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第2集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台湾华藏图书馆大专讲座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  (第二集)  1988/7  台湾华藏图书馆大专讲座  档名:05-001-0002

MP3下载

「众生念佛,佛在众生心内,佛念众生,众生在佛心中。」这以下这段经文是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就是《般若经》里面所说的「诸法实相」,是讲宇宙人生的真相。经上常常讲迷、说悟,迷就是迷失了这个真相,悟就是明白了真相。迷悟虽然不同,真相从来没有改变过,真相就是真相,从来没有改变过,绝对不是说因为你悟它就有,迷它就没有,那就不是真相了。所以,事实的真相无关于迷悟。但是迷悟它受用就不相同,你悟了,你的受用是自在,是得大自在,迷了就有痛苦,迷了有烦恼,悟了的人没有烦恼,真正是离苦得乐。所以,苦乐、忧喜、烦恼、清净这些东西从哪里生的?从迷悟上生的,真相里面没有;换句话说,没有烦恼也没有菩提,没有欢喜也没有忧恼,没有这些。真相里面没有,迷悟里面产生的,这都叫不正常的现象。这个意思非常之深,是要很细心的去体会。实在讲体会只能够体会表层的意思,如果要想得到真实的受用,那是要有相当深度的体会才行。

 

这个四句是正说,在第一句里面就把这三项就说明白了,有众生,念就是心,有佛,心、佛、众生。这个地方尤其难得的,是将念佛成佛原理给我们说出来,「众生念佛,佛在众生心内」。我们要问,众生不念佛的时候,难道佛就在众生的心外吗?可不可能?不可能。你念佛,佛在你心内,你不念佛,佛还是在你心内。差别在哪里?你念佛的时候你心内之佛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前面说了,「心一忆也,佛佛全彰」,彰显出来。你心里不念佛的时候,心里虽然有佛,你自己觉察不出来;换句话说,那个佛不起作用。有没有佛?有,不起作用,你心里念佛的时候这个佛起作用。由此可知,心里头本来佛,这是性德,本性里面本来具足的德能,就是六祖开悟的时候他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念佛佛现前,这叫修德;性德是本来有的,没有修德它不能现前。

 

这是在十法界举一个法界说,这是讲心佛众生没有差别,实在讲这一句已经把十法界统统含摄圆满。因为众生,就是除佛之外,包括了九法界,菩萨、缘觉、声闻、天、修罗、人、饿鬼、畜生、地狱,九法界都叫众生。十法界里面说真实话,只有佛是真正觉悟,究竟圆满的觉悟,除佛之外都是迷。只可以说他迷有轻重,菩萨迷得最轻,缘觉其次,声闻又其次,迷得最重的是地狱,只是迷情轻重不同而分出来的。所以,这一句就说明了十法界依正庄严的原理,十法界从哪里来的,一句话就说出来。宇宙人生从什么地方来的?心变现的,心要是悟就变四圣法界,心要是迷就变六凡法界,一切唯心造。《华严》上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是宇宙人生的本体。

 

所以,不仅仅佛在我们心内,十法界依正庄严统统在我们的心内;换句话说,就看你念什么,你念什么就变什么。为什么?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我们的性德,何期自性本来具足,统统具足的。我念佛,佛就现前,就作佛;念菩萨,你就作菩萨;你念天,你就生天;你念人,你将来来生得人道;你念贪瞋痴,你来生就变三恶道。统统是你自己一念之心变化而有的,不是从外头得来的。这是佛法,不仅净土的原理,整个佛法的原理不出这个。我们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十法界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你要想到饿鬼道,你就把贪心增长,贪心是饿鬼道;你要想下地狱,瞋恨心增长;变畜生,愚痴心增长。所谓愚痴就是是非善恶搞不清楚,胡里胡涂的,畜生迷惑颠倒,胡里胡涂的。我们今天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细细看这个世间人,世间人造三恶道的业太多了。就是他心里头念,他念什么?他念贪瞋痴,念贪瞋痴变现的就是三恶道。

 

念五戒、念十善,这是人天道。今天有几个人心里头常常存的是五戒?五戒在中国儒家讲就是五常,常是常道,「仁义礼智信」。仁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慈;义是道义、义务,是不讲求报酬的,我们对别人的恩惠,帮助别人并不要求任何的报酬,这是义;礼是礼节、礼敬;智是理智;信是信用,不欺骗别人,不欺骗自己。这是人道,六道里面来生能够得到人身。如果五常、五戒有欠缺,你来生就得不到人身。天道比人道的道德水平要高,他要修十善业道,要修四无量心,四无量心是慈悲喜舍,这才能生天。声闻天天想的是四谛,缘觉想的是十二因缘,菩萨想的是六度万行,佛想的是清净、平等、慈悲。就是看你自己一天到晚你想什么,想什么就变什么,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你心里头想出来的。佛法里头有一派专门说明这个道理,就是法相唯识宗。

