣裡面也都有我們的地球,都是芥子納須彌,一個花瓣裡面有整個的世界,而整個的世界也包含著這個花瓣,為什麼?因為它都是自性現出來的。
從本經的趣上,就第三方面,我們想說究竟怎麼樣能夠圓生四土,徑登不退?那就是師父今天講的,你要把這個三心落實在生活中。具體來說,遠離自身貪著,從智慧門上來講;遠離無安眾生心,從慈悲門上講;第三就是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從方便門上來講。真正就是師父講的要放下自我,因為六道輪迴完全是自私自利變現出來的,包括四聖法界也是不是完美的。你真正只有把這一念我,我身放下、我見放下,你才能夠契入到這個境界裡面,不辜負阿彌陀佛,不辜負我們的世尊對我們的教誨,才能夠達到念佛三昧的標準。有了這三心,達到這個標準,然後才能夠願今生往極樂世界。就是談這幾點,阿彌陀佛,感恩師父上人,感恩大家。
老法師:好,上官同學說得非常好。還有沒有同學跟我們分享心得?
主持人:彌陀村。
老法師:彌陀村。
同學:早上好,阿彌陀佛!向您老人家求教,因為昨天我們這邊下大雨停電,有一堂課沒聽到,但是學生大惠確實關於三心我們有些問題要請教您老。就是三心是否是人人本有?如是,那為什麼有很多學佛人千辛萬苦也發不出來,也找不到這個菩提心?要想發出來菩提心,在生活當中,具體有什麼樣的落腳點,可以讓大家找到,或者是發出來這個菩提心?感恩師父,阿彌陀佛。
老法師:大惠同學問得很好,他很會提問題。三心是自性裡頭本有的,中國古聖先賢、老祖宗告訴我們,人性本善。以後,這個意思把它寫在小朋友教科書《三字經》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這種教學在中國傳了幾千年,中國人從小,大概一接觸到書本第一天,就念人之初,性本善。這個概念根深蒂固,他長大了他怎麼會懷疑?他不知道懷疑。現在人為什麼本有的菩提心發不出來?菩提心就是真心,菩提這兩個字從印度梵文翻譯過來的,意思是覺悟,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心本來是覺悟的。所以,不覺悟了叫它做無明,心本來是明的,現在不明了。中國古人稱它做明德,德是自性本來具足的,稱之為德,自性有無量的功德。大乘教裡面把自性的功德概括為,智慧,第一德,智慧就是明瞭,智慧是自性本有的,自性之外沒有,智慧、解脫、法身。雖然說三個,實際上是一而三、三而一。這三個都沒有形相,德是德能,智慧德能,相好就是法身,它不是物質,如果是物質,它是有形的。自性裡面的德能如果是有形,古人說一句話,盡虛空都容納不下。形容什麼?形容它的德能無量無邊、無盡無數。
因為是本能,因為是自性、是本性,所以佛才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中國古聖先賢告訴我們,人人皆可為堯舜,堯舜是聖人,人人都能夠跟他一樣。那為什麼實際上人不能跟堯舜一樣?不能跟釋迦、彌陀一樣?這是迷失了自性。所以,凡聖,眾生跟佛的差別,迷悟不同。佛是究竟圓滿的覺悟,中國人稱聖是覺悟,其實聖人的意思跟佛陀的意思很接近,都是說覺悟的人。為什麼當時翻譯經文的時候不用聖人來翻?聖就是佛,賢就是菩薩,君子就是阿羅漢,這樣翻的話,跟我們中國就一樣了。確實覺悟是沒錯,覺悟有淺深,覺悟有偏圓,中國古聖先賢裡面所說的覺悟沒有達到究竟圓滿。大乘佛法是肯定它達到究竟圓滿,究竟圓滿那得講到過去未來、講到此界他方。儒沒有講那麼多,它講得近,佛講得遠,儒講得比較淺顯,我們都能接受,佛法說得深。淺的能接受,深的不能接受,迷悟不同。
佛有沒有能力幫助眾生我們說立刻成佛?他要沒有這個能力,他的德能就不圓滿。能叫一個凡夫立刻成佛,他有沒有能力?有。為什麼沒有看到凡夫成佛?凡夫不接受,不是他沒有能力,他是真有能力,而且他真說出來了。你看大乘教裡說的,放下執著你就證阿羅漢,你就超越六道生死輪迴。說出來了,你沒有幹,你都不肯實驗一下,放下就是!再放下分別,你就成了菩薩,放下起心動念,你就成佛了。佛真有本事!如果你用真誠心、用清淨心、用恭敬心來接受這句話,你就證果。教你放下執著,就是見思煩惱,放下執著你立刻證阿羅漢,放下分別你就是三賢菩薩,放下起心動念你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誰做到了?