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父学讲经】第3集【开场的学问】

admin 跟师父学讲经评论2阅读模式

【跟师父学讲经】谁肯发心学讲经 [汉学中心 群书治要研习班、讲经教学研习班课程](圣贤教育全球同学网)

play-sharp-fill

学生:请大家端身正意,恭请老师升座授课。

 

陈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学生:老师好。

 

陈老师:我们从今天这堂课正式开讲,【跟 师父学讲经】。那么我们依据的课本,就是师父老人家的老师,一代大德李炳老当年有一个讲经班,老人家为这个讲经班培养师资,写了这个课本【内典讲座之研究】。那么这个课本,我们上次跟大家说有一个像注解本一样的,是悟闻法师做的一个学习报告,叫【内典讲座研究学记】。这个书我们大家拿到之后可以作为一个参考,除此之外就是我们这个课程,要追随一起来学习的,就是师父老人家在近二十年前,在新加坡的时候也办了培训班,讲经人才培训班,为这些同学专门讲了这么一堂课【内典讲座研究】。这是第二届弘法人才培训班上,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所讲的,大概有很多集,十多集。那么我们没有得到图像,得到的是录音。从现在起,我们就听师父老人家的经教的录音。我们听一段,我们大家学一段。我们下边就开始恭听师父上人的教导。

 

插播师父上人宣讲【内典讲座之研究】讲记录音

 

师父上人:诸位同学,这一次我们能够在新加坡这个地区共同来学习佛法,因缘是非常地稀有。细细地去观察,不能不说这是三宝的加持。

 

陈老师:我们大家听到这里,很多人有个问题,一般观众也问这个问题,我刚学佛时候听师父讲经也有这个问题。这位老人家讲经太慢。尤其刚开始的时候更慢,那后来讲着讲着还好一点,刚开始的时候你们大家听,很慢,为什么?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所以学讲经要能学出门道来。为什么?我们在听师父经教的时候,师父曾经讲过,但不是说讲经为什么这么慢,一开始就没说这个,但是这个意思。师父常常说,现在的人心浮气躁。那古代人不心浮气躁,是不是也要慢?也要慢。为什么呢?他上这来听讲课,从家里刚买完菜,噔噔噔跑进来,这给我占着个座,一屁股坐这,这开始了。他那心在嗓子眼,他那脑子里边刚才还算那账是不是少找我六毛钱,还琢磨这个呢。所以刚开场的时候要怎么样?要慢。为什么要慢?师父讲经还说过,过去登台讲经,在这之前有将近一两个小时的演奏,听说过吧?演奏,干什么呢?让来的人,他来的人他不那么齐,陆陆续续来的这些人安定下来,就像静场的作用。所以现在很多地方用一种什么方法呢?念佛。这太好了!老师没来之前,大众坐在这里,有晚到的、有刚到的、呼嗤呼嗤他这还琢磨别的呢,先念佛,念十分钟、二十分钟,他那心安定下来了。就像一个杯子,你让他把那水倒干净了,刷干净了,那心就那么干净,你这时候给他倒一杯水,他全受用了。好懂吧?

 

学生:好懂。
陈老师:所以说你们将来也是,讲课之前,你还不要讲课,接人待物之前都是这样。我在过去经常见客人,这些年少太多了。见客人来的时候我就观察他,观察他,你们记住,观察不是这样观察,你把人看毛了,这不像话。不动声色当中,来了,请坐,大家寒暄你再观察他,你的心可以看出来什么呢?可以体会得出来他很浮躁,他很不安定。记得在这个时候,他问你问题你不忙着告诉他。为什么?你跟他说了他没听见。说半天,他又问你一遍,刚才不是说了吗?那边上人听着,他怎么又问一遍?刚才问那遍的时候他那心在嗓子眼,三魂七魄根本没进屋,没用。所以人讲经说法不是仅仅在台上,所以说讲经说法有智慧。还没开口先看出门道,先看出问题来了。你记住,你如果比他还浮躁,你看不出来。这好懂吧,就好像一盆水一样,你这盆水晃得比他还剧烈,比外边还剧烈,照东西照不清楚。只有等你这盆水安定下来,再一看照什么都很清楚,心就是这样。所以你要先安定下来。所以我们在讲课之前不要说闲话,不要慌张马似的。你往这一坐,开讲。你那就在糟蹋,糟蹋课程,糟蹋这些机会。所以师父老人家在讲经之前不说话。从寮房出来一直到演播室、穿衣服,我们注意观察,师父不说话,安定,这就是给我们表演。所以人在讲课之前内心安定,你那刚帮完厨,刚切完菜噔噔噔你跑这来,不可以,这就是规矩。记住没有?