 

「佛念众生,众生在佛心中」,这句是决定没有问题的,佛菩萨没有不念众生的,只有众生不念佛。佛菩萨不可能不念众生的,念念为一切众生,念念愿众生早成佛道,早证菩提。可惜的是众生辜负佛菩萨,不念佛。诸位要是把这个道理参透,真正明白,你才晓得我们为什么要念佛,八万四千法门,为什么不修别的法门,来修念佛法门。念佛是直接成佛,修别的法门是间接成佛,拐弯,念佛是直接成佛。修别的法门,修到一个相当阶段,回过头来还是要念佛,为什么?你不念佛不能成佛。像《华严经》,他们修,修到什么地位?修到初地菩萨,这时候初地菩萨想成佛了,开始念佛。所以十地,从初地到十地这十个位次,始终不离念佛,始就是初地,终就是法云地第十地,从初地到十地统统修念佛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修到最后还是念佛。

 

我们很幸运,我们一开头,这是因缘殊胜,古德讲的「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因缘」,我们遇到了,真正希有难逢,一开头我们就念佛,念佛就成佛。不拐弯抹角,不必经历三大阿僧祇劫、无量劫,也不必经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不要经过这些阶级,从凡夫地一下就成佛,一步就登天。这个法门的好处在此地,几个人知道?没人晓得!佛法展现在我们面前,你看《大藏经》这么大的分量,净土五经是第一宝藏,无比的殊胜,但是人不识货。不要说一般人不识货,我学佛的时候还不是也是不识货,如果要识货我早成佛了。我学了三十多年,就是因为不识货,所以受了三十多年苦难,受了许多的折磨。一直到现在,很幸运,才恍然大悟。我读《华严经》开悟的,悟什么?悟念佛法门是成佛的第一法门,悟念佛成佛是十方诸佛度众生的第一法门;换句话说,一切法藏里面我找到了真正第一宝藏,悟的是这个。

 

真正明了之后,我一切都放下了,专修专弘。现在还有人请我讲《楞严经》,不讲,不讲《楞严》;讲「大势至圆通章」可以,讲这一章行,讲全部的经,或者讲另外一章,我都不愿意讲了。华藏讲堂的同修叫我《华严经》也不要讲了,我答应他了,《华严》不讲了。《华严》讲什么?讲十大愿王。所以我们这个讲座圆满,那边还是星期二、星期四讲经,就是讲《普贤行愿品》里最后的一卷,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从此以后就专讲净土五经,专弘净土五经,其余的不讲了;换句话说,我们已经识货了,我们讲第一等的,其次的我们不讲了,留给别人去讲,那讲的人很多。

 

所以,问题就在前面两句,众生要念佛,你的佛性就现前。念佛成佛,这点希望大家要特别的注意。你念佛,佛也念你,你与佛感应道交;你不念佛,佛虽然念你,不能感应,不起感应作用,你本身有障碍,不是佛有障碍,是你有障碍。下面这个四句是反显,从反面来说。

 

「是心作佛,心不念而佛不作,即佛显心,佛不称而心不显。」这四句话说得很好。「是心作佛」是修德,如果说「是心是佛」那是性德,就是本来具足,是心作佛就是六祖所说的能生万法,它能生佛,就是自己要作佛。作佛怎么个作法?要念。你心不念,佛就不作,你就不能成佛,你心不念佛你就不能成佛,就不能作佛。所以成佛、作佛这个名词要拿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恢复我们自己的本能,本能就叫做佛,我们自己的本能。我们自己本来是万德万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本能,作佛就是恢复本能,恢复真性,称性起用,这叫做佛。一定要把这个意思清楚明白的了解,不能误会。还有许多人不愿意作佛,为什么?你为什么不愿意作佛?「作佛有什么好处!作了佛,一天到晚在那里盘腿不动,坐在那里,天天受人供着拜。」他以为作了佛就像佛像,一天到晚不要动,让大家拜。这个佛有什么意思?这没有意思!所以他不愿意作佛,他说作佛太苦了,一天到晚坐在那里不动,让别人来礼拜。这是误会。所以作佛,实在讲做究竟圆满、快乐幸福的人,那才叫真正的佛。他连佛的意思都没搞清楚,他要搞清楚,哪个不愿意作佛!谁不愿意自己幸福,谁不愿意自己圆满、快乐?都愿意。佛才办得到,不是佛,做不到。所以要把佛的意思搞清楚,我们要作佛,心要念佛。

