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讲述菁华 (第二一五集) 1999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045-0215
请掀开经本,日天子长行第十句:
【持德天子。得发生清净相续心令不失坏解脱门。】
清凉大师在这句经文里面注的说,「发生等者,谓于佛所,发生清净心,曾一供养,能令其福,续至菩提故。如出现品,食金刚喻,况相续耶」。这个注解让我们对菩萨修学的法门能更清晰一层的认识,我们也就知道应该如何来学习。菩萨示现做榜样给我们看,「于佛所」,什么是佛所?这个意思跟《无量寿经》上所说的「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佛陀的教学普及的处所。这种处所在过去有,在现代社会多半只流于形式,而迷失了内容。不是内容没有,内容有,迷失了。为什么会迷失?没有人讲,没有人教了。佛法的教学,我们都知道,几千年前就走向高度的艺术化。佛家常讲「住真实慧」,住真实慧从什么地方看出?最明显的就是高度艺术的教学,这个不是真实智慧做不到。所以道场的建筑,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博物馆。我们在月初有殊胜的机缘,在北京参观国家历史博物馆,去观赏青州龙兴寺出土的一批文物,这个文物全是佛像。馆长告诉我们,总共有四百多尊佛像,多半是北魏时代塑造的、雕塑的,北魏距离我们现在大概一千七百多年。这些文物的展现就是佛家高度艺术的教学,我们去参观,馆长亲自为我们做导游,为我们介绍讲解这批文物艺术的价值。我们听了他的讲解,仔细观察这些佛菩萨雕像的表法,表法他们就不知道了,他们看的是艺术,看造型,看它的绘画,高度的艺术品。他给我们介绍,其中有几尊毘卢遮那如来,正好是《华严经》上的,佛像袈裟上面所绘画的像还很清楚,色彩都能够明显的辨识,埋在土底下一千七百多年。现在出土,专家鉴定它这个彩绘至少还能保存到五十年不会变色,我们从这个地方能想像到当年这个彩绘之美,画得非常精细、非常美,色彩鲜美。
佛身上披的袈裟,袈裟像我们这样一格一格的,每一格里面都画的十法界变相图,最上面画的是佛说法,最下面那一格是地狱变相图,我看了之后欢喜无量!我一看就懂得了。你看我们出家人,我出家四十年了,搭的这个袈裟,不知道袈裟什么意思,只是老和尚一代一代传,这是福田衣。只懂得福田衣,因为袈裟好像田一块一块的,这才叫福田衣,不知道它有更深一层的意思,代表什么?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一个身。我们在经上读到、体会到,佛常讲,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个自己,我们在经上读的,没有想到毘卢遮那佛这尊像上表现,这一件衣画的十法界依正庄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画在这一件衣上,一件衣穿在身上表一个身。「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三世里面有未来佛,未来佛是什么?九法界众生都是未来佛,从菩萨到地狱。
所以这个袈裟,我们才恍然大悟,每一格是表一个法界,法界无量无边,归纳为十大类;无量无边法界,我们这个衣表这个意思;无量无边法界是一法界,一真法界。所以我就想到,衣,我们这个格子有长有短,这边长、这边短,短是什么?它还有,表无尽的意思。它不是半格,它也是一格,我们从这里画个界限做个衣,重重无尽,表这个意思。所以这个衣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这次参观北京历史博物馆才完全搞清楚、搞明白,这个衣一搭的时候,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表这个意思。我当时也给一同参观的人,我也来解释、来讲解,他们听了之后很有意思,这是智慧,这是教学。从这个地方我们体现到,佛法的教学无尽的深广。但是从前老和尚有讲解、有解说,到晚近,可以说最近,尤其最近的一百年,讲经说法的人少了,最近五十年更少了。现代年轻讲经的法师多半是依照古人的注解,古人注解也没有讲清楚、也没有讲透彻,如何能跟现代人的生活、现代人的意识形态融合在一起,这就难了。所以佛在《华严经》上说得好,「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世间聪明智慧的人,不能够理解佛的真实义。佛的意思谁能理解?必须真正修行,真正体验到,他懂,他能理解;没有契入境界,没有亲身体验到,他不能理解。
我们进了这个博物馆,寺庙就是博物馆,从整体的建筑,建筑都是表法。为什么山门要建个天王殿?为什么在当中要建个大雄宝殿?为什么后面要建个藏经楼?不是随便建的,前后左右方位,哪个殿堂摆在哪里,它是学问,它是教学。都有很深的教育用意在其中,不是随便草率,我喜欢摆在哪里就摆在哪里,不可以。要往深处去说,它跟法性性德相应;从浅处说,我们中国人的说法,它与阴阳五行相应。实在讲,阴阳五行也是顺乎性德,我们一接触,观感就很自然、很舒服,这是现在一般人讲风水。什么是风水?风水是居住环境,这个环境,你在这里面一点都不勉强,非常自然、非常欢喜、非常适应,这个风水就好;住在这个地方感觉得很别扭,心情很不自在、很不舒畅,这个居住环境就不好。一个房间也是如此,桌椅板凳怎么样摆看起来很舒服,换个方式看起来很别扭。所以一个整体的建筑物,哪个地方放什么,不能够草率,不能够任意随便,那就是杂乱无章。无一不是教学。大雄宝殿,建筑外面看一定是两层,里面一定是一层,为什么要这样建筑?外面看两层是真俗二谛,里面一层表真俗不二,它有学问在里头;外面看有世间法、有佛法,里面世法、佛法是一法,不是二法。都叫你一接触,一句话都不说,你就开悟了。能令人觉悟的法就叫佛法,能令人迷惑颠倒的就叫世间法。佛菩萨名号很多,造像不一样,无一不是教人觉悟的,教你在这个地方见色闻声,身心触到的地方都帮助你开悟,这叫佛所,佛的场所,佛教学的场所。