最明顯的例子,在《壇經》裡頭,惠明做到了。惠明追趕六祖,追到了,六祖知道是來奪取衣缽的,這個沒辦法了,把衣缽放在路上,自己藏在草堆裡頭。惠明看到衣缽在這裡,去拿,拿不動。這拿不動,就一念懺悔心,知道自己錯了,有護法神守住。他是個有武力、武功的人,沒出家是四品將軍,怎麼會連個衣包拿不動?懺悔心立刻生起來,懺悔就是妄放下了。馬上起個念頭,叫「行者、行者」,他沒有出家,我們今天講居士,「你出來,我不是為衣缽來的,我是來為求法的」。這個心是真誠心說出來的。惠能就走出來,坐在路旁邊石頭上,惠明跪在地下求法。他在黃梅住了那麼久,實實在在沒開悟,求能大師點醒他。
這個時候惠能就說,不思善,不思惡,凡是對立的你統統放下。這個意思就是沒有人、沒有我,所有對立統統沒有,心清淨了,萬緣放下。他就問了:什麼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一句話就把他喚醒了。怎麼醒的?他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在這一句話就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他的地位跟能大師平等。惠能大師一生度了四十多個人明心見性,惠明是第一個,第一個得度的。就是他肯聽、肯合作,我們這些人不肯合作。惠能教我們不思善不思惡,問我們,如何是某上座本來面目?我們聽了怎麼樣?所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們聽不懂,我們妄念還是一個接一個,前念滅、後念生。不像他,他在一念當中他妄念止了,豁然大悟。問六祖,還有祕密嗎?密而不傳。六祖回答說「密在汝邊」,密在你自己的心裡,離了你的心之外沒有祕密。這就叩頭感謝。
他怎麼開悟的?菩提心開悟的,在這一念當中把菩提心找到了,起這麼大的作用。我們是妄心,妄心什麼心?妄想、分別、執著,生起八識五十一心所,衍生出整個宇宙。多少時間?一念,一念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換句話說,一秒鐘有多少個妄念?有一千六百兆個妄念,其中的任何一個妄念都是前念滅、後念生。妄念不是相續的,每一個妄念都不同。就像水結晶這個實驗一樣,江本博士做了幾十萬次的實驗,告訴我,從來沒有發現兩個圖案相同的。他問我什麼原因?我說佛經上有。他非常驚訝,佛經上怎麼說?所有一切生滅法,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沒有兩個念頭相同的。我們看似相同,看小局面相同,你看整個地球就不相同,每秒鐘、每個念頭都不一樣。你再擴大,看全宇宙,更不相同。
整個宇宙現象是一念變的,就像我們用幻燈機在銀幕上打的照片一樣,燈一打開,整個一張幻燈片統統打在銀幕上。滅掉之後再打一張,第二張,那又是一個畫面。第一張不是第二張,第二張不是第三張,張張不一樣。實在講是大同小異,我們的眼光太淺了,侷限在這一點,看得很近,好像沒有什麼大差別,其實差別很大。每個念頭都不一樣,念念成形,形皆有識,這就是佛經上講的五蘊。
五蘊是整個宇宙最小的基本的現象,但是每個基本現象裡頭都有完整的宇宙現象,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再小的微粒,裡面含藏的全宇宙,現在科學發現的全息這個道理。沒有科學全息的發現,我們對這個始終感到模糊,對它有懷疑,它太神奇了。全息道理一宣布,我們明白了,原來佛陀三千年前就把全息道理講清楚了。這是什麼?這是自性的本能。由此可知,自性的本能沒有大小、沒有距離、沒有先後,沒有先後是沒有時間,沒有距離是沒有空間,時間、空間是假的。所以一即一切,這《華嚴經》上的話,一切即一,一切是全宇宙,就在這一個微中子裡頭。微中子這麼小,裡頭包含全宇宙,今天我們科學技術還沒達到。科學技術怎麼樣去發達,永遠達不到自性那麼樣的圓滿,所以到最後不能不承認,大乘是科學登峰造極。
