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三十九集) 2010/11/20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28-0039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我们这几个礼拜,一起学习的文章,都属于忠。像「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像上个礼拜是「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忠,不只指君臣关系当中臣子对君王、对领导者的忠诚,其实这个忠含义是非常深远、非常宽广。其实,人是一言一行,甚至是起心动念都要用忠。我们看这个字「忠」,上面一个中间的中,下面一个心,所以心偏了就不忠。偏向哪里?偏向自私,不忠;偏向马虎、应付,不忠;偏向贪著、染污,不忠;迷惑,不忠。不忠于谁?首先不忠于自己。「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既有明德跟本善,就应该好好的珍惜自己,把握好自己、成就自己,让自己违背明德、心性,这就不忠于自己。所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也是忠于自己的表现。
所以心不能偏,一偏,身就不能修,家就不能齐,国就不能治。所以我们从家庭来讲,当父母的不能偏心,要用忠,一偏心,这个家的乱就要开始了。我们在前不久「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你看乱源就开始了。父母的心不忠,偏失了,家庭的纷争就要开始了。而忠延伸开来,忠于父母,忠于另一半,忠于家庭,忠于家族。我们看范仲淹先生,在钱公辅先生写的「义田记」当中讲到,范公以他的俸禄照顾了几百户自己家族的族人。而且他是忠于祖先,祖先的福报到我身上彰显了、现前了,我有责任照顾好所有家族的人,不然我以后就无颜见我的祖先。包含忠于自己的团体,工作尽忠职守,都是忠的表现;到忠于自己的民族,都是用忠。
我们现在是民族文化,所谓「危急」,你们都不配合,这是今天要背的「出师表」,「此诚危急」,真是到存亡的时候了。「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个时候我们还视而不见,这一定是不忠,也不孝,不孝于祖先,把文化断在我们这一代。所以我们现在是用孝顺三皇五帝的心,友爱所有中华民族同胞的这分悌,来承担起这个责任。所以什么时候是要尽忠?Anytime(随时)。我们的默契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用忠就是什么?就是用真心、用诚心,所谓忠诚忠诚,不诚就不忠。忠义,念念都把道义放在心上,才是忠诚的人。忠直、忠正,一个人不正直,一个人不公正、不大公无私,他就不忠。所以我们看中国的词汇很有味道,还有忠什么?忠勇。真正尽忠的人,他有勇气去承担起家庭、时代的责任,只要是他的责任,「虽千万人,吾往矣」,怎么难,他都不会退缩。所以「仁者必有勇」,仁慈的人一定有勇气,一定有这种气概;但「勇者不必有仁」,这意思就是他那种勇是匹夫之勇,不是从慈悲心、仁爱心流露的勇。
