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三十五集) 2010/11/3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28-0035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我们今天文言文的课程,主要我们要谈的是「忠」的这个主题。首先,我们深入了解「忠」的义理,我们先翻到《古文读本》一百四十四页,这里有四篇德育故事的「绪余」,这个对「忠」义理的开显非常精辟,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我们看第一篇讲到:
【夫忠。德之正也。】
我们之前学的文章主要是孝悌,孝是德之本也,孝的根本,百善孝为先;悌是德之序也,懂得先后长幼尊卑的态度。接着『忠』是『德之正』,「正」就是不偏不倚,心不偏颇,心不偏私。所以我们一想到「忠」,公忠体国,这个忠里面体现大公无私,体国是体现时时以国家、以团体为重,这个才是正而不偏私。当然正又跟邪相对,心起邪念,对人就不忠,当然对自己也不忠。我们看经文接着讲:
【唯正己可以化人。】
这个『正己』为什么『可以化人』?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本善的心,只要我们行得正,有真正的德行,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善缘去启发别人的善心。所以孔子讲「君子之德风」,真的有君子之风,这个风是指风范、德行,「小人之德草」,这个小人是指一般老百姓,他接触了君子,看到了他的风范、德行,就好像风吹过去,草很自然就弯下来,就受教了,「草上之风必偃」。确实在历史当中,很多留名青史的圣贤,他们在世的时候,人民都以他们为榜样,甚至于都把他们当作自己父母一样看待,这些忠臣去世的时候,老百姓就跟丧了自己的父母一样的悲痛。所以这些圣贤他们是真正名符其实的父母官,以父母的心爱护子民,他的心是大公无私、是正己。所以「正己」是真正成就德行。假如我们自己没有正,就想可以教化他人,那就很难达到效果。所以这句话「正己可以化人」,这个也提醒我们另外一个角度,就是教化感化不了人,那就是自己的德行还不够。所以很多道理我们可以从另外反面来体会。
现在社会当中,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话,老师觉得孩子很难教,当领导的觉得员工不好带,那都是没有化人。这个时候为人领导、为人父母、为人老师,所谓君亲师三个角色,能不能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正己了没?有没有成就德行?所以孔子讲,「其身正,不令而行」。自己真正做得正、做得好,孩子们或者下属,他在生活点滴当中潜移默化受到好的影响,你不命令他,他自己就效法了。为什么?他有本善。而孔子又讲,「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自己没有做好,还一味的要求他们、指责他们、命令他们,他心里不服,你自己都不做好,还叫我们做。那就虽然有命令,虽然有很多的规定,但是他们心里也不服,也很难真正照着去做。所以正己可以化人,确实也是知所先后的道理,要先正己,然后能化人。这个「化」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刻意的。俗话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树、李树它的果实很甜美,自自然然人们就走出一条路来,来采这个桃李。相同的,人真有德行,「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贵之;仁之所在,天下爱之」,自然能感召别人向他学习。所以接下来讲到:
【惟正心所以修身。】
正己,要真正成就自己的德行,要从根本下手,从他的起心动念。因为一切言行的根本,都是他的心态才延伸出他的言行出来。所以心正,言行自然就正,要修养自己一定是从『正心』下手。而《大学》里告诉我们,「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所以一个人要能「正心」,那得从格物下手。物格知致,知致意诚,意诚心正,心正才能达到身修。我们从这一段也是体会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我们有很好的目标,但是都要回到根本去用功夫。所以接下来讲到:
【故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
所以『格物致知』的功夫,都应该从哪里下手?『自求诸』这个「诸」是之于的意思,下手的地方应该是在对自己的这颗心,求自于自己的起心动念处。而我们看「格物」,格是格斗,格斗就是非常大的决心,不能迟疑的,然后格去物欲。这个就是一般我们的烦恼障碍,有了这些欲望,就会产生很多的欲求,求不得,烦恼就来了,求不得,习气就现前,贪、生气,种种这些习染就产生了。所以首先得要格去物欲,这些烦恼少了,智慧才透得出来。所谓「息灭贪瞋痴」,这些贪瞋痴慢起来的时候,人的心就不正了,人的心就被贪心给障碍住了,贪名、贪利、贪色。欲望现前,欲令智迷,遮住眼睛了,利令智昏,情生智隔。我们看人对于这些物欲不能够懂得节制,可能很多行为都控制不住。
我们看历代很多陷害忠良的人,他们也都读过圣贤书,调伏不了自己的名利心,最后才会做出糊涂的事情。或者很多读书人,立名于一生,也很努力在成就自己的道德、成就自己的事业,但是女色现前,把持不了自己,那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个都是格物的功夫不够。也包含我们好面子,智慧出不来,心也不正了,看事,其实也看不清楚。好面子,就只想自己,我好不好受,哪能够体恤大局,哪能够无私无我!所以首先要有格物的功夫。格物了,我们的这些自私自利,这些习气愈淡,自己都会感觉到那个时候脑子比较清楚,智慧长了。所以智慧说实在的,不是外来,去要来的,人本有的,只是被这些习性,这些烦恼障碍住,就好像太阳被乌云给遮住了,太阳还是在放光芒,只要把乌云拨开,拨云就可以见日。
人能够去这些私欲、习气,这个「致知」也可以说是致良知,人的良知、良心就透出来了,意就诚,心就正,这是一个说法。另外有一个说法,这个致知是人有烦恼的障碍要格物,也有对事物认知的错误,叫所知障,我们怎么样去掉所知障,契入正知正见,所有的认知都跟真理相应。这是致知另外一个说法。障碍人的诚意正心,障碍人的本善,包含烦恼障跟所知障。烦恼障是执著,所知障是分别。分别都是自己对,别人错。而格物致知的功夫,都要回到常常观照自己的心,心有没有起邪念、有没有起烦恼,赶紧「圣狂之分,在乎一念」,把它转过来。包含不能都是顺着自己的意思,觉得自己是对的。跟古圣先贤学习,要达到致知,就要时时是随顺圣贤的教诲,不可以随顺自己的想法、看法。孔子都说他「述而不作」,圣人都时时以经典、以古圣先贤教诲来对照自己的心,来要求自己。我们的德行差孔夫子差得远,结果我们学的时候,还常常都是顺着自己的见解,那就很难提升自己了。所以这个格物致知都是时时以经典、圣贤教诲来调伏自己的错误心态,还有言行,才能达到格物致知。我们接着看: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要想心能够正,首先,这个『诚其意』就是对一切人事物都真诚,对一切人事物真诚就不会起这些妄念。所以清朝曾国藩先生对真诚下了一个注解,「一念不生是谓诚」。一个妄念、一个邪念都没有,这个邪念尤其不自私了,念念为对方着想,这个就是真诚的体现。这个真诚里面不夹杂贪心,不夹杂任何的情绪傲慢,不夹杂任何的怀疑,只有对人的信任,对人的关怀爱护。而这么真诚去待人:
【诚则敬。】
这真诚当中也自然提起对人的恭敬态度。所以《说文解字》,这是东汉许慎先生写的一本书,专门把我们中国文字深含的人生哲理把它彰显出来的一本好书。里面提到:
【忠,敬也。】
忠诚的人,对人一定是非常恭敬的。这个『敬』的体现不只是对人,对每一件事情,对每一个物品,他都懂得恭敬对待。这个我们不难理解,比方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他面对事情,一定尽心尽力做好;面对物品,我们上一代、上两代的人,面对公家的东西都是非常慎重,绝对不公器私用、不假公济私。我们之前听过师长讲到,他的校长周邦道先生,那是公务员,当官的人。家里装一台电话,这办公事方便的,可是只要私事都走出家门,到附近的电话亭去打,不拿公家的电话处理他私人的事情。我们常听到这样的事例,真的都是打从内心佩服这些长者的修养。所以他们的忠诚都在这些生活的细节当中体现出来,「敬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