我們如何把至誠心找回來?我們沒有辦法走圓頓這條路,像惠能這些人,他們走的是圓頓道路,頓悟,一念之間就明白了,我們走漸路。頓路好像坐電梯,一下就到頂了;漸路是爬樓梯,一級一級上去。一級一級上去,我們現在學的這個,所以我講得比較具體,用《無量壽經》經題這五個字。在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工作完全學用真心,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我們把這個落實。
對人與人不分彼此,首先要肯定,就是大前提,一切眾生與我是一體,為什麼?一個自性變現出來的,真的是一體。一體才會有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緣是什麼?條件;沒有條件,我們對別人好,沒有條件,他是我的仇敵,我對他都要好。為什麼?他沒覺悟,我覺悟了,我明白我們是一體,他不明白,他要跟我對立。他跟我對立是他的事情,我不跟他對立是我的事情。他恨我、他怨我是他的事情,我愛他、我敬他是我的事情。我是走順著自性、自然規律的道路走,他是違背了,他錯了。我怎麼幫助他?我走在正道上,時間久了,慢慢讓他覺悟,慢慢讓他明瞭,這就是幫助他。他來找我,問我,我歡喜告訴他,盡我所知的我會告訴他,提供他做參考。他愛面子,不好意思見我,我就隨順他,沒有一絲毫的怨恨,沒有一絲毫的惡意。為什麼?有絲毫的惡意放在心上,心被染污了,清淨心沒有了;心被染污一定波動,平等心沒有了,你覺悟就沒有了。菩提心沒有了,那是什麼心?六道輪迴心,六道輪迴心是染污、是波動、是迷惑顛倒。我們要從六道輪迴這個道路上改變方向,走成佛之道、走往生極樂世界之道。
成佛之道難,我們這一生沒把握,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條路容易,我們有把握可以做到。這個千萬不要疏忽,機緣很難得到,一定要掌握住。什麼都是假的,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肯定證得無上菩提。那就是我們走成佛之道,通過極樂世界這是一條徑路。所以古人說,往生極樂世界,花報,在極樂世界證得無上菩提是果報。尤其極樂世界是用蓮花表法,蓮花表什麼?因果同時,往生極樂世界就證菩提,這是蓮花所表的,妙極了!極樂世界也叫蓮花世界。
我們生生世世無量劫來好不容易遇到,遇到不相信會集本沒有關係,只要你能夠學海賢老和尚,一句阿彌陀佛,都能成無上道。但是,對會集本不要毀謗,為什麼?毀謗,我們的心受染污,這個是不善的。連做錯事情的人,我們都不要放在心上,我們只看到那個人是佛,為什麼?他的本性是佛。老祖宗教導我們隱惡揚善,別人不好的,一念不生,不放在心上,一字不出口。這個社會如果說大家都能讚揚善、不說惡,這個世界馬上就和諧了,問題就解決了,這個世界就是太平盛世,就是禮義之邦。我們一定要學,學諸佛菩薩,見人之善,不見人之惡。對我再不好我都不能放心上,我放在心上,我走的是輪迴道;我不放在心上,我走的是極樂世界的道。待人如此,工作亦如是,生活亦如是。
無比殊勝的,就是這一句佛號不中斷,常常放在心上。作夢也夢到佛,這說明什麼?你心上真的有佛了,連作夢都是常常夢到佛。夢是在你沒有辦法控制意識的時候,意識裡頭,就是阿賴耶識裡面種子自然現行,這是夢境的由來。清醒的時候我們意識的能量大,阿賴耶識這些種子它不容易出來,睡覺的時候容易。由這個可以能聯想到,如果我們這個身壽命到了,終了了,靈魂出竅,阿賴耶那個種子伏不住,都起現行。這都起現行有個問題出來,我們的善種子少、惡種子多,那就三惡道去了;善種子多、惡種子少,肯定現三善道。
這個意思教我們,人決定不能作惡,作惡,別人受害少,自己受害多。起一個惡念毀謗人,這個人要是有道德、有修養,他根本沒有接受,你怎麼毀謗,他笑笑,根本沒有把它放在心上,他一點傷害都沒有。但是自己起心動念這不善念頭,全落在自己阿賴耶識裡頭,這虧可吃大了!如果別人受了,沒有修養,發脾氣,受了來跟你對罵、跟你對打,兩個人都受害,我們自己受害,他也受害。但是一定要曉得,自己受害七分,別人受害三分,你細細去思惟這個道理。自己阿賴耶落的影子深,深刻,別人他接受多少總沒有你自己念頭裡頭是百分之百的,他能接受三十分、接受五十分、接受六十分。然後你才曉得,這個不善的念頭對自己有多大的傷害。縱然你達到目的了,還是自己吃的虧大,別人傷害不大,何苦幹這個事情?
