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开敷夜神章|第20集|文字MP3|jingkong老法师主讲|台湾华藏讲堂

华严开敷夜神章  (第二十集)  1986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12-004-0020

点此听MP3

请掀开经本八百页,第五行:

【哀哉众生。长时漂溺一切世界生死大海。我当云何为作船筏。而普运度。令其得入一切智海。】

这一句是悲悯众生长时间在六道轮回,把轮回比作苦海,因果循环就犹如『漂溺』。这桩事情我们一般人不能够觉察,所以生生世世都没有一个求出离的愿心。纵然有些人在这个世间吃尽了苦头,甚至于不愿意再活下去。我们晓得这个世界自杀的人很多,自杀能解决问题吗?不能,自杀之后比生前还要苦,苦上加苦。为什么?众生在这个世间是受业力支配,超不出因果的定律。你前生造善业,这一生享受福报;前生造恶业,这一生一定要受苦果。哪有说是不愿意受苦果就能够得解脱的?以为死了就是解脱了,这是个错误的观念。真正明白人他就晓得,死了就不得了,这麻烦大了。经上常常给我们说,人死了之后,四十九天又要去投胎了,又要去轮回了。所以我们在六道里面舍身受身不晓得有多少次,可见得这个问题实实在在的严重。我们当中也有聪明人,聪明人希望我们能够超越轮回,不再受生死的苦恼,聪明人想得到,所以有许多的宗教出现在世间。这些宗教是不是真正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能解决,佛就不会到世间来,佛也不会在这里感叹『哀哉众生』,也不会这样感叹。

而实在的说,所有的宗教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宗教教我们修行,目的都在天堂,殊不知天堂还是在三界之内,依然免不了轮回,所以说那个果报不是究竟的,不是彻底的。因此佛看到这个情形才出现在世间,帮助一些有志了生死出轮回的人。佛给我们讲了许多的道理,许多的事实,许多的方法,都是劝勉我们要发心超越生死苦海。可是众生的根性不相同,因此佛给我们说了许多的法门。这些法门就好比是船筏,普遍的来运载、来度我们这些众生。这些方法当然都好,不能说方法不好,不好佛也不说了,方法都好。这些方法适不适合我们自己的根性,适不适合我们当前生活的环境,这的确是有差别。如果这个法门不适合,我们修起来就感觉到困难,就不容易成就;如果这个法门适合自己的根性,与自己实际生活不相妨碍,这个法门我们修学起来就觉得容易,当然成功的把握就多了。

在本经前面一会,我们这部经是第九会,前面第八会讲的是「离世间品」,也是一品经,第八会只有一品经,那是讲修行的方法。这部经清凉大师把它分作四大部分,信、解、行、证,第八会是讲行。在行门里面,经上讲了两千多个法门,这些法门都是帮助我们出离三界六道。我们在末会,就是这一会,这一会的经长,我们现在这个精装本这么厚一本,就这一会,第九会。在八十卷经文里面,这一部分叫「入法界品」,但是《四十华严》它的名称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这是它完全的品题。不思议境界就是法界,就是一真法界,跟八十卷经所翻译的意思完全相同。但是八十卷的品题「入法界」,就是入一真法界,用什么方法来入?没说。而这个题目里面说得很清楚,「普贤行愿」。法界是所入,就是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所入,普贤行愿是能入。我们从末后这一品经,这是完全讲证果,信解行证,最后一部分讲证果。

在这一卷经里面,就是这一品经里面,这一品是四十卷,我们非常明显的看出来,他在两千个法门里面采取的是念佛法门,采取这个法门,而且是以善财童子做为一个修行的榜样。善财是文殊菩萨的学生,文殊菩萨本人就是发愿求生西方净土,他的学生当然也是修净土的。在五十三位善知识当中我们得到一个很大的启示,这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大菩萨,法身大士,他们每个人修学的法门都不相同。这五十三个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统统都有。善知识对善财的开示,我们读了以后确实得到很大的受用,能够对治我们无始劫以来的无明习气。我们有很多毛病,读了之后自己能够反省、能够觉察,能够改过自新,这就是受用之处。但是最大的受用,启发我们念佛的信心,激励往生的大愿,这是这部经终极的目标。