所以这几篇文章都在让我们能体悟这些忠臣的忠肝义胆,我们慕贤当慕其心,把他们的精神领纳在我们的内心,我们从此就如此处事待人接物。那诸位学长,不得了!您的身上就有范仲淹的精神,又有孔明的精神,今天上完,又有魏徵的精神。假如是这么学,不成圣贤都难!你们都不相信,我都教不下去了。所以还是话说回来,还是信心问题,大家不相信自己有跟这些圣贤人共同的明德跟本善,有了,相信自己,信就有力量,能去鼓励自己、去成就自己。而且我们看这几篇文章,我们看范公两岁而孤,孔明先生也是从小父母就不在了,都是身世比较坎坷,但是他们最后都留名青史。所谓「环境何曾困志士,艰难到底助英雄」。我写一下好了,因为这个时间上课,比较容易梦到周公,写一下,大家动一下。所以这些圣哲人,在比较艰苦的环境,反而是自立自强,能够不畏艰难,成就他们坚忍不拔的人格。所以「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我们反观现在的时代,孩子们从小吃香的、喝辣的,生活都比较安逸,容不容易成就他这些圣贤具备的人格特质?所以顺境淘汰人。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成气候?我们闽南话说的,命太好了。所以真正父母爱孩子,不是溺爱,要懂得多培养他好的习惯,甚至要多锻炼他,他能力才能出得来。
我们今天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八十一页,「谏太宗十思疏」,是唐朝的魏丞相向唐太宗进谏的一篇奏章。魏徵丞相,他字玄成,他是公元五百八十年到六百四十三年,他享年是六十四岁。钜鹿曲城人,相当于现在的河北晋县。「年少孤苦」,这个孤一般指父亲比较早亡。但是他有大志,这个很重要。他有大志,他就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因为志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所以他「好读书」,喜欢读圣贤书,然后深入了解这些治国的智慧,经国治民这些道理。而唐朝之前是隋朝,隋朝之前是魏晋南北朝,然后隋唐。所以从汉到唐这个期间,时间很长,但是都处于乱的形势。你看魏晋南北朝的朝代都很短,战争都很多。隋,由隋文帝建立,之后又到隋炀帝,时间也不长,最后到唐朝。其实人民都是在这些纷乱、战乱当中度过,都很希望有太平的盛世。
而隋朝末年,因为隋炀帝比较无德,又是好大喜功,又淫乱,所以后来就群雄并起。唐太宗的父亲唐高祖,他在晋阳起兵。那个时候有很多地方,用现在讲叫军阀,都起来,算是隋炀帝无道,都起兵了。其中有一个军人叫李密,他也起兵了,祕密的密。魏徵先生是先跟李密,献给李密十策,结果李密没有用他的十策,后来就败给了唐朝的兵。这有一个重点,没有用这些好的大臣的建议就败。后来归顺唐朝之后,又在太子建成底下。唐太宗不是大儿子,他的大哥建成是太子。魏徵先生是在建成底下,也不是唐太宗的下属。而那个时候,唐太宗武功高强,战功赫赫,他的功高已经高过了他的哥哥建成。所以魏徵就劝他,你赶紧做好打算,不然你这个皇位可能就被你弟弟给拿走了。所以魏徵很厉害,看什么事很准。
结果后来玄武门之变,等于是唐太宗发动政变,把他哥哥跟弟弟就,这个比较不好说出口,把他哥哥跟弟弟杀了。那个时候,其实他们在对立的过程当中是有先下手要毒死唐太宗,结果唐太宗命大,喝了毒酒没死。所以也是逼到对立很严重,发动玄武门之变。所以这件事也是唐太宗一生的瑕疵。但是我们说「瑕不掩瑜,瑜不掩瑕」,这也是忠。用忠,我们前面读的四篇忠的「绪余」里面就有讲到这句。你不能因为这个人有缺点,他所有的优点你都看不到,那这个心态就偏得太严重了。他有优点,你也不能看不到他的缺点。就好像妈妈疼儿子,他啥都好,幼儿园老师都提醒了,妳儿子怎么样怎么样,「没有,我儿子很好。」这个心偏掉了,这个孩子就被妈给惯坏了。所以我们对人、对事用忠就不会以偏概全,他有瑕疵,但是他好的部分值得我们效法,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这可能是不同的人,也有可能是同一个人、同一件事,他的优劣都值得我们去体悟、去效法,或者是不好的,有则改之,无则嘉勉。