那要翻過來,讚揚別人的德善。這個人是惡人,但是他做了樁好事,他的惡我們不理會它,他做這樁善事好,對社會大眾是有好處的,我們極力讚揚。這個讚善的功德你也是百分之百。那個人聽到了,他很不高興,他也來說句話,他或者能接受幾分,或者是不以為然。這個事有,我們常常看見、常常遇到,就想到佛經上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就懂得這個教訓。我們在生活上、在工作上待人接物,會的,處處都是積功累德之處;不會的,那走相反的路子,累積一切不善,成為三惡道的真因,這個麻煩大。這些道理、事實真相,只有大乘經裡面講得透徹、講得清楚。大乘經我們受持這一部,加上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註解的內容非常豐富,我們這一生足夠受用。所以一部經、一句佛號,保證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你要是不能往生,那就是你對於世緣沒有徹底放下。世間一切徹底放下,我一心一意就是一部經、一句佛號,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這問題解決了。
所以,菩提心要落實,用誠心誠意,絕沒有欺騙別人。守住四種口業,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心地裡頭放下貪瞋痴慢疑,就能做到。只要真正做,這個菩提心你會體會到,一年比一年體會得深刻,這就是幫助自己提升。十信菩薩的菩提心淺,十住菩薩的菩提心就深了,向上去愈來愈深,圓滿的菩提心就是妙覺如來。一般講圓滿菩提心十地初地以上,我們知道真正圓滿是妙覺如來,圓滿的自性跟自性的德用,圓滿的德用,融合成一體。
我們發心真幹,肯定有三寶加持、有龍天善神保佑,讓我們也能具足阿羅漢的慧眼、菩薩的法眼,向上提升是如來的佛眼,五眼圓明,看到的是遍法界虛空界。五眼圓明肯定到極樂世界就可以證得,努力求生淨土。今天對一切苦難眾生,我們要發心幫助,盡心盡力圓滿功德。要求佛菩薩加持,要認真學習經藏。我們是中下根性的人,經藏就是佛菩薩,展開經卷,接受佛菩薩教誨,一定要把這些教誨落實,不是我知道就行了,我要做到。然後告訴世間人佛法管用,佛法不是紙上談兵、不是玄學,是一門非常實用的科學跟哲學。
還有沒有同學?
主持人:明靜法師。
學生:阿彌陀佛。
老法師:阿彌陀佛。
學生:老法師早上好,各位同學早上好,阿彌陀佛。今天我們所學的發菩提心,菩提心的三心,剛才老法師給我們做了很多的補充,我下面也談一點我的體會。在以往的講席當中,老法師給我們開示,菩提心在《觀經》、在《大乘起信論》裡邊,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直心、深心、大悲心,這兩種的三心。特別都提到,至誠心是菩提心的體,深心是菩提心的自受用,大悲心或者迴向發願心是他受用。至誠心,老法師用那五個詞彙結合《無量壽經》的經題,為我們解釋得很清楚。真誠心,老法師以往用曾國藩的家書裡邊的註解,「一念不生謂之誠」,菩提心的體。說實話,我們現在很難做到一念不生。深心是自受用,那就是我們自己的功夫境界。迴向發願心是他受用,那就看我們自己有沒有功德去迴向、去利益他人。
在我們參考資料第一百一十六頁,下一欄,《三藏法數》裡邊有一句說,「深心者,謂於正法,心生深信,而復樂修一切善行,即是菩提之心也」。我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就特別會想到老法師以前開示,特別開示深心的時候說,什麼叫深心?深心就是好善好德之心,這個好善好德是自利、是自受用。所以至誠心,一念不生我們目前做不到,迴向發願心也建立在我們自己的功夫境界上,所以學生的體會,這三種心我們能夠下手的地方在深心,在好善好德。