此地讲的船筏,念佛求生净土是真正的宝筏。这个法门下手容易,其成就不可思议,实实在在是难信之法,多少人在一生当中当面错过,那是实实在在的可惜。真正能信得过,肯愿、肯念佛,没有一个不往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一个人不是一生成佛,成的是圆教究竟佛果。所以历代的一些高僧大德常常说,《华严经》里面讲一生成佛就是善财给我们做的榜样,所有经论里面没有给我们讲到一生成佛,《华严》善财一生成佛,他是即身成佛。他怎么成的呢?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他才成无上正等正觉。这是给我们一个不寻常的启示,我们自己要觉悟。尤其是生活在这个时代,除了念佛法门之外,诸位想想,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这句佛号要怎样念得好、念得有力量,这是我们当前唯一的一桩大问题。你这个佛号要念不好,念的不得力,还是去不了。

佛法不欺骗人,你如果用其他的法门来比较比较,佛法一定要断烦恼,这是第一步,不断烦恼而能成就的没有这个事情,理上讲不通,事实上更办不到。你这个贪瞋痴慢,许多不良的习气,你用什么方法把它断掉?固然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法,你试试看哪个方法最有效。念佛要怎么个念法?烦恼习气一现行,立刻就要把它换成佛号,他用这个方法。不管是什么念头,善念也好、恶念也好,一概不要去理会,念头一起来,立刻换成佛号,要这样念法才行,这样念法才能够伏烦恼。烦恼伏住了,这就叫功夫成片,这样才能往生。你这句佛号伏不住烦恼,你念得再多也是枉然,那就是古人所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一定要把烦恼习气伏住,我们的一切分别执著妄想都用这句佛号把它取而代之,这叫念佛,这个叫做功夫,这叫做得力了,这才是度众生的宝筏。

『令其得入一切智海』,「一切智海」是如来的果海,这才叫究竟的度脱。不是说像一般宗教,它把你从人道度到天道,升了一级,不究竟。佛法要将我们从现在的生死苦海里度到究竟佛果,这是真正不可思议。所以佛法这些经论、法门,我们要知道选择,要知道取舍。选对了我们很快就成就,选得不对,那要吃很多的苦头,要浪费很多的时间。假如我们寿命长,还来得及,万一不幸短命,那就很可惜,很冤枉。再看下面一句:

【哀哉众生。诸根刚强。远离调御无上大师。一切世间无能调者。我当云何而为调御。令其成熟一切善根。具足如来大威神力。】

这一段的意思也是感叹我们世间人,正如同《地藏经》上所说的,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个性太强,成见太深,先入为主,这就很不好教化。所以真正的善知识他愿意教什么人?愿意教那个从来没有接受过佛法的,没看过经的,没听过佛法的,他发心学佛,真正善知识愿意教这个人。如果你已经听了不少经,也看了不少佛书,你要去找他跟他学,他不愿意教。绝对不是他不慈悲,而是他没有办法教,你有许多知见、成见,所知障,他跟你讲正法你会提出反驳,会跟他抬杠,不相信,这个没法子。所以往往对你客气一番,恭维一番,你去学你的,实在讲帮不上忙。这些事与理我们都要明了。刚强难化,很不容易调御。这里讲『远离调御无上大师』,「调御无上大师」就是佛,我们离佛太远太远了。这个地方讲的远,实在说不是我们去释迦牟尼佛已经三千年了,这实在是太远了,如果我们的心真诚、心清净,佛虽然三千年前灭度了,依然是心心相印,去佛不远。而是我们的想法、看法、做法与佛是背道而驰,这个就远了,这就是远离。一切经论里面,讲到原理原则没有两样,讲到善巧方便个个不相同,所以才有无量的法门。在这一品里面,我们就很显然的看出五十三位善知识各人修一个法门,至少在这里你看到五十三种不同的行法。《楞严经》上二十五种不同的修行法,二十五圆通章。会修的门门第一,没有第二,个个成功,所以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不会修的,那就麻烦了。

