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四十五集) 2011/12/3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045
尊敬的诸位贵宾,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我们接着看这八十六句,孝子从这五方面侍奉父母,从整个生活起居的恭敬,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让父母身心都非常的健康、欢喜。
【病则致其忧。】
父母生病了感到担忧,然后找最好的医生来给父母治疗。我们刚刚讲到的,在现代,山东枣庄的戴永胜先生,他的母亲癌症末期,他走了九个省、两个市,为他母亲找好的药。真的,至诚感通天地,后来他的母亲病好了,现在可以下地干活。所以孝悌之至确实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都能感通的。另外有一个养女,她是五岁的时候父母双亡,叫孟佩杰。这小女孩被养母收留了之后,过了三年她八岁,她的养母患了脊椎的疾病瘫痪,没有办法动,养父也离开了。所以一个女子,带着一个八岁的小女孩,她自己不能动,她就想求死,也不要成为她女儿的负担。孟佩杰就哭着给她母亲讲,只要妈妈妳在,我一开门能看到妳,这个家就有温暖,妳是我活下去的动力,妳绝对不可以死。就从八岁开始照顾她的母亲,现在她二十岁了,照顾了十几年。
后来感动到记者去采访她,她的母亲七十三公斤,她四十四公斤,你看有时候背她母亲去上厕所,然后每天仰卧起坐,因为躺着的人她一定要动,不然她的整个肌肉、皮肤都会出问题,甚至长褥疮。光是仰卧起坐每天要拉她母亲,七十几公斤的人拉二百下。然后帮她这样搓腿,活动她的脚的肌肉要二百四十次,搓脚板每天要半个小时,这样的工作做了十几年。我们想一想,八岁的孩子照顾一个七十几公斤的母亲,这个日子怎么过来?大家可以想象那孝的力量不可思议。她八岁去买菜,不认识这些菜,孩子自己编个顺口溜,「长的是葱,圆的是蒜,疙疙瘩瘩是生姜」,就从那些形状她编了一个顺口溜,然后一直唱一直唱,她就不会买错东西。人的创造力从哪里来?从孝心、从爱心来的。后来她也考上大学,现在把母亲带到大学旁边照顾,她还笑着说,其他的同学很久才见到母亲,她每天可以看到她的母亲。我们看到这个例子很感佩,而且她是孟子的后代,真的,没有给孟老夫子丢脸。养女做到她养母说的,连亲生的都做不到。这是『病则致其忧』。
你说一个小孩,她不懂事吗?她有一次被奖励,记者送给她一个很丰盛的餐点,她拿回家就给她妈吃,她妈说这妳吃了没?她说我在外面吃很多了。事后才知道她碰都没有碰,所以孝子心中只有父母,她没有自己的欲望,看到母亲吃那么高兴,她就高兴。这就像子路一样,背了百里之远的米回来,看到父母在那里吃,心里欢喜。以后当了大官吃得这么好,他说宁可跟父母吃粗茶淡饭,更有味道,现在吃这么多,没有以前那种快乐,都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接着我们看:
【丧则致其哀。】
父母去世了,表示对父母恩德的怀念、哀思,当然也要把父母的丧礼善终好,这也算是父母人生的最后一程。尤其在丧礼当中会讲到,这个亡者他的儿女是什么成就,这就是「大孝显亲」,让所有参与丧礼的人,都感觉到这个人这一生,对家庭、对社会贡献很大,栽培了这么多优秀的孝子贤孙。而我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也清楚到,就像孔子在《易经》当中告诉我们,「游魂为变」,游魂就是人都有神识、都有灵魂。这身体它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能用多久?长则一百年,短的话可能六、七十年这个机器会用坏。我们的灵魂是借住在这个身体,百年之后,它的神识到下一个因缘去,叫游魂为变。所以灵魂它是没有生死的,身体才有生死。古人这些道理很明白,所以他知道要积德行善,一来庇荫后代,二来人有来世,得要看远一点,要为生生世世着想,不能贪眼前欲乐,造作太多的罪孽,之后心性就要堕落,就要沉沦了。