剛才老法師也在開示我們要斷惡修善,所以學生特別對這個善有一點體會。前兩年,我們也是不小心接觸到《弟子規》夏令營,參與辦過二、三屆,三年,二0一0年到二0一二年,辦過三年。在二0一0年的時候,那時候我們跟這些老師、義工們接觸,有一次有幾個老師來跟我們談話的時候,因為是當老師的,有這個職業習慣。他就說,法師,這個中國字很有意思。我說是的。他說,比方說,你們學佛人常常要說善、要說美。我問他怎麼講?他說,這個善上面是一個羊,下面是個口。他怎麼解釋?他說口中有羊肉是善。如果這樣是善的話,那我們豈不是都不善了嗎?我們聽了之後都有點傻了。我又請教他說,那什麼叫美?美,他說上面是羊,下面是大,在中國大陸有個牌子的火鍋叫小肥羊,他就說小肥羊又肥又大,這為美。這兩個解釋恰恰都是跟老法師說「中國字是智慧的符號」這個定義是相違背的。所以這幫老師走了之後,我們就趕緊做功課,來查善和美,如果從文字結構上,該怎樣正面的去解釋它的意思。
老法師一直告訴我們,中華文明五千年,中國的文字四千五百年,先有文明再有文字,文字記錄文明。我們中國字最開始結繩記事,而後有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乃至於到現在的簡體字。具體到善這個字,善這個字我在資料上查到,最早的結構是這個,看得見嗎?是這個金文結構的善,我在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的時候,看到禮品袋上「純淨純善」,那個善就是這樣的結構。我看到這個結構,再看看《說文解字》、《康熙字典》裡面簡單的解釋,真的,我們真的非常佩服老祖宗的智慧,中國字真的是智慧的符號。
這個結構學生怎麼理解?這個羊很典型是象形的,因為在動物當中,羊這個動物是最溫順、最善良,而且跟我們學佛人一樣是吃素的,吃素的動物。用這個羊代表什麼意思?我們看中國古代的印章裡面,吉羊,吉祥的祥都是用羊來代表祥。所以,羊這個字在古文字裡面就代表祥和的意思,祥和也就是我們現在中國所說的和諧,在中國古時候叫祥和。上面這個結構是羊,下面羊尾巴兩邊,一邊一個語言的言,這是兩個語言的言。由這個文字的演變,到最後變成一個口,那可能就是在簡化的過程當中剩下一個口。所以甲骨文,羊尾巴兩邊,一邊一個語言的言,我看到這個地方的時候真的特別的感動。語言,我們人跟人之間,眼神可以交流、表情可以交流、動作可以交流,但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相處交流用的最多的工具還是語言的言。語言的言就代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溝通和交流。在這個地方,兩個語言的言,言外之意就是兩個人、兩個以上,乃至更多的人在溝通、在相處、在交流。好,在溝通、相處、交流的過程當中,上面這個羊呈現出一派祥和之氣,這是善。
這是學生的這樣一點體會,感覺到老祖宗告訴我們什麼叫做善,人跟人之間的相處、溝通、交流,呈現出一派祥和之氣。羊既然是祥和的意思,那美是什麼意思?上面是羊,下面是大,學生的解釋就是說,祥和之氣愈大就愈美。學生也很多次藉助老法師來為別人做例證,我們說很多同修見到老法師,遠遠的看他一眼,一句話不說,那個幸福感直線上升。為什麼?老法師的祥和之氣太大了,那就是美,那就是莊嚴。所以莊嚴叫盡善盡美。
善這個意義,我們看一百一十六頁,「樂修一切善行」。這個善,我們自己身口意,無論在修行、念佛、一切的場景當中,要保持這一種祥和的狀態。我們自己的祥和狀態,而且不能夠被別人破壞。老法師這幾天一直在介紹海賢老和尚的行誼,特別講到他被那個電工多要了很多錢,還打了兩耳光,老和尚不但把錢給他了,而且不計較。所以他沒有因為別人的惡行而影響了自己的祥和,這是真善,這是真正的深心,所以老和尚他會有這麼大的成就。所以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至誠心是體,體要一念不生,我們現在做不到。迴向發願心是利他,利益眾生,利益眾生是建立在我們自己的功夫境界上。我們自己的功夫境界著眼點在哪裡?就是我們的身心是否祥和。老法師常常講到,灌頂大師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裡邊的念佛一百種果報,第一種果報,念佛墮地獄。為什麼?老法師的開示我們都清楚。學生的體會,為什麼念佛會墮地獄?因為念佛而身心不祥和,身心不祥和那就不善。