什么叫会修、什么叫不会修?我们不能往细处说,细处说太繁了,我们讲原则,原则是共同的。会修的,就是这个法门我拿来用的时候决定能够伏烦恼,烦恼一天比一天少,就是分别执著妄想一天比一天少,心一天比一天清净,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长,这就是会修。如果不是这个情形,我修这个法门愈修愈烦恼,愈修妄念愈多,那你就学错了。禅、教、密、律、净总离不开这个大原则。我参禅,我能够断烦恼,我能够长智慧,这个禅就可以继续参下去,就得力;我念佛,声声佛号能够伏住分别妄想,你这个佛号就很得力,你也应当继续念下去。诸位要是知道这个原理原则,你就能够省察我自己走这个路得力不得力。如果说是烦恼不能断,分别执著比以前还更厉害,那这条路已经走错了。这些都是属于调御,调就是调心,使我们这个心能够顺着法性把它调理过来;御就是控制,像《金刚经》上所说的「云何降伏其心」,降伏就是御、就是控制。怎么样能够克服你的烦恼,能够控制你的妄想,这是佛法修学的总纲领。看到这些众生有这些现象,这些现象是生死轮回的根本。轮回是自己制造的,不是别人给我们建立的,自作自受。

菩萨看到这些众生迷惑颠倒,生起了悲悯之心,说『我当云何而为调御』,这是问题提出来了。『令其成熟一切善根』,这是目标,希望众生回头,能够成熟一切善根。『具足如来大威神力』,这样才能出离,没有如来大威神力我们出不去。如来大威神力从哪来?我们要求佛保佑,求佛加被,佛在哪里?佛在哪里都找不到,你叫哪个佛来保佑你?诸位一定要晓得,佛就是自性觉,佛不在外面。自性迷了就是众生,自性觉了就是佛;自性邪了就是魔,自性正了就是佛。佛法教我们修学的是自性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觉迷的标准是什么?一切经论里头都是给我们发明标准的,什么样子是觉,什么样子是迷,什么样子是邪,什么样子是正,经论里给我们讲这些标准。自性觉正净就是「具足如来大威神力」,不但能超越六道,简直就是超越了十法界,住一真法界了。但是觉正净的修学是要以善根为基础,所以前面讲「令其成熟一切善根」。这是在经典里面不知道讲了多少遍!多不多?不多。为什么不多?咱们没做到。说到善根诸位应该耳熟,一提你就会答得上来,不贪、不瞋、不痴,你哪一条做到了?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你能不贪、不瞋、不痴吗?世间法。出世间法,我学念佛法门,看到学密的就讨厌,行吗?不行。看到那个人念佛我就欢喜,看到那个人学密我就讨厌,你们想想这个能上轨道吗?功夫能得力吗?一点功夫都没有,伏不住烦恼。要在境界里面不痴,就是样样清楚、样样明了,顺自己意思不起贪心,决定没有贪爱;违逆自己意思的,决定没有瞋恚,这叫善根。

所以一切法是以三善根为基础,我们如果连三善根都做不到,修什么法门只可以说那是世间善法而已,就是修的六度万行也是世间善法,严持戒律还是人天福报。为什么?戒律精严,你还是不能断贪瞋痴。譬如说看到持戒的,你心里很欢喜;看到破戒的,你一肚子不高兴,这个不行。境界一现前,你心里就分别、就执著、就起妄想,这有什么用处?到几时,心像一面镜子,照得清清楚楚,不分别、不执著,没有妄想!所以成熟的菩萨,那个心咱们叫它做大圆镜智,他那个心像一面镜子一样。镜子它一切都照,照得清楚,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这就叫大定,首楞严大定,这就叫一心不乱。境界风稍稍动一下,心就乱了,这没功夫,这不能往生。所以万修万人去也不是简单的事情,不是说你每天念几句佛号你将来就能往生,这靠不住。你一定要把这句佛号念得能够控制你的妄念,这样才能往生。所以修行人在哪里修?在一切环境里面修,顺境、逆境都是自己修行的道场。每天时时刻刻在境界里头练心,练什么?我看得清楚,我听得明白,我不起贪瞋痴,先训练这个。贪瞋痴一起来怎么办?赶紧用阿弥陀佛把它取代,贪的念头才生,换成阿弥陀佛,决定不叫贪念继续增长,这就叫功夫,这就叫会念佛,这个就是调御自己的心性。