后来唐太宗玄武门之变之后,还没有当上皇帝,因为他的父亲还在,就把魏徵请到他这边来,就跟他讲,你怎么可以破坏我们兄弟的感情,就质问魏徵。魏徵说,假如太子听我的话,他就不会遭这个难。魏徵不畏威势,唐太宗已经要责骂他了,他没有任何畏惧,他说就是因为太子没听我的,才会造成这个情况。旁边唐太宗的这些臣子们,听了都很气愤,都快受不了了。可是唐太宗居然,反而听了之后佩服他。唐太宗有一个特质,叫英雄惜英雄,他看到这种很有忠义之气的人,特别欣赏。为什么?魏徵是忠于他的主子,那个时候立场不同,不能心量太小去看事情,他看到的是魏徵的尽忠。后来就起用他,登帝位之后,起用魏徵做谏议大夫。谏议大夫很大,就是专门在讲皇帝哪里做得不好,叫谏议大夫。
我们刚刚讲到这一段,李密跟太子建成,都没有很好的接纳魏徵的谏言,所以他们最后都败。唐太宗可贵,他起用魏徵做谏议大夫。劝皇帝,有一个专有的说法,叫批逆鳞。皇帝穿龙袍,所以是真龙天子。忠言又逆耳,讲这些皇帝的过失、政策哪里不妥当,当下皇帝一听都会有点不高兴,甚至会发脾气。伴君如伴虎,皇帝一发脾气,臣子会怎么样?有的定力不够,就开始发抖了。所以批逆鳞,要有胆识,要有智慧,你讲错还不行,论事情都要在道理上才行。有胆识,有智慧,还要有善巧,还要讲究方法。唐太宗属于几千年来少有的君王,他能这么样去接受臣子的劝谏,甚至于有时候臣子不谏,他还用话引大家劝谏,叫「求谏」。这在历代当中找不到几个这样的皇帝。假如不是遇到像唐太宗这样的皇帝的话,那劝谏有时候还要暗示的,点一下、点一下。点了,听懂了,那就算劝成功;点不通,算了。为什么?因为你直接点,他又没这个修养,可能脑袋就没了。
所以有一次,魏徵向唐太宗说到,他说他要做良臣,他不要做忠臣。唐太宗很好奇,良臣跟忠臣有啥不一样?魏徵说,忠臣最后都死得比较惨,我不想死这么惨,我要做良臣。但是这也点出什么?杀忠臣的人都是谁?叫暴君。这个也提醒唐太宗,你别杀我,你杀我以后你就是什么?这个历史几千年之后都会说你是暴君。所以这些大臣,饱读诗书,熟悉历史,常常都会引一些事例,来提醒君王。这些当臣子的,学问真是渊博。我们之前《礼记.学记》讲到,一个人很善教,他是「其言也,约而达」,他讲话不囉嗦,很简短、简约,把事理讲得很清楚、通达,「约而达」。「微而臧」,很多很细微的地方,这个臧是善,他都能把这些细微的,非常重要的这些道理,在话当中把它流露出来;而且善用譬喻,「罕譬而喻」。所以不只当老师的人要这样,当臣子的人,劝谏君王,他也能守住这些原则。因为讲话太囉嗦,君王可能听了都睡着,或者听了觉得很烦,那就达不到效果。
在春秋时代,那个时候的君王,见识没有这么深远,修养也没有这么好。这个时候的臣子,应该怎么样来劝?我们举几个例子,让大家看到劝诫也是需要非常的善巧。我们翻到六十一页,我们看「景公有马」。齐景公,他是春秋时候齐国的国君。在《论语》当中有评语到,伯夷、叔齐,这两个贤人,饿死在首阳山。因为那个时候,周武王起兵伐商纣王,纣王是暴君,吊民伐罪。结果这个军队被伯夷、叔齐拦下来了,他们两个人就阻止周武王的军队,他觉得说不行,你们不可以以下犯上,还是很忠。这些士兵都有点气愤,但姜太公马上制止,这两个人是有道德的人,不可无礼。他们两个人,不愿意吃周朝的东西,很有气节,最后死在首阳山。后世也很佩服他们两个人的气节。所以春秋时候,人家想到他们两个还佩服、效法。可是「齐景公,有马千驷」,「驷」就是马车是四匹马拉的,叫驷。有一千辆马车,这个国家算强盛,可是他死后,没有什么让人民称道的。其实也是提到,齐景公当了国君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没有德行让后世来效法。而伯夷、叔齐他们是这么没有富贵的人,可是他们却能够留名青史。