古人是看得很远的,为子孙、为自己的生生世世着想。所以我们以前的人,都是要积德行善,都懂这些道理。以前传统的建筑物在门口都刻一把扇子,就是每一个家人出门就看到这把扇子,就想到我们家的家道出门一定要行善。然后家的后墙刻了一片叶子,代表什么?人要落叶归根。时时要不忘源头,不忘根本,不忘自己的故乡,不忘自己的父母,不忘自己的祖宗。我们假如了解孔子这段话,「游魂为变」,我们知道神识没有生死,我们能够好好的立身行道,对社会有贡献,功劳记第一功就是我们的父母,因为我们是父母栽培出来的。所以在《孝经》当中讲到的,一个父亲他是平常的读书人,可是他的儿子是大夫,就是国家部长级以上的官员,这个父亲以后每年祭祀,国家全部用部长的礼仪来祭祀这个父亲。告诉全社会,这个老人家为国家培养了一个部长,每年祭祀他不忘他对国家社会的功劳。我们看到《孝经》这段话,感觉到我们这个民族不忘本,这个人才是父母培养出来的,要感激他的父母。
包含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那是汉明帝那个时候传过来的,把那些好的教育传过来,而当时第一个寺庙叫什么?叫白马寺。因为路途太远,那个白马把经典载回来之后,就累死了。所以第一座佛寺叫白马寺,彰显了我们这个民族不忘恩,连一匹白马的恩都不可以忘记,所以叫受人点滴之恩,要涌泉相报,这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父母亲跟我们这一生的缘分尽了,但是我们这分对父母的孝心没有减少,希望继续积功累德、行善,把所有的功德,统统回向祝福给我们的父母。所以有一句俗话叫「一人得道,九祖升天」,一个人得道,他可以教化多少的人民大众,那功劳父母最大,甚至祖先承传的家道都有功劳,所以叫九祖升天。这是『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
祭祀父母的时候,非常的庄严肃穆,更重要的缅怀祖德,就是在祭祀当中,让人的心沉淀下来,非常的恭敬,就很容易再回想到,父母这几十年来,给我们最重要的谆谆教诲在哪里。真的,人一恭敬、一静心下来,很多想不起来的事都想起来。我记得我在安徽庐江那三年,我们的春节都是祭祀万姓祖先,二、三百人那种对祖先的追思,产生的磁场真的感受非常深刻,感觉到祖宗真的来到身边。我记得我们这些大男人,在那样的磁场之下都忍不住流眼泪。为什么?我们的祖先太爱护我们,传了五千年,代代都是用血汗把文化传下来,五千年只要一代人不传,它就断了。全世界所有民族的文化全部断了,全世界这么多民族,现在只剩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继续传。它不是偶然的,它不是祖先对于后代的慈爱,它传不下来的。大家看在文革时期,多少人冒着生命危险,把文化保留下来,把家谱藏起来、埋起来那分心。
所以我们确实很有福气,能承传五千年的文化智慧,我们的人生,是站在五千年的祖宗智慧之上去经营,这很大的福报。我们冷静看,这二、三代忽略了伦理道德、文化的承传,整个孩子的素质快速堕落。以前伤害父母的例子,一个朝代出一个、两个震惊全国;可是我们看现在失去了孝道、伦理道德教育,现在常常打开报纸这样的事情好多。所以文化对人心的影响太大了,不能不传,一代人不传,都降到让老一辈的人寒心。您看现在六十岁以上的人,他看到了这三十年来人心的堕落,担忧,孩子再不接受教育,以后的社会不堪设想。所以我们这一代人确实责任很大,承先启后,不然这个文化断在我们手上,那我们真是情何以堪,变成五千年来的不孝子,这种事我们不能干。只要真发心承传文化,祖先保佑。所以祭祀要非常庄严肃穆,甚至祭祀的时候,就好像父母来到面前。古人祭祀,就是找一个长得最像父亲,长得最像亡者的,坐在那里让大家缅怀。