除了这三善根之外,还要精进,精进是菩萨善根。精进的意思就是说在无量法门里面你选一个法门,这叫精;努力的修学不退转,这是进步。你要同时学二个法门、三个法门、四个法门,虽然天天有进步,不精,你掺杂着在里头。进而不精也是不容易成就,也是有障碍。所以一定要精进,要一门深入。这一门成功了,给诸位说,一切都成了。佛法的修学,绝对不像世间法。世间法你念大学,你念一个科系,你念毕业了,别的科系你一无所知,你不懂。佛法不然,佛法你这一科,你把它念毕业了,其余的一切都通了、都明白了,这个很妙!我们看《坛经》,六祖参禅成功了,他真是一门深入,他成功了。成功之后他教也通了,你看无尽藏比丘尼问他《涅槃经》,《涅槃经》是教,他也没学过,无尽藏比丘尼把这个经念一遍,他就能跟她讲一遍,《涅槃经》他通了。法达禅师问《法华经》,他叫法达禅师把《法华经》拿来从头到尾念一遍给他听,「方便品」念完,他就叫他不要念了,这部经我全都知道了。还有一个智通法师问唯识里面的八识,就是八识四智,你看看六祖用偈颂,两首偈子讲得多清楚、多明白。他法相也通了,唯识也通了,正是古人所说「一经通,一切经通」,没有一样不通达的。不但出世间法通了,世间法也通达了,这个真正是妙不可言,世间法也通达了。

所以佛法的修学跟世间法不一样,我们要认识、要努力,它修学的枢纽就是在断烦恼,恢复你的清净心。正因为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真心流露,恢复了自性清净光明,那哪一法不晓得?法法都是你清净心里流出来的。诸佛如来的清净心流出来,今天你的心也清净,跟佛的心没有两样,从佛心里流出来跟自性流出来是一样的。所以他能够一切通达,不学就懂了,无师智、自然智,不学就会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佛法教给我们修学,那是真的从根本修,从根源处去学去。这是在这一句里面也是这样教给我们,必须得成熟一切善根,然后才能具足如来大威神力。

【哀哉众生。犹如盲瞽。不见正道。随逐邪径。我当云何开其慧眼。而为引导。令其得入一切智门。】

这是悲悯众生没有正知正见,好比眼睛瞎了一样,不能辨别邪正是非。从这个意思里面来看,这都是指的修行人选错了法门,他是有真心想学道,都是非常善良之人,想学道,想了生死,想出离生死轮回,但是不能辨别邪正,走到一条错误的路上去了,叫『不见正道』。佛在世,印度宗教学术就很发达,像我们中国春秋时代,诸子百家都出现在那个时代,印度佛陀出现的时候也是如此,经上给我们讲有九十六种外道。说外道不是骂人的,也不是轻视人的,诸位要晓得为什么叫他外道?心外求法,这就称之外道,那一切的宗教全是心外求法。至于佛门里面也有外道,谁是外道?我们想想自己是不是?很可能我们自己就是外道,我们向心外求法,这就是外道。这种外道在佛门里头有个术语,叫「门内外」,佛门里面的外道,跟佛门以外的外道实在讲没什么两样,都不能成就。所以佛学叫内学,佛经叫内典。内是什么?从内心深处去求,我们求佛、求法都要向自性深处去求。

所以你一开始学佛,老师就传授你学佛的总纲领,就是三皈依,三皈依是修学的总纲领。三皈依说的是自皈依,皈依谁?皈依自己,不是叫你皈依别人。自皈依佛,是皈依你自性觉,没有叫你皈依外面的佛;自皈依法,是皈依你自性正;自皈依僧,没有叫你皈依外头的出家人,僧就是清净心,皈依自性净。给你讲得清清楚楚,你偏偏要,皈依佛是什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在哪里?皈依法,法是佛讲的那些经典;皈依僧,那哪一个出家人是我师父。全都搞错了,这就叫外道,心外求法,搞错了。因此你修行多少年都不得力,每一年功夫没有进展,甚至于是一年不如一年,这也是真的。怎么说一年不如一年?一年比一年老,这个麻烦大了。你真正能把握这个纲领,这是学佛。