剛才老法師還特別開示我們說,要修這三心,口業要斷四種口業。剛剛好我們這個善良的善,金文的結構下面它就是兩個語言的言。所以學生體會,修善從哪裡修?從言語上修,讓自己的身心祥和,身心和諧了,那個深心才是真正的紮下來。深心能夠紮下來,往內往更深處說,我們的至誠心能夠漸漸體現;往外面說,迴向發願大悲心,利益眾生這方面才能夠真正自然的展開。所以,海賢老和尚的作證轉,為我們證明了這個深心,不要因為別人的惡行強加到自己身上,而影響了自己的這一片祥和之身心。好,謝謝,請老法師批評指正,阿彌陀佛。
老法師:我們謝謝明靜法師為我們解釋的,他解釋得很好。世尊跟我們講十善,身、意都講了三條,口說了四條,可見得口善,身、心才善;口要不善,身、心就沒法子修學。特別是在這部經,許多大乘經上說的,排列的順序都是身、口、意,我們這部經上,在第八品,它把口業擺在第一,就是善護三業,先講口,再講身、意,這個排列很少見。你看,「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說得這麼清楚,告訴我們,口業放在第一。尤其我們生在今天的社會,看到人與人接觸太多了,真的是你看不盡,無論在哪個地方,你注意細心觀察,口業是怎麼來的,全就知道了。
問題結癥在什麼地方?還是在教育,沒有人教。古時候從小教起,不准妄語,不准欺騙人,對任何人都要誠實。我們這個年齡,在童年的時候,童年,大概六、七歲的事情都能夠記得。我比較幸運,生長在農村,十歲才離開農村,所以還紮了一點根。城市的變化大了,叫現代化,傳統東西沒有了,農村保存。現在我們到日本,看日本的農村保存著傳統的東西,保存得很多,讓我們走進日本農村就回到隋唐時代,有這個感覺。但是到都市就不行了。我們那個家鄉,是明、清兩代文學的中心,就是桐城派,桐城派的地盤就是我們居住的這個地區。不大,方圓大概五十公里,就這麼一塊地區,桐城、廬江、舒城這三個城市,距離很近。現在乘車,這三個城轉一圈一個小時,所以距離很近。讀書的風氣盛,到我這個年齡還是那麼樣的興盛,抗戰之後沒有了,抗戰時候還有。大概桐城、舒城跟廬江,日本人都沒有到過。還看到傳統生活的樣子,接觸到一點文化,畢竟我們年齡太小了,印象不深。大我五歲的人,可以說都有相當的文化底蘊;大我十歲的人,那可以說是如果不捨棄傳統文化,都有相當成就。這是我們所知道的。
菩提心的三心很重要,要時時刻刻提起,決定不能疏忽,特別是大乘佛法修學的中心點。下面這一條也很重要,是我們淨土宗修行方法的依據,就是「淨業三福」。不僅是淨宗,佛在《觀經》上說得很清楚,這三條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修淨土的正因,不能不遵守。第一條是世間善,第二條小乘善,這邊說的是「戒福」,持戒,意思也很好,佛法的修學,戒律是基礎,戒為無上菩提本。末後的一條,第三,是大乘,它這個地方講「行福」。講世、講戒、講行。
世間福報,孝親尊師我們落實在《弟子規》,慈心不殺我們落實在《感應篇》,後面是修十善業。所以我們把這三部經做為行門的根本,基礎的基礎,我叫它做儒釋道的三個根。儒釋道這三個根就落實在《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這三樣都做到,都落實在生活,我們的學佛有根了,也是經典一展開看到世尊叫善男子、善女人。善是有條件的,這三個根做到了,這叫善男子善女人。沒有這三個根,佛經上善男子善女人就不包括我,我沒做到。我要做到,那展開經卷,佛是對我說的,所以特別重要,這個要認真學習。為什麼現在人不能持戒?就是第一條沒做到。《弟子規》、《感應篇》學了之後,持戒一點都不難。三皈、五戒、十善,往上提升,沙彌律儀、在家的八關齋戒、菩薩戒都很容易做到,不難,他有根、有基礎。現在做不到,根丟掉了,根之根就是《弟子規》。
有沒有同學跟我們分享三福?