我们看二十四孝当中,汉朝的丁兰,他自己用木头刻了父母的像,然后每天事死者,如事生,就好像亲眼看到父母一样,您看那个至诚感通。有一个朋友喝醉了,到他们家里来要向他借东西,他不在,他太太就很恭敬的去问父母,问公公、婆婆能不能借,结果一卜卦,不行。那喝醉的朋友不高兴了,就用手打他父母的塑像,就走了。丁兰回到家一进门,一定是先拜父母,说怎么我父母的脸是痛苦的?你看这个感通不可思议。马上问他太太,刚刚发生什么事了?他太太才说到,你那个朋友无礼,打了父母的像。丁兰听了打我父母,以最快的速度冲去打他,你怎么敢打我父母?人家就通知官府,打架!官府就把他抓去,就把这个来龙去脉一讲,当地官员觉得不可思议,至诚到这种程度,父母的像都有反应。官府抓他的时候,那个雕像流眼泪。当时的皇帝知道这件事,下令把丁兰的孝把他画下来,让后世的人效法。
这二十四孝的故事传了几千年,那都是每一代的皇帝、读书人,很清楚这二十四孝都是至诚的孝心,他们的行为都能感动每一个人,为什么?「人之初,性本善」。每个故事,他每个动作流露什么?至孝、真情,他心中只有父母而已。您看「陆绩怀橘」,他才六岁一个小孩去袁术,袁术那时候大官,大官住的大房子,到他家里,一个六岁的孩子进去,请他吃饭。吃饱饭要离开的时候要给官员行礼,感谢大人的招待。这么一鞠躬,放在衣袖里面的橘子掉下去了,袁术就笑了:小朋友,你怎么连吃带拿,还拿了几个橘子,还偷了几个橘子要回去。陆绩诚惶诚恐跪下去,说大人,我是因为看到橘子,是我妈妈最喜欢吃的,我忍不住藏了几个带回去给妈妈吃。他就是那一念心,就是真正没有丝毫夹杂的孝心,为什么他是二十四孝?就是那一念心发自至诚。
包含黄庭坚当了太史那也是大官,回家第一件事帮母亲洗尿桶。母亲爱干净,怕底下的人洗不干净,母亲会不舒服,一个大官亲自每天必做的事,给他母亲洗尿桶。宋朝的黄庭坚是大官、是大文豪,这么高的成就,不因功名富贵影响他的孝心,他不染着的孝心、纯净的孝心。这里讲:
【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这五点都做好了,侍奉父母有尽到圆满,尽到孝心了。《群书治要》这套书,是唐太宗命魏征大人、还有当时候的这些大儒所编撰的。而太宗以身作则,又拿着这些教诲去教育他的子民。上一次我们讲到,一个守玄武门的士兵而且还是突厥人,是北方的少数民族,佩服唐朝,来唐朝做子民,都能在用餐的时候,把难得吃到的食物留下来。旁边的人问,你怎么不吃?他说我要拿回去给老母亲吃。太宗听到了非常欢喜,孝道哪有分民族,都一样,人性都有这分孝心,封了这个突厥人一匹马,还把好食物送回去给他妈妈吃。你看太宗有智慧,为什么?这么好的士兵谁教出来的?他妈妈教出来的,当然要赏他妈妈。而且太宗这么赏,天下人都效法,这有智慧的皇帝!
而我们了解,唐朝一位非常有贡献的宰相房玄龄,也是跟太宗皇帝出生入死的,他这五点做得非常好。他的母亲早逝,他侍奉他的继母,都做到这五点,和颜悦色奉养继母。继母生病的时候,他非常焦急,请来的大夫,房大人都是亲自到门口去迎接医生,看到医生就给他拜下去,说拜托、拜托,一定要治好我继母的病。你看他一个这么大的官,给中医行拜礼,你说中医敢不尽心尽力治他的母亲吗?看到一个大人这么孝顺继母,感动莫名。后来他的继母去世的时候,他守孝也是吃不下饭,整个就哀毁骨立,都瘦得不成人形。太宗还亲自送一些粥,他守孝可能要用到的一些生活用品去慰问他。这看到了孝,也看到太宗非常爱护他的臣子,很可贵。
我们接着再来看八十七句,孝顺父母除了刚刚讲的这五点之外,坦白说人生没有一件事离开了孝顺、离开了孝道。曾子是承传道统,也是承传《孝经》的。我们看「曾子曰」,我们一起念一下:
【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
『曾子』说到,我们的身体来自于父母,是父母身体的延续。那既然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的延续,那我们以父母给我们的身体,在社会当中处世做人,这叫『行父母之遗体』,就要用恭敬、谨慎的态度,为什么?第一个我们不恭敬身体,身体坏了,父母担忧;再来,我们的行为不符合道德,跟人家发生冲突,父母担忧;甚至有损德行、有损名声,父母一辈子可能抬不起头来,所以『敢不敬乎』!我们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我们做小人的事情,我们的身体是从父母来的,那不就污辱父母也是小人,我们就代表父母。所以小的时候不乖,人家一讲真没家教,觉得无地自容。这就是我们本有的天性,我们跟父母分不开,人家骂我们父母,我们真是无地自容。