刚才讲了,不管用什么法门,用禅也好,持咒也好,念佛也好,持戒也好,读经也好,不管用什么法门,这些法门都是帮助我们觉而不迷。我们在生活当中待人接物觉而不迷,这就是皈依佛。我以前迷惑颠倒,现在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我依自性觉,这就是皈依自性佛,佛就是觉。从一切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回过头来,依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见解,这叫皈依法。法是正而不邪,从邪知见里头回过头来依正知正见,这是佛明明给你讲的,正知正见是自性正,经典正于我们不相干,要把自性的正知正见、自性的正大光明显露出来,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这叫皈依法。皈依僧,僧是六根清净,一尘不染。你不要看到那个出家人他没有做到,那是外头,不是叫你皈依外面那个出家人,皈依自性清净,我自己要六根清净,一尘不染。

所以三皈依叫三自皈,这是个具足的讲法,讲三皈依那是省略,把那个「自」字省掉了,应当是三自皈。你看《华严经.净行品》里面,这个三自皈是「净行品」里面的,一入佛门首先就是传法,就把修行的总纲领、总的方向、大原则传授给你。你修什么?就修这个,你能够这样修,这就如法,这样就不错。如果不如法,那你就走了邪径,就走错路了。没有学佛的人走到错路上,那难怪!这是他没有这个福分,没有这个缘分,他没有遇到佛法,没有遇到正法。我们是有这个因缘,已经入佛门,还走上错路,那是很冤枉。但是这种冤枉人是大有人在,因此他的修学不得力。如果你走上正道,修学确实得力,连你自己都能感觉得出来,我一年一年境界不一样。不但一年一年不一样,月月都不一样,你要更精进,你会觉得每个星期都不一样。那你这个修学怎么不会法喜充满?真的法喜充满。天天有进步,天天有悟处,烦恼天天少,智慧天天长,这是如法的,这是个正常的现象。确实符合佛法所讲的离苦得乐,每天都离苦,每天都得乐,离苦,一天比一天离的多;得乐,一天比一天得的多,这样学佛就上轨道了,这就如法。如其不然,我们自己就要认真的反省,是不是走错路了?

我们看到走错路的人怎么办?要帮助他,要指他一条明路,这就是『开其慧眼,而为引导』,我们有这个义务去帮助他。他能接受那他就回头了,从邪径回入正道;他不能接受我们也不要勉强他,勉强就自生烦恼,那就错了。不要勉强人,各人有各人的因缘,因缘没成熟决定勉强不得。但是我们给他说一遍,至少他阿赖耶识里头有这么个印象,以后错路走多了,亏吃多了,当上多了,也许他会回头,他阿赖耶识里头有这个种子在,他慢慢能想通这个道理。目的是『令其得入一切智门』,一切智就是一切种智,这是如来果地,究竟果地。末后一句是总结:

【时彼大王兴此十种大悲之心。】

这个大王看到这些苦难的众生能发这个大悲心。我们前面讲的时候曾经提示过同修,经上讲的那些众生在浊世里遭遇到这个苦难,确实跟我们现前这个世界众生非常相像。我们今天世界众生所遭受的苦难非常的严重,我们说发了菩提心,发心学佛了,我们有没有像这位大王起了这些念头,救度一切众生,我们有没有兴起这个念头?展开经本对照我们自己的心行,人家遇到这个境界能发心,发这么大的心,这样圆满的心。如果我们今天看到这些众生也能发这样的心,这个路就走对了,也就入了菩萨的境界。如果没有发这个心,看到当前苦难的众生依旧麻木不仁,我们不是在学佛,我们还是迷惑颠倒。心发了,发了就要做。怎么个做法?底下有很长的一段经文。这些经文好懂,念念就可以了。他这个做法都是讲的布施。请看经文:

【作是语已。】

这是接前面,总结前面的。

【即于王都。】

就在他的都城,他是国王的身分。

【大众之中。击鼓宣令。咸使闻知。】

这就是宣布他的政令,让全国的老百姓都知道,国王要救度这些苦难的众生。

【我今普施一切众生。随有所须。悉令充足。】

这个四句是他行动的总纲领,他要行大布施,众生有缺乏的他都能够帮助他们充足。

【即时颁下阎浮提内大小诸城。及诸聚落。】

先是城市,『聚落』就是村镇、乡镇。

【悉开库藏。出种种物。】

这就是国家的国库,把国库打开,所收藏的钱粮、财物拿出来救济众生。

【置四衢道。】

『衢』就是交通方便的道路口。

【所谓金银琉璃摩尼等宝。】

这是财宝、宝物。

【衣服饮食华香鬘盖。涂香末香种种璎珞。】

这些是衣食,生活资生之具。

【宫殿屋宅牀榻敷具。一切资财无不备足。】

这是样样都有,随大众的需要来供给、来布施。

【建大光明摩尼宝幢。其光触身。悉使安隐。灭除黑暗。开发照明。随心所欲。皆悉圆满。】

这一段话是从比喻方面来说的,比喻什么?教化、教育,要开启众生的智慧,要教他技能,这才叫真正的救济。如果单单以财物来救济他,财物用得尽,用完了怎么办?必须要叫他破迷开悟,增长他的技能,这是这个意思。『光明摩尼宝幢』就是教学,他智慧开了,有了技能,他身心就安稳。『黑暗』就是迷惑、就是忧虑。这个时候他不迷,他也不忧,他也不虑,身心自在,身心安稳,然后才能做到『随心所欲,皆悉圆满』。所以诸位要晓得,财只能救急,不能救贫,教能救贫,教学能救贫困,要懂这个意思。单有财施没有法施,教学是法布施,没有法施那不圆满,这个施后来还是会有麻烦,可见得法布施的重要。佛在一切经典里面常常给我们做比较,财布施不如法布施的功德,道理就在此地。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如给人家讲四句偈,四句偈他能开智慧,他能够破迷开悟,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能叫他开悟,所以财施比不上法施。这位大王是财法都布施,功德圆满。

【又复随化种种身形。一切承事供养恭敬一切众生。】

这是非常之难得,慈心、怜悯心、恭敬心,这是修无量无边的福报。

【亦施一切病缘汤药活命资具。】

这是对于生病的众生,有病苦的众生,特别去照顾他、去帮助他。

【种种宝器盛众杂宝。所谓金刚器中盛种种香。宝香器中盛种种衣。摩尼妙宝庄校严饰。】

『庄』是庄严,『校』是比较。

【辇舆车乘。众宝璎珞。宝帐宝网周围垂覆。建立种种高胜妙幢。如是一切资生之物。悉开库藏而以给施。】

这个大王非常慷慨,他不吝啬。这些话都是教我们的,我们如果要想得财富、得智慧、得健康长寿,就要这样子学法。人在这个世间,什么叫最大的福报?健康长寿、身心愉快是第一福报。如果有财富,天天躺在病床上,试问问那个财富要给你,你要不要?每天二十四小时三班护士来照顾,你愿不愿意要?这样的人很多,统统都是有钱的大财主,他们害了这种病,一病就病十几年,一口气不断,一年不知道花多少医药费。这种病决定不是穷人生的,穷人病不起。家亲眷属也烦透了,真是求生不得生,求死不得死。你要从因果上说,他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就是他有福报没享尽,他那个钱没有花光,他要把它花光,那是他自己命里头的财,他不花光他不能走,行动不方便,躺在病床上花,确实如此。有些家亲眷属来问我,我跟他讲他又不相信。我教他什么?把那个医药费统统捐出来做慈善事业,他钱就一下花光了。一下花光就有两种情形,一个就是病好了,一个就是马上死了,花光了。讲了他不相信,他家里人不肯做,那就没有法子,那就让他在病床上慢慢花。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前因后果。

所以读了佛经事理就通达、就明白,晓得自己应该怎么样去做。病,不好受!怎么样叫自己不害病?把自己害病的医药费统统捐出去。捐出去之后怎么样?自己当然不能害病,没钱,没医药费了,不能病了。你有一笔医药费存在那个地方,这是做医药费的,怎么不害病?留了一笔费用放在那里,不病不能用,要用它只好生病。所以应当把医药费布施掉,这个好,别留着自己用。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要认真的去学习、去修学。不要怕自己将来没饭吃、没衣服穿、没有人照顾,别怕这个,你要是肯慷慨的布施,你的福报就大了。经上一再告诉我们,我们要相信,我们舍财,我们的财用决定不缺乏;我们肯教导别人,我们的智慧一定天天增长,法布施;我们处处能够解决别人的困难,使他身心安稳,没有恐惧,我们自己果报就得健康长寿,虽然年老了,照顾的人多得是。你要不肯这样做,儿女再多,不见得孝顺你,到时候靠不住。