 

「即佛显心」,因为佛就是心,佛就是我们圆满的真心,一丝毫迷惑都没有。如果心有一点点迷惑,就不能叫佛,那只能叫菩萨,不能叫佛,佛心是一点迷惑都没有。你看等觉菩萨,像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觉菩萨的心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那就是迷,还有一分迷情没破。他那一分迷情破了,就不叫菩萨,就叫佛。由此可知,佛就是我们的心,我们心里完全不迷这就是佛,心要完全迷了那就是地狱。所以,十法界来讲的话,意思就是这样的,好像菩萨,有九分觉悟一分迷,这是菩萨;缘觉,有八分觉悟二分迷;声闻,我们讲阿罗汉,有七分觉悟三分迷,迷悟上分的。天人,天人有六分觉,有四分迷;人间是一半一半,五分觉五分迷。十法界是这个分法的。所以说佛是完全觉悟,没有迷,地狱是完全迷,没有觉悟,所以他受苦的时间太长了,这个分法。饿鬼是一分觉九分迷,畜生道是两分觉悟八分迷,就这么回事情。十法界就是迷悟不相同,迷悟的程度上不相同,而有这个现象,这些现象是本来具足的。从修德上来讲,能显真性,能生万法,即佛能显心。显心用什么方法?念佛、忆佛,心里想佛,口里念佛。「佛不称而心不显」,称就是称念,我们不称念,我们的真性、觉性不能完全显现出来。

 

末后这两句是总结。「则知念佛一门,诚为见性成佛之妙法矣。」禅家最高的目的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咱们念佛也是见性成佛。再跟诸位说,禅宗里面见性成佛,成的什么佛?这个大家疏忽了,没搞清楚,成什么佛?密宗里面讲即身成佛,成的什么佛?也没搞清楚。如果你要是搞清楚了的话,比不上念佛成佛,念佛成佛是成圆教佛。禅宗里面见性成佛,是成的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不是圆教。如果他能成圆教佛,那「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就不必要,他要念佛干什么?他能成圆教佛,他为什么还要念佛?不必念佛了。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换句话说,禅宗最高的境界只能达到别教佛,这个诸位要知道、要明了。密宗成佛,成的佛比禅宗的佛还要低一级,一般讲藏教佛,他那个程度只等于阿罗汉而已。诸位要看《印光大师文钞》里面那些开示,倓老法师有些著作里头也讲到,都说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跟念佛成佛不能比。佛,天台讲有四种佛,藏通别圆,我们要晓得他成的什么佛。

 

现在在大陆上黄念祖老居士,在禅、在密他的造诣都非常之深,他是密宗受过灌顶的金刚上师。现在他也不修密,他也不参禅,他专门念佛。为什么?他明白了。他是金刚上师,他不传法,谁要跟他学密他不教,不传法,他劝人念佛。这就是给人第一等法,最殊胜的真实利益。所以要晓得,念佛一门真正是见性成佛的妙法。古人说,《华严》、《法华》都是《无量寿经》的序分,是《无量寿经》的引导,你才晓得念佛法门之殊胜。它是大乘当中的大乘,一乘之一乘,了义之了义。这绝对不是净土宗的大德故意抬高自己的身分,不是!如果你这样想法,那你错了,吃亏的是你自己。这是给大家说的真实语,说的真话,绝对不是夸大。因为净土宗的这些大德,说老实话,最初都是不相信净土,都是排斥净土。你看看印光大师的传记,印光大师在二十岁的时候根本就不相信佛教,学佛根本就不赞成净土。到最后佛法真正搞通、真正明白了,这才识货,才晓得净土殊胜,无与伦比。

 

底下这一段是注解,这注解很长,注得非常之好,大家自己去看,你们看到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问。我们再看底下一段,在二十二页第三行,第二行是它的科题,小题目,「别显此章所诠」,此章就是《念佛圆通章》。

 

「所以十二如来,号曰三昧,势至菩萨,标为圆通」,这四句是一段。十二如来后面有说,就是十二光如来,诸位可以看一看,在第四十九面,十二如来的名号在此地,四十九面第三行,「大弥陀经云,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就是这十二如来,后面我们再跟诸位说明。这个十二如来都称光,光是光明。经上有两种说法,十二如来都是阿弥陀如来的别号,可是在本经里面说,这十二如来相继出世,这个说法这就不象是阿弥陀佛。那我们晓得,十方世界同名同号的佛很多,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在没成佛之前,他们三个人是同参、是同学,都亲近过古佛这十二如来,所以他成佛之后,他也有这十二如来的别号。这个别号是表示师承,是有渊源的,有师承渊源的,他是继承十二如来之法,是十二如来的传人。有这个意思。

