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圆觉经 |第24集|MP3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大方广圆觉经评论阅读模式

大方广圆觉经 1981.7 启讲于 台湾圆觉寺 / 编号:09-007 / 共 36 集

MP3下载

 

注:共36集文字由网络同修提供。


圆觉经  (第24集)1981年  圆觉寺  档名:09-007-0024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清净慧当知。圆满菩提性。无取亦无证。无菩萨众生。」以下是重颂,圆满菩提性要圆觉而修自然证得圆满的自性。说“无取亦无证”,是说圆满菩提也无二啊,能证、所证、能取、所取都得要圆,连这些生、佛这些名相都没有。正是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懂得真常,应该将遍计所执遣除。「觉与未觉时。渐次有差别。」因为有觉,有未觉,佛才说种种差别。「众生为解碍」这一句,我们讲长行文的时候特别提醒诸位。为什么呢?世间众生喜欢求学求解,哪里晓得求解是障碍呢。本来不是障碍,所知本来不是障,但如果你执着就变成障碍了。所以佛教我们不执着,解就不会成为障碍了。如果是固执,先入为主,有门户之见,那就是障碍了。要晓得法法圆融,所以没有障碍。

「菩萨未离觉」这是讲三贤位的菩萨。三贤位的菩萨有能觉,所以还不能入地。「入地永寂灭。不住一切相。」能取、所取、能证、所证的相都离开了。「大觉悉圆满。名为遍随顺。」遍是普遍,这是到如来境界。「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供养恒沙佛。功德已圆满。」这是特别对我们现前同修们说的。我们要想有成就,要想在极短的时间里有真实成就、有大成就,最要紧的是“心不生虚妄”。要了解世出世间法哪是真、哪是妄,先要晓得真妄。《圆觉经》告诉我们唯有真心觉照是纯真无妄啊。如果我们能用这个心,就真如来果地上的觉没有两样。一切妄念不灭是凡夫。一切妄念不生是阿罗汉。不生就著了空,不灭就著了有。空有两边都不著,心不生不灭。这个地方一定要有清净觉照啊,晓得生灭犹如空花,到这个时候才能懂得经里所讲的“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烦恼、菩提原本不二,生死、涅槃毕竟空寂,这才叫心不生虚妄。一个人要能够这样用心,当然能够圆满功德。他肯定是善根福德深厚,已经供养恒沙诸佛,否则达不到这个境界。「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虽然有种种度众生的善巧方便,都是度众生权宜,也就是我们讲的后得智。

前面这些章都是度上根众生的。此下还有四番问答,有四位菩萨祈请,就是四会,这四会是度中等根性众生的。这个经越往后面讲,就越接近我们现在的程度。中根修证有两种。第一,有些人用上根修行法没修成功,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啊,上没有得到,能得到中。第二,自己是中等根性,由下面的四个法门也能够入得进去。

下面四会中,前两会主要是说三种观的形相。三种观是八万四千法门修学的源头,一个是止,一个是观,一个是禅,总不外乎三大纲领。威德自在菩萨代我们祈请。「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这是说上根人,不因修习就功德圆满了。我们常讲到解行相应,这是对中下根性来说的。如如对上上根人来讲,那就不必要了。譬如,印宗法师问六祖,五祖有没有讲菩提、涅槃的道理,六祖就说佛法是不二法,菩提涅槃是二法,二就不是佛法。这说得我们莫名其妙啊。那你如果问六祖大师行与解,那他会回答行解是二法,二就不是佛法。所以“不因修行而得善利”这是对上上根人说的。行就是解,解就是行,这才叫不二啊,那就叫圆觉了。如果里面还有行、还有解、行解还相应,那你能所未忘啊。这里面有解碍、有觉碍,粗的相是解碍,细的相是觉碍,这个道理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

