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简介
经论辑要: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191)
印光大师开示:明对治习气
伦理道德:人弃常则妖兴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新译(31)
心得交流:ef05740同学的学佛心得
答疑解惑
本期专栏:三皈传授(二)
(二)皈依法
1.何为皈依法
“法”是轨则,轨道、原则的意思。“法”就是佛教我们处事待人与修行证果的原则。如果我们用“修行证果”这四个字,现代人听了也很难懂。我们换一句话来说,提升自己生活层次的原则,大家就好懂。超凡入圣,提升我们生活的层次,这就是“法”。
“法”是对于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完全与事实真相符合,也就是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见解,在佛经里面讲“正知正见”,也就是“佛知佛见”,这是自性的法宝,也不是从外面来的。皈依,皈是从我们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回过头来,我们要依自性的正知正见,这叫皈依法。所以“法”也是自性的知见,不是跟着别人走。佛之伟大,佛之令人敬佩,就是佛没有牵着我们鼻子走,佛完全叫我们做一个顶天立地独立的人,这是他老人家值得我们尊敬之处。
真实智慧现前,你的思想、见解才能正确;你妄想、分别、执着没放下,你的想法、看法全是错误。怎么知道自己想错、看错了?实在讲,佛教我们的原则是“你有想就错了,你有看法就错了”。所以我们初学一定要依靠经典,经典里面所说的就是诸佛菩萨的看法、想法,这决定正确。依照经典修正我们自己错误的想法、看法,换言之,佛在经上教我们怎样做,我们就老老实学着怎么做,这就对了。
由此可知,皈依佛这一条是总纲领,是原理原则,皈依法这一条是从日常琐碎事上教给我们如何修学,遵守佛的教诲。
2.如何择法
佛的经论很多,我们是不是每一部经都要学习?不需要。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佛这些经典是当年教人的。一个人有困难、有迷惑,遇到释迦牟尼佛向他请教,佛教他解除迷惑颠倒的方法,告诉他离苦得乐的方法,以后记下来就成为一部经。可见得他就是从一次的指导就得利益,就解决问题。由此可知,一部经就够,那里要那么多!这是决定正确。现在我们没有遇到佛,佛这么多经典,我们要依靠哪一部最好?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也是很困难的问题。
佛好比是一个大夫,我们都是病人,我们遇到了这个大夫,他为我们诊断、用药,真的是药到病除,解决问题。现在大夫不在,留下一大堆的处方(经典好比处方),这处方要是用对了,我们的病就好了,如果用的不对症,麻烦就大了。佛法确实如此。
所以经典上修行的方法若与我们的根机相应,我们这一生决定成就。如果不相应,我们吃错了药,不但这一生救不了,还带来更大的麻烦。许多学佛的同修,没学佛还满好,学佛愈学麻烦愈多,个人的麻烦来了,家庭的麻烦来了,一大堆的麻烦都来了,那是吃错了药,那个药不对症。
因此,法门的选择在我们今天来讲是一桩大事。我们没有能力、没有智慧,就好像自己害了病,大夫一大堆的处方摆在这个地方,没人指导,这事情麻烦。要是碰运气,像买奖券中特奖不容易啊,没有那么幸运。这要靠真正有修有学的善知识帮助我们选择法门。可是今天真正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不多,我们一生未必能遇到,遇到了也未必认识。愈是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愈谦虚,你问他,他会回答说:“我不会,我没有智慧、我没有能力、我没有修持”。如是假的,他就会说“我行,我有智慧,我样样都行”。
今天我们都没有能力辨别真假,哪是真善知识?哪是假善知识?唯一可以走的路还是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为我们指出的。如《大集经》上所说的,佛说“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
佛的法运,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我们生在释迦牟尼佛灭度两千年以后,现在是末法时期,无论照中国或外国的说法都是末法时期。佛讲“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今天修净土,老实念佛,决定成功。这是遵照佛的指示。当然这是就一般根性而论。也有修禅成就的,也有修密成就的,那是特殊的人物,不是普通人。想想我们是不是特殊根性?上上根性的人可以学禅、学密,学其他的法门。如果觉得自己的根性很普通,不是上上根人,遵守释迦牟尼佛的指示,老实念佛,没有不成就的。
特别是在我们读了净宗经论以后,仔细思惟研究,确实有道理。在“法”里面,我们皈依净宗经典,也就是在无量经典里面,我们选择净宗“五经一论”这六本。这六本的分量都不多,这六本足够我们一生受用,决不可以轻视这个分量很少。实在讲这分量不少,若细讲这六本经,十年都讲不完,这是实在话。我们皈依法,“法”就选择净土五经一论,这非常踏实。
佛教导我们也是如此,在我们没有大彻大悟之前,依靠老师,依靠的老师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佛在哪里?在经典。《无量寿经》是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讲的,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跟我们讲的。我们依靠经典里面的教训,就是依靠佛。佛亲自来指导我们,哪里还会有错!佛教给我们要做的,认真去做;佛教给我们不可做的,决定不做,这个才是佛的好学生、好弟子。一切以此为我们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的依据,这叫归依法。
(三)皈依僧
“僧”是清净的意思,六根清净。我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外面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凡夫接触都会被外境感染。染上贪瞋痴慢。见到顺自己意的,就起了贪心,贪就是染污。不顺自己意,起了瞋恚心,被瞋恚染污。所以我们要知道,五欲七情统统是染污,是心地的染污。佛告诉我们,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没有染污,现在我们要从一切染污回过头来,依自己的清净心,这叫做皈依僧。
“僧”,除了清净之外,还有“六和”的意思。皈依誓词中,“皈依僧,众中尊”,“众”用现代话来讲是指团体、社团。这世界上的社团很多,从小的地方说,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团体。佛告诉我们,学佛人的团体在所有一切团体里最值得尊敬与赞叹,为什么?它是模范社团,可以做所有社团的榜样。它的特点就是大家都能和睦相处,是一个和合的团体。他们的想法、看法很接近,“见和同解”,我们今天讲建立共识,这非常重要。我们的想法、看法是一致的,这是一个团体和睦的基础。
我们看到出家人,不要想这个出家人是高僧,那个出家人是破戒的。他是高僧也好,破戒也好,与我们没有关系,都是提醒我们自己,有没有遵守六和敬?有没有修清净心?僧代表的是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所以见到这个相,就要想到自己心清不清净。僧是清净、和敬的意思,这叫真正归依了。
>>续载中……
——恭录自上净下空老和尚历次讲演的《三皈传授》及《认识佛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