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评书长见识】第2集【杨修之死】圣贤教育全球同学网节目
陈老师:各位观众,大家好。我们的娱乐节目开播了,【听评书长见识】。这次节目,这个小单元我们名字叫什么呢?【杨修之死】。杨修怎么死的?没学【弟子规】死的。为什么呢?「不关己 莫闲管」,【弟子规】教的。不该你说的,不该你做的你怎么能做呢?你这不是找死吗?所以【弟子规】不能不学。学了之后才知道古往今来都出不去这一百一十三件事。今天我们接着听,杨修,没人跟他说、没人让他做,他自己擅作主张,把夏侯惇吓坏了,你这干吗呀?听到“鸡肋”这口号口令了,你看看这杨修就开始在这耍小聪明。我们接着听。
袁阔成评书:我怕临走的时候慌乱,故此我就提前把东西收拾了收拾。夏侯将军,你要是有时间的话你也赶快准备准备吧。为什么让他走得那么慌忙呢?常言说得好,启程赶路还要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夏侯惇一听,杨修说得有理。夏侯惇是十分钦佩杨修的才学。杨修先生那判断事情非常准确,杨修先生在我们魏王身边,无论是身份、学识、职务那都是数一数二的。说身份,你比得了吗?那是太尉杨彪之子;论学识,此人是才华过人;职务,行军主簿。这行军主簿是什么官衔?按现在的职称来讲,就是相当于主任秘书,那在军中是参与机要,总领军中事务。曹操什么事情也不能瞒着他。夏侯惇还知道这位杨修先生有一个最特长的本事,什么本事呢?他非常了解魏王,特能领会曹操的意图,就说曹操所想的十有八九都能被杨修猜中,曹操要说的话还没等说出来,杨修就能替曹操说了,他就有这本事,所以夏侯惇服他。听完了杨修这番话,夏侯惇给他施了个礼,“杨修先生,您可真是大王之肺腑。”那意思您都钻到大王的心里去了。“大王一动一静您都知道,你太了不起了。我就按着杨修先生你说的办,我也回去收拾东西去。”这夏侯惇也回去了。
陈老师:这个夏侯惇确实是个糊涂人,有勇无谋。我们怎么听出来的呢?夏侯惇无论是不是这个杨修的上级,他看到杨修这么做,都要给他拽到边上来提醒他、警告他,警告他什么呢?这么大的事情,那在军中无戏言,不能说随随便便地,你只听到了这么一个军中的口令,你就敢作这种判断,而且有这种举动,你对周围人什么影响?你理解的是这个,你万一理解错了呢?第二,那个人理解的是,要也这么理解呢?咱们都这么干,这还叫部队吗?这还能打仗吗?军中,我们看那个小人书上,都有令,无令谁敢动?无令谁敢停?令行禁止。没令你敢动,你这是犯了大忌讳。你不要说带兵打仗,普通的单位没有长官的命令、指示,谁敢办?他就敢,夏侯惇还敢跟着,你说他糊涂不糊涂?所以说曹操如果知道了真的应该给他开会批评他们,你怎么搞的?他糊涂,你也糊涂吗?那杨主簿多聪明!糊涂。为什么糊涂?不通人情事理。你还赞叹他,说他是这个魏王曹操的心肝脾胃肾,五脏,你还鼓励他,你还跟着他学,你该当何罪?错了。所以说我们接着往后听就知道这绝对是不可以的。大家要知道成败、兴衰根本来自于什么?来自于规矩。没有规矩,一切都是说“我想怎么样”,那能行吗?杨修就这么做,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聪明。”显摆,规矩、军令都在其下,恃才傲物,括号包括军令他都看不起。你说他傲慢到什么程度,所以他死有原因。今天我们听了这个要明白,人的灾祸怎么来的?以史为镜,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在我面前照照,杨修这么死的,我也差不多了,为什么呢?他的毛病我都有。你如果是个主管、你如果是家里的父母长辈,你孩子有这个毛病、你手下有这个毛病,当老师你学生有这个毛病,你就要教他,给他听这个娱乐节目,听评书真长见识。
袁阔成评书:噼哩扑噜,整个营房这也收拾东西、那也打点行囊,你说这夜里多热闹。可是唯独今晚上这位曹操喝完了那鸡汤之后,他精神振奋怎么也睡不着了,躺在那儿思前想后的他就有点闹心。曹操一赌气坐起来了,披上衣裳,蹬上靴子,手提钢斧,他从大帐里出来了。曹操要干吗呀?今天晚上魏王特别精神,他要亲自巡营。他想先到夏侯惇的大营看看,等来到了大营,曹操一看,他吃了一惊,心说这是干什么呢?只见夏侯惇这军校一个个忙得出出进进,有的在那给马扣鞍子、煞肚带、勒水袋,有的在捆行囊。曹操觉得奇怪,这怎么回事?他转身回来了,告诉中军,把夏侯惇给我叫来。夏侯惇奉命跑来了,是进帐施礼,参见大王。夏侯惇,你在干什么呢?方才我亲自出去巡营,见你的营中一片慌乱,这是为何?启禀大王,我们在打点行囊。“哦?”曹操一听,唰把脸就沉下来了,谁给你的令?让你收拾行装?是主簿杨修先生。这位夏侯惇没当回事,坦然自若地在那说,“大王,杨修先生最了解大王的心思了,他先把东西都收拾好了,我这还收拾晚了。曹操越听越生气,吩咐人“来呀,擂鼓,升帐。”随着一通鼓响,文武都到齐了。曹操下令“把主簿杨修赶快叫来。”杨修一步三摇、大大方方地来到了中军宝帐,曹操这才问他,是你告诉夏侯惇打点行装吗?这杨修还像没事人似的,他乐了,不错,大王,正是我告诉的夏侯将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