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五十九集) 2011/3/19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28-0059
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好!我们「管晏列传」里面提到管鲍之交,也提到晏子面对一位贤者,一位刚认识的朋友,对待朋友的态度。我们来读一段《说苑》里面,曾子谈夫子与人相处的风范,七十一页。
【曾子曰。吾闻夫子之三言。未之能行也。】
我曾经听夫子谈到三句很宝贵的教诲,而我自己还没有能做到。『未之能行』,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曾子谦虚,一种是曾子念念不忘要赶紧把它落实。我们很熟悉《论语》当中曾子的一段话,也是我们立身行道很重要的一个态度,「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每天自己的本分有没有尽心尽力去做,尽忠职守;「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待人,凡出言,信为先;「传不习乎」。「传不习乎」,第一、夫子教给我的教诲我有没有做到;第二、可能他们也在教学,我教学的内容有没有尽力去领会,进而把它传下去;第三、我是教学的人,我自己有没有先做,才传给学生。「传不习乎」,有几种意义在其中。当然在这里曾子是反思夫子曾经给我三句这么好的教诲,我还没有能完全落实。所以学习的态度,很珍惜老师的教诲,不敢忘怀。
【夫子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
夫子见到人家一个善行,肯定他这个善行,然后他以前所有的不是,都不放在心上。所以感觉夫子很容易相处,因为处处都看人家的好,肯定人家的好。这句话也给我们反思,我们不能倒过来变成见人之一恶而忘其百善,几年交情,人家做得很多很好的,就一件做不好,就看他不顺眼,就不想理他,这心胸就太小,不能容人家之过。而且夫子这样的态度会让身边的人很受鼓舞,我这么多错,孔老夫子都能包容,我才这么一点点善,他这么肯定、这么鼓励我,我不能让老人家失望,我要赶紧加油。所以要隐恶扬善的处世态度,这是我们读完了要效法,专记人家的善跟人家的优点、人家的恩德,人家的不是绝不污染自己清净的心。第二:
【夫子见人有善若己有之。是夫子之不争也。】
见到人家的德行,见到人家的善行,就像自己做的一样高兴,随喜他的善,叫见人之德如己之德。没有丝毫的嫉妒心,都是肯定、效法、学习人家的善,「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这里是提醒我们,人的心中一定要去掉嫉妒心,嫉妒心是很大的烦恼。一嫉妒人,在这些贤德之人身上就学不到东西,而且嫉妒心继续发展还会嫉贤妒能,排斥、对立这些贤德之人,甚至还陷害,这造的罪孽就很大。我们曾经讲到一段话,不知大家有没有印象,「进贤受上赏」,为团体、国家推荐好的人才,受上天最丰厚的赏赐。就像鲍叔牙的后代十几世都是名大夫,因为鲍叔牙心胸宽大,不嫉妒管仲之能,为国举才,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但「蔽贤蒙显戮」,嫉妒贤才,障碍贤才为团体、国家服务的机会,很快会遭到上天的惩罚。我们曾经举过李斯,他是宰相,可是他嫉妒他的师弟韩非子,最后没多久的岁月,全家都被杀戮,蒙显戮,儿子跟着他一起被腰斩。所以嫉妒心一定要去掉,障碍自己的道业,还会造很大的罪孽。《弟子规》里面,「见人善,即思齐」,都是去掉我们的嫉妒心;「人所能,勿轻訾」。
【闻善必躬亲行之。然后道之。是夫子之能劳也。】
夫子闻到善的教诲,看到善的德行,他必定,这个『躬』就是亲自,「躬亲行之」是把好的教诲自己先落实、做到,体悟很深了,然后再去教导、引导他的学生。夫子是做到再说,是圣人。不是学了一堆道理,自己没做就先要求别人做。因为他自己做了、感悟的这些宝贵经验,一定能成就学生,甚至于少走弯路。『能劳』是为了成就弟子,他是非常用心以身作则,然后自己身先士卒,自己好好落实,再把这些宝贵的感悟来利益他的学生。其实我们今天在学校落实《弟子规》,推展《弟子规》,学生如何得最大的利益?坦白讲就是这一句话,老师躬亲行之,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跟《弟子规》相应,孩子潜移默化当中都学会了。