觉心清净,所以你就发生清净心;觉心真诚,觉心平等,《无量寿经》经题上就把修学方向、纲领教给我们,「清净平等觉」。世尊在经典里面明白的开示我们,清净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清净平等觉,这个意思我们懂不懂?真懂得了,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我们清净平等觉就现前。「南无」是皈依,「阿弥陀」是清净平等觉,「南无阿弥陀佛」要从意思上来翻,皈依清净平等觉。清净的反面是染污,我们是不是从染污回头、回归,依靠清净?平等的反面是高下,我们有没有从自高自大、轻视别人,从这个念头回过头来依平等心?觉的反面是迷惑颠倒,有没有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依大彻大悟?南无阿弥陀佛是这个意思。我们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讲不出一个道理出来,人家说你迷信,你一天到晚念这个什么意思?你要把道理讲出来,他不能不服,他不能不尊重你。我念阿弥陀佛,念念清净平等觉;你们不念阿弥陀佛,念念迷惑颠倒,心地污染,自高自大。你讲出来,人家服了;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不知道阿弥陀佛什么意思,人家说我们迷信,我们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所以念佛重要,经不能不听,经不听不知道为什么要念佛,不知道念佛的好处究竟在哪里。
今天我们念这句经文,才晓得持德日天子,他学这个法门也教我们学习,示现这个法门给我们做学习的参考,让我们也发心,发清净心(他是修清净心的人),要清净相续,要福慧增长,用清净心去修布施供养。诸佛菩萨他们所行的没有别的,就是布施供养。我们在大乘经论里面知道,菩萨的生活、菩萨的事业、菩萨的工作,就是教化众生。教化众生就是布施众生,就是供养众生,诸位懂不懂?教化是法布施、法供养。一切布施供养当中法供养为最,最殊胜,为什么?法布施、法供养能令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能帮助一切众生转凡成圣。所以诸供养中没有能够比法供养更殊胜的,一切布施之中没有比法布施更殊胜的,道理在此地。诸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慈悲济世,今天讲慈济,慈悲济世。慈济做得最圆满、最究竟、最彻底,是怎么个做法?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样子,天天讲经说法,那是究竟圆满的慈悲济世,利益九法界众生。不是说你没得吃,我送一点吃的东西给你,没得穿送一点穿的东西给你,没得住造个房子给你住,这是慈济吗?这是救济,慈谈不上。为什么?这是救你一时,不是救你永久。佛菩萨帮助你是救你永久,不是一时。
前天我从马来西亚回来,当天下午我去参加回教协会他们所办的一个学校开幕典礼,他们请教育部长作贵宾,许多国家的使节都参与。它这个学校就像台湾所说的职业培训班一样,它是短期的,大概是六个月,是职业训练班,这是慈悲济世,帮助你学一技之长,你在社会上可以谋生。现在社会逐渐走向高科技,你不学新的东西,你就跟不上时代,你就找不到工作,所以它分很多班级,不同的行业。你有能力,喜欢学哪一种行业,学会了,你将来在社会上这个行业里面可以谋生、可以立足。学校主持的人给我们讲解,他们这个学校不分宗教、不分种族,都可以报名去参加学习,只有一个条件,要能够听英语、写英语,因为它是以英语为主,只要有能力听英语、写英语都可以参加。这是慈济,帮助你有一技之长,你以后能靠自己独立生活,不是天天求人家帮助你一点柴米油盐,帮助你一点衣服过日子,不是,让你有能力谋生,这是慈悲救济。佛不仅仅是帮助我们自己有能力谋生,还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有能力超越十法界,这才是慈悲济世达到究竟圆满。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选择这个行业,我们要多想想,他为什么不作皇帝?他是王子出身,不出家是继承王位。我说过多次,要想把慈悲济世做到究竟圆满,政治做不到,军事也办不到,现代我们讲的经济、科学技术都做不到,唯一能做到的是教学。所以释迦牟尼佛把所有这些行业,他都有智慧、都有能力,他都可以做得很好,他全部放下,他选择教学,跟我们中国孔老夫子的选择相同。「教不厌,学不倦」,我们仔细观察,孔老夫子跟释迦牟尼佛同一个理念、同一个想法、同一个做法,都是从事于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工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