《弟子规》说「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就「贻亲羞」,父母感到羞耻,所以我们跟父母是分不开的。而善于用心的人,自己德有伤不只让父母蒙羞,我们可能会让自己的团体蒙羞。像比方我在学校教书,我做不好,人家一说你看那个教小学的老师都是这样。我一个人让谁蒙羞?让所有教小学的人都蒙羞,这造的罪业就大了。大家现在看很多行业都因为一、二个人蒙羞,你说好官那么多,一个不好的官被报出来,人家说那都不好的官,官员都是这样。所以每个人在每个行业、每个身分,不能羞辱了自己的行业。包含我们现在学传统文化,我们学不好,人家说学传统文化的都是这模样。贻亲羞,古圣先贤都被我们给蒙羞了。有这分战战兢兢的心,不愿意羞辱父母、羞辱圣贤,就不会放纵自己,就会勇猛精进。包含我们踏出国门,我们代表自己的国家,你在外面或者在机场行为没规矩,人家说那个国家的人就是这样。你说小朋友到了国际机场吵吵闹闹,人家外国人一看:华人就是这样。这个罪业大了,华人全世界有多少?十几亿,我们的行为把十几亿都拖下水了。所以每一句经句义理其深无底,其广无边,很深远的。
接着讲,哪些行为都要恭敬才是孝?『居处不庄,非孝也』,我们居住的地方,不庄敬、不庄重,我们的行为不庄重、环境不干净不孝。第一整洁为强身之本,我们的环境、所吃的这些都很肮脏,都不讲求整洁,对我们的身体有损。今天父母来看,你的家怎么这么脏?一定担心,「非孝也」。包含我们的生活习惯,熬夜、打电动玩具打到半夜,跟人家赌博就三更半夜,这都是「居处不庄」。父母一了解我们这些生活,都是不节制的、不节度的,都会让父母非常的担心挂念,这就非孝也。甚至包含我们对于欲望都要懂得节制,不可以放纵,父母都会担心的。在古圣先贤的教诲当中都有提到,比方说男女夫妻这都要懂得节制,因为这都有可能会伤到身体,都要有度。
有一个故事,这都是真实的,有一个考生跟同乡里的考生一起去赴京赶考,赴京赶考都要走很多天的路。走、走,一群人走,有两个人太思念妻子,就不想考了。诸位女士,妳的先生因为思念妳,考试不考回来了,妳高不高兴?他都想妳,高不高兴?诸位女学长,妳们是有见识的人,不是眼光短浅的人。现在很多女的没眼光,她说只要他对我好就好了,只要他心里都是想我就好了。他心里只有妳那叫欲,他心里都有着父母,那才叫爱,爱心的根源是孝道,连父母都不爱,他怎么有爱心?这是判断力。他只有妳那叫欲,「欲令智迷,利令智昏」,人只看到利欲的时候就熏心,他看得很浅。大家注意看,很多人一交女朋友功课一落千丈,那样的男人是没出息的、不理智的。一追女朋友了事业也要做不做的,提不起劲来,只想着要跟女朋友散步。这个时候那个女的还在那里:真好,他只有我。那这女的就太愚痴!能依靠一辈子的男人一定是很有责任感的人,想得很远的人。
这两个男人就跑回来,太想太太了,结果回来,他的父亲一看到他回来把他绑在树上打,打完把他绑着,不把他解开来,很狠!隔天传来一个消息,他的朋友跟他一起赶路回来的,回去之后隔天暴毙死了。他才知道他父亲为什么把他绑起来,因为长途跋涉,他整个精力已经耗损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回来他又没有节制的话,连命都没了。他父亲懂,所以他父亲是爱护他,把他绑起来。包含一个人生了重病之后,不能行房事的,他整个元气还没恢复的话,很可能病会更加重。所以以前女子都懂得这些养生的道理,都懂得要爱护丈夫。但现在西方东进,这些礼又没有学,也不懂,所以坦白讲,现在的男人寿终正寝的,几乎找不到了,都是耗损很严重,讲难听一点,都是夭折。就是说本来可以活一百岁,最后只能活七十岁,就是这些道理现在都不是很懂。
大家对这个道理有一本书谈得很清楚,叫《寿康宝鉴》,大家可以好好用心读这本书。其实大家冷静去看,现在的人从二十几岁病就很多,不只男人,现在二十几岁的女孩子病恹恹的,生理期一来就痛得受不了。你说她身体这么弱,以后当妈,我都先摇头,可是为什么?从小对这些养生的观念都不懂,喝冰水、吃冰淇淋,生理期来照吃不误。所以不爱惜自己,或者不懂这些道理,想爱孩子都难。你看孩子,他想吃什么就给他吃什么,结果二十几岁病就一堆了。我今天好像有点啰嗦,大家有些部分还得自己看!
