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第167集MP3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第一六七集)  1993/1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04-003-0167

第167集 A

MP3下载

第167集 B

MP3下载

请掀开经本第四百五十七面,倒数第三行从末后一句看起:

 

【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三恶道』是地狱、饿鬼、畜生。十恶业每一条都是三恶道的业因,但是三恶道的苦报轻重差别很大,这里面的因素完全在于用什么样的心去造恶,用什么样的手段去造恶,于是结罪不相同。结罪并不是由佛菩萨在这个地方来管这些闲事,佛菩萨不管这些闲事的;也不是上帝管这个事情,甚至于给诸位说阎罗王、鬼神也不管这些事情,究竟谁在管?自己业力在管,实在说咱们中国古人所讲的自作自受,那是一点都不错。

 

也许有同学要问,这天地之间有没有鬼神、有没有上帝、有没有阎罗王?有的,正如同我们人间社会组织一样,在鬼道里面阎王就是帝王,我们人间人道里头有帝王,现在民主有总统,总统跟帝王是一样的。从前阎罗王是世袭的,现在阎罗王是民选的,一个道理。所以阎罗王底下也有百官管这些事情,譬如说你犯法了,他才管你,不犯法他管不到你,我们存好心、做好事不做恶事,这天地鬼神都管不到你,这一定要晓得。三恶道这些鬼神从哪里来的?佛在经上跟我们讲得很好,依旧是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所谓《华严经》上说得好,说得彻底,「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都是自己心性变现的境界,除了心性之外,实在是别无一法可得。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晓得这个事实真相,造恶的业因会变现恶的果报,正如同作梦一样,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恶事做多了,天天晚上就做噩梦,道理一样的。天天念佛读经,晚上做梦就梦佛菩萨讲经说法,可见得感应是一定的道理,这里头轻重是这么来的。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

 

这讲犯偷盗罪的,他要是在人中,人中所说的是余罪,也就是说他的罪报都报得差不多了,这是过去生中的善业现前,他到人道、到天道来受生,得人身。因为从恶道中来,还带着有恶道的习气,还有恶道的余报,这个地方就是说这桩事情。这是我们在现实社会里面,如果仔细去观察,可以看得很清楚。看清楚了也不必说,知道业因业果,自己更要认真努力去断恶修善,把自己的境界不断向上提升,这才正确。

 

这两种果报,一种是贫穷,为什么会得贫穷的果报?过去生中造偷盗的罪业,这些事情要真正搞清楚、搞明白,要读《戒经》才说得详细,我们从这个地方讲都是含糊笼统轻描淡写,说过就算了,《戒经》里面讲得非常微细。偷盗,我也没有抢人家,也没有偷人家的,我没有犯偷盗罪,其实要是犯偷盗罪,自己还不知道。如果用你的势力逼迫人家不能不向你送礼,不能不巴结你,他并不是甘心情愿的,都叫偷盗。出家人犯这个罪更容易,巧立名目,还让你们恭恭敬敬磕了头把钱送来,那个罪业就堕阿鼻地狱,极重的罪报。譬如作官,作威作福,贪官污吏,你托他事情要送礼,心不甘情不愿,他那种果报堕饿鬼。出家人拿着佛的招牌,叫人磕头顶礼,甘心情愿送来,那个果报在地狱,三途!这个罪就更重。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要知道的。我也没有抢他,也没有去偷他的,无论用什么样的手段,总而言之是取人之财,都叫偷盗,所以这偷盗范围太广大、太广大了。

 

偷一个人的,罪小,你将来偿还,还一个人的;偷众人的,罪就大了。哪些是众人的?譬如我们举个例子,国家的税收,我们逃税,逃税就是偷全国人的,那个罪就重。公共设施,如果要偷盗那个,那也是偷很多人的。台北市的公共设施,譬如我们讲电话,你把台北市的公共电话偷来用,你将来债主是整个台北市的市民,为什么?那都是他纳税的,他都有一份,你偷了一、二百万人的东西,东西很小,但是结罪可大。如果说国家设立的,那你就偷了一国人的东西,那个罪就更重、更大了!像这些事情往往我们疏忽掉了,往往无所谓,这还不是个人的,我也没有偷哪一个人的,殊不知那个结罪比一个人重太多太多了。这些事情在《沙弥律仪增注》里面就讲得很多,也讲得相当详细。所以我们要真正想断恶修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首先要搞清楚、要搞明白。否则的话,造了恶还以为自己在修善,还以为自己在修功德,那就坏了,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所以他得贫穷果报。第二是:

 

【共财不得自在。】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特别是人道,都必须要跟别人『共财』的。譬如你一个家庭,夫妻共财,子女共财,父母共财。你经营一个公司,公司里面有很多股东,那些董事跟他们共财,跟员工共财,属于这一类的。不自在就是有纠纷,有烦恼,常常为了财务去打官司,上法庭。这就是共财不自在,这是偷盗小者。偷盗罪重的是贫穷果报。可见得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这个地方因果境界,跟前面所说的没有两样,也是看他用心,在佛法讲作意,你用的是什么心,用的是什么手段,对别人是哪一种程度的伤害,结罪不同,也是地狱、饿鬼、畜生,结罪不同。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

 

这就是像夫妻不和,常常吵闹,一个家庭不和睦,过去生中都犯这个过失,才招来不如意的果报。

 

【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妄语』有大妄语,有小妄语,佛门里面所谓的大妄语是没有证果,自己宣称证果,目的何在?目的是求人恭敬供养,你看不仅是妄语,还有偷盗。欺骗众生,让众生供养,那属于偷盗罪。所以往往这个罪不止一桩,会牵涉到好多桩,这个造的业就很重。凡是妄语一定是叫人受损害,这一条也是根本戒,五戒就是属于根本戒。有很多同修看到戒律结罪这么重,害怕了,害怕怎么办?不受戒,不受戒有没有罪?不受戒还是有罪,不能说我不受戒就没有罪,不受戒一样有罪。但是如果你受了戒的话,你有两种罪,一个是犯了妄语,杀盗淫妄,你犯的是性罪,是有罪。另外一个罪是破戒之罪,所以你就有两种罪。没有受戒只有一种罪,受了戒就有两种罪,这不可以不知道的。

 

于是有很多同修,经商的,他说我们做生意不打妄语不行,那天天打妄语,我天天都在破戒,这不得了!这果报不得了!这是你必须要晓得戒律里面有开遮持犯,如果你这个妄语是利益众生的,不但你不破戒,你不犯罪,你还有功德,你做了好事。由此可知,善恶之辨别那个界线,凡是利益众生的都是善的,伤害众生的是恶,我这个妄语是利益众生的,不是伤害众生的,这佛法里叫方便妄语。由此可知,持戒不容易,持戒要高度的智慧,戒律才活用在生活当中,的确是属于事事无碍,不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哪里会给你带来障碍!只会给你带来幸福美满,绝对不会障碍你。

 

现在这个世界跟从前不一样,原因在哪里?所受的教育不相同。从前人所受的教育,那个教育的内容是伦理摆在第一,道德摆在第一,他从小有伦理道德的薰修,这一生当中起心动念、所作所为,他都有个标准。纵然犯了,还不至于太过分,他自己能够约束自己。尤其是学了佛,懂得佛在经上所讲的这些道理,更是小心谨慎。但是现代的教育,伦理不讲了,道德不要了,教学里面只讲一个利,这不得了。这样的一个社会,这样的教学,换句话说,我们在经上看到十恶,在他们习以为常,认为这是正当的。如果不做十恶,他还觉得你这个人怪人,你这个人头脑有问题,不适合生存在这个时代,他会这样讽刺你。我们想想他的话也满有道理,不适合生存这个世界,应当到哪里去?到极乐世界去,这个世界乱世!所以诸佛菩萨,我们做佛的弟子,要学佛菩萨,在这个世间不为自己,为自己错了,为自己那你就是造业受报。为一切众生,自己要给众生做一个好样子,众生不持戒,我持戒;众生不守法,我守法,这就是弘法利生,这就是大慈大悲。我做样子给人看,用身教,虽然一句话没有说,那个影响力很深很远。以身作则,做出一个样子给人看,用这个方法来度众生。所以有高度的智慧,就晓得在什么状况之下应该怎样去用,怎么去做就如法,能够利益一切众生。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