前面我们讲过三学、三慧。三学、三慧是一,不是三,那就“不因修行而得善利”。菩萨三慧,闻思修不是三个阶段,耳根接触如来说法的音声,实际上真正到这个境界了,只要一接触音声,这个一接触就叫做闻,一接触就明了这叫思,明了什么呢?明了能闻所闻皆无自性,明了能闻所闻毕竟空寂,这叫思慧。不是叫你去想啊,想就落到第六意识了,那怎么是智慧呢,那是妄想了嘛。一明白后就一切障碍都没有了,那就叫修慧。修是对治作用啊,能所双亡啊,这才叫修慧啊。自性现前啊,以我们本经来讲就是圆满觉性现前。这就叫本来佛啊。哪一个不如是呢?个个如是啊。佛说的是真话啊,一句话没骗我们啊。我们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呢?我们就是在清净觉相、圆满觉性中妄生知见,这些知见变成了障碍,使我们的清净觉相、圆满觉性我们见不到,我们体会不到。这才堕落成凡夫啊,生死轮回啊。佛说得很清楚,生死涅槃等空花啊,那就是究竟觉啊。所以佛看一切众生,个个都是究竟觉,个个都是本来佛。这是真的,不是佛自己假想的。这个境界非常之高,是上上根人的境界。这是威德自在菩萨闻法所悟入的境界,这也是他的心得报告。下面是代我们中下根性的人请法。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这一段请法的言辞当中首先做了个比喻,这个比喻在大乘经中有很多,比喻得也很巧妙。此地所讲的,有一个大城,城有四个门,随便从哪个门都能进这个城,不止一条路啊。这正是所谓的“方便有多门,归元不二路”。所以好的老师教学,都是教你就路还家。比如说一个圆,圆心是真如本性、菩提涅槃,我们现在都在这圆周上。最高明的老师是教你就在这个地方还家到达圆心,不必再拐弯。这就是就路还家,直截了当啊。你遇到善师、善友,你占的便宜就在此地。如果能够走直路的话,三大阿僧祇劫一生完成。如果走迂回的路,老是在转圈子,三大阿僧祇劫也转不到圆心啊,你永远在四周转啊,转不到啊。你看到修禅的,你走到禅那去了;你看到学密的,你又跑去学密了;又看到研教的,你又跟着去了。你老是在换科目,老是在来回的转,就是不能踏踏实实修行,你转一辈子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啊,转着转着你的路就迷失了。直路是什么呢?直路是清净心。不管你修哪一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修的是什么?修的是清净心啊,修的是圆觉清净觉照啊,修这个东西啊。因此,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根性,根性不相同,烦恼不相同。比如说贪烦恼,有人贪财,有人贪色,有人贪名,不一样啊。因此修行方法就不是一种了,各有对治方便啊,这样才有八万四千法门啊,实际上法门也是跟烦恼相对而建立的,八万四千法门是对治八万四千烦恼啊。如果烦恼没有了,法门也没有了,也不存在了。如果烦恼断掉了,法门还保留着,那还是不见性,那没有离开觉啊,变成了觉碍了。我们求解,解是知见,知见统统是虚妄的,你如果不把这些知见统统丢掉,知见就障碍你见性,障碍你得一心。不要说理一心得不到,事一心也得不到啊。像这些基本的理论,在这短短的十天讲经中我提供给大家,如果你们觉得有道理,不妨依照这个去做,对你会有好处的。

其次就是求世尊为我们宣说方便渐次,同时要求佛给我们说出修行人到底有哪几类。这就是所谓的“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这是求最初方便啊,我们最初修学应当从哪里入手,让在会菩萨特别是末法时期发大心的众生能早一天开悟啊。“游戏如来大寂灭海”,这就是证果,证到如来的果地。这是请法之辞。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这一段不必讲了,这是世尊对威德自在菩萨的赞叹,以及答应为他解说。「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这是承教敬听。下面是佛正式的来解答问题了。

「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说话先要有一个理论依据,这个是最根本最原始的理论依据,依据真如本性啊。“无上妙觉”就是真如本性,也就是圆满法性,说法身也可以,法身就是法性,实在是平等不二啊。十法界依正庄严,一切的现象,一切的理论,一切的程序,都从这个地方变现出来的。无上妙觉就好比虚空一样,一切万物都在虚空之中,虽然在虚空之中,不碍虚空啊,虚空与万物平等无二啊。这是讲体上的平等,《华严经》里面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啊。圆是圆满,种智是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是如来证得的智慧,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情与无情统统都是佛啊。不要说有情众生本来是佛,无情众生也本来是佛,这真是越说越玄了。那桌椅板凳本来也是佛吗?佛眼睛里看本来是佛。为什么呢?因为法性啊。在有情众生,我们叫佛性,在无情众生我们叫法性。佛性与法性是一性,无二性啊。我们这个色身是四大,它也是四大啊有,有什么差别呢。实际是我们虚妄分别心中产生的差别,如来清净平等觉里面圆无差别啊。诸佛修行一切法,法法平等,这就是告诉诸位佛怎么修的。佛所修的是法法平等啊,你如果修法法平等,那你用的方法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啊。如果你心里存着差别念,“这个法门比那个法门好,那个法门不如这个法门”,你们想想这是不是佛修的呢?不是啊。这个修法成不了佛啊。你这是走楼梯啊。你如果修一切法平等不二,那你就是坐电梯上去了,不必一步一步往上爬了。六祖大师《坛经》里面那个方法就是平等不二。这叫真修啊,究竟修啊,这都是上上根人的事情,都是修学最高的原理原则。