接着讲到,『事君不忠,非孝也』,一个人称之为人就是有孝有忠。《格言联璧》里面有一句话讲得好,它说「竭忠尽孝谓之人」。这些教诲,现在我们把这《群书治要360》翻成英文,很多外国人一看:你们的这些古圣先王,怎么有这么可贵的心境,这么精辟的道理!他们是闻所未闻,看到尧帝有一个老百姓挨饿,尧帝说是我的责任,我没有德才感来旱灾,让老百姓没饭吃。他们那些官员一看想都没想过,闻所未闻,很佩服,一个好的领导人像父母爱子女、像兄长一样爱弟弟。所以我们现在很容易看到这些教诲,太容易都不珍惜;外国人一看不可思议,这么好的经典。
「竭忠尽孝谓之人,万物一体谓之仁」,仁民爱物的胸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假如世界的人都能听到这些教诲,都有仁爱心,战争没有了,野生动物也不会被人类残害到灭绝了这么多。甚至现在连地球还能够用多久,都是个问号,大地是母亲,怎么可以这么糟蹋?天为干,表父;地为坤,表母。大地母亲长养我们万物,不可以不敬。所以有忠有孝才有人格,不忠不孝连人格都立不住了,不忠不孝行的行为,古人讲的就是畜生的行为。所以事君要忠,忠于国家,忠于领导,当然这个忠我们之前讲,忠于家庭,忠于另外一半,还有忠于自己不要自甘堕落,不要自暴自弃。您看古人为人父母的人,都希望孩子在社会当中,能顶天立地,要做个忠臣。
在汉朝时候,刘邦跟项羽他有打了几年的仗,叫楚汉相争。从很年轻就跟刘邦在一起的王陵,他年龄还比刘邦大,当时两个人在一起,刘邦以兄长对待王陵,刘邦那时候也不知道自己之后是天子,后来王陵就辅佐刘邦。楚汉相争,项羽把王陵的母亲抓起来,然后刚好王陵派人就去看望母亲。项羽的意思就是要透过王陵的母亲,让王陵来投靠他,背叛刘邦。王陵的母亲就知道这个情况,对来的人说,你一定要交代我的儿子,好好效忠刘邦,他是个仁君,他会兴旺的,叫他不要担心我。话说完抽起佩剑他的母亲就自刎死了。你就看这母亲多么忠义,她决定不能让她的儿子背叛他的主子,她宁可舍生命,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古代女子的这种贞烈,真令人动容,这个故事,在《八德须知》里面有记载。而且大家看不只忠,有智慧,她一看就知道,刘邦是好的君王可以兴旺。有勇,不只忠,有勇,视死如归!结果项羽实在是太不象话,面对这样的一个女子,他居然还生气把她用水煮了。假如项羽当时候给她厚葬,可能历史都要改写,代表项羽尊重忠臣;你把忠臣的母亲拿来煮,让天下人寒心,项羽瞋恨心太重。项羽有很大的福报,就因为瞋恨心、傲慢,把他大福全部都给折完,最后没办法自杀了。
另外三国时期,刘备的一个智囊团,等于是辅佐他的一个重臣徐庶,徐庶辅佐他帮了很大的忙。曹操写了一封信,说他的母亲在他那,徐庶很孝顺,看了慌,就赶紧报告刘备:我母亲在曹操那里,我一定要赶回去。刘备也是知书达礼之人,人家孝子为了母亲,他也不好再挽留他。徐庶也很忠心,他也是很痛苦,这么好的领导,他也很想效忠,可是遇到这个情况。后来本来人已经离开,又跑回来推荐了诸葛亮,让刘备去找诸葛亮,这是徐庶推荐的。过了几天刘备去找一个隐士,也是很有智慧,谈到徐庶回去了,因为他母亲在曹操的帐下。这个读书人一听,他说完了,为什么?他说这铁定是曹操的计,他不回去,他母亲还不见得会死,徐庶一回去,他母亲必死无疑。为什么?因为他母亲看到他弃明投暗,他母亲说你不忠,他母亲会没脸见人,铁定自杀。真的,他一赶回去,他母亲根本就没有在曹操那里,中计了。他母亲说你怎么可以干出这样的事情来?最后真的自杀。所以徐庶抱憾终身,一辈子没有给曹操献过一个建议,徐庶很冤枉,一慌了考虑不到母亲的心,做了这个事后悔终身。而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觉到,古代女人有传统文化的熏习,那种忠贞、那种忠烈真的令人动容。「事君不忠」就是「非孝也」。
『莅官不敬』,「莅官」就是你当官,身任官职,是代表国家爱护老百姓,怎么可以不恭敬负责?要把本分的事尽心尽力做好。春秋战国时候,是战国齐宣王有一个宰相叫田稷,下属送了二千四百两黄金给他,这算贿赂了。他拿回家,他母亲非常生气斥责他,说君王这么信任你,封了你那么高的职位,还给了你那么好的俸禄,你怎么可以干这个对不起君王的事情?田稷很丢脸,赶紧隔天去给齐宣王请罪,这是「莅官不敬」。齐宣王也很有见地,非常佩服田稷的母亲,还是让他做宰相,但是彰显了他母亲的德行。所以我们莅官除了爱民之外,决定不可以贪不义之财,为什么?国家的钱财是老百姓的纳税钱,尔俸尔禄,所有公务员的俸禄哪里来的?老百姓的血汗叫民脂民膏,不可以贪污的。
接着,『朋友不信,非孝也』,跟朋友相处不讲诚信,孔子讲的「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领导者失信于人民,这个国家就危险;一个人失信于人,他就没有办法在社会立足。所以信用是人的第二生命,他没有了信用,他也很难在社会立足。而且一没有信用,父母抬不起头来,人家一讲到自己的孩子,都是那些不好的,都是败坏家风的,那父母真的生不如死。所以「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去打仗那都攸关国家的存亡,怎么可以不尽心尽力?所以在古代有一些人去打仗,退缩了逃回家里来,被母亲骂回去,怎么可以这么做?国家有难要尽忠诚。所以「战陈无勇」也「非孝也」。