你看台中李老师,他一个儿女也没有,他活到九十七岁,那么大年岁,你看照顾的人多少?太多太多了,个个都孝顺,真难得。你看往生的时候,日夜给他念佛,念四十九天。我去看了一下,多少人?至少有六百人。哪一个人有这么大的福报?那些人去念佛都是自动去的,没有一个人打电话「你来」,没有人通知,都是自发自动去的,日夜不停,四十九天。人到这来了,看到那里有几个人走了,空了位子,他马上就补进去;这里人走了,那里又有人补进来,四十九天不间断,保持到五、六百人,这种庄严我过去没见过。在台湾这么多年,出家、在家的都没有这种瑞相,我看到那真正叫瑞相,实在是难得。所以一定要肯布施。

李老师一生,他自己一点薪水统统布施掉,生活很清苦。我在民国四十七、八年的时候亲近他,那时候他一个月的生活费用六十块钱,一天两块钱,他老人家日中一食,他吃一餐。我那个时候跟他学,也想学他那个样子,也学日中一食,可是我吃得比他多,一定要三块钱,一个月没有九十块钱一点办法都没有,最低限度一天要三块钱,吃一餐。我吃到第八个月才告诉他。过那样清苦的生活,他不是没有收入,他收入也不少,全都布施掉了。衣服,我认识他三十多年,没有听说他做一件新衣服,没听说,全都穿的是旧衣服,一件中山装穿了四、五十年。他没有享受,全布施掉了。天天教学,讲佛经、讲四书、讲古文,天天在教学。在学校里教学,那个薪水拿出来也是做慈善事业,他自己一点都不要。他会看病,他的医道相当高明,同修当中生病都找他,无畏布施,所以他老人家一生真是健康长寿。三种布施,三种果报,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

晚年食物中毒,食物中毒还是什么?慈悲。所以我觉得李老师慈悲实在太过分了,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人家做的面食给他吃,他知道不好,不干净、不卫生,他知道。知道怎么样?人家做好送给他吃,他还要当人家的面欢欢喜喜的吃,「你这个很好」,叫人家心里欢喜。这个没有必要,这样中毒的,不是不知道。他病了以后我去看他,他说我晓得那个东西不好,不好意思不吃。不好意思,这个是麻烦事情。所以我们去见他,他一再交待我们吃东西要小心,而且告诉我们绝对不要到馆子里去吃。现在偶尔也有人请我到馆子,这也是不得已,碍于情面,还好没中毒。这是他老人家交代的,决定不要到馆子,馆子东西都不干净。你要到馆子里面厨房去看看,你就吃不下去了,端出来是满好看,厨房里一看,真的你就不敢吃了。所以吃东西要小心、要谨慎,一定要讲求卫生。

下面这个布施就更不得了,这是内财布施。

【亦施一切村营城邑。】

这就是连官爵、地位都能够施舍。

【山泽林薮。】

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不动产,山林、田地。

【妻子眷属。及以王位。】

这还都是些外财。底下是:

【头目耳鼻。唇舌牙齿。手足皮肉。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脂膏筋脉。一切肢分。内外所有。悉皆能舍。】

连内财也布施了。像今天有很多人捐眼角膜,这都是内财布施;捐肾的,这也是内财布施。没有一样不能施舍,只要是利益众生,样样都能舍。内财之舍里头有两个意思,一个就是自己这个身分,别人需要,有用处,自己能舍;另外还有一个意思,以我们这个身体供给承事服务于大众,这也是内财的布施。用我们的智慧、用我们的体力、用我们的技能为大众谋幸福,而不求报酬,这就是内财的布施。所以内财布施里头有两个意思,一定要懂得。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9年1月3日15:52:3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708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