 

妄语余报在人中(人道里面)也有两种。一种是:

 

【常被毁谤。】

 

无缘无故人家造谣言生事毁谤你,这要知道,如果我们自己遇到了,也不要去辩别,也不要去怨人,晓得这是我自己的果报,我要好好的修行,修功才补过。自己认真好好的修,过几年毁谤自然就没有了,用不着去辩别,不怨天不尤人,自己要认真,好好的去修行。

 

【二者为他所诳。】

 

『诳』是骗,被人家骗,我们过去骗人,现在人家骗我们,一报还一报,我不骗人,人不骗我。就跟前面偷盗一样,我不偷盗,我们东西摆在这里,小偷看到,他不会起心动念,他不偷我东西。这就说明了确确实实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那个小偷偷我的东西,为什么不偷他的?我们要常常这样想,他为什么不偷他的;那个人骗我,为什么不骗他,这里面个人的业报不相同。我过去偷他的,他今天偷我的,我过去骗他,他今天骗我;我不骗他,他也不骗我,我不偷他,他也不偷我。很公平。你要把这些理、这些事都搞清楚,都搞明白了,真的你心平气和,纵然遇到种种不幸,也不怨天、不尤人,晓得像还债一样,这一笔了了,那一笔又勾了,自己会很快乐,不怨天不尤人。自己认真努力去断恶修善,改过自新,前途就是一片光明。

 

【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两舌就是挑拨是非,也要看他的造作。像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办外交的,中国古代历史就很多,两边去挑拨,挑拨的结果是这两个国家发生战争,这个罪就重了,这是决定要堕地狱。你晓得战争是多少生命财产的伤亡,这个责任他要负。小的两舌是叫两个人不合,这个结罪就小。因此果报不一样,地狱饿鬼畜生,果报不相同,有轻重差别。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眷属乖离。】

 

这是第一种,就是你的家人不能团聚,要受别离之苦。为什么?过去你挑拨别人,使别人眷属离散,这一生当中你也要受这个果报。

 

【二者亲族弊恶。】

 

你的家亲眷属都造恶业,使你在社会上很难看,遭这种果报。

 

【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恶口』必定与瞋恚心有关系,与傲慢心有关系,贡高我慢,瞋恚很重,所以他说话的言语不但是粗而且恶,我们讲说话刻薄狠毒,这一类是属于恶口,也是三恶道的业因。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

 

『常闻恶声』就是我们常说的耳根不清净,常常听人家吵嘴闹事,常常听到这些声音,耳根不清净。第二个与人往来多争执,也就是常常有官司缠绕,有诉讼,这是属于恶口的果报。

 

【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前面口的三恶妄语、两舌、恶口,我们看到听到了,感触非常的明显,能够觉察这的确不是善因,唯独绮语很难辨别,不知道这是恶业。绮是比喻,古时候这个字代表的是绫罗绸缎。你看多美,人看到人爱,喜欢;他这个语言叫花言巧语,你听起来很喜欢。哪一类的?像现在的流行歌曲,唱起来很好听,那是『绮语』。电影、戏剧、小说、文学都是绮语,里面内容讲的什么?杀盗淫妄,叫你这些。这个很可怕!因为它影响的面太广了。所以诸位要是细细的去观察,自古以来,中国外国,你看有名的影星歌星,善终好死的很少,现世报都很厉害,来生的果报那就更苦。这一生的报我们佛法叫花报,花开得好,后面果就结得好;花要是不好,果就可想而知。

 

他怎么会有这种这么重的罪?绮语,因为他影响社会,影响大众,诱导人邪思。文学在我们精神生活上是不能缺少的,它的起源比文字还要早,最原始的,人都会唱歌,文字还没创造,唱歌先有了。所以孔老夫子删诗书,订礼乐,诗就是从前的歌词,孔老夫子把这些民间所唱的歌谣歌词,重新把它整理审定,审定的标准三个字,思无邪,那就是无量功德。如果这些文学作品里面违背这个原则,诱导人邪思邪见,那他的罪过就重。邪与正不容易辨别,往往我们自己以为这是正知正见,这是正论,如果以佛法的标准来衡量,依旧是邪思。佛经不可不读,不读佛经,找不到邪正的标准,这是三恶道的业因,看它影响之深广,它这个影响力愈深愈广,它的罪就愈重。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无人信受。】