所以『五者不遂』,就是这五件事你不把它做成、做好,「遂」可以当成的意思。『灾及于亲』,「灾」就是这些不好的名声,会殃及父母亲,甚至于行为太严重触犯国法,可能连父母都要被判罪,就殃及其亲,所以「敢不敬乎」。确实在汉朝末年董卓乱政,那真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太胡搞瞎搞,最后被定罪。董卓被定罪以后,伤害太多老百姓,把他的棺木挖出来,把他的肉撕下来吃,就恨之入骨。结果又把他埋进去,下雨打雷,他的棺木又被雷给劈出来,所以这个死无葬身之地,那这是天地不容,干出来的事天地都不容,连葬都葬不了,董卓真的是造孽太大了。而他被判罪,连他九十几岁的母亲都被判死刑,你看一个九十几岁的老人还要走到刑场去,那是多么凄惨的事情,「灾及于亲」。而我们这一生有德行,父母得到的功德最大,我们无德,父母也要背这个罪过,所以不能以身辱父母。
我们接着再看下一句,这一句是在第二册一百六十六页,我们来看一下,因为这一段句子还有前文。谈到孝,曾子的教诲很多,他是孝子。我们看从第六行开始,「乐正子春」,他姓乐正、名子春,这个读书人「乐正子春下堂」,他下堂的时候走路不小心,「而伤其足」,可能就扭到了,「数月不出」,好几个月都没出门,「犹有忧色」,他脸上都有这种忧愁的面容。「门弟子曰:夫子之足瘳矣」,这个字念抽,就是代表痊愈的意思。大家注意看这个字,它这个部首叫疒部,都跟生病有关,大家注意看病字是不是也有这个,疾也有这个。「瘳」就代表病好了。他的门弟子说,夫子你的脚已经好了,干嘛几个月都不出门,而且脸上还忧愁着?病都好了干嘛还这样?「何也」,为什么?
乐正子春说,「曰:吾闻之曾子」,我曾经接受曾子的教诲说到,「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父母把完整的身体给了我们,我们这一生要走的时候,要完完整整的保护好,不损害它这才叫孝,不敢毁伤。曾子很不简单,他生了重病要离开世间,他感觉到寿命不长了,把学生都找来,然后告诉学生,来来来看看我的手,看看我的脚,「启予足,启予手」,告诉他的学生,我的身体保护得很好,我就要离开这个世间,但是我不敢伤害到我的身体。因为这身体是父母给我的,我用战战兢兢的心,保护我的身体、保护我的德行,不能羞辱父母。曾子一来是孝心,二来慈悲,抓住每一个机会教育学生,为国家培养人才。
我在想说,我这个生病都在那里哎哟、哎哟,你看人家大圣大贤,连命终的时候,都是抓住机会利益他人。在「泰伯第八」,曾子讲了几句话真感人,包含一个大官去看他,他已经病得很重了,还是抓住了劝一个大官的机会,因为一个大官影响力大,这话他假如听懂了,老百姓就有福。你看曾子还讲,「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都快死了,你就听我几句!我们看这些文体会到圣贤人的心很感佩。而乐正子春也很有福气,为什么?他跟在曾子身边,看到曾子很多行持,所以他终身不忘。你看他看到了,他就印在他的心上,马上就想起来了,您看他说「吾闻之曾子」。
我记得在二00三年,我也很有福气,我在台中有去莲社学习,当时我们周家麟老师、徐醒民老师,他们每个礼拜都有讲经、讲课,我们会去学习。刚好那一次有安排采访李炳南老师的学生,所以我们也参加采访周家麟老师、徐醒民老师,几位跟随李炳南老师几十年的弟子。其中有一个弟子还是开书局的,我看那个长者从一开始讲李老师到讲完,他眼泪没有止过,可见得老师的德行,感动他的心地有多深。老师都已经离开了二十多年的岁月,那种感激,甚至于谈起来,那李老师一幕一幕的行持,他们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他们这些弟子亲近善知识这是很难得,而且他又不忘记。
回想到这一段话,接着又说,「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不损害身体,不以行为侮辱父母、侮辱自己这样才能称为全,就这个孝道比较圆满了。「故」,所以有这样的心境,「君子跬步」,这个字念「傀」,就是指古代是两步,左右两小步叫一步,跬步就是半步的意思。就是你一举起脚来,「跬步弗敢忘孝也」,时时刻刻不敢忘孝。「今予忘孝之道」,现在我忘了孝,我没有时时刻刻保护好身体,扭伤了脚,「予是以有忧色也」,所以想起曾子的教诲,觉得自己做得太差,很惭愧,才有忧愁的脸色。
接着这一段就是我们撷取出来的句子。
【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
为什么?『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是因为怕身体受损伤。
【是故道而弗径。】
就是走路走大道,绝对不敢走偏僻的路,因为怕会有危险性。不走快捷方式,有时候快捷方式爬绳索,有时候坡度太高了会造成危险。
【舟而不游。】
就是你有船的时候,决定不要游泳,因为有时候河水河面它变化起伏,有暗流你说不准。纵使是坐在船上也要谨慎,不要乱动、乱跑,这样翻船了都会有危险。『舟而不游』,决定不敢做有危险性的事情。但是你看,我们现在好多人说找刺激,要有冒险,他去那边happy好几天,父母在家提心吊胆,不只胆吊起来,肝都吊起来了。所以我们现在人自私到只有自己的感受,体会不到父母的心;古人是心中只有父母,没有自己。我想到一句闽南话,叫怎么差这么多?差太远了,生惭愧心!