 

学生:记住了。

 

陈老师:所以说要把这个落实在自己每一堂课之前,不但听众要安定,讲课的人要更加安定。你都不安定,大家听你讲完了,那心比原来还乱了,还不如不听,麻烦了。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看讲经的人,他很长时间才开口。师父讲经也是,穿好了袈裟,然后往那一坐。师父老人家会观机,有的时候看到这屋里人心浮气躁,师父在那慢慢地先看资料。你就看那动作,你就凉快下来了,你就安定下来了。你那还呼嗤呼嗤喘呢,一看师父你就不喘了。他有这效果,所以人要会讲课。穿的这个衣服不能花哨。就像你们现在穿的乱七八糟,上边都是外国字母,要不弄两只狗,后面追只兔子,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古人不穿这些衣服。你看我穿这汉服,他们给我做的,没讲话往这一坐,大家看了心里生安静心,再加上这么说话就更安静了。安静,记住不能让人家睡着了,忒安静了,那儿打上呼噜了,那不对了。一定要记住,慢可以,但是你能抓得住人,那要能有摄受力。一句话不讲大家不困,这就是力量。他没有说话,没有说话那就是言语之外的力量。这就是讲经说法要教学的人的用功处所在,你得能摄受得住他,怎么摄受住?抓?讲话?都不让用,就你这么坐着。师父老人家讲,第一次见到章嘉大师,师父那会好像是二三十岁,请教学佛有没有捷径,快一点的。这问题问完了,章嘉大师就看着他。一看多长时间?半个小时。我有时候就想我说师父是不是记错时间了?半个小时!那得多长!你别半个小时,十分钟、几分钟现在也受不了。半个小时,那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的受用的根基,根基就那么好。也就是说倒退这多少年了?六十年前吧,五六十年代,那个时候真想学佛的人,你看他半个小时他没事,他能定得住。那也得是章嘉大师,换个别人那也就走了。为什么章嘉大师跟别人不一样呢?他老人家有功夫。这种功夫我们体会不到,见到师父体会到了。师父老人家坐在那,有时候就不说话,我们在那看着也不敢说话,我们呼吸都减弱了,就在这儿这么看着,也不知道师父要干什么,反正就没说话。很长时间,这个通过电视很难体会到,现场。师父总讲,讲经的现场跟电视不一样,它那磁场不一样,得亲自体会得到,这就是功夫。我们回到学习讲经上来,如果一开始讲得很慢,你把人都讲跑了,你把人都讲睡着了,不行。所以说用理要懂、要会用,没功夫用不好。“各位同学”下边走了十个,“今天我们来讲经”又走十个,你这能行吗?我们曾经看过一个录像,学讲经的,看了之后劝他们听听这堂课。对着镜头“我们今天要学习”,那可不是过十分钟人都没了,就剩一个了在那坐着,那人为什么?他想上来问问你为什么这么讲经?你的老师是谁?你依据的经典在哪?那人估计就是我,我就想问问他,你怎么这么讲法?慢可以,你得有道理,刚才我讲的就是道理。章嘉大师不是慢,是一个字没有,半个小时看着你。我相信他老人家有那个信心,没这信心你敢吗?那有人找你来了,人家来拜访你,说赵老师有问题,你没这个本事你就看着人家,看得人家挺心发毛,最后站起来说那我们就先走了吧,最后出门说这不能来,这家伙学佛都成精神病了。你为什么这效果?你没有这个本事,你不敢用。章嘉大师敢,为什么?他有这本事。这个本事大家记得,不是【内典讲座之研究】里能学到的,是从哪里学的?叫「功夫在诗外」。人家问陆游,说怎么作诗。他说了一句话「功夫在诗外」。不在用这个词,用这个平仄,不是。你不信你按这口气你模仿,你试试,错了,绝对出不来这效果。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学讲经,语言上、表情上那都好办,心你能学到吗?心怎么学?章嘉大师这就是个例子。没有语言,没有表情,全是心的功夫就能把人摁这,还不是摁这,就把他摄受住,这一屋人就这么呆着。