我们读完《论语》这段话,也是提醒我们自己,我们这一生结束之后,留什么给后代的子孙效法学习。人可不能经营人生到死的那一天,消息传开来了,突然听到好多人家放鞭炮,死得好!那这一生就是造了太多孽,才会感来这样的结果。死的时候,要像范公一样,几百族人像死了自己的父亲一样痛哭流涕,连西夏的人民听到他的死讯,设灵堂来祭拜他。而且范公是活着的时候,就有一些受他恩泽的地方,立庙来祭祀他,他去世之后就更多了。所以死有轻如鸿毛,有重于泰山。从《论语》这段对齐景公的评语,齐景公的德行不算很高,不像唐太宗这样,那劝谏要不要善巧方便?当然就要了。所以齐国的贤相晏子,他就懂得善巧的劝谏。我们看:
【景公有马。】
养了一匹他很喜欢的马,爱之如命,视之如命一般。
【其圉人杀之。】
这是指养马的人,不小心把牠给养死了。大家想像一下,意思就是说你最喜欢的BMW,开车被撞坏。当下:
【公怒。】
齐景公很生气。
【援戈将自击之。】
『戈』是兵器、刀,拿着就自己要去杀了这个下属。
【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请为君数之。令知其罪而杀之。】
『晏子』就说,国君,等一下等一下,你现在杀了他,他不知道他是因为什么罪死,让我先把他所有的罪过讲给他听,然后他知道他的罪了,再杀他,这样他死也瞑目,不要死得不明不白。景公说:好,你说,把他的罪统统说清楚。
【晏子举戈而临之。】
『晏子』也是做得很逼真,他也把刀拿起来,然后走到那个人面前,很生气,对着他。
【曰。汝为吾君养马而杀之。而罪当死。】
你把国君的马养死了,你这个罪就当死,判你死刑。
【汝使吾君以马之故杀圉人。】
因为你的关系,因为你把马养死了,让我的国君因为这个缘故杀了他的下属。
【而罪又当死。】
因为这个事件,就会让全国的人知道国君因为他的马杀了自己的下属,这是你第二条罪,所以『而罪又当死』。第三条:
【汝使吾君以马故杀人。闻于四邻诸侯。汝罪又当死。】
因为这个事件,让其他的国家诸侯都知道齐景公为了一匹马就杀了他的下属,这是你第三条罪。齐景公听到这里:
【公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你就把他放了吧,我现在假如再杀了他,那天下的人都知道我没有仁慈之心了。请问大家,假如晏子是直谏,所以劝谏有很多方式,他这是用讽谏,暗示的讽,讽刺,但是是暗示的方式,提醒他的国君。像自己最爱的马被杀死了,刚好最生气的时候,假如晏子说,「你生气,你没仁德」,那不得了,「我有没有仁德关你什么事!」那这个时候直接劝铁定结果会不好的。所以这个时候,他那么生气,先让他转移注意力,先缓一下。因为大家要了解一个重点,脾气是假的,你善巧的引导,他那个气慢慢就消掉了。为什么?「圣狂之分在乎一念」,那一念生气转过来,他不就是仁慈之心吗?这也是当我们看到人家生气的时候,你也不要把他当真的,不然你自己也会被气得半死。诸位学长,生气是真的还是假的?你拿给我看看,真的东西一定拿得出来,拿不出来的都是瞬间变化的幻相,不是真的,那是习气,不是我们的明德。
所以晏子先让景公的气能稍微缓下来,然后再一句一句暗示景公。他第一句说,你杀了景公的马该死。这么一说,景公,「哼,对」,建立一种信任。建立好了,第二句,让国人都知道景公为了一匹马杀了你,全国人都知道了。第三延伸到全天下的人都笑景公,你罪重不重?是在骂他有罪,齐景公会听话,听完,算了,算了,顾及自己的面子,也不应该杀了,不要说有没有仁慈心了。其实劝人最重要的,能够用他能接受的方式,让他提起正念,他那个邪念、情绪就下去了,也不是很复杂。不过这个就要有善巧,要有胆识才行。
我们另外再来看一则,四十九页。这一则让我们感觉到,这些忠臣抓住每一个可以劝谏的机会,成就国君的德行。其实利益了国君,就是利益了他天下的子民。一个国家的兴衰,系于天子,或者系于他君王,关系甚大。《大学》里面讲,「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你们又没反应?那我们背的东西要加倍,《大学》里面这些重要的要背,「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希望国君的德行要好,又得抓住很多良机劝告,提升国君的德行,那没有机智、没有智慧,真的办不到。所以:
【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
齐景公出去打猎,上山看到老虎,下到这些川泽看到蛇。然后回来就把晏子召见,说到:
【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
这个『殆』是指大概,大概是不是不吉祥的预兆?其实诸位学长,吉不吉祥,有可能在一念之间,这在历史上很多。天子,他的宫殿上长草了,不吉祥。结果他就洗心革面,断恶修善,结果就创盛世。你说那是吉祥还是不吉祥?吉不吉祥是自己的心决定的,叫「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这在《左传》当中就有这个提醒。商纣王在的时候,许多吉祥的征兆,稻子长得特别长,都拿来,「万岁,万岁」。吉不吉祥?觉得是吉祥,结果商纣王愈来愈目空一切,非常的傲慢、放纵,最后吉祥的预兆,他最后就是亡国之君。
所以人能用平常心,能用反省的心,来面对一切的境界,事事是好事,时时是好时。大家看着我的表情,好像不是领会了事事是好事,时时是好时的那种心情。这句话吞不下去,是吧?要体会到那个道理,要会转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个人这一生统统是吉兆,哪有凶灾?所以人不明事理,就会疑神疑鬼;明事理了,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晏子听完,给他讲:国君,国家有三个不吉祥。
【是不与焉。】
但是你这个不算在这三个里面。什么是三个不吉祥?
【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
这三条才是真正的不吉祥。
【今山上见虎。】
因为老虎的房子本来就在那里,你见到牠,没有不吉祥。
【下泽见蛇。蛇之穴也。】
牠本来牠的老家就住在那。
【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这怎么会算不吉祥?让景公不要胡思乱想,而且又藉这个机会把治国最关键的道理告诉他。「治本在得人」,这是《资治通鉴》里面一句很精辟的话,要治理一个国家,让国家长治久安,要得到贤德之人。「得人在慎举」,谨慎来推举这些重要的臣子,一些国家重要的职位要谨慎观察。这个观察,不只是自己主观的认知,还要客观,从他的家庭,从他处事待人接物,从他面对很多境界,待会我们在文章当中再跟大家开解一下,谨慎去举。我们看王莽,创了西汉,他的样子看起来,装得很像君子,最后却是一个大叛臣,叫大奸若忠,最奸诈狡猾的,看起来很忠。因为他有大阴谋在后面,装得挺像的,所以这就要很谨慎去看。「慎举在核真」,考核他是不是真正有德行、有忠诚。
所以为什么大舜在的时候,无为而治,天下太平?因为他,在《论语》当中讲,「恭己正南面」。「恭己」是他自己很有德行,自律很高,人民佩服他。「正南面」是他坐在天子位,所选派的这些重要大臣都是圣贤人。我们看大禹是他的下属;后稷,这个周朝的始祖,是他的下属;契,这是商朝的始祖,让他去掌教育。这几个人都放在重要的位置,天下就安定下来。所以晏子劝景公,这是对领导者最关键的重点。我们刚刚是跟大家讲到,当一个臣子劝谏,想遇到像唐太宗这样的皇帝,是不容易的。没有这样的领导者,我们也可以透过自己的善巧方便,也能达到劝谏的效果。