【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危殆。】
不敢以父母给我们的身体,做任何危险的事情。甚至于父母都不在了,这个态度丝毫不减少,因为父母在天之灵,不能让父母担心。
【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
您看考虑得多么的细致,『壹出言』,你这讲的话是不好的话,人家说没家教,那羞辱父母;话讲错了误导别人,这就有罪过。或者是讲话骂人,得罪人,人家铁定会来报复,最后这不好的话又回到自己身上,那父母不是最难过的吗?所以其实打人就是打自己,骂人就是骂自己。而且不只自己最后会得到别人的恶言跟恶行,因为天地是有自然循环的,你打了人,人家这个怨找到机会一定要报仇的!不只自己会受损伤,父母每天担心我们到处得罪人迟早出事。所以一开口决定跟伦理道德相应,不然就是不孝!一开口一定是正知正见,一定是给人欢喜、给人利益、给人赞叹的,绝对不可以这里讲的忿言,不能讲恶言,不能发脾气骂人。
『恶言不出于口』,是因,『忿言不及于身』,是果,你不骂人当然不会被人家骂。「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是因,人敬是果;爱人是因,人爱是果,世间所有的事决定都是因果。你的孩子现在受到领导的赏识、同仁的拥护,一定是你小时候教他要尊重长辈、友爱同学,所以才感这个结果。都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都是有因才有这个果的,世间没有事是偶然,也不要存有任何侥幸,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有这样的态度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一言一行,就『不辱其身』,不羞辱自身,也不会让父母蒙羞,所以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这样子才可以算是孝顺,『可谓孝矣』。我们今天看到这三段,对孝的理解整个广度、深度,透过曾子、孔子,有充分的一个领会、理解了。
最后一句也是孔子的教诲,九十一句四十三页讲到的。
【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悖德』就是违背性德、违背天性,父母跟子女的爱没有人教的,天性。我们看一、二岁的孩子,那种依恋父母,看到父母那种高兴,好像一看到妈,他就全天下最幸福的人。那首歌唱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你看母亲在呵护婴儿、呵护孩子,那种细腻、那种体恤也没人教她,没教就会,这本来天性就会的。可是「苟不教,性乃迁」,你没给他好的教育,慢慢污染上很多欲望,见利忘义,只想到自己的欲望,把父母放在一旁,这个时候他就违背德行了。教育太重要了,让人的孝心终身保持,还能把这个孝心,推展到对兄弟姐妹、对家族的人、对邻里乡党,以至于爱天下人。您看历代多少忠臣,都是胸怀整个天下的老百姓,都是从孝教起的。所以我们古圣先贤有智慧,顺着人性成就了一个人无私的人格。
可是现在不爱其亲,然后对别人很好的很多,对朋友好得不得了,回到家一进门摆张臭脸给父母看。甚至于对兄弟姐妹也直接叫名字,我曾经听到人家直接叫兄长、姐姐的名字,全身不舒服很难过。兄弟姐妹也是天性,从小一起长大,姐姐牵着我们,背着我们。像我是连大学的时候,还要姐姐熬药走半天路,才端来宿舍给我喝,这么样的慈爱、爱护怎么敢忤逆!还直接叫姐姐的名字。现在还有孩子直接指名道姓叫自己的父母,差点没昏倒,这是违背到所以然处。可怜,不受教育,人都不像人,沉沦得太厉害!所以这句话提醒我们,爱的原点是孝。做慈善事业的人,真正要解决人民的苦难,还得靠教育教孝道。他一有孝道、他一有孝心他就会勤奋努力去工作,他就自立自强承担家庭。他才不会你愈帮助他,他愈依靠,还视为理所当然,最后变贪心就麻烦。
而这一句我们真正要成就德行,一定要把孝道用心彻底去做,不然德行上不去。好多修行人,感觉好像心性提升不上去,就是没从根本做起,就是要孝!家道也要从这里做起。包含您是一个单位的主管、老板,这句话对你太重要了,你要看懂这句,就知道怎么选栋梁之才、怎么选忠臣。日本人还懂这个,他要提拔一个重要干部,一定先做家庭调查,他在家,对父母有没有恩义,对太太有没有情义,调查清楚了才用。『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不尊敬父母而尊敬他人,这也都是违背礼法、违背性德。我们看《弟子规》一开始,都是在培养对父母的恭敬心,「父母呼,应勿缓」,父母一叫,赶紧:妈,有什么事吗?「父母命,行勿懒」,对父母交代的事情,毕恭毕敬不敢拖延懒惰,赶紧去办。
