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 华严经讲述菁华(第265集 文字)新加坡净宗学会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华严经讲述菁华 (第二六六集) 2000/2/2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045-0266

 

请掀开经本,鸠槃茶王长行第八句看起:

 

【勇健臂鸠槃茶王。得普放光明灭如山重障解脱门。】

 

清凉给我们提示得很简单,他提示的是「身智光明,遣除二障」,这八个字。菩萨的名号,含义就很深,这在前面曾经介绍过,这个地方再提一提。『勇健臂』,如果没有勇健,就很难克服我们的障碍。

 

有不少同修看到我们趣向于多元文化,也有人有些疑惑,说这个事情能做得成功吗?每一个宗教、每一个族群,它们有不同的文化,如何能够融合、能够和睦相处?是不是真的能做到?我的答复很肯定,决定可以做到。什么原因?有个理在,理决定是相同的,理甚深。理落实在境界里面,也就是落实在我们现实社会里面,就是我们这些年来,在佛法里归纳了一个中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无论是什么样的国土,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十个字都是被接受、被欢迎,我们就知道它是可以融合的。如果我们用虚伪的心、用染污的心、用不平的心,那当然不行,决定不能够融合;只要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就行。

 

真实的道理,《华严经》所说的,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起作用,落实在实际上,就是真诚、清净、平等、觉;识变,落实在生活上,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所以哪有行不通的?特别是我们面临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决定是多元一体的理念,才能够行得通。多元一体的教学就是「大方广佛华严」,所以往年方东美先生在台湾大学、在辅仁大学博士班开「华严哲学」,他跟学生授课就是讲《华严经》。他对于这部书赞叹备至,他说这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学概论,这里面有真实的智慧、圆满的理论、周密详细的方法,告诉我们怎样去做;尤其难得的,末后还带表演,让善财五十三位善知识做出来给我们看,这样编写的教科书是古今中外所没有的,他说得非常之好。

 

我们今天展开经卷,针对于现前的社会,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来临,它所讲的就是我们现实的社会。我们今天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有矛盾,族群与族群之间有怀疑,宗教与宗教之间有误会,这就是『如山重障』。不只是清凉大师,清凉大师不是生在这个时代,是生在隋唐那个时代,那个时代没有这些障碍,社会上这些障碍并不显著。我们今天遇到的「如山重障」,比清凉大师那个时候格外的明显,外面的障;内里面的障,当然是经上所说的烦恼障跟所知障,这是内里面的障碍。但是必须内里面的障碍消除了,外面的障碍你就有办法。内里面的障碍要不能够消除,外面的障碍你就一筹莫展,你应付不了外面的环境。所以要应付外面,先要解决我们里面的。要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内外都一样,要『普放光明』,这四个字非常重要。「普」是普遍,这里面含着有真诚、清净、平等的意思。如果没有真诚、没有清净、没有平等,就不能叫「普」;你虽然有智慧,智慧里头有缺陷,决定不圆满。

 

真诚心,这里头没有界限,才有真诚,如果有界限就不诚。《坛经》上能大师所说「本来无一物」,那就是真诚,有一物就不诚。清朝末年,曾国藩读书笔记,里面给「诚」下了个定义。其实中国读书人没有不受佛法的影响;换句话说,没有不读佛经的,不论你是不是佛教徒、信不信佛,佛经总是普遍会读诵的。他对诚的定义是「一念不生是谓诚」,这个说得好;换句话说,有念就不诚,无念才是诚。由此可知,起心动念,诚就没有了。诚是真心,起心动念是妄心,不是真心。谁用真心?在大乘佛法里面佛告诉我们,法身大士用真心。《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真的是「普放光明」,没有私心,真诚心显露了。

 

