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讲述菁华 (第二八五集) 2000/3/2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045-0285
请掀开经本,龙众长行第十句看起:
【普行大音龙王。得示现一切平等悦意无碍音解脱门。】
这个得法的意义非常之深长,我们现在读这个经文,立刻就会想到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注的文字虽然不多,但是很清楚。首先我们要留意『示现』,当然这是诸佛如来的示现,为一切众生做好榜样。不仅仅是说法,因为它上面有「演音」,演是表演,音是音声。在过去,弘一大师他许多文字作品里面,落款都用「演音」,这两个字的意味深长。音有四义:第一个是「类多」,这是一切;第二个意思「普遍」,这是平等;第三个「称根」,这是悦意;第四个意思是「一音随类」,这叫无碍,也就是方便。所以这一句里面含的意思非常丰富,我们要怎样学习,更重要的怎样落实,不能叫我们所学的东西都落空了,那有什么意思?浪费时间、浪费精神,所谓是所学非所用,这是佛法里面不许的。
世间人由于很少接触佛法,甚至于完全排斥而不接触,产生的误会就很多。譬如我们常常听到,说佛教是迷信,佛教忽略了现实,这些全是误会。佛教是智慧,绝不迷信,佛教的现实是世出世法里面都不能相比的,我们读大乘经这才明了。这里面告诉我们的,我们应当要学习的,第一个是种类的繁多,这一句我们会有很深的体会,这「一切」。不同的国土,我们把范围缩小,把整个法界缩小成一个地球来看,地球上有许许多多不同的族类,每一个族类当中还又有很多族群。像我上一次到澳洲,我去访问土著,土著是一个族类,我到那里去一打听,才晓得土著里头有两百多个族群,而且许多族群都彼此不相往来,他们各有各的特殊文化,语言也不相同,像中国的方言一样。确确实实在现在这个时代,还有一生住在他自己那个地区,老死不相往来。他们的日子过得非常平静,物质生活虽然很艰苦,他们过得很幸福。重视伦理、重视家庭,确实我们在那里看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小朋友见到我们很有礼貌。他们并没有接受过好的教育,家教,传统的家教,没有接触到现代的文明,只怕一接触,立刻就被污染了。这个社会是个大染缸,接触能不污染,那是圣人再来,那决定不是凡夫。
所以一切里面,我们就晓得,事实真相是多元文化,多元文化就是佛家所讲的诸法实相,要懂,要有很深刻的理解。我常常用我们人身做比喻,我们这个身体就是多元的,多元一体。我们人的身体,每一个细胞就是一个族群,这个现在人知道。细胞仔细一观察,它里面有分子、有原子、有电子,组合成一个细胞,它确实是个族群。许多细胞组成一个器官,器官就好像族类,大的族类,许许多多不同的器官才组成一个人身;眼这个族类跟耳的族类不相同,耳这个族类跟鼻的族类又不相同。由此可知,多元是健康的,多元是随顺自然的法则。不喜欢多元,要一元,一元命就没有了;我喜欢眼睛,耳、鼻统统都不要,单要眼睛,这人能活吗?多元能够合作,那就健康。每一个发挥它的特长,大家合作,眼见第一、耳听第一、鼻嗅第一、舌尝第一,个个都第一,没有第二。我们在《华严》,在大乘经上看到,没有看到有第二的。然后再细细观察,像人一个身体上,每一个细胞都第一,这身体哪能不健康?有一个细胞坏了,这个身体就不是圆满的健康,它就有缺陷。现在人器官出了毛病,可以动外科手术把它割除,可是我们的法身理体可没有办法割除的。要用什么方法?要用治疗的方法,让它恢复健康,决定不能割除;换句话说,任何一个细胞不能缺少。我们要是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哪有不爱人的道理?哪有不爱物的道理?晓得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法身。就好像我们身上,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毛端是我们一个身体,他怎么不珍惜、不热爱?大慈大悲自自然然就流露了,没有一丝毫的勉强。大慈悲心不能现前,你对于佛法的修养程度不够。你到底学了多少,都表现在你日常生活当中,表现在你处事待人接物之间。你对于经教涉猎的深度广度,就在你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看你的心行,你用的是什么心,你表现的是什么行为,就知道你的学问浅深,你的根柢厚薄,一目了然,古人所谓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这是浅的。