然后半个小时之后说了个“有”又不说话了,这一屋人也不走,就这么坐着听着。所以我们学佛的、学传统文化的,要体会弘法利生心的力量。你跟人说话,叨叨叨,叨叨叨人家听着真的是来的时候还挺清净,从你这走了,好家伙,就跟翻了船一样,什么都扣水里了,都糟践了,那还能行吗?所以说大家要体会,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然后你才能把别人的心安定下来。开场你就开得好。如果我们只是学那个语调,“诸位同学”,你只学这个那就学错了,事与愿违。所以说大家要懂,「功夫在诗外」,不在这。你在生活中心一刻也定不下来,你在这就能定下来了?那我问你,你从外边进来,现在开始你讲吧,你用的是哪颗心?跟你刚才吵架的那颗心是两颗心吗?跟你在外边贪嗔痴慢、火急火燎的那颗心是两颗心吗?是一颗心。你这不就明白了吗?我用的是贪嗔痴慢、火急火燎、浮浮躁躁的心,在这能讲得好吗?你哪来两颗心?它是一颗心。所以一定要记得在台下修。上台换不了心,上台只会让你更乱。学讲经头一课,自己能自定才能定人。就像一把尺子一样,这个尺子你自己要先直。你这都坑坑洼洼、弯弯曲曲,你怎么能正人呢?己不自正如何能正人?你自己都不安定,你这一开场,你想让大家安定下来,怎么可能?你都不知道什么叫安定。所以说要深刻地体会。师父老人家讲那话,我们还能听出什么来?章嘉大师会观机。他老人家有那个功夫,给别人用不用?不用。为什么?他受不了。说明师父受得了,他看出来了。那也是个考试,不说话看着你。师父没学佛之前的善根,一句话不说,半个小时看着老师不动,这就是师父的善根。不是写在文字上,不是嘴上说,那叫真正的考试。老师考察学生,你们不是问那问题吗?从听众中选就这么选的。怎么选?就这么选。你不知道老师在干什么,他在考你。那有的人,章嘉大师一用这功夫,一用这手段,他也就三分钟拍拍屁股走了,考试不及格。好学生考半个小时,我估计在那个年代能考十分钟的就不错了。估计到了十分钟,章嘉大师要看,这不是一般人,再考考;又过十分钟,这个有来历; 又过十分钟,可以了,不用再往下考了,这是非同一般的人物,可以讲话了。师父讲经常常提这段,今天我给大家说说,是这么个意思。这就是你提的问题。古来没有招生的,都是从听众当中、学生当中选,怎么选?就这么选。看他的善根、福德、因缘。善根、福德就从这看,因缘有了,善根福德看。你以为老师呆着没事给你相面,看你的功夫呢!看你的诚敬心也从这看,都能看得出来,你脸上那个气氛、气象,他心里清清楚楚,有的人是发呆。老师看着他,他真的是能呆得住。你让他呆俩小时他也呆得住,但是他是木头。木头和入定是两回事、和有定功是两回事。记得师父常讲,什么叫定功?如如不动,外边了了分明,那是禅定。木头是什么呢?里边如如不动,外边也如如不动,一切都死了,这就叫发呆。就你们现在讲这个发呆大赛就弄这个,那都把人教傻了。所以就在这些地方上来勘验学人,勘验观众。我过去在台上做汇报我就有这体会。准备好的提纲拿上来了。今天讲这个,几句话,仨小时就专讲这个。这一上场可了不得,下边找孩子的、找二婶的、那儿是拍照的。我得上来先喝杯水,其实不需要喝这杯水。因为你不说话,他也就不说话了,让他安定下来。然后摸摸这个、碰碰那个。因为你毕竟是做客人、做汇报,你在那盯着大家总不大礼貌。所以就没办法,其实是为了静场,你说这个意思。静场之后,他安定下来了。我知道今天的题目肯定不行,今天准备的肯定得换,为什么呢?今天来的人不行,跟这个题目不吻合。听得懂吗?

 

学生:听得懂。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4月13日18:59:3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013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