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142集)jingkong法师主讲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四二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142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三0五页:

 

钞【备诸功德者,自性无染,即澄净德;自性无烦,即清凉德;自性无恶,即甘美德;自性无我,即轻软德:自性无竭,即润泽德;自性无暴,即安和德;自性无乏,即除飢渴德;自性出生一切万善,即长养德。】

 

这段文解释《疏》里面讲的『备诸功德』。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叙说,他自己开悟的时候,所见到的见地,「何期自性,本来具足」,就是这一段文的意思。八功德都是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备』就是本来具足。实在讲自性的功德无量无边,此地略举这八种而已。由此可知,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都是开显我们自性功德,所以这个世界才是究竟圆满庄严的世界。

 

这八种,先说『自性无染』。莲池大师在这部经里面给我们讲得很详细,修行绝对不是我们念这句佛号、或者念这卷《弥陀经》就能成功。依照这个方法修的人很多,为什么那些人不往生?常言说,一万个念佛人当中,只有几个人往生,为什么不各个人都往生?原因就是他不明教理。换句话说,有口无心。念这八功德,八功德念得没错,可是自己内心里面的功德没有念出来,与这八种功德就不相应。所以念的时候要相应,古德常说「一念相应一念佛」,你这个一念不相应,那不是佛!也不能往生!所以这个念要相应。念八功德水这一句就要与自性这八德相应,这才管用!所以经是一面镜子,读经就是照镜子,拿这个经来对照我们自己的心行,是这个意思。我们的想法、看法、做法与经上所讲的一样,这叫相应;我们的想法、做法跟经上讲的不相同,那就是不相应;不相应,念得再多也枉然,古人讲「喊破喉咙也枉然」。

 

由此可知,相应重要!相应就是转变自己的境界。要转变自己的境界,当然先要知道自己错了。不肯认错的人,这种人决定不能成就,佛都帮不上他的忙。哪个人成就最快?哪个人成就最殊胜?勇于认过的人。所以讲信心,最基本的是讲两桩事情:第一,要深深相信自己罪业深重。无始以来至于今生,天天在造罪业,罪业深重!你承认这点,才会改过。第二,要相信阿弥陀佛的愿力、智慧、功德不可思议,决定可以救拔我们。相信佛的力量能帮助我们,这样的人才能往生,这样的人他的自性才能显露出来。

 

这八句很重要,不能轻易的看过去,统统讲的是自性。自性本来没有染污,现在有没有染污?现在还是没有染污。如果自性有染污,那就不叫真性了。佛经里面常常讲染污,这个染污是「不染而染」,什么东西染?迷!迷就染了。觉就开悟,觉是破迷!破迷,你就见到性;你迷的时候见不到性,所以性里面的智慧德能你完全不知道。迷的时候,把这性德转变成烦恼。什么是业障?烦恼就是业障,烦恼就是障碍。你今天只要有烦恼,那你决定是迷;觉悟了,就把烦恼转成性德。菩提就是性德,性德实在讲没有变,就是迷悟。迷悟,它起的作用不相同:悟的时候,烦恼就是菩提,具足无量无边的德用;迷的时候,菩提就变成烦恼,要造许许多多的罪业去受报,制造六道轮回。迷悟的关系就这么大!

 

诸位还要晓得,迷悟在自己不在人,不在外面是在里面。佛法特别说之为内学,不在外面。外面的境界没有迷悟,这个境界有人事的境界、有物质的境界,正好像我们作梦一样,我们作梦,梦里面迷悟也是在自己,梦中所有一切人与物,他们没有迷悟,迷悟是自己一个人,这个诸位容易体会得到。你细细的去会心,再来冷静观察我们眼前境界,眼前这个境界迷悟还是在自己一个人,与外境不相干!正因为外境不相干,所以这个世间叫凡圣同居土,凡夫住在这里看的是秽土,圣人住在这地方看这地方是净土,两个人看法不一样,怎么不一样?一个人自性清净,一个人自性不清净,所以看法就不相同。由此可知,修行是修自心,不是修别人!

 

我们凡夫为什么修行这么困难?说老实话,就是所谓心随境转;这个境界本来不转你的,你自己甘心情愿去被它转,你说这有什么法子?境不迷人,人自迷,这没法子,你自己着迷,它没有来迷你,这是我们要省悟的地方。有人开悟了,从哪里悟?就从这里悟。悟的人不被境界转,《楞严》上说得好:若能转境,则同如来。跟佛一样!佛有什么本事?佛就是不被外境所转。不被外境所转,你在这个境界里面就得自在;你被外境转,你就不自在,不自在叫什么?叫烦恼束缚,就不自在了。像这些地方是我们真正修行用功下手之处。

 

自性无染,无染就是『澄净』,所以自性有澄净之德。要知道澄净是真实的,是永恒而不变的。染污是假的,为什么?迷的时候才有,觉的时候就没有,可见得它不是真的。所以烦恼是假的,菩提是真实的。学佛的人要把假的舍掉,要用真实的。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一切都用真实的,在社会上会吃亏上当!你们想想看,他说这个话对不对?他说这个话他就迷,为什么?他还有个上当,还有个吃亏,还有个害怕,你说糟糕不糟糕!为什么怕吃亏上当?他把眼前一切境界当真的,这就是迷!他不晓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发意圆成,圆满功德,不要说是你做了,你没有做,你这一念心发出来,你那个功德就圆满了。你这个发心还有所顾忌,你的功德就没有了,为什么?因为功德是清净心,虽然做好事,心不清净,这个不叫功德,叫福德,你修的是福德而不是功德。诸位要知道,功德是修清净心,这是功德。菩萨修诸功德,顺逆境界他都能圆满成就;顺境他修的功德,逆境他还是修的功德,为什么?他心清净,顺逆都不染污,顺逆都不迷!不迷不染,自性现前,那不叫功德叫什么?所以迷的人做再大的善事,还是福德,功德没有。

 

佛经处处都讲功德回向,回向有没有用处?如果回向没有作用,佛菩萨在经论里面就不会特别强调回向。《华严经》十大愿王末后一条是「普皆回向」,可见得回向很重要!要怎么回向?把回向文念一遍,这不叫回向,这也回不了、也向不了。给诸位说,回向就是不着相,不着相心才清净!回向的意义是「作而无作」,我所作的这个无心,就当作没作一样。如果我做桩好事,常常念到我做了多少多少好事,那功德又没有了,又迷了,愈迷愈深,他不觉悟!回向是帮助你觉悟,所做的一切功德统统不要,统统把它忘掉。回向实际,实际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一法不立,清净无为;回向菩提,菩提是觉,回向菩提是不迷;回向众生就是不染!这个福报善行是一切众生的,不是我的,把我给忘掉,这叫做回向。绝对不是说我们今天念经,人死了我们才给他回向,活人就不要回向,那你现在活着,你每天念经都不要回向?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4月25日17:28:0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230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