我曾经在马来西亚遇到我们夫子的后代,他说他没读过《弟子规》,可是他第一次读,从头读到尾脑海里浮现的,都是他小时候家里里面的情景。他说他所有的叔叔、伯伯、长者都是这样做的,孝的部分,都是这样对奶奶、对爷爷的,您说他学过没有?在表面的经典上,他还没有正式读过《弟子规》,但是从小整个养成的处世心态、习惯,都来自于潜移默化的家教。所以一个教学者也要效法夫子,教诲都是自己努力先去做到的这分精神。
【夫子之能劳也。夫子之不争也。夫子之易事也。吾学夫子之三言而未能行。】
曾子最后总结,夫子处世当中这三方面的一种涵养、行谊,他自己再提醒自己还没做到,要赶紧效法。
我们再看回来「管晏列传」,下一段:
【晏子为齐相。】
晏子为齐国宰相。
【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晏子出门。『御』是驾车的马夫,他帮晏子驾车,他的妻子刚好从自家的『门间』,门缝,『窥』是偷看,他的丈夫不知道妻子在家里看出去。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她的丈夫是宰相的马夫,『拥大盖』,因为宰相的马车它有一个伞盖,遮太阳的。然后马夫因为也在车上,所以也在这个伞盖底下,居伞盖之下,坐在宰相的车上,驾着驷马,这个马车是四匹马拉的。『意气扬扬』,就是很得意的样子。『甚自得也』,志得意满。应该是满骄傲的,然后走路应该是这样,一般俗话叫很跩。
【既而归。】
那一天回去了,回到家里一见到他的妻子:
【其妻请去。】
这个『去』就是要离开她先生,要跟他离婚,不想跟他在一起了。这个妻子不简单,很有气概,离开了没饭吃怎么办?你看都不为这个想,有气概,我这一生就是要跟有德的人在一起,看到你这样的行为,我很难过。所以他说:
【夫问其故。】
她丈夫问她。这个『故』就是什么原因。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古代这个『尺』,我们一般说男子汉大丈夫很高是身高八尺,八尺可能应该有一百八十公分上下。而那个时候的人比我们还要高,我们现在其实是愈来愈矮。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被很多认知误导,好像我们是这五千年来最发达的。大家有没有注意,好像从小读书就是我们是最发达的,其实是最退步的,心性最退步。包含整个大环境的这些财宝都愈来愈少,因为所有的环境随着什么?人心转。我们现在的稻米愈来愈短,原来的稻米很长。晏子他身高不高,可是他却当到宰相。他的德行跟功业,『名显』,名声显著于各国诸侯之间。今天:
【今者妾观其出。】
我观察到晏子外出的时候,坐在马车上:
【志念深矣。】
他的志向、他的思想非常深远。他太太不简单,光看到晏子的面容,就能观到晏子内心的修为。
【常有以自下者。】
而从他的整个举止感觉到,他是非常谦虚卑下,都把自己摆得很低。以身分来讲,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但是他却这么样的谦退,谦光逼人。
【今子长八尺。】
你的身高有八尺这么高。
【乃为人仆御。】
当晏子的车夫、仆人,专门驾车的。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就是志得意满,不思上进,当个车夫就不可一世。所以《曲礼》开篇就说,「傲不可长,志不可满」,尤其男子汉大丈夫志向要高远。
【妾是以求去也。】
看到你这样的态度,实在很伤心,所以我想我还是离开。
【其后夫自抑损。】
丈夫听了太太这番话很惭愧。古人难得,连一个车夫听到妻子有道理的话马上生惭愧心,所以古代人心都受圣贤教化。你说车夫读过书吗?学历可能也不算太高,但是懂得闻善言要接受,福在受谏,人贵自知,福跟贵都在自己的一念转变当中。『抑损』就是懂得克制自己的傲慢,「抑损」就是要把习气压下来,不能让它再发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