 

一般人对他没有信心,不能接受他。

 

【二者语不明了。】

 

他说话说不清楚,他讲的话人家不懂,得这两种果报,这个地方总结口的四种果报。下面是意业贪瞋痴。

 

【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贪瞋痴这个业比前面七支更重,这是根本罪业,佛法里面讲烦恼叫三毒烦恼,这三种心是最毒的。第一个贪心,必须要拔除,我们的心才能得到清净,所以贪瞋痴要不离开,心永远不会清净。心不清净,不但是你道业不能成就,连往生净土都没有分。净土经论里面跟我们说得很清楚,修净土三个条件,信愿行这三个条件,信愿行要有标准,我们要往生,信愿行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往生?达到心清净,像《金刚经》上讲的信心清净,那就行了,那要有贪瞋痴就不清净。可见得贪瞋痴障碍我们往生!这不能不知道。佛教我们断贪心,世间法不贪,佛法里面也不贪。有许多人误会,世间我不贪,贪佛法,那个心没有变,他所变的是把贪的对象变了一下,那个不管用,佛是教你断贪心的,不是教你换对象的。所以要断贪心,这很要紧很要紧,我们要有能力去辨别。

 

现在是末法时期,世尊在《楞严经》上讲得很好,在这个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师就是妖魔鬼怪,妖魔鬼怪都出家了,都披上了袈裟,都盖了大庙,你把他当作佛菩萨看待,你要跟他修学,那就错了。他教你什么?他不论怎么教你,讲什么东西,都是帮助你增长贪瞋痴,那就不是佛法。如果是佛法,一定是帮你降低贪瞋痴,灭除贪瞋痴,那是佛法。凡是教你贪瞋痴增长的,那个不是佛法。我们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也许到处都能看得到,信徒总是喜欢师父,我是这个道场信徒,我要捧我的师父,那边那个道场把他看作仇人、看作敌人,想尽方法去毁谤他。诸位想想看,这是不是教你增长贪瞋痴,这不是佛法。佛法是什么?谦虚恭敬,自己谦卑,尊重别人。你要不相信,你看善财五十三参,哪一位善知识是个贡高我慢的?是个自己赞叹自己,毁谤别人的?一个也找不到。你所看到的,自己谦虚,推崇别人。什么是佛、什么是妖魔鬼怪不难辨别,从这地方清清楚楚就明白了,你怎么还会被人骗?骗得真愚痴。头脑稍微冷静一点,都不会受骗。

 

经典是标准,你的想法、看法、做法跟经典相应,这正确的;与经典相违背的,那不是妖魔鬼怪是什么!这些例子、这些事现在太多太多了,自己要清楚、要明白。所以现在一般常讲现代人很可怜,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所以修行愈修愈苦,愈修灾难愈多,到最后谤佛,佛不灵,佛菩萨不灵,佛菩萨没有保佑我。其实你跟佛菩萨去得远之远矣,你所接近的都是妖魔鬼怪,跟佛菩萨没有相干。这就是自己贪瞋痴在作祟,内有烦恼,外面魔才诱惑你;内断贪瞋痴,外面任何妖魔鬼怪也不能够动你分毫。所以怪还是要怪自己,不能怪别人。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

 

这个贪欲之罪。

 

【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无厌。】

 

这个人一生很苦,世间圣贤人都常教给我们知足常乐,人生不长,很短,纵然活个一百岁,真的是弹指就过去。我们在座的同修过五十岁的人不少,过了五十才晓得光阴过得太快,而实实在在讲五十岁就长寿了。世尊当年出现在世间的时候,人寿百岁,但是七、八十岁过世的就很正常,算很平常。我们现在在减劫,每一百年减一岁,照中国历史上记载,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年三千零二十二年,一百年减一岁,三千年就减掉三十岁了,所以现在人平均寿命七十岁。七十岁的人,四十、五十过世是很正常的。我们现在报纸上,你们看报纸不晓得看什么,我有的时候也看报纸,我看报纸是看报纸上登的讣闻,我看这个。我初学佛的时候,每天看报纸我先看这个,看这个对自己是警惕,你看这么多人都去了,好多年轻的,二十几岁都走了,给自己提很高的警觉性,人命无常,所以现在这个世间能够活到八十、九十的,必定他有善业,不是过去的善业,就是这一生当中积德修善,他才有这个果报。所以四十、五十走的很正常。