我们看,底下就是随顺众生了。「方便随顺。其数无量」你们在四弘誓愿里面念的法门无量誓愿学,那是佛的方便随顺。说真的呢?真的不二啊,哪有无量呢,真的只有一,只有平等。恒顺众生呢,就有无量的方便了,就有无量的法门了。「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无量的方便门就性质而言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下面就是具体的说明,具体说明有三类,下一章细说有二十五轮,二十五轮离不开这三大纲领。这三大纲领有个总纲领,这是特别要注意的,你要把握不住这个总纲领,后头就都学不成。总纲领是什么呢?就是开头这四个字“悟净圆觉”,这一句是修行的总纲领。如果不是清净圆觉,那就不是菩萨修行的根本。我们要想修菩萨行,要不悟清净圆觉,就好比你想种桃树,但你没有种子。没种子怎么种法,没有办法的啊。净圆觉要悟啊,这就是常说的悟后起修啊。信解行证,悟就是解,悟了以后才能修行啊,才能修奢摩他、三摩、禅那啊。这是诸位千千万万要记住的。你看现在多少人修行,修到最后没有结果,修个几年就懈怠了,甚至于越修烦恼越多。原因在哪里?没悟啊,没有基础啊。好比盖房子没有地基啊,盖一盖就倒了,盖一盖就倒了,永远盖不成功,基础太重要了。诸位也许会说悟太难了,这个悟呢,说难也真难,说不难也并不难。前面不是给诸位说明了吗,你爱欲要不断,你就没有办法悟。为什么呢?爱欲障碍了你的悟门。前面说得很好,一个烦恼,一个所知。你有烦恼障,你有所知障,你怎么会开悟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嘛。阿罗汉烦恼断掉了,他还是不开悟。为什么呢?所知障障住了。所以即使他证得阿罗汉了,得九次第定了,在大乘佛法里他还是外道啊,那还是魔障。你们想想看大乘法多严格,佛在《楞严经》上说阿罗汉的境界是“内守悠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守”是能守啊,“悠闲”是他所守,能所未忘啊,所以他干的那一套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是讲四果罗汉辟支佛所干的啊。不悟怎么行啊。所以悟的最初方便就是要断一切烦恼,要培养根本智。所以一个好老师教学生,都是从这两个着手。断烦恼从哪里做起呢?从戒律做起。先是勉强自己禁止,后来逐渐做就自然了。一切五欲六尘绝不贪染,再不起心动念了。这个时候心定了,定了之后才能开得了悟。诸佛菩萨希望我们快快开悟啊,他看到他着急啊。但是开悟的事情他帮不上忙,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帮得上自己的忙。为什么呢?自己的贪嗔痴慢不肯放下,谁能帮我们放下呢,这个事情要靠自己啊。以后修行的基础关键就在这一句“悟净圆觉”。《楞严经》里面讲净极光通,照见妄体啊,这是菩萨修行的根本。

不但是世间三界的爱缘远离了,连法爱也放下了,与法也不起贪爱了。这个时候解不障碍了,觉也不障碍了,那你不圆满菩提还等什么时候啊。所以你晓得这个理论,你知道这个方法,能向这个方法去做,用在念佛法门里面,怎么不得理一心不乱呢?一定能得到啊。也许你们同学来问我“法师,你得到没有啊?”那我如果说没有得到,那你就会想“你都没有得到,那我就更没办法了”。诸位要晓得,我就是得到了,对你也没有帮助。诸佛都成佛了,成佛对我有什么帮助?没有啊,我的烦恼还是没断啊,这是自家的事情,别人碍不着,所以不必去管别人的事情,我们自己修自己的。但是我给诸位说明,你们真正能够如理如法修学,一定能够成就。成就的有早有晚,那是各人根性不相同。所谓根性不相同,就是你对二障放下得早晚啊,你要是早放下就早成就了,你晚放下就晚成就,你一下就放下就顿悟顿证了。你如果慢慢放,今天放一点,明天放一点,那就叫渐修渐悟,就这么回事情啊。这就是平等法中所现的差别因缘啊。哪里有什么顿、有什么渐啊,你痛痛快快一下放下这就顿超了,你不高兴一天放一点那就渐修了。法没有顿渐,顿渐是在人。法没有差别,差别也在人。