法身大士为什么还有四十一个位次?虽然全都是用真心,真心用得圆满不圆满有差别。为什么用得不圆满?这里面还掺杂着无明在里头,虽用真心,并不圆满。无明是什么?我们平常讲的妄想,这个妄想是极其微细的妄念,我们自己没有法子觉察到。所以我们修行、修定,感觉到心很清净了,是不是真的没有妄想?还是有,微细妄想自己觉察不出来,这个东西很难断。明显的妄心是分别、执著,这是最明显的、最粗的,佛法讲的二障主要就是说这两种,分别是所知障,执著是烦恼障。如果说是妄想分别执著统统具足,这人在六道,唯识所变就变六道的境界。假如我们把执著断掉了,对于世出世间法一切不执著了,他还有妄想分别,六道就没有了。可见得六道是从执著来的,放下执著,六道就没有了,你就超越三界,这个时候唯识所变就变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他还是凡夫,为什么?他还是用妄心,不过他的妄心用得正,这个正与真心相应,接近真心。六道凡夫用妄心用得不正,与真心完全相违背,道理在此地。如果分别也放下了,放下是智慧,就是此地讲的「普放光明」,世出世间法一切都不分别了,不分别,给诸位说,你的平等性证得了;不执著,你的清净心证得了。这个时候十法界没有了,唯心所现,现什么境界?现一真法界,在《华严》里面就是现华藏世界,经题里面讲的「佛华严」,现这个境界;在往生经里面讲,是现极乐世界。可见得如果不能普放光明,我们见思烦恼这两种重障消灭不掉。

 

学佛,同修们一定要记住,佛法决定要开智慧,不开智慧不能解决问题,一定要开智慧。智慧,佛告诉我们,是一切众生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面来的。佛有多么大的智慧,我们每个人的智慧跟佛平等,这个要懂!为什么佛的智慧现前,我们的智慧好像不见了、没有了?佛跟我们讲这么多经法,讲得头头是道,这是普放光明。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世尊灭度之后,弟子们结集成为经典。流传到中国是少分,不是多分传到中国,少分传到中国。传到中国来的这些典籍,把它翻成中国文,也不是传来的经典全部都翻,没有,还是翻一部分,这部分经过祖师大德的审核,符合中国社会,符合中国人需要,这才翻过来。我们今天看到《大藏经》,觉得已经非常丰富了,那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少分,你才看看「普放光明」伟大,自性里面的智慧流露出来的。我们的智慧为什么透不出来?二障,这是「如山重障」。「如山」是比喻,这个山是须弥山,不是普通的山。严重的障碍把我们的智慧障碍住了,你说可怜不可怜?

 

佛眼睛看我们大众都是佛,佛知道我们的智慧德相,德是能力,相是相好,像经上常讲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大乘经上所说的「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我们每个人都一样。我们的智慧、能力、相好都被这两种障碍给障住了,你说麻烦不麻烦!佛教导我们没有别的,除二障而已矣!只要这两种障碍除掉,问题解决了,智慧开了。智慧开了是你自己本具的智慧,不是从外面学得来的。所以学佛,诸位一定要记住,除障而已。功夫在哪里?功夫就在除障。除障用什么方法除?放下,你不肯放下怎么办?你放下一分,给诸位说,你就透一分智慧。譬如你们诸位看到我们现在讲堂这个灯,这个地方三盏灯,我们看到灯上蒙了一层纸,这纸就是障,它透出来的光就弱;纸要拿掉,那光就更亮了。这一层纸,如果再加一层,光就更弱一点;再加一层,又弱一点;加个十层、二十层,光就透不出来了。你把它去掉一层,那个光就透一分出来,就像这个道理一样。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千千万万层都不止,所以一定要放下。你能放下一点,你的智慧就透出一些;你放得比别人多,你的智慧就比别人大;你不肯放下,你就永远不能开智慧。所以我们讲的,这是老师教导我们看破、放下,看破就是普放光明。看破是慧,慧从哪里来的?从放下来的。放下帮助你开智慧,智慧又帮助你放下,这两重功夫相辅相成。所以我们一定要肯做,肯在放下上用功夫,放不下也得要放下。

 

世尊当年在世一生的教学,我们学教的人懂得,佛教学的中心是什么?般若。四十九年,讲《般若》二十二年,差不多用一半的时间。《般若》教什么?《般若》就是教人看破、放下。现在在中文经典里面,也是《般若》的部头最大。《华严》诸位看到八十卷,这很了不起了,分量这么多,比《般若》差远了,《般若》六百卷。可是我们总结《般若经》里面,世尊教导我们什么?我《大般若经》浏览了一遍,我的总结是六个字:「无所有,不可得」,我的总结是这六个字。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无所有、不可得,试问问你要不要放下?自然就放下了。世间人所追求、所羡慕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那是什么东西?《金刚经》上说得好,「梦幻泡影」。事真的是无所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确确实实不可得。无所有,你认为它有,你看错了;不可得,你一定要想得,你想错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1月15日09:29:1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634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