而唐太宗他很有雄才大略,所以他登帝位之后,也是励精图治,想要为国家民族做一番事业。然后又看到魏徵是这么有智慧、德行的人,所以常常把他带到自己的房间,引到他寝宫里面去,向他请教治国的这些方略。那当然,大家想像一下,一个臣子,皇帝把他拉到寝宫里面去,侃侃而谈,然后对他好的建议,言听计从,这个臣子内心会很感动,遇到明君。所以有一句话叫「士为知己者死」,读书人一生能碰到信任他、珍惜他这样的朋友,或者是这样的国君,他会尽心尽力,尽这分道义。所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来劝。所以唐太宗曾经赞叹到,他对着魏徵讲到,他当谏官几年的时间,就上奏折两百余言,就是写奏折写了两百多次。我看到写了两百多个奏折,不知道有多少夜没睡觉。这古人,现在想一想,他们真的都是呕心沥血,在尽他一分臣子的忠心。所以唐太宗讲到,从你写了两百多个奏折,就看到你的忠诚。所以我们在史书上看到这些典故,都会感觉君臣那种相处的情义非常的深厚。
贞观二年的时候,有一次唐太宗宴请群臣一起吃饭。结果唐太宗旁边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都是很亲的近臣。唐太宗就对着长孙无忌说到,魏徵每次劝谏我,劝、劝,刚好我实在不能接受,我就把他引到其他的事情讲,我就不接他建议的这件事情。结果我把他引到其他的事,我怎么讲,他都不理我,他就不说话。你觉得是为什么?问长孙无忌这个情况。长孙无忌就讲,可能是魏大人觉得,假如回应你的话,是不是就好像要顺着你的意思,所以他不答话。唐太宗讲,他就先回回我的话,下次再劝就好了,干嘛现在摆个脸给我看。接着魏徵大人讲话了,皇上,从前大舜在的时候。你看都举舜王,都举尧帝,唐太宗还有什么话说。当然这也可贵在哪?时时是期许他的君王成为圣人,这是真正爱护自己的国君,而不是去顺着君王的习气,最后把国家都给搞乱了。所以就讲到大舜在的时候,就提醒后稷、契这些大臣:你们有任何不同意见,或者我有任何过错,你们当面就要给我指出来,不要等到事后再指;不要面前顺从我,背后议论我,不要这样。所以魏徵就说到,我也要效法这些忠臣、这些有德之人,当面讲清楚、劝谏好,不能背后再议论。唐太宗听完就笑了,然后说,有些人都觉得魏徵傲慢,但是我觉得他很妩媚。妩媚是可爱的意思,现在好像这个时代都把妩媚当作女人。当时候的意思就是指觉得他很可爱、很直率。我们从唐太宗这些言语,觉得他跟这些臣子的那种情感非常深厚。
刚刚这是贞观二年的事情。后来因为魏徵常进谏言,唐太宗就觉得他对国家的贡献非常大。他就把他升到很高的官,祕书监,这些很高的官。但魏徵,他们这些忠臣,都不是为功名利禄而来的,他是为国、为民而来的。所以他就觉得自己职位太高了,他自己请求告老,因为他生病了,我不要当那么高的官。结果唐太宗接到之后就说,五金,五种金属,他在矿山里面,没有什么好珍贵的。你把它提炼以后,金银铜铁锡,这个就有价值了。而我就是这个金,你就是这个良匠,你是很好的工匠,把我提炼出来。我们听到这段话,很佩服!唐太宗是非常恭敬这些有德的臣子。我们之前跟大家有交流到,「用师者王」,他把这些身边的人当老师一样尊敬、学习,他可以王天下。所以唐太宗那个时候的贞观盛世,达到什么程度?邻边的这些国家统统都来归附。好像是到了什么,这个国家的语言,要通过七、八个人翻译,最后翻成中文,然后才能沟通。你就看那个影响到,不知道多少的国家、民族都来到唐朝,来朝贡,可见那个盛世。后来是这些国家封唐太宗为天可汗。他这个功业的成就,就是像魏徵这样的大臣,成就他的。所以这里唐太宗自己也讲出来,您是良匠,工匠的匠,我是金矿,被提炼出来。