 

人这么短,人一生活得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快乐,人要活得快乐!你这一生才没有白过。过得那么苦,那又何必做人,做个苦人,多可怜!他为什么苦?『不知足』,不知足就苦。再富有也是苦人,也是可怜人,不知足!知足的人就是富人、就是乐人,不知足的人跟他不能比。这个人一天只能赚个几十块钱生活,他很自在,快快乐乐的;那个人家产几百亿,实际上比不上他,他快乐,那个人好苦,几百亿的财产他好苦。这个人什么没有,好快乐,快乐的人有价值,他这一生没有白过。那个家财多少亿的,天天在叫苦,那个人可怜!你能这样观察,你就有智慧,人一定生活得快乐,要活得很自在,活得很幸福,不要去自找苦吃。第二是『多欲无厌』,无厌也是不知足,他的欲望太多,什么都想求,什么都想得到,贪而无厌,这种人最苦的人,世间第一等苦人,世间第一等可怜人,佛经上常讲可怜悯者就是这个。

 

【瞋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佛在大小乘经论里头常常告诉我们,三恶道的业因贪瞋痴,贪心堕饿鬼,瞋恚堕地狱,愚痴堕畜生,这是大分。其实贪心也堕地狱,也变畜生。就是刚才所说的,看他用心,看他的手段,看他影响的范围的深广,从这上来结罪的。佛是就大分来说,也就是譬如说堕恶道有很多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哪一条,单单说一条,佛就讲贪是饿鬼、瞋恚是地狱、愚痴是畜生,所以瞋毒很可怕。

 

经论里面常讲火烧功德林,功德是什么?功德是定慧,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这一点大家要搞清楚。不是我到哪里出一点钱就是功德,那搞错了!那没有钱的人就不能修功德,而有钱的人就可以大修功德了,错了。功德是定慧,是清净心,清净心、平等心是功德,清净平等都属于定,觉心是智慧。脾气发了,定没有了,慧也没有了,所以叫火烧功德林,是这么个意思。所以功德很不容易修积,你看好不容易修定、修慧修了几年,有一点定了,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一发脾气,完了,全完了,要从头来起,这就是我们功德很不容易成就。要真有智慧,时时提高警觉,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来了,就看清楚,魔障现前,魔来干什么?魔嫉妒我修的功德,他在旁边煽火,叫我赶快烧赶快烧,你就很听话,果然就烧掉了,你这不叫愚痴吗?你的功德,魔不能破坏,没法子破坏,只有自己会破坏,所以魔想方法让你自己破坏。如果你真的觉悟,遇到这个境界,不发脾气,修忍辱波罗蜜,就把这功德保全了、保住了。不干这个傻事。

 

你是个老板主管,你对待你底下干部的时候,为了办事,要拍桌子,发脾气骂人,可以,假的,不是真的,心里面很清净,没有火气;表面上像唱戏要装一套办事,那行,那个不相干,不可以真的动火。真的动火,你的功德就烧光了。假的没有关系。所以你看佛菩萨有的时候也拍桌子、也骂人,那假的,演戏,那是办事的手段,可以,事事无碍。可是真的不能动心,真的动心,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是平常要真注意,在哪里修?小不如意的事情地方修,小不如意能忍,大的不如意慢慢也能忍。小不如意就忍不住,那就有没法子了。那大如意进来,你怎么忍受得了?你一生的修学到最后前功尽弃,你说那多可惜!这是三恶道的业因。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长短。】

 

常常有人来说你长、说你短,找你麻烦,遭遇这样的果报。

 

【二者恒被他人之所恼害。】

 