父母在教育我们、训斥我们的时候都要恭敬,「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现在不教麻烦了,不恭敬父母,父母讲一句,一言九顶,顶九句。其实我们看到这个孩子,你真的不能怪他,他不懂是结果,原因是什么?父母、老师没教,你怎么可以怪他?他才几岁怎么把责任推给他?那就是我们这些成人不明理了。不明理要读经就明理了,经典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们教书的,教小学的有责任,孩子读过小学、读过初中、读过高中都不懂,到时候阎罗王调资料,一个都跑不掉。责任,每一件事都有责任归属,所以经典写了我们赖也赖不掉,天理如此,人要尽本分。你没教他,所以我们看到孩子、青少年不对,我们不只不能生气,要怜悯他。你看他现在不敬父母,他以后人生怎么过?第一个无福,而且每天折福,讲一句忤逆父母的话折大福,他不懂,他还要继续折多少?再来,他对父母不敬,他以后怎么读书读得好,他对老师就不敬;他去单位又对领导不敬,他怎么会有好发展?
所以我们从他一生去看,你真的气不起来了,尽力迷途的羔羊赶紧把他牵回来,这样的心那才称得上叫长辈。没有慈爱的心,长辈这两个字挂在我们身上,也叫糟蹋,挂了长辈的名不尽责任也叫折福。以前的人懂,以前的人当叔叔、当伯伯,侄子他都觉得要用心教,为什么?都是父母的延续,是他的第三代,他们不好,父母晚年怎么安心?尽孝。再来,对自己的家族负责任,我是长辈我有责任教。以前很多人父母不成才,可是孩子成才,所以有一句闽南话讲,「歹竹出好笋」。大家知不知道为什么?父母不好,孩子好,很可能是他姑姑教的,他叔叔、伯伯不忍心这个孩子不好,还有再加上祖宗有福报,阴德庇荫,还是有原因的!
所以我们看到,这每一句对修身、对齐家,对整个团体的发展,甚至对整个民族国家,都是精辟的教诲,都是抓到根本,要从孝开始。我们现在看到一些也很欣喜的现象,北京大学,这在华人算第一学府,数一数二的,北京大学立规定,不孝的人不可以进北大,进了北大调查不孝,退学,这做对了。这么有知名度的学校带头,那这些学生装也要先装个样子,不敢太嚣张。还有现在很多地区的官员选拔,都有一条明文规定,要升官一定要调查,是孝子才能升官,考核的标准都列孝道;不孝不能升官,甚至还有可能被辞退。我们听到这些消息,无限欢喜,觉得祖先在天之灵保佑,还有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有点睡醒了。东方这一条大龙,这龙的传人快要苏醒过来了,不能不醒了,再不醒后代都完了,再不醒这个世界没救了。这个世界就是因为被功利主义给污染,人跟人争权夺利,国跟国冲突,把大自然因为自己的私欲,破坏成体无完肤,现在天灾人祸不断吓死人,天灾的速度快速上升。
我们现在一翻开一些数据,每天地震、火灾一大堆灾难,灾难怎么来的?人心感来的。这些道理谁讲得最透彻?儒道释三教的圣人讲得最透彻。化解整个天灾跟社会的危难,现在最完整的智慧就是中华文化,我们现在中华民族的儿女,手上有救世界的法宝。这还不是我们看懂的,还是一九七0年代的汤恩比教授,人家一个英国人,他了解了全世界的历史文化,他说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能靠孔孟学说、大乘佛法。就是只能,只能靠中华文化。而且汤恩比教授说,假如有来生我会在中国。你看这个老者他还给我们表演,人家那种慈悲以天下为怀,比我们更像中华儿女。我们老祖宗的经典一打开,「天下为怀」,人家是我们祖先真正的弟子,真正的好子女,我们还不配,还比不上他。老人家走了三十年左右,你们现在只要看到一个三十几岁的人,谈起化来都是中华文化,通报一下。可能是汤恩比转世,那一定要请他来汉学院,那个学识一定很渊博。我们听到这些话也期勉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为民族,以至为世界奉献我们的至诚至孝之心。今天就跟大家先谈到这里,谢谢大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