主持人:台南極樂寺。
老法師:好。
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老師,大家阿彌陀佛。弟子在學習參考資料的三心裡面,因為師父有講到我們必須落實我們所學的,弟子在閱讀三心的時候,會直接反應到海賢老和尚他的行持,海賢老和尚已經確實的展現這三心。他在至誠心裡面,《三藏法數》有講到,「當發專至誠實之心,正念真如,求願往生」。這個專誠、誠實之心,其實在海賢老和尚身上可以看到。老和尚的師父教老和尚就是一句佛號,阿彌陀佛,海賢老和尚是非常的老實,就一句阿彌陀佛念了九十二年,他這就是發了至誠心。
他在深心裡面,深心是所謂的「正法,心生深信,而復樂修一切善行,即是菩提之心」。我們在海賢老和尚身上也能夠確切的看到,老和尚他絲毫沒有懷疑這句阿彌陀佛,並且一心持名。在老和尚的行持裡面,他主修的都是一切的善,他看到一切人都是善。老和尚耕作,他也是常行布施,而且修忍辱波羅蜜,所以他是樂修一切善行,他真的是做到所謂的深心。老和尚他的身上我們可以體悟到,老和尚也做到迴向發願心。因為老和尚將他一生所修習的善根功德,都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知道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假的,只有深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真的。所以學生弟子在學習三心的時候,就會很直接的想到要跟海賢老和尚學習,學習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
也像師父上人所說的,海賢老和尚是一部活的《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就是真誠、清淨、平等、覺,我們可以看到海賢老和尚確實已經做到。我們如何做到?就是不斷看老和尚的行持,將老和尚的行持,他所想的,我們看到的、我們聽到的,就像老和尚所想的、所看到、所聽到的,我們就可以真正的落實三心,落實發菩提心。這是弟子粗淺的學習,請師父指導,阿彌陀佛。
老法師:好,這是極樂寺的,台南極樂寺的?
主持人:台南極樂寺的。
老法師:好。畫面上這個講堂很清楚,看得很清楚,我們看到非常歡喜。希望同學們認真努力,在台南做出一個最好的榜樣。不僅自己成就,而且會帶動許許多多念佛人。我們對於台南這個道場也非常懷念,建這個道場,用阿彌陀佛的名號做寺院的名號,讓我們時時刻刻想念著阿彌陀佛,時時刻刻不忘西方極樂世界。我們遵守一部經、一句佛號念到底,像前輩一樣,決定有成就,我們有信心、有願心跟同學大家一起分享。
還有沒有同學?
主持人:彌陀村。
老法師:這什麼地方?
主持人:彌陀村,大惠老師。
學生:謝謝主持人再給我們一個機會。師父老人家我們向您老求教。佛法三千多年來,我們發現這個經教,最早是佛經,到後來出現很多的祖師大德的註疏,一直到現在我們又看到黃念老的講解、您老人家的《科註》,包括到現在已經是第四次的講解、講義。我們發現它是一個愈來愈多、愈來愈詳細的這麼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有很多的同修,他們說,譬如說師父老人家講經,這段話是這個意思,那個同修說那個意思,可能有一百個同修有一百個意思。但是這些意思有的時候我們聽起來又是互相矛盾的,愈來愈錯綜複雜。我們想求教師父老人家,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現象?這種現象,求學人的這種現象,它和您老剛才所講到的三福頭一福,就是落實《弟子規》,有沒有什麼樣的關係?感恩師父。
老法師:大惠同學提這個問題非常重要!這個問題自古以來就有。在中國古代,學習講求師承,師承就是跟一個老師學,為什麼?同樣一部經論,確實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並不一致。如果說跟兩個老師,就兩種看法、想法,我到底遵守哪一個?他就有疑問。要跟三個老師那就變成三岔路口,四個老師就變成十字街頭,怎麼學?現在學校教學就出了這個問題,多種科目同時學習,很多老師都教,有很多老師的想法是矛盾的,這個我們在學校裡都遇到過。怎麼辦?那就是哪個老師教的科目就依照他,要不然考試他不給你分數,用不同的見解來解答問題。所以沒有辦法教學生得定、開慧,這就是現在的學校狀況。