无缘无故的,别人来惹你生烦恼,来伤害你。如果我们遇到这个情形,心要清净,不能有怨恨心,不可以有报复的心。世出世间圣人教导我们逆来顺受,果报就报掉了,这是罪报,报掉就好。如果不服气,不服气那就没有报掉。这个报掉之后,后面又生根,又麻烦了,那叫冤冤相报,没完没了,那就真可怕了。报掉就算了。现在世间人看到我,这老好人,好人被人欺。我们听了也不在意,我愿意被人欺,就好了。你不愿意被人欺,我愿意被人欺,我们晓得因果报应,无始劫来的冤业在这一生当中,一桩一桩都了了,总结帐了,都了了。来生再没有业障,这样菩提道上才一帆风顺。

 

【邪见之罪。】

 

这个『邪见』就是愚痴,贪瞋痴,痴是迷惑。思想错误,见解错误,这都属于叫邪见。

 

【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这是迷惑,贪瞋痴贪瞋的相很粗,断还容易,痴很难断。古人有个比喻说断愚痴藕断丝连,就是很难断掉的!为什么?我们常讲的他那个印象太深刻了,一下去不掉。在小乘法当中,阿罗汉这是证了圣果,烦恼确实断掉了,但是还有习气,习气藕断丝连,习气还在。到辟支佛的果位,习气才断掉。由此可知,断痴之难!因为愚痴,他才造恶业,才造前面的贪瞋,造前面的身口种种过失,愚痴。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

 

罪满从恶道出来再得人身,这余报,这个《楞严经》里面讲得很详细。

 

【一者生邪见家。】

 

父母知见不正,他从小就受这个熏染,没有离开邪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果报?诸位要晓得,这是佛在经上常说的,世间人父子之缘也不是偶然的,做一家人是有很深的因缘,不是偶然的。缘很复杂,佛为了说法方便起见,归纳为四大类,报恩、报怨、讨债、还债,这四种缘。如果没有这四种关系,不会做一家人;既然做了一家人,不是恩怨的关系,就是债务的关系。报恩的来了的时候,就是我们常讲的孝子贤孙,不要教的,天性,他就孝顺。那是过去世父母对他有恩,他这一生来报恩的。第二种报怨,过去世父母跟他有仇恨、有冤仇,他是来报仇的。来报仇报怨的到他长大,叫败家子,会叫你家破人亡,来报怨的。第三种来讨债的,讨债是父母欠他的,讨完了他就走了,我们叫讨债鬼。欠的少的,二、三岁,四、五岁他就走了,欠得少,讨完了,他就走了,他跟你没有其他的关系。欠得多的,大概到十几岁、二十几岁,大学毕业了,博士学位拿到了,走了,这父母欠得多。这是培养他,慢慢讨完了,他就走了,这属于讨债的。第四类是还债的,是他欠父母的,不是父母欠他的,他对父母没有恭敬心,不孝顺,没有恭敬心。但是对父母物质生活他照顾,他还债。如果过去他欠得多,他对父母供养就很好,供养得多!如果父母欠他少,他给父母的生活费用就很少,让他能够活得过去就行了,不会叫你过得很舒服的。四种关系,佛在经论上常常讲,我们要觉悟。

 

学了佛之后,后天教育可以改善,譬如从前是报恩的,这个恩情还可以加厚;是报怨的,这个冤仇可以把它化解,要懂这个道理,要能够化解。讨债还债里面也可以能培养恩惠,这样就好了。所以必须要明理,懂得道理,才知道一家如何能维系长久的和睦。这要靠后天的教导,特别是圣贤的教导,古圣先贤教导我们伦理道德,就是改善这四种关系,希望能够达到和谐。至于亲戚朋友,乃至于这一生当中我们见到很多陌生人,素来不相识的,一见面有好感点点头;有的时候一见面,第一次见面感觉到就不好受,也是这四种关系。这四种关系比较疏远,就变成亲戚朋友,这是疏远一点。这四种关系要是很厚的话,就变成一家人。佛告诉我们这事实真相,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情。真正明白,我们自然就可以放下了,不要太执着,知道执着是你想错、看错了。

 