后来又有一次,皇孙出世了,唐太宗的孙子,嫡传的孙子,就设宴款待文武百官。当然,大家想像一下,孙子出世了,爷爷高不高兴?高兴了就会多喝两杯,然后一高兴,就说到了,天下还没有安定,他们唐朝还没建立起来,那个时候房玄龄跟着唐太宗驰骋沙场,可谓是九死一生,打了不知道多少仗,创业维艰,在战场当中就是生死未卜。所以在这么高兴的日子,唐太宗说到:天下未定之前,房玄龄辅助我这么多场战役,他的功劳最大;天下安定之后,辅助我安国治民,魏徵的功劳最大。说完,马上把自己身上的配刀取下来,就赐给房玄龄跟魏徵。所以从这几个事例,我们都可以体会得到,魏徵对整个唐朝的贡献非常的大。
贞观十六年的时候,因为太子的品性不算很好,唐太宗就请魏徵当太子的太师,算是辅导太子最重要的一个老师,太师,是贞观十六年。那个时候发现魏徵的房子非常小,连个中堂都没有。唐太宗本来要修一个偏殿,把木材拉来帮魏徵建房子。贞观十六年的时候,魏徵的身体已经不好,本来要推掉太子太师的工作,可是唐太宗觉得只有他的德行能胜任。魏徵说,我连动都动不了。唐太宗说,让太子到你们家来,你再给他授课。贞观十七年,魏徵去世。去世之前,唐太宗是亲自,他那个时候年纪也大了,是被扛着到了魏徵家里。看到魏徵病得这么重,可能活不了,当场都是痛哭失声。而魏徵去世之后,唐太宗亲自到了灵堂痛哭,而且因为太伤心了,五天没办法上朝,罢朝五日。「废朝五日,追赠司空,諡文贞」,这个「諡」就是对于去世的臣子,对他一生德行、功业的一种肯定,諡文贞。而且把他葬在自己坟墓的旁边,「陪葬昭陵」,就葬在皇帝陵寝的旁边。
魏徵去世之后,唐太宗还是常常怀念,后来有一次刚好对着身边的大臣讲了一段话,这段话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以铜为镜正衣冠,以古为镜知兴替,以人为镜明得失。魏徵去世了,我这个三镜一个镜就坏了,不能再发挥作用了。这些是略举魏徵跟唐太宗他们君臣这分情义,从这些事例当中可以显露出来,也让大家熟悉熟悉那个时代的状况。我们接着要讲这一篇文章,就请大家进入时空隧道,到唐朝。《谏太宗十思疏》,这篇文章是从《旧唐书.魏徵传》里面选出来的。而「谏」是劝谏。「十思」,这个思就是反思、反省,从十个角度,提醒唐太宗。「疏」是指奏章、奏折。
我们想到孟子有一段话说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段话其实也点出了一个领导者。这篇文章虽然是魏徵,他一个臣子所写的奏章,所谈论的都是一个为君者应该如何治理天下。而刚刚孟子这段话,其实也点出来,有忠臣是因为君王对下属有爱心,然后又能虚心纳谏,他们君臣才能够相得益彰。所以一个人要感来好的下属,也是要靠自己的德行。所以《大学》才讲,「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这都不是偶然的,天地之间没有偶然的事情。所以一个人当领导,假如说「我底下都没人」,讲这个话就是还不明理;明理了,讲这个话不好意思,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而我们看孟子这段话,其实君臣的关系,都是心相互交感,「视臣如手足」,把臣子当手足兄弟一样,尽心的爱护,「则臣视君如腹心」,当作自己的心腹一样,怎么样?竭力的保卫,竭力的成就君王的德行;「君之视臣如犬马」,领导者把下属当犬马一样使唤,毫不尊重他,那下属「视君如国人」,就好像走在路上,不认识的行人这样,他也漠不关心,你的死活跟我没关系。所以孔子又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下属也是爱护、尊重,那臣子侍奉他的君王、领导者,就会尽他的忠诚。「君之视臣如土芥」,我们看把他当泥土、当草芥,践踏他,「臣之视君如寇仇」,寇就是强盗,仇就是仇敌。我们看每个朝代最后那个君王,引来天怒人怨,不都把他当寇仇了吗?所以唐太宗能感得魏徵在几年之间写的奏折有两百多份奏折,可见得我们在这里也可以看到唐太宗很有度量。我们看第一段,一开始讲到:
【臣闻。求木之长者。】
臣子曾经听到这样的道理,希望树木能长得高大,『长者』就是长高、长大。