我们一定要肯定,认识文化是多元的,一身是多元的,家是多元的,团体是多元的,社会国家是多元的,尽虚空遍法界亦是多元的,这是我们首先要肯定,决定不能否定任何一个族群,不可以。对于有苦难的,有必须要帮助的,我们听到了、见到了,一定要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你所知所学的落实。你听到、见到不能热衷去帮助他,你的学、你的知没有成熟,半生不熟;如果真的是成熟了,这是自然的,佛家讲「法尔如是」,没有一丝毫勉强。
第二个,平等的意思是普遍。平等非常重要,我们祈求世界和平,和是从事相上讲,平是从心地上讲;如果不能够平等看待一切众生,这个和就不真实,所谓是面和心不和,不是真和合。佛给我们讲的六和敬,这六条是教导我们怎样与大众相处。六和敬的第一条,「见和同解」,这一条是什么意思?这一条是平等。心和,心明理了,理事、性相都通达明了,心才和。纵然别人跟我不和,我跟他还是和,没有受外面境界影响,为什么?理通达了。这桩事情全靠教学,我们不天天在学,我们怎么会知道?在学习当中,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境界逐步向上提升;我们对人、对事,所谓处事待人接物,天天感到有进步,今年比去年做得更好,这个月比上个月做得好,今天比昨天做得好,这个效果都是在学习当中得到的,所以人不学不知道!今天社会大众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根就是「失学」两个字,他没有学。这个学是圣贤之学,用现在人的话来说真理之学,圣贤是真理。这个学问让我们明了什么?让我们明了多元的、平等的。如何落实?等念冤亲,冤家对头跟自己亲爱的人,我们用心是平等的,这叫普遍。
平等心里面没有界限,所以这个心就大了。佛法里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是什么心?平等心。怎样才算平等?没有分别就平等,有分别就不平等,我们要在这个地方用功,远离妄想分别执著。你能够离妄想,正觉现前了;你能够离分别,平等现前了;你能够离执著,清净现前了。正觉、平等、清净是真心,是自性,这个心现前就是《华严经》上讲的,你证得法身,这是法身,你证得佛果了,宗门所谓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你什么时候成佛?你的清净平等觉现前了你就成佛,这是真佛,不是假佛,《华严经》上讲的法身大士,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诸位要知道,法身就是清净平等觉,就是正觉、平等、清净,就这个意思。我们认真努力把自己境界不断向上提升,可以到这个境界。善财童子在《华严》上表演给我们看,他表演的是一生圆满无上菩提,并不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到这儿就止住,那是得少为足。他很了不起,不断的向上提升,勇猛精进,他证得圆满的果位,给我们做了个示范。
在哪里修学?修行在哪里修?日常生活当中修,五十三参是日常生活表演。佛说五十三位善知识,是什么人?我们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这一天睁开眼睛,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就是这五十三位善知识。这五十三位善知识里头,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我们天天在见,不知道他是善知识。善财童子比我们高明,他知道,他见到顺境、善人向他学习,学人的长处,学人的善处;逆境、恶人看到之后,自己好好的反省,我有没有这个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他用这个方法成无上道。没有一个人不是自己的老师,没有一个人不是佛菩萨示现,善财童子眼睛里面,所看芸芸众生都是诸佛菩萨、诸佛如来示现的,全是教我一个人的。所以他对于一切众生,那个恭敬心跟恭敬如来一样,为什么?他就是如来。成就普贤行,他是至诚恭敬对待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包括一切人事物,一个都不漏,所以他的礼敬是圆满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