『邪见家』,这里面的范围很广很大,包括这一家的恩爱,那个恩爱到了不能舍离的时候,也叫邪见。为什么?念阿弥陀佛念得很好,到往生的时候,家亲眷属各个舍不得,你舍不得他,他舍不得你,又把你拉到六道轮回来了,那不叫邪见吗?明明你有机会了生死出三界,又把你抓回来了;抓回来,我们一同再受苦,你说这多冤枉!实在讲有一个出去作佛、作菩萨,他一个就能度这些人!佛不度无缘之人。缘是什么?一个是恩惠,一个是冤仇,都是缘,佛是过去有恩的度他,有仇的也度他,欠债的也度他,还债的也度他,只要跟佛搭上关系了都得度,佛心平等,统统得度,这不可以不知道。

 

所以学佛的人、念佛的人,临命终时那是关键的时候,这一生成败就在那一剎那,这一剎那如果家亲眷属亲情很重,古大德教给我们家亲眷属最好离开,这个离开当然在我们世法里面讲这不人道,人在临终,家亲眷属送终,不让他送终,叫他离开。为什么不让他送终?他一送终又哭又闹,就把那个人搞糊涂了,他就不能往生。正念不能现前,在这个时候一生贪恋之心,马上就掉下来了。这个利害得失一定要清楚,世出世间的利害得失没有比这个更大的,这第一大事。所以家亲眷属恩情重的,最好离开。请一些佛门的同修道友来送他,念佛送他,帮助他往生,帮助他成佛,他走了以后,家亲眷属再来,那时候你哭闹不相干,他已经到极乐世界去了,怎么闹他也不会管你,不碍事了。临终那一着是最重要的关头。所以邪见家我们要认识清楚,不要认为我现在学佛,我们一家正知正见,不见得。细细观察的时候,不见得。

 

【二者其心谄曲。】

 

『谄曲』就是他心不正,这叫谄曲。我们在《无量寿经》里面读到,佛教导弟子要端正其心,针对这个毛病的。「其心谄曲」的样子就是心里面妄想很多,邪念很多,所谓的邪念总不外乎贪瞋痴的念头,贪瞋痴的念头很多很重,这个心就是谄曲。

 

【佛子。十不善业道。能生此等无量无边众大苦聚。】

 

大师在此地引用佛的话,做这一段的总结,『十不善业道』,前面举的身杀盗淫,口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贪瞋痴,这十大类,这是极不善。不善业的道,这个道就是三恶道,要造这十种不善业,必定堕三恶道。三恶道太苦了,『无量无边众大苦聚』,这个聚是聚集,不是一种苦,无量苦统统都来了,你都得要受。我们细细的来观察三途,畜生之苦有一些我们见到,我们看到现在一些动物,牠们生活之苦我们见到了。动物里面还有许多我们没有见到的,畜生里面有些寿命很短,有些寿命很长,比我们人的寿命长很多很多倍。世间人晓得像海里头的龟,有几百年几百岁,龙现在没人见到,那个寿命就更长了,都是属于畜生道。那个寿命长的我们不说牠,寿命短的堕到畜生道,要想离开畜生道,很难。蚂蚁畜生,寿命不长,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祇树给孤独园盖房子,地上有一窝蚂蚁,佛看到笑一笑。弟子们看到佛看蚂蚁笑,于是乎就问世尊,你老人家为什么笑蚂蚁?世尊就说,这一窝蚂蚁已经经历七尊佛过世了,牠还没有离蚂蚁身,所以佛笑牠。诸位要晓得,一尊佛修行是三个阿僧祇劫,七尊佛是二十一个阿僧祇劫,二十一个阿僧祇劫牠还没有离开蚂蚁身,这不是说牠寿命长,牠死了以后又到蚂蚁窝里头去做小蚂蚁,死了以后又再投胎这里,牠都不晓得要到别的地方投胎,愚痴。牠就认为那是牠自己,就认为那是牠的家,永远舍不得这个身,舍不得这个家,于是乎生生世世作蚂蚁。这很可怕,坚固的执着,迷惑颠倒。这说畜生,畜生像这种现象很多很多,愚痴执着。

 