这后面的内容,一直到二十五轮,每一个都是以悟净圆觉为基础的。那我们现在没悟,怎么办呢?你要去学禅,给诸位说,没有办法开悟的。禅是悟后起修的。密的基础也得是开悟。八万四千门,都是悟后起修。按照信解行证,悟解了以后才行,八万四千法门每个法门都是这样,没有例外的。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净土法门,所以佛教如果没有净土法门,我们一个都不会成就。那今天佛说的这些经,就统统是吊口味的了,说了怎么样呢,说了都做不到嘛。有净土这个法门,佛法才落空啊,我们才能真正有成就。净土这个法门是解与行同时,你们看看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人家说得非常清楚,这个法门是一面行一面解,一面解一面行,行解同时,不像其它的法门一定要先解后行。你看这个地方所讲的都是先悟后修啊。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懂得啊,否则误入歧途,把你大好宝贵的光阴耽误了。什么损失都可以弥补,光阴的损失没法子弥补。你们现在的年龄在人生当中是黄金时代啊。这样的年龄来学佛,真是宝贵至极啊,所以你们确确实实有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在这个阶段当中决定不能迷惑。

你们心里面要放光明,真正要求成就,求最快速的成就,只有净土法门这一门。然后你研究一切一乘了义的经典,像我们现在学《圆觉经》,你把本经的理论应用在念佛法门里面,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就证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与禅宗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是一个境界。你走那个路难,走这个路容易。所以一样的成就,但有特别的方便,你要能够选择这个方法,这是第一等的智慧啊,这是最近的路啊。净宗有个小册子,叫《径中径又径》,第一个径是大乘佛法,大乘比小乘来得快;第二径是禅,禅在一切大乘法里是成就最快的;第三个径是净土,比禅还来得快。你们天天念弥陀经啊,天天念弥陀经还不开悟啊,还不开悟啊。弥陀经里给你讲得清清楚楚,“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你去问问参禅的,他一日二日能不能开悟?念佛的人他一日二日可以得一心不乱,可以往生,可以刻期取证。那也许你要问了,现在台湾到处都有打佛七的啊,为什么那个佛七念了七天,甚至于年了七七四十九天他也没得一心啊,他也没能往生啊。诸位要晓得,那是不如法,净土这个法门是要解与行并进的,不是让你只行不解。只行不解还是盲修瞎练,因此弥陀经要讲啊,里面的境界要清清楚楚,才不至于误事啊,才能达到一日至七日,上根的人一天就能够得一心不乱,下根的人烦恼业障最重的人如理如法地修,七天当中一定可以证得。我说的你们好好去想想啊。大概你想了想还是不相信,“我真正用心念了七天我也没有证得”,不是你不能证得啊,而是你满脑袋的妄想、杂念、烦恼不肯放下啊,所以你不能证得啊。你要能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七天不会没有结果啊。你七天达不到,当中一定有障碍,一定发生错误,你自己要去检讨、去反省障碍在哪里,毛病在什么地方。自己找不出来,再读大乘经典,读《圆觉经》就会发现啊,这一检讨就发现自己有那些习气毛病没有放下、有哪些障碍没有排除。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净圆觉”就是清净心啊,这样解释大家好懂,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净就觉,觉就净。给诸位说,动就不觉,不觉就动。《大乘起信论》里面讲“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是动相,觉是清净相。以清净的觉心,取静为行,这是讲的行门。行门的总纲就是要清净,心清净、身清净、境界清净,言语造作无一不清净,这叫净行啊。净行,当然与净土就感应了,这就好比像电流一样才能接得通啊,中间不发生障碍了。“由澄诸念。觉识烦动。”由于澄净,自心一切妄念不起了,把一切妄念息掉了,息掉了怎么样呢?你就感觉到是识在妄动。这是什么境界呢?这是见到阿赖耶识了。阿赖耶识里面种子现行起伏不定,识海里面的波涛、识海扰动之相你照得清清楚楚。说是中根的境界,还是说的原理啊。一般讲起来,见阿赖耶识是八地菩萨的境界啊。所以这个法门确实是相当之高。这是照见了不动的心体,由不动的心体观察到了阿赖耶识的现相。但是诸位要晓得,觉识烦动是修奢摩他行的目标和结果,到这个地方那才是有相当的成就了。

「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这是教给我们如何去修观,进入净的境界里面功效如何,也就是功德效果。由净再生慧,所以这是真正的智慧。净觉心是真心啊,真心净到极处,智慧自然就发生了。智慧现前必定起作用,智慧的体就是根本智,起作用就叫后得智或权智。第一个作用就是照破身心,也就是像《心经》里面讲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是根本智现前第一个作用,照破五蕴皆空,身心客尘从此永灭啊,身心是五蕴,客尘是外面境界。底下说“便能内发寂静轻安”,我们还用《心经》这句话来解释,就是“度一切苦厄”啊。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12月20日05:41:5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582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