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401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四O一集)  2016/11/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401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回)》第四O一集经文

第九一五页 末2 癸二、劝他当省 至 第九一七页 第5 迷惑正道

癸二、劝他当省 分三 子一、生死顾恋

【经】更相瞻视。且自见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一死一生。迭相顾恋。

【解】殊不知生死之事,必自见之,父子、兄弟、夫妇,死别之时,互相哭泣,无得免者。世人愚痴贪爱,不知世间万物,都是幻梦空花,误为实有,而不知无常迅速,不能永保。生时愈亲爱,死时倍苦伤。生死之际,存者,伤亲人之永别,亡者,悲自身之长逝。互恋难舍,如刃刺心。故云「一死一生,迭相顾恋」。

(此下二段,复分举贪瞋二毒。)

子二、结缚惑道

【经】忧爱结缚。无有解时。思想恩好。不离情欲。不能深思熟计。专精行道。年寿旋尽。无可奈何。惑道者众。悟道者少。

【解】昔日恩爱,今成忧苦。而此二者,束缚身心,如绳作结,不令出离,故云「忧爱结缚,无有解时」。又结缚即烦恼。《大乘义章》曰:「烦恼闇惑,结缚行人,故名为结。又能缚心,亦名为结。亦能结集一切生死故。」故知缚于情爱,即是结缚于生死,无有解时也。「思想恩好」。世人所珍,究其根源,实由情欲。而不知「欲为苦本」,「纯情即堕」。若不能于此「深思熟计」,一心修道,以求解脱。转瞬无常到来,寿命终了,至此则徒唤奈何。人命在呼吸间,故云「年寿旋尽」,「旋尽」者,谓转瞬即尽也。世人醒悟者少,迷惑正道。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一十五页倒数第二行,科判癸二,「劝他当省」,经文分三段,第一段,「生死顾恋」。请看经文:

 

【更相瞻视。且自见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一死一生。迭相顾恋。】

 

这段经文不难懂,但是决定不能疏忽,为什么?如果疏忽了、没有注意到,很容易造成往生净土的障碍,我们想到这一点,就知道经文字字句句都很重要,这是不能不知道的。请看念老的注解,「殊不知生死之事,必自见之,父子、兄弟、夫妇,死别之时,互相哭泣,无得免者」。念老下面告诉我们的,为我们开示的,「世人愚痴贪爱」,这是过去的社会,现在人与人的关系非常淡薄,我们看到、听到,电视里头也常常有报导,夫妻真的是儿戏,结婚不到两个月离婚了,这不是儿戏吗?那种恩情义都没有,人真叫糊涂到所以然处,非常可悲。

 

父子,前面我们读过,「先人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这四句话要熟记在心头。这个世间的日子不好过,挫折天天有,要怎么看待?这四句话念一遍,心平气和,没人教。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从哪来的?从几千年来世世代代都受过教育,教育不仅仅只包括读书,不读书他也受到良好的教育,为什么?古老的社会,每个人从小思想言行都受过最好的薰陶,没有念过书不要紧,你看看你家里的父母、祖父母、叔叔伯伯这一家人,日常生活当中你就学到了,他们都把经书里面的教训落实在生活,做到了。

 

我这个年龄沾一点边,那个时候民国建国十六年,也就是说我们把传统的教育丢掉十六年了,可是社会风气还在,我们在那种环境、风气薰陶之下出生成长,看到了,看到父慈子孝,看到兄友弟恭,看到夫妇和合,家庭美满,这家和万事兴。这不是在学校教的,这日常生活当中看到的,每个人都是榜样。这种风气到什么时候没有了?抗战时期还有,胜利之后没了,再也看不到了,人与人那种情义没有了。我这一代还懂得师徒如父子,我对于老师、对于老师的夫人,心目当中跟父母没有两样,老师的儿女跟我们亲兄弟没有两样,现在找不到了,现在这个社会普遍看不到了,极少数也不容易遇到,很难得,这叫世风日下。善良的风俗习惯在这个时代断绝了,现在这个世界社会刮的是西洋风,向西方人学习,跟中国传统文化完全相反,这个日子怎么过?不读书,你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毫无所知,看到现代的风气跟西方没两样,完全学过来了。人情,过去有一句话说人情如纸张张薄,还有,现在张张没了,一张也找不到了。现在人与人之间什么关系?利害的关系,就两个字。不是利的结合,就是害的结合。

 

学佛的人真正读经,读圣贤书,可以在书里面找到,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里头找不到。但是学会了伦理道德,明了因果教育,虽然世风败坏了,我们还认真努力去学习,把伦理道德做出来,不吃亏,不会上当。我们相信因果,吃亏上当那是还债,过去生中我跟他往来,我占便宜他吃亏,今生遇到了,他占便宜我吃亏,一报还一报就了了,决定不能怪他。教育,至少我们丢掉五代了,二十年是一代,五代是一百年,没人教。我这个年龄,虽没有人教还看到,小时候看到。如果从小看到了就很认真的学习,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丢掉,这个人有福报,福报从哪来的?比古人比不上,比现在人好,还有点良心,善的念头比不善的念头多;说话,说好话比说坏话的人也多;身体,干好事比干坏事的也多,这就好。做到纯净纯善,那是修行人,那是有功夫的人,没有功夫的人做不到。

 

修行一定要记住这两个字真正的意义,修是修正、是修理,行是错误的行为、不好的行为,不好的思想是意业的行为,不善;言语,口业的行为;动作是身业的行为,身语意三业行为不正,行为错误了把它修正过来叫修行。人生在世要有个目标,要有个方向,他这一生会很快乐,如果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盲目在大海里头漂泊,心不踏实,疑虑很多,没有安全感。这人世间是个大海,风气是波浪,你能有立足之处吗?你能不漂泊吗?做不到。做中国人,现在讲还得很幸运能遇到古圣先贤的教诲,这里头告诉我们人生的方向、人生的目标、人生的意义,你好好去学、好好去读。为什么要去学?为什么要去读?你有这些机会时间去读诵、去学习,这就是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育,你走的道路是圣贤的道路,你的目标是成圣成贤。

 

成圣成贤与地位不相干,与财富不相干,你这一生确实能得到幸福快乐,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这个身包括口,包括意,就是身口意三业没有过失,你多快乐,你多幸福。确实,夫子的一句话,第一句话,《论语》,「学而时习之」,从古圣先贤那里学来,习是怎么样?落实了,落实在我心里,就是纯正的思想,善念,在念头上。存好心你才会说好话,你才会行好事,这就做好人。做好人,夫子说的,「不亦说乎」。真正做好人,好人快乐,好人没有忧虑,好人没有烦恼,好人没有怨恨,好人没有嫉妒,他快乐!纵然是乞丐他也会非常快乐,他没有地位,他没有财富,乞丐过生活快乐,有真快乐的。

 

早年我们在台中学佛,跟李老师,老师说了个故事,我忘掉了,姓名忘掉了,有名有姓,而且就是民国初年的人,是个要饭的乞丐。儿子经商,做生意发财了,有很多人说他,你这个儿女,你爸爸在外面讨饭,你有这么多的财富不知道供养爸爸,说他不孝。他派了好多人到处去找,把爸爸找回来了,找回来在家里供养他吃住,还有人伺候。他爸爸在家里住了一个月,当人家没有防备的时候,他又溜了,又跑去要饭了。什么原因?快乐!每天游山玩水,心里头一点牵挂没有,快乐。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1月18日15:04:2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639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