鬼里面很多种,经上常讲的是三十六种,三十六种是大分,由于过去生中所造的业因不一样,类别也不相同。鬼道里面一天是我们人间一个月,鬼苦,鬼见不到天日。我们能看到太阳,鬼见不到太阳,鬼道的世界就像我们阴天下雨一样,永远没有阳光,灰暗的空间。寿命很长,短命的都是一千岁,那个一千岁的算法,一天是我们人间一个月,我们人间一年是他十二天,也算一年三百六十天,算一千岁,他这么长的寿命。换句话说,要受这么长时间的苦,他才能够离开鬼道。地狱就更可怕,经上讲地狱,这个寿命出入很大,虽然出入很大,数目字都是天文字。像过去李老师在大专讲座给同学们介绍的,那是最容易说的一种,说地狱的寿命,地狱里面一天是我们人间二千七百多年,我们中国人号称这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五千年的历史在地狱里头还不到两天,你就想到地狱多么可怕。地狱人的寿命短命的都是万岁,长命的是万万岁,不得了,太可怕了!

 

《楞严经》里面给我们介绍六道,经文地狱几乎占全文的二分之一,这是佛特别慈悲,怕我们造地狱业。地狱一进去,出来太难太难了,实在讲是进去很容易,出来很难。晓得这些事实才知道真的可怕,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能不谨慎,不能不小心。在这个世间很短,吃一点亏上一点当,算什么!万万不能造恶业,要晓得三途苦报太可怕了。我们能忍一点、能让一点,绝不造恶业,绝不堕三途,我们念佛往生才有把握!在这个世间,人家有什么对不起的、过不去的伤害,一概把它忘得干干净净,不要去想这个事情,不要去记这些事情,多想阿弥陀佛,多忆西方极乐世界,这才好。所以这个真的是无量无边众大苦聚。

 

【是故菩萨作如是念。我当远离十不善道。】

 

菩萨清楚,菩萨觉悟,菩萨明了,知道十恶后患无穷,苦报无边,他决定不占有,决定不做,远离这十恶业。

 

【以十善道为法园苑。】

 

菩萨在生活当中修什么?修十善,十恶反过来就是十善,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身三善,口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心里头不贪、不瞋、不痴。『园苑』就是花园,在台湾我们的居住环境不好,享受不到居住之乐。你看外国许多住宅区在公园里面,花园里面。都市,花园都市。这是居住的物质环境之美。这世界上有好几个都市是很著名的花园都市,在加拿大的温哥华,花园都市,这是世界有名的。到五月之间,花季花开得每一家前后院子都是花,的确非常之美。在我们亚洲大家晓得新加坡是花园城市,这是比喻菩萨选择居住的地方住在花园里面,什么花?十善之花,十善美。

 

【爱乐安住其中。】

 

『爱乐』是很欢喜,欢喜安住在十善业道之中。

 

【亦劝他人令住其中。】

 

不但自己住在十善花园里面,也劝导一切众生应当要移居在花园里面居住,这个居住的环境好,这是真正的享受。

 

【既报应若斯。皆由业感。欲免所感之果。先须断却能感之因。是故须忏也。】

 

第二段是忏除业障,就是十恶业,十恶业我们要忏除,要修十善业。这一段总结既然因果报应如此,因果报应是真实的,一点都不假,善因一定得善果,恶因一定得恶报。没有天地鬼神主宰,也不是佛菩萨安排,完全是自作自受,这要晓得,自作自受!所以说『皆由业感』,都是自作自受的。『欲免所感之果』,我们要想免除不再受三恶道的果报,不再受六道轮回的果报,不但是三恶道的果报我不受,三善道的果报也不能受,为什么?有三善道,决定有三恶道。所以一个修行人,目标一定要定在这一生当中决定要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六道轮回最有把握的方法就是求生净土,能生到西方极乐是三界六道永远摆脱掉了,先需要能把这个能感的因断掉,因就是业因。『是故须忏也』,因此之故,必须要忏悔,要把它除掉,忏除业障。这个地方忏悔里面具体为我们说明就是要忏除烦恼,烦恼是迷惑,先要忏除烦恼,其次忏除业障,最后忏除报障,报障就是三途六道。在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业,业是因,前面讲的烦恼是缘,后面这是果。因缘果统统忏除,这才懂得修忏之法,才能收到忏悔之果。

 

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9月9日17:42:3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414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