【必固其根本。】
必定要巩固它的根基,它的根要扎得又深又广,它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所以有句格言就讲到,「心者修身之根也,未有根不植而枝繁叶茂者」。心是修身的根本,根没有扎好,怎么可能枝繁叶茂?「德者事业之基也」,德行是事业的基础,就像盖房子打地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这个地基都不牢,哪可能盖成摩天大楼?而且地基不牢,很难用得很久,可能一地震,这房子就毁了。举了这个例子。所以一开始就譬喻,因为要阐明治国的道理,它理毕竟是比较抽象,能用一些具体的譬喻,让君王好理解。这个都是善巧。
【欲流之远者。】
希望河流能源远流长。
【必浚其泉源。】
『浚』就是挖深、疏通。因为河川能够疏通,能够把它加深,它自然能够流得更长、更远。所谓挖除淤积,疏深水道,都属于「浚」。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思』就是想要国家能长治久安,必定要积累『德义』。积累「德义」,因为君王做的行为都是符合德义,都能爱护人民,那人民对君王就愈来愈爱护。所以应该要施仁德,就是朝廷要对人民施德义,施惠于人民。德义也可以当作仁义道德、道德仁义。其实就是君王本身要有德行,然后要用这个德行去爱护人民。所以这段最重要的就是点出来,治理一个国家,让它长治久安,不是靠法律,也不是靠威势,不是靠严刑峻法,而是靠积累德义。孟子就有讲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所以忧以天下,乐以天下,能够让人民幸福的事情,他尽力去做;人民最担忧的事情,他赶快设法去解决,这样人民怎么可能不爱戴他?所以乐民之乐,忧民之忧,都是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水源不挖深,而希望水流长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树根都不牢固,而要求树长得高大。
【德不厚而思国之治。】
德行不深厚,而且积累的这些善行不深厚,而想要国家长治久安,治理好。
【虽在下愚。】
即使愚笨之人。
【知其不可。】
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段话也提醒我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万事万物,你都必须把根本找到,做好,才能延伸出枝繁叶茂,才能延伸出源远流长,才能延伸出国之治、国之安。所以虽在下愚,都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况于明哲乎。】
『而况』就是更何况。『明哲』,是有先知之德者。就是他看事情看得很远,从一些细微之处,见微知著,有这种能力的人,叫「明哲」。就是更何况有先知之德的人,那就更是会看得很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现在好像对有先知之明的人,大家体会得到吗?您身边有没有讲话很准的?你三、五年会怎么样,他都给你讲清楚了,有没有?你假如有,好好珍惜,这是有先知之明的明哲之人,好好给他挖宝,好好听他的话,你人生会少走很多弯路。历史当中这样的人太多了,看到一个军队走过去,就知道他是吃败仗,果不其然,就败仗回来。《了凡四训》讲的,看到他的军队那个傲慢相,就知道他要打败仗,《左传》里面就提到这个例子。
好,这一节课,先跟大家谈到这里。谢谢大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