 

光是慧,慧里头一定有定,三昧就是定,「号曰三昧」,这个三昧是什么三昧?念佛三昧,注解里说「十二如来号念佛为三昧者」。这个注注得很好,在二十二面第五行最后一句开始。「十二如来号念佛为三昧者」,我们看这一段,「凡夫垢心,混若黄河」。黄河诸位没看过,不过现在探亲,好像观光的也不少,我们在大陆每个旅游的地方,都看到很多我们台湾同胞,都是讲台湾话的。旅行团我这次看了很多,每到一个地方,很多我们台湾同胞去大陆旅游。你们有机会看到黄河,黄河跟长江都一样,因为它河底是泥沙,所以水是混浊,不清净。你看下去水是黄色的,所以叫黄河,它不是清的,泥沙太多。古大德就拿这个来比喻我们凡夫的心,心不清净。怎么不清净?心里一天到晚是非人我、名闻利养、贪瞋痴慢,心怎么能清净得了?心里头真正没有是非人我了,没有名闻利养、没有贪瞋痴慢,心就清净。我们心里这些东西太多了,所以不清净,凡夫垢心,不清净。

 

「外道妄想,逸如奔马」,像野马一样,这也是比喻。外道妄想多,外道并不完全指佛门以外的,包括我们学佛在内,学佛的人一天到晚在那里打妄想,这是佛门里面的外道。譬如我也接触不少人,现在还有很多人在想我过去是怎么样的,过去我是不是学佛的,我是不是参禅的,将来我会怎么样,这都叫打妄想。甚至于教下,教下走入佛门的外道很多。我举个例子,非常明显的一个例子,诸位就晓得。在很多年以前,大概总有二十多年前,我们大专讲座也有一个同学,学了几年,很认真,他能够讲唯识的《百法明门》。有一年师大中道社请他讲唯识,讲《百法明门论》,他也是跟我学的,他来告诉我他去讲《百法》。我就提醒他,我说《百法》那经上是明门,注意那个「明」字,我说我恐怕你到那里讲,百法不是明门,是黑门,黑暗。怎么会讲成黑暗,不是光明?这个《百法》一百法,你要讲得叫人听了之后开悟,这就明了;如果讲了之后叫人天天在想什么是八心王、什么是五十一心所,那就坏了。为什么?妄想!本来众生妄想就很多了,你何忍心又增加他一百个妄想,这哪里叫明门?这不是黑门是什么?明明是黑门。佛讲的是百法明门,到你嘴里头一讲是百法黑门,不是明门。所以教下要不开悟,都叫做妄想。

 

清凉大师在《华严经疏钞》解释题目里就说,「有解无行」,你对佛法懂得很多,有解,没有行,行是什么?你所解的理与你的行不能相应,不能融成一体,大师说「增长邪见」。就是我刚才跟诸位说的意思一样,这百法,他不能把百法变成他自己的智慧,变成他自己的生活行为,那又增加一百个妄想,就增长邪见。祖师又说,「有行无解,增长无明」,就是盲修瞎练,很用功,真正在那里干,道理不懂,方法不知道,境界一塌糊涂,增长无明。所以,佛法讲「解行相应」,要有解有行,念佛也是如此。可见得这个很重要,希望大家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能偏重在哪一边,解行要并重,一定要把你所体会到的变成真正的智慧。

 

《百法》说的是什么?说的是宇宙人生的纲领、真相,明了之后你真正觉悟,真正觉悟之后,你才能够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那是《百法》的目标,所以说明门。《百法》读了之后,还是放不下、还是看不破,那就是名符其实的增长一百个妄想,增长一百个邪见。这是我举一个例子说。所有一切经典你要是不会,禅宗常讲的会不会,「会么」,会是领会,真正的觉悟;你要不会,那你不是增长邪见就是增长无明,这点不可以不注意。这个十二光如来这是念佛三昧,即心不染污,心里也没有妄想。「故说三昧,欲令返染成净,舍散入寂也」,返染成净是对凡夫说的,舍散入寂是对外道讲。「势至菩萨标念佛为圆通者,小乘七生断惑证真,权教三祇具因满果,故说圆通,欲令速证疾成,圆超直入也」。这是说圆通,势至菩萨标圆通。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9月11日09:36:3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436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