我們求學,我曾經給大家報告過很多次,我到台中親近李老師,那個時候我接受過兩個人的教育,一個是方東美先生,一個章嘉大師。這兩個人李老師都非常佩服、都非常尊敬,但是我聽過這兩個人的,現在到台中聽的是第三個,他給我的條件,過去所學的一概作廢。這不就為了這個問題嗎?否則的話,老師教我,我說方先生怎麼說的、章嘉大師怎麼說的,這個麻煩不就來了嗎?所以師承只能一個人。好在我這三個人不是同時在一起學的,方老師引進我入門,章嘉大師給我奠定基礎,以後教十年是在李老師那邊成就的。只能聽一個人的,不能聽三個人的。老師教我的東西,如果跟章嘉大師、跟方先生講的不一樣,我要接受李老師的,那兩個人的放旁邊做參考,可有可無,要用這樣的態度,這叫師承。老師對學生負絕對責任,如果不是這樣的不能教。
我們想學一點東西,那時候學哲學,方老師不讓我到學校去聽課,什麼原因?學校老師太多了,說法不一樣,我聽誰的?會擾亂。同學很多,同學的思想也很複雜。所以方先生告訴我,現在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你要到學校去聽課會大失所望。最後想到什麼?讓我到他家裡去學,每個星期兩個小時,星期天上午九點半到十一點半。接受一個人的,這師承。我知道佛法,他給我介紹,「釋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世界上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在這個時候遇到章嘉大師,章嘉大師是專學佛的。我就離開方老師,就到章嘉大師,章嘉大師給我跟方老師一樣,每個星期天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專門接待我的,三年如一日。
我學的東西可以說不複雜。到大師圓寂了,我到台中親近李老師。李老師提出三個條件,第一個,以前學的不算數,跟著我一切從頭來起,沒有意見可說;第二個,任何法師、大德到台中講經或者是講演,都不要去聽,只能聽他一個人的;第三個條件,看文字,無論看世間的、是看佛的經典,要得他的同意,向他報告,他同意可以看,不同意不能看,三個條件。我那個時候聽了,感到老師好像自己標準太高了,目中無人。但是這個老師是朱鏡宙老居士介紹的,朱老是我很尊敬的一個人,老居士跟李老師同年,老朋友,也是懺雲法師,兩個人介紹的。這兩個人我都很尊敬,所以我接受了,無條件的接受,留在台中。然後老師告訴我,這個條件有期限的,五年,五年之後就可以開放了。可是我到五年,我是到了三個月就覺得有效果,為什麼?很多不能聽、不能看,不能看,眼睛管住了;不能聽的話,耳朵管住了。那麼怎麼樣?心地清淨了,妄念少了,半年,效果非常顯著。我覺得老師這個方法好,非常佩服。
十幾年之後,我住在新加坡,遇到演培法師,演培法師告訴我,他做沙彌的時候,親近諦閑老和尚,諦閑老和尚給他就這三條。我才恍然大悟,不是李老師的專利,不是李老師的發明,是中國古來祖祖相傳的師生的條件。你對老師不尊重、對老師不信任,老師教你白教了。有這三個條件,這叫師生的關係,這麼建立的。對老師決定有信心,沒有懷疑,只聽他一個人的,他絕對負責把你帶出來,帶到什麼?帶到定、悟。因戒得定,這三條是戒律,你要遵守,他教你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能夠得三昧、得清淨心、得平等心,最後其義自見,自見就是開悟了。古老的教學理念跟方法,現在人沒有了。
李老師碰到我一個,我打聽別人,老師沒有給別人這個條件,只有對我一個。那是什麼原因不曉得,我也不敢問。慢慢一、二年之後知道了,為什麼?真正有好處。真搞清楚、搞明白,跟演培法師一碰到一交流,諦閑法師就這三個條件對他,李老師是對我。我接受了,演培法師沒接受,演培法師開小差溜了、跑了,跑到廈門親近太虛大師。可惜!我那時候就跟他說,我說如果你要不離開諦老和尚,你是天台宗的祖師,真有成就,為什麼?他一門深入。太虛法師不是的,跟現在大學一樣,他的課程交叉排,他的教授很多,那是知識,那不是智慧。所以這畢竟年歲太輕,不知道,把路走錯了。
這是我感到自己非常幸運,能夠遇到這三位老師,最後遇到李老師,才有這一點成就。章嘉大師教我,對我最受用的,他勸我出家,勸我學釋迦牟尼佛。我看到釋迦牟尼佛開悟之後一生教學,發現這是教育,它不是宗教。佛教裡頭沒有創造宇宙、主宰人類的神,沒有,它確確實實是方東美先生所說的哲學、科學。有登峰造極的哲學、科學,普世教育倫理、道德、因果也是講到登峰造極,都是講到究竟圓滿,是人間最寶貴的大學問,真智慧。所以有幸遇到,認真在一起學習,這非常幸運,無比的幸運!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